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东1628-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东北的土著以后会慢慢的迁徙到海外,在那里为远东开疆扩土。与日本敢死军组成远东殖民全球的先头部队。
今年日本敢死军也会扩编六个独立敢死军大队。他们将会与一个敢死军联队,三个独立敢死军大队,在战时组成一个师级作战单位。藤田目前负责管理所有的日本敢死军部队。
萨摩藩的岛津家,这几年在远东公司的大力扶植下,已经建立了一支三万人的主力部队。这支部队装备一万多支铁炮,近百门前装弗朗机子母炮和大明虎尊炮,而且还配备了远东为他们装备的铠甲,战斗力非常强悍。
这还只是岛津家明面的正规队伍,保持三万正规军队,也只是不想引起德川幕府的注意而已。一旦大战来临,岛津家还能迅速动员五万二线部队,这些部队平时也都在训练,武器装备虽然无法和三万主力部队相比,但也能达到德川幕府军的水平。
萨摩藩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将会在明年正式同德川幕府开战。届时他们将得到远东海军的支持,夺取日本的制海权。岛津家还联络了日本其他几个强藩。到开战的时候,这些强藩将在日本各地进行响应。
德川幕府很强大,即便远东大力支持萨摩藩,也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当然。这也是远东公司希望看到的结果,远东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日本陷入到持久的内战之中。
情报部还制定了很多后续的计划,甚至在德川幕府坚持不住的情况下,情报部会对德川幕府暗中进行支援。
只有日本被完全打烂,远东公司才会正式出场。
虽然萨摩藩会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是远东却能坐收渔人之利。首先是肢解日本,让萨摩藩坐镇日本本州和四国,割让九州、北海道。
然后暗中支援其他强藩,对抗萨摩藩,让本州和四国再次陷入到内战之中。等远东消化了九州和北海道,就是对日本进行最后解决的时候。
军委会计划在两年内,开始执行北上计划。一旦计划启动,就将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争。华夏神州的历代天朝,北方草原都是中原的巨大威胁,每当王朝衰弱。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之时。
匈奴、契丹、鲜卑、乌桓、蒙古,这些野蛮的游牧民族,每次踏上神州故土,都会令中原生灵涂炭,无数汉家儿女成了他们追猎的两脚羊。
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一直拥有天然的平战转化能力的优势,游牧部落的所有人都是天生的好骑手,在战时随时可以成为好的骑兵。一个好牧人和一个好骑兵要求的能力几乎完全重合,而一个好农民和一个好骑兵的要求就相去甚远了。
游牧部落的战马本就是生产工具,而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战马是十分昂贵并需要另外饲养的。游牧民族拥有的良种坐骑。就像今天拥有高科技兵器一样在战场上能够有巨大的优势。
两汉之后,汉族的骑兵在整体上逐渐失去了对游牧骑兵的优势,唐朝虽然是个例外,但更多的是“以夷制夷”。不但士兵是这样,连统军大将也是如此,阿史那家族、高仙芝、安录山、哥舒翰等藩镇名将都是外族人,他们熟悉游牧民族的习性,作战大胆,惯于长途奔袭、擒贼擒王。一战定乾坤,令游牧民族闻风丧胆。
虽然安西、北庭都护和朔方、瀚海等地不多的“边地良家子”依然强悍,但盛世之下的中原农民是无法再与刻苦耐劳的游牧民族一较高下。造成了晚唐时期,游牧民族再次荼毒中原。
宋朝时游牧民族再次崛起,契丹、女真、蒙古相继南侵,马匹产地尽失,已无力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只能依赖筑城和水军消极防御。
而宋朝在强大外侮下竟以文官主政,下场可想而知,这些满口“之呼者也”的翩翩君子治国尚可,安邦无能。
元灭南宋时,大批重臣文人无法接受被蛮夷统治的事实,争相举家自尽,嗑药的有、投水的有、上吊的有,数量之多创了中国历史上文人自杀之最,可就是没有一个持刀杀贼、血撒沙场的。
明朝赶走了蒙元,但明成祖的数次远征蒙古高原却落了个劳师远征毫无成果后,竟又出现了明英宗大军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的事情,汉族军队特别是骑兵的战斗力,就变得越来越不济事。
