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东1628-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道理说,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不该再承担田税。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豪绅地主不仅享有额定的优免权利,而且还勾结地方吏胥,通过诡寄、飞洒、影射等方式逃避粮税,把这些税赋转嫁到底层的贫苦民众身上。
由此可见,大明这帮读书人是多么的不要逼%脸。而且历史还都是这些读书人写的,所以大明的士绅集团和“阉党”什么的,都是一丘之貉,谁也别特么笑话谁。
如果远东进入中原,依然沿用大明的政策,对士绅集团免税,任用大明的官僚士绅集团和地方胥吏管理基层的话,那远东公司依然会被这帮蛀虫所控制。
公司之所以另起炉灶,培养自己的基层管理干部,就是为了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因为士绅集团和地方胥吏从根上就已经完全烂掉了。
远东公司进入中原稳定了各地局势以后,将会进行严格的人口普查和土地普查,然后实行严格的土地税征收政策,采用阶梯征税的方式进行纳税。
你拥有的土地越多,征收的土地税就越高。而且这个土地税的征收标准,可不管你是否耕种,一样要征收土地税。
为了缓解中原的粮食紧张问题,远东占据中原以后,依然要实行大规模移民政策。主要还是向印度、中南半岛和南洋等地区进行移民。
虽然远东公司并不没收士绅阶层的土地,但是却绝不允许士绅阶层圈养家奴。对无地的佃户要强行迁徙或者移民。
一旦远东公司大规模迁徙为他们耕地的佃户,他们手中的土地就没有足够的人来耕种。远东公司会按照市价收购地主的土地。
当然,卖不卖地随便你,但是土地税却不能不交。一旦出现欠税现象,远东的税务机构将没收欠税单位的土地,以市价抵偿税款。如果欠税单位出现暴力抗法的行为,也必将遭到远东军的严厉打击。
虽然公司计划的大方向没问题,可具体实施起来,面对的问题肯定不会少。因为长江以北地区面积太大,人口众多,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好在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们,始终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把各种情况都是按照最坏的结果进行准备。
而充足的物资准备,则是成功实施各种计划的重要保障。没有了足够的粮食、布匹等生产生活物资,什么也干不成。
仅公司在大明迁徙流民、佃户和士绅阶层的家奴这一项,就需要海量的物资。另外,为了应付很多突发现象,比如自然灾害什么的,在紧急情况下总得能拿出粮食吧。
安置流民和佃户开荒耕作,总得分给他们种子、耕牛、农具和余粮等生产生活物资吧。实施移民的计划,那就更不用说了,耗费的物资更是天文数字。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各项需求,那一项不需要庞大的物资支持。
所以没有充足的物资,公司进入大明必然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地方势力的不配合,甚至是抗拒、煽动,公司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大明的地方绅士集团,这当然是远东公司不想看到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远东公司在几年前就开始进行默默准备。远东控制区各个厂矿早就开始行动了起来。
经过十几年的埋头发展,远东的基础工业也终于有了些规模。大批以蒸汽动力驱动的现代化设备,一旦疯狂的运转起来,那令人恐怖的产能,绝对辗压这个时代几十条街,无论质量、产能和成本,效率至少是手工作坊的数十倍,甚至是数百倍。
海参崴工业区的各大厂矿都不同程度的转产,专门生产各种生产生活物资。就连刚刚建设的马尼拉工业区、辽沈工业区也都开足了马力,加入到积极的生产中来。
到目前为止,公司除了粮食还比较紧张以外,其他物资包括农具种子、耕牛马车、布匹棉花、被褥铺盖、锅碗瓢盆、针头线脑等生产生活物资的储备情况都非常充足。
即便是粮食储备紧张的情况,也是公司在各方面做了最坏的打算以后,才得出的最后数据。其中并不包含公司在大明各地的缴获。
其实光是大明各地的官仓府库、王公勋贵,以及九边军镇、各地官军等单位,就储备了海量的粮食。虽然这些地方的粮食经常被各地的官员克扣,或是当年新入库的新粮被不法粮商换成了陈粮,但是数量依然非常可观。
