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督军-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曰:彼可取而代也。我的想法,与霸王相合。”

“大总统人中龙凤,所思所想,自与旁人不同。卑职见到巍峨的太和殿,只想着与这比起来,自身不过是万古云霄一羽毛,什么官职名位,都是过眼云烟。只有老婆孩子,金银绸缎,才是手里的东西。必须紧紧抓着,不能让它们跑了。”

袁慰亭脸上露出一个笑容“这样想,也没什么不好,个人有个人的缘法,你这样的想法,也并非是错的。只是很多时候,到了那一步,即使你自己不愿意,下面的人,也会推着你走。你不想过那样的日子,怕也不成。”

“这也要分人,卑职这几年,一直就在想,争来斗去,枪林弹雨,万一有个闪失。娇妻青春,稚子年幼,又靠谁来养活。还不如急流勇退,解甲归田,求个安生。若是能够在京里做个闲职,拿上一份薪水,正好歇一歇,也卸卸担子。”

“这话不对,现在,不是该休息的时候。”袁慰亭的神色,又变的严肃起来。

“泰西的局势紧张,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大仗要打,我们这个时候,谁也不能休息。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拿出全部的力量,应付未来的局势。你说的很对,扶桑这个恶邻,时刻惦记着我们的疆土。现在我们的力量还不够,不足以与扶桑争胜负。可是若干年前,扶桑又有什么资格与我们争胜负?咱们国大人多,人才济济,只要上下同心,大家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卧薪尝胆,苦干十年,到时候扶桑怕是连正视中华的胆量都没有。这个时候,正在用人,你怎么能想着退下去?就算你想,我也不会答应!”

袁慰亭正言厉色的说了这番话,显的极是激动。“当初孙帝象说我是世界第二华盛顿,后来我问过古德诺,华盛顿这个人,没什么意思。他虽然有名衔,实际却掌握不住部队,到最后与其说他功成身退,不如说他不退不行。这样的人,于现在的时局,是没有用处的。我要做,也不会做华盛顿,只会做拿破仑。那位卡佩的皇帝,才是强国之君。自陕西大战之后,各省对钟央的态度比过去强了不少,可是做的,还不够。像是齐英,张宗尧,两年时间,居然还没能逮捕到案,这说明什么?说明地方对于钟央的命令,还是在阳奉阴违!我们办了四年共合,办成这个样子,这是不对的,你说,该改不该改?”

赵冠侯豁然起身,脚后跟一磕,立正一礼“卑职是武人,不懂正直,只到惟大总统马首是瞻。您说该改就该改,您说不该改就不该改,总之,大总统永远是对的!”

袁慰亭的脸上,不见喜怒,语气平缓地问道:“我如果要错了呢?”

“卑职只认大总统,不认其他人,大总统的话,就是圣旨,永远不会犯错!”

第六百章 储嗣之争

等到他离开春藕斋时,已经是深夜,苏寒芝等人已经先回了府,等到他进了苏寒芝的卧室,见毓卿也在。两人身上,依旧穿着礼服,显然从总统服回来就没换衣服,一直等着他。

见面之后,毓卿问道:“怎么样?袁四那里还顺利么?”

“还好吧,应该没什么事,他叫我来,主要为的就是谈那件事。这事家里只有你们两个以及简森知道,连冷荷都还蒙在鼓里,千万别说漏了。”

“我心里有数,不会在事情完成之前就说出去。”毓卿笑了笑“今天和金英聊了很多,她问我的时候多,问苏姐的时候少。跟我聊的,都是宫里的规矩,妃子们都有什么讲究,又有什么说道,看来,她是支持大总统称帝的。”

赵冠侯摇摇脑袋,把翎帽摘下来,随手挂上“简直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回事,如今虽然名义上叫大总统,与皇帝,又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非要争一个虚名?说一句不好听的,就算做了皇帝,难道就比今天的日子好?”

