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兵在1917-第7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何况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东波兰老百姓其实也挺无辜的,战争谁不害怕?如果能窝在自己的家里,谁愿意当难民呢?人类最基本的趋利避害心理促使了他们的行为,真正可恶的是东波兰的那些官僚,简直就是不干人事!就该给这帮货统统枪毙!
在这方面李晓峰的行动就果断得多,立刻命令KGB逮捕这些放弃责任潜逃到苏联的渣滓,然后统统将其拉到边境线上,当着涌过来的波兰难民宣布他们的身份,然后明正典刑,将这帮货统统挂在了电线杆上。
这一做法立刻遭到了东波兰流氓政府(我没有打错,确实是流氓而不是流亡)的强烈抗议,这些该死的党棍和官僚还有脸说什么草菅人命。只不过这回他们哭啊喊啊都没用,因为不管是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还是图哈切夫斯基和亚基尔都被这些混蛋恶心的够呛,恨足了他们给红军撤退制造的麻烦,随便两句安抚的话就给他们打发了。反正李晓峰仅仅是受到了口头上的批评,连毛都没掉一根。
不光是没有掉毛,还刷了一把声望。红军战士对KGB和某仙人的做法十分满意,认为确实应该给这些杂碎一点颜色看看,杀得好!至于东波兰擦脚布,也没有任何意见,对于那些和平时期享受特权危难时刻抢先逃跑的家伙,他们也没有一点儿好感,在大声为李晓峰叫好,甚至要求某人最好连东波兰流氓政府一起干掉才好。
可虽然李晓峰的做法是大快人心,但是却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改变撤退时的混乱。按照原定计划,在8月25日,一线的阻击部队就可以撤退了。因为按照正常速度红军主力应该已经撤退到了白俄罗斯。
可是因为难民的搅和,在8月25日,红军主力还离白俄罗斯边境有一半的路程,这也就要求阻击部队必须继续坚持。
说实话,这很残酷,面对德军汹涌澎湃的攻势,阻击部队以薄弱的兵力能坚持这么久已经是殊为不易,留下阻击的每一只部队都已经伤亡过半。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打光了。
比如说压力最大的上马乌基尼亚,近卫机械化第一军的两个坦克师已经基本报销,残存的机械化步兵师也仅仅剩下一半的人员还能够战斗。在他们左右两翼,协同作战的步兵第10军如今仅仅还剩下两个半团,可以说上马乌基尼亚随时都有可能陷落。
不过让军委没有想到的是,该军才最后一名高级指挥官彼得罗夫斯基少将的带领下竟然咬牙坚持了下来,反而是南边防守缅济热茨的部队先一步崩溃了……(未完待续。)
175初上战场(上)
维克多。维克多洛维奇AKA装甲列车。这是一个棒小伙子,1917年出生的他,今年才24岁。为什么会有一个装甲列车这么不伦不类的绰号呢?
原因很简单,作为老维克多的孩子,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的那一晚,他的老头子指挥一辆装甲列车正在同白军激战。战至正酣的时候,传令兵忽然告诉他:“你们家大小子生了!快给取个名字吧!”
当时老维克多满脑子都是战斗的时,根本就没注意到传令兵在向他报喜,他只嘟囔了一句:“装甲列车,前进!”然后就风风火火的跑了。
可怜的传令兵当时就傻眼了,这是闹哪样?无奈之下,他只能告诉那位望眼欲穿的母亲:“维克多同志说了,孩子就叫装甲列车!”
