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宠婢-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政见梁儿这般心急,便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安抚道:
“燕国一战,足见李信之贤勇,我信他不是信口雌黄之人。既然他觉得二十万兵可行,我便给他这个机会。他为主将,还有蒙武为副将助他,如若顺利,应是问题不大。以我大秦的兵力和将帅之能,若能同时攻下楚国和魏国,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至于王翦,许是他年岁高了,用兵也变得保守了,那六十万的数目太大,我实在无法允他。”
赵政的手很大很暖,梁儿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就那样莫名其妙的被他几下便抚得平平的,纵使她知道此番李信必败,但毕竟历史已定,她也不再多说什么了,只眨着一双圆圆的眼睛八卦道:
“可王翦不是因此生了闷气,告老返乡了?”
赵政摇头轻叹:
“随他吧,他已近八十岁,征战了一生,休息一下也好。”
言毕,他的视线不经意的落在自己左手的无名指上。
梁儿,你所言之事我又怎会不知?胜算虽是降低了,但若成功,却可以节省时日……
如今,我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一国一国慢慢攻取了……
第二日清晨,赵政还在冀阙听事之时,寝殿之中便来了位稀客。
“奴婢拜见芈夫人。”
梁儿刚要盈盈拜下,就被芈琪快步上前扶起。
“快无需如此,你有伤在身,这些礼数就全都免了吧。”
“不知夫人此来有何吩咐?”
纵然未行拜礼,梁儿仍是轻敛了头,恭敬有加。
芈琪却是温婉依旧,亲和如初,就连语声也极是柔和。
“不要这般客气,你在大王心中是何等地位,这咸阳宫中孰人不晓?我又怎会吩咐于你?只不过……芈琪此来,确有一事相求……”
梁儿一怔。
彼时,芈琪是后宫之中少数待她和善的几人之一,身为夫人,这般低三下四的跑来求她这个侍婢,倒是让她有些担心那所求之事了。
“夫人但说无妨。”
“听闻大王欲要举兵灭楚……我实在不忍看着自己的母国被灭、亲人惨死……能否请梁儿在大王那里求个情。如若大王能放弃灭楚,或是再缓兵几年,梁儿便是我楚国的恩人,芈琪定当以命相报!”
眼见芈琪神色急切,仿佛当真是到了迫不得已的关口,梁儿只得无奈一叹。
“夫人,抱歉……唯独此事……奴婢帮不了……秦一统天下乃是顺应天意,灭楚更是势在必行。无人能劝得了大王,纵是奴婢也一样劝不了。”
谁知话音刚落,芈琪就“噗通”一声跪下,着实让梁儿吓了一跳。
“梁儿!我知道大王只听你一个人的话,若你好言相劝,定是可以成事的,求你……帮我这一次吧!”
可面对芈琪这副低三下四的楚楚之相,梁儿却摇了摇头,狠下了心蹙眉道:
“夫人一心为楚,奴婢甚为感动。只是夫人可曾想过,奴婢却是一心为秦的,无论怎样也不会做出有损秦国利益之事。楚国这一战,对秦之大计至关重要,还请夫人不要再苦苦相逼了。”
芈琪本以为,比起大王,梁儿能好说话一些,可是却不成想,她竟也是这般不松口的。
如此,便只有直接面见大王了……
冀阙之外,赵政刚刚下了晨议,走至车撵前正打算返回望夷宫,突然听得一个熟悉的女声喊道:
“大王请留步!”
“琪儿?你怎在此?”
赵政转向芈琪的方向。
芈琪上前一拜,竟是五体投地之势。
“芈琪恳请大王收回成命,放楚国一条生路!”
赵政垂眼看着她,答话竟无半分迟疑:
“此事不可能,你回去吧。”
说罢便抬脚登上了车撵,正欲进入车内时,芈琪抬头,大声问道:
“若梁儿从小不是流民,而是有家有国的一国公主,大王今日是否也会毫无顾忌的毁她家国、灭她亲族?”
