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抗战918-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好了!”

刘苍浩兴奋的直攥拳头。

刘苍浩根本就不关心钱的问题,这里需要的都是技术工人,没有人教授,给了他他也玩不转,而董库的意思显然是要带他的工人俩月,俩月后自己人熟悉了,他才会撤走技术人员。

董库开采了石油两年,这个油田怎么来的先放一边,单单对于保密,就可见他的心思多么缜密了。而他接管这里,他的压力会非常的大,这里太重要了。

突然间,刘苍浩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这里交给他,真的是个压力。

董库没有阻碍多说,他知道,刘苍浩能够做到这点,在没有自保的能力前,不会泄露这里有油田的信息。

没再管刘苍浩的反应,他带着刘苍浩又去了哈尔滨附近的冶炼厂,将那里的炼钢炉等设施转了圈,告诉刘苍浩,这里,也都给他了。

刘苍浩看着一个个巨大的冶炼炉,心里的震骇是一的。这会他才知道董库的武器哪来的了,都是他自己制造的,而非一开始判断是外界运来的。

至于那些煤矿什么的,董库没有提。那些,他不会卖钱什么的,那些他也带不走。

转完炼钢厂,董库又带着刘苍浩去了工业园区,这里虽然设备大部分被拆走了,但还是留下了很多的老旧设备。这些设备比沈阳的都不差,甚至更先进,都是德国造的设备,也是董库最早的一批设备,对于刘苍浩来说,绝对不过时。

在已经近乎空荡荡的园区里,董库指着远处的一个位置说道:“那里,刘师长要派兵把手,那里的设施不要动,是日军制造毒气弹的地方,我现在还没有把握全部清理销毁那里的污染,所以暂时要保证那里不被袭击,导致毒气外泄。”

“队长,这就是你在报纸上披露的日军制造毒气的地方?”刘苍浩看着远处隐约的建筑问道。

“是的,就是这里。”

董库没有解释怎么来的,但那里的确还有日军留下的半成品毒气弹原料什么的,至于成品,他早就运往了蒙古,秘密储藏起来了。

“队长,你放心,油田的信息和这里的毒气,我别的不敢说,守住秘密不被破坏还是能做到的。”

董库看着满眼感激的刘苍浩,知道说的不假,这里的确必须做到保密,他相信刘苍浩能够做到。

其实,董库心里还是有底的,这里的油田在中亚油田出油后,就不会再有问题了,而且,一旦二战开始,列强也无心他顾,这隐秘也就不会担心泄漏后遭来窥视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778章诡异的方向

刘苍浩的动作非常快,三天时间,在董库全力支援卡车的情况下,昼夜不停的将那些日军拆下来的设备运回了长春。他得到伤及的皮肤,沈阳因杜聿明环视,一旦有风吹草动容易陷入被动,不能接防,而且群众基础也不牢靠,所以主要的根据地设在了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利用哈尔滨董库留下的厂房,还有不得加重防守的炼油厂和油田,也让他的重点放在了哈尔滨。

所以,他干脆将沈阳来了个大拆卸,带着收拢上来的沈阳技术工人,向哈尔滨进发。

而董库的速度比他还快,在他将物资集中向长春的时候,哈尔滨已经在三天的时间里,完成了大部分的搬迁。

这不是董库有多利索,而是柳败城早已经将所有的事情安排妥了。当初柳败城答应董库帮忙出山的条件就是,董库在抗战结束近前要独力领到先遣军,而现在,抗战没结束,所以,柳败城也绝不会让董库就参与其他的。他不能将董库马上扶上位,也绝不能让心血白费,拱手为他人做嫁衣。

董库并没在意柳败城瞒着他做的这些准备。这些,他并不在意,他真正在意的是完成自己的目标,就是杀光那些武力踏足中国大地的日寇。

他没有理会国内微妙的局势,山东那里黄百韬跟老赵的势力犬牙交错,老赵在山西利用旧有留下的种子建立了一个个根据地,这些,他知道,但并不过问。他将东北缴获的武器弹药全部给了刘苍浩,山东的给了老赵,其他的他不会再做什么。

倒是有一点,朝鲜那里的伪军。董库在收捕后没有开杀戒,毕竟这些不是日军,虽然他并不喜欢高丽棒子。但也没有下令杀掉这些俘虏,而是将他们在三天的时间里。全部送给了刘苍浩,让刘苍浩头疼去吧。

