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雅骚-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全完城引荐,以张原现在的名声,民信局岂会拒绝与盛美商号合作,这是一笔长期的大生意啊,很快初步草拟了一份合作契约,规定了佣金、保险金、赔偿金、货物运输时限等等事项,契约具体签署要等全完城的母舅吴玉堂持张原书信赴青浦与陆韬共同商定——

九月十九日,张岱、张原回到山阴。

二十五日,浙江布政使司批复的举人参加会试的公据和路费下发至山阴县,刘知县命县礼房书吏将公据和路费送到张原府上,路费是白银十六两,是依路途远近估算的,举人进京赶考可凭公据享受驿站免费车船供应,在驿舍住宿也不要钱,十六两银子等于是零花钱——

既已领到公据,那就要准备行装了,商周德已先写了信给京城的兄长商周祚,张原进京就住到商周祚府上,张萼的父亲张葆生也在京中,张葆生上科会试落第,这次要与侄子张岱和张原一起参加丙辰科春闱了,张葆生在京中置有房产,张岱进京也不愁住宿——

九月二十七日,翰社镜坊的甘纶兴冲冲到西张向张萼报喜,说是镜坊又成功制出一款能看得更远的千里镜,张萼便叫张原一起去看,一试之下,果然不逊色于张萼从澳门买来的那管黄铜望远镜,也达到了十二倍变焦能力,这重赏之下镜匠们的才智也能极大发挥啊,张原当即奖励三位制镜师傅和甘纶各四十两银子,其余学徒亦有赏,又命甘纶他们加班加点,十天之内再制作一管同样的望远镜,这两管望远镜他都要带到京城里去——

九月三十日,昆山的杜定方派仆人给老师张原送来贺礼和书信,信中恭喜老师高中解元,又祝老师春闱连捷,说其叔杜松并未有家书至,因为路途遥远,一年也就寄一次家书——

十月初六傍晚,倪元璐和黄尊素赶到山阴,与张原、张岱、祁彪佳、周墨农、王炳麟汇合,于是决定十月初九一道启程赴京。

交代完毕,上路上路,北京北京。

卷二 如今却忆江南乐 第三百四十四章 聚宝门惊变

十月初八夜,南楼大卧室,小婢云锦把木窗关闭严实,将油灯拨暗,然后走到床前问:“小姐还有什么吩咐?”

商澹然道:“没事了,你去歇息吧。”

云锦答应一声,带上门到外间去了。/雅/骚/吧/更新内容/不喜欢/楼中楼/

商澹然枕着张原的臂膀,听远处钟楼传来的紧十八慢十八的钟声,晚钟声敲远,小楼上空一片岑寂,唯闻北风的低啸——

“这天气是一日冷似一日了。”

商澹然热热的脸贴在张原的肩颈处,丰盈**沉甸甸地挤着张原的胸膛,说道:“张郎此去京城,路上怕是要遇雪呢。”

张原道:“都是乘船,遇雪也无妨。”

商澹然问:“大约几时能到京中?”

张原道:“水路四千里,腊月上旬总能赶到的。”

“真想和张郎一道入京啊,其实乘船也没有什么颠簸是不是。”商澹然语带娇腻。

张原侧身摸索着,右手从澹然小衣探进,轻抚澹然肌肤柔滑的小腹,差不多是四个月的身孕了,平日看上去还是腰肢纤细的样子,这时贴肉细细抚摸,能明显感觉到那孕育生命的隆起,低声道:“我是很想与你一起入京,可母亲怎么也不会答应的——”

“我知道,只是说说而已。”

商澹然嘴唇小鸡啄米一般在张原脖颈间亲着,明日午前张原就要离开山阴北上,怎不让她恋恋难舍、柔肠百结——*雅*骚*吧*黑黑*爱*调皮*

张原的手从她腹部缓缓抚到饱满的**上,两粒樱桃挺立着,轻笑道:“大了许多,好似象多汁的果实,分娩后奶水一定好,我孩儿有口福。”突然低头下去啜她的胸——

商澹然吃吃地笑,抱着张原的脑袋,感着那舌尖在她乳蒂一上一下的拨动,身子都酥了,呼吸霎时急促起来,声音发腻:“张郎,”伸长手臂下去——

张原浮上来道:“这不大好吧。”

商澹然身子轻扭,吃吃的笑:“我不管,谁让你撩拨我,你自己也——”

张原也是坚勃得不行,附耳道:“那我们浅尝辄止。”于是褪下小衣,来个隔山讨火,这一动作起来就不能浅尝辄止了,不过声响也不敢太大,怕云锦进来指责,良久才尽兴,夫妻二人又说了半宿的话,这才相偎相依着睡去。