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就像梦魔似的折磨着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
虽然满清最终收复了北方草原各部,但几十年后,一头北极熊又把魔掌伸了过来。威胁同样是来自北方。再过八年,俄国雅库茨克长官戈洛文,派波雅科夫率队南侵。人数不多只有一百三十二人,都是哥萨克人。哥萨克,本来是突厥语,“自由人”的意思,本来是从俄罗斯本土逃到南方顿河草原的农奴。哥萨克人好勇斗狠,被沙皇收编后,成了对外征服的急先锋。
随后的二百多年,这头贪婪的北极熊,凶残的撕下了我们一块块血肉。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七年),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约25万平方公里国土,于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丧失。
1727年10月21日(雍正五年),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国土,被迫签订恰克图条约而丧失。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约10万平方公里之库叶岛,被俄帝暗中吞并。
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为我属邦哈萨克,被俄帝侵并,该邦面积约百万平方公里。
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为属邦布鲁特,约10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俄帝并吞。
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土地为俄帝侵占,并逼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1860年11月14日(咸丰十年),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43万平方公里国土为俄帝侵占,事后逼清廷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1864年(同治三年)后,自沙渍达巴哈起,至葱岭止约43万平方公里国土,俄帝逼清廷订立塔城界约等多次界约,加以承认。
1868年(同治七年),约百万平方公里面积之我属邦布哈尔汗国,被俄帝侵并。
1876年(光绪二年),原为我属邦浩罕国,约35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俄帝吞并。
1881年(光绪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阴,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尔达止,约2万平方公里国土,俄帝逼清廷订立伊犁条约而丧失。
1883年(光绪九年),额尔齐思河及斋桑泊附近,约2万平方公里土地,于俄帝逼订科布多塔尔巴哈台界约而丧失。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新疆省极西地区帕米尔地方,约1万余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帝与英国瓜分。
1921年(民国十年),俄帝先唆使唐努乌梁海独立,1944年 (民国三十三年)正式侵并,总面积约十七万平方公里国土。(未完待续。)xh118
第五百一十五章 开发辽东(一)
辽东各地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未来远东的政治中心沈阳,建设的速度非常快。公司并没有在鞑子留下的沈阳老城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沈阳的新城区,将在浑河的北岸沿河而建。未来这里将建设一座集铁路、水路和公路交汇的大型物流中心。届时沈阳也会成为辽东的交通枢纽。
新城区在设计之初,就对土地资源、空间布局、道路和交通、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城区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