苏寒芝道:“英姐的想法,我倒是可以理解一二。她是过去受过很多苦,也受过许多人的欺负,就等着有朝一日,扬眉吐气,在人前显贵。论身份,她现在还不能算第一夫人,只有大总统成了皇帝,她才可能成为皇贵妃,甚至可以当皇后。更重要的是,她得为二少爷想。”

沈金英自己不能生育,袁慰亭的次子袁寒云,就寄在她的名下,算做她的儿子。袁寒云是名士性子,不热衷于名利,结交的不是名士,就是名纪,手面很阔,钱财随手使费,不计数字。乃至于他连自己身上有多少钱,也搞不大清楚。

曾经有京中名士,因为共合制度论,获咎于总统,竟致有杀身之祸。袁寒云亲自驾马车,送他到车站,等到买票时,却发现囊中空空如也,分文皆无。还是向自己的仆役要了银元,帮这位友人买了车票,才送人上车。从这一事上,就可以看出他的性子,虽然有才,却不能做事。

他本人性情懒散,淡泊名利,也对于二殿下这类的身份不怎么在意,甚至还写过诗,公开反对过帝制。可是沈金英作为母亲,想的却与儿子不同。

“二殿下的性子就是这样,已经很难改了。现在大总统在位,自然没有什么话说。可是十年之后,大总统下野,二殿下又怎么可能继承衣钵,继任总统。到时候单说他这种千金散尽的做派,用不了几年,怕是就连食宿都成问题。英姐考虑的,是要为这个儿子,谋个一世的富贵。”

“怎么说?难道这还没有皇帝,就先要来一出玄武门?”

苏寒芝笑着为赵冠侯脱身上的礼服“倒不至于到那一步,现在大太太的意思是,让二殿下拜你做个师父。”

“拜师父?学什么?”

“什么也不学,只是进漕帮。这事不能和大总统说,否则他一定会生气。”

原来不久之前,袁寒云到了一次松江,由于事先没通报,结果到了码头,就先吃了亏。自己的行李下船之后,丢了一半。里面有几本宋版书,是他极心爱的物件,自然要想办法找回来。

陈冷荷当时已经出发去了山东,他的电话并没打给松江镇守使郑妆成,而是打给了正元。戴安妮联系了漕帮里的人,没用半个钟头,袁寒云丢失的那些行李,一样不差,就都送回了他的房间里。

袁寒云的性子更接近魏晋名士,不以常理度之。这件事并没让他对漕帮生出不满,反倒认定这是群游侠列传中的人物,对一干大小龙头,会党门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甚至自己也想投身漕帮,过过小老大的瘾头。当然,这种事,是不能让大总统知道的,乃至跟身边的人提,也会让听客无可奈何。

总统府里,有帮会门槛关系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是没谁敢去为二公子牵线。否则大总统将来震怒,人头也未必保的住。只有沈金英对儿子的要求从来不知道说不行,只想着怎么把这事办成功,最后想到的人,就是赵冠侯。

赵冠侯自己也开过山门,收的弟子门人,既有军中将领,也有梨园子弟,包括一些坤角,也被他收入门墙里,算是大字辈的女徒弟。沈金英对于门槛规矩略有所知,知道漕帮注重一头一尾。既然大师兄做不成,就要求做个关山门的老师兄,收了袁寒云,赵冠侯就得关山门,再不能收其他弟子。

“这事,我已经替你应下了,明天就让人把二殿下的门生帖子送来。”苏寒芝说道:“你,该不会生气吧?”

“这有什么可生气的,我这个漕帮身份,当初还是毓卿替我弄来的,关山门就关山门吧。只是觉得有意思,老大想的是抓军队,学普鲁士的军事贵族,获取部队的支持。二少呢,又是跟他反过来,这两个,简直一个是曹丕,一个是曹植。”

毓卿这时已经开始准备走了,起身道:“沈金英要你收她儿子做徒弟,一半是溺爱儿子,有求必应。另一半,也是有自己的打算,一旦袁四成了皇上,袁寒云也是有希望问鼎宝座的。老大再怎么练兵,他也是个瘸子,四体不全之人,如何身登大位?到了袁四归天的时候,你这既是舅舅,又是师父的,只要提一旅之师,进京勤王,袁寒云这个皇帝,还不是稳的?”

