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幻想三国志之龙皇霸业-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徐无山一战齐舜大破和连之后,幽州的形势开始向汉军方面倾斜。鲜卑战力虽在,可士气被击溃,加上和连重伤不起,再也没有威胁边境的能力。乌丸首领丘力居听说此事,立刻派人晋见刘虞,说明归降的心意。既然对方这么配合,刘虞自然也就宽大了一把,谆谆教诲的同时也着实塞了几个胡萝卜,在齐舜的建议下同意在上谷郡特定的数十个集市进行有秩序的物物交易,用马匹、皮毛等乌丸特产来换其所需的生活用品,还发出重赏要他们斩送自称皇帝的张举及自称安定王的张纯的人头。结果没有多久,张举、张纯向塞外逃亡,余众大多归降,叛乱自此也划上了句号。
对于齐舜的出现,刘虞并没有大肆声张,现在洛阳局势不稳,董卓又是陷害齐舜的帮凶,谁也不敢肯定他还会不会再来这么一手。让齐舜留在偏远的幽州,既能暂时减少对董卓甚至是献帝的威胁,又能打消董卓千山万水过来斩草除根的念头。就算董卓知道了,暂时也奈何不了他们。
一天,刘虞把齐舜叫进书房,让齐舜意外的是,赵云居然也在书房中等他。
自从那日赵云把他带到刘虞这里之后,齐舜就再也没见过他,原本以为他已回到公孙瓒那里,没想到他居然还留在这边。
刘虞看到齐舜进来,笑道:“子龙你已认识了吧?”
“当然认识了,徐无山那一战子龙将军威风得很呢。”齐舜笑道,“而且还要多谢子龙将军把我带到叔父的身边。”
赵云抱拳施礼道:“赵云见过齐王殿下,为殿下引路是赵云的荣幸!”
其实赵云也并不是阿谀之人,只是英雄重英雄,那日齐舜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更是让赵云折服。
齐舜摆手笑道:“别殿下殿下的叫了,我这个齐王名虽正言却不顺,到现在我还依然姓齐,而且已不准备再改,所以还是叫我伯禹好了。”
刘虞听到齐舜不准备改姓为刘,眉头一皱,可想想他的遭遇和眼下的处境,又觉得不改也好,免得再次树大招风。
齐舜虽然客气,赵云却还是极为守礼,虽然不再称殿下,可还是以“公子”相称。
“伯禹,子龙是我派到公孙瓒身边的,主要就是为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刘虞道,“公孙瓒这些年穷兵黩武,不断扩张他的部曲,可不只是戍卫边疆这么简单。”
齐舜也了解了一些幽州的情况,点头道:“公孙将军更多的希望将外族一举歼灭,可自大汉立国以来,与北胡的战争冲突数不胜数,又有哪次是真正征服了他们?他们的根在草原上,在了无边际的大漠中,就凭我们的实力又怎么能完全将其zhan有?以武帝时代卫青、霍去病两位将军之能,也只不过暂时将其压制,而现在论国力兵力我们都无法和当时相比,只想着以武力来征服,简直是痴人说梦!”
