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雅骚-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是那晶亮双眸随球起落顾盼明媚、是轻轻liáo起的裙裾里lù出的粉红纱kù、是迎球那一刹的单臂舒展和纤腰一扭,轻捷、活力、美丽,这才是张原喜欢的商澹然啊,正如那次在馅涛园湖心岛初见,那不裹足的平底绣鞋和临风飘举的姿态,让他怦然心动一商澹然又一次高踢,这回踢歪了,皮球斜飞撞上竹亭的飞檐,落下来时张原赶上接住,试着盘带颠球,没两下球就落地了,笑道:“澹然教我。”
商澹然有些气喘,一手支着小腰,柳绿衣衫下sūxiōng起伏,好似隐藏着一个大秘密,现在急yù揭晓似的,喘微微道:“你多练练自然就娴熟了。”
张原便练了一会,踢不了几下脚就落地,武陵和小婢云锦拣球不迭,将球抛给张原商澹然喘息稍定,忽见张原左足拐踢,那球就向她飞来,赶紧接球,搭、蹑两下,将球踢回张原,心里有着异样的欢喜。
二人你来我往,玩耍了一回,商澹然俏脸绯红,薄汗盈盈,张原知道她有些累了,用手接住球道:“今日就玩到这里,明日再来,每日健身不缀才好。”又道:“等下会送早餐上来,澹然,我们去坐隐泉那边洗个脸。”率先向菊园那边行去,走了几步,回头看,商澹然还站在那里,没等他再开口,就轻提裙裾,跟了上来。
小婢云锦也要跟奔,武陵摇摇手,低声道:“你跟去做什么。
云锦十三岁,闻言有些迟疑,问:“不用跟去吗?”
武陵道:“少爷和少奶奶要说些贴己话呢。”
“少奶奶?”1小婢云锦愣了愣,随即“噢”了一声,说道:“还没成亲呢。”
武陵道:“早晚的事,对了,云锦,你家小姐嫁给我家少爷,你要不要跟来?”
小婢云锦道:“我当然要跟着我家小姐了咦,你乐什么?”
武陵忙道:“没什么,就是觉得以后热闹,心中欢喜,你家小姐和我家少爷可真是情投意合呢。”
小婢云锦点头道:“是呀,真让人瞧着高兴,却原来张公子也喜欢蹴鞠,难怪不喜欢女子缠足,若我家小姐缠了足就不能陪张公子这么玩了。”
武陵目不转睛看着这伶俐齐整的小婢女,觉得心里跳跳的,十五岁的武陵也知爱慕了红日初升,炎威即现,但在绿树环合的坐隐泉边,依然幽凉沉静,在涌泉之下、1小池之上的流泉石隙间,张原蹲下身子掬水洗脸,仰着脸对商澹然道:“真是清爽,澹然,你也来。”
商澹然看着张原满脸水珠的样子,稍一迟疑,从袖边mō出自己的葱绿汗巾递给张原,张原接过,抹拭水珠之际,嗅得淡淡幽香一商澹然看着张原用她的汗巾擦脸,她的脸红得厉害,又见张原蹲下身将汗巾搓洗了再还给她,商澹然心道:“这真是一个细心温柔的男子啊。”
商澹然理了理裙角,小心翼翼蹲在流泉畔,用汗巾轻轻拭脸,见张原笑吟吟盯着她看,含羞微嗔道:“哪有你这样看人的!”
张原道:“陆机有诗云“鲜肤一何润,秀sè若可餐”看到你,我也这么想。”
商澹然半羞半恼道:“你轻薄我一”
张原在商澹然身边蹲下,说道:“这怎么是轻薄,是爱慕,若说这个是轻薄,那以后我们成了夫妻,那我可要轻薄到底,夫fùsī语,算是轻薄吗。”
商澹然吃吃道:“这,这时,还不是夫fù”
张原微笑着,不看商澹然,丢一块石子到水里,说道:“山yīn、会稽,谁不知商氏女郎澹然是我张原的妻?”
