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兵在1917-第10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捣乱呢?实话实说,这也很考验政治手段。因为埃及的形势已经是这样了,捣乱肯定要个自由军官组织制造麻烦,但是这个麻烦究竟有多大,这个度就很不好掌握了。
把麻烦搞大了,以自由军官组织的实力恐怕是要遭受重创的,如此一来后面能不能成功的发动政变都不好说。而麻烦不够大,自由军官组织或者美国能轻易的解决麻烦,那自然也用不着苏联。事情就是这么麻烦,李晓峰必须把握好其中的度,多了少了都不行!
那么李晓峰有办法吗?有,他的办法还很简单,很快他就指示叶夫根尼向外界泄露一则消息,很隐晦的暗示埃及将爆发一场针对现政府的军事政变。
这个度就是恰恰好,放出了一个风,但是又说得含含糊糊,让英国人和美国人都搞不清这里面的水深,让他们都不敢贸然采取行动。而只要他们顺着叶夫根尼抛出的消息往上查,苏联的身影就会若隐若现的露出来。这时候就轮到美国人做选择题了。
有同志可能要问,英国人也知道了,怎么办?会不会有暴露的风险?这种担心其实大可不必,英国人知道了又怎么样?且不说苏联放出这个消息对他们有利,而且苏联在埃及又没有多少存在感,不可能单独搞事。只要英国人神经正常都不会去找苏联的麻烦,而是应该好好的查一查要政变的究竟是谁。
当然,英国也不是没有聪明人的,比如供职于英国某咨询公司的李尔文就嗅到了阴谋的味道。她立刻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认为埃及的局势恐怕岌岌可危,一场针对英国的阴谋正在实施之中。
如果是当年丘吉尔在台上的时候,李尔文的分析必然会引起内阁的高度重视,但现在丘吉尔还在台下写回忆录,而李尔文也被艾德礼从军情六处扫地出门。如此一来,通过咨询公司反馈给内阁的这份警告,一个拖了很长时间才摆在艾德礼的案头,另一个也未曾引起艾德礼内阁的足够重视。
实际上艾德礼一点都不喜欢李尔文,他认为李尔文主持军情六处工作时一事无成,每每被KGB玩弄于鼓掌之间,根本就是一个小丑。所以他上台之后就用最快的速度将李尔文撤职了,完全不顾丘吉尔留给他的备忘录中的强烈建议。
所以看到李尔文的报告之后,艾德礼完全不当一回事,他认为某个女人这是想方设法的博眼球,是哗众取宠。现在连纳吉布都被大英帝国收编了,还能有谁可以威胁大英帝国在埃及的统治?纳赛尔?萨达特?这些小人物能做什么?
其实李尔文也知道艾德礼不会将她费尽心血做出来的报告当一回事,但是她觉得说不说是她的责任,听不听则是艾德礼的责任了甚至这位女间谍还跟自己的新同事打赌,她赌艾德礼这回又要被坑到姥姥家,大英帝国在埃及的大部分特权将丢得干干净净。
只可惜,她的警告和打赌时的讥嘲并没有人当一回事,大部分人都将李尔文当成了已经过时的疯女人,完全不值得一提。
真正将李尔文的警告听进去了的竟然是美国人,美国的兰德公司获知了这份报告之后,立刻就引起了高度重视。立刻将相关的分析汇报给了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获知了李尔文的分析之后是大吃一惊,他们不光是因为即将展开的政变行动被泄密而吃惊,更吃惊的是李尔文断定苏联此时泄密也是沛公之意不在酒,恐怕那也是冲着埃及去的。
如果仅仅是泄密五角大楼还不太担心,可牵扯到苏联要第三者插足,就不得不引起美国人的重视了。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苏联究竟打的什么主意。是故意拆台?还是想分一杯羹呢?
当然,不管是哪种可能性美国都必须高度重视,因为苏联具备捣乱的实力。五角大楼立刻就要兰德公司拿出相关的分析报告,而短时间内兰德公司哪里能搞清楚苏联意图,说不得就将这份分析报告外包给了李尔文所在的咨询公司。
当李尔文获知这一切的时候,也是感慨万分,和美国比起来英国确实太僵化和腐朽了,对待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正好说明了两国的未来,一个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而另一个则是日暮西山。
李尔文其实心里也憋着一口气,她被艾德礼扫地出门的时候也是气炸了,发誓一定要让艾德礼好看。只不过艾德礼是大英帝国的首相,而她不错是一个失业的间谍,想要报仇谈何容易?
