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督军-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里有了积蓄,不光是武器弹药,一部分物资铁勒人答应付款,还有的仓库里,本就有现成的银两。

一些匪兵偷偷的把银子藏在了身上,准备用这些钱,向老爷们赎买一个女奴,与自己过日子。想着买马、买女人的他们,已经失去了拼命战斗的勇气。所以当联军发动突袭时,除去第一骑兵师外,其他部队的抵抗意志并不坚决,反倒是惊慌失措的逃遁。

胡乱放枪,接近战时开始逃跑。这本来是柔然人最鄙视金兵的地方,可是现在,他们也与自己所鄙视的那部分人一样,开始畏惧白刃冲锋。当弹丸贴着耳朵飞过时,他们的心里总是在想,如果自己不幸中弹,那怀里的银子就不知道要便宜谁,那些可爱的女人,自己也没有机会享受,于是就拨转马头开始逃跑。

他们所不清楚的是,这次官军是以一个网形笼罩而来,四面八方都是伏兵,他们已经没有路逃了。当其中一部分人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为时已晚,失去了抵抗的时机与力量。

一百五十名扶桑陆军组成的突击队,直接冲入了第一骑兵师的阵营之中。这支忠诚的部队,并没有因为有了身家就失去斗志。但问题是,他们所遭遇的敌人太多了。子弹来自四面八方,第一骑兵师几面受敌,部队伤亡很大。几名长官接连被米尼枪点掉,部队失去控制,只能以百人队、十人队的规模各自为战,被进攻的部队分割成若干部分,开始了缓慢但无可阻挡的吞噬。

一部分第一骑兵师的战士开始向镇里逃去,队伍的阵型本来就很混乱,在扶桑军的决死突击下,指挥系统已经瘫痪,彻底没了队型可言。柔然人赖以成名的马术,由于周围空间的压缩,无从施展。部分士兵只能跳下马来,以马为掩体,与武卫军展开对射。

只是这种对射僵持的时间并没有多长,就被武卫军那不要钱一样的手留弹雨给摧毁了。

一枚枚手留弹在队伍里爆炸开,战马被弹片击中,发出阵阵嘶鸣,四处乱跑。受惊的马,即使是自己的主人,也无法拉住它们。当其主人尝试着让其不要乱动时,战马照样会抬起硕大的铁蹄,朝着主人的胸口头脸,无情的踢过去。

战马防御工事在手留弹面前,轻松的被撕裂,武卫军的枪弹肆意的收割着生命。柔然好汉的忠诚,终究经不起弹雨的洗礼,即使是陶克陶亥最为坚定的部下,到了这个时候,也只能选择撤退。

“陶克陶亥头领,我们被包围了。得想办法杀出去!”陶克陶亥的卫队长莫托,是个体壮如牛的猛士,因为牧主侵犯了他的未婚妻,他提着刀杀了牧主全家,随后上马为匪,成了陶克陶亥的铁杆亲卫。但即使是这样一条铁一般的汉子,现在却也没了办法。整个醴泉镇已经陷入包围之内,不管朝哪个方向冲锋,迎接他们的,都是无情的弹雨,和残酷的杀戮。

现在可以确定,官兵绝对不是意外的碰到这里,而是老营的位置,已经被掌握了。从外面退下来的溃兵,塞满了镇里唯一的一条主干道。

他们砸开大门,冲到几家烧锅里躲避,主人稍有怨言,立刻以白刃相向。大多数匪徒根本进不了院子,眼看在街道上四下找不到掩体,等到官军进来,就只能靠身体挡子弹,又急又气之下,竟是朝先进院的同伴举起了枪。

镇内镇外,都在响枪,自相残杀与溃逃,乃至出卖与背叛,随时都在上演。不少人冲到仓库里去取战利品,却没想过该怎么离开。为了一件银饰物,可能就要有几个人失去生命,乃至最后的成功者将之紧紧塞进怀里时,上面已经满是鲜血。

步枪、子弹、银元……他们在烧锅里寻找着可以带走的一切。当认为差不多时,就会离开烧锅,向镇外跑。几十人凑成一股,参照以往的经验突围,当实在突不出去时,就会举手投降,期待逃过官军的搜查,找机会带着钱跑。他们所不知道的是,等待着俘虏的,将是何等残酷的命运。

