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辉说秸饫铮颖叩募蛞子氐母髦植垢镒室丫涞枚鸦缟健

部队还派出了一支支小股部队,在周围的土著部落,“动员”了大批当地的土著,让他们帮助部队休整叶尼塞斯克要塞。他们在附近发现一处小型的露天煤田,部队组织周围的土著,日以继夜的为他们挖煤。

几天后,中路支队的大部队开始陆续赶到这里,然后开始继续沿着叶塞尼河北上,对俄国在叶尼塞河及其支流沿岸的据点、要塞和越冬地,进行疯狂的扫荡。

西伯利亚地域广袤,气候寒冷,环境恶劣。光是叶塞尼河流域就广泛居住着埃文基人、图瓦人、哈卡斯人、雅库特人、涅涅茨人等土著。

这个时代,俄国在西伯利亚的力量远没有十九世纪以后那么强大,只是控制着叶塞尼河、鄂毕河和勒拿河三大水系及其支流,以及各河流之间的连水旱路。

通过一个个木质据点要塞,占据各个关键的地区,并利用威逼利诱等手段,向当地的土著收取高额税赋。

远东军东野的中路支队消灭了叶尼塞斯克要塞的消息,因为这个时代通讯闭塞的原因,俄国人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获知,这也给远东军北上扫荡部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部队除了要扫荡西伯利亚的俄国据点,还要收拢各地区的土著人,对他们进行统一管理,并进行冬训,然后加入随后赶来的外东北土著村落,按照远东基层编制进行大规模整编,达到彻底控制西伯利亚的目的。

俄国一旦失去了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势必对他们的东进政策造成很大的影响,等到明后两年远东军西北野战军越过哈萨克草原,抵达里海东岸地区,俄国南部的东欧草原也将面临远东铁骑的威胁。

无数蒙古铁骑将不断北进,威胁俄国的伏尔加河流域,到那时候,即便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也将暴露在远东铁骑的兵锋之下。(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北进

东北野战军北上扫荡的中路支队成功的攻陷了叶尼塞斯克要塞,为各部队开了个好头。▲∴頂▲∴点▲∴小▲∴说,x。几天后东路支队和西路支队的扫荡部队也陆续派出了先遣突击部队。

俄国殖民者灭亡西伯利亚汗国后,又继续向东突进,只花费了近40年时间就占领了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西伯利亚三大水系。

其中西路支队从勒拿河的维季姆河河口地区出发,主要扫荡勒拿河沿岸,极其主要支流维柳伊河、奥列克马河、阿尔丹河、奥列涅克河沿岸地区,相比叶塞尼河和鄂毕河,俄国在这个地区的力量很少。

最早在1628年,俄国贵族萨木松·纳瓦次基首次率领探险队到勒拿河流域侦察,俄国政府于1638年建立了雅库次克督军辖区,任命戈洛文为首任督军。

俄国占领勒拿河以后,每年有数以千计的殖民者、商人来往于此,从这里攫取了大量珍贵的貂皮,据记载最高年分捕获14万6000多张貂皮,运出的貂皮每年高达两、三万张,使莫斯科国库获得巨大利益。

东路支队从鄂毕河的托木河前进基地出发,扫荡鄂毕河沿岸,极其主要支流额尔齐斯河、托木河、卡通河、克季河和瓦赫河等沿岸地区。

鄂毕河流域属于西伯利亚汗国故地,俄国对这一地区开发的比较早,分别于1586年建立了秋明,1587年建立了托博尔斯克,1594年建立了塔拉,1592年建立了彼雷姆城,1600年建立了图林斯克城,并与1661年建立了“充满黄金的皇家世袭领地”的曼加结亚城。然后以这些据点为大本营到处抢占地盘。

曼加结亚城和托木斯克城的建立,标志着俄国基本上占领了鄂毕河流域。俄国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托博尔斯克督军辖区,在12个主要城镇建置县制。

远东军东北野战军的三个扫荡支队,利用西伯利亚的三大水系,乘坐大批内河蒸汽甲板驳船,浩浩荡荡的开往北方。

在大批空艇部队的支援下。对俄国在西伯利亚地区三大水系流域的俄国据点,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战斗基本复制了中路支队攻占叶尼塞斯克要塞的过程。

