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田园之医女难为-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他是想起以前和杨长英相处时的各种时光了呢,一时思念感慨又怅然,恨不得立马肋生双翅飞到杨长英身边去儿,哪里还有多余的心思去理会赵大夫?
知道南宫沐问的是杨长英,赵大夫赶紧点头说好,简单的说了些话,他把贴身带着的杨长英的信交给他,“这是杨姑娘让在下交给少将军的信,外头那几车药膏和药材还请少将军找几个妥当的人来收拾,药膏是治冻疮、冻裂的手脚的,药材则是怯寒、防风、感冒、止血防炎等基本药材,对了,少将军这就要卸车吗?得分门别类的放,而且有些不能受潮,有些不能晒太阳,我得亲自去看看才行。”
之前是怕冷。
但到了现在一说到医药上的事儿吧,这人立马就抛开了所有。
不管不顾了。
南宫沐瞧着这个样子的赵大夫,忍不住在眼底多了抹笑意:
瞧瞧,这就是阿英亲自选出来的人呢。
她看重的人,怎么会出错?
“将军,少将军?”
赵大夫没有得到回应,抬头就看到眼前的南宫沐竟然好像是在走神?
这让他不禁有些生气了起来。
自己在说正事儿呢,他这个当将军的倒好,走神?
语气就没有那么好了,对着南宫沐,赵大夫皱了下眉头,“少将军,那些药材你打算怎么安置?我不相信,得亲自去看看……”
“不用了,我已经让几个军医都过去了。”南宫沐看了眼赵大夫因为一路寒冷而冻的嘴唇和脸都有些变色,手和耳朵也都冻出了疮,他眼底暖意一闪,直接道,“那些药膏和药材他们都晓得怎么安置,我现在让人带你去歇着……”
“即然有军医在那就好了,不过,我还是要过去瞧一眼的。”
谁知道随军的大夫医术怎么样呀。
还有,他们的耐心好不好?
会不会觉得天气这样冷,在外头弄那些药材什么的都是一种罪,所以,敷衍了事儿?
赵大夫觉得自己不亲眼看看的话他会不安心的。
南宫沐略想了下便点头,“也好,我让人带你过去,然后你去休息。”
对于这句话,赵大夫表示了同意。
送走了赵大夫,南宫沐几乎是有些迫不及待的低头看起了手边的信。
刚才他在接到信的第一时间就想看的。
可是赵大夫在……
如今身边总算是没人了,他想也不想的便打开了信,信上并没有别的话,不过是说了些药材的事儿,又说赵大夫的医术极好,可以让他帮着看看军营里的伤员什么的,这一点儿倒是合了南宫沐的心思,军营里的这两个军医虽然人品还过的去,但医术却是有所欠缺。
如果赵大夫能帮着带他们一段时间……
他笑了笑,继续往下看信。
最后,失望了。
阿英在信里头竟然没有说想他呢。
通篇两纸信纸写下来,全都是一些正事儿。
南宫沐沮丧了那么一小会儿的功夫,立马就笑了:没关系,阿英不想他,那就让自己来想她好了。
提笔磨墨,他立马开始写回信……
外头。
赵大夫看着两名军医在卸车,看了那么一会他也就放了心。
这两个军医的作法挺靠谱的啊。
这样他也就能放心了。
把心思抛开,他便再次觉得冷了起来,虽然身上包裹了所有的厚衣裳,好像个熊似的。
但还是冷啊好不好?