这些逃亡者和动摇者,也为陶克陶亥探清了道路,整个镇子里,已经没有出路可言。官兵对这里的地形显然仔细研究过,把所有的通道都实现了封锁。阿尔乔急的在胸前划着十字,祈祷着上帝的保佑,同时诅咒着那些残存的哥萨克,如果他们能在这里,自己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现在不能像野兔子一样乱蹿,那样只会被杀光。守住谭记烧锅,不要让任何人进来,这里的墙又高又厚,没那么容易被打开。只要我们坚持到晚上,就有突围的希望。”

柔然人夜视能力优于金兵,夜间突围,还有一丝成功的希望。部下们也知,这是最后的办法,按着陶克陶亥的吩咐,关闭了大门,将三道门闩都放下来,墙头上,则是那些装备了快枪的护兵,上墙死守。

官兵也差不多就在这时,开始了小镇的进攻。负责打冲锋的依旧是那些胆大而善战的扶桑陆军,看着他们死伤惨重,却依旧可以发起决死冲锋,孙美瑶不住咋舌“这帮人真的有点吓人,看来让他们多死点没坏处,活的太多,是祸害。”

凤喜从没见过这么多的死人,已经不得不到后方吐上一阵再说。赵冠侯顾不上理她,只吩咐着张怀之“榴霰弹没必要留下,就算是这三门炮,也没必要留下,太重了,不好带。干脆都给它打出去算了。所有榴霰弹,不用计较成本,给我往外轰。”

一发发钢开花在柔然人的头上炸开,这些差不多填满了街道的骑兵,根本没有地方去躲避,只能在弹雨中绝望的倒下,尸体摞着尸体,鲜血流满了整条街。那些藏在烧锅里的人也没好到哪去,炮击引发了火灾,而火又点燃了酒以及仓库里的枪弹,爆炸接二连三的响起,残肢断臂,四下飞溅。

即使是最凶恶的悍匪,在这种人间地狱般的情况下也坚持不住,包括第一师的骑兵在内,那些停留在街道上,用肉身挡枪弹的匪徒首先选择了投降,其次就是那些躲在烧锅里,忙着翻找东西的匪徒。

等到上千的俘虏抱着头,狼狈的从街上逃往镇外时,唯一坚持的,就只剩下了谭记烧锅。马匪中残存的头领,及其身边的铁杆保镖,都在那里,显然没有投降的可能。赵冠侯挥挥手

“把我从洮南买的那二十口棺材抬上来。当初我买棺材,大家都以为我要学庞德,抬棺战关羽。先不提我是否有必要那么拼,单说一个陶克陶亥,他也不配如此。那些棺材,就是对付这院墙的。我倒要看看,铁勒的工程诈药,能不能奈何的了这高墙厚壁。告诉那些土匪,想活的就给我抬着火药棺材往上冲,谁退后,立斩不饶!”

守卫的士兵,见到自己的同胞举着棺材冲过来,就知道要糟,这种战术他们也用过,当然知道棺材里是什么。一方面骂着他们没有良心,一方面拼命的射击,阻挡着这些要命棺材的接近。但是赵冠侯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的进攻,也采取的是用人命填的方式。前面的俘虏倒了,立刻用后面的去填坑,不愿意抬棺材的,就被绑在棺材上,一起往墙下送。

在这种蛮不讲理的攻击方式下,没用半个小时,几声轰隆声响起,院墙已经被炸了个大豁口。张雨亭带领着绺子里炮头组成的先锋队,举着左轮枪,高喊着活捉陶克陶亥先冲了进去。但

事实是,他注定不可能活捉这位一心建立一个柔然国家的草原英雄,当围墙被炸塌之时,陶克陶亥已经举枪自尽,而其幼子与阿尔乔上校,在围墙被炸塌时,正在上面指挥……危害关外多年的柔然匪帮,伴随着柔然建国的梦想,都在爆炸中化为了灰烬。

第三百六十章 铁勒低头

就在官军对陶克陶亥展开扫荡的同时,对马海峡,铁勒的太平洋舰队与扶桑的特混舰队,终于发生了遭遇战。

虽然铁勒情报机构的燕子,曾经传递了扶桑人可能于对马海峡设伏的情报,但是该情报员在情报送出后立即消失,被机构判定为逃脱。这一来,让她的情报可信性大为降低,而就海军而言,也不认为元气大伤后的扶桑舰队,还有胆量与集中了大批主力舰艇的铁勒舰队对决。

