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抗战918-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柱子摇摇头说道:“长官说了,他们肯定会挣扎的,但冲出营地是不会的,顶多是抢烧柴。不过,只要他们胆敢离开营地,肯定回不去,先让他们放炮仗吧。”
“也是。”之前说话的那人转回头说道,“就是可惜了那些炮弹了,那都是咱们的啊!”
第144章自掘坟墓
炮击持续了十几分钟,将营地外五公里内全部翻遍,已经抵达树林边缘,宝清河岸边。
炮击结束后,日军开始修筑交通壕,修筑战壕,修筑碉堡。他们用锹抠出大致形状后,营地里一桶桶的水就运了过来,几分钟时间,雪下的交通壕就坚如钢铁,除非炮击,震动是不可能塌陷了。这些交通壕几百米后连接到一圈战壕内,战壕里隔不远就是一个用雪堆砌的碉堡。
随着一桶桶的水泼上去,这些战壕和碉堡就堪比水泥建筑了。短短三四个小时的时间,以五百米一圈的战壕就推出去五圈,足足离开了营地两公里开外。
随着碉堡和战壕里进驻日军,炮击又开始了。
轰轰轰的巨响中,又将林边轰击了一遍。
山顶上,董库带着所有连长级以上的指挥员趴在那里,看着山下日军的动静。看到炮击后,日军继续挖掘战壕,方向正是山林这边,而其他方向似乎已经停止扩张,在半小时内都没有见到有战壕出现。
董库收起望远镜,摘下呼吸器下令道:“留下一个班监视,其他人回营地休息,今天日军不会出动,明天将会抢夺山林边的树木。”
随着董库他们下山,日军果然如董库预料的一般,在最后一道战壕距离林边还有千米的时候,停止了前进。
不过,这只是表象,一两米深的雪壳子下面,交通壕还在挖掘着,显然,他们打算偷摸的靠近林边,再集中力量突击占领山林,抢夺树木。
山顶上,一名战士摘掉呼吸器,疑惑的问道:“班长,你看战壕的日军还向外扔雪,都一个小时了,要是挖战壕应该露出来了啊。”
“是啊……”
旁边的那名猎户班长疑惑的看着山下:“他们不会是顺着底下抠通道呢吧。”说完,他快速的将背包摘下,将枪收进白布的枪套,从脖子上将白色的脖套拽起捂住口鼻,小声说道,“你们几个盯着,我绕过去看看,总感觉不对劲。”
“嗯哪!”
其他人应声接着盯着山下。
这名猎户顺着山后边绕出去两三里,这才撑动滑雪板一路下了山。到了林边,他将滑雪板并起,人趴在上面,用手轻轻的撑动,无声的向日军阵地突起的位置滑去……
“吗的!果然在抠通道!!”
这名班长距离林边五百余米的时候,听到了不远处雪下的动静,暗自咒骂了句,快速掉头,趴着滑出去两三千米后,站起来撑动滑雪板,消失在山林里。
“抠洞?”董库听到汇报,眼睛眯了起来。琢磨了一下,带着几个鄂伦春族的卫兵就跟着那名班长离开了营地……
雪下,董库慢慢的向前掘进,直到靠近日军用水浇出的通道位置,用手触摸了下冰碴,遂转身带着几人退出了通道。
两个多小时后,山下林边的位置一棵露出雪面的树梢晃动着,随之慢慢的消失在雪下,一个雪坑出现在刚才的位置上,像沙漏一样,向下流淌着雪粒;一条塌陷的痕迹向军营方向延伸出去三四十米。
塌陷尽头不远处的雪下,一个长六七米,宽三四米的坑道里,日军正将那棵刚刚伐倒的大树切断;随着锯断,随着拽剩余的部分,慢慢的将大树分解拖进坑道。
身后,几个日军扛着一米来长的木头快速的消失在通道里。更多的日军等在那里,等待着搬运切断的树木和树枝。
这样的坑道共有四条,都是延伸到树木跟前,在雪下开始伐木。
这里的积雪厚度要超过五米,日军抠出的通道大致三角形,上窄下宽,经过浇水,不说跟水泥一般,可也相差不多。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拳头大的通气孔,让通道内还有氧气可供日军呼吸。
通道内,日军还在继续向前运水,向后运送抠下来的雪,忙碌着,跟蚂蚁搬家一样。
一名日军拎着水桶,侧身给一个扛着木头的日军让路的当口,突然听到旁边的冰壁传来声响。
“纳尼?”
