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宠婢-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要你看着寡人同别的女子……”
    赵迁眼神闪烁,有些说不下去。
    不知为何,一想到要在梁儿面前跟别的女人言情欢好,就让他莫名有种被心爱的女子捉奸在床之感。
    “奴婢既然爱上了一国之君,便早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为君者,从来就不是只属于一个女人,奴婢懂的……”
    梁儿半垂着眼,面容温和,乖顺的模样十分惹人怜惜。
    赵迁双手轻柔的抚上梁儿的脸颊,心疼道:
    “寡人也不想如此。后宫,寡人弃了也不觉得可惜,可李秋,因为有武安君,寡人弃她不得……你且随寡人过去,若是觉得不自在,寡人便将你调去外室候着。实在不行,就即刻封你做美人,便也不必受这等委屈了。”
    梁儿摇头。
    “奴婢一点也不觉得委屈,这样很好,真的。要是大王给奴婢下了封号,奴婢会觉得是大王看厌了奴婢,想赶奴婢走……”
    赵迁心中一痛,将梁儿揽入怀中,轻声嗔道:
    “傻瓜……寡人就没见过像你这样傻的女人……”
    走入璘玉宫,李秋见赵迁带来了梁儿,默默与她相视一笑,便微笑着挽着赵迁入了内室。
    梁儿独自一人站在外面看着一簇簇干燥的淡紫色怀菊出神。
    “她还真的跟来了,不要脸!”
    身后不远处传来了宫婢的议论声。
    “嘘,小点声,当心人家在大王枕边告你的状。”
    “我才不怕,与大王共枕又如何?还不是同我们一样,贱婢一个!”
    “也是,你看都这么长时间了,大王也没给他个封号,想来不过就是玩个新鲜罢了。等大王玩腻了,看她还能嚣张到几时!”
    梁儿伸手拿了一朵怀菊放在鼻下轻轻嗅了嗅。
    她唇角微动,盈盈一笑。
    恐怕他们大王的新鲜劲还没过,她就已经离开这了。
    内室,李秋轻轻的靠进赵迁怀里,满面娇羞,口中喃喃道:
    “大王几日未来……秋儿想大王了……”
    这一刻,赵迁脑中浮现的满是梁儿在外室孤单可怜的身影。
    他心烦难耐,蹙了眉轻轻将李秋推开,歉声道:
    “秋儿……寡人近日为代地地震之事很是烦心,着实没有心情……”
    李秋一滞,复而退后一步,敛头请罪。
    “是秋儿不懂事了……”
    见李秋这般自责,赵迁忙双手抚了李秋的肩,柔声安慰:
    “不,不是秋儿的错……”
    是啊,不是李秋的错,是他太在意梁儿了……
    梁儿……
    赵迁一顿,不知为何,他突然特别想见梁儿,想将她紧紧抱在怀中,好好疼惜,竟然似乎一刻都不能再等了。
    “秋儿,寡人突然想到还有一些政事需要处理,要即刻赶回温明殿,今日就不能陪你了。”
    赵迁这个慌撒的很是流畅,李秋并未有丝毫怀疑,欠身一拂。
    “国事为重,秋儿恭送大王。”
    赵迁快步自内室走出,行至外室时终于见到了站在干花丛中的梁儿。
    淡紫色的怀菊一朵挨着一朵,映衬着梁儿那张粉嫩如花的面容。
    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鸿波。
    赵迁有片刻的晃神。
    他的梁儿……好美……
    “大王?……”
    梁儿呆呆的,她没想到赵迁会这么快就出来。
    眼前的男子身着大红绣金的袍子,头上雕工精细的金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鬓若刀载,眉如笔画,眼如桃瓣,晴若秋波。
    这样一张冠绝天下的俊颜,在眉间朱砂的点缀下显得妖异非常,夺魂摄魄。
    “梁儿,随寡人回去。”
    他对着梁儿轻轻一笑,声音宛如扶风细柳,动人心弦。
    璘玉宫的大门处,李秋望着赵迁与梁儿一前一后离去的背影,个中滋味难以言喻。
    为何他们站在一起时会那样般配……

  ☆、第一百一十四章 烽烟又起

?    转眼春社已至。
    在这一日,因地震重灾而消沉了许久的邯郸城忽然繁闹了起来。
    天刚蒙蒙亮,赵王豪华庞大的步辇车队就已经开始沿着贯穿全城的串城街一路游行。
    所到之处,百姓齐齐跪拜。
    透过车撵上的纱幕,梁儿虽然看得不是非常清楚,但却依稀可见街边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有很多都穿着破烂,一看便知是逃来避难的难民流民。
    他们个个动作缓慢,四肢无力,似乎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
    梁儿无声垂下眼眸。
    地震已过了几个月,可赵国的民生却丝毫没有好转。
    连都城都已如此,那其余地方又会是何等惨状?
