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天决-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盾牌墙在雷霆万钧般的铁甲马的第一次冲击下就溃然倒塌,那些持戈的士兵还没有来得及钩马脚,就被前面倒下的盾牌兵压倒了。铁甲马上的铁甲兵挥动手中的三尖两刃刀,将那些还没有倒下的士兵,像砍瓜切菜一般,一个个砍倒在地。有些士兵试图攻击铁甲兵,然而兵器砍在他们身上,宛如水银一样滑了下来,根本无法伤及他们。

铁甲马踏着他们的身体以不可阻挡之势,继续滚滚前进,铁轱辘过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也就几个眨眼的工夫,宋奇的军队就损失了上千士兵。

就像铁轱辘的刺从自己的心脏上滚过一般,宋奇觉得心里一阵剧痛,随之而来的是像跌落深渊般的惊悚的感觉。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败亏输

天昏地暗,日色无光。

铁甲连环马拖着铁轱辘隆隆驰来,挨着就死,碰到就亡。

宋奇怒不可遏,抬起连**,对着向他冲来的一组铁甲兵的士兵铁面罩后面的眼睛一阵疯狂地扫射。

“啪~啪~啪~”

**箭从**槽里一支接一支地爆射而出,向迎面而来的铁甲军头上射去。

有些箭射在铁盔或铁面罩上,发出叮当之声,然后掉落在地上。

有些箭则射在铁盔和铁面罩之间的缝隙中,由于缝隙太小,不能射进去,箭簇卡在那里,发出一连串的咔嚓之声。

只是个别士兵的眼睛太过靠前,被射进缝隙中箭尖所刺伤,在马背上歪了一歪。而大部分士兵没有丝毫受伤。但是箭射在眼前的面罩上所发出的冲击力和震荡感,也把他们吓得一哆嗦。

他们虽然有些惧怕,但是跨下的铁甲马没有丝毫降低冲撞的速度,依然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宋奇冲来,后面的铁轱辘上的铁刺闪着凛冽的光芒,似乎要将他吞噬在轱辘底下滚成肉酱之势。

“呼~”这时,宋奇听到背后一阵凛冽的寒风吹来,眼角余光看见刀光一闪,登时他的背上就起了鸡皮疙瘩。

宋奇慌忙向马鞍上猛地一低头,一把三尖两刃刀从他头盔之上不到一寸处划过。

他吓得猛拉缰绳,那匹马就地一个跳跃,跳出去好几步远,随后撒开四蹄迅速向阵地后面奔驰。

宋奇一边伏鞍奔跑,一边向左右四边的士兵大声道:“撤!快撤!”

在宋奇下令之前,他手下的军兵已经开始倒退着撤退了,听到他撤退的命令之后,更是掉转身,没命地奔跑,只恨爹娘少生了两只脚。

铁甲军在后面紧紧追赶,铁轱辘拖过之处,尘土滚滚,汇合在一起,遮天漫地。那些步兵毕竟是两条腿,哪能跑得过全速奔跑的四条腿的铁甲马,很快就被追上,被铁甲兵挥动三尖两刃刀砍倒一片,之后便被铁轱辘碾过,像经过绞肉机一样,变成了一团模糊的肉块和一滩滩血迹。

臧龙一方面驱动铁甲军乘胜追击,另一方面命令数千名弓箭手骑着马尾随在铁甲军的后面,一齐向天仰射。呼啸而起的箭林,越过铁甲军的头顶,像密集的蝗虫一般追着四处逃窜的陈兵撕咬。

那些陈兵侥幸逃过了铁甲马的铁蹄,又倒在了凌空而来的箭簇射击之下。阵地上陈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简直是惊天地而泣鬼神。

剩下的步兵溃不成军,像受到惊吓的羊群一样,向阵地四周四散逃窜。因为他们知道,若是直线逃跑的话,根本跑不过铁甲马,一定会成为铁轱辘下的肉酱。

宋奇安排在阵地两翼的奇兵,并没有发生作用。因为他们远远地望见铁甲马摧枯拉朽的气势,根本不敢冲上去接应。

那二十辆精心打造的云车不是被铁甲马所撞毁,便是成了臧龙的战利品。

宋奇带着手下的骑兵和一部分步兵落荒而逃,一直逃出去十里之远,到了一处狭窄的峡谷口,才收住脚步。

他意欲利用这山口的地形优势,打一次漂亮的反击战。

然而铁甲军在里山口尚有一里远处,便止住了攻击之势,一齐停住了阵脚。臧龙手搭凉棚向山口上下瞭望了几眼,他知道,铁甲军不适合在狭窄的峡谷发挥战斗力。他向后一挥手,然后掉转马头,收兵向铁马关方向凯旋而去了。