赵云接道:“公孙将军最近在打击外族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京城的动向。从他的安排看,应该也有坐大势力割据一方的想法。”
“想割据一方是么?怪不得我这个老朽始终是他的眼中钉。”刘虞冷笑着,对齐舜道,“他虽是你外公的弟子,可仁德清净的美德倒是一点也没学到。”
“他是我外公的弟子?这我倒没听外公提起过。不过他那样想也正常,以目前大汉的情况看,各地诸侯应该都有同样的想法吧。”齐舜从情感阴影中走出之后,一直在做功课研究这三年来大汉的变化。
“这些人蒙受皇恩,却暗藏私心,这样下去,我大汉威严何在?前途何在?”以刘虞的忠心,对这些还是很痛心的。
“现在陛下还小,又受董卓的胁迫,短时间内是难以有何作为。只能等良机出现,才能入京勤王,还我大汉声威。”齐舜还是比较冷静的。
“也只能这样了,可恨幽州太远,我们根本无所作为。”刘虞长叹了一口气。
“会有机会的,以董卓的为人,天下又会忍受多久?”齐舜的目中闪动着精光。
“子龙就不用回去了,留下来协助伯禹吧,他也需要帮手,”刘虞转身对赵云道,“而且伯禹回来了,公孙瓒也已不足为虑。”
赵云点头称是,与齐舜相视一笑。齐舜也不好拒绝刘虞的好意,而且赵云年轻有为,他也非常喜欢,这个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第六章 永失我爱(三)
光阴似箭,转眼又已入冬。
幽州在刘虞的治理下越发繁荣。丘力居也在边集的买卖上尝到了不少甜头,对刘虞的感恩之心与日俱增。中原局势虽然动荡,可还没有波及到边远的幽州。行动的时机尚早,闲来无事之下,齐舜只好经常找赵云来切磋切磋。
看到了刘虞与公孙瓒的巨大反差,赵云的感觉还是很好的,心地善良的他当然希望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相比公孙瓒治下的穷兵黩武,以清净仁道为宗旨的刘虞显然更合他的胃口。
不过若想让一个武将真正归心,就必须要有一个在武力上更强的人来让他信服,齐舜正好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早先徐无山一战赵云就已经见识到了齐舜的高绝武勇以及招司铁骑的强大战力,现在的数次切磋更让赵云知道了山外有山。
在赵云的面前,齐舜仿佛始终是个不可逾越的存在。齐舜好似也看到了这一点,不禁有些担心赵云会因为自己而无法在武道上更进一步。
“子龙,你可知道,在练武之前也要修道啊。”一次齐舜找了个机会开始点拨赵云。
“修道?”赵云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他虽也是绝顶聪明,可“道”这个字对他而言实在距离太远。这年头百姓苦难,民不聊生,大家每天能填饱自己的肚子就已经是谢天谢地,有了上一顿还不知道下一顿会在哪里。像“修道”这样的名词对他们而言实在是奢侈了点。赵云曾经也是个苦过来的孩子,若不是得遇名师现在还不知道在常山的哪个贫瘠的角落种地施肥。他的师父教他武功,那是种对身体的修炼,可从来也未向他提过关于“道”的修持。
齐舜点了点头道:“古书有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说的是要进入虚无之境,安守于深静厚重。让万物自由运作,我们只观察它的归复。万物品类芸芸总总,但都要落叶归根。归了根就会安静下来,这就叫归复其命运。命运是不变的,名字叫作恒常。能识知这种恒常者,就是聪明人。子龙啊,你的碧木真气极为精纯,枪法华丽繁复,甚至吸纳了天下各家枪法之长。可你有没有想过,枪法的‘根’在哪里?人的力量又来自哪里?”
赵云怔怔地站在那里,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齐舜的话好似让他把握到了什么,又好似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齐舜指了指身边的一块比人还大上数倍的大石,道:“子龙,你用枪把这块石头击碎我看看,能多碎就多碎。”
赵云不明所以,不过还是照着去做了。长枪起处,碧木真气厉烈纵横,轰然声响,大石应声而碎,散落了一地的石块。
齐舜笑了下,又指着旁边更大了一倍像一座山一样的巨石,道:“再试试这块呢?”
赵云苦笑了下,方才击碎那第一块石头时,他的双臂就已经有些微微发麻,第二块显然难度更大。事实确实也是如此,石片纷飞中,枪尖只对第二块巨石的表面凿出了些痕迹,远远没有破坏整个石头的结构。
“以一个普通人的力量,无论给他什么样的武器,肯定都无法把这块大石一下击碎。如果换作一个高手,比如子龙你,懂得使用真气,或许勉强能做到。可如果这块石头更大一点呢?就已经超过了人力的范围,所以以你之强,也无法攻克那第二块石头。”齐舜谆谆道,“这第二块石头在我们面前是强大的,可在自然面前呢?它就渺小得宛如蝼蚁。雷电、洪水……,在强大的自然面前,那块石头几乎有无数种被毁坏的方式。那种威力才是真正的天道!才是真正与自然融合、借用天地之威的根源啊。”
他顿了顿,又朗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只懂得修炼个人的力量,那只是人道;只有懂得利用天地的力量,才是天道中的高手。”
他拿过赵云手中的枪,对巨石直刺而出。刹那间赵云忽然有了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面前的齐舜每个动作每次呼吸都展现在他面前,纤毫毕露。那是一种奇妙的韵律,仿佛配合了自然的节奏,呼应着万物的脉动。齐舜还是齐舜,可齐舜又不是齐舜了。他已与天地融为一体,难道那就是天道?