但事实证明,这些铁勒人错了。扶桑人不但敢于发动伏击,而且用了铁勒人没有想到的战术。

由活人驾驶的神风船,靠人肉导航的方式,主动靠近铁勒舰队。当其被炮弹击中之后产生的巨大爆炸,固然将驾驶人员炸的粉身碎骨,也让铁勒船只受到波及而被摧毁。

这些神风船都是由商船或大型鱼船改装而来,即使安装了火炮,也不是正规战舰的对手。但是这种人体爆破方式,却一下子打掉了铁勒海军的胆量。没人能确认,到底哪一艘是扶桑的自爆船,哪一艘又不是。

惊慌失措的铁勒海军本就因为长途航行而士气不振,等到被亡命船队攻击后,就彻底没了胆量。明明是弱势一方的舰队,竟主动向强者一方发动攻击,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日高壮之丞率领的特设舰队,靠着火船为先攻,将铁勒舰队打的落花流水,随后主力舰队杀出,纵横突击,势如破竹。铁勒军总司令在炮击中丧命,更导致了铁勒后续作战的混乱。

当对马海峡的战斗结束时,海面上到处漂浮着铁勒军舰的碎片,与铁勒的国旗。救生艇上的铁勒士兵无奈的向扶桑人举手投降,以换取援救。庞大的太平洋舰队已经成为历史,仅存数艘舰艇侥幸突围而出,却已经失去援助旅顺的能力,转而逃窜向大员方向。

扶桑方面,虽然经过紧急修理的舰队,再次损失惨重,四分之一以上的舰艇沉没,剩余舰艇中,有一半军舰失去抢修意义。特设军舰几乎全灭,所余无几。但是日高壮之丞终于笑到了最后,这位扶桑海军的猛将,以其骁勇善战的作风,和大胆的战术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经此一败,铁勒已经失去组建舰队来援的力量,整个远东地区的海上交通线,完全为扶桑军所掌握。

经此一战,海面上的局势已经明朗,而之前被称为“铁探”的日高喜之丞则咸鱼翻身,靠此战的威名,被称为扶桑军神。战前任命东乡平八郎担任海军总司令时,理由为其运气好,今日始知,运气好者另有其人。

受到海战鼓舞的扶桑陆军,也开始了更加疯狂的进攻,当然,这也与国内严重的经济压力有关。

如果不能尽快的取得胜利,扶桑的经济,也将彻底崩溃。铁勒人虽然还拥有着兵力优势,以及坚固的堡垒和要塞,但是,他们已经失去了补给。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信心。

海战的溃败,使得铁勒人残存的兵舰不敢出港,只停在港内,不战自废。陆地战场上,低迷的士气,遥遥无期的补给,使得部队厌战情绪高昂。由于弹药运输不能及时,加上积欠军饷严重,士兵们对于作战变的越来越没激情。

为了挽回局面,硬着头皮出阵的库罗帕特,动用了手里所有的力量,在黑沟台,向扶桑军展开了进攻。炮击、排枪、白刃。铁勒人用了所有的办法,乃至于师一级的刺刀战已经变的习以为常。进攻方和防守方都打出了火气,扶桑方面,也以师团级的白兵战还以颜色。在广阔战场上,两国的士兵互相追逐,拼尽全力将对方致于死地。

一度,铁勒人在左翼占据了优势,但是明显缺乏决断的总司令,却让这个机会从手边滑走。当太阳再次升起时,铁勒军只能绝望的退出阵地。看着堆满自己战友尸体的阵地,即使是号称灰色牲口的铁勒士兵,也不由发出了怒吼“我们的奋战,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一开始就不想赢,那为什么还要我们来送死。”

双方加在一起,近二十万兵力的刺刀战,在后世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后世许多战史研究者,在阅读这段战争时,都觉得热血沸腾,乃至于指点江山,就战场局势,或是双方将兵素质做出评断。但事实上,就当事人而言,这种慷慨壮烈的情怀,对他们毫无意义。

他们所面临的实际情形是,干硬的食物,生有寄生虫的馊水,以及散发着恶臭的绷带。伤兵在阵地上哭号得不到救治,想要脱离战场的士兵,甚至悄悄的自残,只希望躲到伤兵营里,而不用去战场上送命。但事实上,当他们自伤之后,却得到了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为了祖国,即使是伤残士兵,也不应放弃作战的义务,请你们战斗到底。

比起黑沟台战场,旅顺要塞却是真正的人间地狱。乃木希典不知疲倦的以大枪对抗枪弹,组织步兵发起一次接一次的集团冲锋,以至于“乃木希典式冲锋”成为此后步兵战术中一个专用名词。当要塞内终于发出投降命令,更换白旗时,阵地上,已经铺满了扶桑士兵的尸体,而没有多余的人力来掩埋他们。