    她心中一叹。
    赵迁,你可曾注意到?就算秦不灭赵,天,怕是也要灭赵了……
    卓谷宫位于邯郸城的最南端,是赵国每年春社节和秋社节专门用来祭祀农神的宫殿。
    为了让今日的祭祀倍显隆重,赵迁早早便命人将卓谷宫重新修葺了一番。
    不仅将原本的漆柱之中添加了金箔,更夸张的是,在丞相郭开的建议下,赵迁还让人打造了一个巨大的玉石祭台,以示对农神之虔诚。
    当真是金璧辉煌,富丽宏伟。
    宫墙四周,古树参天,绿荫森森。
    几十座精雕细刻的巨大香炉同时焚着昂贵非常的沉瑜香料。
    偌大的生祭台上挤满了上百头待宰的牛羊……
    高台之下,一些大臣摇首叹息。
    大王在举国受灾,国库空虚之时还将钱财大肆挥霍在祭祀之上——如此,岂不民怨更甚?
    伴着隆重的钟磬雅乐之音,赵迁缓步前行,步步登高,终于站在了高台之巅,垂眸俯瞰整个邯郸城。
    他头戴金玉冠,身披金缕袍。
    面如美玉,唇若涂脂,俊眉修眼,顾盼神飞。
    额间生得一颗朱砂红痣更是尤为惹眼。
    当所有人都为赵迁惊艳的相貌沉醉出神之际,忽而有琴音自他的身后传出。
    起初,那泛音曲折往复,似乎是在诉说着阴霾笼罩下万民心中的郁结。
    而曲至中段,琴声却不知为何戛然而止,突兀而来。
    众人翘首以盼之时,又闻有歌声盈盈入耳。
    声音清丽,直入心间。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歌至此处,台下一座皆惊,有人不免破口而出:
    “这是……南风之歌!……”
    不觉间,歌声已毕,琴音又起。
    而此时的泛音和畅平顺,摒弃浮华。
    众人敛目,仿佛感到微风徐来,阴霾尽消,阳光明媚,五谷丰登……
    曲末,颂歌式的旋律悠扬欢畅,久久盘旋于卓谷宫的殿宇之上,有如万民同庆,齐赞吾王……
    “想不到我赵国竟还有人能奏得出这即将失传的《南风畅》!”
    众人啧舌,惊叹不已。
    琴音已落,一个身着赤色罗裙的女子自赵迁后方走出,绕至一侧,徐徐跪拜,语声柔美。
    “大王,奴婢今以一曲《南风畅》,祈求和煦的南风可以解除百姓的烦忧;为他们带来丰收的喜悦。亦盼着此曲能如南风一般拂遍我赵国河山,令赵国国运顺达,万代千秋……”
    “那女子可是近日深受大王宠爱的梁儿姑娘?”
    有人开始窃窃私语,赞叹之声四起。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如此惊才绝艳,除了她,还会有谁?”
    “这个女子……真是不简单啊……”
    站在人群中的李牧,浓眉已不自觉的紧紧蹙起,望向梁儿的目光亦是越发犀利……
    半个月后,赵国收到消息,秦国已将全国上下所有男子的年龄登著名籍。
    从此往后,秦人都要从十七岁开始便登录在籍,十八岁则要开始从役。
    有爵位的庶民在五十六岁以后免老,无需再服徭役;而无爵者在六十岁才能开始免老。
    每个人的一生,大致都会有四十三年或三十九年在役。
    秦国此举,虽然对外说是为了征发徭役和征敛户口税,可其余六国谁不知晓,秦所统计的,正是可用以征战的适龄人口。
    经过几个月的调息,秦国的国力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基本恢复至震前水平,加之又逢赵国重灾,六国都以为此时已经到了秦国攻赵的最佳时机,赵迁亦是惶惶不可终日。
    他担心秦国大军会突然压境,一早便让李牧带兵驻守在秦赵边境,随时待命。
    可人众人瞠目的是,秦终于出了兵,却并未攻赵,而是意外的攻向了早已向其称臣的韩国。
    此番,秦王政看上的是位于秦、魏、韩三家正中的南阳。
    南阳地区占地广袤,一直以来,都是秦、魏、韩三国各占一边。
    他首先派刚刚升任内史的司马腾带兵攻占了地属韩国的那一份。
    秦因出其不意,韩魏来不及合纵,此战打得非常顺利。
    可南阳就相当于是秦韩之间的一道屏障,失了南阳,秦便可长驱直入,攻韩易如反掌。
    如此军事要地,韩国怎肯轻易罢手?