他放下水桶,将头贴在冰面上,想听明白是什么声音。
突然,冰面砰的炸裂,一个拳头大的窟窿出现的瞬间,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一闪就打在了对面的洞壁上。
那名日军一惊,还没等喊叫,紧接着就恐惧的睁大了眼睛,顾不上喊,捂住口鼻掉头挤开同伴就向回跑。
随着他跑动,更多的日军惊恐万状,捂住口鼻,跟着向回跑。而对面的日军同样跟见到魔鬼一般,掉头就向伐木的方向冲去,什么木材,什么运雪,都顾不上了。
可他们才跑出去几十米,对面就同样冲来日军,同样是满眼绝望的惊恐,同样是捂住口鼻。
这一下,通道内就乱套了,日军拥挤到了一起,根本不知道该向哪边跑。他们的身后,浓浓的烟气快速的弥漫了过来,在日军绝望的拥挤中,只几秒,就将他们吞噬进了烟雾里。
咳咳!!
剧烈的咳嗽声随着烟雾弥漫响彻洞内,洞壁上悬挂的手电也在烟雾里失去了光亮。
一名日军拼命的敲打洞壁,试图抠开个窟窿逃出生天。这时,他才后悔为何将雪洞浇那么多的水,为什么弄的那么结实。
如此的情况在四条通道内都在上演。在战壕内没有进入通道,或者刚刚挤出通道的日军都惊恐的逃离坑道口的附近,远远的向战壕内,或者向里的通道逃遁。稍后不久,通道内就冒出浓浓的烟气。
远处看,雪地上跟出现了暖泉一般,徐徐的烟气排成一溜,在北风中快速漂散。
再看坑道内的日军,一个个鼻涕眼泪横流,痛苦的抓挠着,严重的缺氧让他们放弃了捂住口鼻,挣扎中,慢慢倒下,倒在了他们为自己挖掘的坟墓里。
很快,营地内接到了对方使用毒气,将坑道内的士兵闷杀的汇报。岩越恒一大惊之下,急忙将军需库打开,将里面的防毒面具分发下去,预防对方用炮轰击营地。
可足足等待了一个小时,在天快黑的时候,对方也没有进行炮击。
估计毒气应该散尽,日军小心翼翼的带着防毒面具向最后的通道进发,查看情况。
坑道里,到处是一堆堆已经冻透僵硬的尸体,死状千奇百怪,共同的特征都是脸色酱紫,瞳孔充血,偶尔还有口鼻冒血的,但却没有一个身上有中毒气的表现,都是窒息死亡。
搜索的日军捡到一枚枚奇怪的弹头,跟掷弹筒使用的炮弹类似,只是细长。
拿到这些弹头,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是个发烟的弹头,并非是浓缩的液体毒气。
一名有着毒气弹经验的日军壮着胆摘掉已经被霜堵住,无法呼吸的防毒面具,凑近弹头一闻,证实了这是催泪瓦斯弹,而不是毒气弹。
“这是苏俄的新式武器?”
岩越恒一看着士兵手里的弹头问道。
“是的!中将阁下。”那名士兵说完,又补充了一句,“这是枪榴弹,从设计的形状估计比我们帝国生产的射程要远。”
“枪榴弹?他们居然将化学弹用在了枪榴弹上!”
这个消息让岩越恒一很震惊,这是高于帝国拥有的技术产物。相比失去的几百士兵,这个消息更具有价值。
“发电!将这个消息告诉司令部!”