你说这玩意儿怎么弄,等到国内革命战争结束,老维克多才觉得有必要给儿子换个正经名字,不过装甲列车的喊了这么多年,也算是比较顺口了,大家也就默认了这是小维克多的外号。
装甲列车在军队大院里长大,不可避免的子承父业也当了一名光荣的红军丘八。24岁那年从红军陆军指挥学院毕业之后,就分配到了红军第16集团军下的第五机械化军的第109机械化步兵师服役。巧合的是,他父亲老维克多正是该师的参谋长,父子两代人都在一只部队服役,这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不过老维克多并没有感到高兴,如果有选择的话,他真心不希望装甲列车参加这场战争。参加过一战和国内革命战争的老维克多太了解战争的残酷性了,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真心是不想让那小子子承父业。曾经他有想过送装甲列车上大学,最好是当个工程师或者学者什么的,可惜装甲列车只对参军有兴趣,这让老头十分担忧也十分遗憾。
1941年8月26日,刚刚完成整训和换装工作的第五机械化军接到了紧急命令,随同16集团军的其他部队一起快速前往布列斯特,去守住这个至关重要的要塞,掩护前线的部队安全撤往明斯克。
经过两天两夜的急行军,第五机械化军、第32步兵军的第46步兵师以及第41步兵军的第118步兵师合计五个师抵达了布列斯特。
此时的布列斯特地区,除了少量的NKVD边防军之外,挤满了从东波兰方向逃过来的难民以及仓皇从前线撤退的散兵游勇,局面是惨不忍睹。
作为第109机械化步兵师的参谋长,老维克多对前景很不看好,或者说忧心忡忡,他很担心这一次父子两人将一同为国捐躯了。
当然有这种担心的不止老维克多一个人,作为第16集团军的司令,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卢金中将心里头也是沉甸甸的。
第16集团军并不是什么精锐部队,按照总参谋部开战前的部署,最精锐的部队都部署在最前线,而那些战斗力比较差或者装备比较陈旧的部队统统丢在了中央方面军,实际上就是担任战争预备队的角色。
战争爆发之后,部署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第16集团军一部分部队被调动到了明斯克周围,比如第五机械化军和第32步兵军的第46步兵师。其余的部队一方面在紧张的进行换装工作(将老旧的莫辛纳干30步枪换为SKS35(SKS20的改进版,主要是将枪刺从刀型换成了三棱刺型),另一方面在基辅方向吃紧之后,将第32步兵军的第152步兵师(该军只有两个步兵师和一个军属炮兵团)和第41步兵军的第144和第235步兵师调往了基辅方向,划给了乌克兰方面军。
总而言之,卢金手头上的第16集团军其实只是一个架子,其兵力只能算是一个加强过的机械化步兵军。而他们的任务却十分的艰巨,随着缅济热茨被古德里安突破,德军的装甲洪流很快就将向布列斯特涌过来,卢金能不能守住布列斯特,关系到红军的主力是否能够安全撤往明斯克。
说实话,当时不管是总参谋部还是军委都并不十分看好卢金,因为卢金在红军当中并不算一等一的战将,否则也不会让他去指挥二线的第16集团军了。
按照总参谋部和军委的意思,最好是临阵换将,让其他能力更突出的同志去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比如说巴格拉米扬。不过李晓峰却表示反对,别人不知道卢金的能力,他还能不清楚,这是一个被低估了人才,历史上卢金极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相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事实证明,李晓峰没有看错卢金,抵达布列斯特之后,卢金在极短的时间里抢筑了防线,并将一团混乱的该地区收拾得井井有条。一时间,红军的撤退部队和难民都恢复了秩序,开始有条不紊的高速后撤,反正连一向挑剔的图哈切夫斯基都表示卢金干得不错。
当然,卢金是否能挡住古德里安,这还得看真刀真枪的战斗,而战斗很快就爆发了。第二坦克集群的第24装甲军的第3装甲师和第46装甲军的第10装甲师已经进入了白俄罗斯,前锋部队直指布列斯特要塞。
此时,卢金刚刚抢修完工事,正在整顿被第二坦克集群追得鸡飞狗跳的红军溃散部队。一场短兵相接的遭遇战很快就爆发了。
首先同德军交火的正式装甲列车所在的109机械化步兵师的坦克团,作为该团一营二连三排排长,装甲列车少尉指挥着三辆BT7坦克首先同德国装甲掷弹兵交手。
“一辆三号坦克和sd。kfz。251半履带步兵车出现在了望远镜里,能看出德国佬还是蛮惬意的,他们缺乏警惕性,脸上带着笑容,仿佛是去野餐而不是去打仗……我让小伙子们沉住气,这应该仅仅是敌人的先头侦察部队,后面应该还有德国鬼子,要干就干一票大的,最好是将敌人全歼!”
初出茅庐的装甲列车显得信心满满,迫不及待的想要大展拳脚,而他的猜测也基本准确,在那辆sd。kfz。251后面,果然还跟着另外一辆sd。kfz。251和一辆二号坦克。
当时装甲列车还有些失望,对于这样的对手很不满意,用他的话说:“怎么也得跟三号坦克交交手,欺负二号坦克有什么意思?”