商澹然低着头,过了一会……,嗯了一声,声音很轻,几不可闻。
张原耳朵灵啊,便去拉着她商澹然的手,那手白皙如玉,又如新录葱管,手背还有四个小肉窝,轻轻一握,柔若无骨商澹然身子微微颤栗,想抽回手,张原握得紧,只好由他,只把脸埋在膝间,喉管间不禁发出一声jiāoshēn。
泉眼无声,日光细碎,满山静谧,地老天荒。
从坐隐泉回到茅舍书室,商澹然与张原的关系亲密了许多,商澹然有了为人之妻的感觉,霎时间散发贤惠光彩,为张原读书、与张原一道用餐,少了一分羞涩,多了三分温柔,目眙含情,握手不禁,但若张原要有更亲密的举动,商澹然就会躲开,含嗔道:“那我明日不来了。”眼睛瞟着门外。
张原作揖道:“,我们读书。”商澹然“嗤”的一笑,开卷读道:“一盖败蔡时固已强矣,至伐郑之日,尤觉有日异而月不同者,观其与伯主争郑,便非乘时窃发之比一”张原闭日倾听,专心记忆,这白马山之夏,一为读书,二为谈情。
张原是六月初六来这里的,初九日午后石双来报,说主母请少爷回去,开封的老爷有信来了,张原便辞了商周德回山yīn去,商周德要张原若无其他事便再来此读书一傍晚,张原回到东张宅第,拜见母亲吕氏,张母吕氏闷闷不乐道:“你父亲今年不能回来,开封周亲王九月间要奉诏进京朝见皇帝,明年开春才能回开封,你父亲是周王府掾史长,杂务颇繁,不得辞职,更不能告假,我十一月寿辰他也不能回来了,只有待来年周亲王归藩才能辞职归乡。”
父亲张瑞阳远在千里之外的开封周王府,张原也无法可想,只有与姐姐张若曦一起安慰了母亲一番,张原取过父亲的信来看,张瑞阳对儿子张原中了府试案首极为欣喜,张瑞阳自己一辈子的童生,现在年仅十六岁的儿子是县试、府试双案首,明年补生员是确定无疑的,这岂不是祖宗有灵,不然两年前那个颇见顽劣的儿子为何突然开窍,如此长进了?
履纯、履洁二人满头大汗地跑来道:“介子舅舅,要不要看椐木头?”张若曦摇着头笑:“两个小傻瓜,整日看工匠倨木、刨木,履纯直言他长大要做一个木匠,做木匠有趣,履洁说木匠好累,他不做木匠。
张原大笑,心想:“那个爱做木匠活的天启皇帝现在几岁了,有履纯这么大了吗?对我而言,木匠皇帝远远好过想要励精图治却又刚愎自用的崇祯,嗯,过几年进京去看看能不能先见到那个小木匠?”
后园的三楹小楼下面一层已建成,木匠正倨木敲钉建上面一层,预计下月底能完工,不事雕饰的话建这种三楹两层木楼费时、费银并不多。
次日,张原一早又去了一趟鉴湖东岸的田庄,自他上次来又过去了近两个月,鉴湖水位又下降了一大截,旱情正愈演愈烈,张原发现沿湖有富户豪绅趁湖水干涸退却之机指挥奴仆和佃户大肆围堰造田,八百里鉴湖数百年来就是这么被逐渐蚕蚀的,虽然得了不少良田,但湖区缩小,蓄水能力大减,鉴湖排涝救旱的作用自然也就大减,风调雨顺的年份也就罢了,一旦遇小天灾就会变成大天灾,数十年、上百年,甚至千年一遇的旱涝灾害都会集中起来,似乎以后就没有灾了,旱涝灾害全在这几年天灾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人祸,这些富户豪绅鼠目寸光,只为自己眼前利益着想,哪里管他日洪水滔天!