这些俘虏是给外界看的,交接都搞得很隆重。为了赢得足够的时间,他不希望在这会有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举动出现。

此时,大胡子依旧沉稳的没有反攻,还在积蓄力量。他从先遣军快速的打到朝鲜一半还多的能力里看到了差距,他没有把握一举夺回失地。所以,他也在等。

英美的军舰在这几天也靠近了朝鲜半岛,距离釜山最多再有两天的航程,但他们不会靠岸登陆。他们并不希望真正的卷入战争。

上海,柳败城和鸠山炫太郎的谈判没有丝毫进展,天天口水仗,没有解决一样是实际问题,谈判就这么陷入了僵局。

三天后。杜聿明接管了已经空城一般的旅顺和大连,但营口的去军工并没有撤退,沈阳依旧在董库手里。

董库虽然准备推出,但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办,那就是西逃的日军还没有确定位置。板垣征四郎,东条英机等罪大恶极的将领还没有伏诛,他还要进关,所以,他才没有撤离营口和沈阳,以及丹东沿线。

杜聿明心知肚明,他除了巩固大连和旅顺,轮船运送物资外,并没有得寸进尺,很配合的不越雷池一步,连绕道应够,奔锦州的动作都没做,避免董库不愿意。毕竟要穿过董库的防区。

董库在第四天的时候,朝鲜的清扫工作基本完成,前沿阵地的构筑也大体成型后,将于磊、于柯大军调回了沈阳,孙涛也跟随返回。

孙涛的大军全部集中到了营口,盘锦,沈阳一带,大军云集,但除了不扰民,连建设什么的都没做,他们在等,等虎牙战士传回消息,找到那支西逃的日军,好出关绞杀。

朝鲜,莫日根率领着鄂伦春族的战士昼夜忙碌,在原定的补给线上修筑着可以通行卡车的道路,将朝鲜和海参崴联通。

顺子和邢远的大军防守水原和江陵沿线,他们的力量足以。而且有阵地的情况下,根本就用不来了这么多的大军,但董库担心英美,所以还是重兵囤积。

时间,就这么在各种微妙的气氛中慢慢流逝,转眼,停战已经一周。而虎牙战士走了也超过了八天。

董库在哈尔滨随着最后一批物资和人员离开后,直奔海参崴,查看那里的补给线路。助于安顿那些搬迁的,有柳败城手下的管理部门,不用他操心。

正在赶奔海参崴的直升机上,董库接到了虎牙的密报,他们发现了日军的驻扎痕迹,找到了大军行进的方向。

而现在虎牙所在的位置是直升机已经不能再飞的高寒地带,青海。

让董库不解的是日军为何没有在兰州停留,也没有在西宁停留,而是已经过了荒无人烟的地区,出现在玉树县附近。

玉树虽然还算不错,是澜沧江、黄河、长江的源头,但驻扎几十万日军,连带那些带走逇侨民和汉奸,还有民夫,加吧加吧百万都多的大部队,还是有点狭小,毕竟贫瘠。

难道日军准备顺着澜沧江走湄公河进入南海?

董库在飞机上看着地图,眉头紧锁。

那里虽然标注的不详细,但他知道那里的地理情况,那里平均海拔四千多米,高原反应是非常厉害的。

而且根据虎牙战士传回的信息,他们已经看到了大面积的坟墓,简易坟墓,显然都是那些受不了高原反应死掉的日本人或者跟随的。

日军到哪里绝对不会有退路,别说高原反应让他们会折损大批人员,单单物资这一块,就不足以让大军生存,毕竟那里太落后,他们跟进入原始社会区别不大,连供电都是问题。

左伯阳不知道那里的地理情况,看了电文也没发表意见,他只有一个想法,日军能够做到的,他们一样,别说四千米海拔高度,就算追到天上,也不会放过那些日军。

董库直到飞机降落在海参崴,也没有想明白日军这是为何。怎么会向那里进发,而且根据虎牙战士传回的消息,他们在那片区域就没有停留。路上的牛粪马粪遍地,却没有卡车的痕迹。显然是用牲口运送着携带的物资。

过了玉树县,董库知道,那里将是不毛之地,山高荒凉,日军连生存的可能都没,单靠自己携带的那点粮食,他们吃不过夏天。就算吃过夏天,那秋天怎么办?