说实话,如果让德国坦克手听到了装甲列车的心声,恐怕会出奇的愤怒,作为第二坦克集群的尖刀部队,他们就是开着二号坦克一路追着红军屁股打,T34和T35他们也不是没干过,区区一个破烂BT7也敢鄙视他们,简直就是个笑话。
不过很快装甲列车就证明,他从不开玩笑,经过精心伪装的BT7坦克完全没被德国人发现,两辆二号坦克和两辆sd。kfz。251排成一列纵队大摇大摆的沿着公路前进,一点危险意识都没有。
“三号攻击队列末尾的那辆二号坦克,二号和我一起攻击第一辆,得手之后立刻转移火力消灭敌人的步兵车!”
装甲列车的命令简单而清晰,很快,随着他一声令下,三辆BT7一起开火,当45毫米穿甲弹击穿二号坦克的侧面时,德国人这才发现自己被埋伏了。
居于队列第二位的那辆二号坦克很快起火爆炸,一个成员都没能逃出来,而末尾那辆运气比较好,三号车测距失误脱靶了。
“集中火力先消灭敌人的坦克!”装甲列车很快命令炮长调转炮口。其实,这并没有多大的必要,毕竟二号F型的20毫米机关炮威力很小,在远距离上没太大威胁。
不过装甲列车却不这么想,在他看,二号坦克那就是一盘菜,如果他竟然在收拾一盘菜的时候还付出损失,这不是说明他无能吗?装甲列车想要的是尽善尽美的战果。
三辆BT7立刻开始加速,一面向剩余的那辆二号坦克逼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躲避敌人反击。20毫米的KWK38威力一般射速还是给力的,如果被其连珠弹雨黏住了,以BT7的装甲厚度不死也要脱层皮的。
德国坦克手也确实有两把刷子,在初期的慌乱之后,很快开始猛烈反击,别看他移动速度不快,但却利用好了地形掩护,并且短停射击精度相当可观。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德国炮手的运气不太好,连续几炮都是差之毫厘,几乎是蹭着BT7的边飞走了。
而新手装甲列车手气就很旺了,继之前首开纪录之后,最后终结敌人的也是他,一枚45毫米穿甲弹正中二号坦克的前脸,轻而易举的撕开了炮塔,一声巨响之后,它挣扎了两下就不动了。
剩下的战斗几乎就是一边倒了,缺乏反坦克手段的装甲掷弹兵被装甲列车打得稀里哗啦,分分钟钟的功夫两辆sd。kfz。251就被摧毁,而车上的掷弹兵要么被打死,要么就只能举手投降。
带着一窜俘虏,装甲列车回到了营部,这让他极大的满足了虚荣心,作为二线部队,尤其是在战争爆发前急速扩充的二线部队,第五机械化军的小伙子们战斗经验基本为零,憧憬着做大英雄拯救世界的他们很是羡慕装甲列车的好运气。
不过老维克多却不太高兴,狠狠地将装甲列车训斥了一顿:“你个小兔崽子,谁让你冒冒失失的发动进攻的?万一敌人的大股部队就在后面,你这不就是肉包子打狗了?师部是让你们去侦察敌人的动向,不是让你胡打瞎打!”
装甲列车嗯嗯啊啊的回应着老维克多的训斥,他并没有试图为自己辩解,因为他对老维克多没用,老头子只会认为他是翅膀硬了不听话了,将会更加严厉的教训他。装甲列车可不想当着众多部下和下伙伴的面被老头修理一顿,那太没面子了。其次,老头子说得也很对,他就是想立功向战斗,既然如此,有啥好反驳的呢?