俄国人在西伯利亚的据点基本都是木质的棱堡,配备火绳枪和少量前装火炮。对付装备简陋冷兵器的西伯利亚当地土著,倒是挺好使。可是面对远东军的强大炮火,以及武装到牙齿的远东军,那基本就是摆设。

西伯利亚丰富的水路,为远东军带来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各个分队以营为单位,乘坐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在各个河流上大肆扫荡俄国据点。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对参战部队下了死命令,那就是不留俘虏。对各个据点的首领,以及抵抗比较激烈的地区的所有俘虏都要施以残忍的木桩刑。

俄国在西伯利亚各地的据点,这下可算是倒了血霉,他们根本想不到会受到如此猛烈的进攻。因为西伯利亚地广人稀,俄国在各地的力量都很单薄,而远东军三个方向的扫荡支队的兵力又非常充裕。使得他们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

虽然此次扫荡战役,被远东军东北野战军定义为一次远距离实兵实战的拉练演习。但是参战的东野各部队,对此次战役也都非常的重视,进攻俄国据点的时候极为猛烈。

俄国东侵对西伯利亚的各族土著来说是灾难性的,东侵的主力都是以残暴的哥萨克人,因为西伯利亚地域广袤,气候寒冷。环境极为恶劣。

所以东侵的哥萨克根本无法携带足够的给养,在西伯利亚漫长的冬季,他们就连越冬的粮食都无法保证。除了在西伯利亚到处杀戮抢劫,他们几乎熬不过冬天。

著名的哥萨克首领,“毕萨罗”式的凶残殖民者伊凡·卡尔金于1630年曾侵犯到伊里姆河、库塔河及勒拿河中游。血腥屠杀当地的各族土著。火枪兵百人长彼得·别凯托夫替换卡尔金,来到勒拿河,他同前任一样,在当地肆意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1850年以后,俄国趁中国清朝衰微,武力侵略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一带,俄寇甚至拿索伦人当食物,简直是吃人的恶魔。

尼古拉耶夫攻占庙街,残酷杀害当地的赫哲族和鄂温克族居民,制造庙街惨案,并改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同时俄寇将海兰泡江东64屯的鄂伦春族居民赶进黑龙江淹死或杀死,制造了海兰泡惨案!

由此可见,对外扩张不仅是历代沙皇皆如此,而且俄国民间人士也是如此。扩张侵略已经深入俄国人的骨髓,说俄国人侵略成性,恐怕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有了在亚洲的扩张,才使俄国把其他欧洲国家远远甩在后面,变成世界最大国家。

19世纪中叶后,在欧洲已经彻底暴露了二流国家的本质的沙俄,却轻松地从大清手里抢走中国几千年奠定下来的领土。

即使在17世纪,沙俄国内部一派大乱,就这样他们依然靠民间力量为主的沙俄盗匪兵,轻松从“千古一帝”康熙的手里,拿走贝加尔湖流域土地,这也使得的沙俄在东西伯利亚有了据点。

沙皇尼古拉一世丢了土地就自杀谢罪,我们伟大的“千古一帝”康熙,丢了那么大的一片土地,直到今天还有众多软骨头的文人,说他有多么伟大。

远东军扫荡俄国在西伯利亚据点的同时,也对西伯利亚当地的各族土著进行收拢整编。远东军对于积极配合的当地土著,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政策。

紧随在远东军后面的外东北土著,也组成了庞大的北迁大军,一路向北挺进。大批被收拢整编的西伯利亚各族土著,分别被安置在各个基层支队。

丹师西伯利亚各地对于不予配合,甚至敢于对抗远东的土著,也采取了极为残酷的灭族政策。也是沿用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方式,杀光所有高于车轮的男人。(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西伯利亚

东北野战军发动了北上扫荡战役,依靠西伯利亚三大水系的众多河流,东野三个支队的各个分队,仅用了三个多月,就基本扫清了俄国在西伯利亚的大部分据点、要塞和越冬地。

战役期间共歼灭近万名俄国士兵、哥萨克人、渔猎人和皮毛商人,因为战前强权胜下达了不留俘虏的命令,所以远东军个参战部队进攻极为猛烈,每战都杀得血流成河。

现在部队正在展开,诸部向西伯利亚的纵深渗透,争取在入冬前彻底扫清西伯利亚地区的俄国势力,将毛子赶回乌拉尔山以西地区。

这次扫荡战役的进展如此迅速,也让军委会没有想到。毕竟西伯利亚的面积实在是太广袤了,东野个参战部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了如此战果,确实令人吃惊。

