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婿-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泣声一片。
“听闻吐蕃人来长安啦,陛下念百姓疾苦,不愿多言战事,准备应了和亲之举,周国公西域千里拒敌,豪情一片,可是帝国连连征战,怕是国库难支啊,怕是这和亲之举又要重演了。”
“我呸!老子娘的虽然没军士的那征战的本事,可是血性却不差了,陛下为我们建造了岳州,活了咱们商贾,如今的大唐,谁能轻瞧了我等?既然皇恩浩荡,那咱们也要有良心,我这便去求国公爷,代咱岳州上书,帝国征伐之资,岳州人,扛了!诸位可敢同往?”(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谁利用谁?
随着“可敢同往”四个字的出口,场中已经人声鼎沸,向着刘逸所在的房间跪拜请愿,有学识的,立马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人立于舞台之下,首先签下了自己的大名,其余商贾也好,名士也罢,见有人带了头,立马跑去签名,按手印,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怎么能落后了?
刘逸眼睛微微一缩,人他识得,李义府,一个文章写得非常不错的家伙,与狄仁杰张柬之等一起入得华胥书院,家中贫寒,志向却不小,善迎合,好结交,刘逸没想到这家伙居然在这时候,来到了岳州。
李渊抬眉看向刘逸,才悲伤的情绪中走出,疑惑不解,怎么好好的看戏,却突然演变成了这样,刘逸摇摇头,表示不是自己所为,站起身来,手掀开了珠帘,出现在看台之上。
不知道谁叫了一句,周国公出来啦,争着去签名,书写自己捐献多少钱财的商贾立马再次抬头向着刘逸放心看来,躬身而下,见过周国公。
李义府同样行礼得恭敬,只是他站得最高,看上去,几乎是他代表了下方所有,向刘逸请愿一般,刘逸点头,都请起吧。
“李义府,你不在长安准备明年的学业,来岳州做甚?”
刘逸居高临下,眼睛直直看向下方的李义府,这群家伙真的学成了啊,都是一群小狐狸,现在到了自己这些做先生的准备做阶梯了的时候了么?
“先生,这便是李义府交的毕业成绩,先生曾教导我们,非我族者,其心必异,故先生东征西伐,遥远南地,也为先生将之划归到我大唐赫赫声威之下,吐蕃五万军马围堵,先生一力破之,只是为何到如今,先生却闲隐于洞庭波涛之畔?先生著《汉宫秋》,便是说明先生热血未冷,不过区区吐蕃尔,学生请先生再奏请陛下,挂帅出征,扬我大唐雄风!”
“请周国公奏请陛下,扬我大唐雄风!”
底下诸众附和,李义府高高昂头,与刘逸于昏暗中对视,眉头越锁越深,李义府啊,还真不愧他的名字。
“朝堂自由法度,陛下自有考究,你们有报国之心,自然是好的,折子不是已经写好了嘛,交由内侍带回吧。”
刘逸最终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珠帘放下,人再次没入昏暗之中,搀扶起李渊,由专用通道走出。
刘逸指出了王得所在,矛头自然转了方向,请愿书被李义府交到了王得手中,王得饶有趣味的看了眼李义府,便收了起来。
“杂家这就回京呈于陛下御览,李相公好本事啊?”
莫名的一笑,王得迅速转身离去,会场中人沉浸在自己报国的荣光之心当中,李义府则是看着王得离去的方向安静下来,思考了良久,跺脚转身,人前往国公别府而去。
“书院里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成了这样!”
回到家里的李渊脸现怒气,刘逸笑着将他扶着坐下,又温了些姜茶驱寒,自己才坐了下来。
“有什么的,做先生的,本就要有为自己学生做阶梯的准备。马周借汉王之事,奏请削弱王侯,抑制勋贵,眼看就要位列宰相的接班群体了,这群小子心里自然闲不下来,有‘前车之鉴’,再次借我一用,有何不成的,这样也好,至少李师他们能安生一些。”
李渊手指着刘逸却不知道如何开口,最后忿然起身,转向自己的小院子,将门摔得砰响,刘逸脸上的微笑也慢慢消失,手指在桌上轻轻叩击,没到十下,老黎已经来报,李义府求见。
“告诉他,我没教过自己的学生可以利用百姓的善良,人,可以耍手段,但是不能没了底线!”