但是这一次,李尔文知道有报仇的机会了。她的分析报告艾德礼不重视,那不如就顺水推舟的让艾德礼吃一个大亏,反正按照当前的局势发展,吃亏的肯定是大英帝国,只要是艾德礼继续当首先这就是无法避免的。既然如此,这一回为什么不接着美国人的手狠狠地抽艾德礼一个大嘴巴呢?如果这个嘴巴抽得足够响亮,说不定艾德礼和工党就会黯然下台,到时候丘吉尔再一回来,岂不是美哉!(未完待续。)
620交换
一时间李尔文是斗志十足,丘吉尔离开的这几年她过得实在太郁闷了,说话没人听提意见也没人理会,甚至还被挖苦是过时的老姑娘。这让心高气傲的女间谍实在无法忍受。但是之前她苦于没有打脸的办法,现在可以放手反击你说她能不兴奋?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李尔文就拿出了详细的分析报告,这份报告将方方面面的情况全部考虑了进去,反正等美国人拿到这份报告之后,只能感叹这五万美元花得太值了。
根据李尔文的分析,苏联此时泄露部分消息根本目的还是同美国进行利益交换,他们可以承认美国在埃及的势力范围,相对应的美国也必须投桃报李给苏联一点好处。这点好处可以是在埃及的利益,也可以是在其他战略方向的利益。李尔文分析苏联对埃及其实兴趣不是那么大,苏联恐怕更喜欢美国在其他方向做出利益让步,他认为这些潜在的交换区域就是南斯拉夫、土耳其或者华夏。
那么李尔文的分析对不对呢?应该说是比较正确的,李晓峰确实对埃及没兴趣,虽然苏伊士运河的战略价值和经济意义十分巨大,但正是因为这条运河的价值太大了太让人垂涎了,以苏联当前的实力反而吃不下。五大流氓中的四个一直在牢牢地盯着这条运河,以英美两国的尿性能拱手将这条至关重要的运河让给苏联?想想都不可能,甚至一旦苏联表现出对苏伊士运河的兴趣,之前还闹别扭的英美就会联手对付苏联,直接送苏联出局。
更何况苏联在埃及问题上能打的牌太少了,很难对牌局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去谋划这条运河是费力不讨好,与其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不如老老实实的同美国做利益交换,以在埃及问题上对美国的支持换取美国在其他问题上的让步。
当然,这个利益交换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就跟NBA做交易一样,交易价值得大体对等,交易双方得心甘情愿。而这其中就涉及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苏联对美国的支持究竟价值几何?
这个价值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后面的交易,而这个价值的判断又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苏联可以自卖自夸的说价值很大,而美国人也可以落地还钱说一钱不值。
“没有贵国的支持,难道我们就推动不了埃及的民族和自由进程?”
这就是美国谈判代表的实话,对此苏联谈判代表的答复是:“既然如此,那我国还是跟英国政府谈一谈维护埃及稳定的问题吧!”
反正一个拼命的压价,另一个使劲的抬价,双方是谁也不肯主动让步。一时间谈判陷入了僵持。
不过美国人却一点儿都不着急,因为李尔文帮他们分析过了:“时间在你们这边,越往后拖就越俄国人不利,应该着急的是他们!”
那么李尔文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吗?看上去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纳赛尔和萨达特已经基本完成了政变的准备工作,只要时间一到就会发动。而一旦政变发动了,苏联就不能浑水摸鱼,自然是没戏可唱了。所以美国人不怕拖,等得起!