张原家的四户佃农不分日夜轮流用两架水车汲水灌田,这靠近鉴湖的田地还好,只要肯出苦力,还能取到水灌溉,而离得远取不到水的农田里的禾苗已经大部分枯死,田地龟裂,农户愁苦,马太守庙则香火鼎盛。
傍晚张原回到山yīn,即去北城看阳和义仓建得怎么样了,与鲁云鹏、柳秀才相谈了一阵,鲁云鹏说近日有几个好义的富民来这里看义仓说要捐粮多少多少石,只是义仓未建成,无法收粮张原道:“有那说要捐粮的,就把名字记下,张榜公布,先把我族叔祖和我父亲的名字写下,我族叔祖捐粮三百石、我父亲捐粮两百石,其余上次你们捐的田产、银钱都记下,让柳先生写出来张贴告知本县民众,鼓励富民捐赠。”
思来想去码得慢,明后天会加!。
卷一 当时年少春衫薄 第一百七十七章 姐妹错认
当晚张原去拜见了族叔祖张汝霖,说了日间在鉴湖●′闻,西张在鉴湖周围有大片田地,围湖造田明显危及西张利益,张汝霖便写了一封书帖让张原持去见侯县令,张原向侯县令陈说围湖造田之害,山yīn本是水乡,旱灾之后必有洪涝,若再侵占湖区,致蓄水无力,洪水必更肆虐,趁现在枯水期浚通沟渠、挖深河道才是未雨绸缪之举,不然的话山yīn百姓勉强tǐng过旱灾,又将受洪涝重创,那时才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明年是癸丑年,是监察御史和按察司察举地方官吏的年份,这关系到地方官吏的升迁或者降黜,侯县令自然极为担心山yīn出现大的灾害,这必然影响到他的政绩,若救灾不力,罢官甚至问罪都有可能,所以侯县令对此事也很关切,对张原道;“你既已征求了肃翁的意见那就好办得多,明日我就派人去访查,看是哪些豪强在侵占湖田,定要勒令他们退田还湖。”
—大体而言,山yīn乡绅可分为两个层次,上层绅士其影响力上达省城杭州甚至京师,张汝霖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张汝霖的岳父朱赓曾是内阁首辅,张汝霖之父张元汴是状元,张汝霖自己又是进士出身,十年前的山yīn张氏的权势达到巅峰,朱赓去世后张汝霖社会地位也有所下降,但在山yīn,张汝霖依然是士绅首领;下层乡绅的社会关系和sī人影响力仅局限于本县,举人和家财豪富的生员都可算得是下层乡绅,侯县令顾忌的是少数几个上层乡绅,一般县里的政令都要先征求大乡绅的意见,不然困难重重、难以施行,张汝霖既已明确表示反对围湖造田,侯县令就可以严查此事,先要查明是哪些士绅豪强在占田—
出了县衙已是戌末时分,但见半轮明月已在中天蓝黑sè的天幕不见半缕云翳,月sè很好,等在县衙外的却是穆真真,张原问;“小武呢?”
穆真真道;“小武说他病了,让我来接少爷。”
张原道;“极有可能是中了暑气,他今日随我去鉴湖晒多了日头湖水也是晒得滚烫,坐在船上象蒸笼一般,我也有点不舒服,心里烦恶真真你怎么样?”日间去鉴湖农庄就是穆真真和武陵陪他去的。
穆真真道;“婢子不要紧,婢子以前还背着果子在日头下赶路呢—少爷你还好吧,要不要去鲁医生那里诊治一下?”
张原道;“在族叔祖和侯县尊那里喝了几杯热茶,现在好些了。”侧头看着穆真真,说道;“真真你躬着背做什么?”
穆真真十五岁,身量已经与成年男子差不多而且xiōng部也不小,她自己偷偷对比过,伊亭姐十八岁了,都没她的大,真是难为情所以近来有些含xiōng躬腰张原何等的善解人意,见穆真真忸怩的样子,就明白是怎么事了,瞄了两眼,心里暗笑,严肃道;“真真,你是练武的人,要立如松要矫健tǐng直你这样子可不行,不许这样站直了!”