此时的山阴城,冷月西斜,满地霜华。

……%雅%骚%吧%泫衍%喜%潜水%

十月初九巳时初,张原的行装已经搬到八士桥边的船上去,船是商氏的三明瓦白篷船,等于是商周德送给张原的了,黄尊素、王炳麟将与张原同船,倪元璐、祁彪佳和周墨农搭张岱的船。

张原拜别双亲,父亲张瑞阳道:“在外不要惹事,记得多写家书。”

张母吕氏看着泪光蒙蒙的商澹然,对张原道:“澹然有为娘帮你照顾着,你只管放心去,在外照顾好自己就好。”又叮嘱穆真真,穆真真一个劲点头称是。

来福、武陵进来向老主人磕头辞行,张瑞阳嘱咐了几句,无非朝夕勤谨,不得疏失——

武陵偷眼瞧少奶奶身边的云锦,云锦也朝他看来,脸微微有点红,心想:“小武这一年个子高了许多,有点成年男子的模样了,小姐说要我嫁他呢,他随姑爷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回来?”

说不完各种离情,张原带着穆真真、武陵、来福离了解元第,张瑞阳和宗翼善跟着到八士桥相送。

八士桥头,为张原、张岱送行的人挤满了桥头两岸,纷纷说着祝福话语,壮行的爆竹此伏彼起,两条白篷船在这人情味浓浓的气氛中缓缓离岸,张原立在船头向亲友们拱手道别,从这八士桥出发,他去了杭州、去了青浦、最远去了长江南岸的金陵,现在他要跨长江、越黄河,水路四千里到京城去,那里才是他的舞台……#雅#骚#吧#赫赫#能#辩论#

“张原张相公,张原张相公——”

有个粗嘎的大嗓门突然大叫了起来,虽然加了相公的称呼,但这样指名道姓还是很无礼,送行人群转头寻找那人,出言指责——

一个壮汉挤到岸边,头上戴的阔边网巾都挤歪了,左臂还挟着一个包裹,右手在额头抹汗,伸长脖子瞪大眼睛朝河船寻看,张原这条船上站着好几个人,除张原外,黄尊素主仆、武陵和船工夫妇都在船头,这胡子拉碴的壮汉光着眼问:“张原张相公在船上吗?”

张原双眉一凝,让船工暂缓撑船,盯着这壮汉道:“汪大锤,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壮汉正是华亭汪大锤,是松江打行首领吴龙的徒弟,去年五月张原在华亭斗董氏,因董祖常拘禁生员范昶致其中暑死亡,汪大锤替董祖常顶罪挨打,后被他老娘痛骂才悔改招供,吴龙被杖毙,汪大锤杖责四十罚做苦役一年,当时张原念汪大锤孝顺其母,就让来福送了一些钱物去看望汪大锤那个双目失明的老娘,并告诫左邻右舍不得欺侮汪母,张原又拜托华亭生员翁元升隔三岔五让仆妇去帮忙照看一下,现在,这汪大锤出现在山阴,意欲何为?

这壮汉汪大锤定睛一看,喜道:“张相公,果真是张相公,张相公还记得小人啊。”

舱里穆真真听到“汪大锤”的名字,急忙闪出来站在少爷张原身侧,幽蓝的眸子盯着离船两丈多远的那个汪大锤——

张原点头道:“我认得你,你来这里作甚?”

汪大锤道:“小人老母两月前去世,临终命小人前来投奔张相公报恩。”

张原道:“令堂仙逝了吗,可惜,不过我对你没有什么恩,你还是找一份力气活谋生去吧,不要再象以前那样欺压良善、为非作歹了。”

汪大锤在桥岸跪倒,声音粗嘎道:“张相公托人照顾小人老母,就是对小人有恩,小人老母眼睛瞎了,病又多,可怜嘞,若不是有人照顾怕就熬不到小人役满回家给她送终了。”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这是翁相公写给张相公的信,可知小人说的句句是实,是为报恩来的。”

桥头山阴民众便七嘴八舌说张原仁义,阳和义仓扶危济困做了很多善事,现在还有松江人千里迢迢来报恩——

宗翼善接过汪大锤的信,待船靠近些便跳上船来,把信递给张原,翁元升是华亭翰社的社副,这次也中了举人,与张原有书信往来,张原看了信,的确是翁元升的笔迹,信里说了汪大锤老母去世之事,让张原找个差使随便打发这个报恩心切的汪大锤,免得他啰唣个没完……