宝清这里日军为争夺维持生命的柴火在绞尽脑汁,路上的增援部队也是步履艰难。
七台河方向的日军损失最大,一路上行进了不足二十公里,减员超过了两千,而且连对方的影子都抓不到。到了天黑,他们宿营后,真正的噩梦才开始。
好不容易在山谷里宿营,布置防御,生火取暖,却遭来了铺天盖地的炮轰,整个几里长的山谷背风处,只要有火光,必保迎来数十枚炮弹。这些炮弹口径极小,杀伤半径不超过三十米,远比掷弹筒的榴弹杀伤半径要小得多。
可即便这样,死伤的人数也是相当恐怖,只一轮,就有三千多的士兵被炸死或者被弹片击中。袭击过后,到处是凄惨的叫声,黑夜中,鬼哭狼嚎的声音中,就算胆子再大,也要毛骨悚然。
最让他们恐惧的是,这些炮弹不单单是预制破片弹体,这里面还有钢珠,只要爆炸,三十米内就没有囫囵的。
山顶负责放哨的哨兵早就被无声狙杀,在日军反应过来冲上山顶后,除了看到那些哨兵的尸体外,就是杂乱的脚印。
恐惧,在这些士兵心里挥之不去,一天的较量,他们不但损失了将近一个步兵联队的兵力,夜晚,疲惫不堪,浑身冻僵了却不敢生火取暖。虽然离着城里仅有二十公里,但他们知道,回去,路上并不会比来的时候轻松。
还好,这种情况在七台河再次增兵,一个旅团在爆炸后赶到先前部队宿营地的时候,篝火升起来了。
其他两路的情况类似,一天行进不过二十几公里,每支队伍都要损失千人以上。这倒不是最大的损失,三个增援的旅团,除了旅团长还在以外,佐级的军官所剩无几。尉级军官也基本全没。整个队伍的指挥官在一天下来,就没几个了。
他们分兵几路,占领几处山头,依旧挡不住袭杀。只是后来专门狙杀外围的军官,能剩下的也就是中间队伍里的将官了。
‘植田谦吉’在奉天是急的直跳脚,可除了摔碎了几个茶杯外,他那条好腿也没跳出什么主意来,最终,他下令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三处抽调兵力全部向宝清方向运动,七台河、双鸭山、密山的部队留守一个千人联队,其余的赶奔增援,这才有了路上龟爬的增援部队被解除危险的由来。
第145章激战
三个方向的援军前后汇合后就地宿营,两万多人黑压压的占据了几个山谷,篝火的浓烟随之飘满夜空。浪客
紧接着,这些将官开了临时会议,最终决定,让各自防区的装甲车和为数不多的坦克出动,顺着公路开出道路供大部队和辎重前行,步兵着顺着山腰积雪薄的地段,轻装前进,争取明天赶到宝清。至于袭击的,部队铺散开,对方就算有千人,也不敢硬撼,顶多骚扰而已。
随着电文的发出,距离并不远的驻地就开出了一辆辆装甲车和坦克,一路碾压着积雪,轰隆隆的前进,连夜赶奔日军驻扎的地点。
可他门并不知道,此时的宝清军营已经开始出现危机。
交通壕可以获取木材,即便是湿的,有柴油的情况下,一样燃烧,可日军却无法钻那些交通壕了,因为,在拖拽里面尸骸的时候,浓烟再次出现。虽然提前有了准备,但洞内空间狭小,氧气本就不多,深入里面的日军也因此又被闷死了几十人。在一通炮轰后,通道也塌了,要想重新抠出来,怎么也要明天了
两万人的烧柴可不是几十个人那么好对付,随着炕洞无法维系温度,烟囱再次冻结,随之而来的就是屋子的温度急剧下降,远远的低于了零度,正向外面的温度靠近。
日军冻的受不了,就开始将门板上面卸掉一块,在屋子里直接生火。
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屋子的温度是上来了,虽然呛点,但起码不那么冷了,可仅有的木材却因此消耗的更快,没到半夜,日军已经开始烧那些轮胎。
随着一个个屋子里冒出浓烟,日军不得已只能将堵窗户的军毯掀开一角,以保证屋子里的氧气足够,痛苦而艰难的熬着。
天慢慢的亮了,连夜赶至的日军装甲车和坦克护送着辎重,在一两米深的积雪里艰难的前进着。前面数百个日军寻找着道路的方向,用木棍试探着插在雪里,标出前进方向。
坦克和装甲车周围围拢着无数的日军,不时的抠着被履带卷起的松软积雪,扬到两边,硬生生的在雪地里开出了两米多宽的雪道。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东北的雪,扬出去的雪在北风中像沙子一样流淌,第一辆坦克过后,第二辆还没到,路就又堵上了大半,只能重复着前面的动作,不停的抠。
那些轻装前进日军很快就甩下了辎重部队,淌着半米多深的积雪跋涉在山林里。
行军一个多小时还算安静,一直没有再遇到昨天的袭击。可随着第一个滚落山坡的身影开始,行进的日军不断的有人中枪,只要被击中,必保是身体要害,而且爆头的比比皆是。
砰砰的轻声随之响彻山林,日军根据袭击的方向盲射还击,并随之向那个方向冲锋,可冲出六七百米后,除了看到雪地有趴卧的痕迹外,就是滑雪板留下的轨迹,每一处地点不超过十人。
行军的速度因此减慢,本就行走艰难,他们也无法不管那袭击,就不到十个人,一两分钟内上百的日军就会受伤或者死亡,这让他们无法承受,也想不明白,三八大盖什么时间能这么快射击了?