被教训了一通的装甲列车并没有老实下来,等老维克多一走,他就原地满血复活了,甚至是积极策划下一次该怎么同敌人交手,反正他是信心满满。
不过卢金却没有装甲列车那么充足的自信,通过对俘虏的审讯,基本上搞清楚了敌人的兵力,打头的就是两个装甲师,还有至少两个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很快也会抵达战场,短时间内敌第二坦克机群的主力就会尽数赶来,这份压力可是不小。
能让卢金稍微乐观的有两点,第一敌人坦克性能不咋地,二号坦克和三号坦克已经完全落伍了,而四号坦克数量又太少。而他这边虽然绝大部分都是BT7和BT5,但也还是有少量的T34和T35,综合考量,装甲部队上他有优势。
此外,之前一度十分肆虐的德国空军在进入了白俄罗斯之后,也没办法继续那么肆无忌惮的嚣张了,随着红军的野战机场抢修完毕,一部分战斗机和攻击机可以靠前布置,这将抵消德军相当一部分优势。
也就是说,能不能守住布列斯特,最关键的还是看红军的战术和斗志,如果能做好这两点,还是大有可为的。
与此同时,古德里安也抵达了布列斯特前线,和卢金一样,坦克怪杰也想大有可为。只要他能快速突破布列斯特的苏军防线,将有可能直插明斯克,在第一坦克集群被挡在上马乌基尼亚的时候,这正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为了尽快的突破苏军防线,古德里安命令刚刚抵达布列斯特不久的第3、第10和第十摩步师立刻发动进攻。
8月30日清晨,当太阳刚刚露出小小一角,德军的炮兵就开始向布列斯特要塞外围猛烈的轰击。当时躲在坦克中的装甲列车被这种铺天盖地的炮火攻势吓了一跳,第一次参战的他终于知道了炮兵的可怕,仅仅只是半个钟头,在红军外围阵地就像被狗啃了一遍,之前还是一片翠绿的草丛完全消失了,只剩下满地的弹坑。
四十分钟的炮火急袭之后,德军的炮兵火力终于开始向红军纵深转移,而这意味着敌人的坦克和步兵将很快发起进攻,此时装甲列车耳机里响起了营长沉稳的声音:“同志们,保持镇定,不要急于开火,敌人的第一轮进攻很可能只是试探,就是引诱我们暴露战位!”
装甲列车很同意营长的说法,不过接下来他很快也发现,所谓的试探进攻也并不容易应付,德国鬼子还是很狡猾的!
在装甲列车所在的防线正面大约出现了一个连的敌人,三辆二号坦克掩护着他们小心的前进,一路上排雷、剪除铁丝网做得是有条不紊。连装甲列车也不得不承认,德国人确实如钟表一样准确和一丝不苟。
而与之相反,红军在这方面就差了点,一部分新兵最终还是没能沉住气,当德国步兵和坦克刚刚越过第一道反坦克壕就迫不及待的扣动了扳机。
塔塔塔……塔塔塔……
马克沁机枪不断地用点射问候敌人,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第16集团军换装得是多么不彻底,只有少数机械化步兵换装了PK机枪,而绝大部分机枪手还是使用的老掉牙的马克沁和捷格加廖夫机枪。
德国步兵的反应十分迅速,一遍就地寻找掩护,另一边也向协同作战的二号坦克指示目标,很快随着二号坦克咔嚓咔嚓的转动炮塔,机枪和二十毫米榴弹很快发出了致命的问候。
三辆二号坦克不费吹灰之力就打爆了那挺暴露的机枪,可怜的机枪手被直接命中了一发榴弹,是一片血肉模糊,机枪副手也被MG34打成了筛子,仰面朝天倒在了地上。
“不准开火,重复一遍,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火!”
连长咆哮着训斥着手下的士兵,如果不是他不断地耳提面命,会有更多的机枪手暴露目标,结果就是一线阵地的火力支撑点会被敌人很快清扫干净,然后……然后就什么也没有了。没有了火力支撑点,红军会被德军坦克和跟进的步兵赶羊一样屠杀干净。
几分钟后,德军坦克继续前进,又碾过了一道铁丝网,不过很快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一辆二号坦克履带连着负重轮一起被炸飞,这个可怜虫压上了反坦克地雷!
“干得好!”
装甲列车为工兵兄弟叫了一声好,他多么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敌人压上地雷,最好是全部都被炸上天才好。不过在前线指挥部里,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德军动向的老维克多却没有太兴奋,德国人不是傻瓜,怎么可能像排队枪毙一样去踩雷,不出意外的话,敌人的工兵很快就会赶到。
不是很快,而是在配合坦克进攻的步兵当中就有德军的工兵,他们很快带着专业装备前出探路,冒着极大的危险引导坦克通过雷区。
“打吗?”装甲列车跃跃欲试地问道。
在他看来,这时候必须打掉敌人的工兵了,否则,岂不是让敌人的轻而易举就突破进来了。
“给我沉住气!不准开火!”营长恶狠狠第回应道。
这让装甲列车很不理解,为什么还不打呢?(未完待续。)
176初上战场(下)
为什么不打呢?原因非常简单,这仅仅是敌人的小股火力侦察部队,就算他们突破了过来又能造成什么影响?必须得等敌人的主力跟进,将他们一锅端。
果不其然,在探出了一条路径之后,后续的德军装甲掷弹兵立刻就朝着这个方向突进,整整一个营的敌人出现在了装甲列车的对面。
这一刻,上头终于下达了开火的命令,一瞬间榴弹炮、迫击炮和轻重机枪一齐开火,数不清的弹雨兜头糊了德军一头一脸。
仅仅是一个回合,就有超过二十名装甲掷弹兵被打死,当然,德国人也不是二百五,很快,他们就调整部署,一遍寻找掩护,一边呼叫火力支援。
“转移阵地,快!德国佬的炮弹很快就要打过来了!”