赵政一顿,却并未转过身来,只侧头淡声道:
“若是梁儿,便不会如你这般目光短浅。”
风起,华丽的车撵已渐行渐远。
冀阙边空荡荡的广场上,就仅剩芈琪一人还呆呆维持着跪地的姿势。
赵政方才的话在她耳中不断重复着。
“若是梁儿,便不会如你这般目光短浅。”
……
这么多年了,她这才明白,为何大王会只倾心梁儿一人……
☆、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雪皑皑
? 李信领兵东出入楚,首战便攻下了平與。
正当所有人对伐楚之事信心倍增之时,咸阳却收到了韩国旧贵族在曾经的韩国都城新郑造反叛秦的消息。
昌平君和昌文君在冀阙上自请前去镇压,赵政便给了他们五万兵,命他二人即刻启程赶往新郑。
然而没过几天,秦境之内,地处南郡的原楚地鄢城和郢城也再次发生了叛乱。
昭阳殿内,赵政微蹙着俊眉,唇角紧绷,垂眸道:
“现下国内局势这般混乱,我已不能贸然出兵攻魏……”
梁儿亦是蹙紧了眉头,如今的形势确实不妙。
“且不说攻魏……鄢城和郢城的位置刚好处在由秦入楚的路径之上,这两地若是被那些原住楚人掌控,由李信将军带领深入楚地的秦军就等于被切断了退路,加上东边还有楚将项燕率领的楚国主力军要应对……如此东西夹击,便有全军覆没之危,是兵家大忌。”
赵政神色严峻,可语气却已基本归于平稳:
“除去李信攻楚的二十万兵和昌平君平新郑的五万兵,我手里还有三十五万兵,眼下秦统治之下的韩、楚旧地都发生了叛乱,我担心原赵境和燕境也将不稳。赵、燕面积甚广,东边又有赵代王嘉和燕王喜的残兵尚存……这三十五万兵我始终觉得还是能不调用就不调用,以防赵、燕异动。”
“可南郡之乱关系着伐楚的成败,总是要慎重处置的。”
梁儿看向赵政,觉得他应是已经想出了应对之法。
赵政轻轻颔首,一对黑眸已然幽淡如常。
“没错……身在郢城的南郡太守李瑶是李信的父亲。时隔两年,南郡再次叛乱,此刻他也必定担心李瑶的安危,无法完全专注攻楚。不如索性就让他自楚地折返,去往鄢城和郢城助他父亲平叛。至于楚国境内,则由蒙武继续围攻寝城,拖住楚国的视线。”
李信是个极孝顺的,听闻父亲所在的南郡又发生了叛乱,心下愈发不安。当接到了赵政让他去南郡协助李瑶平叛的命令,他便即刻动身,火速奔去了父亲的身边。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瑶李信父子配合十分默契,很快就顺利收腹了鄢城和郢城。
此时已近年节。
李信终于放下心来,与父亲道别后,又立即动身赶去楚国境内的城父,与刚刚攻下寝城的蒙武汇合,准备一举拿下楚都寿春,完成灭亡楚国的大计。
这几日秦国持续大雪,到年节这一天,地上的积雪已达二尺五寸,若换算成现代的尺度,大概要有将近六十厘米了。
去年的冬天,梁儿还在燕国,如今看到秦国的雪,她倒是觉得心里莫名有些暖意,竟难得的起了一些玩心,尤其是由于赵政让她乖乖养伤的命令,她已好几个月都没有踏出望夷宫了。
年节各宫的宫人们都要大清扫,还要备夜宴,一个个全都忙得很,梁儿身边也因此清净了许多。
趁着赵政在昭阳殿处理政务,她便偷偷溜出了寝殿,径直走出了望夷宫。
刚一出宫门,梁儿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整个咸阳宫里,平日繁杂多样的处处景致,现在都全都覆上了一片刺眼的莹白,已经全然分不清哪里是甬道,哪里是草地。
梁儿觉得自己被刺得有些睁不开眼,只得眯着眼睛,高抬着步子,一点一点在厚实的积雪中挪动着。
“啊!……”
那雪实在太厚,忽然她脚下一个不稳,便向雪地中栽去。
好在,有两只大手及时扶住了她的双肩,才让她终于又重新站稳。
“赵大人?”
梁儿抬眼时,便见到了赵高的脸,她正了正身,徐徐一礼,道:
“多谢赵大人。”
赵高问向梁儿,语带关切,却又不失礼数。
“冰天雪地,梁儿姑娘身体尚未恢复,怎得独自一人在外行走?”
