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督军-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自从到了山东,与赵冠侯相识以来,她越来越没有自信。与他接触的越多,自己就越像是个懵懂无知的小姑娘,曾经引以为傲的计谋方略,在赵冠侯面前,根本上不了大雅之堂。动辙调动数万人马,乃至以几千万经费筹措的行动,根本不是她所能参与的。
如果说一开始,她担任山东女子警队副队长,只是交易的一部分。到了现在,她反倒是认为,自己的才具,也只勉强可以胜任这一职位。
即便是赵冠侯让她像过去那样参与军事,她自己也没有信心做好。她已经习惯了,一切按这个男人的主意行事,只要他有定见,自己就可以放心。反之,就证明一切都无能为力。
赵冠侯摇摇头,杨玉竹的心,陡然一沉。“山东确实很强,非常强。如果国内交战的话,我可以说一句,任何一省,都不是我的对手。但是以一省敌一国,胜负何须问卜?不过也没必要绝望,打虽然打不赢,不代表事情就一定要糟糕。我们打不过,也可以让扶桑人认为打不起。只要把他们吓住,让他们明白,如果动武,我们固然要败,他们也要掉几颗牙。扶桑铁勒战争不过是几年前的事,他们的元气也没能恢复起来。在橡皮股票里,复又吃了大亏。山东固然打不赢扶桑,但是只要我们团结,让扶桑人意识到,一寸山河一寸血。攻打山东,得不能偿失,他自己就会知难而退。当然,我们这样想,扶桑人也能想的到,我们要团结,他们就要破坏这个团结。”
男人的手,指向桌上另一份文件“一些扶桑朋友,最近很活跃。鲁南苏北,到处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尤其我们这两年大兴工程,修河道,修堡垒,修铁路,为了抢工期,累死不少人,很容易被他们抓住把柄做文章。何况山东,也有着自己的问题。陕西河南的移民与本地人的矛盾,加上陕军……不辛苦是不行了。”
赵冠侯将空碗放下,伸了个懒腰“这帮人,真是不让人过安生日子啊。非要在我的地盘上搞事情,必要的时候,就只能杀他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让他们见识一下,我的决心。山东是我的地盘,做生意我欢迎,想要夺权的,不管是谁,都先杀了再说,扶桑人,也不例外!至于支持扶桑的……只能怪自己没长眼,该关的关,该杀的杀。总归,在团体里,可以有毛病,可以有私心,但是不能没有忠心。有些小毛病我可以忍,但是吃里扒外不忠诚于我,就得死。还有,那些桀骜不逊,只想为狼,不想做羊的,一并杀了吧,免得闹事。”
几年大帅当下来,比起上一世做杀手,杀气反倒更重了。随便一句话,就已经让杨玉竹感觉到那冲天的杀意席卷而来。
随后想到的,则是李铜锤那等,虽然经过苦工折磨,但依旧匪性未驯的旧部。再有,陕军之内,部分对赵冠侯并不一定绝对忠诚的部下,最后想到的,则是自己的儿子……
杨玉竹沉默片刻,深吸了一口气,脸上忽然露出极为迷人的微笑,伸出纤纤素手,握住赵冠侯的手。“大帅,你不是问我来做什么么?那好,我就跟你说实话吧,我想嫁人了。你……如果不嫌弃,就让我给你做个小吧。”
她的语气很平淡,说着嫁娶之事,一如说你吃了没有,你心情如何之类的闲话。赵冠侯一愣,看了她几眼,随即摇头微笑
“玉竹姑娘你能唱戏我是知道的,但是那么能说笑话,我必须承认,你这个笑话说的不错,让我的心情好了很多。你可能也听说了,我追了一个洋妞两年,一直没有拿下来,搞的我很没面子。你这么安慰我,我很高兴,不过让别人听见就不大好。家里的醋坛子看到你这样,也会生纠纷,对你和念祖都不好。”
“我……没开玩笑。”玉竹的笑容变的更加迷人,能够号称秦川观音的女人,自然有着足够的本钱让男人倾倒在自己石榴裙下。
“我没打算守一辈子,山东也不流行这个,你不是一直在鼓励寡妇改嫁么?我这个寡妇,就想改嫁了,怎么,嫌弃我不是大姑娘?你跟锦太太的事,我可是很清楚的,你不是在意这种事的人。不娶她,是因为有董家的关系,我可没有这个麻烦。”
“玉竹姑娘,我自然没有那些世俗之见,也必须承认,你是个很迷人的女性。但是,我不想勉强你。你的手,出卖了你。”赵冠侯朝杨玉竹一指
“你身上绷的很紧,证明在用力,如果我现在摸你,你就会费力气控制自己,不让自己挣扎反抗。连简单的接触,你都如此抵触,又谈何婚嫁?你想什么,我很清楚,不过我要说一句,我误了程月的终身,不想再多害一个人。至于陕军方面,不联姻,也会有其他办法。当然,这也离不开你这个塞上观音出面,跟那帮人好好讲讲道理。我既有鲜花也有匕首,请不要让鲜花从我手中滑落。”