远东军一旦进攻,十个主力新建骑兵师和几个骑马步兵的野战师、守备师,必将是迅雷不及掩耳的南下占据大明北方各个地区,随后跟进的武装警察部队等准军事部队和民兵武装也会铺天盖地的压上来。
而且各个方向的远东军,在空中能得到空艇部队的全方位空中支援,在地面还能得到情报部的情报支援,并且每个部队都将有当地的情报员负责引领。
如此迅猛的进攻,大明各地的官兵根本反应不过来。即便是反应过来,估计大都是一触即溃,甚至是远东军没到就一哄而散。战局如此顺利,远东军的战场缴获势必丰厚,粮食等远东紧缺的物资也不会少。
而且远东军占据了大明北方以后,为了争取广大底层百姓的支持,会在各地对一些为祸乡里,鱼肉百姓的土豪劣绅进行清算打击,并没收他们的土地和家产。
这些土豪劣绅都是家财万贯、良田万亩,而且都是平日里剥削、搜刮底层民众所得。远东公司当然不能放过这些人,一个是杀鸡儆猴,威慑那些试图抗拒远东的地方势力,再一个就是给当地老百姓一个交代,争取广大底层民众的支持。
远东公司没收这些土豪劣绅的家产,也能得到大批的粮食。不要低估战场的缴获和没收土豪劣绅的家产,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数量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对远东公司必然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可以极大的环节远东粮食紧张的情况。
另外,大明的南北大运河,每年的漕运船只都会将大批南方的粮食运往京师。每年数百万石漕粮不停的往返于南北,沿岸也有大批的漕船码头和仓库。届时远东军的主力先头部队将第一时间控制运河,截获南方的大批北上漕船。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海军部将组织大批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和内河机帆船组成的船队,进入江南的南直隶、湖广地区劫掠粮食。
据情报部的初步预测,远东军发起中原战役,从大明各地的缴获、没收的新粮和陈粮加在一起,即便是保守估计也将达到两三千万石。这都是情报部这些年不断收集的情报数据,虽然数据不一定准确,但是出入肯定不大。
大明各地的官仓府库就不用提了,虽然里面储存的官粮常年不足,而且都是陈粮,可是数量绝对可观。大明北方各地的藩王、勋贵哪一家不是富可敌国,他们粮仓里存放的粮食多的都烂掉了,再加上他们各地的庄子和粮店的存粮数量极大。
如果情报部的预测相对准确的话,远东公司储备的粮食也基本能够满足明年的需要。这还是远东公司最坏情况下的需求,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可能还稍有富余。
公司各项物资虽然已经准备完毕,但是很多厂矿企业仍然在开足马力生产各种物资。今年接受流民的数量也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北方的自然灾害正在逐年减弱,而且明年远东公司也将入主中原,各种资源都被明年的各种物资准备所占用。
海军部和公司海运部门的大部分船只,都在不断的往返于印度、南洋、吕宋岛和中南半岛等远东新兴的产粮地区,载满了大批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往辽东沿海、台湾岛、吕宋岛等地,为明年的中原战役做积极的准备。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李明的婚礼(一)
再过十几天,就是李明和卢小姐的婚礼了。宋涛从百忙中抽出了时间,专程飞回沈阳帮着大哥上下张罗。
婚礼定在了小年之后,正是公司放假期间。所以这几天正是公司各部门最忙碌的时候,宋涛非常不负责任的把西北军的工作,一股脑的推给了马庆,非常不负责任的跑回了沈阳。
李明倒是没准备大张旗鼓的办,毕竟很多公司员工这几年也都收了好几房,像日本、朝鲜、大明等地的妹子都有,还有口味重一点的,波斯、俄国、印度等地洋马也有不少。但是一般都是找些关系好员工小聚一下,很少有大操大办的。
还有个原因,那就是李明也担心家里的花子多想,他怕这个傻女人再偷偷的哭。李明和花子过了十几年,也有了很深的感情,最看不得花子表面强自装作如无其事的样子。
可是宋涛却不这么想,他可把李明当成他的亲哥,以他的性子,当然要帮着大哥好好的操办一番,所以这货回到沈阳就开始忙活。
首先是王小杰、刘悍东这帮特战队的二货,然后是军委会的兵痞,都被他动员了起来。这些天他上蹿下跳的,天天和一帮闲的蛋疼的兵痞二货们研究如何操办一场盛大的婚礼。
李明被他烦得不行,干脆也不理他了。可是这货天天弄得太不像话,于是就把他找到自己的办公室,好好的训了他一顿。
“你特么还有完没完,这段时间公司多忙啊,你和小杰他们天天这么胡闹,你们好意思吗?明天你给我回河套去,西北军那么多事,你说走就走,想撂挑子吗?”
