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兵在1917-第7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老蒋考虑的不是怎么封锁土共了,而是很担心自己的虚实被毛子看穿了。要是毛子认为他好欺负,认为他的中央军并没有多少牵制日军的作用,那可怎么办?
在老蒋看来,那时候苏联将毫不犹豫地断然抛弃他转而全力支持土共,那时候岂不是国将不国了!
所以在胡宗南捅娄子之后,老蒋所想到的是要不要集中兵力在陕北再干一票,乘着苏联红军的主力被日军牵制在东北,干脆一口气推平土共,外带在毛子面前显示显示刮军的真实实力。
这种想法在老蒋脑子里怎么也挥不去,消灭共产党是他最在意的事,1936年本来他是可以做到的,但被张少帅和杨虎城给搅和了,是不是现在可以纠正那个错误了呢?
老蒋提出这个想法之后,立刻就获得了何应钦的全力赞同,作为刮军中的亲日派,何应钦是主张先优先反共的,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不过老蒋的想法却遭到了宋三小姐和宋子文的反对,请注意这两位是亲美的,作为美国在华利益的代表,他们是反对向日本投降的。
“达令,子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美国国会希望我们继续保持原状,既不要同日本正式宣战,也不要向日本投降。只有维持这种状态,美国才会继续援助我们!”
老蒋是想要援助的,在苏联减少援助之后,刮军不能再丢掉美国的援助了,更何况美国人的援助更大方,不像小气的毛子严格的把控援助物资的去向,这可是让一大批刮军将领十分不满(刮军盗卖物资可是相当猖獗的,最初美帝是直接将军事物资交给刮民党,由刮民党去分配。后来发现不管输入多少物资,能真正用于抗战的都是杯水车薪。一怒之下美帝可是卡死了援助,远征军的后勤由美国军需官打理,送到华夏的物资也严格的监控,这让老蒋是十分不满)。
不光是美国人需要刮民党维持现状,英国人的态度也是如此。宋子文被明确告之,刮民政府最好继续当前的外交路线,继续保持同日本的军事对峙,否则,大英帝国也将重新考虑对华关系。
“娘希匹!”
对此,老蒋自然是窝了一肚子火,在他看来英美就是欺负人,之所以不准他投降,就是牺牲他的利益保证英美的利益。可以想象,一旦他蒋某人对日妥协了,那日本用于侵华的部队肯定要重新找个方向,反正不是向北就是向南。
而不管是向北还是向南,那都不符合英美的利益,向南就不用说了,英美在东南亚拥有广泛的利益基础,肯定不可能拱手让给日本。至于向北打苏联,这也不符合英美的全盘利益考量。
一旦苏联在德日的两线夹击下败下阵来,那就意味着德国一统欧洲大陆,那时候恐怕就会集中全力掐死英国,而一旦英国倒下了,德国将膨胀成什么样的怪物?这样的怪物能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很显然,英美是不允许德国取胜的,所以亚洲继续维持现状就非常有必要了。至少在英美看来,眼下的状态蛮好,日本被刮民党和苏联拖住了,自然不能三心二意的打他们的主意。他们可以坐山观虎斗和休养生息,坐等德国和日本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冲上去抢夺胜利的果实。
所以作为英美走狗的刮民党注定了只能维持现状,老蒋只能放弃对日妥协的念头。不过放弃了这个念头,不代表老蒋就准备咽下这口气,他的性格中可是有睚眦必报的成份,看看白崇禧、杨虎城的结局,这都是老蒋的杰作。
这回也是一样,心头肉第一军惨遭吊打,他要是什么表示都没有,今后还怎么混?所以他必然是要报仇的,只不过是控制了报仇的规模而已。
“狠狠地教训土共,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是的,老蒋不敢招惹毛子,就只敢窝里横,拿毛子没办法,他还拿土共没办法?很快第一战区和第十战区就动员了起来,开始蠢蠢欲动。
而这一动向很快就引起了土共和库利科夫的警觉,立刻就向布柳赫尔通报了情况。之前布柳赫尔其实没太关注华夏的情况,陪着日本人慢慢周旋,当他接到科涅夫吊打了胡宗南这一情报的时候,也是吃了一惊。他很清楚这里面的风险,很清楚胡宗南和第一军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知道要坏菜,所以立刻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军委,请求指示。
不过让布柳赫尔奇怪的是,军委和政治局的指示没有来,倒是李晓峰匆匆的赶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
“中国的问题您就暂时不要管了,您现在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证东北的停战谈判得以顺利的进行,要防止日本人耍花样!”