再往前,就是**了,那里生存的问题倒是可以解决。可一路上没有道路,他们怎么行走那六七百,上千公里?

那可是修路都困难的地方,他们携带辎重,真难想象他们怎么走打拉萨。显然不太可能。

董库深知后世修筑拉萨公路的困难,那可是历经了数年,死了无数的战士才用鲜血铺就的天路。日军的技术虽然比那会的解放军强,但也强不了太多。

研究了半个多小时,董库终于放弃了。他得知日军已经进入高原。他没有下令进行空袭。那里的地势仙子阿的飞行员和飞机都不能胜任,那里的寒冷可是比黑龙江低得多,况且还有高原缺氧。

所以,他要确定日军的最后位置,然后用步兵进行绞杀。他相信,没有中心武器的日军,想挡住全是狙击枪的半自动,那是做梦。

此时,日军的行进队伍依旧前进着,绵延了数公里。队伍里,因为携带的侨民和一些非战斗人员,行进的速度在进入高原后,就已经非常缓慢了,一天才三四十公里。

这会,那些原本想着跟日军享福的汉奸们可倒霉了。他们在艰难的行进中已经被划为了劳工行列,在日本人眼里,他们是卑贱的,他们不应该享受跟皇军一样的待遇,浪费皇军珍贵的粮食。

起先,在兰州附近,日军对这些汉奸还算客气,到进入了刻高原后,他们露出了魔鬼的爪牙。

汉奸是携带家眷和财物的,并且自己也带着粮食。粮食,日军并没有动,他妈呢还可以自己在路上做吃的,并且不用干活。可到了高原上,那些憋了多日的日军再也忍受不住,将汉奸的家眷当成了泄。欲的工具,那些汉奸的困难就此来临了。

一个会日语的翻译官,满脸淤青的无神跟着行进的队伍,他背着两杆枪,两杆三八大覆盖,而他的三个老婆已经被蹂躏的只剩下一个了,还没有了人形,同样披头散发,衣衫不整的跟着他的身旁。至于那些跟班,早就被撵到后面劳工队伍里,跟着一起扛物资,推马屁股了。

他被两杆枪压得喘不过气来,但他不敢停。他知道,一旦被打伤了,在这高寒的荒凉之地,那是必死无疑。几天的折磨,此时,他再也没有跟着日本人享福的幻想了。

相同的情况在整个队伍里比比皆是。那些日军疯狂开始后,在无人顾忌。他们将汉奸的财物洗劫一空,甚至连钢笔都不放过,粮食洗劫一空,让他们跟着劳工吃着一阳台的杂粮窝头,干着一样的活计,当成了牛马来使唤。

一个摇摇晃晃的身影在迈上一个雪棱子的时候,脚下一软,咕噜噜的翻滚了下去,一直棍术几十米,才被岩石挡住了身体。

一路上,点点的鲜红洒落在地,让杂乱但还雪白的地上多了点颜色。

“你滴去把他背包摘下来!”

一名日军喘息着,指着下面的身影喊道。

被叫的那人用围脖抱着耳朵,背着一挺歪把子,他看了眼已经翻滚出去几十米的身影,没敢停顿,放下枪就连滚带爬的下了雪棱子。

他在北平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可惜这会,已经没人知道他的名字了,他这个铁杆汉奸,一样享受了劳工的待遇,只是没有像那些劳工一样干那么多活罢了。

这些行进中的插曲,还没有被虎牙战士们搜集到。他们在抵达玉树附近没有看到日军后,等来了董库的指令。

董库研究了半小时没研究明白日军的意图,随即下令,让虎牙战士做好**行进一个月的准备。

也就是说,他们要带着足够的粮食,在世界屋脊上行走,他们需要重新补给,而不是马上追赶上日军。

得到命令,他们等待兰州赶来的四架直升飞机,为他们将食物和补给送到最近的位置,他们要做好长途跋涉的准备。

而孙涛,在董库下令后,也开始了新的体能训练,那就是爬山。

董库知道日军已经上了高原,那战士的适应训练就不能少。关门山,就成了孙涛大军训练的场所,大军在雪地里,背着负重,徒步的天天翻山越岭,来适应爬山的体能训练。至于高原缺氧,他们不会像日军一样,只要出现症状就没救了,他们可是会携带氧气的。