三路援军情况基本一致,虽然没有昨天的袭击频繁而猛烈了,但袭击一直存在,导致本就不快的行进速度,一慢再慢。
此时,宝清营地里也坚持不住了,日军不再钻交通壕,而是集结部队,顺着已经能撑住人的雪壳子冲出了营地,向山林方向扑去。
“小鬼子熬不住了,开枪不一定要打中头部,只要打中就可以!”
董库放下望远镜,扭头喊道。
随之,命令就传到了所有山包上的战士的耳朵里。
五千米,三千米,一千米……日军越靠越进,整个雪地上跟放羊一般,密密麻麻的人影,端着枪向林边靠近。
就在这时,一颗火红的光团在山顶升起,如流星一般落向山下的日军。
随着曳光弹的出现,战斗随之开始,噗噗声中,日军一个个的倒在了雪地上。
“还击!!”
冲出营地的指挥官嚎叫着,指着山头下令还击。
可他们看不到人影,只有大概的方向,砰砰的枪声中,也难以打中千米山头的先遣军,子弹无不是划着弧线落在七八百米的山腰上。
山顶,战士们带着呼吸器,让哈气顺着管道飘向身后,狙击镜里只要搭上人影,就快速的扣动扳机。后世军用手套的设计让手指在兔毛兔皮的包裹下,一点不僵硬,灵活的频频扣动着扳机。
十发装的半自动,让子弹密集的堪比机枪,两千余人的射击,只一轮,就要有上千的日军趴在了那里。
“所有山炮轰击那里!!”
随着前沿电话的汇报,岩越恒一下令道。
咻……
炮弹撕裂冰冷的空气,越过趴在雪壳子上挨打的日军头顶,呼啸着扑向了山头,轰的一声在半山腰掀起漫天的雪雾。
试射结束,随之,轰轰的巨响接连响起,一枚枚炮弹掀起雪浪,在山腰上肆虐,并随之延伸,向山顶铺射而来。
“撤出阵地!”
董库不敢大意,下令撤出阵地。
随着一个个人影撤出山顶,隐蔽到后面稍微陡一点的位置,炮弹轰轰的在山顶爆炸。巨响中,树木断折,冻土飞溅,整个山头被炮火全部覆盖。
十二门山炮虽然不密集,但也足以将山顶犁个遍了。
短短十钟的时间,山顶至少落下了百发炮弹。
“呸!真他吗的浪费!!”
牤子吐出嘣进嘴里的冻土,骂了句。
董库和他的近卫左右牢牢地盯着远处,看那边隐藏的观察哨传递的信息。
还好,炮击中,那些日军都趴在雪壳子上移动,并没有站起来冲锋。
其实,倒不是日军不想冲锋,而是身下的雪壳子已经松软,他们在振动中根本不敢起身。不过,这没耽误他们向前移动,活着的都趴在雪上匍匐着向前,已经接近了林边,距离山顶不超过五百米了。
炮击在日军靠近林边的时候停止了。可日军却无法发动冲锋,几米深的积雪,一旦漏下去,能活命的机会将非常渺茫。
他们爬着,靠近露出雪面的大树树梢,借着树梢的遮挡,继续向前爬,力争进入三百米绝对有效射程,压制有可能在山顶的敌人。
“进入阵地!!”
董库喊着,冲上了山顶。
战士们快速的在雪里踩着断枝碎屑冲上了山顶,找到合适的位置就爬了下来。
“摘掉瞄准镜,摘掉呼吸器!!”
董库快速的卸下瞄准镜,举枪就开始了射击。
战士们动作也不慢,快速将瞄准镜摘下塞进背心的兜里,举枪噗噗的开始快速射击。
日军还没发现人影,噗噗声中,一个个就停止了爬动。
“还击!!”
喊声中,砰砰的枪声随之响起,虽然是盲射,但日军的射击水平并不弱,子弹咻咻的在战士们的头顶身前乱飞,雪花飞溅中,也有战士被流弹击中。
扭头间看到一个个战士被流弹击中,鲜血染红了白衣,董库心疼之余,大声吼道:“枪榴弹!!”
蓬蓬的声音随着董库的命令响起,一个个黑点发出低啸,快速的落向的山下的日军,并随之钻入了雪里。
轰!轰!
