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玉满堂完结-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梅夫人心里急得好似猫抓,又不敢得罪阮氏,勉强静下心来,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家常话。一会儿夸阮氏好福气,养了三个儿子,一会又夸孔五小姐聪明伶俐,眼看都快说到晌午了,还是没有打住的意思。
  阮氏见她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心下有些厌烦,但又不愿梅夫人改天再来这么一回,弄得自己都没空听婆子们回话。况且自己要办的那件事还没定,有人掺和进来只会更乱,未免中间横生波折,想了想道:“梅夫人认得人多、见识广,回头我们娇姐儿大了,还请帮着多多留心。”
  梅夫人笑容一滞,“难道你们家三小姐已经定了?”
  “倒也没定下来。”阮氏微微一笑,“彼此正相看着呢。”压低声音,“你也知道,三小姐不是我生的,她的亲事更要多加留意,免得别人说我这个继母不上心。”
  自己刚来提亲,人家就已经有对象了?梅夫人心里一阵失望,比自己没说到媳妇还要沮丧,到底不死心,追问道:“不知是哪家有福气的孩子?啧啧,你们家三小姐那般好的人品,谁娶了谁有福气。”
  “可不是,都说她是个有福气的呢。”阮氏话音一顿,淡笑道:“不过眼下只是先看着,到底成不成还两说,等定下来了,少不得找梅夫人添一份嫁妆。”
  梅夫人茫然的点点头,喃喃道:“应该的,到时候再恭喜你们家三小姐。”
  亲事尚未说定,不愿过多透露详细情况,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没结成亲,于两家都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事。梅夫人一再追问,本来就是有些不礼貌,此刻也不好厚着脸皮深问下去,只得讪讪起身告辞。
  赵荣家的送人回来,问道:“这梅夫人,是来替人给三小姐提亲的?”
  “应该是吧。”阮氏点点头。
  “没说是谁家?”
  “哪有一上来就直接说的?”阮氏失笑,“万一说不成,又把话传了出去,倒是闹得两家都不愉快。”揉了揉手腕,“不过她说不说都是一样,十之八九是江家。”
  “太太如何知道?”
  “这还用想吗?”阮氏勾了勾嘴角,道:“三小姐回来还没几天,除了前天去了江家,根本就没有出过门,而且听说,江太夫人还亲自叫去说了话。虽说花宴上去的人不少,可你瞧梅夫人那上心的劲儿,除了江家,还有谁能让她那般着急?你别忘了,她可是同知家的夫人。”
  “看不出,三小姐还真是人小鬼大。”
  阮氏淡淡道:“她原本就不差,有人相中也实属平常。”
  赵荣家的撇了撇嘴,窃笑道:“听说三小姐在路上遇险,就是那江家四房的白大爷救的,莫非两人那时候就熟识了?”灵机一动,低声道:“太太,这可是一条把柄呐。”
  未出阁的小姐,跟陌生的外姓男子有交情,且又有“英雄救美”的段子,想要造出一段“佳话”来,那是再容易不过了。
  阮氏却微微蹙眉,“你别乱来,当心坏了我的事。”
  赵荣家的竖起一根食指,问道:“姚家真的肯出这个数?”
  “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儿。”阮氏嗤笑了一句,又道:“你觉得是个了不起的数,人家未必放在心上。他们家要得就是一个靠山,不然生意做得越大,风险就越大。只要生意稳稳当当,出去了的自然还会赚回来。”
  “不过……”赵荣家的一副肉痛的样子,“若是这事儿真的成了,只怕姚家给的聘礼也不会少的,到时候嫁妆……”有些不甘,“那太太岂不是又填回去了?”