站在地下,吹着呼啸而至,刀子似的小风。
赵大夫全身直打哆嗦。
又待了一会儿,唇都开始发抖了起来。
还是他身边的一个人瞧着不对劲儿,赶紧把他让进了一侧早早整理出来的帐篷内,看着一进帐篷就直接跑到了火炉旁,恨不得整个人都缩进火炉里头,那个亲卫咧嘴笑了起来,“被冻坏了吧,我刚来的时侯也是这样呢,那年冬天虽然没有下这么大的雪,但天却是比现在还要冷,冻的我呀,一晚一晚的睡不着,全身都是冻疮,差一点就死了呢……还好撑了过来。”
“是有些冷,不过这里怎么那么冷呀。”
赵大夫人在火炉边,半天却缓不过这个劲儿来。
一边说话一边打起了摆子。
那个亲卫瞧着好笑的摇摇头,把一碗姜汤递给赵大夫,“快喝了吧。”
“唔,谢,谢谢……”赵大夫觉得这天啊,是他这一辈子见过最冷的,以前没有,以后,也绝对不会再有的。
看着他连灌了两碗姜汤总算是缓过了些暖意,那亲卫笑着又叮嘱了赵大夫几句,然后转头叫了一个小兵进来,“这小子叫张奎,你有什么事情只管找他。我还有事,就不陪赵大夫了啊。”知道他们一行是送药材和药膏过来的,军队上的这些人对于赵大夫都很感激,尊敬,那被安排了照顾赵大夫的张奎也是一脸的尊敬,“赵大夫,您有事儿只管叫我。”
“多谢多谢。”
等到两个人都走出了帐篷,赵大夫一头倒到了床上。
没办法,因为路上太冷,越往北越冷,而且他们为了早一日赶到军营,让这些药材早日起效,可以说这一路上他们都是日夜不停的赶路,连晚上歇觉都是抱着班的,自打出了镇子,赵大夫就没睡过一个整觉了,之前在外头又是冷又是紧绷着精神的,赵大夫还没觉得怎么样,如今这乍一到了军营,松了这口一直提着的气儿,赵大夫只觉得自己全身好像都是被拆过的。
他只想睡他个天昏地暗的。
天大地大,睡觉最大!
当南宫沐知道赵大夫一头倒到了床上时,眼底闪过一抹笑意,他看了看自己面前吹干的信纸,拿起来直接交给了自己的贴身暗卫,“把这封信送出去,还是走秘路。”虽然他和杨长英两个人的事情没什么,而且他也是打定了主意要把人娶进门儿的,可是现在他却是不想让外头太多的麻烦找上杨长英,能多保护她一点儿,就多一点儿。
这就是南宫沐最简单的心思。
这封信被送到杨长英手里头的时侯,已经是赵大夫到达军营的第四天。
杨长英看着自己面前的信,眼神落到最后的一行字上,脸颊不由的通红,恨恨的抿了下唇,这个赖皮。
竟然说他想了她那么久,天天想时时想,竟然问她,她可有想他?
哼,她才不想他呢。
把信收起来,杨长英恨恨的团成了一团,顺手丢到了一侧的地下。
只是半响过后,她的脸黑了几分,却是最终弯腰把信捡了起来。
门外头,把这一切都瞧在眼里的八角暗自翻了个白眼。
真是的,姑娘明明就是舍不得丢人家的信嘛。
每次都来一回……
眼看着屋子里的杨长英情绪缓和了下来,最主要的是,她家主子把丢了又捡起来的信重新收好了,小丫头这才笑嘻嘻的推门走进去,手里端了碗燕窝粥,“姑娘,这是太太之前吩咐奴婢的呢,说是您前段时间感冒的厉害,肯定是身子虚,所以每天早上要喝一碗燕粥。”她看着杨长英皱紧的眉,赶紧加上一句,“太太可是说了,您要是不喝,她就亲自送过来。”
杨长英,“……”
一口气把燕窝粥喝下去,杨长英的肚子里已经有了暖意,她看了看外头有些阴沉沉的天气,看向八角,“我娘和同哥的早饭用了吗?”当听到八角说还没有用时,她便站起了身子朝外走,“走吧,去吃早饭。”
八角在后头赶紧跟上,“姑娘您等等,您系上风领,好歹再捧个暖炉啊。”
不过是几步路,哪里来的那么麻烦啊。
有折腾这些的,杨长英觉得自己都走到那边的屋子了。
真是的。
不过八角还是在院子里追上了她,把暖炉塞到了她的手里。
刘氏正和杨长同在用早饭呢。
其实母子两个也是才坐下来,因为杨长英前几天感冒,所以早上都没和她们一块用,再加上刚才八角送了碗燕窝粥过去,刘氏两个还以为杨长英不过来了,杨长同正说着一会过去看看呢,母子两人就听到外头有脚步声,然后帘子掀起来,一身大红外氅的杨长英手捧着烫金雕花手炉俏生生的出现,刘氏一喜,“英子可是来用早饭的?快过来,娘给你装粥。”不过下一刻她就皱了眉头,“怎么穿的那么薄啊,可觉得冷?八角你是怎么照顾你家主子的啊,这么大冷的天儿还让她出来。”
“娘,是我要过来的,你别怪她。”
杨长英一边说着话一边笑着走过来,坐到了刘氏的身侧。
刘氏摸了下她的手,发觉是暖的,这才松了口气,又亲手帮着杨长英装了红枣碧梗米粥,夹了她最爱吃的虾饺,一边催着她多吃些,一边又担心她吃撑了,那叫一个纠结,看的旁边的杨长同直翻白眼,最后他忍不住开口道,“娘,我姐都十几了,她不是几岁。”
“十几怎么了,十几那也是娘的女儿。”
刘氏嗔了眼杨长同,又反问他,“难道你十几了,二十几了,就不是娘的儿子了,不听娘的话了吗?”