赵冠侯叹了口气“我就说当皇上没好处吧?这还没当呢,骨肉同胞之间,就已经有这种算计了,没意思。其实寒云不管再怎么能花钱,我这个舅舅,难道还养不起他?以他的性子,就算当了皇帝,怕也未必是福气。毓卿,你别走,今晚上,你们一起陪我吧。”

在赵冠侯想来,袁寒云拜山门,无非是一时兴起的赶时髦凑热闹,并非江湖上真正拜门入门槛,不需要开香堂,也不需要找来引见师,保师等等。本以为,沈金英会打发个人,把袁寒云的拜师贴子送过来,走一个过场,就算完事。没想到,第二天天一亮,袁寒云居然亲自上门,递名贴拜山门,郑重其事,将这件事看的神圣无比。

联想到他名士做派,行事往往离经叛道,这番举动,也就不足为怪。赵冠侯比他,实际年龄相若,但是两人说话时,袁寒云张口师父,闭口师父,恭敬异常。他原本是诗书画皆为一时之选的才子,可是言语红,所关注的乃是门槛规矩,江湖海底,真把自己当成了草莽中人。照他的兴头看下去,怕是用不了多久,他就要开山门,收弟子,大散海底,过一过堂口龙头的瘾。

两人聊了将近一个小时,袁寒云才忽然想起什么,忙道:“母亲有话,要请师父到家里去一趟,说是有话说。马车就在外头,车夫这时候,多半是等急了。”

当然,等二殿下不要说一个小时,就是一天,也没有车夫着急的份。见面之后,依旧是满面陪笑,打帘子请二人上车。等到了钟南海,直接由袁寒云领着,前往北海的燕翅楼。

这是袁寒云自己的住宅,原本是内务府办公衙门,也是戍卫皇城的哨所所在。至于眼下,则是袁寒云居住的宫室。门外有十几个大兵站岗,另外还有一张很显眼的告示“禁与名士唱和”

“寒云,这是……大总统的墨宝吧?”

袁寒云尴尬的一笑“师父见笑了。总是寒云不才,惹了父亲动怒,才有了这几个弟兄,还有这一纸手令。说来,今天要不是去见师父,这燕翅楼的门,也不是那么好出的。”

沈金英就在燕翅楼等着赵冠侯,说起这事,她的脸色就很难看。“寒云不过是写几首诗,他就是这么个性子,喜欢吟诗写词,这又不是什么坏毛病,又犯了谁了?老大可倒好,到大总统那里,搬弄了是非,结果不但把寒云从清音流赶到了燕翅楼,就连门都不让他随便出了。冠侯,你得给评评理,老大这么干,还有没有点弟兄的情义了?”

袁寒云的诗,无非就是反对帝制,支持共合,并不能算是错处。可是写了这样不为过错的诗,就要承受现在的处境,同时,即使是沈金英,也是在说大公子袁克云不念手足骨头情分,却没有对袁寒云反对称帝的行为撑腰。她的态度,不问自知。

赵冠侯未置可否,只等着沈金英说话。沈金英先是打发走了袁寒云,随即将手,拉住了赵冠侯的胳膊

“兄弟,姐在这个世上,没几个亲人,所能依靠的,就只有你。办共合办了几年,国家办的越来越穷,老百姓日子越来越难过,可见共合不是什么好东西,你说对不对?咱们,也该到了变一变的时候了,这变是变好还是变坏,是外面那些人要去想的事,我们不谈。咱们之间只说情分,不提对错,你是帮亲,还是帮理?”

“瞧姐说的,早在几岁的时候,我就懂得,道理不能填饱肚子,亲戚才能给我饭吃。所以自然是帮亲,不帮理。”

沈金英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才乖。本来么,这个天下,哪有那么多道理可以讲。有人在大总统面前说你的坏话,说你搞河工弄的天怒人怨,搞不好就会给孙帝象可乘之机,出来兴风作浪,还不是姐替你挡下来了?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大家都高兴,这不是很好么?在京里,姐会帮你,在外头,你也要帮姐。我现在要什么有什么,自是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寒云……就得靠你照应着。老大那人,眼里不容人,你这个当舅舅的,现在又是师父,可要护着你这小徒弟,不能让人,欺负了他。”

目前以及是共合的时代,袁家之内,已经为了继位,进行暗战。山东鲁军四师一旅,显然是一张王牌,谁把这张牌握在手里,谁说话,都会硬气几分。

“寒云这个孩子,是个忠厚的性子,被人骗了,也只当是交朋友。有我在,自然万事都好,若是没有我关照着,他可该怎么办?老大又是那个样子,我怕他将来会被挤兑的连吃一口饭都成问题。所以,他不争的东西,我得替他争,他想不到的事,我要替他想到。咱们姐弟两个,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不管你怎么想,外人看来,咱们终归是一条线的。我不说别人,就说老大,他看你可是很不满意。没别的,就说模范军的事。他想从山东抽调一批军官,被你给拦住了,保定武备学堂的毕业生,也是早早被你招走,他抢不到,心里很不痛快;至于老三,他想要把杜小姐收为小星,结果被你的爱妾坏了好事,这笔账他只是不敢找你算,不代表他不想算。”