  “人家难道是不会办事的?”阮氏微笑道:“放心吧,他们家的生意还想做长久呢。”
  梅夫人带着满心惋惜,硬着头皮去江家回了话。
  “照这么说,已经在说人家了。”江太夫人微微不快,她自觉这门亲事并不辱没了孔家小姐,没想到一点转圜都没有,被人拒绝的干干脆脆。
  …………自己早就打听了,孔三小姐并没有说亲,偏生这么巧,刚让人去打探消息,那边就有人相看了。
  到底有没有,大家各自心里明白。
  梅夫人叹气道:“是啊,孔家二太太亲口说的。”又忙道:“太夫人你放心,我只是随口问了问,别的什么也没提。”
  江太夫人笑道:“是我们廷白没那个福气罢了。”
  “那孔三小姐即便有福气,也是有限。”梅夫人心里有一股子怨气,又不好直接抱怨丈夫的上司家,转而笑道:“可惜我们家的大小姐是姨娘养的,不然倒也想高攀一回呢。”
  江太夫人见她说话不好听,闲聊了几句,便让丫头送客了。
  江廷白虽然不知道这一番波折,但见祖母再也不提孔家,便明白亲事没说成,只笑了笑便丢开手。倒是他屋里的两个通房丫头,不知从哪里听到风声,以为七房又要订下大奶奶了,各自心思动摇不定。
  一个想着赶紧给新奶奶做几双鞋子,一个打算给新奶奶缝一身衣裳。又都悄悄去打听,那天太夫人更属意哪位孔小姐,好问清楚性格脾气、喜好,免得做出来的东西不合眼。
  玉仪还不知道有这么些人为自己忙活,阮氏更是不会透露一星半点儿,此刻她正在教玉清识字写字,日子过得甚是悠闲平静。
  “手上稳着点儿,别乱晃。”玉仪站在书案前,神态像个小学老师,“你今儿先把这个字记住了,明儿我再教你新的,识字得慢慢着来,一口可吃不成一个胖子。”
  玉清写了好几遍,还是歪歪扭扭不能见人,不由十分羞愧,又有些泄气,低着头小声道:“妈妈说其实我们女儿家,不识字也使得的。”
  妈妈说,又是妈妈说……
  玉仪揉了揉自己的脖子,免得血压升高,…………也不知阮氏哪儿找的蠢妇,自个儿蠢也就罢了,还把好好的小姐也教坏了,活脱脱一副丫鬟样儿。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玉仪恨铁不成钢,埋怨道:“你怎么能跟些仆妇相比,岂不是自甘下流?女儿家识字虽然没有大用,但也不能做睁眼瞎,不然将来人家把你卖了,你还替人数钱呢。”
  玉清嘴角动了动,半晌才道:“我这个人笨,不值得三姐姐这般费心。回头让五妹妹知道了,再说给太太听,倒是让三姐姐为难。”
  原来是在担心自己。
  玉仪的脸色缓和了些,怅然道:“好不好,也不差这一点。”收起字帖,“你拿回去慢慢练,不记得了再来问我。”
  自己教妹妹识字,于情于理并没有错处。
  阮氏若是真的有心为难自己,也不在这上头,随便找个借口,单是一个“孝”字压下来,就够自己喝几壶的。
  只要将来说亲时,阮氏别给自己找个缺胳膊少腿儿的,或是人品败坏的,都就谢天谢地烧高香了。哪怕她把顾氏留下的陪嫁克扣了,自己也不怕,还有外祖母三千两和舅母给的那一匣子首饰,再加上这十年来自己的积蓄,算起来也不少了。
  要知道像玉薇这样的庶女,也就四、五百两银子嫁妆。
  玉仪私下换算过银子的比例,在这个时空里,一两银子能值现代的八、九百块,也就是小一千的数。自己手头上有近五千两银子,差不多也就是五百万,这会儿又没有炒房的,足够自己下半辈子的嚼用。
  可惜古代女子必须依附丈夫,依附夫家生存,不然自己有这些钱,花钱雇几个丫头仆妇,每天做个混吃等死的米虫,那才叫一个美呢。
  玉仪甚至想过,只要嫁的人不是太坏,哪怕嫁一个酸腐秀才也不错,能平平安安过完一生就行。当然了,家里人口越简单越好。像江廷白那样的家族,上面一堆长辈,中间一群妯娌,后院肯定还有几个妾室,嫁过去脑细胞都要多死几个。
  呸!那个黑心小白脸!
  玉仪心里一阵冷笑,像江廷白那种人,首先想到的是自身利益、家族荣誉,至于女人什么的,不过是满足欲望和生育子嗣的必需品。
  当然了,这样的人也会比较理智。
  理智的好处就是,只要做妻子的恪守本分,贤良淑德不吃醋,管好丈夫的小老婆和庶子庶女,那么就会得到相应的尊重。
  毕竟嫡妻也算是中层干部,当BOSS的丈夫总会给几分面子。
  要说这样的人选不能算太差,比那些人品有问题的,赌博□的,玩背背山的,还是要高出那么几筹。
  …………不过,自己拿他做假想对象做什么?