刘逸的戏是演给李二看的,干干净净的汉宫秋,只是自己想要表明的一个立场,沾染了太多别的东西,总会让人不舒服。
李义府听到了老黎的回答,默默的跪拜下来,天色渐晚,本来晴朗的元日,却突然起了风雪,片片下落,门内的丫鬟心地善良,想要前去劝说,被护院瞪了回去,这人是没良心的,为了士途,将百姓推在前面,将公爷推在前面,这事情皇帝到底会如何看,还不知晓,遇到小气皇帝的,就能将这当作“逼宫”之举,而且那些话语,能将大唐的文武百官都得罪死了!
刘逸正在上请罪的折子,没办法,如今的岳州城一片哄闹,都等着进京面圣,这样一州之地的“暴动”,换一个人,那是要被砍头的!关廷吓得直接爬到了国公府门前,他今天不在会场,等到知晓消息之后,震惊得手被茶烫起血泡都顾不上,急急赶来,一向民生祥和的岳州城是怎么了,如今又弹压不得,这样下去,会出大事的!
门前看到了跪地的李义府,看了一眼没多在乎,这次也不管礼仪不礼仪了,直接冲了进去,老黎倒没阻拦,再看李义府一眼,转身关上了大门。
“公爷您这次可一定要救救我啊。”
才到了大厅,就直接跪拜下去,泣声一片的,刘逸不急不缓的写完了折子,轻轻吹干随手递给老黎。
“救什么?此事与你无大干系,人家只是想要上疏,又不是造反,让巡卫加强些,莫要被有心之人趁机作恶就行。”
口里低声呢喃,说不定咱们的陛下就等着这样的一天的,书院越来越大,朝堂对他的控制又有限,里面又都是一群雄心勃勃想要做一番事业的家伙,性子还野得厉害,如今到了李二收获果实的季节,肯定要想些办法来好好施恩打磨这群家伙一番,端坐岸上,看书院的学子施展手段来争入他李二的法眼,这是他一向喜欢的。
关廷瞪圆了眼睛,就这么简单?刘逸指指外面。
“都是外面那家伙出仕的手段,你不需要知道太多,也莫要参与进来,好好护住百姓即可,树欲静而风不止,我都已经退出了长安,他们还想怎样?”(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欲东征
披着大麾,刘逸施施然走到府门前,李义府身上落满了积雪,牙齿咬住还是在打颤,刘逸呼出一口气,撑着雨伞踏下台阶,手伸出将伞递过去。
“可想清楚了?”
李义府颤抖着恭敬跪拜了三次,起不来,刘逸抓了一把,将他提起,姜汤灌下,再带着他缓缓行走,不这样,这腿怕坏了。
“学生愚钝,误入别人算计之中,该受此惩罚。”
刘逸点头,试着放开他,然后抓起边上的积雪,慢慢捏紧。
“嗯,我也不问你是谁让你生了这样的心思,借梯上楼,本不为过,能推自己学生一把,也是书院里每个先生愿意做的事情,只是可不可以别冷不丁的来这样一出?被人逼迫的感觉,还是很不舒服的。”
“你有玲珑之心,家境却颇为贫寒,急于一争上位,证明自己,这心思却也是对的,只是无论何事,以百姓为筹码,此棋一落,你在帝王心中,便不免生出嫌疑,一句或许居心叵测,便可将你打入地狱,这样一来,你心中的抱负,还如何施展?”
手冻得厉害,见李义府已经恢复过来,刘逸将手中的雪块扔得远远的,也不再多言。
“岳州的事,折子呈上便可以了,莫要再参与进来,回书院去吧。”
李义府惊异得张嘴,自己还能继续回书院?刘逸看着他那样子皱眉,没好气得拍掉身上的积雪。
“毕业之前,你还是书院的学生,做错了事,书院为你担着,但是毕业之后,那路便是你们自己选了,好好珍惜这半年时光吧。”
踢掉脚上的雪渍,也不管李义府是什么表情,心里有了计较,估计东海是去不成了,皇帝的旨意该很快要下来了,总要有人给交代的,提早做个准备,这次面临的,该是长孙无忌吧?
王得将马催得飞快,一月便已入长安,拱手呈上折子,李二看着王得一身的风尘模样,很是疑惑的展开。
“臣刘逸拜上,荒诞行径,引得岳州喧嚣不定,臣之责也”
李二咧嘴一笑,还知道请罪了?看刘逸先说李恪乃自己至亲好友,公主高阳又与李恪还有自己相熟,“少时折梅相戏亦有之,不忍见其入了高原蛮荒之地,心生怨念,遂有《汉宫秋》也。”
李二差点笑岔了气,指着王得,朕何时说过要将高阳嫁给吐蕃赞普了?王得笑呵呵的回没有,不过周国公说,陛下的公主当中,年龄合适者,莫出高阳殿下,大概由来如此吧。
李二点头,这样说倒也符合,眼睛继续往下看,汉宫秋才入了眼,就张口一句混账,他这是将朕比做那个连自己妃子都保护不好的汉元帝?王得不敢接话了,李二瞪一眼耐着性子继续看下去,缩减版的琵琶行看得点头,但是看到后面,百官相胁,王昭君自请前去和亲的时候,就恨不得撕了手里的折子。
“气煞朕也!”