宗翼善低声道:“这汪大锤是个粗人,不至于有什么险恶用心,他对老娘很孝顺,说报恩应该是真的。”

张原道:“就是这样我也不能让他留在山阴,还是我带走吧。”又道:“翼善兄还要多多留心,董、汪或有其他奸谋。”

宗翼善道:“董、汪要针对的是你,你自己在外要小心,家里我会帮着岳父照看的,山阴地界你尽管放心。”

那汪大锤听张原答应收留他,大喜,跃上船来,倒身便拜,张原让来福带他去船尾洗洗,汪大锤一身臭汗。

穆真真自汪大锤上船,就与张原寸步不离了,张原笑道:“真真不必紧张,汪大锤本性不恶,这从去年董府门前那一幕就可看出。”

张原虽然这样说了,但当张原去船尾与汪大锤说话时,穆真真还是紧跟着,形影不离——%雅%骚%吧%水粉%爱扯%小老虎%

船到杏花寺码头,王炳麟上了张原的船,王炳麟的妻儿、王师母还有王静淑、王婴姿姐妹都来送行,张原上岸拜见王师母,因为有王师母在,张原也无法与王婴姿说上话,四目交投,微笑而已,王婴姿作了个写字的姿势,张原点了一下头——

另一条船上的张岱上岸来对张原道:“介子,先让那个汪大锤到我这边船上来,我这边人多,能柱、冯虎也有力气——”

张原微笑道:“若汪大锤不可靠,我也不能让他到你船上去,大兄放心,我方才问了汪大锤一些话,汪大锤没那心计,他不是善于作伪的人。”

两条船载着七位进京赴试的举人经西兴运河往杭州而去,十月十一日下午泊舟杭州运河左岸,张原让武陵去万仙桥畔报信,他们七人先去学道衙门拜见大宗师王编,王提学即将升任南京右副都御史,见到张原这七位门生自是高兴,勉励七人行路不忘读书,勤学砥砺,争取明年春闱连捷,并留七人用晚饭——

在学道衙门用罢晚饭,七人拜别大宗师,黄尊素五人回船上,张岱和张原去万仙桥,来到盛美号布庄前,掌柜鲁云鹏还有姚叔、薛童早已等候多时,鲁云鹏迎二人入内坐定,即向张原禀报他来布庄一个月的经营情况,让利缝工的销售策略很有效,盛美号布庄在杭城迅速打开了销路,生意一日好似一日,这让其他布店绸铺很是嫉恨,但这些商家都知道盛美号布庄是张解元家经营的,上回石通判还在这店里与张解元一起饮酒,徽州大贾汪汝谦也得向张解元服软,所以虽然盛美号布庄占了他们的生意去,他们也不敢胡来,最多也就降价让利吸引顾客而已,盛美号布庄得以杭州扎根,九月销售额达到了两百三十两银子,上升势头很猛,现在的问题是缺货严重,青浦来的专门运货的船一个半月来一趟,有些布、绸卖完后得不到及时补货——

张原对鲁云鹏说货物运输问题很快就能解决,既然鲁云鹏这掌柜做得不错,那就把妻小也搬到这里来同住,就在杭州安家了——

张岱、张原和鲁云鹏喝茶说话时,小婢蕙湘频频从内院出来窥看,张岱笑道:“介子,没完没了说生意经做什么,赶紧进去吧,王修微等得心焦了。”

张原笑着站起身,问:“大兄还回船上歇息吗,要不在这里给你安排床铺?”

张岱道:“我这就回去,我也有素芝相伴呢,你进去吧,我不要你送。”

张原、穆真真随蕙湘进内院,薛童跟在后面问:“张相公,我们明日就回南京吗?”

张原道:“嗯,明日就去。”

薛童欢天喜地道:“好极了,我可很想幽兰馆了,还有那黑羽八哥,都不知死了没有,那些人不会养鸟——”^雅^骚^吧^六艺^会^调侃^

到内院门前,蕙湘敲门,小桃开门让张原、穆真真和蕙湘进去,又把门关上了,王微就站在天井边,月白罗裙淡雅如仙,万福道:“介子相公——真真——”

这一夜,张原与王微同宿,**巫山之后,相拥细语,张原问:“修微,这金陵、山阴、青浦、杭州,你最爱哪一处?”