杨玉竹这两年时间里,从赵冠侯嘴里听过无数莫名其妙,不知其意的言语,本来也已经习惯。可是这番话,却依旧让她觉得芳心巨震,仿佛已经看到,无数的尸体,以及无边的血海。跟随自己自陕西而至山东的老弟兄,一个一个倒在血泊之中,其中赫然,还包括自己唯一的希望,念祖……
赵冠侯这时已经拉起玉竹“冷荷从松江来了,我要跟她见一面,就不陪你了。你先回去休息,这种玩笑少开,要是让十格格知道,乖乖不得了的。慢走。”
等到被送出门,玉竹才回过神来,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很严重的错误,如果刚才自己的表现的配合一些,或许一切,都会变的不同。现在搞成这样,十格格那里,又该怎么交代?
第五百九十二章 萧条
经历了江宁大战之后,陈冷荷与赵冠侯的关系突飞猛进,不像是一开始那样,只在固定的时间,往返于山东与松江之间。只要她一有空,就会赶来山东,享受夫妻之间的团聚。
可问题,也恰恰就出在“一有空”这三个字上,这两年时间里,她的空闲实际是越来越少,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并没比当初增加多少。
数年时间,在陈冷荷身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依旧如同松江初见时一般,明艳动人,艳冠群芳。只是美丽的脸上,多了几分愁容,即使勉强朝赵冠侯笑着,依旧掩盖不去眉宇间的忧愁。
“今年的帐,一定难看的要死,不管是松江还是山东,都是一团糟。唯一的赢利大宗,都在简森夫人那里,我的台都坍光了。”
松江商场上有名的女财神铁娘子,艳如桃李,也冷若冰霜。学富五车的才子,貌比潘安的世家子弟,都曾在她那里吃过苦头,削过面子。任谁也想不到,她也有这等撅着嘴耍赖,小鸟依人的模样。那些失意者,若是看到这一幕,不知会有多少颗心,碎成一地残渣。
也只有在丈夫面前,她才会卸去女强人的伪装,安心做一个小女人,在其怀里享受呵护。在松江商场上,她八风不动,宠辱不惊,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也因为其沉稳干练,稳定了人心,是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钱存进正元的户口。实际上,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有数,银行的经营何等艰难,整体的经济局势,又是何等的疲软。
泰西的经济危机,虽然还没有爆发开来,但是经济上的萧条,于中国财政的影响,一如一块乌云遮蔽天空,逡巡不去。
出口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即使有生意,回款也很困难。受到销路不畅影响,工厂开工率降低,失业人数与日俱增。经橡皮股票一事后,饱受打击的中国经济,还没来得及恢复元气,复又受了重重一击。
山东的经济,本就以外向型为主,随着码头上货物的堆积,工厂里开工的减少,颓势已经非常明显。加上又刚刚搞了淮河疏浚工程,以及山东的大量建筑,导致山东财政帐面情况,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唯一可靠的收入,就是青霉素。
泰西列强虽然对于传统的中国商品,尤其是茶叶、瓷器的需求降低,但是对于青霉素的需求,却似乎是无穷无尽的。以至于简森开辟了两个分厂,用以生产青霉素,以供应订单之余,还能留出足够的数字供应给山东鲁军。
是以,简森的青霉素工厂,算是眼下逆流而上,极少有的盈利企业。余者,就只有承振办的电影公司,生意兴隆。
经济萧条,娱乐业往往会产生畸形的繁荣。承振的那家电影公司就是如此,靠着赵冠侯提供剧本,以及翻拍苏寒芝的小说。虽然目前的科技,只能拍默片,特技也谈不到。但是靠着一干有功夫,又廉价的武师,以及脸好的女演员,票房非常喜人。
向来被认为纨绔膏粱,做不成大事的承振,靠着京剧社加电影公司,居然在萧条的环境下发了大财。顺带,也和不少女明星闹出新闻。不过对于前金时代宗室来说,跟女演员闹出点事,这不是很正常?