溃逃的残兵败将陆续聚拢起来,经过清点,发现损失了八千多人,还有两千多负伤挂彩的。这死伤的八千军兵,三分之一是陈国的军兵,三分之二是投降过来的卫**兵。

虽然这样,还是让宋奇痛心不已。这是他出兵以来第一次败绩,这一败是如此惨烈,差不多到了全军覆灭的地步。

宋奇双眼呆滞无神地望着铁甲军逐渐远去的滚滚的烟尘,直到消失不见。再扫视一圈手下的军兵,东倒西歪地靠着石头和树干休息,仿佛是被寒霜打过的茄子叶一样,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垂头丧气。

他心中充满了挫败感和屈辱感,一屁股跌坐在靠山边的一块石头上,手掩着脸面,失声痛哭。

毛勇走到宋奇身边,抬手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温言安慰道:“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我们已经打了四次大胜仗,这一仗不过是暂时受到一些挫折而已!宋将军不必伤心丧气!”

宋奇抬起泪眼,望着毛勇又吼又叫:“一些挫折而已?我军损失了八千兵马!八千兵马!那是八千条生命!我的罪过实在是太大了。。。”

屈辱归屈辱,但是仗还是要打的。宋奇收拾好残兵败将,把军营扎在离峡谷口不远的地方,背后靠着葱茏的山岭,旁边有一道小溪流过。

这样万一臧龙的铁甲军突然袭来,便可以从容退入峡谷,不至于走投无路,措手不及。

当晚,宋奇在大帐里转辗反侧,难以入眠。

他干脆从**上爬起来,披上一件外衣,缓步出了营帐。外面一片漆黑,大营里的灯火早已熄灭,只有远处营门口的两个火把还在熊熊燃烧,火焰在风中摇曳,发出忽明忽暗的光芒。

“宋将军,你有心事睡不着吗?”

不知什么时候符豪威来到宋奇身边,轻咳了一声。

“嗯。”宋奇并没有从天上收回视线,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我今天出了这么大的丑,你现在应该很开心了吧?”

“是啊,我开心得很!”符豪威还是一派玩世不恭的态度,“要不然我还以为你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呢,没有七情六欲,做什么都完美,没有失败的时候,没有痛苦的时候。现在我知道你也只是一个凡人,也会失败,也会痛苦,也有喜怒哀乐!”

宋奇仍然仰视天空,并没有出声。

“没有想到你这个神人降下神坛之后,竟然比我更脆弱!”符豪威抬手轻轻拍了拍宋奇的肩膀,“那臧龙是和都敏齐名的将军,我们在他手下吃个把败仗也算不得什么大耻辱。再说,都敏都败在你手上。我相信那臧龙迟早也是要败在你手上的。”

宋奇从月亮那里收回目光,回头感激地看了符豪威一眼,也拍了拍他的肩膀,轻轻一笑道:“借你吉言,但愿如此吧。”

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上密旨

符豪威离开后,宋奇仍然伫立在营帐前,仰首天空。

天空中繁星点点,好像阳光下的沙子一样多,一轮宛如小船的弯月,悬挂在繁星之间,特别明亮耀眼,那月亮就好像明玉的甜甜的笑容。

云层在月亮旁边飘然浮动,一会儿遮盖了月亮,一会儿露出了月亮。大地和山岭都笼罩在一层宛如白霜一样的冷嗖嗖的光芒之下。

宋奇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明玉,你现在在哪里?是不是也和我一样仰视天上的明月?”

自从那天通过俘虏救回并拥抱了明玉之后,有多少时间没有见到明玉了?快一个月了吧。

“明玉,你现在是不是和我一样难以入眠?”

此刻他的心就像一个白色幽灵一样,化作一道白光,一瞬间飞到了玄武郡的上空,在玄武郡的大街小巷中游荡,在寻找着明玉的方向。然而他的心似乎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明玉的方向。。。

*********

此刻明玉已经远离玄武郡,抵达了卫国边境的北冰关,快要进入陈国边境了。

原来,自从卫明帝收到都敏发出的第一封告急文书,说陈国大兵在金正雷的率领之下举兵来犯后,卫国群臣经过多次朝议,决定由皇上向楚国发出一封国书,请求楚皇出面向陈国皇上调停,熄灭此次战火。