穆真真见少爷口气严厉,赶忙tǐng直身子,xiōng脯也tǐng起来了,与细圆柔韧的腰肢和结实的tún股形成流畅的曲线,让张原眼睛一亮,赞道;“这样子就对了,就要这样,嗯,走吧。”
穆真真觉得自己这样子有点神气张扬,还有些骄傲,不象是一个婢女应该有的神态,可少爷这么说了,她哪敢不遵。
回到东张宅第,张原去看望武陵,果然是中暑,上次去青浦鲁医生给的药丸里就有治中暑的,便取了一丸让武陵服下,过了一夜,武陵人就新鲜许多了。
因为武陵中暑尚未痊愈,张原就在家里多待了两日,六月十三日一早再赴会稽白马山读书,读书是他的首务,要做官,必须先读书,至于抗旱救灾他已尽力,后面的就要看官府的救灾能力了。
这些天张原四书题八股作了十篇、春秋题八股作了十篇·应该要向王思任老师讨教了,所以这日去会稽白马山的半道上先去了王老师府上,婢女去内院通报,张原就先去前院书房里等候,他趁日未出凉爽好行路,来得早,王老师说不定还没起chuáng呢,盛夏清晨比较凉爽,正好高卧—
来到前院书房门前,却见一个小厮正给书房洒扫除尘,张原便在厅前踱步片刻,忽想起他去年在这里求学时住的西厢小院有几株名贵的珍珠兰,珍珠兰畏暑热,那小院无人居住·珍珠兰无人照料也不知枯死了没有,便从前厅穿堂走过,往内院西侧行去,来到西厢小院前,见木门虚掩,轻轻一推,两木门便“吱呀”敞开张原走进小院,转头就见左边院墙下那座八尺高的太湖石边,王婴姿提着一个浇花水壶正给雁来红和珍珠兰浇水,张原微微一惊,心道;“婴姿师妹怎么在这边?”转头看左边那扇他去年在这里住时一直紧闭的月洞门,此时洞开张原有些尴尬,想要悄悄退出,正在浇花的王婴姿已经听到脚步声,转过身来,张原赴忙作揖道;“师妹早。”一揖之后抬头,立时觉得不对,这女子容貌体形与王婴姿有四、五分相似,方才看背影时一时不察,误作王婴姿,此时转过身来,就知道认错了,这女子年约二十许,下巴尖尖,因为消瘦,显得眼睛比王婴姿还大一些,避定然是王婴姿的姐姐王静淑了这女子便是王静淑,本月初八随爹爹王思任从萧山回会稽,因为现在是住在娘家,双亲健在,如何好戴孝髻、系孝裙,所以只是穿素sè衣裙,没有任何花饰,这日早起正给珍珠兰浇水,却见一少年男子闯了进来,不免容颜失sè,惊慌道;“你是何人!”
张原赶忙解释道;“在下是王老师的弟子,去年曾借住此处,并不知小姐在这里,冒昧冒昧。”正待退出去,却见王婴姿从月洞门那边快步走了过来,帮着解释道;“姐姐切莫惊慌,这是爹爹的得意弟子,和你说起过的,山yīn张公子,县试、府试双案首。”
张原见内院连通,不敢多待,作揖道;“我去前厅等老师。”匆匆走了。
王静淑惊慌稍定,抚着xiōng口道;“真是唬得我hún都没了,这个张公子怎么这般莽撞,竟闯到内院来,实在无礼!”
王婴姿笑着解释道;“姐姐有所不知,他去年在这里读书就是住在这边的,方才想必是在前厅等得久了,就转到这里来旧地重游呢。”
王静淑“嗯”了一声,忽问;“这张公子方才称呼我师妹早,这是何意,他应该是错认人了吧?”问这话时,chún边含笑盯着妹妹王婴姿。
王婴姿坦然道;“应该是错认作是我了,我称呼他为张师兄或者介子师兄,他叫我师妹或者婴姿师妹。”
静淑饶有兴致问;“这位张公子尚未婚配吧?”