    被赶出南阳的韩军中途折返,重新集结,欲要拼死将城池夺回。
    而于秦来说,已经到嘴的肥肉亦是不可能再次吐出。
    秦王政在保留原有十五万南阳守兵的基础上,又多增派了十万兵,浩浩荡荡自秦赶赴边境与南阳兵汇合。
    如此庞大的兵力,竟是有直逼韩国国都新郑之势。
    韩王安大骇,终于忍痛放弃了南阳。
    九月,秦王政将南阳之中原属于韩国的一部分正式划入秦国的版图,由司马腾暂时出任假守,也就是代理太守。
    秦韩终于暂时休战。
    而此刻,魏国却是慌了。
    南阳这么大的一块地方,原本分属三家。
    可现在三分之二都归了秦国所有,且在魏国隔壁一夜之间就屯积了二十五万秦军,秦只要随意向东跨出一小步,就能将秦韩之战瞬间转变为秦魏之战。
    并且如此兵力,魏国必是难敌。
    同韩国一样,若失南阳,魏国也会失去与秦国之间的屏障,随时有被灭国之危。
    魏王增被秦军吓破了胆,主动提出向秦进献丽邑城,以求缓兵。
    秦未动一兵一卒,魏就献城投降,如此美事,秦怎会不受?
    丽邑本就是在秦魏边境,距离骊山脚下正在修建的秦王政陵墓不远。
    丽邑土质硬度极佳,非常适合用来修墓造陵。
    秦王政索性就将其设为了陵邑,更名为骊邑,专门负责骊山陵墓修建的管理与后勤供应。

  ☆、第一百一十五章 妒意横生

?    秦魏韩三国打得热闹,赵迁却是松了一口气。
    在他看来,虽然不理解秦王政为何不趁赵国受灾时举兵攻赵,但是无论如何,赵国此番应是无忧了。
    梁儿暗自勾唇。
    这个中缘由,赵迁不懂,她却是明白的。
    秦国与其与赵国的武安君在秦赵边境死磕,还不如省下精力去拿下毫无防备的南阳要地,使灭韩一事得以更加胜券在握。
    毕竟,按照李斯当初所列的一统天下之法,是要首先灭韩已震五国的。
    “梁儿,你在做什么?”
    赵迁刚从李秋的房中走出来,就见梁儿手拿针线,一脸认真,不知是在缝着什么。
    梁儿见到赵迁和李秋,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起身施礼。
    她迎面看向朝她走来的赵迁,一张略施粉黛的面容十分俏丽可人。
    “奴婢方才见小太子的怀菊枕已经没了香气,便正要缝一个新的给他。”
    赵迁眉头紧了紧,一脸心疼,嗔道:
    “这种事,让璘玉宫的宫婢去做就好了,何必由你亲自来缝?”
    梁儿至今还没有封号,这已经让他觉得很是愧疚了,他不想再让她做任何那些宫婢才能做的下等事。
    可梁儿却不甚在意,她梨涡浅笑。
    “梁儿本就是宫婢,又是出自这璘玉宫,为小太子缝制睡枕是理所应当的。”
    赵迁轻轻一叹,执起梁儿小巧又柔软的双手,语气极是轻柔:
    “你的手是能操得出《南风畅》的手,怎是他人可比的?又何须做这些粗活?你虽名义上还是宫婢,但寡人待你之心,你应是懂得的,寡人未能给你封号,已觉对你不住,又怎能忍心见你丝毫操劳?”
