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东1628-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说完就开始收拢周围的流民,然后带着他们向东面的临时营地走去。路边只剩下一个半大小子,满脸是血的抱着弟弟坐在那里,死活也不撒手。
一个特战队员苦笑着道:“刚才那个人牙子看上了他弟弟,要把孩子领走,这小子死活也不让,被打成这样也没有撒手。现在连我们都靠不上去。
宋涛走了上去,在这小哥俩的对面蹲了下来。笑着道:“小子,跟我们走吧,到了我们那里有热乎粥喝,你看你弟弟都饿坏了。”
他说完就把掏出了一块巧克力递了过去,那个半大小子瞪着通红的双眼,死死的盯着宋涛。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伸手接过了巧克力,然后拉着弟弟慢慢的从地上爬起来,跟上了大队移民的队伍。
晌午刚过,蔡华泽就领着一帮流民来了,人数足有一千多。把宋涛他们弄得直楞,这小子也太快了吧。
蔡华泽看到路边摆着的几十口冒着热气的大锅,还有路边密密麻麻万余名山陕流民,也被震撼的目瞪口呆。看来这帮军爷是来真的啊。想到这里他心里顿时火热了起来。
宋涛走上来,拿出了一些银子扔给了蔡华泽,然后问道:“你小子动作倒是快,这都是那弄来的?”
蔡华泽接过了银子,乐得眼睛都合不上了,这买卖可太滋润了,虽说没有苏州那边的价码高,但这边不挑食啊,什么成色都行,量大利薄就当批发了。而且山东这里是本乡本土,路也不远,不用经受奔波之苦。
“谢谢军爷,嘿嘿……最近登莱那里闹兵变,青州府地面的庄子和村落的人都跑光了,这帮流民就都跑到那些没人的村子去了。我过去一吆喝,就弄了这么多。军爷,看您的意思,你们还真是要收人。我在山东人头熟,若是我跟各地的朋友招呼一声,给您弄来几万人,你们也收吗?”
宋涛一瞪眼,怒道:“废话,我给你说几遍了,老子还他娘的能骗你不成,你弄来多少老子就收多少,银子少不了你的。”
蔡华泽听了宋涛的话,激动得满脸通红,他兴奋的说道:“既然军爷这么说,那我这去招呼我那些朋友往这里弄人,嘿嘿……军爷,我想问一下啊,你们要这么多人做什么啊?”
宋涛笑骂道:“还能做什么,给他们找一条活路呗。这么多人没吃没喝的,难道让他们饿死啊。对了,你再弄到人,就都给我送到潍县去,我在那里跟你结账。若是你这次弄的不错,以后老子就给你个长期的营生干,专门给我们收拢流民。”
听了宋涛的话,蔡华泽心里却不以为然,打死他都不相信还有这样的事情。这狗日的世道,人心都黑了,哪有搭上自己的钱粮,真心救灾救民的人。但这个收拢流民的营生,他一定得拿到手里,他这回算是时来运转了。
“军爷,你就瞧好吧,山东这里只要我招呼一声,道上的朋友都能尽心的帮着我张罗,就算是河南那里,我也能有的是朋友。只是道远了,这价码若是少了就合不上了。大伙为军爷出把力气倒是没什么,只是这一路耗费的粮食可不是小数,现在粮价可天天看涨。”
宋涛不耐烦的一挥手道:“你怎么这么墨迹,你尽管弄人过去,远道的我自然会给你多贴补一些。你还呆在这里做什么,赶快滚蛋,帮老子弄人去。”
这个蔡华泽还真没说大话,从第二天早上开始,就陆续有流民被他的手下领了过来,虽然每一波的流民也就是几十几百,但架不住多啊。整整一天就弄了三四千的流民。
宋涛一看形势不错,干脆就带着流民回到了潍县,在那里接收蔡华泽送来的流民。王耀武带着登州的剿匪部队,带着大量的粮食、马匹和大车也赶到了潍县。李明派出的后勤支援部队已经赶到了这里,从各地运来的物资已经堆积如山。
当大批的流民被宋涛带过来的时候,王耀武已经组织部队把上百口大锅支了起来,做好了热气腾腾的热粥。这些流民一连吃了两天热粥,身体也恢复的差不多了,宋涛就开始组织人,带着流民向登州基地浩浩荡荡的走去。
宋涛为每个流民准备了一些炒面,还在昌邑、掖县、莱州、黄县等官道沿途的城镇建立了十几个补给点,灾民走到这里,也能喝上热乎乎的粥,再加上他们手里的炒面,足以保证流民这一路的消耗了。
PS:感谢lsjyp、迷惑故土、四川胖哥的月票支持,谢谢大家的订阅。
第三百四十七章 黄河移民通道
蔡华泽也是真下了力气,第一日就弄来了三四千,接下来每日的人数越来越多,最多的一天居然送过来近万人。蔡华泽现在红光满面,为远东收拢流民让他赚得钵满盆满。
“军爷,我没吹牛吧。为了帮您张罗这些人,我是豁上我这张脸,什么都不顾了。一路上这些流民的吃喝用度,都是我那些朋友垫上的,这次人情可欠大了。”
宋涛看了他一眼,揶揄道:“瞅你那点出息,老子还能欠你的银子啊。一会儿就把银子给你,你再去帮我弄人,越多越好。河南那里你不是有朋友吗,能去那里帮我们收拢一些流民吗?”