一句话吓得周围宫女内侍跪了一地,长孙匆匆赶来,连连安抚,李二好不容易匀了气,又捡起曲子。
“朕到要看看这小子将朕编排成了何种样子!”
长孙脸色骤然煞白,小子这称呼,他们夫妻一般只对刘逸才说的,再加上编排两字出口,揉着李二太阳穴的手就不由得猛然抖了一下,李二觉察,叹气将长孙拉过来坐下。
“没事,就是一个民间曲子罢了,朕也是不由得入其中,乱了心神罢了。”
“曲子?可是刘逸瞎写,又犯了您的忌讳?您是不该再宠着他了,越来越无法无天,陛下您将他召回,妾身这里定要好好训斥于他!”
长孙微微抬眉,脸做怒状,李二却也是消了刚才的气,摇摇头,不回长孙的话语,将汉宫秋又重新读了一遍,深吸一口气吐出,交到长孙手里,自己闭上眼睛,眉头时而锁起,时而展开。
“呵,也不知道从哪个野史传闻里中得来的,史书读到哪里去了,胡乱的瞎写,偏偏能乱了朕的心神,太上皇最好戏曲,王得,上皇如何作评?”
“回陛下,上皇阅完之后,对老奴说道,不过文事罢了,不过,上皇犹有雄风,欲与周国公一道出海,于辽东做一回海盗。上皇还说”
“还说,陛下可记得平阳殿下否?”
李二彻底愣住了,就连正在阅览曲子的长孙,也是惊得抬起了头,平阳昭公主?这个传奇般的女子,古往今来,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得女子,太上皇最得意宠爱的公主,此时提出,是摆明要断了和亲之举吗?
“长姐?”
李二一时间变得极其颓然与痛苦,长孙急忙挥退所有,李二挪移着步伐往里走去。
“诏房玄龄,杜如晦进宫。”
幽幽得吐出言语,李二行到兵器架子之前,缓缓抚着,低声细语,老房和老杜来的时候,李二已经独自喝光了一小坛子烈酒,长孙在一旁默默相陪,见得两人到来,才起身而去,李二阻拦了想要大礼参拜的两人,指着旁边的椅子。
“都坐吧。”
“远近咸附,勒兵七万,威振关中,功参佐命!”
莫名的吐出这几个字,房玄龄和杜如晦惊疑的看着皇帝,手中的酒杯都忘记,半饷才回神饮下。
“陛下是在思念平阳殿下?何故?”
李二疲倦得笑笑,将汉宫秋递了过去。
“今日得刘逸的一个闲曲故事,又得太上皇问及,朕心不能定,神不能安,玄龄,克明,和亲之举,真的错了吗?”
大唐是他李世民打下来的,却也是当时的李秀宁守下来的,娘子关乃关中与中原的屏障,山西乃李家的大本营,李二攻克天下的时候,便是平阳公主镇守此地,汉宫秋开头便是“凭家人平定天下否”几个大字,却是笑话了天下缩首男儿,也笑话了他李世民,大唐还要继续付出公主才可换来安宁?若是如此,这本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欲谷设仍在西域逍遥,吐蕃仍在高原虎视眈眈,辽东尚未雪耻,刘逸说得对啊,大唐何时没有了进取之心?豺狼之辈,喂之不饱,安之不久,唯有以杀制之,以武摄之,兵出辽东,朕想要禄东赞看着,我大唐铁骑,如何踏破高句丽的长城!”(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 禄东赞的哀鸣
第二百零九章 禄东赞的哀鸣
暮春之时,刘逸没有等来让自己回京的消息,却拿到了李二的圣旨,泉盖苏文已反,杀高建武,夺得大权,自封莫之离。倭国间人皇女连同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发动突然袭击,苏我入鹿身死,苏我家族走向衰败,宝皇女终于登上皇位,称皇极天皇。
高句丽与倭国的政变成功之后,泉盖苏文见间人皇女,再联合百济,三国蠢蠢欲动,想要共同征伐新罗,禄东赞下高原而来,未尝不是看到了这一点,大唐若想要攻伐高句丽,便没有精力经营西域疆场,这时候提出和亲,成功的可能是最大的,华胥书院啊,每次远远观看隐藏在密林深处的大唐宝库,禄东赞都在心里呐喊,那里是大唐神秘和强大的代名词,精美的琉璃,强大的军备,令人恐惧的火药之术,猛火油炼制之术,这些都出自于它啊,真想将它搬到高原之上,若如此,不久之后的吐蕃,将掌控整个西域,甚至南及天竺,骠国!