李晓峰很清楚日本人的节操,不要说停战协定还没有完全达成,就算是停战协定达成了,那也得防着日本人耍花样。恐怕只有日本和英美互相宣战的那一天,苏联才能真正的安心。
而这就是李晓峰接下来工作的重点了,嘱咐完布柳赫尔之后,他就全面开始主持对日欺骗的相关计划。当然,在此之前,他得先搞定刮民党。
“老蒋是吃硬不吃软的,你越软他还就觉得你好欺负,你只有狠狠地扇他的脸,打肿它,他才会老实!”
在李晓峰的命令下,原本准备结束战斗进入防御状态的科涅夫被要求重新进入进攻状态,向刮民党盘踞的临河县进攻。不光是在军事上继续发动攻势,李晓峰还在政治上继续进攻。
“我不明白刮民党军为什么要攻击外蒙古部队,这支部队是受苏联人民的委托,打通华夏同苏联的北方交通线而来,他们驱逐了包头、固阳以及托克托一带的日寇,但是却遭到了刮民党军的袭击。我很想知道,刮民党究竟想干什么?你们是抗日的还是帮助日本人的?对于刮民党军的卑劣做法,外蒙古人民和苏联人民表示坚决的反对和最强烈的抗议,并保留进一步反应的可能!”
就在李晓峰发表了这番讲话之后,老蒋瞬间就老实了,通过外交渠道表示,这一切都是误会,都是某些将领私下里胡来。为了证明这一点,老蒋严厉地追究了“违抗命令”“私自胡来”的孔令恂和赵锡光的责任。
对于老蒋的做法,李晓峰是发自内心的鄙视,你丫除了丢出来替死鬼背黑锅之外,还会什么?这次最郁闷的恐怕就是孔令恂和赵锡光了,应该说他们的表现不差,尽最大可能的保全了部队,可谁知道然并卵。
老蒋说你有罪,那没罪也是有罪。这两位军长被革除职务交给军事法庭审判,为了平息苏联友邦的怒气,军事法庭可是从严从快的进行了判决,两人分别获刑十年和十五年。至于表现更糟糕的董钊和胡宗南,屁事没有,继续当军长和当集团军司令。尤其是后者,不久之后就升任战区副总司令。真心是打了败仗也升官的典型。
“安德烈。彼得洛维奇抵达远东了?”
获知这一消息的时候,李尔文下意识的就感觉不妙,她太了解某仙人了,那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去远东绝对是有所图的。
“我认为安德烈。彼得洛维奇此行同日本有脱不开的关系,之前一直有消息说日本准备同苏联停战,我认为某人就是去操办这件事的!我请求您允许我前往远东,去搞清楚某人的目的!”
M没有说话,因为她也有点拿不定主意,虽然明面上的消息说某人去远东是为了解决同刮民党之间的冲突去的。但是M跟某人打了那么多次交道,也摸清了某人的脾气,这种小事一般不可能惊动他,很有可能李尔文的判断是正确的,某人就是打着这个幌子背地里搞鬼。
但是让M郁闷的是,上头已经不信任李尔文了,认为这个女人太过于桀骜不驯,而且每每都会把任务搞砸,对上李晓峰的时候就没有取胜过一次。按照上头的意思,李尔文不适合去跟某人打交道,最好是让其退二线做文字工作吧!
也就是M帮李尔文说了不少好话,这才继续让李尔文得以在一线工作,现在李尔文又主动请缨,这让M很为难。
“很遗憾,我只能拒绝你的请求!”
当M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李尔文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虽然她谈不上对国家有多忠诚,但是她忠于和热爱自己的工作,这份工作就是她生活的全部。而现在,她离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已经越来越远了,闷在巴黎无所事事,简直就是可有可无。
这让李尔文无比的郁闷和烦躁,当然不满的情绪也蹭蹭的往上涨,她想施展自己的才华,想展现自己的能力,但是上头永远都是不欣赏!
