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兵在1917-第6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伯利亚修理球。
“这么干,太……”雅科夫有点哭笑不得,他可没想到某人竟然用这种损招。
不过李晓峰却完全不在乎:“太什么?太没节操?”
雅科夫脸颊抽了抽,对某人实在有些无语。既然知道没节操,何必还要做呢?不就是个阿帕纳先科吗?收拾他,用得着用这种损招?
李晓峰摇了摇头道:“现在只能用损招。”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斯大林的存在,李晓峰暂时不能正面敲打阿帕纳先科,哪怕是这货的小报告都堆成山,也不能用。用了就是引爆斯大林集团和斯维尔德洛夫集团的正面冲突。
李晓峰认为只有从一个让斯大林想都想不到的角度切入,才能达到既能敲打阿帕纳先科,也不引爆冲突的目的。是的,李晓峰敲打阿帕纳先科的幌子,就是维护阿帕纳先科的名誉。
他这个总政治部主任装出一副对打阿帕纳先科小报告很不满意的样子,实际上却是给阿帕纳先科上眼药。怎么上眼药呢?很简单,那些打过阿帕纳先科小报告的人,他也抓来讯问,但一般都是板子高高举起但是却轻轻落下,一般给个警告或者骂两句就放了。而阿帕纳先科的那些跟屁虫,不管是以前说没说过阿帕纳先科的坏话,进了审讯室那都得脱一层皮,反正进去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囫囵出来的。
可能有同志有疑问,不是人人都像格里戈连科那样之前说过阿帕纳先科的坏话吧?如果阿帕纳先科的党羽没有打过小报告,那怎么办?
怎么办?简单之极。总政治部和KGB是干什么的,没听过什么叫栽赃陷害?不客气地说,李晓峰说有,谁敢说没有?特务机关没别的,就这点厉害!
“这么搞不会搞出大事来吧?”雅科夫提醒道。
李晓峰笑了笑道:“我又没有特别过份,收拾的都是阿帕纳先科身边那些溜须拍马的家伙,他真正的心腹,不是还没动吗?”
说着,李晓峰又感叹道:“阿帕纳先科只要不是特别蠢,现在应该已经得到了消息,我就不信,他现在还有心情打猎!”
雅科夫这才明白李晓峰的打算,这叫敲山震虎,你阿帕纳先科不是躲着不出来吗?那就逼你出来!
“如果他真有那么蠢呢?”雅科夫不放心的问道。
李晓峰轻蔑地说道:“那这样的蠢货也没有必要留在远东红旗方面军了!”
阿帕纳先科当然不是那种十足的蠢货,哪怕他确实有点二,也会有人提醒他不要继续二下去了。比如伏罗希洛夫,当这个“大个子”得知了李晓峰的动作以及之前阿帕纳先科的反应时,简直时七窍生烟,在电报里将阿帕纳先科骂了个狗血喷头,命令他马上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
实际上不用伏罗希洛夫命令,阿帕纳先科也没心思打猎了,他的小伙伴可是被抓走了不少,而剩下那些没有被抓走的也收到了通知,要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到定的地点交代问题。
讲心里话,阿帕纳先科是气得火冒三丈。他好容易才用强硬的手段在远东红旗方面打开了局面,站住了脚跟,可被某人这么一弄,权威是岌岌可危,再被某人这么折腾下去,今后他还怎么开展工作?
尤其让他生气的是,某人还是打着维护他名誉权的幌子这么干的,这尼玛简直就是故意恶心他!当时阿帕纳先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是可忍孰不可忍!
“安德烈。彼得洛维奇同志,你为什么随便乱抓人!”阿帕纳先科气咻咻地质问道。
不过李晓峰却一点儿都不生气,很平静地问道:“什么叫乱抓人?总政治部掌握了充分地证据,打掉了一个诽谤诋毁我军高级干部的反革命组织。充分地维护了你个个人名誉,怎么,还你一个清白,你还不高兴?”
这话差点没把阿帕纳先科气死,他就是再傻,也听出来了某人话里的潜台词:“你再逼逼,再逼逼,信不信老子给你来个神转折,直接说那些小报告和举报都是真的,到时候丢脸丢官的可是你小子!”
“可是,你至少要征求一下我的意见吧!”阿帕纳先科气呼呼地说道。
“征求你的意见?”李晓峰笑了一声,“我是代表军委来调查案件的,你对军委的决定不满意吗?”