    闻言,梁儿面上隐有一朵粉红浮现,她敛了头,抿唇羞笑。
    不远处,李秋静静的立在原地,她默默低头看了看自己袖下的手。
    《南风畅》……
    若是她也能有梁儿那般出众的才华,大王会不会就能多看她一眼了?……
    这段日子,大王虽然同过去一样,依旧是每三天就会来一次璘玉宫陪她和小太子,可停留的时间却是越来越短,至于留宿,则更是少之又少。
    每每见到大王与梁儿站在一起相互依恋的模样,她就觉得心似是被万只虫蚁啃食,难受得紧。
    从前大王虽然也是不断宠幸别的女子,可却从未在她的眼前、在她的璘玉宫里你侬我侬。
    她一直觉得大王对谁都是一样的,宠个几日便会失去兴致,所以她才能始终维持着冷静淡然,因为她知道,大王无论宠了谁,最后都会回到她这里。
    可如今她终于亲眼见到了大王对梁儿的宠溺,大王看梁儿的眼神是那样不同,仿佛除了她,便再也看不到世间任何的女子了。
    这让李秋第一次知道,原来她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宽容,她也会嫉妒,甚至嫉妒得希望梁儿能一夜消失,再也不要出现……
    晚秋,午后的阳光清雅柔和,照在身上很是舒服,沁人心脾。
    赵迁拉着梁儿的手,缓步走在回去的路上。
    “大王最近为何都不留宿璘玉宫了?”
    梁儿开口问道。
    赵迁一滞,停下脚步,伸手揽了梁儿的纤腰,柔声反问:
    “为何?难道你不知道吗?”
    梁儿一双杏眼睁得滚圆,忽闪忽闪的。
    “大王是因为奴婢?……”
    赵迁微笑俯身,轻轻将自己的额头抵在了梁儿的额头上。
    “春宵一夜何其珍贵?寡人自是希望能与梁儿一起。”
    “可是……如此,李夫人会很可怜……”
    梁儿垂了眼,神情怅然。
    “可怜?”
    赵迁面露不解。
    梁儿又道:
    “夫人那般期待大王能驾临璘玉宫,好容易等到了,大王却只待一会就走了,而且也都不留宿,夫人怎会开心?”
    赵迁一怔,忽然嗤笑:
    “那这样说来,后宫其余的夫人美人终日连寡人的面都见不到,岂不是更不开心?”
    梁儿低下头,似是不知该如何言语。
    赵迁拂手轻抚梁儿耳边的发丝。
    “梁儿,后宫本就是如此。她们都是寡人的女人,寡人想看谁便看谁,想宠谁便宠谁。后宫女子成百上千,若要顾虑到每个人的心情,寡人岂不要累掉半条命去?”
    梁儿咬唇。
    “可大王说过,李夫人不同,她的背后是武安君……”
    不及她说完,赵迁便终于忍不住叹道:
    “梁儿当真不介意寡人留宿璘玉宫吗?”
    “奴婢……”
    梁儿被这一句噎住,再次低下了头。
    赵迁将梁儿抱入怀中,声音柔缓似和风。
    “梁儿觉得秋儿可怜,可寡人倒觉得梁儿才更加可怜。每次去璘玉宫,一想到你正独自一人在外室等着,寡人便再无法心安,只想快些带你回去……”
    说到此处,他轻轻一叹。
    “至于秋儿……寡人每三日还会去看她,这就已经算是给了武安君面子。武安君是寡人的臣,难道他还会因为自己的妹妹得不到宠爱,而反了寡人不成?”
    梁儿不再说话,半垂着眼、乖顺的伏在赵迁胸口,感受着他平缓的心跳。
    不知不觉中,所有人的关系都已经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正如她所计划的那般……
    温明殿上,赵嘉前来汇报震后恢复的事宜,事毕,他忽然看了一眼趴在赵迁腿上的梁儿,说道:
    “听闻大王近日无论去哪都会带着梁儿姑娘,哪怕是去李夫人的璘玉宫都不例外。大王既然这么喜欢她,为何不干脆封她做个美人?”
    说到这个,赵迁大为感慨。
    他深深呼出一口气,道:
    “寡人自然是想给她个封号的,可这丫头偏偏不要。她宁可受着为奴为婢的委屈,也要时刻留在寡人身边……她如此情谊,寡人怎会不更加怜惜?”
    说到最后,赵迁转眸望向梁儿,已是满目深情。
    赵嘉的眼中幽光一闪。
    “噢?不想要名份的女子我倒是第一次见,看来梁儿姑娘果然与众不同……”
    他定定看着王座之上与赵迁看似情深似海的梁儿,嘴角若有似无的一动。
    好一个聪明的女人,竟然为了躲他,想出这种与迁儿形影不离的办法来。
    不过如此也好,他倒想看看,梁儿与迁儿二人都腻到了璘玉宫了,那李夫人究竟还能忍到几时?