王微伏在张原怀里,娇声答道:“相公在哪里,王微就最爱哪里。”

张原知道王微想随她去京城,轻抚这女郎的细软腰肢,说道:“你先帮我姐姐把苏州和南京两地的盛美号布庄开办起来,然后就径来京城,如何?要知道,盛美号布庄是我和姐姐姐夫合股的,你帮姐姐做事就是帮我。”

王微道:“我知道,那也是我们东张的产业。”虽然很不舍,但想着张原会一路陪她到南京,这也有二十来天时间,还是很欣慰。

翌日上午,张原叫了一辆马车和几个挑夫把王微在盛美号布庄的行李搬到运河边的三明瓦白篷船上去,又交待了鲁云鹏一些话,离开杭州沿运河水路向北。!雅!骚!吧!丢丢!爱卖萌!

十月十五日船到嘉兴,陆韬、杨石香三日前就已等候在嘉兴运河埠口,一起在此等候的还有上海徐转讯、华亭翁元升这几个要进京赴试的翰社同仁,翁元升见到汪大锤,笑道:“张社首还真收下你了,那你以后可要忠心为主,不得忤逆。”

汪大锤道:“张相公待小人恩重如山,小人绝不敢忤逆,小人以前的恶行已经全改了。”

张原与陆韬、杨石香商议了盛美商号和翰社书局的事,把陈洪绶绘制的四十幅《喻世明言》插图交给杨石香,杨石香看了插图大喜,这可以让翰社书局的《喻世明言》刻本大为增色,能把汪汝谦绿天馆的原刻本比下去——

二十日船到苏州,范文若、文震孟诸人也都在等着张原到来,要同道进京,冯梦龙落榜,神情萧瑟,张原少不了要安慰一下好友,把酒言欢——U雅U骚U吧U更新内容U不喜欢U楼中楼U

十一月初二,张原诸举人的三条船由句容河入秦淮河,午后未时过聚宝门水关,忽听右岸街市人声鼎沸,有人喊着:“我等教民,愿为天主而死!”

张原大吃一惊:南京教案爆发了吗!

卷二 如今却忆江南乐 第三百四十五章 是拿来还是排外?



张原正在篷窗下教王微怎么合龙门,这是龙门账最关键的部分,要做到进缴等于存该,两边合得上就表示账目做对了,否则就是哪里出了差错,就要去查,从杭州到南京这一路来张原每日都要教王微一个时辰的龙门账,现在王微基本算是学成出师了——

听到“我等教民愿为天主而死”的喊叫声,张原吃惊地推开篷窗朝秦淮河右岸张望:冬月初二的午后,金陵上空阴霾欲雪,临河街道约有五、六十人手举小黄旗在摇旗呐喊,自南向北列队游街,这些人衣着都比较朴素,但其中有些人表情夸张狂热,喊叫得声嘶力竭,旁边围观民众如堵,闹哄哄一片——

张原命船工就近泊舟,他要上岸去看看,他有利用天主教之处,那些不远万里来到大明的传教士都可称得上学有所长的外国专家,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学识为大明服务,一味排外绝对是大明的损失,在不违反律法的前提下对各种思潮、宗教包容并蓄才是大国的气度——

张岱的船、范文若的船、翁元升的船,见张原的船泊在右岸,便也都泊下,十八位举人纷纷上岸,张原大步上前拦在这一队摇着小黄旗的天主教徒前头,大声问:“请问王丰肃王会长何在?”

张岱、范文若诸人也都站在张原身边,就是不明白张原要干什么——

游曱行队伍停了下来,为首一人悲愤道:“王会长、谢神父被礼部的沈侍郎派人抓起来了!”

摇小黄旗的群情激愤,大喊大叫,说要去礼部衙门请命,甘愿与王会长一同关押受罪——

张原道:“诸位莫叫喊,听我一言——在下是王会长的友人,不知王会长犯了何事被礼部拘禁?”

为首那人道:“新任礼部侍郎沈大人禁止王会长传教,昨日借王会长私藏鸟铳火器指使巡城御史将王会长和谢神父抓走——”

张原听到“鸟铳”二字,心道:“该不会是王丰肃要送我的那两支燧发枪吧?”当即高声道:“诸位教友,天主教义讲求忍让、谦逊、安静,可你们现在这样上街游曱行、大叫大嚷、惊扰市民,这是有悖天主教义的,你们这样无助于释放王会长,只会加重他的罪过,你们听我一言,立即散去,只留一人为我向导,我去礼部见沈侍郎,一定要求释放王会长。”

这些教众听张原说得有理,而且似乎也懂点天主教义,有人便问:“书生何人,如何识得王会长?”

张原心想自己要帮助王丰肃那就不可能隐姓埋名,拱手道:“在下山阴张原——”

话还没说完,人群“哄”的一声,纷纷道:

“原来是山阴的少年才子张原,四元连捷啊,都道是文曲星下凡,了不得!”