蔡华泽一听,就苦着脸道:“军爷,那可不成啊,在山东也算是我本乡本土,距这里都不远,流民熬一熬也就走过来了,可河南那里真不成,从那里到山东可有一千多里,就这帮流民身子骨,路上就能死上一半。
倒是有个办法,沿着黄河让流民坐船到山东,可若是那样就得贴上一笔雇船的费用,再加上流民这一路的吃喝用度,怎么算都合不上。”
宋涛听了蔡华泽的话,也是眼前一亮,笑道:“若是让你带着银子,以后你能不能帮着我们把山陕、河南一带的流民运出来?”
蔡华泽一听也傻了,傻傻的道:“军爷,你不是要来真吧。到了那边就得先在山陕、河南那里买粮,那里的粮价高得吓人,您还得去雇船。这一趟下来,军爷你就赔大发了。”
宋涛被气乐了,笑骂道:“老子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我这是在解救流民,能救多少就就多少,不是做买卖。你他娘的以为我是你呢,天天像掉钱眼里了似的。你就说吧。这事情你能不能办吧,若是能做,以后这个营生就交给你做了。”
蔡华泽听了以后,他还是不信宋涛这是真心救灾。没准这帮兵痞有什么路子,能把这些流民卖出个好价码。
想到这里,蔡华泽一抱拳,沉声说道:“只要军爷信得过我小蔡。那我就先去河南那里试一试。那里我还有几个朋友用得上。”
蔡华泽刚走,宋涛就联系了李明,把去河南收拢移民的想法和李明做了汇报。李明对这个计划也比较支持,过几年就是明末最残酷的北方大旱,波及南北十余个省,陕西、山西、河南都是重灾区。如果在河南找一个落脚点。以后从黄河开一条水路移民通道绝对可行。
所以李明决定让周卫凡和蔡华泽一起去洛阳,以人牙子的身份,在那里试着收点儿辽民从黄河走一趟,如果可行就派人过去建立一个情报站,彻底打通黄河移民通道。
山东巡抚余大成正在抓紧招抚登莱的辽兵叛军,孔有德现在也是一副假装要接受招抚的样子,可接下来的事态如何发展。谁也不知道,一旦大明调集大军对登莱进行清剿,山东去往河南的通道就会被封闭。
为了抓紧时间,李明特意派了一辆吉普车,把周卫凡送到了潍县。和蔡华泽装扮成人牙子赶往河南洛阳方向。宋涛派了两名特战队带着电台随行。
现在山东的流民被蔡华泽弄的差不多了,正在陆续向潍县这里汇聚。王耀武已经带着大部队撤回了登州基地,宋涛带着一个海外营守着潍县临时基地,接收各地赶来的辽民。
宋涛在基地处理各项事务。没事的时候就召集一帮兵痞凑在一起扯蛋。今天来了一拨流民,到中午才忙完,刚坐下,就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首长,该吃饭了。”
宋涛回过头,看了一眼旁边端着饭盒的半大小子,一瞪眼道:“老子跟你说多少遍了。吃饭的时候我自己会去,你怎么又帮我把饭打回来了。还真把我当大老爷了,滚蛋……去照顾你弟弟去。”
这个半大小子叫段阳,就是那个舍命护住弟弟的那个。今年才十三岁。本来他要随着第一批流民去登州的,可是他弟弟段宏突然发了高烧,在这个时代,有病那就是要人命的大事,若是换做其他地方,他弟弟的命可能就交代了。
段阳为了救他弟弟段宏,就找到宋涛跪在地上一个劲儿的磕头,求他救弟弟一命。宋涛哪受得了这个啊,就让卫生员去看了看,结果打了一针,就把段宏救了下来。
段宏还要休养几天,宋涛干脆就把他们哥俩净化了一番,留在基地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宋涛挺喜欢这个拼命护住弟弟的段阳,这小子有股子韧劲儿,以后没准是个当兵的好料。
弟弟的命保住了,段阳抹了把眼泪什么也没说,天天都在基地帮着做事情,而且还把宋涛侍候得无微不至,帮他打饭、洗衣服,连宋涛的帐篷天天都拾掇得干干净净。宋涛大老粗一个,长这么大也就他那个日本妹子这么照顾过他。这才几天就差点儿把他逼疯了。
