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抗战918-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哪怕有百辆装甲车到来,都能将这支大军彻底击溃,不说歼灭,起码一半以上会被绞杀。
可惜,这只是一次空袭,并非全面歼灭战,所以,没有全面绞杀的准备,也无法做到全面绞杀。
几百架的直升机肆虐了近半小时,满地的尸体,满地的坦克残骸,满地的卡车的残骸,人间地狱,一点不为过。
攻击机的子弹早就打净,只是机关炮在寻找逃遁的坦克,在追击着躲藏的卡车,单发射击,无奈的慢慢消耗着子弹。
运输机也因不停的喷吐子弹,加上照明弹用尽,后期的扫射已经因俄军躲到了黑暗中,或者趴在地上,让扫射效果已经不大。
“撤离战场!”
负责的队长在攻击中担心敌人的高射机枪和高炮突然架起,
给飞机造成损失,让袭击不再完美,也因航灯的开启。让他们的目标清晰,于是,他下达了车里的命令。
随着命令,直升机附小腾空,短短一瞬,就离开了这片火光依旧熊熊的战场。留下的是残骸尸首遍地。
知道敌机的轰鸣消失,战场上躲藏的俄军才心惊胆战的慢慢露出头来,随即,一个个幸存的长官开始狂吼,救治伤者,打扫战场。
他们,在一道道手电光里寻找着伤者,扑灭一些还有价值的卡车上的烈火,他们。满身的血迹,浑身的油烟,心里,更是惊骇,让动作机械而麻木。
损失,他们已经无心统计,这样惨烈的空袭,这么久的空袭。是那些老兵平生仅见,他们从没见到一个批次的飞机能够袭击这么久。弹药这么足,火力这么猛。
直升机的离去,留给这支援军的已经不是什么恐惧了,而是真正的战栗,他们,在今后只要看到敌人的这种飞机。相信他们能做的,就是迅速逃命,找地方躲藏。
飞机的离去,并非战斗的结束,此时。刘海松已经一路挺进,毫无阻碍的直奔咸海,那里,将是他要坚守的位置,他将在直升机大军返回,补充完弹药油料后,占领咸海沿线,并攻打乌拉尔河入海口的阿特劳。
于柯的大军已经距离奥伦多仅有一个小时路程,那里的战斗将会在空袭的余威里展开。
而这时,阿特劳那里的另一支大军已经停滞不前,敌人袭击乌拉尔,显然是要继续北进,这个判断迅速被所有高层认识到,阿特劳的部队在袭击没有结束的时候,已经做出停止前进,沿河布防,堵住敌军的突进。
他们的决定正是于磊需要的,他需要时间构筑防线,需要时间来布置双向防线,堵住追兵,堵住增援,封锁里海和乌拉尔山脉之间的空地。
在直升机返回的一刻,于柯的大军也进入了进攻的倒计时。
他们顺着河道上的冰面,顺着河道两侧,寂静的行进着,飞机,则在距离奥伦堡三十余公里的位置降落地面,等待前方装甲部队抵达进攻位置。
此时,奥伦多那里已经如临大敌,他们都收到了乌拉尔遭遇袭击的消息,但这里的守军不过才两个步兵团,两个骑兵团,外带一个装甲旅,这还是刚刚赶到不足十小时的援军,为的是堵住敌人前进的脚步,给追兵争取咬住敌军的时间。
他们在一个小时里,将原本已经非常坚固的防御阵地再次加固,坦克前面都是掩体,并没有打算迎击,而是只作为固定炮台使用。
一根根的圆木垒砌的掩体,虽然挡不住炮击,但却可以减少坦克和装甲车被击毁的可能,能够多发射几枚炮弹。
一门门的反坦克炮也在掩体的保护下,竖立着炮口,所有俄军都没有睡觉,都在紧张的忙碌着,为有可能的袭击做准备。
此时,他们是没有援军的,这里,敌人一旦来袭,他们只有独自坚守一途。
他们并不知道,敌人的侦察分队已经靠近了他们,而且摸掉了几波的暗哨,让敌军靠近的消息他们并不知晓。
于柯大军在靠近奥伦多十余公里的一刻,放慢了速度,让发动机的轰鸣降到最低。
于柯已经想到对方会有强悍的防御阵地,所以,他没有让直升机先一步袭击,使用闪电战术,而是缓慢靠近,用自走火炮先撬开对方的防御,再用直升机,随后才会是坦克,这样,损失会降到最低。
自走火炮在距离奥伦多五六公里的时候,缓慢的爬上了河岸,在河滩上一字排开,慢慢的扬起了炮口。
前突的侦查员坐标已经报出,直升机也起飞,贴着冰面,顺着河道慢慢的前行,等待自走火炮的开火。
坦克和装甲车也爬上了河岸,做好了突袭的准备。
俄军在忙碌中,并不知道敌人已经进入进攻位置,依旧扛着圆木,加固防御,在奥伦多城外构筑了一道道圆木铺成的战壕,掩体,城墙。
就在他们忙碌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尖啸。那刺耳的尖啸已进入耳鼓,所有祈祷敌军不会袭击奥伦多的士兵们头立时大了,纷纷喊叫着,钻进了用木头搭建的掩体内。