和亲,一定要和亲!不说别的,高原苦寒,烈酒茶叶如今几乎已经成了临近的高原百姓的必备之物,一小壶烈酒,再加一小包茶叶和粗盐,就这三样东西,被大唐的商人卖成了天价,一匹战马或者一匹骆驼来换,还要看商人的心情,这在禄东赞看来几乎是抢钱啊,可是有什么办法,他想阻止,却阻止不了!所以他想要学这些,可是他进不了华胥书院,甚至进不了华胥镇!
“朕怜悯高原苦寒之地,活之不易,特许陇右一带,可售粮于吐蕃,牛羊马匹交换即可,如此以来,吐蕃国再无饥谨之忧,全朕之心安也。”
李二说出这话的时候,禄东赞几乎咬碎了牙齿,再过十年,等高原人习惯了烈酒和茶叶,再习惯了自唐国购买粮食,那吐蕃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大唐皇帝只要一声令下,便可左右吐蕃命运,到那时候,高原,还是高原吗,勇士,又将何在?
“大唐皇帝陛下,吾王仰慕中原文化已久,诗词歌赋,农事桑田,无不涉及,然则民不开化,故欲求一贤良公主,宣大唐百杂之术于高原之上,启高原心智,必奉大唐为万世之尊也。”
禄东赞拱手施礼,百官挺着肚子抚须而笑,颇为傲然,甚至有人会站出来附和,当以和为贵,大唐礼仪之邦,区区杂学,陛下随意赐下便是,既彰显我大国风范,又宣扬我大唐文华,必然万世流芳称赞。
李二微笑不语,看了那官员一眼,便记下了名字,想不到过了这么久,自己的朝堂之中,居然还有这等蠢货!
“吐蕃大相有所不知,大唐早已无杂学一说,我大唐最年轻的国公刘逸曾说过,诸般学说,治世为先,活人为首,定国为要,大相所称杂学,早已在华胥书院之中开设科目,曰,经世之学,物理之学,医药之学,演化之学,大相口称杂学,周国公若知晓,怕是要再与大相理论一二了。”
杜如晦笑呵呵的站出班列,旁边房玄龄哂然,也跟随而出。
“不错不错,听闻大相已是精通我大唐儒家经典,又习兵家战略,堪称大家,只是为何大相言出如此偏颇之语?”
李二都要在御座之上拍掌称赞了,禄东赞脸如同吃了苍蝇一样难看,刘逸,又是刘逸!
“两位爱卿所言虽有些唐突,却也为事实,禄东赞,你高原之地,对我中原了解太少了。也罢,许你久居长安之权,好好参详一番,至于为汝主求娶大唐公主一事,呵呵,若大相能说动一人,朕便许了便是,如何?”
李二笑得很自信啊,禄东赞还待再言,李绩已经迈出班列,根本没拿禄东赞当一回事,站在他的前方。
“陛下,辽东之地,弹丸小国,泉盖苏文不顾我泱泱大唐规劝,乱政称王,臣请击之!”
击之两字深深震住了后方的禄东赞,落寞的回到他国宾该有的位置,眼睛在大唐官员中寻找那些他送过礼物的人,却发现那些人无论文武,早已经不看向他,《汉宫秋》啊,不过刘逸的一篇传唱的曲子而已,形式居然已经完全改变,大唐皇帝的态度已经由迟疑变为玩味,如今的自己,在这大唐群臣眼里,不过一个笑话而已!
鸿胪寺外,高阳骑在大青马之上,身后跟着一群苦苦相求的侍卫,高阳不理,谁要上前就是一鞭子甩出去,来福和来寿两个老油条也在其列,只是如今两人已经升任寺丞,如今鸿胪寺无寺卿,便由他们主持鸿胪寺的事宜,心里暗暗咒骂禄东赞,做什么不好,非要上和亲的国书,好吧,如今人家正主之一来了,怎么送啊,只盼望禄东赞能回来得晚些,让高阳没了耐心离去。
禄东赞一路闭目算计,一次不行,便去第二次,若是南地武媚攻下了骠国,那吐蕃就会被大唐如同一个巨兽一般含在嘴里,随时可以拿下,等不起啊!