自从楚兮公主到楚国和亲之后,卫楚两国亲上加亲。楚国皇上接到卫皇的国书之后,立即派特使到陈国长宁城觐见陈国皇上陈武帝,希望他下诏中止金正雷对卫国的侵犯。

陈武帝被金正雷的节节胜利冲昏了头脑,感觉自己马上要成为天下第一帝了,并没有把楚皇的调停看在眼里,还对楚国特使态度相当怠慢。甚至有个别伶牙俐齿的大臣揣摩到皇上的心事,出言不逊,当庭羞辱了楚国特使。

楚国特使这一气还得了,不告而别,星夜赶回到楚都,向楚皇诉说陈帝的无状,甚至添油加醋,说陈国上下都不把楚皇放在眼里。楚皇听了,龙颜大怒,当即派飞彪将军车离率十万雄师讨伐陈国。

面对楚国的讨伐,刚开始陈武帝还是一派无所谓的态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区区十万楚军,有什么好怕的。”

只是那车离将军能征惯战,此次又是挟怒而来,节节胜利,势如破竹,也就几个战役,就接连拿下了陈国几座重要关镇,兵锋直抵陈国西北重镇——阳州城了。

陈武帝本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精神,连派几个将军带兵去阳州御敌。去的时候,这些将军都是豪言壮语,似乎只要他们一去就能灭此朝食,奏凯而返。但是,去了不久,这些将军的豪言壮语在楚将车离的兵锋之前,无一例外地变成了谢罪奏章兼告急文书。

这下陈武帝开始着急了,召集满朝文武大臣,在皇宫大殿召开紧急会议。

陈武帝高坐龙椅之上,龙眉紧拧,脸色阴沉似水,重重地叹了口气,道:“楚将车离兴兵来犯,兵锋直抵阳州!朕连派几员上将前去御敌,都不能阻挡楚军的兵锋,阳州城危在旦夕。不知众爱卿有何妙策可退楚兵?”

武将都垂头无语,文官也都低下了头,大殿中鸦雀无声。之前的几次会议,大臣们可不是这样,那时大家都神采飞扬振振有词,根本没有人把楚兵放在眼里。

陈武帝面露不悦之色,目光徐徐从众将低垂的头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丞相严正的那张长脸上,见他宽阔的嘴巴蠕动了一下,似乎有话要说。

陈武帝眉毛一动,问道:“严丞相,不知你有何建议!”

严正见皇上动问,连忙撩起袍子,上前几步来到御阶之前,向皇上躬身一礼,“皇上可知道楚国最怕的是我国哪位将军?”

“楚国最怕的自然是金正雷!”陈武帝不假思索地回答,随后眉飞色舞,“五年前,楚兵犯境,被朕带着金正雷迎头痛击了几阵,打得他们落花流水,仓惶退出陈国。那时,楚兵听到金正雷的威名,都会胆战心惊!”

严正接过陈武帝的话头,朗声道:“既然楚兵如此害怕金正雷,皇上还有什么好忧虑的,派金正雷去御敌就行了!”

陈武帝眼睛一亮,随即又暗淡了下来,苦笑一声道:“只是,金元帅远在卫国,远水救不了近火呀!”

严正摊了摊手,正色道:“皇上,虽说远水救不了近火,但是这火还得救啊,总不能任由这把火烧到长宁城来吧!金元帅虽然远在玄武郡,只要他接到皇上的旨意,速速回师,昼夜兼程,不出十天半个月就可抵达阳州。再说,楚兵听到金元帅开始回兵的消息,他们猖獗的势头就会有所抑制,这样就可以缓解阳州城的压力。”

严正这个建议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可以调回金正雷的兵力,用以抵挡楚国的军队,另一方面使金正雷无法再侵犯卫国,可以平息楚国方面的怒气。楚国方面要的不就是调回伐卫的大军吗。这个目的达到了,他们自然就会退兵,至少不会也没有理由死赖在陈国。

陈武帝频频颔首道:“严爱卿言之有理!朕立即下旨,让金元帅回兵援救阳州城!”

陈武帝接受了丞相严正的建议,立即亲自写下一封圣旨,派兵部侍郎钟离策为钦差大臣,日夜兼程赶至金正雷在玄武郡城外的军营。

钟离策是老将钟离武的侄子,年纪和金正雷相仿,神采奕奕,身体结实健壮,数年之前两人曾经并肩抵御楚兵,算是老相识。所以两人见面时都觉得非常亲切,互相拉着手,互道寒暄,并肩进入了中军大帐。

钟离策夸了金正雷几句“用兵如神,纪律严明”之后,收敛了笑容,肃然正色道:“金元帅,下官此次来贵营,给你带来了皇上的密旨!”

