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玉满堂完结-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说第二胎以后就容易了,可是玉仪仍然疼得呲牙咧嘴的,不过在时间上,的确要比生珠姐儿快得多。 
 
    没多会儿就露了头,产婆不断打气,“夫人再加一把劲儿,快出来了。” 
 
    娘的,生孩子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玉仪在心里骂人,暗暗告诫自己要长记性,不管这一胎是男是女,生完后都要注意避孕,怎么着也得休养一年时间再说。 
 
    “出来了,出来了!”产婆继续说着鼓励的话,小心的捧着小家伙的身体,还没有完全产出,便欢喜的喊了一句,“恭喜夫人,是个小少爷!” 
 
    玉仪一怔,孩子已经像泥鳅般的滑了出去。 
 
    “夫人你看。”产婆手脚麻利的剪了脐带,把孩子递了过去。 
 
    “怎么比珠姐儿小时候还丑?”玉仪有些虚脱,但还是忍不住笑了笑,“亏得是个哥儿,要是姑娘可怎么好?” 
 
    产婆笑道:“小孩子都是生下来越丑,长大了就好看的。” 
 
    玉仪不过是自谦那么一说,加上刚生下来的婴儿,的确是有一点浮肿,可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哪里会真的觉得不好看? 
 
    段嬷嬷等人都是喜气盈腮,赶紧让人去卫所给罗熙年报信。 
 
    在外面念佛的小汤氏二话不说,脚不沾地的回了上房,赶到鲁国公面前,瞧着他半清醒半糊涂的状态,略微有些迟疑,小声道:“国公爷,小六媳妇给你添孙子了!” 
 
    “好好好!赏,重重的赏!”鲁国公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仍然还是跟选择性失忆一般,不记得从前的事儿,只是喊人,“快去一趟卫所,让小六赶紧回来!” 
 
    小汤氏看着又伤心又好笑,“还用国公爷吩咐,早就让人去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说的就是小儿媳现在的境遇吧。 
 