二百门自走火炮全力开火,炮弹顺着一个方向,分梯次的效力射,向奥伦多发动了炮袭。
在俄军纷纷躲避中,一组组的炮弹轰然落下。
剧烈的爆炸让冻结的土地筛糠般的颤抖,火光闪起中,一根根的木头在空中飞舞,里面的俄军则被狂暴的冲击波震得纷纷吐出肺叶,直接倒在了掩体内。
这样的掩体怎么能够挡住效力射的轰击?连一米多厚泥土的掩体都白搭,更别提这些木头搭的掩体了。
轰轰的巨响中,一条宽四五百米的通道被炸了出来,中间,掩体七零八落,树木到处横陈,人员已经没了,或被撕碎,或死在了残破的掩体内。
剧烈的震荡让坦克内的那些坦克手一个个心脏都快蹦出来了,被击中的直接跟掩体一道,被炸的粉碎,倒是里面的坦克手不用难受了。
轰轰的巨响中,一辆辆坦克燃起冲天的大火,火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没有被炮击的位置,俄军蜷缩在掩体里,被这猛烈的炮击彻底吓傻。他们在巨震中,根本不敢站起来观察,那会站不住的。
也有把着射击口,勉强看向外面的,但入目的是火光冲天,根本就没有敌综。
轰轰的炮击中,一辆辆自走火炮快速前进,坦克紧随其后,借着轰鸣的声音遮挡,向奥伦堡靠近。
直升飞机已经加速,飞扑前方火光闪烁的区域,越过卡车,直扑战场。
自走火炮在目测到了敌人掩体的一刻,纷纷停下,炮口直瞄,对准了一个个掩体,对准了木头垒砌的城墙。
轰轰的火光闪烁中,一枚枚炮弹在俄军惊恐大叫里扑向了那些地方。
掩体内的俄军在光亮处,直到自走火炮开火,他们才看到黑暗中已经靠近的敌人。但此时,填装炮弹和开火都来不及了,在看到火光的同时,惊叫声中,一枚枚的炮弹就轰轰炸响,前方的这道木头掩体顷刻间就分崩离析,碎屑断木头到处乱飞,坦克更直接被打炸。
猛烈的炮击让俄军精心准备的防御连开炮的机会都没有,九子啊近距离的炮击中被摧毁殆尽。
密集的炮弹还在落下,轰轰的巨响不断腾起。中间那条通道在第二轮的效力射里,彻底荡然无存,让辛苦了十几个小时的俄军这才知道,这样的掩体就是纸糊的。
城内的火炮在看到进出敌人炮火火光的一刻,倒是做出了反应,炮弹在轰鸣中飞向了自走火炮的位置。
他们的炮弹还未落下,天空中的轰鸣就遮挡了爆炸声,二百架直升机在地面轰鸣中,飞临奥伦堡上空,一枚枚的钢珠炸弹飞落的同时,攻击机已经锁定了火光那里,嗵嗵声中,机关炮和火神炮同时开火。
在这边自走火炮身边轰鸣的同时,弹雨和钢珠就湮灭了几处火炮阵地。
远处的自走火炮已经停火,在飞机开始轰炸中,坦克呼啸着扑进了开阔的通道,直扑奥伦多。
战斗,在这一刻已经没了悬念,短短的炮击,摧毁了敌人辛苦构筑的阵地,密集的空中打击,让敌人幸存的火炮阵地连人影都无,在坦克冲进城门的时候,战斗已经再无悬念。
装甲车紧随其后,在坦克冲进奥伦多的时候,迅速跟上,占领了一道道的街道,开始惬意的绞杀。(未完待续。。)
第624章防线
奥伦堡本来是因河道谷深,落差大,易于防守。但于柯的大军顺着峡谷中从缓坡登上河岸,避开了正面攻击的位置,让攻击距离直接缩短到了几公里,再加上他的火力强劲,俄军的临时防御不堪一击,短短十几分钟,坦克和装甲车就突破防线。
奥伦堡的苏俄民众在这支守军进驻的时候,已经被疏散向后方,城内没有居民,而于柯,也没有顾忌居民的意思,坦克进入城区,就是快速的绞杀,根本就不给敌人反抗的机会。
战斗,快速而并不惨烈,机枪几乎是不停歇的长点射,密集的弹雨将所有抵抗消于无形。
坦克毫不留情的摧毁了一栋栋的民居,让负偶顽抗的俄军不是活埋,就是炸死,连发挥巷战优势的机会都不多。
直升机此时是盘旋空中,不时的照明弹射入空中,为下面的清剿提供照明。
苏俄人知道难以逃脱,无不是拼命,但进入城区的战士根本不下步兵车,除了被敢死队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了四辆装甲车,两辆步兵车外,无一伤亡。
战斗在于柯的无情打击下,随着城外清理完那些建议掩体内的俄军,快速结束,前后不到一个小时。
战斗结束,城里狼藉一片,半数以上的房屋被炸毁,多数残破不堪。给养和弹药库,俄军没来得及炸毁,就被坦克和装甲车占领。
于柯站在城里的最高点,看着周围一道道电光在黑暗中闪烁,看着城外直升机盘旋着,投放照明弹,下令道:“向总指挥汇报,打扫战场。布置防线!”