宋涛看李明真生气了,就嘿嘿的笑道:“大哥,这你可说得不算,我和老高他们几个老家伙都说了,这说明组织上也是支持我的。”
李明气得牙直痒痒,他指着宋涛怒骂道:“你特么给我添什么乱,你看公司员工哪个大操大办了,影响多不好。”
宋涛一听不忿的说道:“他们好意思大办啊,有的人房里收了十多个,每次都大办特办还不得累死。也就咱俩和老高他们几个老家伙,这么多年还守着家里的日本妹子。老高他们不收,我理解,毕竟都是老枪已弯,已经禁不起折腾了,可你正是好时候,凭什么不收啊。”
“你还好意思说啊。我还不了解你,你是嫌麻烦才不往家里收,这些年你枪闲着过吗。还特么在法国留了个种,这是知道的,外面不知道的,还指不定留多少种呢。伪劣的种子遍地洒,以后还不知道多少孩子跑来找你认爹呢。”
宋涛被李明说得脸有些挂不住了,苦着脸急道:“你说我那些破事干什么,大哥,现在是你结婚。”
李明叹了口气道:“哥们,别弄得太过分,我家里还有个女人呢,花子跟了我这么多年,你这么大张旗鼓的折腾,你让花子怎么想。”
宋涛一听顿时愣住了,他张了张嘴没说话,心里也觉得这是个事儿。他对李明和花子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些年花子怎么样他非常清楚。
他想了一会儿,突然一拍大腿,哈哈大笑着道:“哈哈……大哥,这算个什么事啊。结婚那天,你让嫂子和卢小姐都当新娘,你干脆一起娶了。”
李明被宋涛的话,弄得目瞪口呆。他一时间有点懵,脑子也有些不够用了。
宋涛拉过一把椅子,坐在李明的对面,笑着解释道:“大哥,你让我给你好好的捋一捋。当年嫂子进门的时候,是不是连个仪式都没有?这些年你和嫂子感情这么好,你是不是应该好好的帮嫂子补一场结婚仪式。”
李明愣了一会儿,身子一仰靠在椅子上,然后拿出一支烟抽了起来。心里也在琢磨宋涛的话。花子当年进门的时候,哪有什么仪式啊,那特么就是强制分配,就跟单位发福利差不多,而且还是抓阄。
他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花子的情景,他进屋看到那个瘦瘦小小的女人,跪在他的面前,满脸的恐惧,小小的身子瑟瑟发抖。
十几年过去了,两人日子过得平静,但是感情却很深。每次浑身疲惫的李明,只要进了家门,看到花子的微笑,即便是再烦躁的心绪,也能瞬间的平静下来。
如今又有了两个小公主,这三个女人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自从他来到这个时代,工作忙得昏天黑地,而且未来还要挑起公司的重担,心里的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李明从未奢求过什么爱情,只想守着家里的女人,安安静静的过一辈子。
谁曾想出了个卢小姐这件事,而且海让他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接过来。面对如此美丽的女孩子,即便一直心如止水的李明,也不免心摇旌荡,其实换成谁也都特么一样。
对于周比利和宋涛等人在背后强自推动这件事的原因,李明心里还是有数的,但是这话只能藏在心里,真不能拿到桌面上说。
他们做为李明的铁杆,考虑的当然更多。未来李明执掌远东,以后还涉及到建国等问题。那时候远东可就不是单纯的公司了,所以李明家里的女人也就变得重要了起来。
首先必须要上得了台面,毕竟执掌一**政,身边站着的女人,总得拿的出手吧。再就是这些家伙都是强烈的民族主义者,虽然平时对花子非常尊敬,但是一码归一码,在他们眼里,这是原则问题。
