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兵在1917-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大林先是一愣,继而有些生气的说道:“那不能说明什么,那一点粮食够做什么?安德烈同志的努力恰恰证明了,如果不全面突破封锁,我们就不可能获得更多的粮食!”
斯维尔德洛夫还是不紧不慢的问道:“我认为这个说法不确切,安德烈同志之前的努力只是一种小规模的尝试,验证了不全面打碎封锁也有购买粮食的可能,虽然这一次的粮食还很少,但是这不能说以后也永远只会这么少!”
斯大林又愣了,当李晓峰提出了通过国外资产阶级进口粮食的方案时,他和米高扬讨论过这个问题,据米高扬的分析,某人的思路是利用资产阶级趋利的本质去全面突破封锁。
所以,一开始发言的时候,斯大林就紧扣了这个思路,可是现在斯维尔德洛夫的说法,显然并不是这个意思。小斯的似乎没有全面打碎封锁的想法,他的思路更接近于钻一个空子,只是想继续利用那条缝隙苟延馋喘。
这是怎么回事?斯大林一时间就想不通了,他自己,在座的不管是列宁还是托洛茨基,或者说是捷尔任斯基,恐怕都认为某人搞出的那条缝隙,不足以解决粮食危机,认为这个口子太小了。所以他们的争论才会升级,才会跑题。
而斯维尔德洛夫显然是再说说,现有的缝隙足够大了,不需要扯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这种显而易见的错误,一向精明的他,怎么会犯呢?
不过斯大林很快就放弃追究小斯怎么会犯低级错误的问题,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在导师大人面前证明他比斯维尔德洛夫强的好机会。
立刻,他就抓住这个错误,大做文章:“雅科夫同志,你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安德烈同志的实验确实有意义,但这只能够证明我们可以突破敌人的封锁,可是这么一条狭窄的通路,怎么能保证解决粮食危机?我们只有拓宽这条通路,只有乘热打铁,击碎套在我们肩头的枷锁,才能真正的解决粮食问题。”
说完,斯大林就像哈巴狗一样望着导师大人,他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听到列宁的表扬了。可是列宁会表扬他吗?暂时不会,至少暂时口头上不会。
当然,这不是因为斯大林说得不对,不是他的意见不被导师大人认可,实际上前面也说过了,导师大人是比较认可斯大林的意见,有心先打破封锁了,只是在具体的方法上跟斯大林有分歧。
那导师大人为什么没有表示对斯大林的肯定呢?仅仅是为了照顾斯维尔德洛夫的面子吗?
肯定不是的,主要的原因是,列宁看出了斯维尔德洛夫似乎对斯大林的指责和批评有些不以为然,似乎他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而且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顿时,列宁就奇怪了,难道说,李晓峰捣鼓出的贸易通路并不是一条小缝隙?难道说这条通路比他想象得要宽?
说实话,列宁根本就不相信这个可能,实际上之前斯维尔德洛夫也不相信这个可能。最早,李晓峰要干这件事的时候,第一就找到了小斯商量,这么重大的事情他肯定要先跟铁哥么合计合计,毕竟斯维尔德洛夫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眼光都比某仙人要高一点点,有他拾遗补缺能够避免很多问题。
当时,斯维尔德洛夫也认为这条缝隙太小了,必须要全面的突破封锁。可是李晓峰怎么会同意,因为打碎封锁的办法,某仙人根本没有,如今开这条缝隙,完全是某仙人利用聚宝盆的快递功能作弊。让他想办法联合国外的资产阶级给他们的政府施加压力,解除对俄国的封锁,这他妈不是说梦话吗?
反正李晓峰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就算有他也不会去做,因为这条封锁线对他有利他,没有这条封锁线,自由贸易的话,他和他的小伙伴怎么做垄断生意,还赚什么钱?