第779章平静

一周的时间,董库全部撤离了黑龙江,海参崴到汉城的补给线也全线贯通,海岸线构筑了隐秘的远程火炮岸防和防空,确保补给线的安全。

丹东那里,邢远大将孟昭成顺着丹东,楚山,一直到跟海参崴补给线的联通位置布防,将朝鲜鲜有的边界彻底的分割。

这期间,杜聿明还是老样子,占据了锦州和通辽,半包围沈阳,遥击长春。大连和旅顺已经进驻了四个师,并全线接管了这俩海滨城市。

刘苍浩因为沈阳那里顺子的大军云集,他一点也不担心,依旧紧张的忙碌着将沈阳搬空,根据指示,重工业进入了哈尔滨,利用旧有的厂房和基础,齐齐哈尔也进入了大批的设备,在寒冷中,开始构筑自己的工业体系,接管所有矿藏。

指示矿工一块,基本没有留下,因为他们的薪酬达不到先遣军的标准,老百姓自然跟着离开了,奔赴待遇还提升的新家。

老杨此时已经来到了哈尔滨,看着满大街空荡荡的没有多少人,那些繁华的商铺纷纷关门,人去屋空,不由感叹道:“看来我们做的不如先遣军好啊!”

“是啊老总,这些没有第一时间离去的,在劝说中依旧不愿留下,现在还有赶往边境的。”

刘苍浩疲惫的说道。

“哎……”

老杨难得的叹了口气,“想当初,我们吃饭的大洋都是董库的,他们那时候就是财主,这会更是强壮,只是不明白他们为何执着一定要离开呢?”

刘苍浩也不知董库为何这么决绝,这么迅速就离开了黑龙江,但他知道一点,那就是董库早就说过,在抗日结束前。所有的一切都要为抗日服务,他不会枪口对着同胞。

没有抗战结束,这大家都知道,可是现在老蒋就做出了各种举动,山东更是大军云集,已经隐隐的有将胶东半岛掐断的味道,只是还没有挑明。只是不断的向交界处布防。

这会抗战没结束,刘苍浩和老赵都知道。老蒋有想法也暂时不会动,只是在布局。

他们当然也在布局,尤其是刘苍浩,他根据董库提供的消毒和日军在双城外的防线设计,已经准备好了,用那些等开春消毒,投入使用的坑道作为最后防线,守住黑龙江的门户,用长春作为前沿,作为一旦发生变故的进攻跳板。

此时。他最大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去沈阳周边收拢百姓,进入黑龙江,填补董库撤离留下的空挡。

人口在董库撤离后足足少了三分之二,这让整个黑龙江都显得荒凉。那些村镇,不说十室九空。可也大半没人居住,都锁上了门窗,孤零零的竖立在寒风中,没有人气。

朝鲜那里,此时也格外的平静,那里的日军占据安东、大田和群山一线,虽然物资皆无,所有的都被拆走,但他们还是边修缮,边巩固防线。虽然知道这样的简易防线挡不住先遣军,但还是要构筑阵地,在那些丘陵里,开凿洞穴,积极作者准备。

先遣军不后撤,他们一点办法都没。上海的谈判一支没有进展,撤军,交出中级以上的将领,这是底线,而且柳败城根本不给出回旋余地,在这个问题上就不做让步,也让谈判实在无法继续,所以,谈判不得不再谈了十天的情况下,暂时停止。

英美都插不上手,他们也想真正的君如战争,卷入跟他们利益没有太大关系的战争,所以,军舰的威慑在釜山和任川,没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最关键的是任川那里,先遣军居然试射岸防炮,炮弹打进了深海,在大海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侦查的水上飞机拍到的画面,让英美的指挥官谨慎了起来。他们知道,这炮弹飞行的距离,是他们舰炮的极限达不到的,也就是说,岸上的火炮可以打到他们,他们的大炮却无法还击。而飞机,日军的飞机被先遣军彻底夺去制空权,他们在样机出现后证实了这种可能。

直升机的灵活太强悍了,在空中悬停,转动机头就可以封锁规避的战机,而战机,在规避的过程中,是无法攻击直升机的,这也导致了直升机和攻击机的区别,在灵活上被直升机生生制约而压制,所以,他们也没有把握战胜先遣军的空军。