对于这种新闻,承振的态度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甚至主动出来表示,你们写少了,还有谁谁谁也是爷睡过的,怎么着吧。对他这种态度,赵冠侯倒是乐见其成,连带毓卿也不会干涉其兄。乃至韩荣的儿子韩庆从海外归国之后,也被承振拉下水,两人搞电影连带搞演员乐此不疲,原本最不省心的人,现在,反倒是成了最让人省心的楷模。
对陈冷荷而言,青霉素或是电影公司,都跟她的关联不大。正元银行投资的实体部分,经济形式都不大好,这一点着实让她头疼。
在山东境内,已经出现了失业者,包括大批洋工人的涌进,严重影响了山东本地人的就业。包括在山东大办教育的结果,导致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安置。这些难题,都摆在了面前,成为不可忽视的压力。可是比起其他省份,山东,就已经算的上天堂了。
“在山东,人起码不会饿死,在松江,已经有人因为找不到生路而自杀了。善堂现在又开始煮粥,太平年月,却要放赈济救人,这真的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虽然现在的情形比橡皮股灾的时候要好,只是下层的百姓倒霉,那些绅士人家,还可以维持。可是大家一起喝茶的时候,都在说生意难做,钱不如前两年好赚。有的人啊,今年一年都在亏本,如果照这样下去,士绅也撑不住了。正元的情形还好,一些新开的小银行,又要倒闭了。”
“当然,好消息也有,就是人工费越来越便宜。过去女子银行,招工不容易,现在却不难了。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希望到银行里找份工作,这样总不至于沦落到会乐里去。她们大多出身在中产之家,可是现在,这些家庭已经很难维持过去的规模与体面,不得不辞退佣人,甚至让子女出去找工作。”
赵冠侯道:“这还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恐怕就是连他们自己,都要失业了。事情是一步步来的,先是底层失业,然后就是中层,管理者。等到他们也失业之后,就轮到老板了。可以说,一轮新的资本整合,又要开始。工厂倒闭,商号破产,都是无可避免的事情。用工上,哪怕你把工资压低一倍,再取消所有的福利,也一样有人肯做。”
陈冷荷无力的长叹一声“我已经在这么做了。一想到那些人的表情,我的心里就很难过。但是为了压缩成本,我不得不做出一些我自己都感到痛苦的决定。为了维持正元的声望,我不裁员,可是为了节约开支,就得削减工资,取消福利。事实上,我正变成我过去所深恶痛绝的那类人。冷酷的刽子手,吸血鬼。我甚至不敢看那些基层员工失望的眼神,总觉得自己是个罪人。可是比起这些来,如果我坚持不减工资,就只能裁员。那些女孩子,说不定就要落到会乐里去。我一想到那样的情景,就觉得自己应该出来做些什么。可是我的力量……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在大势面前,正元只能随波逐流而已。”
赵冠侯的手,轻轻捋着她的秀发,安稳道:“这不能怪你,并不是你的能力问题,也不是我们的方针问题,而在于根基。就像让跟三岁孩子和壮汉对打,怎么也是打不赢的。我们的经济,过于依赖洋人,内部造血的能力不足,结果就是这样。洋人不买我们的东西,我们的财政就会出问题。等到未来泰西打仗,我们的日子就更难过。所以我现在最庆幸的就是,把淮河疏浚完成,黄河为害少一些,我们的粮食多一点。不管日子怎么难过,手里有粮,总是心里不慌。未来,再从国内市场想办法吧。”
陈冷荷心知,实际是丈夫决策出了问题。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国内市场,一心为海外市场服务,以洋人为第一服务目标。现在外洋市场一垮台,山东立刻就受重创。可是想起丈夫一年时间奋战淮河,疏浚河道的经历,又不忍心责备。颇有些心疼的在他脸上轻轻抚着
“可惜,现在舆论上,对这件事并不支持。除了山东自己的报纸,在松江那面报纸上,都在说你牺牲了多少民力,死了多少无辜。看的时候,你不知道我有多生气,真恨不得冲进报馆,把他们骂一顿。”