炮兵营长不断地提着战士们的屁股,催促着他们赶紧转移。而这也是炮兵们最辛苦的时候,迫击炮还好说,收起炮身、扛起座板撒丫子开跑就行。而对于榴弹炮来说,这个过程就比较痛苦了,八九个炮手一起动手,先将驻锄挖出来,然后抬炮架推跑轮,嘿呦嘿呦的一起使劲,用人力将火炮从阵地上推下去。
不到十分钟,德军的炮火反击就到了,杀爆弹和高爆弹将红军的炮兵阵地轰得尘土满天飞。而与此同时,之前缩头缩脑的德国掷弹兵和坦克又一次开始活跃起来,乘着红军的炮兵被压制的当口,开始快速向前穿插。
“沉住气,听我的命令!”
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连长不断地提醒手下的新兵蛋子不要开火,一直将敌人放到200米左右的距离上,才断然下令:“无后坐力炮,放!”
100毫米无后坐力炮手早就将德军的坦克套入了瞄准镜当中,一面估算距离和风向,一面放低呼吸的频率,直到听到开火的命令,他们才断然击发!
嗖!嗖!嗖!
火箭弹喷出一道道火舌,呼啸着向德军的二号和三号坦克扑去,空心装药破甲弹轻而易举的撕开了德国坦克脆弱的装甲,一切挡在射流前面的物体都将被摧毁,甚至打了一个对穿。
三号坦克内被点燃的液压油开始燃烧,很快汽油管路和炮弹的发射药也开始被引燃,几分钟之后,随着一声轰隆巨响,炮塔直冲云霄,还在试图用灭火器跟火焰搏斗的乘员无疑例外的都变成了炸子鸡。
这不是个案,第一波掩护掷弹兵突进的德国坦克都享受了红军无后坐力炮的问候,一多半直接被击毁,另一半一遍试图用火炮和机枪去消灭红军的无后坐力炮,但是效果很不明显。因为最多发射两次,红军的无后坐力炮就会立刻转移。这种相当轻便的火炮特别适合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
无奈之下,装甲掷弹兵只能再次呼叫炮火支援,配属给他们的营连一级的迫击炮开始射击,试图压制或者消灭红军的无后坐力炮,不过收效胜微。反而暴露了阵位,很快红军纵深的充当反炮兵任务的榴弹炮和加农炮开始猛烈开火,将德国迫击炮手撵得鸡飞狗跳。
而紧接着红军的步兵也开始反击,轻而易举的将德国鬼子赶出了自己的地盘。甚至顺带着修复了铁丝网和重新布雷,这也宣告了德军整整一个早上都白忙活了。
在前线观战的古德里安变了脸色,倒不是这次的攻击效果让他不满意,虽然他确实不满意,但他的不满更多的是冲着德军的情报机构去的。在开战之前,盖世太保说红军战斗力低下,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是一群莽夫,至于红军的技术兵器,比如飞机、坦克更是根本就没放在眼里,想当然的认为俄国的坦克和飞机都比自己的差。
结果呢?战斗一爆发,装甲部队就吃了大亏,面对红军已经准备逐渐淘汰的BT5和BT7都没有优势,撞上了T34和T35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至于更牛逼的T54,一般就只能抱头鼠窜和嘶声力竭的呼叫空军的斯图卡支援了。
这些情况古德里安已经熟悉了,就像那句话说的,生活就像强女干不能反抗就只能享受了。反正在红军装甲部队这两个月的强女干之下,古德里安不说享受,至少是能习惯了,他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坦克不如对手的结果。
可是今天,坦克怪杰又一次气愤了,因为盖世太保不光没有搞清苏联坦克的技术性能,还没有观察到红军反坦克能力的新变化。和德国的37毫米战防炮相比,敌人的100毫米无后坐力炮重量更轻威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