正所谓怀才不遇和明珠暗投,李尔文头一次有了换一个主子的想法。当然,这种想法也就是一瞬间,很快她又升起了另一个念头,既然上头如此的不信任她,那她还就偏偏要跟上头叫板了,如果她能够搞清楚李晓峰的目的,这就能充分证明她的能力,到时候就轮到她打脸逆袭了。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毕竟她现在工作与巴黎,如果擅离职守等同于叛国,一旦这次同某人的交锋又输了,那她真心是完蛋了!
不过很快李尔文就下定了决心:“完蛋了就完蛋了!反正这种窝窝囊囊的日子老娘也过够了!”(未完待续。)
264救人
军情六处巴黎站负责人失踪了。这一奇葩消息震惊了整个军情六处,当M得知这一消息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李尔文又闯祸了。是的,M之前虽然清楚李尔文的脾气有些怪异,有时候脑子时不时就会短路,但是她没有想到这一次李尔文会短路得如此厉害!
M太了解李尔文的破坏力了,不出意外的话,那个家伙一定去了远东,决不能让她把远东的大好局面也给搅和了:“找!立刻发动军情六处的全部力量去找,一定要给我把那个混蛋抓回来!”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李尔文的破坏力,很快就有人表示没必要为了区区一个李尔文发费周章,他们认为现在是战争时期,军情六处最宝贵的力量必须用在对付德国上,而不是去找一个神经兮兮的脑残间谍。
对于这一类说辞,M表示愤怒:“你们懂什么,李尔文这个家伙坏事的能力太强了,而且也了解太多帝国的秘密,必须保证她在帝国的控制之内!”
M可不是仅仅说说而已,为了表示自己高度重视李尔文,她又补充了一道命令:“一旦李尔文拒绝返回伦敦接受审查,或者她落在了敌人手中,我命令你们立刻不惜一切代价清除掉她!”
这道命令就有点吓人了,要知道能享受到这种待遇的人不多,反正军情六处历史上还没听说过。刹那间,军情六处就高度动员起来了,立刻开始详细排查巴黎前往远东的一切线路,尤其是地中海航线和北大西洋航线,更是重点监控和检查的目标。
不过李尔文就是李尔文,她既没有走地中海,也没有走北大西洋,而是取道芬兰先进入了苏联。再次进入列宁格勒的时候,李尔文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她真没想到还能够回到这座城市,哪怕这座城市现在看起来如此的陌生。
此刻的列宁格勒似乎又回到了1917年的革命狂潮中,街头到处都是亢奋的人群,所不同的是1917年这些人是为了革命,而今天却是为了保家卫国。
徜徉一番列宁格勒之后,李尔文很快就在离开之前就准备好的秘密保险柜里找到了她所需要的一切,伪造的证件以及大把的卢布。只不过后者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意义不大,整个苏联都在实行物资管制,所有的生活资源都是配给制度,没有票券什么都买不到。
不过这并没有让李尔文为难多久,对她来说获取票券的方法太多了,通过偷窃或者诈骗,她都能搞到想要的一切。当然,最不济,她也能在曾经的可爱部下那里搞到想要的东西,只不过后者的风险太大了。李尔文很清楚,此时整个军情六处恐怕都在找她,以M的性格绝对会下达必杀令的。
李尔文没有惊动任何人,就像一阵风似的穿过了列宁格勒,一个星期以后,她抵达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按照她出走前获得的情报,李晓峰应该就在这座城市。
不过让李尔文既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的是,她没有在这座城市里找到某仙人,某仙人并不在这里。
“我就知道有问题!”李尔文笑了笑,现在她可以肯定,某仙人的远东之行绝对的有猫腻,而她需要做的就是找出猫腻的所在。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尔文奇迹般的抵达了北平,没人知道她是怎么穿越红军和日军封锁的,但是她就是做到了。在北平逗留了一圈之后,她直接南下上海,然后转向武汉,最后抵达了昆明。
是的,李尔文就像猎狗一样嗅着李晓峰的气味一路追踪,抵达昆明之后,她终于发现了某仙人留下的痕迹。可让她想不通的事也出现了——某人来昆明干什么?
某人要同日本谈判,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可以,在北平也可以,实在不行上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某人对这些地点一概无视,竟然直奔华夏大西南的昆明。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虽然很美,但是政治影响力微乎其微,某人到这里干什么?