金正雷听到密旨后,立即肃然起敬,撩衣跪倒在地。

钟离策赶紧摆手制止:“不忙接旨!这道密旨需要当着公主和严监军的面一起宣读。”

金正雷神色一变。

第二百三十五章 撤兵回国

自挥兵进入卫国之后,金正雷就没有接到过陈武帝的旨意了。

这次不但来了圣旨,还是密旨。

他心里很纳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搞得如此神秘兮兮的。

既然是给他的密旨,当然是发给他一个人的,现在又要读给另两个人听,这又是什么意思?

他立即派人去请倾成公主和严参。当两人先后来到中军大帐后,金正雷屏退左右人员,三人一起跪倒在地,垂首听钟离策宣读皇上的密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楚兵十万,无端侵犯我国,楚将车离骁勇善战,兵锋强劲,连克我国数座重要关镇,阳州城危在旦夕。着金正雷立即率兵回国,驰援阳州城,抵御车离,击退楚兵。待将楚兵驱赶出境之后,再经营卫**事。钦此!”

金正雷怔住了,他没有想到这竟然是一道让他撤兵的密旨。

严参从旁边拍了拍金正雷的肩膀,善意提醒道:“金元帅,还不快接旨!”

金正雷似乎才反应过来。

“臣接旨!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他机械地叩头,机械地山呼万岁,机械地抬起双手接旨。

从他听到让撤兵回国的旨意开始,他就心不在焉了。遵旨和不遵旨两种声音在他的心里激烈争吵起来。自古以来,都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此刻他可以以此为借口拒绝撤兵回陈国。但这么一做的话,他就立即得罪陈武帝了。皇上完全可以找一个借口撤换他乃至削除他的元帅之职,那时他就没有机会伐卫复仇了。

如果遵旨撤兵回国,那么前期所打下的良好局势立即化为乌有,而且以后再来攻打卫国的可能性也几乎不到一半。因为到那时,陈武帝忌讳楚国的声势,可能不愿再让他金正雷挑起事端了。

这样看来,无论是回兵还是不回兵,他以后要重兴伐卫复仇之兵的希望都很渺茫。他的心里异常矛盾。

钟离策见金正雷手里捧着圣旨,一声不吭,并没有马上表态,便直接了当问道:“金元帅,不知你打算哪一天回兵啊?你知道,阳州的情势非常危急!皇上非常倚重元帅,希望元帅早日率兵援救阳州!”

金正雷并没有马上回答,他沉吟了片刻,然后以商量的口吻气道:“既然皇上要金某撤兵回国,金某不敢耽误。只是玄武郡还有些善后事宜需要处理。钟离大人能否给金某几天期限?”

严参不客气地接口道:“皇上的旨意上说的很清楚,阳州城危在旦夕,需要我们立即撤兵回国。当然是马上回兵!”

金正雷盯了严参一眼。此刻他心里明白了钟离策让严参和倾成公主一起听旨的用意。皇上的这道所谓的密旨,就是要他从卫国撤兵,如果他不撤,自有严参从旁边监督和催促。

如果他抗命不遵,钟离策可能会伙同监军严参拿掉他的元帅之职,皇上一定下了另一道密旨给严参。钟离策的叔父钟离武就在军中,手中握有一定的军权,最起码可以调动他的本部五千兵马。

金正雷又看了倾成公主一眼,后者双眼低垂,并没有看他,脸上带着淡漠的微笑,始终不发一语,似乎置身事外。

看起来,如果他拒不遵旨的话,看重兄妹感情的倾成公主似乎不会再支持她的丈夫,甚至在钦差大臣宣布免除她丈夫的元帅之职时,也会听之任之。

金正雷摇了摇头。哎,看起来回不回兵已经由不得他自己了。

“金元帅,依你看来,玄武郡的善后需要多少时间处理干净?”钟离策似乎并没有不留情面。

金正雷在心里快速计算着破玄武郡的日期。听宋奇汇报说,再过两天,云车就可完工。三天之后就是月缺之夜,正好趁着月黑,从云车上放飞神风奇兵,攻破玄武郡。此刻他心里有一个念头,至少要在回国之前拿下玄武郡,否则就太窝囊了。

金正雷抬眼望着钟离策,“钟离大人,能否请你给我四天时间。四天之后,我一定发兵回陈国,援救阳州城!”

钟离策看了一眼严参,又看了眼倾成公主,爽朗地笑着答应:“金元帅!一言为定!我给你四天!希望四天后,你的大兵能走上回陈国的路!”