所以当时,李晓峰信誓旦旦的向斯维尔德洛夫保证了,这一次仅仅是验证,仅仅是向中央宣告他有能力从国外安全的运回来粮食。至于量的问题,完全不必担忧,只要中央有钱,只要中央能保证他的小伙伴的合法权益,那粮食的数量完全不必担忧。
斯维尔德洛夫当时也不相信,但是当某仙人躺进医院之前,告诉他第一批粮食已经起运,即将抵达俄国,数量不是神马五千吨,而是五万吨的时候,他当时就傻眼了。那时候他才知道,某人的保证确实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当斯大林指责他的时候,当列宁朝他露出疑惑的眼神时,小斯心里也有些暗爽的,面对着众人的质疑,小斯慢条斯理的说出了真相:“安德烈同志受伤之前,曾经跟过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他告诉我,首批五千吨小麦不过是一个开始,实际上第一批起运的粮食高达五万吨,那五千吨小麦不过是诺贝尔家族和波波夫家族以及那位法国公主的试水而已,一旦交易顺利达成,后续的粮食将源源不断的运往彼得格勒战略储备仓库……”(未完待续。)
194意外情况
五万吨小麦,看上去似乎不少,但是对于曾经年产小麦接近三千万吨,大量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小麦的俄国来说,这真心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但是到了1918年,当俄国的经济基本瘫痪,曾经产粮大户波兰、乌克兰要么独立、要么一片混乱的现在,尤其是彼得格勒持续饥荒的时节,五万吨粮食那是能救命的,如果有了这些粮食,不能说解决粮食危机,至少能缓解。
所以当斯维尔德洛夫说出这一点之后,会场里是一片寂静,有个别候补委员竟然情不自禁咂摸了一下嘴巴,可见这五万吨小麦的威力有多大了。
列宁首先发问了:“雅科夫同志,你能确定,真是五万吨小麦?”
实际上在短暂的惊讶之后,在座的政治局委员们都生出了同导师大人一样的疑问,真的有五万吨小麦吗?该不会是某人吹牛皮吧?
尤其是斯大林,这货现在都有心画圈圈诅咒病院中的某仙人了,如果真有五万吨粮食,那么他刚才朝斯维尔德洛夫发难,说的那些话,那真的就成笑话了。
没有人愿意闹笑话,尤其是斯大林这种要面子的人。可惜,事实不已他的意志为转移,斯维尔德洛夫很肯定的回答道:“我相信安德烈同志不会在这件事上开玩笑的,他说有五万吨小麦,那我认为一定有!”
会议室里又是一片抽气之声,连列宁都坐不住了,他倏然站了起来,情不自禁的开始来回踱步,可见此时的他有多激动了。
能不激动吗?他们这些政治局委员大晚上的不休息,开紧急会议,讨论来讨论去还不就是为了一点粮食伤脑筋。如果真像某人所说的,那条突破贸易壁垒的缝隙足够大,能够持续稳定可靠的大批量进口粮食,那还有什么好纠结的?
说不客气一点,如果这真的能实现,列宁觉得他们之间的争论就变得完全没有意义了,有结果而且结果还很不错的事情,有什么好讨论的,吃多了油胀?
当然,没有真真切切看到那五万吨粮食,列宁是完全无法放心的,哪怕是斯维尔德洛夫拍着胸脯打包票,他也无法放心。所以他不顾天色已经很晚了,连夜拨通了安妮公主的电话,希望能探一探这位看上去很善良很好说话的公主的口风。
“公主殿下正在前往维堡市的路上……请问您需要留言吗?”
这个答案实在不能让列宁满意,甚至有那么一点点怨言,他觉得安妮公主之所以走得那么急,就是准备躲着他,就是怕他询问粮食的问题。
以至于导师大人在心中告诫自己:“不能被资产阶级的假面目所欺骗了,从本质上说他们依然是唯利是图的。”
托洛茨基倒是帮着出了一个主意:“要不要询问一下维堡市委,如果真有大批粮食运抵了维堡市,他们或多或少会得到一点风声的……”
这个建议立刻就被列宁接受了,导师大人亲自出马,给维堡市党委和苏维埃打了电报,让他们一有消息立刻汇报,不得有半点迟疑。
当然,立刻就收到答复是不太可能的,以这个年代的通信能力,最少也得等一天,才可能收到回信。不过就算如此,列宁的心情也不错,这可是一两个月以来,他难得收到的好消息,虽然消息并没有被确认,但是他对李晓峰还是有那么一点信心的,至少某仙人一直就没让他失望过。
所以,这个晚上,导师大人难得休息得不错,第二天起床之后,他觉得是神清气爽,都有心唱一曲歌儿了。
不过导师大人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上午,当他正准备开展工作的时候。斯大林冒冒失失的就闯了进来,“列宁同志,维堡市的同志回信了!”