阿帕纳先科哑口无言,这时候他才想起来,人家是军委委员,还是总政治部主任,人家用得着征求他的意见。这时候,他有点后悔自己避而不见的举动了。早知道某人这么难搞,而且睚眦必报,他躲个球啊!
不过这时候后悔已经晚了,阿帕纳先科也知道此时不是后悔的时候,关键的是怎么找回场子。
是的,不得不承认阿帕纳先科这个人的政治智慧是有点不够的,此时此刻,他依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依然以为可以找回场子。所以他硬邦邦地顶了一句:“就是军委的决定,但也不能不通知我们方面军司令部就胡……行动吧?”
差一点,这货就要说出胡来这个词儿,好在他还有一点智慧,临时改口了,否则,李晓峰当场就能喷他一脸。当然就是算是临时改口也讨不到好。
因为李晓峰说道:“谁说没通知你们?”
阿帕纳先科梗着脖子质问道:“那我怎么不知道?”
李晓峰冷笑了一声,挖苦道:“那就得问你自己了?”
问我?阿帕纳先科先是一愣,继而就反应过来了,他这不是出去视察了么,而且为了躲某人,他故意连电台都没开,伏罗希洛夫的电报和相关消息还是亲信开车给他送过去的。
不过阿帕纳先科肯定不能承认这是自己的失误:“我这不是出去视察工作不在吗?您多少也得等我回来才能开展行动吧?”(未完待续。)
106张鼓峰
从阿帕纳先科的这番话里,李晓峰算是搞明白了一件事,这货确实是个实打实的二百五,否则能说出这么二五眼的话来?
让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委员等你区区一个方面军司令员,你丫以为你是谁,这是脑子里不清醒么!
这让李晓峰心里头一阵好笑,甚至都有点觉得跟这样一个二货较劲实在是有失身份。不过这也就是一眨眼的想法,很快他就重新恢复了铁石心肠。
“等你,”李晓峰脸上显露出明显的轻蔑之情,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他大声教训道:“阿帕纳先科同志,你就是这么开展工作的?按照你的意思军委也得就着你的日程表开展工作?你以为你是谁?”
阿帕纳先科脸上顿时就白了,当然,他是觉得没面子,再怎么说他也是方面军的司令员,某人多少也要给他留一点面子吧?
问题是,阿帕纳先科就没想过,李晓峰凭什么要给他留面子?他又有什么资格在李晓峰面前讲面子。更何况,一开始不给人家面子的正是你阿帕纳先科。
挖苦了阿帕纳先科之后,李晓峰根本就没给他说话的机会,继续教训道:“根据军委的指示,总政治部实地检查了远东红旗方面军的情况,发现问题十分严重……作为远东红旗方面军的司令员,我代表军委给予你严重警告的处分!”
阿帕纳先科几次试图插话,但是每一次都被李晓峰堵了回去,或者说人家都没准备给他说话的机会,也根本就不想听他的废话。
教训完了之后,李晓峰横了一眼阿帕纳先科,他知道这货不会服气,不过不要紧,如果这货这么快服气,他反倒要失望了。
“三天之后,写一份一万字的深刻检讨交给总政治部!”说完这话,李晓峰一指门外,毫不留情地说道:“现在你可以走了!”
阿帕纳先科气的咬牙切齿,一度的他想要当场发飙,可是当他看到某人寒光闪闪的眼神时,这个大老粗缩卵了。因为某人的眼神他见过,曾经在斯大林那里见过,这种气场他太熟悉了,所以生生地忍住了火气,灰头灰脑地离开了李晓峰的办公室。
“这个家伙也不是那么不堪么!”雅科夫笑道。
“他要真是个完全没脑子的,也混不到今天的位置了。”李晓峰淡淡地回答道。
雅科夫问道:“那这个事儿,就这么完了?”
李晓峰耸了耸肩道:“谁知道。不过最好就这么完了!”
是的,政治上最难以预测的对象不是那种聪明人,实际上所有的聪明人都有统一的行为模式,他们精于算计,善于抠细节,而且一般不愿意冒险。也就是说聪明人的政治手段反而是稳定的,不会突然的走极端。
而阿帕纳先科这样的大老粗就不好说了,这样的人脑筋少,惯于直来直去,但是普遍胆子大,不怕捅破天。逼急了,这种人能狗急跳墙。而且这种人易冲动,可能一点点小事就能引爆他们。
所以李晓峰实在搞不清楚阿帕纳先科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只希望这个炮仗不会太敏感。
“要不要给伏罗希洛夫或者斯大林打个招呼,告诉他们就此为止?”雅科夫建议道。
李晓峰撇了撇嘴道:“我丢不起这个人!”