    丈夫宠爱,没有妾室,膝下有儿有女,又是圣旨封的诰命夫人,将来还要掌管整个鲁国公府。 
 
    一个妇人活到这个份儿上,还有什么可求?已经算是极限了。 
 
    作者有话要说:》》》》估计错误,还有一章~~ 
 
    PS:已经跟某人商量好,周末去逛街血拼了~~O(∩_∩)O~

 146大结局(八)
    小汤氏这边还没有羡慕完,玉仪那边就出了事。
    “大出血?!”小汤氏吓得脸都白了,失态的抓住报信的丫头,“止不住吗?孩子都生下来了,怎么还会出这种事?这……”
    那丫头一脸害怕的神色,哭丧着脸道:“太夫人,六房那边都快乱成一锅粥了,你快过去瞧一瞧吧。”
    小汤氏在生孩子这事儿上头,完完全全没有经验,可是又不能不去,吩咐人照看好里屋的鲁国公,急匆匆的朝六房赶去。
    刚到院子门口,便撞上一脸欢喜之色的罗熙年。
    他只知道自己得了一个儿子,还不知道此后的险事,见小汤氏一脸慌张,隐约觉得不大对劲,忙问:“出什么事了?”
    小汤氏可算是找着了主心骨,咬了咬牙,“你媳妇她……,大出血了。”
    罗熙年顿时脸色大变,一个字也没有功夫说,大步流星的冲了进去。
    只见桂枝等人似哭不敢哭,在门口时不时的探头,段嬷嬷则在一角不停的念佛,里面的产婆声音高亢焦急,喊道:“夫人!夫人你要扛住啊……”
    罗熙年再也顾不上别的,“呼哧”掀起帘子,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触目惊心的鲜红之色!玉仪的下半身都给染红了,身上、被褥上、床腿脚踏上,就连两个产婆的双手和衣服,也都是一片红艳艳的。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玉仪失去血色好似一张白纸的小脸。
    “小辣椒……”
    玉仪虽然浑身虚脱无力,但神智还是清楚的,苦笑道:“你回来了,我现在这个样子,怕是要成小泡椒……”可是玩笑的话还没说完,眼泪就掉了下来。
    两个产婆急得不行,打断道:“夫人你先别说话,免得……”手上的动作却不敢停下,仍在不断的按摩玉仪的腹部,希望能够让大出血缓下来。
    玉仪却不管她们的话,心里无限惶恐,生怕此刻不说就再也没有机会,…………古代可没有输血的条件,抗不抗的过,最后全得看老天爷的意思。
    “小六……”玉仪的眼泪扑扑的掉,软软哭道:“我不想离开你,还有珠姐儿,还有我们的儿子……”
    …………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心已经在这个世界里扎了根。
    “不要胡说!”罗熙年的声音几近嘶喊,上前抓住玉仪的手,蹲在床边,“你不会有事的,别乱想!啊……”看了一眼旁边的血色海洋,只觉胆战心惊,甚至当初在南边被逼困境,想着回京有可能问罪的时候,都没有眼下这么慌乱过。
    “小六……”玉仪觉得头开始发晕,想要抓住他,却没有力气,心里的惶恐达到了极限,使劲瞪大了眼睛,“不……,别让我睡着……”看了一眼外面,“孩子呢?把孩子抱进来……”
    罗熙年只怔了一瞬,便明白了她的意思。
    自己冲出去抱了刚出生的儿子,咬了咬牙,狠心在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小家伙顿时“哇哇”大哭起来。
    玉仪眼泪直掉,可是眼里的生机却浓了一些。
    罗熙年将孩子送到她的面前,哽咽道:“你要坚持住,咱们还有一双儿女,以后还要生很多很多,你答应过我的。”
    玉仪说不出话,唯一的念头就是……,如果自己死了,一双儿女就会失去生母,就会在继母收下讨生活。
    并且这个孩子还是嫡长子,继母怎么可能会善待他?是人都有私心,谁不盼着自己的儿子是最好的?年幼失去生母的嫡长子,注定一生波折。
    不,不要!
    自己还有珠姐儿……,他们姐弟俩都还这么的小,不可以没有亲生母亲,绝对不可以……,老天爷你开开眼吧!
    有些人、有些事总是在要失去的时候,才会知道珍惜,罗熙年此时此刻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女子对于自己有多重要,有多么的不能割舍。
    只觉得时间都凝滞了,每喘一口气,都好似过去了大半天,那种恐惧不断的吞噬着自己的内心,以至于失去了平日的镇静。
    “小辣椒,小辣椒……”
    “我在。”玉仪想要安抚他,可是却说不出更多的话来。
    “你要活着,你一定要活着。”罗熙年从来没有这么害怕过,仿佛最最珍贵的东西就要消散,永远都不再回来,紧紧的抓住她的手说道:“你不是不喜欢妾室吗?以后我再也不收人了。”
    “……”
    “我什么都答应你。”
    “……”
    “我保证,你说什么都答应你!”罗熙年再也受不了了,看着连话都说不出来的心爱之人,语无伦次掉下眼泪,“小辣椒你别走……,别离开我,我全都答应你……,还不行吗?不要……”
    屋子里的悲伤气氛浓得化不开,仿佛要将人吞噬。
    “太医来了!”
    罗家的人去太医院请人时,听说是先头义捐的罗府六夫人有事,太医院的院令二话没说,就带着两个带下医赶了过来。
    先让玉仪服用两粒止血丸,让产婆继续按摩腹部和子宫,又开了药方,熬了一晚浓浓的益气补血汤。
    玉仪拼了命的喝完了,眼睛看完孩子,又看罗熙年,…………并没有让人抱珠姐儿,已经快一岁的孩子,懂事了,怕产房的样子吓着了她。
    一番折腾之后,也不知道是药效的原因,还是玉仪求生的**太强,下面的血居然渐渐止住了,偶尔还有小股的血水也不多。