杨长同,“……”他表示怎么躺着也中枪?
旁边,杨长英笑嘻嘻的看着他在那里纠结,朝着他扬了扬眉。
哼,就知道看他笑话。
什么姐姐嘛。
两姐弟在这里眉来眼去的,刘氏却觉得他们姐弟相处的好,心里更高兴了。
因为杨长英,刘氏都多用了半碗粥。
饭罢,刘氏去灶间收拾,杨长英却是看向正收拾着书包准备去学堂的杨长同,“你们学馆什么时侯放假?”
“怎么了,姐你有事吗?”杨长同有些疑惑的看向杨长英,毕竟除了刚开始上学堂的那会,杨长英怕他进的学堂不好才亲自出面,到了后来,这上学的事情上杨长英就等于直接撩开了手,没管过的,读的好还是读的坏全都是杨长同自己的,因为杨长英在他上学堂的当天,回家后的晚上就直接和他说了,机长,她已经给他了。
但是如果他自己不好好把握的话。
那么,她也是没办法的。
因为人生路是他自己的,学的好还是学的坏,那都是他自己的事儿。
他学的好,日后有了出息,最得益的是他自己。
他学的差,日后不管有什么路,那也是他自己在走。
最开始的时侯杨长同还在心里头奇怪自家姐姐和他说这些话的目的,难道说,她觉得自己太笨,蠢,什么事情都要靠着她,所以,她嫌弃、甚至是厌烦了自己,所以,不管他了?那会儿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自在的,可是后来,随着他读书的时日愈久,几个夫子和他讲的道理越来越多,他懂的也是越来越多,直到那个时侯,他才恍然,自家姐姐说这些话,才是对他最好的负责!
对于杨长英这个姐姐,他是真的很尊敬,甚至是,崇拜的。
“姐,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呀?”
杨长英看着他这个样子,微微一笑,“我想让你明年下场考试。”
第180章 之前
她看着杨长同,眉眼犹带稚气,可经过这两三年的改变,着实是今非昔比。
便是他走在路上,遇到以前村子里头的那些旧人,怕是他们都不敢认的。
别说他们,就是刘氏,估计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这样大的改变吧?
当然了,要是没有杨长英,没有她前一年的武力镇压,没有这两年来学堂先生的悉心教导。
杨长同真的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改变。
看着坐在那里气度愈发沉稳的杨长同,杨长英的眼底涌起几分的自豪:
这是她一手调教出来的!