是的,给斯大林或者伏罗希洛夫支吾一声确实能避免很多问题。但是这么做了,反而暴露了底牌,会让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看出李晓峰并不准备把阿帕纳先科怎么样,那样的话,说不定又要让事情平添变数。
雅科夫忧心忡忡地问道:“万一那货炸刺了?”
“炸就炸呗,我要是连个方面军司令都搞不定,那不成了笑话。”
那么,阿帕纳先科现在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实话实说,他确实很生气,某人训了他一顿不说,还要让他写什么一万字的检讨。尼玛,谁不知道他是大老粗,三棒子打不出个屁来。他宁愿操刀子上阵砍人,也不不愿意提笔写字。
在阿帕纳先科看来,让他写检讨,简直就等于当面抽他嘴巴一个效果。反正他是越想越生气,真心是怒火中烧。不过这位也有一个优点,生气归生气,但不会蛮干。政治局候补委员、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随便哪一个都能一指头碾死他!
阿帕纳先科想了想,告诫自己不能胡来,而且某人虽然打了他的脸,处置了他的人,但没有将他往死里赶,而且那些被处置的人不算是他真正的心腹。会溜须拍马舔菊的人多的是,大不了再提拔几个就是了。所以,阿帕纳先科暂时将这笔账记在了心底,发誓以后飞黄腾达了,再跟某人算总账。
如果事情就这么打止,那么李晓峰这一趟远东之行也就圆满结束了。不过就在李晓峰准备返回莫斯科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1938年6月23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远东局局长亨利希。留希科夫突然从自己管辖下的第59边防总队波谢特—珲春国境叛逃满洲。据说关东军从他的口中获得了“大量有关苏联远东驻军的宝贵资料”。
一时间,日本陆军上上下下蠢蠢欲动,尤其是关东军和朝鲜军这两个喜欢“抗命独走”的海外军人集团更是摩拳擦掌,希望能够一洗诺门坎惨败之耻。
至于苏联方面,尤其是远东红旗方面军的反应,那就比较有趣了。阿帕纳先科有时候挺蠢,但这回脑子就突然活泛了起来。立刻给总参谋部打了一个报告,言之凿凿地宣称留希科夫之所以会叛变,重要的原因就是李晓峰“胡作非为”所引起的。
说实话,李晓峰看到这货给总参谋部打的报告时,都有些好笑,是哪个白痴给这个蠢货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这真心是撺掇阿帕纳先科作死!
是的,阿帕纳先科的行为就是作死。以为区区一个留希科夫就能扳倒某仙人,这实在太天真。因为留希科夫首先是NKVD的人,要追究其叛逃的责任,第一个挨板子的就是叶若夫,谁让他暂时主持NKVD的工作呢?你以为血腥侏儒是好相与的?其次,李晓峰前往远东红旗方面军视察,并给予阿帕纳先科一定的警告,那是军委做出的集体决议。你阿帕纳先科喊冤叫屈,这是指桑骂槐指责军委犯了错误是吧?
更何况,李晓峰的处置方式其实军委是比较满意的,敲打了阿帕纳先科,又杀了几个用来替罪的小卒子,对上面下面都有交代,而且还没有单方面改变远东红旗方面军的领导格局。这样的方式哪怕是斯大林都能接受。
而现在,你阿帕纳先科竟然倒打一耙,这不是逼着某人推翻之前的结论,直接给你一撸到底?谁让你小子找死呢?
反正,在见到阿帕纳先科的报告时,斯大林都不淡定了,他决不允许阿帕纳先科作死,所以立刻亲自给他发了一封电报,将那货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如果不是无线电隔着,大嘴巴都抽上了。
不光是骂了阿帕纳先科,斯大林还提议让李晓峰全权处理留希科夫叛逃一案,说什么完全支持李晓峰的判断。
这让李晓峰都感叹了一句:“钢铁还是老道啊!”