负责收尸的人,已经被征用到了前线,也成为了尸体的一员。裹尸的白布告罄,死尸的处理变为随便找个盒子,装一节不知是谁的指骨回去,到后来,就连盒子都已经成了奢侈品,只能用死尸身上随便撕下来的布条包裹。

同行的阿尔比昂军事观察员,已经无法忍受这种场景而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瑞恩斯坦则看的津津有味,食欲大开,为阿尔比昂同行视为野兽。

进攻方与防守方的心理状态都已经到了极限,如果不是要塞方面投降,很可能双方都要发疯。战后,第三军中多一半的士兵都患上了地雷恐惧症,乃至一听到地雷爆炸就会陷入无法控制的疯狂状态,起因就在于旅顺要塞之前,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地雷防线。

随着旅顺要塞的失守,奉天方面的铁勒军意识到大势已去,第三军可以对自己形成钳形攻势,奉天部队本身,也因为补给断绝,弹药匮乏等原因,失去了继续战斗的能力。

到了这一步,铁勒固然在远东损失过大,扶桑也没有力量继续这场战争,铁勒国内,反对皇帝的呼声越来越高,已经有人在筹划着军事政变。尼古拉二世到此时,也不敢再继续战斗下去,只能向居间调停的扬基总统表示,自己愿意接受谈判。

九月刚过,前线的战斗已经陷入停滞,赵冠侯的武卫前军,也基本完成了作战任务。剩下的扫荡柔然残匪,乃至清剿各类武装的任务,张雨亭足以胜任。

他给张雨亭上的是密保,有击毙陶克陶亥的战功,一个五营统领是逃不掉的。投桃报李,柔然王爷送给慈喜太后的贡品,很有一部分成了赵冠侯的私藏。

凤喜的肚子越来越明显,她的不安情绪也越来越高,甚至有些患得患失,在梦里,总是梦到自己的孩子不认识自己,只抱着苏寒芝叫娘,随后被吓的醒过来,泪湿枕头。

虽然月份越来越大,但她还是坚持着在厨房里,为赵冠侯炮制着药膳,也惟有在厨房里,她才能找到一丝自己的价值。看着她挺着大肚子做饭的模样,几个丫头都在偷偷议论着她有福不会享,明明有当太太的资格,却还是个丫头命,注定一辈子受罪。但是这话只能背地说,表面上还有凤太太或是凤喜姐的叫着。

赵冠侯从外面走进来,几个丫头一边喊着人,一边悄悄的解开胸前的扣子,希望自己也能像里面做饭的那个幸运儿一样,有资格当上姨太太。赵冠侯却顾不上看她们,而是走到里头拉着凤喜“行了,别忙和了,回头孩子生在厨房里你就高兴了。”

“不会的……我有分寸,快到日子时,我就回去。”

“有个什么分寸,赶紧回去做做准备,咱该回了。”

“啊?现在就回去……不能多待几天?”凤喜有些慌乱,她希望等孩子生下来,记住谁是自己的生母之后再回去,这样至少自己可以在没人的时候,把孩子抱在怀里,听他喊自己做母亲。

赵冠侯没理解她的意思“你还不想回去么?不想回也得回了。你太单纯,好多事不明白,现在仗打完了,该到了分好处的时候了。我留在这里,一大堆人要看我有气,怕我夺了巡抚的位子。东三省巡抚,当我很稀罕么?徐东海是个糊涂人,他想要搞新政,行新法,雄心勃勃,可我看来这东三省总督的位子,他坐不久。他只是来救火的,现在火灭了,就该轮到别人来了。总之,我不在这里讨人厌,正好回家,看看我的胖妞去。简森夫人来了,带着船来,我想,我们得做好第一批回程的准备。你想要买什么告诉我,我替你去买。”

凤喜心知此事已是定局,自己无力阻止什么,只好强自挤出个笑脸“凤喜只是个奴婢,冠侯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听。至于东西……我没什么要准备的,倒是给家里的几位夫人太太们,要备一点礼物。”

简森此来,名义上是作为观察员,来此监督双方停火,交换战俘、武器。实际就是来打秋风拣便宜。两国停战,好多战略物资运不回去就地处理,她就是来拣这个漏。同来的除了她,还有其他几国的大银行团体,华比银行在里面只能算是个小把戏,可是有着赔款贷款及收取路款的事,倒也提高了不少地位。