“他还是江南第一文社翰社的社首,松江董翰林都惧他三分,去年在国子监毛监丞就因为得罪了他就给革职了——”

“旧院花魁王微都追到绍兴去了,一年了还没回来,想必是做了张大才子的妾,啧啧,艳福啊。”

“……”

张原没想到自己在南京名声这么大,只说了“山阴张原”四字就引来这一片喧嚣议论,为首那个天主教徒又惊又喜道:“原来是山阴张公子,王会长向我等说起过张公子,张公子对我圣教——”

“闲话少说。”张原打断这人的话,吩咐道:“赶紧让教众散去,你们若把事情闹大,那我也帮不了王会长,赶紧散去,赶紧散去。”

为首这位姓孙的天主教徒急忙回身劝导那些教友,有些人依言便往回走,有些人还站在原地观望——

张原厉声道:“你们再不散去,是想把王会长逼上绝境吗!”

这时,从围观人群中走出一个西洋人,却是张原在杭州见过一面的那个法兰西传教士金尼阁,过来与张原见礼,张原毫不客气地指责:“金司铎,这些教众是你鼓动起来的吗,你可知道这样对天主教伤害有多大!”

金尼阁赶忙用生硬的大明官话辩解道:“这是教友们为营救王会长自发之举,鄙人正是赶来劝阻的——”

张原道:“那赶紧让他们解散,你我再议营救王会长之策,这样聚众游曱行会更遭人忌,仇视天主教的势力正愁找不到借口发难。”

在金尼阁的劝说下,游曱行教众终于散去,张原邀金尼阁与那个姓孙的天主教徒一起上了他的船,船离了聚宝门水关顺流而下,临河街道那些看热闹的民众也各自散了——

船舱小厅内,金尼阁向张原说了王丰肃被捕经过,那两支燧发枪还真是这次排挤天主教的导火索,当时王丰肃在教堂花园向教众展示泰西火器的犀利,试射燧发枪,就被人告发说天主教徒要聚众叛乱,昨日沈榷就知会巡城御史来抓人了——

金尼阁愤愤不平道:“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算没有那两支燧发枪,沈侍郎也会另找借口向南京耶稣会发难,那沈侍郎极端仇视我圣教。”

张原听说过这个沈榷沈侍郎,沈榷是浙江乌程人,是浙党主力,与他族叔祖张汝霖有往来,天主教在大明的传教方针是补儒抑佛,这是利玛窦所主张的,因利玛窦博闻强记、学贯中西的个人魅力,很得到一部分开明官绅的欣赏,天主教的传播也由此在大明打开局面,这自然遭到佛教徒和信佛的官员的忌恨,沈榷曾拜在杭州栖云寺莲池大师座下为俗家弟子,反对天主教尤为激烈,他就主张将西方传教士全部驱逐出境、信徒一律罚作苦役,这沈榷是个极端保守并且偏激的人——

“张相公,武定桥到了——”

船头的薛童欢快地叫了起来,跑进船厅问张原:“张相公,我们先回幽兰馆吗?”

张原就请黄尊素陪金尼阁说话,他走进舱室对王微道:“修微先回幽兰馆看看,我现在要去礼部衙门,不,先去拜见焦老师。”

王微应道:“好。”又问:“那相公夜里来旧院吗?”

张原道:“若过了二鼓没来,你就不要等,我肯定是有事耽搁了。”说着,伸手摸了一下王微的脸颊,光洁如瓷釉。

王微嫣然一笑:“那我等相公到三鼓。”

姚叔早已收拾好行李,与薛童、蕙湘在武定桥上岸,王微最后下船,看着十八举人四条船鱼贯从桥下过,仰头看天,轻声自语:“这天是要落雪了啊。”

……U雅U骚U吧U更新内容U不喜欢U楼中楼U

张原诸人在止马营埠口泊下,这时已经是午后申时三刻,张原让金尼阁和那孙姓教民留在船上,他与大兄张岱,还有黄尊素、文震孟去澹园拜见焦竑,黄尊素去年在南监曾被祭酒顾起元指派到澹园助焦竑编著《国朝献征录》,而文震孟曾听过焦竑讲学,算是焦竑的半个弟子,所以要前去拜见,其余范文若人等就不冒昧登门了——

到得澹园,那应门老仆喜道:“张公子来了,我家少爷方才还说起张公子呢——少爷,少爷,山阴张公子到了。”

澹园茶厅很快走出三个人来,居中是焦润生,大笑道:“介子,我料这两日你该到南京了,哈哈,文起兄、真长兄,你二位也一起来了,好极。”

边上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