主要原因是毛子的所有据点,都建在鄂毕河、叶塞尼河和勒拿河,以及其主要支流的两岸。

西伯利亚的三大水系及其支流的水量极为充沛,而且河面普遍漫长、宽阔,没有湍流的阻碍。这些河流和它们的许多支流一起,提供了一张天然的交通干线网,这也是俄国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征服西伯利亚的原因。

远东军凭借着先进的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在西伯利亚各个河流中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每艘内河蒸汽甲板驳船装备了一门七十毫米步兵%炮和一听双联水冷重机%枪,最快时速可以达到十二节,一个昼夜二十四小时可以行使将近五百公里。

因为西伯利亚河流良好的适航性,远东军每艘内河蒸汽甲板驳船的后面,都拖拽着十几艘无动力驳船,装载着部队的官兵、补给和燃料煤炭。

参战的每个分队都具备一个月以上的后勤补给,而且东野的后勤支援部队,也利用西伯利亚三大水系极其支流,利用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可以快速的将物资运送到前线。各个扫荡分队攻陷了俄国的沿河要塞,也能从敌人那里缴获大批的物资进行就地补充。

还有大批的飞艇。跟随在参战部队的后方,吊运着各种物资,随时为前线部队进行补给。所以战役的过程中,部队基本不用担心后勤物资缺乏的问题。

俄国毛子本来在西伯利亚的力量就不足。西伯利亚的地域又非常广阔,也使得俄国在西伯利亚各地的力量极为分散,有些距点之间的距离甚至要几百公里。

远东军扫荡部队攻陷了一座要塞,即便偶尔又漏网之鱼,他们也无法及时的把消息送到临近的据点。因为远东的兵力极为充沛,都是以营为单位在西伯利亚撒网。

毛子的漏网之鱼凭借双腿在西伯利亚广袤的森林里跋涉,哪能有远东军的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快啊。所以俄国在西伯利亚的据点一个接一个的被敲掉,几乎所有的目标都是远东军已经兵临城下,他们还都不知道远东军的来路。

而且远东军有庞大的空艇部队,绝对控制了西伯利亚的空域,可以实时的将各种情报传达回各扫荡支队司令部。

即便在面积广袤的西伯利亚,远东军东野司令部和各个方向支队部,也能通过飞艇和现代化通讯设备,了解战场各地的情况。

大批北迁的外东北土著。以村落为单位也跟在远东军的后面,千里迢迢的向北迁徙。根据远东军的安排,在西伯利亚各地区进行安置。

西伯利亚最不缺的就是森林,外东北土著组织青壮进行伐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建起一座由木刻楞组成的村落。

远东在西伯利亚建成的外东北土著村落,也不仅仅是普通的村落。因为这里情况复杂,每个村落都建有木质的围墙,并配备了瞭望塔楼,外围还挖了沟壕。

外东北土著青壮还配有前装线膛火帽枪。平时可以打猎,战时可以做为武器。每个村落还配有几门虎尊炮或是弗朗基子母炮,凭借木质要塞村落的围墙,以及火帽枪和火炮。足可以挡住几千名当地土著的进攻。

西伯利亚植被丰茂,有苔原、森林沼泽、泰加针叶林、森林草原和无树草原等。自北向南有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带。

西伯利亚地区西伯利亚植被良好,动物食料很多,故动物种类较苔原地带显著增多,如坚果、浆果、青草等即为松鼠、豹鼠、田鼠等的食料,而这些小动物又成为另外一些动物。例如虎、棕熊、豹、狼、狼獾、猞猁、黑貂、红狐等的食粮。

针叶林中的鸟类有200多种,还有大量黑貂、红狐、猞猁、松鼠等,均有珍贵毛皮,常被称为“软金子”。

西伯利亚区地域广袤,河流纵横,湖泊水库星罗棋布。西伯利亚河流总长15万公里,湖泊面积670万公顷,具有淡水渔业发展的良好的天然条件。

也是原苏联最大的淡水鱼产区,淡水鱼产量占原苏联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也是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无数外东北土著,离开了他们世代居住的外东北,来到了气候更加寒冷,环境更加恶劣的西伯利亚地区,不但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日子反而会更好。