这样一来,他们进攻就成了麻烦事,在对方火炮让军舰无法靠近,直升机掌握制空权,防空力量还超强悍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暂时威慑,而不能刺激到先遣军。所以,谈判在柳败城离开上海,宣告谈判无法进行时,他们都没有做出反应。

局势,在这一段时间意外的平静了下来。先遣军在水原沿线构筑阵地,一直没有再进攻,日军,除了紧张的布防,也没有动作。大胡子在意识到自己跟先遣军的确有着差距时,也安稳下来,做着积累,批量生产新坦克和直升机。

其他国家也是一样,在各自获得武器公司的图纸后,忙碌发展武力壮大自己,没有参与中国这里的热闹的想法。

董库在最近两天开始了他的准备,他在等,等虎牙跟上日军后,确定他们的位置,就会大军出动,以雷霆的手段绞杀这股日军。

这种平静让举国因为驱逐日寇的欢庆所掩盖。各大城市都在庆祝这场历时几年的战争就要结束了。他们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日军还有几十万进入了高原,他们都认为,好日子就要来了。

暗堂此时在柳败城的授意下,和狼烟纷纷隐伏起来。他们恢复了之前的潜伏状态,虽然杜飞和郭伟全不在国内,但这些都不影响。

水玲珑在瑞士的银行已经开始运作,日军在花旗银行存放的黄金分批被转进了这家欧亚发展银行,那些各国存放到瑞士的买武器图纸的黄金,也被分批从瑞士银行提出秘密的存入了银行。

但这里不是总部,在存入银行后,就被邵胖用各种方式转运到了坤甸新建的银行总部。这里,将成为囤积的地方,将汇聚董库心目中的黄金数量。

水玲珑在银行管理方面经验不足,但却不用太操心,因为,验资结束后,这家超大新兴银行有犹太的银行家出面在前台,她只需要知道进出账目和运作即可,并不用太操心。

大海上,一艘艘的几千吨货轮穿梭在马六甲,向英国、美国、德国等主要二战交战国运送着压缩饼干。回程,都非常规矩的带着当地的粮食、土产、以及一些轻工业产品,没有矿产,也没有禁运物资,合法的做着生意。

至于压缩饼干,这些已经买通关节的货物不是禁运范畴的,稍微检查后,就放行,没有太多的麻烦。

老希那里,邵胖已经开放了物资供应,大批的原材料。石油等物资都在向那里汇集。

柳败城返回终止谈判不为别的,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安排。过年时的秘密会议在这会彻底落实,而董库没有不良反应,这让他长长的舒了口气。

要不,他私自安排将哈尔滨搬了个差不多,全部搬迁到了蒙古,他真的很担心董库会有想法。

好在一切顺利,好在杜聿明提前让董库意识到局势的微妙,好在日军还没有彻底消灭,这一且,让董库的初衷被搁浅,事态的发展也走向了他设计的路子。

就像刘忠说的,辛苦了这么久,用命换回来的基业,不能拱手让人。不同室抄戈,但也不会将果实让人不是?

他返回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邵胖发电,瞒着董库,让邵胖将那里彻底建造成一个超级堡垒,一切所需,包括潜艇游弋在周围,雷达,以及各种防护设施,一些月牙岛还在研究的设施,都借着月牙岛的搬迁,全部安装到位,就连已经研制并生产,但不准备投入使用的火箭弹,都被安装到了一个个隐秘的地下基地,随时可以处于发射状态。

给邵胖发完电,他开始着手将黑龙江搬迁的居民、商户,以及那些工厂的工人,安排就位,并在寒冷中,开始建厂,开始按他之前勘测规划的耕种位置,搭建住所,准备开春的开荒事宜。

同时,中亚的油田他敦促加紧打井,尽快出油,在俩月内让阿拉木图的炼油厂出成品油,保证大军的用度。

之前他已经在做准备,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居民调换,并在各村镇入住了国内迁来的百姓。这会,正在组织学习新式的种植,就是董库给出的两种种植方法,一种是牙播,一种是覆膜。

这在开春后将会大大的提高作物的省长,延长作为在日照期间的灌浆达到最高,成熟度最好。并将大豆,水稻的杂交让过年组织起来的研究组进入了研究流程,争取在明年出来新的种子,提高产量。

此时,已经结婚的水尧儿和她的丈夫正在如胶似漆的度着蜜月,而柳如寄,则一脸疲惫的穿着宽松的衣服,在华盛顿的龙翔饭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