列宁立刻精神一振,迫不及待地问道:“快说!”
斯大林确完全没有高兴的意思,哪怕此时他心中乐开了花,但是脸上,他严肃得就像石雕一样,只听见这货沉声说道:“根据维堡市的同志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并没有大宗的粮食在维堡港卸货……”
说到这,斯大林就停下来了,此时他心中真是畅快无比,每一次,他同斯维尔德洛夫和李晓峰交锋,落败的都是他。而今天,他终于能打一个翻身仗了,如果维堡市党委没有撒谎,那么很显然,撒谎的就只能是李晓峰了。
嘿嘿,欺骗中央,用假消息晃点中央,这是什么样的罪名。还有斯维尔德洛夫,不假思索的就被假消息所蒙蔽了,还煞有介事的打包票,哈哈,我看你们怎么收场!
这确实是斯大林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他是迫不及待的想看李晓峰和斯维尔德洛夫的笑话了,如果不是导师大人在面前,他都想仰天大笑三声了。
甚至这货还在心里吐槽了一句:“老子就说穿越英美的联合封锁哪有那么容易,哼哼,这充分说明了,我的路线才是正确的,不打破封锁,根本无从解决粮食危机。等会我可要好好的向列宁同志进言,不能让他再被斯维尔德洛夫之流牵着鼻子走了!”
不过还没等斯大林打小报告,列宁自顾自的拿起电话拨给了斯维尔德洛夫:“给我接雅科夫同志……什么?雅科夫同志还没有来上班?”
列宁抬起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九点半,以斯维尔德洛夫的勤奋,不可能睡懒觉,更不可能无故翘班,这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列宁陷入了沉思,而边上的斯大林却是乐开了花,这个傻缺认为这充分说明了斯维尔德洛夫心虚,顿时就嚷嚷了一声:“雅科夫同志也太不负责任了,先是用假消息糊弄中央,事情暴露了之后,还看不见人了,他这种工作态度实在是……”
斯大林并没有把话说完,因为办公桌后面的导师大人正嫌恶的看着他,那种不耐烦和讨厌的表情顿时给钢铁泼了一盆冷水,这货赶紧闭上了嘴,再也不敢多说什么。
列宁也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不是他老人家不想说,而是实在没有那个心情。好容易才有个好消息,结果还没高兴一天,就给全搅和了,你说说列宁现在的心情好得了?最可气的是斯大林还不知趣,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列宁继续拨着电话,他又打给了斯维尔德洛夫的住所,得到的答案是小斯昨晚根本就没回家。顿时,列宁心中的疑惑就更大了,办公室没人,家里也没人,斯维尔德洛夫这是在搞什么?
不过不管斯维尔德洛夫在搞什么,列宁暂时都不允许事态扩大了,因为粮食问题关系甚大,最近一段时间把中央弄得是焦头烂额,好不容有了好消息,一夜之间又变成了镜中月水中花,而且昨天斯维尔德洛夫把话又说得那么满。
如果一旦证实消息有误,那么斯维尔德洛夫的政治声望将遭受极大的打击,连带着还可能牵连到他列宁。导师大人可不想让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那么一点政治优势因为这次的失误而荡然无存。
所以,必然的,导师大人只能选择冷处理这个事情,不管斯维尔德洛夫和某仙人是不是犯了错误,只能捂盖子!
当时,他老人家冷冷的看了斯大林一眼,吩咐道:“没有影子的事情,不要胡说八道。要相信自己的同志,不能听风就是雨,回去工作吧!”