  难道说,这具身体已经到了怀春的年纪?还是十年没听到人表白,连那样的谎话都让自己浮想联翩?玉仪摇了摇头,决定就此打住遐想。
  “小姐……”扶琴带着哭腔跑了进来,跪在地上道:“我闯祸了。”
  “怎么了?”玉仪知道她一向十分稳重,不知何事吓成这样,为免她惊慌失措说不清楚,尽量平缓语气道:“别慌,有事慢慢说。”
  扶琴稍稍镇定,回道:“刚才我去小厨房端银耳羹,没看出碗盏差别,结果把太太炖的桂圆燕窝端走了。”
  玉仪失笑道:“我当是什么呢?端错了,换回去不就是了。”
  “小姐忘了。”扶琴低下了头,“方才小姐在教四小姐识字,说是不想吃,让我拿下去吃……”
  玉仪想了想,方才自己的确是这么说过,不由笑道:“吃了便吃了吧。回头我去跟太太说,就说是我吃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实在不行,再把咱们带回来的送几两过去。”
  “我……”扶琴欲言又止,“我尝了一口,觉得有些不像银耳,……心里一吓,失手把那碗盏打碎了。”
  玉仪忍不住扶额,道:“下回一次把话说完。”
  彩鹃啐道:“看你笨的,吃个东西都能砸了碗。”
  正说着话,便有阮氏的丫头找了过来。
  “三小姐。”那丫头玉仪认得,叫做翡翠,说话一贯的清脆利落,笑吟吟道:“方才小厨房的人呢说,太太炖的官燕被人端错了。那边还有一碗银耳没人来取,听说是三小姐这边炖的,所以来问问,想是一时认错也是有的。”
  玉仪早撵了扶琴出去,笑道:“是端错了,我吃了才知道。”
  “太太说了,若是三小姐爱吃,回头再人送点过来。”翡翠笑眯眯的,又道:“只是叫我把那碗盏取回去,那是成德年间的旧物,太太素日最心爱的,要不是装燕窝也舍不得拿出来。”
  玉仪的心思飞快转了转,…………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自己正担心那碗盏值钱,偏生就成了阮氏的心爱之物,还被自己的人砸碎了。
  扶琴不认识东西也罢了,小厨房的人也不认得吗?怎么会把东西给错了?若是阮氏还在为公主府的下人介怀,专门挖了这么一个坑,等着人去跳,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奇怪的是,自己这边的人刚砸了碗盏,阮氏那边就知道了。
  看来外院的小丫头里藏龙卧虎,还有几个千里眼啊。
  而且阮氏动作这么快,分明是在告诉自己,即便丫头仆妇都是公主府的人,只要是她想知道的,还是一样能知道。
  “这可怎么是好?”玉仪脸带愁容,懊恼道:“方才我尝着味儿不对,一惊吓,就失手把碗盏砸碎了。”
  “这……”翡翠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迟疑道:“这事儿我做不了主,得回去跟太太说。”
  玉仪叹道:“我跟翡翠姐姐一起去。”
  见到阮氏,玉仪笑着赔了不是,把责任都拦在了自己身上,…………免得回头阮氏发作起来,扶琴要吃暗亏。
  阮氏听了玉仪的一番“解释”,倒没生气,仍是一如平常般温婉,摆手道:“砸了便砸了吧,东西就是给人砸的。”
  赵荣家的也道:“不怪三小姐,只怪那些丫头没服侍好。”
  玉仪看了她一眼,没说什么。
  玉娇在旁边嘟嘴道:“一屋子的笨丫头,前几天才砸了那套粉瓷金茶碗,今儿又弄碎了太太的东西,就该好好的罚她们!”
  “算了。”阮氏似乎毫不介意,只是道:“你三姐姐刚回来,丫头们还不太熟悉咱们家,等过一段日子就好了。”
  一出闹剧,就这么轻轻揭过?
  玉仪有些看不穿了,心道莫非自己心理太阴暗,错怪了继母?面上不便露出,只是闲闲陪着说话,眼见快要用晚饭方才离开。
  谁知道刚回房没多久,珍珠便过来传阮氏的话。
  “三小姐。”珍珠笑吟吟的,指着身后一个鹅蛋脸面的美貌丫头,“太太说,‘姑娘离乡多年才回来,只怕对家里不熟,所以让碧如过来帮几天忙,等姑娘什么时候不需要了,再让她回去便是。’”
  这算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吗?