段阳被宋涛喝骂了一句,也不说话,把宋涛的饭盒放在桌上,就拿过一个凳子坐下来,默默的吃着自己饭盒里的饭。把宋涛弄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他指了指段阳,想说什么但还是没说出来,气呼呼的端起饭盒吃了起来。
王波和张铁锤也都拿着饭盒凑了过来,他们蹲在地上看着宋涛的窘样,在那里嘿嘿直乐。宋涛一看这俩货在那里捡笑,气得骂道:“你们笑个屁啊……”
两人连连摆手道:“我们不笑了,真不笑了……哈哈……”
几个人在这里一边扯淡一边吃饭,张铁锤抬头,对正在那里默默吃饭的段阳问了句:“小子,你为什么那么护着你弟弟?”
段阳一边吃饭一边沉声道:“我娘临死前告诉我,就算是死也要护住弟弟。”
宋涛他们听了段阳的话,心里都感慨了起来,一个半大小子领着十岁的弟弟,这一路还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呢。周围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有点儿压抑。
突然,王波笑嘻嘻的对段阳问道:“小子,吃过死人吗?”
段阳抬起头,慢慢的说道:“吃过,不吃死人能走到这里吗?”说完又低头接着吃饭,好像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似的。
“啪”的一声,宋涛把饭盒摔在了桌子上,怒骂道:“麻痹的,还让不让人吃饭了?你们俩滚蛋……”
王波和张铁锤一看宋涛真火了,两个兵痞连忙笑嘻嘻的端着饭盒跑了。宋涛心里这个堵啊,他转过头,看了一眼默默吃饭的段阳,心里就更堵了。
“小子,以后我会照顾自己,不用你帮我做好不好,算我求你了成吗?”
段阳吃了一口饭,依然慢慢的说道:“你袜子几天都不洗,天天换着穿,还有帐篷里那么乱,东西到处乱扔,你哪会照顾自己。”
宋涛老脸顿时就挂不住了,心里这个憋屈啊。他恼羞成怒的骂道:“你也给我滚蛋……”
他看了眼段阳的背影,然后端起饭盒吃了起来,可刚吃了一口,就让他想起了死人肉,吃进肚子的饭差点儿呕出来,气得他把饭盒一摔,气呼呼的离开了。
几天后,山东各地的大股流民已经陆续赶到,潍县基地每天只能接收几十上百的流民。宋涛知道山东的流民已经差不多了。于是他留下了一个连,继续守卫潍县。他率领大部队带着最后一批流民,浩浩荡荡的回到了登州移民基地。
现在登州基地的临时军军港码头非常忙碌,三艘登陆舰、几十艘风帆船不断往返于海参崴和登州两地。东江动员的几百艘海船,还有江浙宋世平也调集的几百艘海船,每天也在不断的拉上净化的移民送往济州岛。
宋涛到了登州基地,直接就去了山东兵团司令部。李明正和王耀武、林华研究事情。李明就笑着道:“小宋同志回来了,这次你可真能折腾,居然弄回来这么多的山陕流民。”
“哈哈……大家想我没有,我特么想死你们了。”
在一起闹了一会儿,宋涛就笑着问道:“这次我们一共弄了多少移民?”
李明苦笑道:“辽兵叛军收拢了十五万多登莱移民,你又从山东各地收拢了六万多山陕流民。大大的超出了我们的计划,虽然成果喜人,可是我们压力很大啊。好在这次我们准备充分,行动之前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现在情况还在控制之中。”
宋涛也有些蒙,他也没想到,居然弄了这么多人。他们这次山东计划是十万左右,可现在一下子超出了这么多。
他急忙问道:“这也太多了吧,公司现在能一下子消化这么多人吗?再说这么多移民,以我们的运力,能把他们都运走吗?”