赵冠侯自己也清楚,与袁家子弟的关系,不像与沈金英那么融洽。或者说,因为他是沈金英的结拜兄弟,那些人不敢来招惹他,却不代表他们真的喜欢自己。正如沈金英所说,不管自己的脚踩在哪一边,在外人看来,这姐弟两个,就是一条路上的,荣损与共。她拉着自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谈不到被坑,也就谈不到愤怒,或许说从最早借助于沈金英的势力开始,就注定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赵冠侯笑了笑

“姐姐不必说这种见外的话,寒云既是我的弟子,也是我的外甥,他的事,就是我的事。姐夫管教儿子,我不好插嘴。但是如果有人蓄意欺压寒云,要夺走本该属于他的东西,我也不会坐视不管。”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有你这一句,姐也就放心了。”沈金英如释重负般,长出了一口气。

“冠侯,你和大总统商量那件事,虽然算是绝密,实际上,我已经听到了消息。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是我要跟你说一句,自己要小心一些。不要给他人做嫁衣裳,大总统现在就被老大拉着去谈这事。我看老大对这事,比你更上心,你要好好想想,别便宜外人。不但属于我们的东西不能让外人夺去,就是别人的东西,我们该夺,也得夺过来。现在是个很紧要的时刻,多余的话我不说,只能说,现在的一个决定,可能影响的是未来几辈子的荣辱兴衰。我们只能进不能退,退一步,就什么都没有了。”

第六百零一章 皇袍加身

沈金英所不知道的是,袁克云的态度,以及对于贷款的决心,本就在赵冠侯预料之内。普鲁士的援助,事实上在两年前,就已经在进行。这次的协议签定,只能算是事后追认,或者,叫做投名状。

普鲁士在意的,并不是共合是否愿意在外交层面上,对普鲁士在山东的利益予以认可。即使共合不认可,有赵冠侯点头,就没人拦的住普鲁士在山东的掠夺。他们在意的,是共合对普鲁士的态度,乃至未来的泰西变局里,共合究竟站在谁一边。

赵冠侯当然不希望共合现在就和普鲁士处于敌对,毕竟,还有一些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他这次进京,想要促成的,就是这份条约签定,同时把卖国的锅甩到共合正府头上。袁克云的反应正是计划中,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这一个环节,未必一定是由袁克云来填,可以是张三李四,可以是某一个人,但是,经过两年前白狼劫械事件后,赵冠侯就可以肯定,会有人冲出来,做这个急先锋。

随着泰西上空战云密布,列强都在担心中国趁机崛起,对华的武器禁运变的严格起来,中国想自泰西购买军火变的艰难。加上共合财政紧张,这两年时间里,购买的军械有限,枪炮更新速度远逊于前金时代。

经过白狼河南劫械事件后,模范军的存在,已经从地下变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各省督军都知道,大总统有意编练一支御林军。

当年北洋六镇作为新军,取代了防营、绿营,成为天之骄子。如果模范军编练成功,那么旧日的北洋六镇,恐怕也将步上防营的道路,成为淘汰的废品。

各省对于上解赋税的消极态度,就是督军们的自保之道,通过财政上的阻碍,让袁慰亭练不成军。受制于军费与器械,这两年时间里,所谓的模范军,依旧是空中楼阁,落不到实处。真正编练成军的,不足一个团,连架子部队都算不上。

这几个师的军火由于是归大总统调拨,各省督军无法掣肘,普鲁士的巨额贷款也是直接与交通银行交涉。这样优厚的条件,一如在一个饥饿的乞丐面前,放上涂有砒霜的蛋糕。即便是明知道有毒,也有可能会吞下去。袁克云,就是这么一个服毒者。

他未必看不出,答应这样的条约,会有很严重的后患。但他更在意的是,只要条约订立,普鲁士的资金和武器乃至教官到位,他抓兵权的梦想就能成真。一如沈金英联络赵冠侯,袁克云在普鲁士留学进修军事的经历,让他对于普鲁士皇族掌兵权的模式铭记于心。