    可惜人身体里的血液是有限的,玉仪失血过多又得不到补给,脸色白得吓人,整个人似乎只剩下一层微弱的生机。
    罗熙年彻夜不眠守在床边,不停的说着话。
    玉仪每每在坚持不住的时候,总能听到他的声音,总能感觉到来着他的温暖,凭着这一线不舍,最终幸运的撑到了天亮。
    一睁眼,又是一大碗乌黑乌黑的汤药。
    嘴里的苦味还没有退散,另一碗补气调血的汤水又端了上来,还强迫自己喝了点肉粥,肚子撑得圆圆的再也装不下了。
    太医进来诊了脉,点头道:“夫人虽然身体虚弱,但总算是熬过了这一关。”
    熬是熬过了,但玉仪此刻的状况就更纸糊的一般。
    接下来每天都是汤药、补药,轮换着来,亲自母乳自然是不行了,只给儿子起了一个乳名…………团哥儿,一家人平安团圆的意思。
    段嬷嬷把关挑了奶娘鲁氏,团哥儿生下来比珠姐儿就重,体质甚好,平日里吃饱了就睡很少闹人,是比较好带的那种孩子。
    玉仪没有精力照看团哥儿,珠姐儿那边也顾不上,只是得空叫人抱进来,瞧一瞧便觉得满心的柔软,好似要化作一汪水。
    一双儿女,刚刚凑成一个“好”字。
    当初孔仲庭收到四川的信,便一路赶回去。
    …………他做丈夫和父亲固然不及格,但是孔老太太待小儿子甚好,因此他对亲娘还是不错的,心里面也是真的着急担忧。
    古代交通不便利,加上孔仲庭又是拖儿带女的回去,一路上紧赶慢赶,终于在大年三十前一天赶到。
    孔老太太年纪大了,又经历了家败受过惊吓,加上大儿子去的早,小儿子远在京城见不到面,身体便渐渐跨了。
    这次病得很重,完全是凭着一口气撑着,总算等到了小儿子回来。
    只可惜没能多熬太久,过完人生最后的一个年,还没到正月十五,便就开始嘴里乱说胡话,并且时而不时的昏迷,最终在一个夜里撒手人寰。
    孔老太爷也憔悴了许多,好歹见着了儿子一家回来,心里头略略好些,甚至有些感念丁忧三年的官制,至少这三年又多个儿子在身边了。
    听孔仲庭说了玉仪的近况,“嗯”了一声,然后便一直沉保持默。
    …………当初孙女都要鱼死网破了,别说她现在要做鲁国夫人,就算要做王母娘娘,自己也不会沾到什么光的,还能说什么呢。
    不过也好,将来多多少少能照看孔家一点。
    哪怕她心里不愿意,出于舆论的压力做做面上情儿,只要稍微提携一下,孔家的子弟就比别人多了一条捷径,说到底总归还是好事。
    孔老太爷沉默良久,最后只说了一句,“回来也好。”
    当初孔仲庭一家走了以后,孔家便由长房的承章和梅丽卿当家,三房虽然是长辈但却是庶出,孔老太太自然不愿意让他们插手。
    如今孔仲庭等人回来,梅丽卿二话没说,便把主持中馈的大权交了出来,…………反正这个家破破烂烂的,梅丽卿又是庶出的孙媳,怎么看都没必要出力不讨好,因此乐得清静少干点事儿。
    况且她也不清闲,还有一个没了鼻子几近疯魔的婆婆,得成天小心伺候,前些年又加了一个寡居的小姑子,后来再多了一个没爹的外甥女儿。
    当年玉华离京上了船,一直反应很大呕吐不已,开始以为是晕船的原因没留意,忍了小半个月回了家,没想到还是吐个不停。
    找来大夫一把脉,却是有了近三个月的身孕!
    日子往前一推,那时候冯怀远刚刚考中了贡生,接着又当入选了庶吉士,正是需要国公府多加提点的时候,对玉华也就比平日“恩爱”。
    没成想,竟然播下了一颗种子。
    玉华虽然厌烦透了冯家的人,对冯怀远也没什么感情,但是奇怪的是,却万分心疼肚子里的孩子。
    虽然大太太哭个不停,说是造孽不该留下,但玉华特别想要一个孩子,最后坚持把女儿生了下来。
    起了个乳名唤做娴姐儿,如今已经八个多月了。
    本来这事儿大太太还勉强能够接受,最后在反复闻讯之下,才知道女儿是存了不再改嫁的心思,打算守一辈子的寡!顿时气得又要中风过去,嘴里哭道:“报应啊,这都是报应啊。”
    自此以后,整个人便疯疯癫癫失去了生趣。
    玉华一向都是个好强不爱占便宜的人,如今无奈住在娘家,怕家里人不愿意,丫头是自己买的,月钱是自己开的,吃穿用度都是自己掏的银子。
    因为这个,不由又怀念起玉仪的好处来。
    要是没有当初她给的那一笔银子,只怕吃喝都是问题,当初母亲给自己备嫁妆,几乎掏光了所有的积蓄。
    玉华如今别无所求,一心一意守着女儿过日子,在母亲床前伺候,从来不跟人多说半句话,不掺和半点是非,几乎就没有出过小院大门。
    听说叔叔婶婶回来了,带着娴姐儿过去请了安,说了几句话,问道:“三姑奶奶如今可还好?添的是哥儿还是姐儿?”
    唐氏笑道:“是个姐儿,不过肚子里的那个也快生了。”
    玉华点了点头,微笑道:“多半是先开花后结果,她应该有这个福气。”
    唐氏当然希望玉仪生儿子了,有一个能做鲁国公的外孙,那是何等荣耀之事?虽说外孙的娘不是自己生的,但她宁愿忽略过去,只是满嘴赞道:“正是这个理儿……”话音未落,便见一个丫头急匆匆进了院子。
    “太太!”那丫头一脸焦急,“快点过去,老太太那边……”
    婆婆快不行了?
    唐氏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难道真的要在四川呆三年?心里万分不愿意,又有着诸多不满,可是脸上半分也不敢露出来,赶忙出了门。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章,不要掐我,今天加更完结!!拼了!!中午12点以前~~~
    PS:以后再也不做预言帝了~~⊙﹏⊙b汗~~