数月前在辽东,梁儿险些丧命。
那一刻,赵高觉得他的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了。
那时他才终于知道,梁儿在他心中的地位早已超出了他心中所想。
这些日子梁儿一直在殿内养伤,赵高几乎毫无机会能见得到她。今日终于再见,看她一个人形单影只艰难的走在茫茫积雪中,赵高只觉更加心疼于她……
梁儿隐隐见赵高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反常,在那一双含水的眸中盈盈而动的,竟是丝丝掩匿不住的爱慕与疼惜……
梁儿心下一颤。
她已有了赵政,不想再跟其他男子有所牵扯,尤其是赵高。
她忙敛头道:
“奴婢在殿中待久了,有些闷得慌,便偷跑出来透透气。眼下也该回去了,不然被大王发现了,定是又要埋怨奴婢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寡人已经发现了。”
赵政饱含磁性的声音自身侧不远处响起,赵高和梁儿都吓了一跳,连忙转身施礼。
“赵高拜见大王。”
“奴婢拜见大王。”
赵政的目光始终落在梁儿身上,未看赵高一眼,只淡淡道:
“赵高,你退下。”
“诺。”
赵高恭敬的躬身退去。
赵政利落的将自己的斗篷解下,严严实实的裹在了梁儿身上,将她包得像颗粽子,却是冷着脸嗔道:
“谁给你的胆子,竟敢背着我偷溜出来。”
“我……我见雪下的很厚,就想出来踩踩雪玩……你看,这雪这么厚,多好玩……”
梁儿见他面上严肃,心里便有些虚,就如同一个瞒着家长跑出来玩的孩子,指着地上的雪,千方百计的想要跟他证实自己只是一时贪玩,有情可原。
可赵政的一只大手却突然蒙住了她的眼睛。
“别看。”
“政……?”
梁儿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惊的一懵。
“你不知道,这样白的雪看久了,会伤到眼睛吗?”
赵政温热的气息在她耳垂处萦绕,那声音更是好听得令人百听不厌。
梁儿心中一暖,细白的小手轻轻掰开了蒙在自己眼上的大手,转身仰面望向赵政俊如雕刻的面庞。
她一双杏眼大大的,水水的,就那般看入了赵政深邃如潭的瞳中。
她有些怯怯的,似乎又有些俏皮和羞赧,轻声道:
“那……我不看雪,看你,可好?”
赵政冷峻的脸上不禁唇角一动,轻轻失笑。
“一犯了错误,你这张小嘴说起话来就变得这般甜,就是不知……若品尝起来,又是一番怎样可口的滋味?”
这情话让人毫无防备,梁儿腾的涨红了脸。
赵政目中含笑,侧头看她,欣赏着她娇羞可爱的样子。
梁儿被看得有些慌,下意识的低下了头,口中喃喃道:
“你……别这样看我……”
“为何?”
“因……因为……我……”
见赵政有意欺负于她,梁儿越发支吾。
赵政则笑意更浓,双眸饱含着柔腻的情愫,终是俯下身去捉住了那只慌乱诱人的小小樱唇。
梁儿水嫩的唇瓣被赵政轻柔的衘在口中,反复的轻舔着,扰得她的心酥酥麻麻的,一双小手不自觉的就攀上了赵政坚实宽阔的胸膛。
“梁儿,你好甜……”
赵政的气音轻柔非常,极是魅惑。
梁儿面上又是一热,竟连耳朵也一起烧成了粉红色。
赵政最是喜欢她这粉粉嫩嫩的模样,宽大的手掌温柔的捞过她柔弱无骨的纤腰,再次低下头去,深深吻下……
霸气张扬的龙涎香缠绕包裹着清清甜甜的素雅芬芳,在这片皑皑白雪中不断升腾,越发浓郁,仿佛是要将他们浓浓的爱恋深深镌刻在天地之间,纵使跨越千年,不毁、亦不灭……
此时,远处一抹孤寂的身影悄然消逝于林中,只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了一串坚定而又忧伤的脚印。
梁儿姑娘,大王有“绕梁”之意,赵高又何尝不是?