“轰”!一声巨响,赵云的面前是漫天的石屑。
齐舜把枪还到赵云手中,道:“这就是自然的力量,这就是天道高手的威力。别把我们自己和自然割裂,别忘记我们也是自然万物的一份子啊。”
赵云好似还未从方才的震撼中恢复,又好似在苦思齐舜的话语。
“自古贤德的君主都是天道中的高手,只不过他们不是体现的武功上,而是把天道运用到了对百姓的治理中去。”趁此机会,齐舜正好和赵云深入地聊一聊,“就像我大汉文景二帝,哪一个不是以百姓苦为苦,以百姓乐为乐?正是因为他们善待了百姓,百姓同样也善待了他们。因此到武帝的时期,我大汉的国威昌隆,无可复加。君主的力量是薄弱的,百姓的力量才是如天道般无坚不催。”
齐舜的这番话对常年接受皇权至上教育的赵云冲击甚大,可他偏偏又找不到理由反驳。现今献帝暗弱,权臣专横,最苦的的确是大汉的百姓。都说黄巾军是叛逆,是贼子,可他亲眼看到被称为“叛逆”的黄巾军路过,百姓夹道欢呼;而那些所谓的官兵带来的就只有灾难和诅咒。他曾经劝过自己一些加入黄巾军的朋友,让他们悬崖勒马。可那些朋友的话让他至今难忘。
“你以为我们想造反么?你以为我们不想过上太平安乐的日子?可我们有选择吗?我家里就那一亩不到的薄田,可转眼间就被那天杀的大老爷抢走了。没有田我们吃什么?我一家老小六口人啊,难道要抱在一起饿死?我那媳妇只有去采些野菜来充饥,可这年头大家谁不在吃野菜?再多的野菜也有给吃完的时候啊!吃完了菜叶我们又舍不得吃菜根,因为我们知道要是把根也吃了,来年我们就连野菜也没有了。可就算这样那些官兵也没有放过我们。人头税要交,田赋也要交。我们都没田了,又哪来的田赋啊?没钱了怎么办?那些个官差说,没钱你们就去死!我们是穷,可穷人难道就该死吗?交不了税他们就趁我不在到我家里来抢,能抢的全给他们抢走了,还要把我的孩子卖去做奴隶。我媳妇拦着他们,他们就打她,打得浑身是血。我母亲想去劝劝,可被一脚踢到肚子上,头又撞在墙上,当时就没了呼吸。那帮畜生……,居然还在笑!等我回家的时候,孩子不见了,老母亲和媳妇都……。你说,我不反谁反!我一反,整个村子都跟我反了。我们冲进官府,杀了那些迫害我们的畜生,抢回本来就该属于我们的粮食,找到了我失散的孩子,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这样的日子,就算明天我就死了,可今天,至少我过得像个人!”
“善待百姓才是天道么?”赵云自语。百姓若才是天道,那君王呢?君王不是天的儿子么?可已经驾崩的灵帝代表的是天吗?如果是的,又怎么会让生灵如此涂炭?如果不是,那他拼命练武又是为了什么?他一时百感交集,心中矛盾迷茫起来。
“可你看看我叔父,他一介书生,除了救人治病的仙术,几乎是手无缚鸡之力,可他治下的幽州,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富足,提到刘州牧无不翘起大拇指。乌丸骑兵再凶悍,可听到我舅父的名字,还不是尊敬爱戴?可公孙将军……”齐舜顿了顿,又道,“公孙将军在战场上要强过我舅父百倍,可他真正懂得什么是天道?穷兵黩武、以暴易暴,难道就是子龙你的追求?不懂得天道的人永远也登不上武道的颠峰,权利在他们手中也会成为凶险的双刃剑。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能否趁此机会在武道甚至人生的感悟上更进一步。到那个时候,大是大非再也不会成为你的束缚,你会更清楚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道路。”
赵云长躬到地,道:“赵云受教了!”