    迁儿与李夫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一旦崩坏,李牧的忠心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没了李牧,迁儿也就别想稳坐王位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秦国细作

?    转眼又是一个年关过去了。
    赵王迁六年,秦王政十七年。
    赵国的国情终于有了些许的好转,农粮的收成也颇令人满意。
    而这一切的功劳,赵迁都将其归在了梁儿当初在春社祭祀时那一曲惊为天人的《南风畅》上。
    璘玉宫中,赵迁正与李秋一起逗弄着小太子玩耍。
    梁儿立在一旁,静静望着这一家三口。
    男子金冠红袍,俊美无双;
    女子清秀素雅,恬静温柔;
    加上一个圆嘟嘟、胖滚滚的小宝贝——
    如此温馨的场面,任谁见了,都会不自觉的面含笑意吧。
    “父王!父王!”
    小太子已经开始学习说话了。
    赵迁最喜欢他咿咿呀呀的喊自己“父王”,每每听到都会笑得合不拢嘴。
    “儋儿乖,走!父王带你出去玩!”
    “玩!玩!……”
    小太子也很是开心,坐在赵迁的脖子上挥着胖胖的小手笑个不停。
    眼看赵迁和李秋带着小家伙走了出去,梁儿刚要跟上,却被一个宫婢展臂拦下。
    那宫婢脸黑得很,好似梁儿欠了她祖上多少钱一样。
    “夫人吩咐,你就不必去了,在此候着吧。”
    “哦,知道了……”
    梁儿语气淡淡的,并无丝毫不悦。
    宫婢白了她一眼,觉得她做作无比,心中更生鄙夷,便转身去追李秋和赵迁了。
    梁儿心知李秋的妒意应是几近爆发了,心下正高兴,忽然余光之中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
    她怎会在此!……
    梁儿一震,本能的抬脚便追了上去。
    将那人拉住的同时,那人亦回了头看向她,满面疑惑,竟还掺杂一丝反感与不屑,就如同这璘玉宫中的其他宫婢看她的神情一般无二。
    “你是大王身边的梁儿?拉住我可是有事?”
    梁儿一怔,瞬间反应过来,喏喏道:
    “呃……我……我应是认错人了……”
    闻言,那人不耐烦的撇了撇嘴,翻了一个白眼。
    “你若无事,那我便先走了,夫人还等着我送小太子的风车过去呢。”
    梁儿将视线移至她的手中,果见她手中拿着一个大红色的风车。
    “抱歉,请便……”
    梁儿站在原地目送她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之中。
    不会有错的……
    这个女子就是当日武灵酒宴时苦口婆心劝她戴上耳坠的宫婢。
    她必定也是秦国的细作。
    可她为何会出现在璘玉宫?又为何装出一副全然不认识自己的模样呢?……
    ——
    湛蓝无云的天空下,偌大的洛华池中已被大朵大朵火红的莲花塞得满满当当。
    赵迁抱着小太子,想叫梁儿一同看看这美艳绝伦的景色,竟发现她并未在此。
    “梁儿呢?”
    赵迁问向其他宫婢,却听李秋开口道:
    “左右也没别的事,秋儿便没有让她跟来。”
    难得大王有兴致带他们母子一同外出游玩,她真心不想再有梁儿出现。
    “寡人见梁儿似是很喜欢儋儿,就让她一起过来吧。”
    赵迁早就留意到,梁儿看着儋儿的时候一直在笑。
    那笑颜不似寻常的妩媚灵动,是那般纯净温柔,令他无论如何也想要多看两眼。
    “奴婢这就去……”
    宫婢俯身,刚要领命,却见李秋忽的站起,淡声道:
    “罢了,大王稍候,秋儿亲自去唤她。”
    李秋转身离去,而赵迁始终未有阻拦。
    她自嘲一笑。
    堂堂夫人,竟要亲自去唤一个宫婢,这成何体统?
    大王竟是连表面的功夫都不做了吗?
    李秋走在回璘玉宫的路上,心中似是烧起了一把火。
    梁儿……梁儿……
    为何大王一刻也离不了她?
    难道自己多年的陪伴再加上一个小太子,都及不上大王与那梁儿几个月的欢愉吗?
    ——
    洛华池边,一个宫婢对着赵迁恭敬一礼,复而起身,将一个大红色的风车放到了小太子圆胖胖的小手中。
    赵迁见她似是欲言又止,便随口问道:
    “还有何事?”
    “奴婢来时夫人刚好离开。奴婢见她面色很是难看,似乎动了气……夫人平日待奴婢们极好,奴婢实在担心……”
    宫婢满目担忧,看上去十分关心李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