一声声闷响随之响起,雪壳子像海浪一般鼓荡翻腾,翻卷着,吞噬了上面一切活动的物体。
随着雪面的波动,日军一个个连反应都没有直接就消失在雪面之下。只有靠近树梢的那些日军来得及拽住树梢,或者踩到树杈,得以留在雪面之上。
“一连配合救护队运送伤员!!”
董库沉稳的安上瞄准镜,略一调试,举枪开始点名。
这里是主战场,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找到的医生护士跟来了大半,在战斗一起的当口,他们就等待在一旁,随时准备救治伤者。这里的严寒不容耽搁时间太长,否则就算山口不致命,一旦冻坏,同样有生命危险。
按下伤者快速被爬犁拖走返回临时营地不提,董库他们在日军无法还击的情况下,精准的开始点名,噗噗声中,收割着一个个心里满是恐惧的生命。
‘岩越恒一’此时就站在最外围的战壕里,他举着望远镜,看着山边那些被屠宰的士兵,心如刀绞。可积雪太深,跟本就无法救援。
“开炮!!”
他咆哮着,下达了此时唯一能够拯救士兵生命的命令。
轰轰的炮击再次开始,目标直指山头。炮弹落下,将山头附近全部覆盖,一轮十二发,不停的轰击着。
炮击一开始,董库他们就快速的撤下山头,没有掩体的情况下,呆在山顶就是找死。
那些枪都丢了的士兵在炮击开始后,纷纷爬着,试图离开着地狱般的地方。可是这里的积雪已经松软如沙,下落半米犹豫不说,根本就无法承重了。那些日军一离开树梢,还没等爬动,就跟落入水里的石头一般,直接就没了人影。
十几分钟后,炮击停止了。岩越恒一无力的放下了望远镜,眼睛里流露出的伤感让他像个人了。
冲出营地的五千士兵在前后半个多小时里,仅剩下几百挂在雪面的树梢上,在恐惧中等死,其他的,已经全部没了。
而那些还暂时或者的,随着炮击的结束,快速的减少,一两分钟的时间里,那片再无一个生命,全部掉进了松软的雪里。
第146章万籁俱寂
这种情况下岩越恒一根本就无法组织进攻,从别处离开营地撤离显然也不可能,如此的大雪行军困难,一旦离开军营,就是敌人的靶子。
他深感无力,这仗打得窝囊,重武器都用不上,冲锋又无法冲锋。对射,从目前来看,对方的射击距离要远远的超过自己这边。
而援军,今天是无论如何也到不了了。就算没有路上的阻碍,六七十公里也不是他们能快速赶到的。
“收缩防御……”
他无力的下达了命令,转身向营房走去。
董库在将最后一个日军打下树梢后,看到日军从战壕里撤走,遂留下一个连看守,其他撤回去取暖。
零下三十多度,还有北风的情况下,在室外就算他们防寒措施到位,也受不了。如果是活动着还好,干趴着,几个小时就得冻伤。
路上的增援部队此时痛苦不堪,装甲车和坦克是走几步一趴窝,真称得上步履艰难。
那些步兵也好不哪去,艰难跋涉中,还要提心吊胆的随时准备卧倒,要不,不知道什么时间就飞来颗子弹,要了他们的命。
此时,远在珠河县的赵将军也接到了线报,称哈尔滨。牡丹江大量的日军出动,具体数量都有师团编制,沿途清理铁路上的积雪,看来有大的军事行动。
反满抗日先遣军有动作了吗?
赵将军疑惑的琢磨着。牡丹江远离他的根据地,也并非他的游击区,他够不上,尤其在这大雪的季节,但哈尔滨出行是要路过珠河县的。
琢磨了下,他还是发电给了董库,询问具体情况。师团,目前还不是他能对抗的,战士的训练还没有达到可以攻坚恶战的程度。
董库接到了电文后,他终于松了口气。一通忙碌,能否吃掉第三师团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将日军引离城镇,在大雪中运动歼敌,在这严寒的冬季,将黑龙江地区内的有生力量磨没。而且,全出来正是他需要的,他要将这些力量吸引到早就布置好的口袋里,让黑龙江在大雪里成为绞肉机。日本人,并没有他了解大雪,只要离开老巢,再回去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董库回电让赵将军可以进行骚扰练兵,但不要恶战,慢慢的磨,运动中消耗敌人即可,不用担心他这边,暂时不用合作歼敌,也不要为几杆枪,几具尸体跟日军抢夺,保存实力为第一。
按下赵将军出动滑雪板大队开始骚扰日军不提,董库这边没有加紧压迫第三师团。因为,真正的战略重点已经转移,日军需要安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