“你看看,我们都聊到哪里去了,离题万里啊。”齐舜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在赵云的心里种了一颗种子,在不远的将来也许就能抽枝发芽。于是又把话题扯了回来,道,“希望下次我们再聊的时候,这些个石头已经不再是你的阻碍。”
赵云坚定地点了点头。
齐舜知道,赵云很快就会有突破,像赵云这么聪明的人,只要戳破阻挡他的那层窗纸,就能够让他发现一片新的天空。其实对齐舜自己来说,方才的言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那包含着幼年的苦读,少年的经历,外公卢植,刘虞,更重要的是赢政的影响。他虽没看到过百姓太多悲惨的景象,可并不表示他不去了解不愿了解。他的心地同样善良,同样希望太平盛世能重新回到他们的身边。
他笑了笑,拍了拍赵云的肩膀,转身去了。走了几步,只听身后轰然声响,好似又是一块巨石碎裂的声音,久久回荡。
——————————————————————————————————————————————————
这两天网络出了点问题,中午没法更新,烟火会赶紧解决的。一日两更的承诺总不能这么快就失效了。呵呵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帮助,别忘记推荐和收藏啦:)
第七章 观星之术(一)
刚从赵云那里出来,齐舜就被叫到刘虞的书房,等着他的是一张面色铁青的脸。
“叔父叫我来是有什么事情么?”齐舜隐隐觉得有什么事已经发生了。
“方才冀州牧韩馥派人过来见我,说是和渤海太守袁绍一起有事与我商议。”从刘虞的脸色来看,谈的应该不是什么让他高兴的事。
“袁绍已经回冀州了?”与那个身居州牧高位,却优柔寡断性格懦弱的韩馥相比,齐舜显然对在何进事件中大出风头的袁绍更感兴趣。
刘虞点头道:“董卓废立新君之前,曾找过袁绍,希望能争取到袁绍的同意。袁绍虽然现在官位还不算高,可四世三公的家世让他在天下拥护者甚多。对董卓而言,能争取到袁绍,就会获得大批士族门阀的支持。可袁绍一点也没给董卓面子,当着众人之面驳斥董卓,反对废立,当时就气得董卓拔出剑来要立斩袁绍于*。袁绍骨气也算是够硬,与董卓对峙半晌之后弃官而去。后来董卓气消了一些,也忌惮于袁家的影响力,于是听从了旁人的建议,对袁绍所作所为既往不咎,又加封袁绍为渤海太守,隶属冀州牧韩馥手下,也算是对袁绍的安抚。”
“我想袁绍应该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吧,”齐舜已经猜到韩馥派人来所谓何事,“他也知道自己的影响力,董卓想利用,他自己更想利用。一旦回冀州,对他来说就好似鱼归大海,再也没什么能羁绊他了。”
“你猜得没错,不过还是小看了袁绍的野心。”刘虞从桌上拿起一封信来,递给齐舜道,“联合天下志士反抗董卓,这我能理解也很支持,可他居然把当今皇上一起都反了。这等大逆不道之事,也亏他能想得出来!”
信是袁绍写了转给韩馥,又由韩馥派人送来的。信上除了对董卓的暴行加以斥责外,也表达了对皇上的担忧,认为皇上年幼,又在董卓的控制之下,很难有所作为,又让天下英豪投鼠忌器。而刘虞德高望重,平乱有功,加之幽州治政有方,百姓安乐,特恳请刘虞称帝,取而代之,带领天下诸侯剿灭董卓,重振汉室,建立不朽基业。
齐舜看过信后,微微笑道:“叔父声望如此之高,也难怪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了。”
刘虞哼了一声,沉声道:“这和我的声望关系不大,他们这样想本就大不应该。如今天下大乱,主上蒙尘。我们这些身为臣子的,枉受皇上恩德,却没有帮助皇上分忧解难。他们各据州郡,理应齐心协力,为我大汉做出贡献。像现在这样妄图让我称帝,逆谋造反,和那董卓又有什么区别?”
“叔父已经明确予以拒绝了?”对于献帝,齐舜同样没有好感。若不是他,齐舜也不会流落大荒三年之久。而刘虞不同,齐舜相信这位心地仁厚的长者是真心希望天下能重新回到长治久安的状态。
刘虞凝注着齐舜,道:“伯禹,难道连你也希望我做这叛逆之事?”