斯大林倒是想再说点什么,不过看了看导师大人的脸色,他只能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还是别自找没趣了,别没能砸挂斯维尔德洛夫成功,反而自己惹一身骚。反正问题已经客观存在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斯维尔德洛夫的失误,没必要操之过急。
斯大林急匆匆的来了,然后又灰溜溜的走了,他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彻底的摧毁了导师大人好心情。整整一个上午,列宁脸上一点笑意都没有,严肃得就像一块坚冰,这让不少前来汇报工作的同志是受了不少煎熬,他们都以为导师大人是对他们的工作不满意。嘿嘿,这还真是无妄之灾。
中午时分,列宁又给斯维尔德洛夫的办公室打了电话,可是小斯依然不在,这下列宁真的震惊了,如果说上午不在,还可能是一时的意外,可是整整一个上午都杳无音讯,那就非常不正常了。
焦躁的导师大人都有心给契卡打个电话,让卢那察尔斯基帮着查一查斯维尔德洛夫到底去了哪里。好在他老人家还有一点理智,没有选择这种脑残的办法。
到了下午,斯维尔德洛夫不在的问题,就不能继续无视了,按照昨天政治局开会的决议,收到了维堡市的回信之后,将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可是当事人都不在了,这个会怎么开?
不能开也得开,反正列宁是硬着头皮进了会议室,实际上,维堡市委的回信对政治局来说根本就不是秘密,大家伙都关心这个问题呢,无数双眼睛都看着,所以第一时间获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大部分政治局委员都是比较惊讶的,都准备在会议上问一问斯维尔德洛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很显然,他们是问不成的,因为当事人根本就没有来开会,甚至有小道消息传播斯维尔德洛夫已经跑路了。当然,这种脑残的消息是没有人会相信的,堂堂的政治局委员怎么可能这么没有担当?就为了这么点小事跑路?那不是脑残吗?
反正大部分政治局委员都认为斯维尔德洛夫不是脑残,他之所以不出现,那一定是有原因的,至于原因是什么,呵呵,他们暂时还想不到。
于是乎会议就在一种尴尬的气氛中召开了,绝大部分委员都没有说话的兴趣,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粮食问题提还是不提呢?提的话,有打列宁和斯维尔德洛夫脸的嫌疑,不提的话,这还开什么会?
斯大林倒是很想说话,也很想批判斯维尔德洛夫,不过坐在列宁对面的托洛茨基都是一副忧心忡忡、萎靡不振的样子,完全没有落井下石的意思。他这个铁杆的列宁派也不好窝里横,只能不情不愿的闭嘴,并眼巴巴的盼着有人能首先站出来打破沉默。
可能有同志比较奇怪,托洛茨基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狠狠打列宁的脸呢?斯维尔德洛夫和某仙人的组合可是好几次让他吃了大亏,老托就不想报复吗?
想!恐怕还是非常想。但是托洛茨基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识大体,也就是说他的大局观还是不错的,二月革命胜利之后,他跟列宁的观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从大局出发,他接受了列宁提议,将区联派和布尔什维克合并。十月革命之后,在布列斯特合约问题上,他又同列宁有尖锐的矛盾,但是当大局再一次证明列宁的选择更合理的时候,在关键的时刻,他又一次转变了态度。
可见,此人做事,并不是特别的小肚鸡肠,为了大局他可以做出妥协,为了大局也能暂时放下私人恩怨。而现在,粮食问题是重中之重。虽然他对斯维尔德洛夫放鸽子和说大话的行为很恼火,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砸挂斯维尔德洛夫,政治局在这个时候必须保持一致,保持团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没有人有说话的欲望,会议就在沉默中进行着,随着时间的流逝,斯大林终于不耐烦了,他站了起来,问道:“列宁同志,会议还有必要进行下去吗?”
斯大林的不耐烦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大部分与会者并没有意识到他不耐烦的真实原因,大概也只有列宁能意识到,这货不耐烦的最根本原因是无法借故打压斯维尔德洛夫,他恐怕是很失望的。
实话实说,列宁对这样的态度是不满意的,虽然作为派系的老大,他希望自己的左膀右臂有一定程度的竞争,这不光方便他考察接班人的工作能力和心性,而且也有助于他稳定自己的权威。
但是,这样的竞争必须要保持在一定的程度内,不能过度。当然,不能过度不是说不能搞阴谋诡计,政治斗争不搞阴谋诡计还有什么意思?
一个领导者必然会遭到政敌的暗算,如果一点抗击打能力都没有,怎么面对将来的斗争?导师大人可没兴趣培养一株温室的花朵,历史上这样的教训也不少,虎父犬子,导师大人可不想落这么个结果。
但是,这也不是说导师大人就会纵容手下人内讧,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祸起萧墙,一个政治集团如果连内部都不团结,怎么面对外部的压力?