  自己留下了公主府的人,阮氏到底心中不甘,隔了这些天还是塞一个人过来。若单论人数倒是自己胜了一筹,可惜自己留下的人虽多,却没有一个在阮氏跟前,而这碧如却好似一根肉中刺,时时刻刻都叫人不舒服。

  端午(上)

  “你叫碧如?”玉仪笑了笑,“名字倒是跟彩鹃她们合上了。”
  “给三小姐请安。”碧如上来磕了头,“原来不是叫这个的,正因为彩鹃、素莺两位姐姐,才新改了名儿。”然后又道:“太太说了,‘若是姑娘不喜欢这个名儿,就由姑娘换一个。’”
  名字不过是个符号,叫什么都差不多。倒是人来了,说是暂时帮忙,却连名字都顺着这边换了,往后只怕是不好打发。
  方嬷嬷笑道:“碧如姑娘原是太太身边得力的人,放在三小姐这儿,委实是大材小用了。不如这样,彩鹃她们若有什么不懂,回头去问碧如姑娘便是了。”
  碧如眸光微微闪烁,回道:“嬷嬷放心,我是个最老实本分的人,即便帮不上姑娘什么,也绝不会添乱。若是姑娘不喜欢,太太便埋怨我粗笨不中用,只好派个更伶俐的姐姐来了。”
  方嬷嬷闻言怔住,一时无言。
  玉仪算是听明白了,无论如何阮氏都是要插一个人来的,不是碧如,就是紫如、蓝如、黄如,今儿不来便是明儿,还不定因此闹出什么事来。
  倒是这个碧如很有趣,既把阮氏的意思说清楚了,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居然是盼着自个儿留下来。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一不小心,两面都不讨好,到时候太太小姐全都得罪了。
  碧如见她不说话,以为还是要撵自己走,赶忙跪下道:“三小姐,我的针线活计不错的,彩鹃、素莺两位姐姐在屋里忙,我就在外面做针线,一定不给三小姐添乱。”
  玉仪顺着看过去,发现她有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配上白皙的皮肤,楚楚可怜的小儿女姿态,委实算得上是一个妙人儿。
  难道说因为长得好,又有心往上爬,所以被阮氏不容,才被派了这个苦差事?若是做了小姐的丫头,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做姨娘的资格,毕竟再好色的老子,也不好意思收用女儿房里的人。
  可是,碧如的眼里并没有委屈啊。
  莫非她不愿意给人做小?可若是便宜爹看上了,即便她躲到自己这里来,以后年纪大了放出去,也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或许,她是故意在洗白自己?
  不论如何,既然反正都要来一个,这个看着还算顺眼,那就是她吧。
  玉仪略作沉吟,颔首道:“那就委屈碧如姐姐了。”
  方嬷嬷欲言又止,玉仪微微摇头,挥手让碧如先下去换住处,方道:“谁来都是一样,这个看着还好。”说着无奈一笑,“咱们回来不久,不便多生事端。再说了,明枪总比暗箭好防一些。”
  方嬷嬷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玉仪让把人都叫了进来,正色道:“碧如是太太身边的人,便是我,也要看在太太的面上,敬她一、二分。你们是外祖母给的人,在京城里见多了贵人,可如今咱们是在苏州,可别给我拿大惹事。”
  丫头们齐声应了,方嬷嬷道:“小姐放心吧,她们都是你外祖母精心挑出来的,个个儿都是明白人,再说还有我看着,断不会给小姐惹麻烦。”
  玉仪有点累了,“好了,都各自去忙吧。”
  彩鹃一脸懊恼之色,叹气道:“隔了这么些日子,太太还是不忘插个人进来。”忽而顿了顿,瞪大眼睛,“那盏官燕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原本可是给小姐用的。”
  “能有什么问题?”玉仪不由失笑,“你觉得太太像是那种没脑子的人?用一包耗子药去除掉嫡小姐?放心,她还不会那么蠢。”
  “是啊。”方嬷嬷也道:“这个阮氏,实在是太难缠了些。”
  玉仪道:“太太也不是神仙,未必料得到扶琴会砸了碗,不过是找个‘不熟悉内宅事务,连碗都端错了’的由头,好把她的人插过来罢了。”
  彩鹃又道:“那个碧如……”
  玉仪淡淡道:“先看着吧。”
  人虽然留下了,但还得观察一段再派差事。至少也要弄明白她有什么打算,又是出于什么心理,宁愿到自己这儿来当眼中刺、肉中钉,也不愿意留在阮氏身边。
  然而碧如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果然老老实实的,并没有凑到跟前来惹人嫌,玉仪跟前仍是彩鹃和素莺服侍。彩鹃悄声道:“她倒是会偷懒,拿着二等丫头的月例,什么事儿也不用干。”
  玉仪道:“她不是说自己针线好吗?既这样,就让她给我几双鞋子吧。”一来看看她有没有说真话;二来看看是不是用心了,是否真的愿意投诚;最主要的是,不能让人闲着,免得打听是非、搬弄口舌,闲出什么不是来。
  彩鹃听了不乐意了,不满道:“她都做了,我做什么?好不好,还得做出来才能算数!小姐怎么就信了?”