但是苏联真的不能等待吗?不一定,因为李晓峰这个人从来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而这一次也不例外,就在美国人准备拖延的时候,《新世界报》都曝了一次猛料,他们说美苏正在就埃及前途问题进行关键性的谈判,谈判成果将直接决定埃及的未来。
这个猛料说得有鼻子有眼,连美苏双方的谈判地点以及代表是谁都指着了出来,反正一听到这个消息艾德礼就坐不住了,立刻责成外交部照会美国大使,要求美国大使就此事做出解释。
是的,英国人很愤怒,因为他们一直认为埃及是自己的内政问题,而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无权干涉英国内政,这是赤果果的挑衅。当然艾德礼是真的担心美苏合流坑他,一旦真的出现这种糟糕的局面,他真心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美国大使自然是把事情推得干干净净,反正一概不承认。可这并不能降低英国人的警惕,一时间为了防止美国和苏联搞鬼,英国人是瞪大眼睛严阵以待。
而这对于想要进行政变的自由军官组织以及其背后的支持者美国来说,就是一个很糟糕的消息了。随着英国加强安保工作,政变者必须提高警惕,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埃及秘密警察逮捕。一时间纳赛尔和萨达特压力山大,准备将政变的发动时间向后延迟。
好吧,美国人是傻眼了,他们真心没有想到俄国人会如此无耻,一边跟他们谈条件还一边捅刀子,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北极熊还真有可能掀桌子,那时候一切都白搭了。
只能说埃及对美国人的诱惑太大了,不拿下埃及就没有进入中东的跳板,要不就稍微让步一点,换取苏联不捣蛋,等日后在中东站住了脚跟再慢慢的跟苏联算账不迟。
基于这种想法,美国人让步了,选择权就落在了苏联这边,究竟是换取在南斯拉夫的利益还是换取在土耳其的留意或者帮华夏恢复常任理事国待遇呢?
关于这三个选择,政。治局又爆发了一轮争吵,斯维尔德洛夫现在是被南斯拉夫问题恶心坏了,是打心眼里后悔当年怎么就脑子一热去了这个鬼地方。如果能让美国给南斯拉夫施加压力,说不定就能迫使铁托让步,自然的南斯拉夫问题就圆满解决了。而没有了南斯拉夫问题的拖累,他自然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问题上,并且也不怕某人再次借南斯拉夫问题攻击他了。
所以斯维尔德洛夫是非常希望那南斯拉夫问题同美国做交易,但是这真的好吗?至少在政。治局中反对他的人更多。对李晓峰等人来说,南斯拉夫问题是斯维尔德洛夫自己作死挖的坑,这个屁股就该他自己去擦,凭什么用埃及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优势对冲小斯的错误?如果小斯还有一点点核心领导的样子,就不该占便宜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就此布哈林是严厉地指责他损公肥私,真心就差没指着斯维尔德洛夫的鼻子骂娘了。当然斯维尔德洛夫的脸皮现在也越练越厚了,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不是么,现在的他已经不能管什么面子不面子了,如果不赶紧摆脱南斯拉夫那块讨厌的牛皮糖,根本就别想什么翻盘的美梦了。
所以对于布哈林的挖苦和讽刺,斯维尔德洛夫完全不在意,板着一张脸豁出去了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得不说人一旦不要脸了,那真心是有些无敌的,尤其是像斯维尔德洛夫这样的政治家,他要是豁出去了不要脸,那就是相当恐怖了。
当然,恐怖归恐怖,但是李晓峰却不觉得有什么好怕的。不要脸是永远也赢不了就事论事的,只要阐明不能拿南斯拉夫问题做交易的弊端,他相信就算斯维尔德洛夫不要脸也于事无补。
很快李晓峰就开口了:“事情又轻重缓急,由主要利益也有次要利益。在我看来南斯拉夫问题就属于典型的次要利益……”
好吧,李晓峰话还没说完,斯维尔德洛夫就急了:“南斯拉夫怎么就变成了次要利益,南斯拉夫问题涉及到巴尔干的安全问题,也涉及到南欧的安全和稳定,这属于典型的……”
“属于典型的次要问题!”李晓峰不急不躁的又将话头抢了回来,他可不是布哈林那种菜鸟,不要脸是吧,他也会,更何况还是斯维尔德洛夫首先耍流氓的,那他就更加没有压力了,“南斯拉夫已经沦为了欧洲的边边角角,周边国家已经全部加入了独联体和世共联,极端边缘化的他在南欧无足轻重,就更别说什么影响巴尔干的走向了……而土耳其则不同,土耳其依然没有完全屈服,我们所控制的海峡依然受到土耳其的威胁,如果能彻底的解决这个麻烦,其价值不比区区一个南斯拉夫大得多?”