为什么?斯大林这两手确实做得漂亮,尤其是将叛逃案交给李晓峰处理,尤其是漂亮。既是充分表示阿帕纳先科的告状不过是那货自行其是,又给足了某人面子。
李晓峰也知道这就是个意外,既然斯大林这么给面子,他也不能跟一个白痴较劲不是。于是他留在了远东,亲自督办留希科夫叛逃案。其实也没什么需要督办的,留希科夫的叛逃只是他的个人行为而已(历史上是害怕被大清洗波及),而这货已经跑了,一时半会儿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不过留希科夫虽然跑了,但是远东红旗方面军肯定需要进行整顿,尤其是NKVD负责的边防部队,那更是整顿的焦点所在。于是乎跟留希科夫有关的人都倒霉了,不是撤职查办,就是停止接受检查。反正NKVD远东局是被过了一道筛子。
不光是人事上进行大整顿,边防部队也进行了整顿,NKVD远东军被要求严格加强边境防务,其中留希科夫叛逃的那一段国境必须被彻底地看管起来。
这一道命令顿时让NKVD鸡飞狗跳,为了不去西伯利亚修地球,立刻果断采取了断然措施——将波谢特—珲春国境线上可以俯览中朝苏三国的制高点张鼓峰予以占领!
看到张鼓峰这个地名,有经验的朋友肯定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历史上围绕这个张鼓峰日本和苏联大打出手,恶战了一场,那么这个张鼓峰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张鼓峰位于中朝苏三国交界的一段狭长湖岸地带,其中布满了沼泽和洼地,中间只有一些乡村土路。这让沼泽与洼地间突起的几个小山峰就显得格外高大,其中张鼓峰是最高的,从而统领了中苏边境的走势。
这座小小的张鼓峰离图们江口大约二十公里,西北方向距珲春约75公里,距离符拉迪沃斯托克130公里。它基本上是一个规则的平头圆锥体,锥底宽度200米,东部(苏联方向)坡度为10~15度,山顶处为45度。西部(华夏方向)比较陡,有些地方能达到85度。
整个小山峰海拔约152米,东边是哈桑湖,南边有防川湖,湖畔的小村子叫防川屯,与朝鲜的豆满江里隔图们江相望。在在张鼓峰东南约3。5公里处,有一座1886年竖立的土字界碑,此界碑是中俄两国陆地边境的起点。
而在苏联的地图上,张鼓峰被标为“扎奥焦尔纳亚高地”,其实意思就是湖对岸的高地。站在张鼓峰山顶,可以俯览整个波谢特湾和太平洋近海。据说在天气晴朗时,站在张鼓峰山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整个苏联东部海岸线,其中就包括苏联远东第一军事重镇符拉迪沃斯托克。
如果张鼓峰落在日本人手里,就可以凭借机枪与火炮至少控制波谢特湾西部与南部。另外,地处图们江与哈桑胡之间的张鼓峰不需要构筑任何防御工事,是最天然的阻击阵地,堪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在历史上,张鼓峰附近的中俄国境线就一直不太明确。1886年的《中俄珲春东界约》对张鼓峰下土字界碑以北的边境线描述得比较含糊,只能根据不同时期绘制的图纸来确定边境线走向。
按照日本和伪满洲的看法,张鼓峰不是苏联领土,甚至哈桑胡周边都不是苏联领土。他们依据的是按照1909年华夏清政府驻军和珲春边务处共同绘制的地图,以及1911年俄国参谋部绘制的地图,边境线通过哈桑胡以东,走向为南北方向。而按照1915年1920年华夏东北三省陆军测量局发行的地图,边境线在张鼓峰和哈桑胡之间靠近哈桑胡的地段。
不过前面说了,张鼓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对苏联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苏联人一直只抓住对他们有利的《中俄珲春东界约》说事,这个界约的描述是“自土字界碑西北岭经哈桑胡之西至沙岗子之北,立第一记号……”。因为并没有更详细的描述,所以谁也不知道也无法判断土字界碑与第一记号之间的边境线究竟是否经过张鼓峰,如果经过,又是如何经过张鼓峰。反正苏联人一口咬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边境线穿越张鼓峰,并且张鼓峰属于苏联!”。
实事求是的说,这完全就是不讲道理。不过在涉及到重大国家利益时,实事求是讲道理本来就是一种傻逼的行为。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就应该不讲道理。
当然,当年的华夏不具备不讲道理的本钱,更有意思的是,这一次日本人竟然准备帮华夏讲这个道理。不过,日本人其实也是维护其本身的利益,说白了,还是准备不讲道理。
李晓峰自然知道张鼓峰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的来龙去脉,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他也只能陪着日本人不讲道理。不光是不讲道理,李晓峰听闻留希科夫叛逃之后,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张鼓峰的问题会向着武装冲突的方向发展,所以在第一时间就引起了高度重视!