公园、广场成为市民交流联系的空间,使市民享受充分的阳光、绿地、清新的空气、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这种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情味的城市环境。生活区之间隔着绿地,或者花圃和丛林,四季常青,使人感到虽身处闹市,却不乏大自然的情趣。
城市功能区域的规划合理有序,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行政区、滨河区、商业区、工业区、休闲娱乐区、生活区、文教区、住宅区布局合理有序。
城市的各种公共设施也非常完备,城区建有完善的供暖、供排水、电力和通讯等地下管网系统。建立现代化的自来水厂、火力发电厂、垃圾处理厂、排水和污水处理厂。城区的托儿所、学校、运动场、影院、医院、休闲广场、商场、餐馆、超级市场、银行、公园、城市绿地遍布城区各个角落。
整个沈阳新城的城区道路交通设施,分为四横四纵的主要干道,围绕城区还将建设一个环城大道,其中北环大道将沿浑河而建,充分发掘浑河沿岸的景观,建设各种功能区,使之成为沈阳新城的一条环境优美的景观带。
沈阳新城区的建设,只是远东开发辽东的冰山一角。鞍山、辽阳、旅顺、长春(东河卫)、哈尔滨(刺鲁卫)、抚顺、铁岭、营口等地也将逐步开始建设。未来公司还将开发外东北各地,但远东公司毕竟精力有限,而且辽东地广人稀。目前只能先期开发辽东,并逐步从大明移民,填补辽东各地稀缺的人口。
除了各个城镇的大规模开发建设,辽东地区其他的基础设施也都在紧张的施工之中。当然。最大的工程还是辽东的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辽东未来的物流方式将以铁路、水路和公路共同开发的原则。
辽东铁路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将包括沈阳至坊州、沈阳至海参崴、沈阳至旅顺港三条铁路。二五、三五计划也已经做出了规划。但是以远东目前的能力,辽东、外东北铁路网是一个无比庞大的任务。
所以目前远东的内河交通就变得尤为重要。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内河运输都将是辽东的主要物流手段。就算是修通了沈阳至海参崴的铁路大动脉,辽东和外东北的主要运输手段。还是要依靠内河交通。得益于这个时代辽东和外东北各主要河流的充沛流量,而且水文情况也非常理想,极为适合发展内河运输。
辽东公路网的建设,主要还是在明朝在辽东官道驿路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扩建,形成一级公路干线。以此为基干,再发展二三四级公路网络。
建设专业的养护管理机构和养护作业机构,进行路产、路政管理、巡视公路,以及加强和改建已破损的路面结构,修复已破坏的路基和涵洞。防治外部因素对公路的损害,如稳定边坡、防治坍方、添建挡土墙、改善排水设施、防治水毁、预防雪崩、砍伐树木等。
当然这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程。面对这么大的工程量,远东公司的各种现代工程机械就显得杯水车薪了。只能满足铁路和一些重点工程的建设,其他大部分路段都要采用原始的工作方式。依靠远东近二十万外籍劳工辛勤劳动,每天十二小时的高强度工作量,夜以继日的不停劳作。
今年萨摩藩还将为远东提供两万名日本劳工,南洋各岛也将运送三万名外籍劳工,他们将在辽东的铁路、公路、矿场、石场等工作,为开发辽东贡献力量。
另外马尼拉会战、南洋会战、印度洋会战期间,远东公司共俘虏了几万名欧洲各国佣兵、水手和海盗,他们也将被送至辽东。他们将进入苦力营。每天要做十几个小时的苦工。
另外,铁路、内河水路和公路沿途各种设施的建设,也是一项繁重工程。铁路、水路交通的主要是采用蒸汽动力,沿途需要建设加煤加水点儿。还有码头、车站、货站、维护维修厂、通信工程等设施,以及公路沿途的护路养路、检查、清扫、绿化、小型维修和冬季除雪等设施,都需要艰辛而漫长的施工建设。
铁路运输的蒸汽机车,是北宁镇机车车辆厂仿制的红旗型ZM16…4机车,俗称28吨蒸汽机车。
最高时速达35公里,常速25公里。以原煤为燃料,煤水装载量大,载水5。2吨载煤2。7吨,适宜长途运输,车内设正、副司机各一名,司炉二人。更大的新型蒸汽机车已经研制完毕,第一辆样车已进入试车阶段。
北宁镇机车车辆厂正在研制另一种新型的窄轨蒸汽机车,铁轨宽762毫米,每根铁轨长十米,每公里不足200根,每米有3根枕木。主要为了满足城乡公共交通,进行客运服务。还能满足林场、煤矿、石场等环境复杂的地区的物资运输。
辽东内河运输的主力船型,是以大量的内河蒸汽甲板驳船为主,少量的柴油机帆船为辅。而且旅顺造船厂专门设计了一种适应内河运输蒸汽驳船,照比上一代内河甲板驳船,功率、载煤量、航速和航程都有显著的提高。