斯维尔德洛夫已经不能插嘴了,因为李晓峰说得很对,土耳其确实比南斯拉夫更有价值,只不过让他很尴尬的是李晓峰的话还没有说完,因为某仙人并不是主张用土耳其问题作交换,他更倾向于用华夏问题做交换。
“我们有些同志可能认为,用苏联争取到的利益帮华夏争取好处,实在是太傻。凭什么要让华夏占便宜呢?”李晓峰环视了在座的大长老一眼,很沉稳镇定地说道:“这种想法是极其狭隘、极其片面和极其愚蠢的!全世界的共产主义政党都是一家,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也是一体。局部能超越整体吗?尤其是要注意到在当前的安理会中我国处于孤立状态,英法美三国用各种手段孤立我们,让我们的声音经常性的被忽视,如果有一个意识形态相同的朋友,我们在安理会的局面必然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从长远看,这难道不好么?”
李晓峰稍微一顿继续说道:“所以说表面上看现在帮助华夏恢复在安理会的合法权益像是为人作嫁,但实际上这等于是帮我们自己。避免我们独自一个人对抗整个帝国主义集团!”
政。治局委员们动心了,因为这两年苏联在安理会虽然没吃什么亏,但是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整体上说,英美在安理会上的声音更大,而苏联想要说什么,那两家都是拼命的拆台,结果往往是苏联自说自话连个帮腔的朋友都没有。尤其是戴高乐下台之后,法国也一改之前中立友善阵营开始跟英美狼狈为奸,这就让苏联在安理会显得更加的孤独了。
如果能够恢复华夏的常任理事国地位,那么情况就会变得大不一样,苏联说话再也不是一个附和的声音都没有,就可以摆脱之前独木难支的尴尬状态,从这个角度出发,帮助华夏确实等于是帮助苏联自己。
立刻的政。治局委员们就知道该怎么选择了,哪怕是斯维尔德洛夫继续保持不要脸的状态玩命的做工作也于事无补,政。治局以压倒性优势通过了李晓峰的建议——帮华夏一把!
当苏联的条件摆在美国谈判代表的面前时,山姆大叔有些惊讶,因为之前他们内部分析苏联可能提出的交易条件时,认为土耳其问题的可能更大,至于华夏问题,他们认为苏联不太可能尽全力帮助华夏人,因为这不合常理。
那么美国人眼中的常理是什么呢?那就是有一票否决权的大流氓越少越好,特权如果泛滥了那还叫特权吗?所以美国人不认为苏联会帮华夏。但是现在苏联却打破了常规,竟然出乎意料的在关键性问题上拉了华夏一把,这实在是令人震惊。
如今美国人开始后悔了,之前他们开条件的时候,之所以将华夏也列进去,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苏联绝对不会选这个选项。可现在苏联偏偏选了,难道真的让美国捏着鼻子承认第二个共产主义国家成为国际大流氓?
好吧,这实在是有些打脸。所以美国人犹豫了,准备反悔了。在这个关键性的时刻,又是李晓峰强势出击,警告美国人,要么同意这个条件,要么苏联就跟英国去好好探讨埃及的稳定问题。在李晓峰的强势压迫下,美国人不得不同意恢复华夏在安理会的合法权益。
当这个消息传回华夏时,T共震惊了,之前他们也是一直在为恢复安理会的合法权益而努力,但暂时没有什么效果。而现在苏联和美国竟然同时点头同意,这意味一切都基本没问题了。尤其是当T共了解到是苏联给美国施加了强有力的压力,迫使美国让步时,T共很是感动。连太祖都说:“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老大哥嘛!”(未完待续。)
621垂死挣扎
纳赛尔和萨达特完全没有想到,他们的命运其实在发动政。变之前就已经被决定了。当美国和苏联开始穿一条裤子之后,别说是英国,就是全世界其他国家全部加一起反对都没有用。
作为全世界唯二拥有核武器以及常规军事力量最顶尖的两个超级大流氓,只要他们达成了一致,谁能反对?