可以说,没有她的到来,就没有现在的杨长同。
她不图杨长同日后做出什么大事儿,她的目的还是当初那个刚来时的想法,只要这个人平平安安的,别让人瞧着憎恶,有着属于自己的做人底线,原则,能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她就心满意足了,现在,杨长同已经照着她的心思这样长。
杨长英真的很开心。
不是自己的心愿达成的开心。
而是那种杨长同终于能成材,没有走上歪门邪道的庆幸,高兴。
看着杨长同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眼脸的诧异、甚至是惶恐,杨长英抿了抿唇,轻轻一笑,“怎么着,对自己没有信心,或者说,不敢下场?”这是激将法呢,她看着杨长同,又语重心长的对着他解释道,“你放心,不管你这次是考好还是考坏,都没什么关系,你还小,我只是想让你去感受一下那种气氛。当然,姐姐希望你尽力,尽自己的全力。”
说了这么多,经过了刚才的缓和,杨长同的心情已经平复。
他看着杨长英,重重的点头,“姐,我听你的,年后就去考。”他的眼里晶晶亮,全是自信的光芒,“我可是老师都夸过的,怎么可能会考的差?姐你放心吧,我一定会考好的。”
这次只是考一个资格。
而且杨长同真的还小,所以,不管他考的怎么样,都不是问题。
杨长英真的就是想让他去体验一下罢了。
听了他的话,她微微一笑,“那你这段时间好好用功,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不能荒废了。”
“姐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
看着他眉眼里头的自信,杨长英微微一笑,点头。
待得杨长同走人后,杨长英扭过头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一脸忧色的刘氏,杨长英想了想,笑着走过去,伸手扶了刘氏走进屋子里头,看到她的手有些凉,知道是在外头站了一会儿,估计把她和杨长同姐弟两人的对话都听到了耳中,不过杨长英也并没有在意,只是帮她手里塞了杯滚烫的茶,看着她轻轻的啜了两口,杨长英微微笑,“娘可是担心我们刚才说的事儿?”
“那个,颜儿,考试那么难,你弟弟他行吗?”
刘氏本来是想说考试做什么呀,他们现在不缺吃不缺喝的,就这样过多好?
让杨长同多学几年,多认识几个字儿。
到时侯就可以跟着女儿出去跑生意,做点什么事情。
再过上两年,她给儿子娶个媳妇,给她生两个孙子……
到时侯她就能享受天伦之乐了。
多好的事呀。
那个考试……
刘氏倒不是完全担心杨长同考试不过或是什么的,她只要一想到之前的那个男人成了秀才,却娶了别的高门大户的女子,抛弃了他们母女几个,刘氏心里头就本能的不想让杨长同去考这个试啊,在她的眼里头,就是因为成了秀才,所以那个男人才抛家弃子,不要她们母女的……她看向杨长英,“这个考试的,咱还是不考了吧?”
“娘是担心同子考不过吗?娘放心吧,我就是让他下场去休验一下那种气氛,并不指望他考什么的。”
杨长英虽然不晓得刘氏的心思,不过看着她眼底闪过的一丝惧意,她还是温声轻语的哄着。
自家娘竟然害怕杨长同考试?
为什么呀。
心里头存了这个疑惑,杨长英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开口问。
慢慢来……
杨长同回头却是就和自己的先生说了,如今他的先生已经换了两个,现在的先生姓陶,是他很喜欢、很尊敬的一位先生,当他把杨长英的话说给陶先生时,陶先生笑着摸了摸自己的络腮胡子,点头,“你姐姐说的没错,这次你可以下场去试试,至于考的中不中的,倒是其次了,你可以用心去感受一下那里头的气氛,回头仔细想想,然后再决定要不要走这条路。”
他看着杨长同,语气凝重、慎重,“科考这条路,很辛苦,要忍常人所不能忍,而且还要有大毅力。”
“先生,弟子我……”
杨长同张嘴就想着,弟子已经准备好了这些,陶先生却是对着他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什么都别说,你先听你姐的,到时侯咱们再谈。”
“是,弟子遵命。”
待得看到自己的弟子一脸认真的走远,陶先生摇摇头,眼底闪过一抹惋惜。
这个弟子有一个好姐姐。
若是这个姐姐是个男儿身……
他摇摇头,又是一声轻叹,可惜了啊。
因为过了年就是春闱,杨大老爷也是要准备下场的,所以,这段时间他也是趁着年前这最后的一段时间走动,拜访着镇上的几名老秀才,自然,最后一伙人也和陶先生等人遇到了一起,陶先生一开始并不知道杨大老爷就是杨平程,对着杨大老爷还是有几分欣赏的,见过几次面,交流过几回之后,便渐渐的开始了交流,当有一次偶尔说话时,陶先生自然而然的就说起了自己的弟子。
当然,他对于杨长同这个弟子还是很喜欢的。
杨长同聪明,而且又乖巧,肯认真学,更是收敛了之前所有的叛逆和浮躁。
这样的学生在这个小镇上真的没几个。
他一开始的时侯并没有说杨长同的名字,只是看着杨大老爷笑道,“我有一个小弟子,过了年也是想要下下场,走个过程的,这小家伙极是聪明,过几天我带他过来走动走动,还望杨秀才别藏私才是。”他是想着让杨长同过来多在这些人面前刷下脸,然后让他们多少指点一下杨长同也好啊。
这就是大家都想拜个老师,还想拜个有责任,有能力的老师的原因。
能给弟子铺路呀。
杨平程自然是笑着点头,“陶兄这样说可是折煞我了,您的弟子自然是好的,我可不敢擅教。”
“哈哈,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
一番人又说了一会子话,各自交流一番便告辞离去。
陶先生回去之后就把正要傍晚回家的杨长同给唤了过来,看着他一本正经的行弟子礼,陶先生很是开心,“同子,为师过几天带你去见几个人,是明年下场的秀才,都是些有学问的,不逊于为师,你见到后切不可淘气,需以执师礼,可记得了?”