董库很快接到了于磊的汇报,奥伦堡已经拿下,刘海松距离咸海仅有几十公里,距离阿特劳也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距离。
董库快速在地图上找到刘海松的位置,发现黑夜行军,刘海松偏离的位置也并不大。尤其是走在半沙漠地带,也没有偏差太多。
他跟孙涛,左伯阳,柳败城还有狗蛋,刘忠几人在地图上比划了一阵,确认于磊的封堵已经达到了预期,遂下令刘海松沿途布防,构筑防线,减慢向阿特劳推进的速度。向咸海靠拢,封锁咸海岸边,明天再向阿特劳进发。
他们估计,敌军的追击部队已经快到于磊那里了,一旦在于磊那里受阻,他们会向两边运动,绕到于磊的两翼。所以,此时于柯和刘海松就应该布防了。样防线没有漏洞。
刘海松沿途已经留下了火炮和步兵,一个个点。相隔不到十公里,中间是以营为单位的前锋,也是火炮指引的前哨,用炮弹和装甲封堵敌人前进的路线。
一座座山峰上都用团籍单位驻守,火炮左右都可支援,敌人无论进攻哪个位置。也无法抵御攻击点左右炮兵阵地的轰击。每隔三十公里,火炮射程最远端,两个步兵团加上三十辆坦克,三十辆装甲车,三十辆步兵车驻守。跟随的直升机也是每隔三十公里的点留下十架。三架攻击机,七架运输机,方便支援和坚守。
这些地方大多没有道路,但刘海松一路在半荒漠的地域行进,也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点。毕竟此时天寒地冻,这些地方通行大军什么也不耽误,即便没路。
接到总部命令,一直构筑防线的于磊下令,让于柯和刘海松构筑防线,准备迎接敌人的进攻。
他们的防线都是东西都防御的双向防线,跟当初新西伯利亚的那道防线一样,所以,构筑阵地就任务繁重了,尤其于磊这里,敌人估计最多个把小时就会抵达。
董库他们猜测的没错,虽然天黑无法得知敌军的行进位置,但高分局时间推算,追赶于磊的部队在两个小时里,应该差不多到地方了。
果然,于磊这边正将防线跟于柯和刘海松联通的时候,城内的战场都没有打扫利索呢,第九,第十集团军已经涌过奥尔斯克,距离阿克托比不足四十公里,距离于磊在乌拉尔河的防线三十余公里。
敌人大军出现的时候,留在奥尔斯克的侦查员已经将消息传递到了于磊这里。
于磊没有下令开炮,而是令于柯的装甲部队迂回到梅德诺格尔斯克和库万德克,悄悄的将这两个小镇拿下,大军不动,等待命令。
此时,俄军已经知道奥伦堡失陷,但库万德克那里还没有敌军,显然,敌军还是要继续北上。
他们两个集团军没有向奥伦堡挺进,那里的地域前面是开阔地,两侧和后面都是深深的峡谷,易守难攻,他们暂时不打算进攻那里,他们要咬住袭击乌拉尔斯克的敌军主力,也就是阿克托比的大军。
虽然不进攻奥伦堡,但也对那里做出了防御在奥尔斯克布置了阵地,用旧有的阵地做底子,留下了火炮和两个师的步兵,一个坦克团防守奥尔斯克。
大军,则继续全线向阿克托比进发,争取在敌人离开阿克托比之前将敌人留在乌拉尔河南岸,在这片区域对敌军进行围剿。
此时,返回阿克托比的运输机全部返航,带着阿克托比打扫战场那些弹药库内的莫甘和德普还有马克沁,向阿拉木图飞去。
夜间,他们不担心敌人的拦截,敌人的防空炮也没有那么精准,且只有靠近阿拉木图的敌军阵地才有,不靠近哪里,飞机是安全的。至于空中拦截,别说天黑敌机夜战不占优了,几次的空战,敌军对于空中的制空权已经不抱希望了,所以,运输机仅仅跟着百架攻击机护航,直奔阿拉木图。