而卢小姐的出现,正好符合了这帮家伙心思。宋涛那货倒是可以理解,可你什么时候看到周比利,会为了这些破事费尽心思。
不管卢象升怎么样,但好歹历史上也算是民族英雄,可以说是满门忠烈。这样一来,卢小姐也算是出身名门,而且知书达理,还是才女一枚。最重要的她是纯粹的汉人血脉,未来生下个儿子,那就是李明的长子。
而且李明隐约的感觉,这次周比利这家伙如此上心,恐怕他想的应该更多……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李明的婚礼(二)
想到这里,李明犹豫了一下道:“如果这么做,卢家那边不好交代吧。 ()”
宋涛笑了下道:“老大,卢家那边不用管他们。老卢在大明已经把女儿死在流贼之手的消息,通过各种途径传了出去,就连崇祯皇帝都下旨安抚于他。现在卢小姐非你不嫁,你还怕个屁啊。”
李明一瞪眼道:“话是这么说,可不能这么办啊。总得跟人家打个招呼吧,卢小姐怎么也算是清清白白的一个大姑娘跟了我,我再弄这么一出,以后还怎么过日子。”
宋涛一听也觉得麻烦,毕竟当初和卢象升可不是这么谈的,若是不跟人家打声招呼,确实太不地道。
正在两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周比利推门走了进来。看到两人的表情,就问了句:“你们这是怎么了?”
宋涛一看周比利来了,顿时来了精神。不管什么麻烦事儿,在这家伙的眼里,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虽然都是一些阴损的主意。
果然,周比利笑了下道:“我当时什么事儿呢,呵呵……”
两人听了周比利的话,都来了精神。
“领导,我说话你可别不愿意听啊,嫂子是不错,可这件事跟嫂子真没什么关系。嫂子现在只是担心你以后娶了新媳妇,而冷落了她。可领导你不是那样的人啊,只要以后你对嫂子好,这件事不就解决了吗,何必弄得这么麻烦。”
他说完眼睛笑呵呵的盯着李明,发现对方的脸色变了,眼神中充满了愤怒,连忙接着说道:“当然,领导你不想让嫂子伤心,这也无可厚非。那这件事就麻烦了……”
宋涛太了解周比利这货的尿性了,笑骂道:“老周,你特么别卖关子,赶紧的……”
周比利干笑了两声,然后说道:“小宋,你这性子就是急,这一点你得跟领导学习,人家心里急可就是不说……”
“你别特么墨迹……”
看到李明火了,周比利连忙笑着道:“这件事其实真挺麻烦,如果让我们和卢家去提,以老卢那火爆的性子,宁可不要这个女儿,也不能答应我们。如果因为这件事闹得不愉快,那我们就被动了,问题是犯不上啊。所以这件事不应该由我们去提。”
宋涛听了周比利的话,顿时愣住了,他脑子一时间没转过来。
旁边的李明却笑了下道:“你的意思……是想让卢小姐去和老卢说……”
周比利点了点头,笑了下并没有说话。
可边上的宋涛却揶揄道:“你让我们去找卢小姐,让她去和她爹老卢去说,太扯淡了吧。卢小姐的性子和她爹有一拼,还不得当着我们的面一头撞死啊。”
周比利摇了摇头,苦笑道:“直接说当然不行,可是这两天可以想一些办法,让卢小姐和花子见一面,双方也应该认识一下了。领导,你也可以带着两个丫头去看看卢小姐,事在人为吗……”
李明抬起头,似笑非笑的看着周比利,把他看得直毛。
“领导,我可没监视你啊,我们情报部内卫处为你们所有的常委,都配属了暗卫,所有的情况都是老丁负责,是要向董事局委员会报备的。所以我才知道你上次和卢小姐偶遇的事情。”
宋涛嘿嘿笑道:“大哥,还有这样的事情啊,怎么没听你提过呢。”
他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过头问周比利:“老周,听你的意思,是不是我身边也有你们的暗卫?”