所以导师大人最希望见到的结果是,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之间开展良性的竞争,但是一旦要面对外敌的时候,双方又必须收起那一套明争暗斗的把戏,一致对外。
而在这一点上,斯大林做得总是不到位,钢铁总是不分场合的乱开炮,就比如现在,哪怕你再不爽斯维尔德洛夫,再想扳回劣势,那也得服从大局不是。怎么能在外人面前内讧呢?更何况外人都比你做得强,你看看人家托洛茨基,他够不爽斯维尔德洛夫和李晓峰吧?可是连他都没有落井下石,你怎么就忍不住呢?
可想而知,列宁当时的心情有多恶劣了,肯定要给斯大林一个警告:“有必要!”
其实斯大林老老实实的忍耐一会儿,说不定导师大人自己就宣布散会了,毕竟这么枯坐下去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导师大人也是要脸的人,继续坐等,脸上最没光彩的就是他自己。可是斯大林不识趣啊,偏偏急吼吼的要当出头鸟,结果就悲剧了。
当导师大人吐出有必要这三个字,斯大林当场就傻了,可以说,这是导师大人给了他当头一棒,除非他又准备自立门户,否则只能老老实实的坐下去。
斯大林那个郁闷啊,刚才他之所以要当出头鸟,并不完全是想要砸挂斯维尔德洛夫,虽然有这种意思,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确实不耐烦了。钢铁同志可从来不是好脾气的人,虽然为人一向很闷骚,轻易不随便说话,但是这货其实是一座沉寂的火山。一旦爆发,那是相当的猛烈。
比如现在,他就不耐烦到了极点,这才忍不住跳出来吐槽。可惜,这个时机他选得实在不是时候,导师大人一肚子邪火都别在心里,被他这么一撩拨,还不全都朝他去了。
反正斯大林当时是很尴尬的,走也不是坐也不是,这货都有心抽自己两个嘴巴了,叫你丫的嘴贱,急着去投胎啊!
不过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谁让你这厮没耐心的,导师大人可不会听他解释,而且斯大林也完全没办法解释,难道他能说自己真是无心的,真不是有心针对斯维尔德洛夫去的。这话谁信啊!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导师大人是不相信的!(未完待续。)
195自找没趣
就在斯大林进退两难准备用头撞墙的时候,会议室的大门忽然被推开了,一个头顶冒着白烟,热得气喘吁吁的人直接就冲了进来。
“对不起,同志们,我又迟到了……”
来的人无疑正是斯维尔德洛夫,而他的到来恰到好处的为斯大林解了围,当然,与其说是解围,还不如说让钢铁从舞台正中心的主角直接变成了路人甲之类的角色。
反正随着斯维尔德洛夫的突然出现,斯大林是无限的接近于背景板了。至少在座的大佬们立刻就将注意力转移了,没有人再关心斯大林,实话实说,这比刚才的进退两难还让斯大林伤心。
不过他就算心里头再不爽,也没什么意义,主角都回来了,谁会关心男九号的感情?
比如导师大人,一瞬间,他就将原本对准斯大林的矛头转而对准了斯维尔德洛夫,“雅科夫同志,你这是在搞什么名堂?消失了整整一个上午,而且还在会议中迟到,你就是这么开展工作的?”
不要误会,列宁并不是有意要针对斯维尔德洛夫,更不是准备大义灭亲,好好的修理修理小斯。之所以他抢着批评,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保护小斯。
很明显嘛!不管是消失还是迟到都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真正要命的是粮食问题,忽悠中央可是罪大恶极,而列宁却是避重就轻,只在相对次要的问题上开炮,而提都不提粮食问题,这不是保护能是什么?
应该说导师大人是煞费苦心了,不管粮食问题怎么解决,只要他抢着先批评斯维尔德洛夫,那么周围那些跟小斯不太对付,或者说想追究责任的人就必须掂量了。
这就是导师大人摆明了态度,那意思就是说,斯维尔德洛夫我是要保的,否则我大可以开门见山的在粮食问题上开炮嘛。所以,你们最好识相,如果不开眼,那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在座的都是人精,导师大人的态度简直就是一目了然,哪怕是憋足了精神想跟斯维尔德洛夫一较高下的钢铁,这回都仅仅的闭上了嘴,现在这货总算明白了,为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