在飞机离去后,于磊做好了迎战的准备,他要再来一次大突袭,击溃尾追而至的敌军,虽然不知道数量,但他有绝对的信心,用剩余的攻击机,和于柯那里的装甲部队和四百架直升机来一次大的战役。
在这边准备大战的时候,曲军刚已经返回了新库兹涅茨克,正赶奔新西伯利亚,在哪里做最后的补给,就要突袭了。
三四十公里,敌军的速度也要一个小时,先头部队才会抵达防线。
于磊密切的注意敌军运动的迹象,开始撤回侦查员,将坐标都完全留在地图上,大炮和自走火炮已经扬起炮口,随时准备开炮。
敌军并不知道前方敌人已经构筑防线,他们以为跟奥尔斯克一样,夺下后紧接着弃城而去呢,前哨距离防御阵地仅有一公里了,也没有发现前方有敌人,一切都是黑漆漆的。
前哨是十几辆的摩托车,后面跟着十几辆卡车,足有一个营的兵力。他们极速前进,为大部队探明路况。
他们并不知道,前方就是敌人的阵地,他们的汇报也没有任何价值了。
“直升机起飞,照明弹准备,火炮阵地准备!坦克装甲车准备突袭,自走火炮跟上!”
于磊一道道命令下达着。
敌人的摩托车大灯刺破黑暗,风驰电掣的在公路上疾驰。已经被压平的积雪非常平整,让摩托车行驶起来非常平稳。后面几百米外的卡车紧追着灯光,步话机的话筒则攥在副驾驶位置的士兵手里。
行驶中,前方突然出现一片火光,紧接着他们就听到了闷雷般的炮声。
“敌人在前面!!”
拿着话筒的士兵下意识的喊道。
喊声中,摩托车,卡车都纷纷紧急刹车,车轮抱死,车身歪歪斜斜的拧动着,向前滑行。
他们的车还没有停下,炮弹的尖啸声就从头顶掠过,呼啸着飞向了后方。
随着炮弹的飞过,他们惊恐的眼神里出现了一片黑压压的身影,在火光中腾空而起,随即,发动机的轰鸣传进了耳朵里。
“敌机起飞了!!!注意防空,炮击我们后方,具体坐标不确定!!”
那名抱着步话机的士兵尽职尽责的吼叫着,向后方汇报情况。
“炮击?飞机起飞了?!”
听到步话机里的喊声,后面的俄军短暂的一愣,随即大喊着,“防空,熄灭灯火!!躲避炮击!!!”
听到喊声,卡车纷纷熄灭大灯,所有的士兵慌乱的找地方隐蔽,躲避炮击,行进的大队立时慌乱。
齐头并进的四股俄军在接到警报后,车灯蜿蜒的行进队伍立时陷入黑暗,所有人或靠在大树根,或躲在卡车旁,支棱着耳朵倾听着炮弹的落点,飞机飞来的方向。
七八公里,炮弹飞行的速度用不多少秒,在他们支棱着耳朵倾听的一刻,天空中传来了渗人的见效。
不用谁喊,大家都知道这是炮弹飞来了,一个个抱着头,在找到的隐蔽位置蜷缩着,等待炮弹落下。
密集的啸音让俄军听不出炮弹的落点,听声音,炮弹就应该落在自己附近。
果然,他们的经验足够丰富,在抱着头,撅着腚的一刻,炮弹轰轰的落下。
随着巨响,一团团的火光照的黑夜如同白昼,狂暴的冲击波撕碎了爆炸点周围的一切。
卡车,坦克,战马,士兵,在爆炸中纷纷被气化,翻滚的冲击波撕碎了沿途的物体,呼啸着席卷而去。(未完待续。。)
第625章再夺奥尔斯克
剧烈的爆炸让大地筛糠般的抖动,让俄军也彻底乱了阵脚。躲在车底,坦克旁,也挡不住炮火的轰炸,随着卡车,跟着坦克变成了碎屑,到处的火光冲天。
那些骑兵更是不堪,战马嘶鸣着,失去了控制,不管不顾的踩着趴在地上躲避炮击的士兵身体,乱跑乱跳。
四条行军路线均都遭到了炮击,让所有的俄军此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找地方躲起来。
可这里哪有地方躲避?