“不敢,舅父的忠心一向是我的榜样,当今汉室仍存,我们想的的确应是如何匡扶而非毁灭。”
“伯禹啊,你我虽只有大半年的师徒之谊,其实在我内心深处,你甚至比我的亲生骨肉还要更为亲近。我的儿子刘和在朝中虽然做到侍中高位,可我也知道以他的性格是难以再有更大的作为。所以我把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刘虞语气转缓,拍了拍齐舜的肩膀道,“年轻人有能力有作为,敢闯敢拼是件好事。可有一点根本之事不能变,那就是为国为民,忠于汉室。天下再乱,只要这个信念不变,总能拨乱反正,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
齐舜心中感动,从这个仁厚长者身上感受到的亲情是那么的真挚。他虽知道刘虞的想法在眼下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梦,可那种浩然之气对他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感染。
“放心吧叔父,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这是表态,也是种决心。
——————————————————————————————————————————————
出了刘虞的书房,已是晚上。一天下来,点拨了赵云,又与刘虞长谈,齐舜也觉得有些乏了。刘虞家里虽然简朴,可还是有一个精巧的花园。他常说养花就如同养生,目睹万物的成长本身就是修身的过程。如今虽是晚冬,可花园中还是点缀着些许的绿意。
齐舜很喜欢到刘虞的花园中来,空气清新不说,置身花丛之中心情也会好上许多。今晚天气很好,暗蓝的天空繁星密布,如同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既像是在嘲弄世道的炎凉,又像是在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月色皎洁清冷,洒在齐舜身上,却又温柔得仿佛情人的发丝。深吸一口气,齐舜只觉疲劳尽消,胸怀大畅。
就在这时,只听一人道:“月下漫步,如此兴致,不知是否齐王殿下?”
齐舜转过身来,只见面前缓步走过一人,中等身材,面容清隽,目光深邃,闪动着智慧的光辉,却是从未认识。
齐舜作礼道:“在下正是齐舜,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那人还礼道:“在下广平沮授。今日奉冀州牧韩馥之命,携同麹义将军前来送信给幽州刘州牧。”
“原来是沮先生!”齐舜吃了一惊。他知道韩馥派人过来,却未曾想到来的居然是河北名士沮授和名将麹义。冀州紧靠幽州,韩馥虽然柔弱,可他的手下还是有不少能人强将。刘虞曾特别提到几人,其中就有沮授和麹义二人。
“没想到徐无山一战威震塞外的齐王殿下也知道世间有沮授此人?”看到齐舜的反应,沮授也微微有些意外。
“沮先生胸怀大志,学富五车,我怎么会不知道呢。”齐舜凝视着沮授的眼睛,“蛟龙入海,必能傲游浪尖;苍鹰展翅,必能搏击长空。只要给沮先生一个机会,相信沮先生定能大展所长。”
“殿下过奖了,在下一介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又怎能和蛟龙苍鹰相比。”沮授面色不变,丝毫也未因为齐舜的褒奖之词而喜形于色,更无法让齐舜看出他这么晚也跑到花园来到底是何用意,“倒是殿下人中龙凤,文才武略无不远超常人,塞外一战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才是让人佩服得紧呢。”
第七章 观星之术(二)
齐舜摆手笑道:“沮先生深夜游园,难道就是为了与我相互阿谀么?方才我看今夜月色甚好,空气清新,才想出来散步赏月,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沮先生。想来沮先生也是个雅人啊。”
沮授伸出双手,舒展了一下筋骨,道:“夜色越好,在下就越睡不着,老毛病了。睡不着的时候在下就会看看星星,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习惯。”
齐舜肯定沮授这么晚过来肯定不是看星星这么简单,甚至有可能是专程来找他的。可既然沮授不说,他也乐得闲话家常。
“不知道沮先生如何观星?”齐舜接过了话题,“我曾经也对观星之术感过一段时间的兴趣,可后来琐事缠身,就没坚持下来,现在正好向先生讨教。”
“不敢不敢,观星之术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有‘盖天说’、‘宣夜说’以及‘浑天说’三种。我朝张衡先生研制出浑天仪以来,‘浑天说’大为盛行,我也是其中的簇拥。若说成就,现今郑玄先生和蔡邕先生对‘盖天说’的研究也是远超于我啊。”
“原来观星之术竟有如此多的类别,那是真要好好请教一下沮先生了。”
“请教不敢当,难得今天殿下这么有兴致,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沮授遥望夜空,目光深远,“‘宣夜说’早已没落,而蔡邕先生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