旁边的王耀武笑着道:“公司那边肯定没问题,现在各部门听说我们收拢了这么多的移民,都非常兴奋。今年开始,因为制约我们的几个瓶颈已经打破,发展速度也陡然加快。北宁镇、农林部、建委、库页岛,以及公司几个大型企业,明年都需要补充大量的劳工。
现在公司可不是两年前了,农林部在起点镇开发了大量的耕地,每年秋收都入库的粮食作物已经高达十余万吨。再加上我们每年在朝鲜、东南亚、日本、大明购买的粮食能凑出三万多吨,还有吕宋岛管委会每年从暹罗购入五万吨稻米,公司粮食储备非常充足。”
PS:感谢头疼也不行、熊猫仙人、输名字烦的月票支持,谢谢大家的订阅
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们只要金兰湾
李明也笑着道:“移民超出了原定计划,我们只好让江浙的宋世平、福建的郑芝龙派出了几百艘海船,还动员了东江镇、济州岛、种子岛海岸警备队的大部分海船,将登州的大批移民送往济州岛,在那里建立了移民中转基地。
公司拿出了库页岛石化基地这一年多的所有重质燃油储备,启动了两条万吨轮,再加上海参崴的大部分舰船,正在不断往返于济州岛和海参崴之间,日夜不停的运送移民。任务虽然艰巨,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是能圆满完成运送移民的任务。”
他说完想了下,然后转过头对旁边的王耀武说道:“耀武,下一步你就要着手准备登陆旅顺的计划,为今后两年我们扫荡辽东做准备。”
王耀武想了下道:“我们登陆旅顺,对黄龙所据的旅顺城要不要采取什么行动?”
李明笑了下道:“你登陆以后可以去见见他,他的态度你完全可以无视,只是和他打个招呼而已。呵呵……只要黄龙占据的旅顺还在,那东江镇名义上就还是大明的。我估计大明现在也该明白过来了,对于我们的存在,他们肯定会重视,可能还会派人和我们谈判也说不定呢。”
军团参谋长林华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了李明,然后说道:“这是我们参谋部对东南亚的评估报告,经过我们的分析,未来辽东叛军的最合适的落脚点,就是安南南部的占城国。这里的位置比较重要,而且占城国相对较弱,便于辽兵立足。
现在安南比较混乱,郑氏控制北方,阮氏控制南方,另有割据高平的莫朝,割据宣光镇的保主武德恭、武公悳,还有南方的占城国。郑氏和阮氏1627年开始爆发战争。一打就是近百年。郑氏始终处于优势地位,阮氏现在根本无法顾及南部的占城国,现在让辽兵占据占城国的时机非常好。”
李明拿起文件看了一会儿,笑道:“嗯,占城国这里确实不错,我再和孔有德他们商量一下,让这帮辽兵去那里和越南猴子们打吧。呵呵……等他们在占城国站住脚,我们只要金兰湾,作为我们公司下一步控制东南亚的一处战略军港。
以后我们还要大力的支持他们,让他们一路向西,把真腊、暹罗都搅和得乱七八糟,这也省去了我们很多不必要得麻烦。南亚大陆环境恶劣。地势复杂,相比东南亚诸岛,那里已经拥有一个个成型的国家体制,公司暂时没有开发南亚大陆的想法。”
李明把文件递给了王耀武,对方看了一会儿,也笑道:“这次孔有德他们和历史上那次兵变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兵力已经将近三万,大明堆积在登莱的物资也全被他们一扫而空。光是火器火炮和粮食,就足够他们在占城立足。”
经过近两个月日夜不停的忙碌,登州基地的二十余万移民全部被运至海参崴和济州岛,公司的山东移民计划取得了圆满成功。虽然这次的移民数量大大超出了之前的计划,但是公司已经今非昔比,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无论是粮食等各项物资的储备。还是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都是非常的充足。
几个月以来,山东巡抚余大可一直不遗余力的试图招抚登莱的乱军,他还特意凑出了一批粮饷,给登莱的辽军送了过去,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痛快的收了东西,但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不断的和他虚与委蛇。弄的他有些愤怒。