周比利摇了摇头道:“你级别不够……”
一句话秒杀了宋涛以后,周比利笑着道:“以我和卢小姐这段时间的接触来看,虽然比较性子随她父亲比较刚烈,但是还算是比较通情达理。她再怎么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件事就交给我处理吧。可我先说好啊,领导你得全力配合我。”
听了周比利的话,李明和宋涛也放心了。只要周比利答应了,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这货肚子理的歪门邪道多着呢。
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去了李明一直以来的心病。所以他也就任由宋涛天天上蹿下跳了,干脆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去管他了。
随着春节的临近,公司的各项工作也都接近了尾声。各地的内部员工除了春节值班的人,也都陆续回到了沈阳。
远东各个控制区休假的移民员工,此时也都兴奋的奔波在回家的路上。很多地处偏远的地区,有的员工已经提前一个多月就启程了,即便这样时间也是紧紧巴巴的。
没办法,如今远东公司的控制区实在是太广袤了,横跨了整个亚洲大陆,触角甚至已经到达了东欧地区,这要是光靠车马,回来一次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怕是赶不上春节。
周比利确实没有说大话,他安排了花子和卢小姐见几次面,又让李明领着两个小公主去了几次别墅。
这段时间周比利也以筹办婚礼为名和卢小姐见了数次,其中还长谈了两次,具体谈的什么,谁也不知道。反正也不知道周比利用了什么方法,最后还真把这件事办成了。
李明和宋涛特意问了周比利,可这货却一直敷衍了事,只是说卢小姐深明大义什么的,就是不说实话。
从小年开始,远东公司又到了每年最长的春节假期。各个控制区到处都弥漫着节日的气氛。沈阳更是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今年公司“大院”里的气氛,更是不同以往,因为李明要结婚了,新娘子是大明总督三镇军马的重臣卢象升的女儿卢韵。
这段时间宋涛等人一直大肆宣传,周比利等人也在背后默默推动,甚至董事局的几个常委都是非常支持,所以李明的婚礼想不大办都不行了。
这些年公司内部员工除了少数一些年纪大的,剩下的都收了很多女人,少的两房三房,最多的十几房,收房的名目也千奇百怪,什么助理、女仆、看护、侍女什么都有,甚至还有不要脸的用奶妈的。
可是像李明这次大操大办的却还是第一次,所以大家都感觉挺新鲜,毕竟以前谁收了女人,随便找几个要好的人,凑在一起喝一顿就算是完活。
可是李明的婚礼却让宋涛等人弄得非常高调,反正公司的内部员工都接到了请帖。大家对李明的婚礼感觉很新鲜,都想去凑凑热闹。
结婚的前几天,婚礼筹办委员会成立,委员会主席宋涛,副主席丁为国、王小杰、刘悍东等,反正都是由一群没溜的人组成。
其实真正起作用的人,是由周比利等情报部和“河套系”马庆等人负责大小事宜。宋涛他们除了添乱,真正帮不上什么忙。可他们却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婚礼的现场在“大院”会所,采用最传统的华夏婚礼仪式,宋涛他们一帮逗比安排了抬花轿、背媳妇、过火盆、拜堂、掀盖头、交杯酒、闹洞房等等节目,不管怎么说弄得挺热闹的。
正赶上春节假期,公司的内部员工都参与了进来,使得整个“大院”比以往任何一年都热闹,尤其是孩子们,成群结队的四处乱窜,平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氛。
花子这些天一直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天天莫名其妙的发呆,平日里安静的日子被打破了,让她现在做什么都手忙脚乱的,一点章法都没有。
自从花子知道李明要带着她一起迎娶卢小姐,她的心里也变得非常复杂,患得患失的过着每一天。兴奋、担心、甜蜜、紧张充斥在她的心中,把她搅得乱糟糟的。
两个丫头哪里知道妈妈的心情,天天盼望着婚礼的那一天,傻乎乎的盼着那个漂亮姐姐住在自己的家里。
婚礼的那一天终于来了,两队迎亲队伍分别抬着花轿,还有两队吹鼓手跟着迎亲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的将两位新娘接到了“大院”会所。
李明穿着繁琐的华汉礼服,头上还带着一顶挂着红花的冠带,站在寒风里苦苦的等了一个多小时,差点没把他冻死。
新娘的服装也是传统的华汉礼服,颜色确实为颇为喜庆的大红色,配上精致靓丽的头饰,再披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