泰西的见闻,加上中国几千年来的宫廷争斗史,让他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的嫡长子身份,只能算是登基的有力屏障,可是瘸腿,却是最大的负累。两相抵消,自己在面对几个兄弟时,并不占有优势,惟有军队,才是自己登基的最大本钱。

父亲正是因为手里有兵,才能把小皇帝赶到紫禁城里,自己手里有兵,也可以将挡在龙椅路上的障碍,一扫而光。至于代价是什么,他顾不上考虑,或者说,为了实现目标,任何代价,他都愿意付。

当局者迷,当猎人满心欢喜的,看着猎物走入陷阱时,不曾想到,一支猎枪,已经悄然对准了自己的后脑。赵冠侯听到沈金英的话之后,不惊反喜,自己的局,差不多就算布成,只剩收官。

“姐,你所担心的事我明白,不过请你放心,事情不会像你想象的一样。与普鲁士的交涉,我是为了姐夫谈也是为了共合谈,独不是为了自己。山东的督军,我随时可以不做,两江巡阅使,我也可以不当。给我一笔钱,让我去外国留学,我求之不得。这件事上,我当然有私心,咱们之间,没必要说假话。事情做成,普鲁士人会酬谢我一笔回扣,数字很大,足够我舒服的活下半辈子,我有什么理由拒绝?但是如果说老大想要从中得到点什么,就是自己想多了。军队属于大总统,不管是他,还是谁,都夺不去。大总统的东西,跟姐的东西又有什么区别?老大最多是个丫鬟带钥匙,当家不管帐,谁能把帐管住,还是看大总统的意思。如果大总统把军队交给老大,那其实,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沈金英也明白过来,自己的关注点,发生了偏差。不该着眼于这支军队是否编练起来,而是该注意,它控制于谁的手里。她摇着头“寒云的性子,带不了兵。你说,就算我把御林军争到手,他掌握不住,又有什么用?”

“他掌握不住,不是还有我么?如果大总统愿意把兵符给寒云,将领上,我可以想办法。总之,一开始不要介入,等到果实成熟之后,咱们再来谈归属问题。农民种地,辛苦一年,捉虫施肥,血汗浇灌所得的果实,并不一定属于自己。与其做一个辛苦耕种的农人,为什么不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地主,等到瓜熟蒂落之后,我们再去把它拿过来,不是乐得清闲?”

沈金英噗嗤一笑“说的不错,倒是我没想明白,我一个妇道人家,想事情,总是不够周全,还是得你帮我参谋。冠侯,你放心,只要有姐在,就没有你的亏吃。这次进京拜寿,只有你一个督军肯来,大总统很高兴。你自己呢,也要争点气,好好表现一下,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要问。姐给你交个底,大总统说过,办共合这几年,把人心办的坏了,人们变的懂规矩,不讲礼数。大总统现在就要立规矩,讲礼数,像过去的一些做法,现在就得收敛一下,否则的话,难免会吃亏。姐知道你是个聪明人,响鼓不用重捶,你自己好好做,我保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这次的见面,持续到中午方才结束,等到下午回到自己的住处时,一位访客已经等待多时。来的,是阿尔比昂公使馆的参赞,人很客气,但是态度上,可以感觉的出,不像以往那么亲切。

见面之后,他只冷冰冰的说了一句“公使阁下希望冠帅赏光,前往使馆一叙。”再没有多余的话,赵冠侯也没说什么,只笑着与他上了车,直奔东交民巷而去。

泰西的血雨腥风,一时三刻之间,还吹不过辽阔的海面。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来说,此时还意识不到,远在千山万水之外的国家皇储遇刺,和自己有什么相干。对他们而言,物价的浮动,工作的收入变化,远比这些重要的多。于京城之内,眼下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大总统的万寿,二就是财神大宴。

所谓财神宴,乃是由梁士怡牵头于昔日湖广总督张香涛幕府大厨所开的会贤堂内招开的一场宴会。与会者,包括了被灵官抽了一鞭的黑虎叶恭卓,另外就是简森、陈冷荷这两个女财神。

宴会的目的,自然离不开筹款,这也是梁士怡想要翻身的唯一途径。当今天下既以大总统为尊,则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