两人久别重逢,自是干柴烈火,当夜晚间,几易战场,才让洋将臣服,番邦纳降。简森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你比过去,变的更强壮了……看来这里的人参,真的很有滋补作用。”

“主要还是你能勾起我的力量,美人比人参好用。”

简森笑着说道:“你的甜言蜜语,真让我着迷。亲爱的,我们什么时候也要个孩子吧。我现在有点嫉妒十格格和那位月夫人,她们都为你生了孩子,就和别人不一样,我也想要一个。”

“这没问题,我们再努力一些……”

“先……先说正事。”简森强压着火,介绍着这段时间里,她所取得的进展。除了地雷手留弹两项专利的固定收入外,津门的电车公司已经正式投入运营。这是简森洋行一直以来就想做的生意,这次借着拆津门城墙的东风,终于把事情做成,虽然单笔收入不高,可是细水长流,长期运营,却是个取之不尽的金库。

津门虽然民气保守,但是赵冠侯当初曾给简森出过几个营销方面的主意,比如初期电车免费运营一个月。当老百姓体会到电车的方便时,再收费,也就能够接受。又搞了会员制,买月票不但便宜,还能保证有座位。靠类似的手段,为简森的公司建立了口碑,也创造了大笔收入。

除了这个收入外,赔款的贷款洋债利息,以及山东铁路修建,都是重大的利益增长点,加上又与各银行搭上关系,让简森不但财产翻了几倍,身价也大幅度上涨。在华比银行内,她拥有的股份已经达到百分之七十,简森洋行更是涉及到山东各个领域里,大发其财。

当初两人结合,还是激情的成分更大,按照正常情况下,等到时间消磨了热情,两人也就会渐渐拉开距离,直到分手。可是赵冠侯表现出来的才干及官身前途,越来越让简森沉迷其中,随着两人在生意上的合作,她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个男人了。

“亲爱的,其实在关外,我有另一件发财的生意介绍给你。徐菊人要建设关外,建电厂,立线杆,电报电灯哪一个都不能少。未来还要在关外开矿,修铁路,我来给你做个引见人,算是我放的起身炮,老徐绝没有不准的道理。你对的起我,我也要对的起你,这次一定要让你在关外发笔横财。”

第三百六十一章 功成身退

“关外是块宝地,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大金数百年来,把这里列为禁地,长时间不放开移民,旗人自己又不事生产。积年累月,地广人稀,导致野兽大量繁殖。按本地人说法,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内地里人多地少,此地则是反过来。所以我有一个想法,让他们彼此调剂一下,把内地的百姓往关东运。当然,这里是苦寒之地,要是单纯靠自己空手来闯,对于普通人而言,颇为凶险。现在有总督徐菊人支持,官府安排调度,筹措物资,给移民分发农具种粮,这关东移民就有了条生路。”

赵冠侯介绍着自己这段时间,转战关外的见闻。铁勒扶桑,都对关外虎视眈眈,觊觎这块宝地,而大金国力贫弱,无力守土固然是一方面,地广人稀,无力镇守也是个重要原因。如果人口发达,土地自然而然可以得到开发建设。不管是兴建农业,还是建立工厂,修铁路都离不开人。未来如果开战的话,募兵拉夫,自然也是人口越多,越容易办妥。

铁勒人的黄铁勒计划,就是把本国之民,向关外迁移,配合军队,武力垦殖,逐渐蚕食辽东领土。扶桑人的手段,与铁勒人的相差也不多。只是这次两国开战,扶桑人虽胜,但伤亡巨大,元气已伤,短时间内,不可能大搞武装移民,靠暴力开垦占领关外之地。

可他们既然得了辽东战事的胜利,未来肯定要在关外修路挖矿,这也离不开人力,是以大金移民,扶桑人也无力反对。

山东的经济搞的颇有声色,吸引了大批的移民前来,赵冠侯就准备从这些百姓中,招募一部分,由官府组织,来开垦关东田地。这件事他已经与徐菊人商议过,后者对此并无异见,并愿意尽力支持。赵冠侯寻找的另一个力量,则是董骏。

一如大盛魁在西北的经略一样,四恒在关外,也已经铺开了摊子。赵冠侯带着部下在关外打游击时,对于各地的道胜银行大肆洗劫,令道胜损失惨重。四恒作为纯粹本土钱庄,对于基层百姓来说,比洋人的银行更受欢迎。加上与正金银行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