“你便是禄东赞吗?”
脆生生的声音隐含怒气,白巾遮掩了半脸,一身雪白轻装,没有多华丽,高坐马背之上,显现出一副傲绝尊贵之态,禄东赞微微疑惑,又显出怒气,才在皇宫里受了气,如今连大唐的一个女子都敢直呼自己姓名了吗!只是抬头之余,却发现出声之人在众人环绕之下,甚至等他靠近一些,已经有兵卒抽出佩刀。
“此乃大唐高阳公主殿下,吐蕃国使,还不拜见!”
声音一片冷冽,禄东赞怔在了原地。
“哼,原来是个傻子!喂,傻胡子,本公主警告你,烧了你的国书回高原去吧,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子,还高原第一智者呢?想你们国王也好不到哪里去!破地方,再加一群野人,人傻了才去勒!听着,不许再递国书,要不然,本公主要你好看!”
身边的马车护手被禄东赞捏得嘎吱作响,高阳却丝毫不惧怕,再次冷哼一声,交代完毕之后,移马而去,听说刘逸和恪哥哥要回来了,得去找他们要点钱花去,父皇给得也太少了。。。。。
第二百一十章 兵发辽东
洞庭水师出辽东,朕不想看到泉盖苏文的长城修建完成,替朕打开辽东的大门,夺回旧朝失地!
李二的口谕言简意赅,调兵圣旨和虎符都到了,水师统领的官职再次被李二按到了刘逸身上,水师的官兵门齐声欢唿,终于能干点正事了,每日都是护送商船算个什么事!将士们可都等着功勋来封妻荫子呐!
家人除了秦明若之外,都回了长安,将在外,这本是一个规矩,好听点是皇家护佑,难听点便是人质,刘逸这次顺从得厉害,没有二话,船队已经开拔,刘逸和李恪身在征东舰之上,如同狼一般吼叫,身后百舸争流,千帆竞过,洞庭水师全员出动,兵发辽东!
李绩自陆路出发,为主力之军,领兵二十万余人,沿路设烽火,克辽东则燃起,闻达八方,胡兵为先锋,才回归长安的鹰扬再次被李绩求了一半出来,一千五百人,神机营俱在,问题公爷已经先领水师而去,疲惫早已经一扫而光,踏马飞走,风沙万里。
李渊奇迹般的身体越来越好,直到最后,他已经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站立在安南号的甲板之上,看波涛起伏,鱼跃大海。执拗的将纸甲穿戴在身,言道,朕一生不曾亲自坐镇沙场,临老一战,全朕之豪情,期大唐万世之基!
“逸子,你真有把握吗?”
李恪言语还是有些颤抖,和李渊一起欺负下海盗完全可以,但是攻打高句丽,却不是个好想法吧,出了意外,两人都要吃不了兜着走,可是又没办法,李二都同意了的,甚至写了一大长篇巨论来歌颂自己父皇,朝堂里群臣没一个反对的,李纲在华胥书院里跳脚大骂,不是说李渊荒唐的,只是气自己没赶上!
“沙场争雄,谁能有百分百的把握了?好在陛下只要取了前朝旧地,没说攻伐整个高句丽,不然,我是死了不敢带皇爷爷前来的,到了辽东之后,你坐镇舰队之上,我领战象和骑兵前去,海袭碑沙城之后,咱们阻断高句丽的援兵,待李大将军攻下辽东城,白岩城之后,咱们就兵袭平壤,端了他们的老窝,抢了钱财,做一回真正的海盗!”
李恪听完一口水差点呛死,剧烈咳嗽,这就是你的没把握?这些想法你从哪里来的?就这么肯定李绩能迅速直下如此多的城镇?那可是十多座啊!
“你看,若所料不差,李绩将军该从通定渡辽水,攻建安,鹰扬军在,李绩不往死里用火药,我就不信!建安城是守不住的,咱们只有在李绩攻破建安之后,攻击辽东城之时,利用战象和火药阻断高句丽的援兵即可,如今南风正起,有勐火油在,李绩将军只要火攻得当,白岩城定然能克,到了这时,泉盖苏文必然全力支援,安市不容有失。而这时候,也该是此次拖延时间最长的时候了。”
“兵忌久战,人称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久战不下,则军心不定,加之辽东入冬之后太过寒冷,若因此折损,定然不妥,所以到那时候,咱水师就要出力了,兵袭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