专门为了满足辽东、外东北内河水路的运输需求。采用两台大功率蒸汽动力锅炉机组,一次可以拖拽或是推顶十几艘无动力内河甲板驳船,一次运送的物资,足可以和铁路运输相媲美。
至于公路运输的主力,就只能是马匹了。远东公司在现代社会带来了两百多匹顿河马和一百多匹铁岭挽马,寄望于用这些品种优良的马匹,培育出远东的战马和驭马的优良品种。
远东公司农林部虽然在兴凯湖南部平原,建立了一座设施完善的马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培育优良马种谈何容易,常年的精饲和品种改良,经过多年科学性和计划性的改良,才能建立完善的谱系。(未完待续。)
PS:感谢天风无云、htlx73、tom27、兔子哥哥0、小猪东南飞 、鬼車的月票支持。xh118
第五百一十六章 开发辽东(二)
虽然远东也在想在短期内建立自己完善的良马谱系,但每一个成熟的马匹品种,都是经过长期的努力,才培育出来的。培育马种需要长期的杂交选育过程,不但需要科学系统的理论,还要经历长期的改良,慢慢形成一个具有优良基因的良马谱系。
中国的马种体形小、耐粗饲、基数庞大,这适合中国人口多的现状,但选育始终是弱项,与欧洲上至贵族下至平民都热衷品种培育的风气不同,中国包括北方游牧民族对马种的培育相当随意,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从未订立谱系。
导致不少良马的基因流失,特别是 由于中国以农业立国,对马匹的类型的需求以挽为主,由此骑兵用马大多是挽乘、乘挽型,真正的骑乘种少之又少。
中国现今较好的马种有三河马(产于呼仑贝尔草原)和伊犁马(产于新疆伊犁),均混有大量顿河马血液。正宗的骑乘专用马匹,往往都是高大健壮、长颈高扬、步辐伸展流畅,对缰绳反映灵敏,感觉极好。与那些半挽半乘、呆头呆脑的兼用马相比,完全是两回事。
阿拉伯马是世界上最好的马,这也和中西亚马种的原始祖先有关,当然还有气候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延续了上千年的有计划选育,才培育出这种奔跑中形同“悬浮”,气质高贵、具有惊人耐力的良马。
19世纪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顿河流域创建了一个大型马场,在此进行了大量的马匹繁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培育成了新品种顿河马。
顿河马则是剽悍的哥萨克骑兵的坐骑,选育中继承了蒙古马的吃苦耐劳、阿克哈塔克马的惊人耐力、英纯血的强健筋骨、卡巴金马的灵活机敏,外形高大神俊,虽然以西欧的标准认为它在形格上略有缺陷,但也不得不承认它的吃苦耐劳和长距离奔跑能力十分优秀,难与匹敌。
上个世纪40年代末,铁岭县一所马场引入42匹良种母马。后来与国外重型挽种公马杂交,经过10余次改良,变得比原种类更优秀。铁岭挽马经过了10多年的杂交选育过程,进一步优化品种。1958年。这些杂交马种正式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铁岭挽马,也是我国唯一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备案的马类。
铁岭挽马由于力速兼备、轻快灵活、外形优美、适应性强、耐粗饲、富有持久力以及易于饲养和使役,适合于发展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需要,深受农民欢迎,是我国育成的优良品种之一。据测算。3匹铁岭挽马的力量加在一起相当于一台老解放牌汽车的马力。
从以上几种良马的培育过程中,就能看得出来,远东需要培育自己的良马谱系,可以说是任重道远。目前只能依靠大量的蒙古马将就了。好在蒙古马数量基数巨大,而且蒙古马的各种优点,也比较适合远东对战马基本需求。但是蒙古马对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虽然远东的马场有一百多匹铁岭挽马,但是血统已经非常混杂,据说整个东北也只剩下几十匹血统纯正的铁岭挽马。所以远东还是要培育自己的挽马谱系。毕竟这个时代,远东想在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大面积普及机械化,根本不现实。
所以目前远东公路运输的主力马匹。还是要依靠蒙古马。虽然马匹并不尽如人意,但是公路运输工具,也就是马车,远东公司倒是毫无压力。
适合公路运输的四轮马车,适合山地复杂环境行驶的双轮马车,海参崴机械厂都设计了很多的型号。采用铁质的车架,木质的车身,配备钢板弹簧、铁质车轴、滚珠轴承等先进技术,还有手刹车系统。不论是货运、客运马车,和这个时代的马车相比。那就是奔驰宝马级的存在。