虽然大明朝廷也主张招抚叛军,但登莱距离离京畿如此之近,也让崇祯如坐针毡,敕令山东巡抚余大可迅速解决此事。也弄得他焦头烂额。连一直支持他的兵部尚书熊明遇,都几次来信申饬他,让他抓紧与辽军接触,尽快招抚叛军。
直到此时,大明委派的总督刘宇烈率领从蓟镇、四川调来的四五万军队才赶到山东。几万援军的到来,也让山东巡抚余大可有了底气,他为了对辽军施加压力,让刘宇烈率领大军向莱州挺进。还派遣中军沈廷谕、参将陶廷鑨率数千山东军,进抵潍县。
可孔有德和耿仲明、李九成等辽东叛将根本不予理睬,依然在登莱大肆收集物资,劝降了很多登莱的明军军将,还收编了大量的黄海、渤海的海盗,兵力已经扩充至近三万。
大明为了尽快结束兵变,特意派出辽籍文官中官衔最高的张国臣前往登莱,与孔有德、耿精忠等叛军主将见面,试图招抚辽兵叛军。
总督刘宇烈率领的几万大军刚行至昌邑县,就被孔有德率领的辽兵叛军迎头痛击,几万明军毫无战斗力,刚一接阵就一哄而散,刘宇烈也抛弃大军独自逃跑。与他一起来的还有京城神机营和五门红夷大炮,以及大量的辎重物资,全都落到了叛军的手里。
辽将孙应龙因为与耿仲明旧交甚好,写书信一封劝降耿仲明,耿仲明将计就计,随便找了一个人头送了过去,说他已经斩了孔有德,让孙应龙迅速来受降,孙应龙高兴的率领海军舰队从天津直奔登州,刚一上岸就被耿仲明斩杀,大量的战船也成了叛军的战利品。
登莱的局势越来越糜烂,大明朝廷主张进剿的声音逐渐高涨,户部侍郎刘耳枝,竟然一头撞死在朝堂的柱子上进行死谏。
崇祯四年(1631年)九月,在登莱兵变发生的五个多月后,大明朝廷终于失去了耐心,派出文官朱大典接任山东巡抚,太监高起潜监军领关宁军5000人等诸军共计三万多人围剿叛军。又调集了津门、淮海等地的水军五千人前来夹击叛军,试图从海上完成了对叛军的封锁。
可当大明水陆大军慢腾腾的赶到山东之时,发现登莱的叛军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辽兵叛军已经在登州陆续登船离开了登莱,山东兵团的三艘登陆舰,几十艘风帆船,叛军的几百艘战船,以及他们在登莱沿海收集掠夺的几百艘民船,还有江浙宋世平也派来了大批海船,载着大量人员和无数物资驶往了济州岛。
与他们一同坐船离开的还有他们在登莱俘获的大量明朝文武官员和家属,包括孙元化、朱万年、张可大,王道纯、宋光兰、王征、张焘等人。原本孔有德等人要把这些人放了,但李明却极力主张把这些人一起带走。历史上孙元化与张焘被处死,宋光兰和王征、余大成等人被充军,结局都很凄惨。
李明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考虑的是一帮辽军兵痞要是破了占城国,民政方面根本无人管理。别占了地盘,再把治下弄的乱七八糟,反过来被真腊和安南阮氏打败了。远东还指望他们在南亚大陆四处去祸害呢。
辽兵先期在济州岛修养几天,然后陆续坐船至吕宋,在那里完成进攻占城国的战争准备。马尼拉距离占城国仅有不到700海里,普通大明海船只需五六天就能抵达,一号登陆舰以15节经济航速更是用不了两天。
济州岛旌义军港,三艘登陆舰和一艘艘风帆船陆续进港,他们后面还有无数大明戎克海船,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济州岛附近海域。
孔有德和耿仲明、李九成等人,此时站在一号登陆舰的甲板上。突然,一名辽兵军将惊恐的大喊道:“我的妈啊……”
大家都被他的喊声吓了一跳,孔有德觉得很没面子,气得大骂道:“你他娘的喊个屁,尽给老子丢人。”
那个家伙全然不顾孔有德的喝骂,依然大喊道:“都帅,你看那边……”
孔有德和一帮辽东叛将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顿时都变得目瞪口呆。只见他们右侧不远的海面上正漂着两个庞然大物。远远望去,长达数十丈长的巨大铁船,犹如一条巨龙横卧波涛汹涌的海面上。
他们顿时觉得浑身冰凉,汗毛都立了起了。孔有德身体晃了几下,他现在算是知道远东的实力有多强大了。这两个大家伙浑身上下都是精铁所制,光是这个庞然大物身上的铁料,就能打造多少火器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