不外乎李尔文惊讶和摸不着头脑,因为一开始李晓峰也没打算来昆明,之所以前往昆明完全是意外。他的好徒弟莫瑞根突然发了一封特急加密电报,要求他立刻前往昆明,原因是东方姐妹出事了。
可能有同志已经忘记了那对双胞胎姐妹,不要紧,因为她们本来就不是什么关键人物。三十年代初期,某仙人为了拓展在远东的业务,就将这对姐妹花派回了华夏。在他的资金支持下,成为了当时华夏比较有实力的归国华侨,主要负责华夏和北方工业集团之间的军火生意,也间接的开展情报工作。
总而言之,这对姐妹在华夏还是混得不错的,再也没有初到俄国时的凄凄惨惨戚戚,算得上是华夏商界最早的一批女强人了。作为李晓峰在华夏布局的重要一环,这对姐妹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所以听闻她们出事之后,李晓峰是快马加鞭的赶到了昆明。
不过抵达昆明之后他才发现上当了,这对姐妹花屁事都没有,笑吟吟的在迎接他,那状态真心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李晓峰的脸色瞬间就垮下来了,没好气地问道:“你们必须给我解释一下,这是闹哪样?”
东方姐妹对视了一眼,然后上前一人抱着某仙人的一条手臂,吐了吐舌头道:“老公,消消气,我们也不是故意要骗你的。可是不这么说,您怎么会马上来呢?”
其实李晓峰也没有多生气,就是有点不爽而已,要知道他可是很忙的,不说日理万机,日理千机还是有的。不过听到东方姐妹撒娇的话语之后,他也有些过意不去。这些年他似乎有些冷落了这对姐妹花?
从这方面想,他很快就气消了,但假装很生气地说道:“哼,莫瑞根也陪着你们一块胡闹,看我怎么收拾她!”
东方姐妹不明就里,以为某仙人真的生气了,赶紧解释道:“老公,我们不是故意要骗你的,而是有件事必须要您帮忙,这才撒谎的!”
李晓峰有些奇怪,他这个人对自己的女人一向还是比较大方的,不说有求必应,至少也算是好说话。有什么事,东方姐妹还必须骗着他帮忙呢?难道是这对姐妹花要帮刮民党说好话?
对刮民党某仙人是恶心至极,那真心是不愿意给这个面子,所以他马上正色道:“你们该不会是给刮民党说好话来了吧?”
话音刚落,东方姐妹就发出一阵讥嘲之声:“谁会为那群……那群王八蛋说好话。巴不得他们赶紧完蛋才好呢!给他们说好话,不够恶心的!”
李晓峰惊奇了,刮民党难道已经弄得天怒人怨了?不安怎么连东方姐妹都如此鄙夷,要知道这两位可算是妥妥的资产阶级啊!
“那帮人太恶心了,”姐妹花你一句我一句的诉苦道,“上上下下都是贪得无厌,喂都喂不饱,想办点事,必须前后打点,打点完了也不一定办得成。尤其是姓孔的那一家,前些日子还准备吞掉我们姐妹的产业呢!”
对于奇葩孔李晓峰也没有一点好感,明明就是个暴发户土豪,还偏偏要装贵族,硬是跟孔老夫子拉关系,人家衍圣公实在没办法才捏着鼻子给了他一个面子,给排了个孔家纸坊户。去英国访问的时候,还自己以为很有面子。至于孔祥熙的那个女儿,更是一贯的横行霸道,名声是臭了大街。
这位奇葩孔当过刮民党的财政部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1940年12月30日,这位谈财政问题的时候说道,他刚从委员长那里来,委员长说:“沦陷的地方太多,税收短少,战费大增,财政上要多想办法。”而他孔某人想出的办法是什么呢?
当时孔祥熙说道:“不怕物价飞涨,我只要在钞票上加个圈圈,10元就变成100元,不过花点印刷费而已。我保证中国绝不会像美国的绿背纸币和德国的马克那么糟糕。至于多开财源,我就交给你们想办法,只要提得好,无不重赏!”