147 大结局(九)


    二月初七,是小明珠的周岁生辰。

    现如今,大家的焦点都在新出生的团哥儿身上。

    玉仪怕冷落了珠姐儿,…………虽说一岁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会对当时有什么记忆,但是下人都是看主人的脸色行事的,不想让众人因为珠姐儿是女儿身,就打心眼儿里轻视了她。

    偏生自己还没有出月子,前面又差点丢了命,实在不易劳心劳力,因此让小汤氏帮忙大办一场。

    自珠姐儿出生,玉仪就一直宝贝的紧,捧着、宠着,生怕受了一点委屈,众人起先还当她是没有生儿子,性子要强才这般行事。

    眼下有了团哥儿,却还是这般捧到了心尖尖上,都有些看不明白了。

    可是谁会傻到去探究主母的古怪?

    当然是顺着她的喜好行事,既然主母把大小姐看成眼珠子、心尖尖,那么大家跟着一起捧着便是。

    其实关于这一点,连罗熙年心里都不是很明白。

    玉仪才不管别人明白不明白,只要对珠姐儿好就行了。

    自己要一直保持这种态度,尽量一碗水端平,甚至往女儿身上倾斜一些,让她不要在情感上有所缺失,将来长成一个开朗坚定的姑娘。

    至于团哥儿,当然一样是自己的心肝宝贝。

    他是罗熙年的嫡长子,从一出生落地开始,就注定了要过众星拱月的生活,自己要疼爱他、关心他,同时还要让他戒骄戒躁,不能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而养成骄傲自大的性格。

    现如今,团哥儿的大名儿还没起。

    本来按照这种情况,应该让鲁国公来起名字的,可是现在他老人不大清醒,勉强认得家里的人,…………罗熙年怕父亲一时糊涂,把儿子的名字起坏了,就先暂时没有定,反正不差这一时半会儿。

    玉仪也不着急,最要紧的是先把自己的身体养好了。

    已经和罗熙年商量过了,三年内都不再要孩子,反正自己还年轻,只要身体好什么时候生都可以。

    如果在以前罗熙年可能会犹豫,但是才经历了那场胆战心惊的险事,根本没有丝毫的迟疑,便郑重的答应下来。

    玉仪得了丈夫的亲口保证,心里松快不少。

    常言道,小孩子一天一个惊喜。

    珠姐儿过了周岁,渐渐的开始有学说话的意识了,整天依依呀呀的,吕氏就耐心十足的反复叫她。

    谁知爹啊娘啊的,教了许久珠姐儿都没有学会,倒是有时候过来瞧团哥儿,教了几次“兄弟”,居然学会一个含混不清“滴”字。

    众人瞧着有趣都笑了,吕氏凑趣笑道:“可见珠姐儿从小就疼爱团哥儿,所以才先学会叫兄弟呢。”

    玉仪也乐了,反复的笑着逗珠姐儿,“再叫一声弟弟。”

    珠姐儿学了几句嘴,大约觉得不好玩就不叫了。

    在玉仪看来,爹和娘的发音本来就拗口,不如妈妈爸爸那么顺溜,小孩子一下学不会也不奇怪,慢慢来就好了。

    不过珠姐儿走路走得早,十一个月时差不多就能走几步,如今过了周岁,基本上不用人拉着扯着,只消在旁边看好就是。

    眼下吕氏放了她下地,站在团哥儿的小摇篮边。

    …………她自己就是一个粉团儿,趴在摇篮边,看着比自己还小的小粉团儿,两颗小脑瓜凑一块儿,瞧着特别有趣。

    往后的几天里,吕氏总是时不时都逗着珠姐儿说话,奶声奶气“滴,滴……”,她便一面夸、一面说些姐弟感情好之类的话。

    起先玉仪听着还没什么,后来渐渐听出不对味儿来。

    只是想着月子里不宜动气,好歹忍耐住了,一直出了月子,到了团哥儿做满月酒这天,方才找来吕氏说话,“不管是珠姐儿还是团哥儿,是儿是女,都是我怀胎十月掉下来的肉,你可明白?”