  “连干活也要争着,一大早的还吃起飞醋来。”玉仪取笑道:“你年纪不小了,比素莺她们几个都大,要是得空了,不如先绣绣自己的嫁妆。”
  彩鹃涨红了脸,急道:“什么嫁妆?小姐尽是浑说!”一扭身,自己跑了出去。
  素莺原想跟着说笑几句,但一想到自己年纪跟彩鹃相仿,又都是说定了亲事的,讲起嫁人,反倒不好意思插话了。
  “小姐。”问棋在外头传话道:“书大奶奶让人送粽子过来。”
  明天就是端午,相熟的人家互送一点粽子乃是常情。
  玉仪便笑道:“快让人进来。”
  来的人是落梅,身后还跟着一个提篮子的小丫头,进门笑道:“我们奶奶让人包了八宝粽,有豆沙馅儿的、蜜枣馅儿,一起零零总总七、八样,每样都拣了点,让三小姐尝一尝。”
  玉仪笑道:“难为你们奶奶有心。”又道:“我这个人最懒,却是没有回礼的。”
  “你先下去。”落梅朝小丫头低语了一句,见屋里只有方嬷嬷,方才道:“我们奶奶还有一句话,要我转告三小姐。”
  玉仪见她郑重其事,便朝方嬷嬷点点头,让其守在门口,然后点了点头。
  落梅脸上的笑容已经退散,走近一步,悄声道:“我们奶奶听说,府里正在给三小姐说亲,心下奇怪,怎么三小姐从前不曾提起?许是三小姐害臊呢。”
  玉仪脑袋“嗡”的一响,睁大了眼睛。
  落梅见状便明白了,末了道:“我们奶奶还说了,三小姐可得提早做好打算,别到时候慌里慌张的,留下什么憾事。”
  “我知道了。”玉仪的脸色有点发白,勉力微笑,“回去告诉你们奶奶,多谢她的那些粽子,我不会辜负了她的心意的。”
  落梅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走了。
  “什么?她竟然敢……”方嬷嬷无比震惊,恨恨道:“我就奇怪,怎么过了这么久才插个人来,原来是在谋算小姐,派人来盯梢的!”
  “嬷嬷,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玉仪在最初的恼怒之后,反倒镇定下来。
  方嬷嬷皱眉道:“隔得这么远,前几天送出去的信都还在路上,现在便是马上再写一封,一来一回也二十天了。”
  “远水解不了近渴。”玉仪微微摇头,分析道:“咱们还是先顾眼前吧,看能不能打听出是什么人家,又是什么让太太动了心,这才好想对策。”
  “能有什么好人家?”方嬷嬷连连叹气,愁道:“但凡是个好的,她又何必瞒着咱们?早就说出来卖乖了,自己还能博个美名儿。”
  这一日,锦绣堂的气压出奇的低。
  第二天是端午节,按礼都要去给孔老太太请安,且要聚在一起热闹一天。
  素日孔老太太常说,府里的几个孙小姐都还小,不用日日晨昏定省,…………实则是玉华住在她跟前,其余几个孙女见不见都一样。
  玉仪私下想,也难怪玉娇心里不平衡。一般的都是孙女儿,偏偏老太太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来,眼里只有玉华一个,其余几个倒好似外头拣来的。
  不过也好,自己对每日晨昏定省可没兴趣。
  刚到上房正屋,便见桌上堆了一堆花花绿绿的粽子,还有几匹绸缎,以及其他的节日贺礼。阮氏领着几个女儿进门,见状笑道:“是姑太太那边送来的礼吧?瞧着比去年还多出好些,想是姑太太费了心的。”
  孔老太太最爱听这些话,即便素日对阮氏不够亲热,此刻也是乐呵呵的,笑道:“谁让我只生了她这个一个女儿,正该多送一些。”
  大太太接话笑道:“姑太太如此孝顺,老太太生一个顶人家十个。”
  “不用眼红。”孔老太太心情很好,打趣道:“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