这年月都是先下手为强,张鼓峰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决不能落在鬼子手里。所以在得到军委的授权全权处理叛逃案之后,他下达的第一个命令不是追究NKVD远东局领导层的责任,而是命令第59边防总队立刻抢占张鼓峰!
当时,因为地理原因,在1932年日本关东军侵占了东北三省之后,对存在争议的张鼓峰起初采取“不向边界不明地区派兵”的谨慎方针,虽然关东军在珲春地区驻扎了两个步兵大队和一个炮兵中队,但在张鼓峰连固定哨位都没有。
不过在哈拉哈河冲突之后,鬼子一直憋着报复,根据就近防卫的原则,大大加强了争议地区的兵力。按照远东红旗方面军的侦察,鬼子在珲春附近集结了重兵,而且还摆出了一副强势出击的架势。
所以在听闻苏联边防部队登上了张鼓峰之后,伪满洲国边境警备队立刻前往驱赶。当时第59边防总队波德戈尔纳亚边防哨所主任彼得。捷列什金上尉指挥的一只小队和伪满洲警备队近距离对持。
当时伪满洲警备队摆成散兵线队形,端着枪躬身前进,在距离苏军阵地50米的时候,手中举着战刀的指挥官命令停止前进,双方就这么眼瞪眼的对视了一个昼夜,最终伪满洲警备队选择撤退。
不过这并不意味这日军和伪满洲国就缩卵了,在第二天,鬼子先是发动了外交攻势,要求苏联从张鼓峰撤走。对此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斯托莫尼亚克的答复是:“没有任何一名苏联边防人员踏上邻国的一寸国土,并且任何一名苏联边防军人都决不允许一寸国土落入别国之手!”
苏联的强烈表态让鬼子看到企图通过外交恐吓拿到张鼓峰是完全没有希望的。实际上之前他们在哈拉哈河已经领教过苏联的强硬了。而且这一回的外交攻势其实依然只是烟雾弹。
早在几个月前,日本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和伪满洲国军政大臣于芷山就巡视了张鼓峰地区,其目的其实就是做战前的考察而已。
在外交攻势失败之后,驻珲春的日本宪兵队长松岛六合等三人化妆成朝鲜农民,找到了两名当地居民做向导,从南坡爬上了张鼓峰侦察苏军的军事部署。
傍晚时分,这伙人正在绘制苏军防御地图时,被苏联边防军发现,第59边防总队工兵主任维涅维京中尉当场将松岛六合击毙,其余两个日本宪兵慌忙逃跑。
当晚八时,这一突发情报传递到了李晓峰的案头,他立刻就意识到了情况将进一步恶化,立刻亲自赶往远东红旗方面军司令部,要求阿帕纳先科立刻将部队的战备等级提高,并马上至少向张鼓峰地区增派一个团的兵力……(未完待续。)
107一触即发
“贸然向存在争议的地区派遣军事力量,这不妥吧?”
让李晓峰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在他看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却在阿帕纳先科这里卡了壳。这位一直以来无比莽撞和粗鲁的指挥官突然变成了裹脚小媳妇,用标准的官腔表示了拒绝。
李晓峰皱了皱眉头,冷冷地说道:“正是因为存在争议,才需要派驻军事力量!”
不过阿帕纳先科依然不为所动,摇头晃脑地拒绝道:“这个嘛,不错是一点点小小的边境纠纷,至于大惊小怪么?先请示军委吧,如果军委同意,我就没意见。”
看上去这一回阿帕纳先科学会了充分尊重上级,准备按照规矩办事了。但是在李晓峰看来却不是这么回事,在留希科夫叛逃之后,政治局已经预见到了可能存在的争端,经过讨论,授予了他和阿帕纳先科临机决断的特权。只要他们同时认为有必要采取的措施,可以先部署后上报。
现在李晓峰就是想要动用这个临机决断的权力,很显然,阿帕纳先科不准备答应,皮里阳秋的表示了否定。那么阿帕纳先科为什么会选择拒绝呢?
原因是他有点不爽,之前李晓峰可是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