往后,
只要他带你如一,我便忠他如一;
无论何时,
只要你好,我便心安……
☆、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信兵败
? 秦王政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楚王负刍三年。
新郑的叛乱被昌平君和昌文君平息。
为了永绝后患,不让曾经的韩国贵族再奢望复国,赵政终是下令赐死了软禁中的前韩王韩安。
此举也将其余几国的国君吓了个半死,全都害怕起被秦灭国后自己的下场。
而南郡鄢和郢二城的叛乱也已被李瑶李信父子镇压了下去,秦再无后顾之忧,攻楚的形势似乎终于明朗化了。
赵政便如早前计划的那般,令王贲率领十万大军开始大举进攻魏国。
可灭魏之战开启之时,已在新郑完成平叛任务的昌平君和昌文君却并未返回咸阳复命,而是挥军南下直接去了郢城。
“你说什么?昌平君反了?”
赵政倏的站起身来。
一旁的梁儿却是瞬时暗了眸色。
按照历史记载,昌平君反了,秦军就要迎来统一战中唯一的一场败仗了……
“回大王,是!昌平君领兵突袭郢城,南郡郡守李瑶防备不急,与之大战两个日夜,终是……”
“李瑶死了?”
不及殿中之人说完,赵政就急急问向关键之处。
那人本能的望了赵政一眼,却被赵政急怒的双眸震得一凛,又低下头去懦懦道:
“死……死了……”
“封锁消息,此事绝不能让李信知道!”
赵政圆瞠着双目,语速很快,梁儿极少见他如此有失沉稳。
“大王,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何出此言?”
“据说李家军中连续几代都有自己独有的传讯方式,恐怕李瑶被昌平君斩首之时,李信将军就已经知道了……”
赵政凝眉,一双深深的眸子中迸射出凛冽的寒光,大声令道:
“立即传令于李信,让他不可妄动,若有违王命,寡人定不姑息!”
“诺!”
那人疾步退出。
赵政广袖下的双拳紧紧握起,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恨,满目赤红,咬牙怒道:
“熊启!你生于秦国,长于秦国,那楚国可有一日记得你?好一个大秦左相!枉寡人那么信你!你竟真的反了!”
“政……”
梁儿站起身来想要安抚他,却正赶上他将桌上的杯盏甩袖摔出,那肌肉紧实的臂膀刚好撞到了梁儿的身上。
“啊!”
赵政听到梁儿的惊呼,猛然回神,回头看时,竟见梁儿的手捂在伤口的位置倒在了地上。
梁儿的伤还未彻底痊愈,身体也极是虚弱,被他这样大力一撞,面色霎时变得惨白,唇也了失了大半的血色。
“梁儿!……我……我是无心的……我……我……夏无且!快传夏无且!……”
赵政仓皇失措,立即俯身将梁儿抱回了寝殿。
榻前,夏无且轻轻为梁儿盖好了被子,转身对着赵政恭敬一礼。
“大王,梁儿姑娘无事了,休息一两个时辰便可恢复。”
赵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轻挥了一下衣袖。
“下去吧。”
夏无且应“诺”退下。
赵政万般自责的坐到榻边,小心翼翼的执起梁儿苍白冰凉的手。
“梁儿……我……”
梁儿望着他婉婉一笑,虽然无力,却甚是温柔。
赵政虽然在内政上一直都防着昌平君,但于外敌,他却始终愿意相信昌平君对秦国的感情会多少胜过楚国。
而昌平君会选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叛国,可谓是算准了时机和李信的感情用事。
对外征战,原本昌平君和李信都是赵政颇为信赖的臂助,可如今,昌平君反,李信再抗命的话,就是要一失两将了。
而伐楚若败,对秦整个的统一大计都是一计重创。
赵政的心里怎会好过?
梁儿反手将赵政的手轻轻握住,语声极是柔和。
“政,别担心,我没事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是如此,李信亦是如此……”
“什么?”
赵政未料到梁儿会突然提及李信。
梁儿眼眸越发清澈,清浅的盛着一丝疲惫,缓缓解释:
“李家父子感情深厚,咸阳城内孰人不知?若是此次李信因为急于替父报仇而闯出祸事,梁儿只求,你能留他一命,也不枉李家为秦几代操劳……”
赵政咬牙,眉心蹙起。
处置李信,他又何尝忍心?
但是……
“你可知若他此番失了理智,不管不顾的带兵赶去郢城,会是怎样的后果?”
后果……那后果明晃晃的记于史书之上,梁儿又怎会不知……
她睫毛轻动,轻声反问:
“那你可曾想过,若是将李信军法处置,会寒了多少世代事秦的外来世族的心?”
“他若因个人感情累得他麾下几万甚至十几万秦军命丧楚国,难道寡人还不该杀他吗?”