“我知道啊,为了我的事,你和你哥哥也闹翻了。其实没关系的,他们爱怎么说随他们,我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了。我站的位置,和他们站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他们看的东西,跟我看的东西,也是不同的。所以想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他们反对我,骂我,也不算什么,只要你不要跟我闹脾气就什么都好了。”
“我亲眼见过你在工地上拼命的样子,当然不会跟你闹,我不能让你蒙受不白之冤。如果不是有你在,现在的财政再加上水灾,恐怕又要有人出来造反。你把人累死,总好过他们起来杀人。外人可以不理解你,但是不能污蔑你,这我是不会忍的。”、
冷荷回忆着这两年来,商场上的搏杀,依旧心有余悸。一个女人经营银行,本就比男人困难,更何况经济的萧条,让金融行业的竞争比之以往更为激烈。今朝衣冠楚楚,明日一文不名的事屡见不鲜,一个年轻美丽的女人,所遭受的压力,远比男子更大。
靠着丈夫留下的护卫人脉甚至于电报暗语,指点机宜,她数次转危为安,摆脱危机。乃至于在不久前的投资中,不但全身而退,及时逃顶,顺带还坑了扶桑人一把。让一向与自己敌对的扶桑银行家损失惨重,在泰西市场上,损失了一大笔钱。
想到当时的情景,扪心自问,如果不是丈夫的指点,损失惨重的就是自己。到了那一步,正元能否维持下去都大有问题。在她心里,丈夫的形象,已经变的无比高大,不允许任何人污蔑,与两位兄长的反目,在她看来,也并不后悔。
现在真正让她心情郁闷的,并非是与家人的冲突,而是眼前的难题。正元设立的目的,就是为赵冠侯洗钱,这个目的已经达到。另一个目的,则是为鲁军筹措军饷,为山东及苏北的发展,调度经费。共合初立之时,山东的经济发展很好,虽然用钱的地方多,但是收入更多,一直是良性发展。
可是随着泰西经济日渐疲软,山东的颓势已现,原本不起眼的开支,现在就像一个无底洞,疯狂的吞噬着资金。光看着各项必须开支的数字,陈冷荷已经大感头疼,如果不是有简森夫人的青霉素工厂,她都不知道该怎么维持下去。
那些自扬基归来的士兵需要安置,其中伤兵更是需要山东正府养活一辈子,连家属都要照顾。在眼下这个时代,这种包袱并不算轻,一口气成百上千的包袱下来,对于山东的财政,就是一个大拖累。
扬基方面,虽然为这些士兵付出了雇佣费用,可是与正规军一样,他们只为战斗兵付钱。伤残等失去战斗力的士兵,在扬基的陆军评价中,等于废品,没有任何价值。而扬基的商人,是不会为废品支付报酬的,这部分费用,只能自己承担。
按照眼下的常规处置手段,赵冠侯也可以让这些伤兵自生自灭,只照顾一下军官,就得算是善政。可他摇了摇头:
“可是就算是拖累,我们也得养活他们。毕竟这些人,是因为我的命令,才成军出海的。抛弃伤兵残兵,不是鲁军的风格。不管局面有多难,我们都得照顾他们。再说,现在扶桑人虎视眈眈,也许还会打仗。这个时候,更不能让士兵寒心,如果大家都认为残废了,就没人管,还会有谁为我卖命?不管是为谁作战负伤,只要是鲁军的弟兄,我就得管到底。冷荷,我很抱歉,虽然你很难。但是我还是要让你负责筹措经费……”
冷荷用一阵亲热,阻挡了赵冠侯其他的话“我们本来就是一体的,为你筹措经费,也是正元存在的意义之一。我会和简森夫人好好谈谈,接下来,我们该发行多少钞票,或者该发行多少公债的。不过,在那之前,我们得先到京里。这次大总统邀请我们一起进京,参加他的生日宴会,我想,一定是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有关,说不定这次的会晤之后,我们山东的经济状况能够有所改观。毕竟山东的河工或是国防工程,都是为全国做出的贡献,理应获得正府的财政支持。”
相对于她的自信,简森则与其看法相反。泰西的经济形势不好,她这个山东实际上的财务总管,日子也很艰难。
但是其依旧庆幸于自己将资产转移到中国,在这场金融萧条中,比利时受的影响更大。华比银行的几个股东,都已经不得不将股份卖给简森换取资金周转。如果她不是事先逃离,现在自己的处境恐怕更糟糕。