西伯利亚河流湖泊众多,具有淡水渔业发展的良好的天然条件。也是原苏联最大的淡水鱼产区,淡水鱼产量占原苏联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也是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无数外东北土著,离开了他们世代居住的外东北,来到了气候更加寒冷,环境更加恶劣的西伯利亚地区,不但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日子反而会更好。

首先是每个村落的狩猎区域,瞬间扩大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且西伯利亚的森林覆盖率比外东北地区要高多了,各种动植物和河中的各种鱼类,以及森林里各种菌类和山货,也比外东北地区要丰富的多。(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外东北土著的新家园

大批外东北土著离开了家园,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北迁的征途。面对广袤的西伯利亚,还有极端严寒的气候,这些外东北土著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他们相信远东公司不会骗他们。

未来几年,外东北各族土著将陆续北迁,他们将扎根寒冷的西伯利亚,在那里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远东为了彻底的控制西伯利亚,迁徙中原的大明百姓明显不现实,毕竟中原百姓根本无法适应那里恶劣的环境。

为了让大批北迁的外东北土著适应西伯利亚严寒的天气,公司为他们配备了大批的物资。

每一名北迁的外东北土著,都分发了毛毡、棉门帘、原毛羊皮大衣、羊皮褥子、原毛的棉靴、原毛养皮帽子、毛绒头套、羊毛袜子、原毛羊皮手套等御寒物品。

另外,还为他们分发了保暖内%衣、秋衣秋裤、高腰军用皮靴、牛仔布风衣、风镜、雨衣、军用行军包、军用水壶等各种春夏服装。

公司还拨出了大量配备全套的马具,以及全套的野战携行装置的马匹。为每一户外东北土著都分了两匹蒙古马,做为他们北迁时乘坐和装载物资。

每一名十五岁到五十五岁的青壮,都会分发一支配备一体化刺%刀的前装线膛火帽枪,以及全套的弹药包、火帽包和枪械工具。还配备了全套钢板弓极其箭支、开山%刀、匕%首和各种其他装备。

因为西伯利亚地区各种物资极其贫乏,公司还为外东北土著配发了大批的生活物资,包括锅碗瓢盆、油灯火机、针头线脑、锤子斧子、铁锹铁镐、剪刀菜刀、刨子凿子、木锯线锯、镰刀铡刀等。

在那里都得依靠外东北土著自己的努力,来建设家园。所以简单的成套木工工具、农用工具以及铁钉、铁丝、铁皮等等都配备了不少。

除了每户配了一辆双轮马车,每个基层支队还配属了一个马车中队,负责携带外东北土著的大件物资和支队沿途的补给。

大批北迁的外东北土著,一路跋涉到东北野战军三个北上扫荡支队的前进基地,在那里再乘坐内河蒸汽甲板驳船,继续一路向北挺进。

然后远东军将派出专人领着他们,按照之前计划好的地区安置。远东军在西伯利亚收拢了大批西伯利亚各族的土著。并对他们进行了登记、甄别和净化,然后打散了重新整编,然后分配给外东北土著的各个基层支队统一安排。

每个村落到了指定的地区,会自主选择合适的地点建造村落。为了便于管理和补给。村落都是沿河而建,

因为西伯利亚凶猛的野兽太多,而且大山里还有很多没有清剿的土著,外东北土著的村落都建有木质的围墙和外围的沟壕。

村落的住房还是建造简单、保暖使用的木刻楞。因为都是土著们自己动手建造,所以家家户户房子都建的很大。而且尽量选择粗壮的松树原木,条件不知道比以前好了多少倍。

房子前后的院落也很大,建有木刻楞式的马鹏、牛羊猪圈、鸡舍狗窝和兔子笼。还有工具房、工作坊、仓库、地窖等设施。

北迁到西伯利亚的外东北土著,普遍对他们在西伯利亚的新家园极为满意。这里的森林茂密,野生动植物极其丰富,各个河流的淡水鱼资源很多。以后每个村落还会修建一个简易的码头,配上几艘木船,用于村民出行,以及进行捕鱼。