英国人倒是不甘心,但是这又有什么用?现实世界永远都是弱肉强食,曾经的大英帝国是怎么坑其他挑战者的,今天他们就得怎么原样被坑回去。谁让你丫衰落了,谁让你丫还不知死活的试图把持中东这块肥肉?不打勤的,不打懒的,就打不长眼的。
所以在美苏达成一致之后,国际形势立刻就转向了,之前苏联对英国的中立守序立刻就变成了敌对。苏联的各大报纸开始连篇累牍的大骂英国,将英国人描绘成了魔鬼一样的存在,甚至直接就下了一个结论——如果英国不停止干涉中东各国的独立和自由,那么中东地区永远都不可能获得和平和安宁。
其实苏联都还算好的,美国人才真正手黑,苏联只是动动嘴,他们确实动真格的。首先美国的大西洋舰队就调动起来了,第六舰队直接在埃及外海进行了一轮军事演习,而驻意大利的美国空军也频频的在北非地区活动,虽然美国******新闻发言人说这不过是例行的军事训练,但其中的意味实在是太明显了。只要不是脑残都知道美国人是冲谁去的。
艾德礼立刻就坐不住了,他再次要求外交大臣照会美国大使,希望美国停止这种损害英美友谊的行动。只不过美国大使对此不屑一顾,依然是用例行训练搪塞,当然最后也反而警告了英国人一句:“再埃及问题上必须保持慎重,否则美国政府不会作壁上观的。”
这样的答复警告意味实在太明显了,艾德礼知道美国人恐怕是对埃及动心了,这对英国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一旦失去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大英帝国的国际战略就坍塌了一半。此时,艾德礼知道不能再对美国无动于衷了,在埃及问题上有必要让给美国一点好处了。
艾德礼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用三瓜两枣给美国打发了,所以他立刻通过外交渠道给杜鲁门写了一封信,主要内容不外乎是强调英美之间的特殊友谊,并很隐晦的表示可以分润一部分埃及的利益给美国,前提是美国尊重英国在埃及的利益。
这样的条件杜鲁门怎么可能答应?付出了不少代价忍着华夏重返安理会他们才获得了苏联的支持,如果不能将埃及完全从英国的控制下剥离,那这不是赔本赚吆喝么!
杜鲁门可不会干这种蠢事,当然,他也不会傻乎乎的一口拒绝艾德礼的提议,哪怕他对这个提议没有一毛钱兴趣,但是这不妨碍他为自己的代理人争取一点儿时间。他很含糊的答应艾德礼愿意就此事进行沟通,但其实却命令中央情报局加紧工作策动纳赛尔和萨达特尽快发动政。变赶走英国人。
另一边艾德礼却有些轻信了杜鲁门的鬼话,满心欢喜的首相大人当即指示外交大臣加强同美国的沟通,争取用最小的付出维护英国在埃及的统治。
就在美国“积极”地准备用谈判解决问题时,纳赛尔已经做好了最后的部署,一切人员都已经就位,只要他一声令下行动就可以开始了。实际上行动已经开始了,在工会的帮助下,埃及国内约一百万工人宣布罢工,要求法鲁克一世立刻退位,将埃及王国改为埃及共和国,给予埃及公民一切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
这场罢工的声势相当浩大,埃及为数不多的工业、交通立刻就陷入了瘫痪状态。这给英国人吓了一跳,他们真心是没有想到反对他们的人是这么多。
当然,英国人也知道这一切都是美国人搞出来,不用说工会肯定已经被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买通,只要美国人愿意掏腰包,罢工的工人其实是衣食无忧,没有后顾之忧的他们自然可以全心全意的开展罢工斗争。
而英国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可没有美国人这么有钱自然的也就没有多少底气。当然艾德礼也不是特别慌张,他觉得自己之前跟杜鲁门的沟通还是卓有成效的,美国人也愿意给面子的,现在美国人搞出的这一出应该还是美国人的谈判策略,想要争取更多的利益自然也必须制造更多的麻烦不是吗?
甚至艾德礼还认为埃及爆发的仅仅是罢工也充分说明了美国人是克制的,以美国的实力如果想全力施为,埃及爆发的就绝对不仅仅是罢工,恐怕将是全国范围内的暴动了。
罢工说明了美国人本质上并不是想将英国挤出埃及,而是谋求更多的好处罢了。所以面对这场看上去气势汹汹的罢工,英国不需要过激反应。过激反应一则会带来不能确定的后果,另一个也可能会彻底的激怒美国人,不管是哪一种可能,艾德礼都不喜欢。所以他仅仅是吩咐冷静对待千万不要激化矛盾。
殊不知,这正好掉坑里了。美国之所以首先煽动的是罢工而不是一上来就暴动,原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