“一言为定!”金正雷喃喃道。

说实话,他当时对于能否在四天之内攻破玄武郡并没有把握。他只是想尽量拖延回兵的时间,希望能想到应对办法。

没想到,宋奇果然不负所望,在规定的期限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攻破了玄武郡。

宋奇攻破玄武郡后,金正雷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绝妙上佳的好办法,那就是让宋奇带两万军兵留在卫国。宋奇能够攻破玄武郡,可以算是天纵之才,说不定他还能攻下别的城池,就算攻不下,留在卫国也算是他金正雷在卫国打下的一个楔子,为他以后重回卫国留下一个契机。

他赶在钟离策和严参进入玄武郡之前,把宋奇派走了,并没有与后两者商量。

钟离策知道情况后,很是不悦,说金正雷是变相地抗命。严参也说金正雷简直是胡来,甚至扬言要派人去把宋奇部队追回来。

好在倾成公主在这一点上给金正雷投了支持票:“金元帅之所以要这么做,也是为了追赶叛逆陈去山。而且宋将军带的兵也不多,只要区区两万,不影响我军的战力。”

既然公主这么说,钟离策和严参只能勉强同意。

反正只有两万兵马,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要知道,现在金正雷手下的兵马超过二十五万。

而且那宋奇也不是正式的陈国将军,有他没他都无所谓。虽然宋奇有些能力,但是严参他们更看重的是忠心,对陈国的忠心。他们觉得宋奇又不是陈国人,他对陈国会有什么忠心,如果有的话,也只能打问号。

宋奇带兵离开玄武郡挺进卫国腹地的当日,金正雷任命金在道为先锋官,命左丙游远为左右先锋,各带精兵三万先行离开玄武郡,向陈国西北部的阳州城方向急如星火地进发。

过了两天,金正雷的十几万大军也浩浩荡荡开回陈国去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望关兴叹

铁马关外,陈兵营地后面的山顶。

一棵巨大的古树,粗大的树根突出在乱石之间,几根枝桠横斜着伸出悬崖外面,树冠厚密如云,树荫几乎将整个山顶的平地覆盖。

这座山并不是最高的山头,在它的左右连绵延伸着无数的山头,一里之外耸立着几座更高的山峰。不过这座山视线范围宽广,可以一眼看清铁马关全貌。而且对于宋奇来说是最方便的,此地离营地直线距离也就一里左右。

树底下有一根裸露的粗大树根,从几块石头缝间拱起来,又从另外几块石头缝隙中伸入地面,仿佛一座拱桥似的。宋奇就坐在这个树根上,眼睛呆呆地望着远处,一动不动,好像是一座雕塑似的。

毛勇敖豹在旁边不远处的石头上,背靠着粗壮的树根,怀抱着佩剑,懒洋洋地坐着,一声不吭,出奇的安静。他们知道宋奇心烦,也就不去打扰他。

他们的女主人明玉要他们寸步不离宋奇左右,保护他的安全。现在他们就是履行自己的职责。

一连几天,宋奇都是这样,愁眉苦脸,一筹莫展。他每天都要登上营地后面的山顶,向十里外的铁马关方向遥望,希望从哪里找到突破口,撕裂这难啃的骨头。

然而每次都是徒劳,只能望关兴叹而已。

这片山岭下面是扎了几千顶灰白色的帐篷的,周围用木桩围成一圈营墙的临时营地。

营地前面是一块七八里宽的平地,这块平地就是他们前几天惨败的战场。战场被双方草草地打扫过,双方战死的士兵(当然主要是陈兵)的尸体,大部分都被搬走掩埋了,但是仍然残留一些无法清扫的尸体残骸和凝结的血块,此刻成了老鹰和野狼的美餐。

战场上空盘旋着几只黑色的老鹰,而地上也有十几头野狼正在贪婪地撕咬着残留战死者的尸体残骸。

平地的尽头,又是绵延不绝的山岭,在太阳底下呈现出一种灰蒙蒙的感觉。铁马关位于几座高峻的山岭之间,灰黑色的城墙从半山腰的铁马关向两边的山岭上伸展,在青葱厚密的山林之间蜿蜒起伏时隐时现,耸立在关内的无数金色屋顶在黑色的城墙和青色的山峦的衬托下特别显眼,在太阳照射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铁马关只不过是一座小小的关隘。可是它有了臧龙的连环铁甲马,似乎成了铜墙铁壁,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堑,成了任何敌对部队都无法越过的雷池。

宋奇的脑子几乎绞破了,也根本想不出破铁甲连环马的方法。如果不能破铁甲连环马,要正面攻击铁马关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