王婴姿道;“他已与商氏女郎订亲了,就是商澹然小姐·姐姐以前见过那商氏女郎对吧?”
王静淑颇为失望,秀眉蹙起,说道;“原来已订亲了啊,我原以为商澹然我是见过,那时她还年幼,十二、三岁吧,上巳游春时遇见的,很是美丽。”
王婴姿道;“很是美丽?那真是郎才女貌了。”
张原回到前院,小厮已将书房洒扫过,张原便进书房,将自己的二十篇制艺放在书案上,见案头有一卷宋人赵的《春秋属辞》,开卷自序云;“微言既绝,教义弗彰,于是自议而为讥刺,自讥刺而为褒贬,自褒贬而为赏罚”
张原心道;“微言大义而强调褒贬,几近刻薄寡恩了。”又检点案头其他书籍,发现关于《春秋》的典籍不少,有本朝刘永之的《春秋本旨》和王鏊的《春秋词命》
“张原,让你久等了。”
王思任走了进来,气sè比上次好得多,待张原向他见过礼后便让张原坐下,问张原近况、所读何书?张原一一回答,将制艺呈上请老师指教。
王思任将二十篇制艺看逵之后,说道;“我虽不治春秋,但春秋三传也曾熟读,你这十篇春秋制艺追古人神理于千载之上,摹写其精神,仿佛其语气,发皇其义理,依我看你这春秋题颇有王鏊之才气。”说着,取出那三卷《春秋词命》,问;“这书你想必读过了吧?”
张原道;“是,近日方读过,还有他的一些制艺。”
王思任道;“很好,你师法王鏊是最明智的,我对八股文的一些领悟已倾囊相授,你也已熟练掌握,再没什么好教你的了,你只要多读书、多作文,科举之路虽艰难,谅也难阻你青云步伐。”又道;“我◆你搜集了一些春秋典籍,你带回去读吧。”命小僮去内院书房让婴姿小姬把那些书找出来,随意说了一句;“婴姿近来也研读《春秋》了,以前她喜《毛诗》。”!。
卷一 当时年少春衫薄 第一百七十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
赤日炎炎,阵陌飞尘,张原、武陵靠仆二人在王思任老师肩上用了午饭,动身去白马山,从杏huā寺这边到城东北的商氏大宅约莫三里路,主仆二人都戴着大草帽,沿东大池畔的柳荫下慢慢走,张原手摇折扇,武陵摇着蒲葵扇,一边走一边看东大池上的行船,觉得那些船都要被晒枯萎了一般,不怕热的只有蝉,日头越晒越聒噪张原心里想着王老师先前说的话,婴姿师妹也在研读《春秋》,莫非她还想继续为我拟题?或者说要在春秋题八股文胜过我?
张原摇了摇头,在烈日和蝉鸣声中前行。
商周德不在府上,张原主仆便径去白马山,到茶园小码头上岸时,见还有一条商氏的小船泊在岸边树荫下,船娘道:“张公子,我家大小
姐也在山上。”
张原应了一声,与武陵拾级上山,一入白马山,茶树浓荫匝地,即有微风拂拂,将至竹亭茅舍,见有两个健壮仆fù坐在山道树荫下闲话,见到张原,满面堆笑道:“张公子来了,大小姐就在上面。”
张原来到茅舍外,见小婢云锦坐在门前用草叶编蚱蜢,见到张原,云锦赶紧站起来,正待说话,张原摆摆手,云锦便不作声,只是微微笑,朝书室指了指,双掌一合,垫在颊边,脑袋一歪,做个入睡的姿势张原摘下草帽交给武陵,迈步进入茅舍书室樟木雕刻的柳叶窗阳光明亮,书案上那卷《左氏博议》轻薄的纸张随风翻动,一具七弦琴静默无声,一只白瓷茶杯,茶盖仰放在一边,杯里茶水七分满,细芽茶叶浮浮沉沉,淡淡茶香沁人心脾商澹然一手支颐,肘撑书案,正闭目小寐身穿天青sè窄袖柑子,纺绸质地,轻柔绵软,勾勒曼妙身段,上身微侧,小腰依然tǐng直,很美。
张原在书案边另一张竹椅上坐下,细看商澹然的睡姿,肤sè白里透红,天热微汗,更显肌肤水nèn,细密的睫毛覆下,眼痕深深,眼梢上挑,鼻粱高tǐng,因为一手撑着一边脸颊,那边嘴角便向上勾着,好似在笑,嗯是做好梦了吗?