公司在外东北土著北迁之前,就派出专人在外东北各地推广冬季捕鱼的方法。并为北迁的各个中队村落配备了专业的捕鱼设备,其中就包括冬捕的专用工具。

即便严寒的冬季,只要河水表面开一个口子,还可以进行冬捕。反正以后外东北土著在这里生活,就算冬季没有了食物,只要依靠冬捕就饿不死。

北迁到西伯利亚的外东北土著,看到西伯利亚广袤的森林,一个个都非常的振奋。这里简直就像一座天然的宝库,正等待他们去挖掘。

常年生活在外东北大山里的土著,当然知道这里的价值。比他们原来居住的外东北大山,不知要好上多少。外东北土著是远东在西伯利亚的看林人,每个村落都要负责大片的区域,当然。这里无尽的森林和宽阔的河流,也可以任他们随意索取。

西伯利亚各地的科米人、雅库特人、图瓦人、布里亚特人等少数民族土著,面对远东的刺%刀,总体上还是比较配合,至少远东公司没有像俄国毛子那样贪婪,只知道一味的索取。

从远东军消灭了各地的俄国据点。虽然派出部队,深入各地对各地土著进行收拢整编,一个个看似凶悍,但却没有在当地征集过一次粮食,也没有发生过一次劫掠的事情,面对他们家里的肉干鱼干和珍贵貂皮,那些蛮横的远东军竟然视而不见。

远东军只是动员了大批当地的土著青壮,为部队从事一些包括挖煤运煤、基建挖沟、装货卸货等重体力劳动。

但是远东军会供这些土著老公两顿饭,虽然食物粗糙,可是却管饱随便吃。这就给当地的土著流下了很好的印象,至少认为远东军讲事理。

以前毛子来的时候,俄**官纵容手下的哥萨克大肆烧杀劫掠,还向他们收取高额的赋税。一个个天天喝得醉醺醺的四处惹事,就像一群活土匪。

远东军来了以后,一个个军容严整,纪律严明,不论营房还是驻地,到处都是干净整洁,庄严肃穆,和那些毛子完全是两回事,也给当地的土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一艘艘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冒着浓郁的黑烟,在宽阔的河水里轰隆隆的驶过。空中不时会飞来一艘巨大的飞舟,徐徐降落在远东军驻地。

这也给西伯利亚当地的土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从这一刻起,这些朴实单纯的西伯利亚土著,都坚定的把远东公司当作是神灵派来的人,并对此坚信不疑,直到几百年后,他们的信仰依然始终坚定。(未完待续。)

PS:  感谢爱人不理我了、kermit1、爱你6121573、梁大虾的月票支持。感谢秦漢唐明的打赏。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西伯利亚的土著

远东收拢了各地的西伯利亚土著,也并没有采用什么武力,只是限期让他们到指定的地区集合。

虽然他们大都并不情愿,但是一些拒绝远东,甚至试图对抗的部落,转瞬间就被远东军给灭了,并残酷的屠杀了所有的男人,掠走了女人和物资,又一把火烧毁了部落。

面对如此凶残的远东军,任谁也不敢违逆远东的意志。

于是西伯利亚各地的土著,全都打点行囊,收拾利落以后,纷纷赶着装满了家当的马匹、麋鹿,慢慢向西伯利亚各个河流沿岸指定的地区集结。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一个个都特么穷得叮当乱响,虽然他们家里有珍贵的貂皮、成袋子装的肉干鱼干,甚至有些人家还有金沙。

可是在西伯利亚这个地方,这东西真不值钱,再加上这里物资贫乏,土著们穿的、用的都还是显得比较原始。一个个蓬头垢面,身上油里麻花的,就别提多脏了。而且他们都不知道多少年没洗过澡了,离他们几米都能闻到一股子臭烘烘的腥%臊。

这些西伯利亚的土著来到了指定的河岸码头,顿时被这里的景象惊呆了。一艘艘冒着浓烟的船只几乎铺满了河面,每艘船上都装着大批的物资,满满当当的堆积如山。

河流岸边用围栏围成了一个个营地,营地里是一排排整齐的帐篷,旁边仓储区搭建着一座座简易的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种物资。

大批荷枪实弹的远东军战士正守候在各处,几座高高的瞭望塔楼上,还架着机枪。远东军官兵身穿花花绿绿的迷彩服,脸上带着鬼脸面具,周围一条条凶悍的德国牧羊犬狼狗在那里狂吠。

虽然这些狼狗的头部都带着专门的头套,防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