可以想象,一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就是这个水平,难怪后来老蒋搞金圆券会弄得天怒人怨。
孔祥熙的笑料还不止这些,在用人方面,这位是自称“唯贤”、“唯晋”。而所谓额“唯贤”绝不是指用人唯贤,而是指专用铭贤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因为孔祥熙就是该学校的校长。所以凡是该校出身的,都受其青睐。至于“唯晋”那就更简单,孔祥熙是山西人,所以专门提拔老乡。
为此这货还自圆其说呢:“全世界最会理财的是犹太人,而英国最会理财的就是苏格兰人,而山西人就是中国的犹太人和苏格兰人。山西人经营了数百年的票号,这就是他们金融理财方面天才的证据,应该大量起用山西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孔某人的笑话还不止这些。1943年,时任行政院长副院长的孔祥熙在重庆嘉陵宾馆举办了一个名为推行“节约储金运动”的记者招待会。进茶点时,他特意站起来致辞说:“今天讲节约储金,所以准备的茶点也很节约,只有一块维他饼和一杯红茶。但必须向各位说明,这种维他饼是用最富营养的大豆做成的。当年我在美国遇到汽车大王福特先生时,他曾告诉我,中国的大豆含有维他命ABC等多种营养成分。总之,各位吃了维他饼,不但实行节约,而且有益于养生之道。”
对于这个二货的发言,当时就有人看不惯,一个女记者当场发问:“这几年前方军队浴血奋战,后方百姓节衣缩食,都是为了争取对日抗战的胜利。孔副院长,您可以看一看,在座的新闻界同业都面有菜色,唯您心宽体胖面色红润,深得养身之道。可否请您谈一谈您的养生之道?”
孔祥熙闻言是身为窘迫,只得支吾其词然后匆匆宣布散会。
而这就是国民党的大员在抗战中的表现,你说说怎么不遭人怨恨,怎么不被人唾弃。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以孔祥熙为代表的这一批大员用“唯贤”、“唯晋”的方式提拔起来的下级,能是什么样子?
而这也让李晓峰奇怪了,既然东方姐妹不是为刮民党说好话来的,那撒谎将他骗来是为了什么呢?这对姐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道:“老公,能不能请您救一救张荫麟先生?”
张荫麟?这是WHO?
反正李晓峰这个土生土长的华夏人是没听说过这位兄台的,所以他的第一反应是这对姐妹花背着他找了个小白脸,而现在小白脸似乎快不行了,这才找他这个正牌老公前来救急。
“说,这个小白脸在哪里?老子今天就弄死他!”
看着恶狠狠火冒三丈的李晓峰,东方姐妹是又好气有感动,这至少说明某人还是在乎她们姐妹的。
顿时东方瑛瑶就笑骂道:“什么小白脸,张先生有夫人了好不好!”
没想到这话让李晓峰更加恼火了,尼玛,有妇之夫也敢跟他抢女人,真心是忍无可忍!
“你误会了!”东方瑛霞跺了跺脚,解释道:“张先生是史学大家,是我和瑛瑶的老师,我们跟他没有其他关系!而且张先生乃是性情中人,他早已有了所爱的人,怎么可能跟我们不清不楚……”
这番解释让李晓峰高兴不到哪去,尤其是最后那句不清不楚,他怎么觉得东方瑛霞是意有所指呢?不过没戴绿帽子还是让他舒坦不少,然后就开始细细的追问起张荫麟的生平了。
张大师是治史的,一般来说搞史学研究的人多少会给人一种书呆子的印象,这种必然是木讷的毫无情趣的。但是张先生却不一般,他的感情异常的充沛、丰富和敏感。他和伦慧珠(张荫麟曾经是伦慧珠的家庭教师)、容琬之间爱情纠葛不说有多狗血,但也是颇多唏嘘的。
当然,这两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最后的结局自然是悲剧,张荫麟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柏拉图式的婚外情曝光后,因为容琬还是他亦兄亦友的好友容庚的女儿),所以干脆辞去了西南联大教授的职务,去遵义的浙江大学任教来惩罚自己,最后孤孤单单的病死遵义。伦慧珠与其离婚后则带着女儿返回广东,而容琬则嫁给了表兄。
李晓峰对大师的爱情生活没有多少兴趣,他又不八卦,至于对张先生的研究成果,他更是兴趣缺缺,他始终认为那个年代的中国需要的不是国学和史学,而是扎扎实实的现代科学,前两者很难救国救民,而后者才有实际的价值。
但是谁让东方姐妹很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