小婢云锦在门边探了一下头,见张公子坐在那看她们大小姐,并未非礼,便捂着嘴笑了笑,缩回脑袋,与武陵在门前小声说话。
张原干脆也以手支颐,和商澹然侧脸咫尺相对但觉商澹然气息芬芳,盈盈jiāonèn触手可及,怎不让他心跳加快,爱yù渐起也许是张原的呼气或者心跳惊扰了这小寐中的女郎,商澹然突然睁开眼眼神有短暂的míméng,瞬间就变得清明,赶紧身子坐正,俏脸霎时绯红,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心“怦怦”乱跳。
“惊到你了吗抱歉啊。”
张原也坐直身子,微笑着看着自己的未婚妻。
商澹然执起案头的纨扇,轻轻摇了几下,这才问:“你这时候怎么来了?”
张原道:“一早就出家门了先去了*庵先生府上,请教制艺在老师那里用了午饭才过来的。”伸手在七弦琴上一拨“铮”的一声响,说道:“澹然把琴搬上山了,妙哉,有耳福了。”
商澹然道:“这天太热,手易出汗,不能弹琴,张公子愿意听的话明日早间我试一曲。”
张原道:“甚好。”
商澹然见张原肩头有汗迹湿痕,便问:“张公子要饮茶吗,西瓜也有?”
“西瓜?”张原喜道:“在哪里?”
商澹然道:“在娄隐泉中浸着呢。”便出门吩咐云锦:“去叫孙妈把泉中取西瓜来。”
小婢云锦道:“婢子去取。”与武陵两个兴冲冲去了,不移时,武陵抱着一个虎皮西瓜来了,书室里有裁纸刀,剖了瓜分食,凉爽甜美。
商澹然听张原说鉴湖干涸之事,便道:“二兄作为会稽乡绅今日也去县衙共议救灾之事,听二兄说这绍兴八县除了上虞开春还下过两场雨,其他七县都是干旱,米价已然上涨。”
会稽商氏是大族,除了拥有数千亩良田外,还有茶园、果园、米铺、绸缎行,这其中属于商周祛名下的田产却不多,论起来,生员功名的的商周德比其兄商周祛要富裕得多,很多官员立身严谨,自持清廉,但其兄弟族人十余年间就都是富家翁了,就连刘宗周也是如此,刘宗周自己刚正不阿,自奉微薄,罢官出京只有一仆一驴相随,但其山yīn水澄刘氏家族却是当地富豪,钱财利禄如蚁附膻,会自然而然向官吏及其族人聚集商澹然又道:“张公子筹建义仓顺利否?”
张原道:“都还在预料之中,就不知道这干旱持续到几时,多想这些事除了愁闷也无益,我们还是读书,不早总会过去的。”
商澹然“嗯”了一声,为张原读吕祖谦的《左氏博议》,读读歇歇,一个下午能读一卷。
次日一早,商澹然上白马山竹亭鼓琴,张原一边倾听,张原对古琴不大能欣赏,觉得有些弦音颇涩,不甚悦耳,但闻弦歌知雅意,看着商澹然弹琴的样子就觉赏心悦目,纤手拨琴弦,皓腕凝霜雪,坐听竹风敲石瞪,幽径闲居消永昼一白马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