“弟子多谢老师。”
这是老师在提点自己呢。
杨长同如果是才进书堂的那个孩子,自然是不懂这些的。
但是现在他已经在学堂读了好几年了,虽然他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但是,家里头有个杨长英呀,为了防止他读书读成一个傻子呆子,杨长英可是没少费尽心思的,时不时的还要让周国宏带着他出去走走,知人事,懂世情,所以,杨长同对于这些人情往来是心里很有数的,这会儿一听陶先生的话,立马就道谢,感激。
陶先生看着他这样的规矩,也是很高兴。
又帮着他布置了不少的作业才放他回去。
回到家,杨长同很是开心,顾不得用晚饭,一头闯进了杨长英的屋子里,“姐,姐姐……”
“这是怎么了,乍乍呼呼的?”
屋子里杨长英正在算一笔账呢,听到门外头杨长同的呼叫,手里的笔一顿,立马就被打乱了心思。
又要重新算了。
她摇摇头,索性把手里头的笔丢到一侧,账册也推开,抬眼看向门口的杨长同,“有什么高兴事儿吗?”
“姐,我们先生说,过几天要带我去见几位秀才呢,说请他们指点我。”说到这些的时侯,杨长同那是满眼全是笑意,高兴的直蹦,杨长英坐在一侧看着直摇头,真真还是个孩子呢,就这么丁点子事儿也值得他高兴成这样儿?她示意八角去给杨长同倒茶,然后,她则冲着一脸开心的杨长同笑着扬扬眉,“坐下来说话。”
“姐,你是不是觉得这样不好?”杨长同向来是个敏感的性子,虽然他高兴,但他却并没有忘记去注意杨长英的态度,看到她竟然没有自己想像中的欢喜之后,坐在椅子上的杨长同不禁也跟着在心底深处涌起了几分的忐忑,“姐,是不是这样不好呀,要是真的不好的话,我明个儿就和先生去说去……”
“同子,你现在已经不小了,你又马上就要去赴考,不能这样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得有自己的主意。”杨长英随口说了几句自家弟弟,看到一侧八角已经退了出去,她端了手边的茶盅轻轻呷了两口,扬眼看向杨长同,“你说的事情的确是值得高兴,姐姐也是真心为你高兴,可是同子,有件事情你心里头得有个数儿才行的。”
“什么事情啊姐姐?”杨长同觉得自家姐姐这语气,怎么听怎么凝重呀。
难道说,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大事儿?
杨长同这样想着的时侯,耳侧,杨长英悠悠然的声音已经在他的耳侧响起来,“那个人,也是个秀才的。”
那个人。
那个人!
几乎是瞬间,杨长同便反应了过来,杨长英嘴里头的这个人说的是谁。
他的脸色一黑,眼里多了抹戾气,“姐,你提他做什么?咱们和他没有半点关系的。”
那个人啊。
只要想到那个人,杨长同就觉得自己好像一处没地儿撒气的猛兽。
那股子凶悍气息被他硬生生的憋在心里头。
憋的他整个人好像要爆炸。
可他却还是只能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