当然,无论是铁路网还是各级公路系统,想要运转起来,那就必须把路建设出来。内河水路系统。也要建立完备的码头、补水加煤点儿等基础设施。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远东公司也会投入大量的资源,全力以赴进行大规模建设。没有了完善的交通物流系统,还谈什么开发建设辽东。
远东对辽东的开发建设,首先就是大规模基础建设。而基础建设当然离不开各种建筑材料。木材石料、水泥构件、沙子红砖等建材的需求,可以说是天文数字般的用量。数量巨大的建筑材料。总不能都从海参崴运过来吧。
为此,远东公司在辽阳等地建立了四个建材基地,十几个砖厂、水泥厂和水泥构件厂正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另外还建了十几个林场、几十个采石场。所有项目建成之后,就能基本能满足辽东地区各项基础建设的需要。
目前辽东百废待兴,公司对辽东基础工业投入还相对较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远东公司的工业重心,还是在海参崴地区。
海参崴工业区生产的金属制品、化工产品、轻工产品、机械产品、玻璃制品,北宁镇生产的钢铁、焦炭和煤化工产品,库页岛石化基地生产的燃料油、石油化工产品,大都需要用海船运到辽东沿海地区。
库页岛石化基地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终于告别了土法炼油时代,因为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产业工人,各种现代化的采油炼油设备相继建设起来。每年各种燃料油品的产量,已经基本满足了公司几艘现代化舰船的远航需要。
几艘万吨巨轮,每年都满载着各种物资,往返于海参崴和辽东两地,支援辽东各地的开发建设。但是原来建设的旅顺港没有水路运输途径,物资运到旅顺还要通过船只转运至辽河入海口,再通过内河驳船转运至辽东各地。
所以远东公司在辽河入海口,新建了一座深水港口,也就是正在建设中的营口港。港口建成之后,拥有一座可以同时停泊三艘万吨巨轮的深水码头。码头上各种现代化的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备。
营口港旁边还建有一个大型的仓储区,包括油料、通用物资、工业制成品等品种繁多的仓库,将在辽河入海口连城一片。仓储区的旁边就是辽河水运码头,万吨巨轮卸下来的物资可以直接装运至内河甲板驳船上,然后送至辽东各地。
公司仓储部在辽河、浑河、太子河、灰扒河和松花江两岸建了很多码头和仓储区,还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公司在辽东建立了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从运输…搬运…配送…卸货…检验…存储等一整套的流程,都具备科学、合理、精细的管理机制。(未完待续。)
PS:感谢稻草人的月票支持。xh118
第五百一十七章 开发辽东(三)
李明、王和今天和农林部的副部长王福海,一起走在浑河北岸的农田边。老爷子已经六十多了,原本公司准备安排他去科委,可是王老爷子死活不肯,说什么也不离开农林部。
公司没办法,只能让他继续做这个农林副部长,但是考虑到他年纪大了,按照远东公司农林部员工平时工作强度,怕老爷子扛不住。于是,就对他也约法三章,那就是不许下基层蹲点,田间地头、猪场鸡场也不许他去。
老爷子在海参崴的时候还能遵守一下,可自从来了辽东,就又开始天天泡在田间地头。今天王和找李明一起下乡考察,王福海正好被他们俩抓了个现行。
王福海领着他们俩在浑河以北各个村子转了转,向他们介绍沈阳附近的农业生产情况。
“中国人用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东北三省以占中国近六分之一的耕地面积,提供了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商品粮。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分布平原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我们现在仅仅开发了辽河平原的一部分,因为人口太少,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根本没有能力开发。呵呵……何况还有外东北,光是阿穆尔州的现代社会的时候,耕地面积就占了全州土地面积的57%,还有滨海边疆区兴凯湖周围,土地资源也极为丰富。而且和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一样,都有较厚的黑土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