这两年时间里,三人大被同眠的事,也不是没做过,尤其现在时间紧张,几个管钱的女人,都要把大量时间拿出来处理财政危机。像是灯前枕上的欢会,自然要节约时间,能三人行就不要二人。
等到两位女财神,都瘫软无力时,简森才道:“如果我的估计没有错误,这次大总统的邀请,并非是要帮助我们,相反,他会继续吸我们的血。如果说山东的困难,属于勒紧裤腰带,钟央面临的危机,就是勒紧脖子。从我掌握的情况看,帝国的财政,始终游走在崩溃的边缘。大总统的宝座,固然很诱人,可是其承担的压力,一样要比普通人来的更多。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钱。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钱是最有用也是最为紧张的物资。毕竟,我们控制的地区,是名义上的膏腴之地,比起要控制全国的大总统来说,或许我们的处境,被认为更好一些。”
以赵冠侯为屏障,处于另一端的陈冷荷,慵懒的理了理蓬松的头发,打了个哈欠“要是那样,我恐怕要让他失望了。不管是公债,还是其他什么手段,正元都不会介入。我才不会把资金往无底洞里填,这个忙,我坚决不帮。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不理他,睡觉!”
第五百九十三章 游子还乡
一如简森所说,山东的财政虽然是负增长,但是好在这种惨淡的情况只发生了一年,亏损的总数还不大。名义上,赵冠侯还是两江巡阅使,即便只是遥领两江,依旧可以算做控有膏腴之地。
虽然两江的赋税,主要被冯玉璋等地方实镇督军掌握,赵冠侯这个巡阅所得不多,但有这个名分,就可以利用这个身份捞钱。不管是抽税还是银行经营,乃至赵冠侯及一干姨太太的生意,都有正策优惠,可以从这些地方吸血反哺山东。
再者,就是鲁票可以在数个省份内,作为信用货币使用,也为山东缓解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与之相比,京里的日子,反倒更为艰难。
自共合以来,各省报解的京款,与前金时代相比,不增反减。其中原因,包括因为战争及天灾造成的地方收入下降,也包含地方自己的因素。
模范军的编练,以及民政长一职的设立,严重刺激了地方各路实权督军的神经,他们对抗的手段,就是扩军。一省之内,除了钟央给的编制,自己又开始组建省军。军队一多,军费开支自然就大,于是百姓的日子就更艰难,破产者越来越多。
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地方财政日渐崩坏,从帐面上看,当然不会有钱上解京款。可是京里应有的开销,并不会因为收入的减少而变少。五国大借款的高额利息,成了沉重包袱,让帝国的财政,始终无法挺直腰杆呼吸。
关税归还洋债,铁路也被抵押出去。两个主要创收的机构,收入用来偿还洋人债务及支付赔款,不但让帝国的财政捉襟见肘,也导致工业上缺乏竞争力。外国商品倾销,本国的工商业,都发展不起来。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已经很难满足国家的需求。
当泰西人开始担忧这个冬天格外寒冷时,中国方面,已经要为冻死的尸体寻找埋骨之地。处于下游地位,就注定泰西经济发达时,国家未必能享受到利益,当泰西的经济衰退时,自己却必定要喝下苦酒。
股票始终低迷,外贸又上不去,中国整体的财政情况,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虽然自白狼之乱以后,两年时间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但是民生并没有恢复,相反,倒是越发难以为继。
尤其是随着各国紧缩银根,借洋债已经不像前金时代那么容易。国势艰难这句话,于赵冠侯这个层面的官员看来,已经不是一句简单的抒情,而是实打实的困难。
袁慰亭练兵起家,素来注重军队,也知部队无饷的可怕后果,但是巧妇难为无米炊。共合陆军,乃至于昔日北洋六镇的嫡系,也开始欠饷。自陆军部下发的军饷,开始拖延,即使拨发,也不足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