    吕氏喃喃道:“夫人……”

    “将来团哥儿长大了,自然会护着他的亲生姐姐,用不着从小就巴结。”玉仪沉了脸,这话在心里憋了好些天了,碍着身体虚弱才没说,眼下神色颇有几分凌厉,“你这样做,只会叫珠姐儿觉得矮了兄弟一等!”

    吕氏忙道:“夫人,我知错了。”

    “你放宽心。”玉仪叹了口气,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吕氏,谁让古代就是重男轻女的风气呢?即便是到了现代,不也一样有这种现象吗?

    因此缓了缓口气,“你和鲁氏两个都是做奶娘的,我这儿绝不会因为你奶的是个姐儿,她奶的是个哥儿,就分出高下两等来。”

    “夫人,我没有这个意思。”吕氏慌了,急忙辩道:“我只是一点点愚见,想着两姐弟亲近一些,将来珠姐儿出阁了,也能让兄弟多心疼多撑撑腰。”

    珠姐儿才一岁,这就想到出阁的事儿上头了?

    玉仪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这么一想,反倒觉得吕氏还算有几分真心。

    …………即便她是出于对自己的考虑,想着一辈子依仗珠姐儿,那也无妨,只要她掏心掏肺的对珠姐儿好,处处为她着想就够了。

    “你放心。”玉仪正色道:“在我心里,女儿和儿子是一样的。”

    吕氏忙道:“是,我记下了。”

    玉仪知道她不相信,不过只要自己一直不偏心,天长日久大家总会看到,珠姐儿真的是自己的心肝,和团哥儿没有分别。

    团哥儿的满月酒,不用玉仪特意张罗就热闹非常。

    往深里说,虽然团哥儿现在只是个奶娃娃,但是等他长大了,自然而然的会成为国公府世子,成为再下一代的鲁国公。

    罗熙年早就向卫所里告了假,一大早的换了衣服,往外头应酬去了。

    玉仪这边和吕氏说完,也该出去,先去侧屋看了看团哥儿,交待鲁氏道:“眼下天气凉,等下把团哥儿裹严实一点,但也别捂着了。”

    鲁氏是从八个奶娘中,经过海选、初选、总决赛,层层把关挑出来的。

    …………未来鲁国公的奶娘,今后谁会不给几分面子?只消团哥儿手指头缝漏点好处,就够自己一家子吃到老了。

    因此几乎不用玉仪吩咐,那份尽心尽力,比照顾自家亲儿子还要无微不至,闻言忙道:“夫人放心,不会让团哥儿受一丝凉气。”

    玉仪点点头,又道:“你也注意着一点,别冻着吹着了。”

    鲁氏知道这是担心自己受凉,染上风寒不好喂奶,但是一样感激万分,不是每个主母都这么体贴人的,底下好话奉承了一箩筐。

    玉仪还要出去招呼人,客套几句便出了门。

    桂枝赶忙将泥金小手炉送到她手里,帮着整了整大红羽纱的大氅,脚步稳健的扶着人下了台阶,边走边道:“夫人刚出月子身体又受了损,自个儿也得当心一点,赶紧到前面大厅,等下我让人多拿几个火盆。”

    到了前面,小汤氏赶紧让玉仪坐了,对众人笑道:“我们家团哥儿是个淘气的,他娘生他费了不少力气,今儿才出月子,大伙儿容她偷个懒儿。”

    大出血这种事说出来不吉利,可是不说,又怕玉仪招呼不周别人埋怨,因此模棱两可的提了提,先把借口找好了再说。

    当然了,来的人也不会有谁傻到去刨根究底。

    玉仪陪着说了会儿话,小汤氏便让她先回去歇着,于是向众人告了罪,起身的时候对顾明芝递了个眼色。

    两人前后脚进了六房的院子,玉仪问道:“怎么峥嵘今儿没来?”

    “她呀。”顾明芝抿嘴一笑,附耳道:“已经三个多月啦。”

    “啊……”玉仪领着人进了门,坐下笑道:“原来是有喜了。”又瞧了瞧她,放低了声音问道:“你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