几百们大炮不停的轰击,一声声的巨响摧垮了俄军前行追击的信心,他们这一刻都知道了,他们遭遇伏击了。敌人急速行进,却在前面布置好了炮兵阵地,等待他们到来呢。
此时,不论是士兵还是指挥官,纷纷狂奔,在大地抖动中,向后方,向两侧避让,避让开行进的路线。
火光中,后面的队伍立时散开,不敢在原地躲避了,他们知道,一会敌人的炮火就会延伸,炮弹就会落在他们的头上。
他们哪里知道,此时,炮击的位置来年公测,直升机已经根据前方的火光,避开炮弹飞行的轨迹,向后面的大部队扑去。
自走火炮和坦克,在炮击中轰鸣着,离开了阵地,成片的灯光让俄军的那支先头侦察部队在车刚刚停稳,在身后剧烈爆炸中正在掉头,看到那连绵成片的灯光,一个个心胆俱裂,纷纷喊叫着,加大油门向回逃窜。
他们能跑哪去?后面是成片的装甲部队,前方炮火连天,他们哪有路可逃?
“快!下车!!”
看到前方火光冲天,他们再傻也明白那里是敌人炮击的方向。他们过去,必保交代在那。
于是,在喊声中纷纷熄灭大灯,跳下卡车,跳下摩托车,劈理噗噜就滚进了雪里。钻进了树林,玩命的向一侧狂奔。
坦克看到了前方正在远去的敌人,但没有理会,知道那不过几百人而已,大餐在炮击的后面呢。
虽然一天多了没休息了,战士们依旧没有丝毫困意,激战的热血让他们精神头十足,在车灯的照射下,开足了马力。呼啸着扑向炮击的位置。
炮火,一轮后开始延伸,顺着日军行进的路线开始延伸射击。后面的俄军要不是跑得快,这会,在炮弹落下的一一刻,什么也剩不下。但他们留在道路上的卡车却被轰鸣撕碎,这让他们逃命的速度更加的快,纷纷向两侧逃遁。
黑暗中。一闪一闪的光团和烈烈燃烧的卡车,坦克。让逃命的俄军如鬼影一般,在雪地上忽隐忽现。炮击,继续延伸,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就向后延伸了两千余米,一次五百米的跨度。留下一个个圆形的空白地带。
轰鸣中,坦克和装甲车冲进了火光熊熊的炮击现场,随即,机枪开始轰鸣,哒哒的长点射。追赶着幸存的俄军,一路向奥尔斯克扑去。
董库的大炮射程是三十公里,俄军在这个距离里根本就无处躲藏。除非躲在黑暗里,躲避炮击落点,还可活命。
这一刻,在猛烈炮火的肆虐下,后面的部队潮水般的后撤,根本没有想法去增援前面。那连绵成片的火光,那剧烈的抖动,他们距离一两千米都心惊胆战,要是落在附近,震也震死了,不跑,那是傻子。
可是,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机会却不多。
剧烈的轰鸣中,天空突然有异样的声音传入耳际。
“敌机!!”
俄军惊恐的边跑边抬头看向夜空,他们可是听说了敌军飞机的厉害,那火舌定在半空,转着圈的扫射,密集的子弹都听不到咻咻的声音,耳朵里是嗡嗡的震鸣。在这样的火力打击下,逃命都难。
他们的恐惧没有持续多少秒,天空中,一枚枚的照明弹升空而起,缓缓的上升。
白炽的光亮照的大地通亮,逃命的卡车,坦克的身影,还有满地的骑兵和步兵被照的一清二楚。
光亮出现的同时,天空中一道道火舌出现,密集的弹雨扑向了下面溃逃的人群,随即光线变得血红,煞是好看。
直升机的扫射主要针对卡车和坦克,低空飞掠,在锁定卡车和坦克的一刻,三发迫击炮炮弹就喷射而出。
轰轰的巨响接连响起,火光腾空而起。那些坦克和卡车中弹必保瘫痪,或者干脆燃起冲天的大火。
拉着炮弹的卡车在巨响中紧接着殉爆,狂暴的冲击波让及百米外的直升机都忽闪摇曳,把不住舵。
冲击波摧毁了周围的一切,让远处看到此情景的俄军呼啦四散,再不敢跟着卡车逃命,纷纷离开公路,离开行进路线,逃进树林,逃向荒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