赵政不知一贯明理的梁儿怎得莫名生出这般慈悲的心肠。他不过是杀一个该杀之人,那些外来世族也好,客卿也罢,谁又能来说三道四?
梁儿浅笑,依旧耐心劝道:
“自是该杀的,可若本是该杀之人,你却将其放过,如此,又会有多少人对你感恩戴德,心怀崇敬呢?”
闻言,赵政略有一怔,他从未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
梁儿继续道:
“秦国现有的武将世家之中,李信所在的李家祖上本是魏国人,而蒙武所在的蒙家祖上是齐国人。咸阳之内,如他们两家这般,接连几代忠心事秦的外来世族并不在少数。李信或许误了国之大事,但李瑶却是忠君而亡的。若你放过李信,为李家留得一些颜面,想来那其余几家外来世族,也定会为你此举而动容,更加忠于秦国。”
梁儿言毕,赵政缓缓点头,轻叹道:
“你说的有理……我饶他一命便是……”
梁儿牵起了唇角,回了赵政一个不小的微笑,却是好似耗费了很大的力气。
赵政看得心里一酸,思及方才是自己鲁莽才将梁儿弄成了这副样子,他便又生苦意,坐靠在床柱边上,让梁儿躺在自己的腿上,骨节分明的手指轻柔的抚摸那细软的丝丝墨发。
万般歉意,都化作无尽的柔情,默默围绕在梁儿的身边。
不一会,梁儿又低低开了口,声音之中似乎夹杂着诸多不忍。
“攻楚的那些秦军……当真救不了了吗?……”
赵政轻抚长发的手一顿,幽幽叹道:
“李信尚未到达城父与蒙武汇兵,而楚将项燕始终盯着身为秦军主将的李信。李信若与项燕对战之时调头赶往郢城,项燕与熊启必会联合夹击。那项燕并非平庸之人,熊启就更是谋略惊人。他二人合攻,李信的十万秦军必亡……眼下就只看蒙武走的够不够快,能不能保得住剩下那十万秦军了,郢城虽被熊启占据,至少从鄢城还可返回秦境……”
梁儿咬唇,又问:
“那昌平君……就那般放着他在郢城吗?”
赵政的手再次抚上梁儿的发丝,动作轻缓依旧。
“只能暂且如此。王贲已领兵十万攻往魏国,我手中的兵力若再分去与熊启周旋,如果赵地与燕地异动,秦则危矣……如今仅是丢了一个郢城,伐楚之计中断。可实际算来,秦并无甚大的损失。恐怕熊启也是一早便算准了我不能动他,才敢以区区五万兵就大胆反秦吧……”
此战的结果果然如赵政与梁儿所料,李信还未到城父,就听说李瑶被昌平君所杀,瞬间失去了理智,独断独行调头折返,欲要杀回郢城。
蒙武还算机灵,他见李信乱了阵脚,他自己孤立无援,不能一直在城父等死,便快速由鄢城返回了秦国。
项燕本是领兵出来拦截李信大军的,却见李信还未开打就直奔来时的路往回跑。
正一头雾水之时,他收到了昌平君的书信。得知昌平君的计划后大喜,领军偷偷跟在李信大军的后面三天三夜。
李信行至郢城附近时,昌平君突然带兵而出,与藏匿于他后方的项燕一同夹击。
他见自己中了计,立即领兵奔逃,却仍是几乎损失掉了三分之二的兵力,还被敌军斩杀了足足七个都尉。
李信逃回咸阳,他身为主将,竟然因私人感情至使整个秦军大败,赵政盛怒,本应将他军法处死,但考虑到他身负丧父之痛,其父李瑶又是为国捐躯,李家更是在大秦几代忠良,功劳显赫,便只剥夺了他的将职,勒令他回家好好反省一段时间。
然而李信此番为将,意志不坚,轻重不分,如此作为,失去了军中将士们的信任,就算此人还可用,往后也再难作为主将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都之难
? 三月,寒意渐渐退去,天气暖和了些许,赵政便时常会与梁儿出去走走。
林间,泥土松软,踩上去很是舒服,可赵政的心情却不甚明朗。
“彼时,我弃王翦而用李信,结果李信又闹得这般,就等于是宣告我用错了人。如今为了挽回我大秦将士的信心,已是不用王翦都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