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大民国-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所有这些欢欣鼓舞的人们,似乎都没有注意到一个事实。就在孙中山发表“联省自治、和平统一”通电的同时。粤军和驻粤滇军第四师已经完成了整编,变身成为被孙中山牢牢控制的“护法陆军”。随后,孙中山又下令驻粤桂军接受护法军政府的改编。在遭到陆荣廷、林虎、沈鸿英等人断然拒绝之后,孙中山便下令对桂军开战!

更有甚者。孙中山还借口驱桂,宣布在广东全省实行军政,从此拉开了在广东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的序幕!

而此时的常瑞青,已经结束了他的广州之行。带着一份同孙中山达成的“密约”还有一份护法军政府军备部开出的巨额军火采购合同,乘坐着护法海军的永丰号炮舰,回到了福州马尾军港。

顺便提一下。我们这位用铁腕压制了福建的地方自治势力,率先推行军事独裁统治的常大司令,是全国所有军阀里面第一个通电响应孙中山提出的“联省自治、和平统一”建议的。而且还派出了福建省对外交涉司的司长王寿昌代表自己前往上海参加南北和谈了。

但是。福建的军政却没有一丝放松的迹象!

常瑞青早就已经计划好了,他回到福建之后就要立即开始用“永佃永息法”开启福建土改了,争取用一年时间彻底解决福建省的土地矛盾。将福建彻底打造成为最为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但是,我们的常大革命家再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他在福州城内的中G筹备委员会驻地宣布这项土地改革的善政的时候,却听到一个湖南口音大声地喊出了“反对”。

常瑞青循着声音望过去,就看见一个似曾相识的脸庞正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那人不是另一个时空的伟大领袖毛太祖吗?他不是在湖南领导什么新民学会宣传GC主义吗?怎么跑到福州了呢?

“耀如同志(毛泽东不知道常瑞青就是无法无天的左民)!我不赞成用‘永佃永息’两法来解决福建农村的土地矛盾。”毛泽东望着目瞪口呆的常瑞青,淡淡地道:“因为这两个办法最大程度保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是党向地主阶级的让步!是在调和中国农村尖锐的佃绅对立,是调和主义的办法,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办法!是在避免中国农村的土地革命,而不是在发动广大贫下中农起来革命……”

“润之!”毛泽东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陈独秀一下打断了。陈大主席脸色阴沉地瞪了毛泽东一眼,又满脸堆笑地对常瑞青解释道:“耀如啊,这位毛润之同志的主张有些激进,我已经批评过他了,你不要往心里去。”

常瑞青却站起身。走到毛泽东面前,微笑着握住他的手:“润之同志,久仰大名了,没想到你也来了福建,真是太好了。对了,湖南那里的情况怎么样?听说前一阵子反帝斗争的时候。长沙可是闹得很凶啊!”

毛泽东皱眉道:“只可惜没有真正把工农群众发动起来,运动搞得虎头蛇尾,张敬尧秋后算账,把我们的骨干都赶出湖南了。”

常瑞青摆了摆手,笑道:“无妨,无妨。失败乃成功之母!润之同志,这一回我在广州和孙先生也商讨了一下湖南革命的问题,孙先生决定在湖南发动一场驱张运动,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润之同志,你现在已经是湖南著名的革命者了,不如就由你代表我党主持驱张运动如何?”

毛泽东微微愣了下,望了望陈独秀和李大钊还有邵飘萍。他刚才提出“土改问题”其实是同他们三个商量过的,由他来挑个头,另外三个人配合一下,演戏给常瑞青看。目的倒不是真的想推翻常瑞青的土改方针,他们也知道那样是完全不现实的。他们的本意不过是想要几个镇子来搞“毛式土改”的试点,同时也为中G的农村工作吸取经验。结果常瑞青却压根没有理睬毛泽东的质疑,而是直接将话题切换到驱张运动上了。

不过驱张运动倒也是毛泽东感兴趣的话题,毕竟他是不久之前才被张敬尧从湖南给驱到福建的,有仇不报可不是咱们毛大主席的脾气!而且毛泽东还敏锐地感觉到,常瑞青提出驱张,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驱张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毛泽东稍稍思索了一下,便已经猜到了个大概。他微微的笑了:“耀如同志,咱们驱走了张敬尧后让谁来主湘?该不会是谭婆婆吧?”

常瑞青笑了笑反问道:“谭畏公不好吗?”

毛泽东沉吟了一下,大笑道:“乱世之昏主。治世之庸臣,除了能写一手好字,会做八股文章,就无甚大用处了。”

常瑞青点点头:“润之同志所言极是,此次驱张成功之后,的确不会让谭畏公主湘,孙先生的意思是让程颂公主湘。润之同志。你以为颂公如何啊?”

毛泽东摇头笑道:“不可能,不可能的。如果由谭婆婆主湘,北洋尚可接受。要是让颂公来当湖南督军,只怕南北大战又将重开了!眼下孙先生刚刚提出‘联省自治、和平统一”该不会那么快就出尔反尔吧?”

常瑞青笑着点点头:“润之同志果然见解非凡啊!那你说说看。我们驱张成功以后,会安排谁来当这个湖南督军呢?”

毛泽东稍稍思索了一下,就哈哈大笑起来,眼睛里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孙先生是要联吴倒张!驱张成功以后主湘的是北洋直系的吴佩孚!妙计,真是妙计啊!这位孙先生现在的谋略功夫可真是见涨了,连着走了两步妙棋,这下子北洋的直皖两系还不彻底撕破脸?北洋团结的时候都未必是闽粤的敌手,将来分裂了。打败他们还不是手到拿来的事情!好!驱张的任务我接下了,不过……”

说到这里毛泽东突然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地笑容:“不过我区区一介书生,哪里有那样的号召力呢?”

常瑞青淡淡地笑了,扭头看了看陈独秀、李大钊:“陈主席、李副主席。中G一大筹备的差不多了吧?什么时候可以胜利召开啊?你们给润之同志安排了什么职位啊?”

陈独秀和李大钊知道对方不打算再讨论福建土改问题了,于是也就不再勉强。眼下的这个中G可不是GC国际在支持,而是常瑞青花钱养着的……陈独秀笑了笑,从皮包里翻出厚厚的一沓公文:“耀如同志,这是咱们要在一大上面讨论的议题,有党章。党的组织办法,参加一大的党代表名单,还有党的中央委员名单,中央局、南方局、北方局委员的名单,以及我党参加联省议会选举的竞选计划。”

常瑞青将那厚厚一沓公文拿过来专心翻看了一会儿。其实这些文件上的部分内容,常瑞青已经通过复兴社的特务了解到了,不过在他训斥了赵香儿一番后,这个女人就没有再向他汇报过这方面的情报,也不知道有没有命令特务撤出来?

至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提出的那些限制自己的党章和组织办法,常瑞青倒不怎么在乎。因为在他瞧着,这些办法只是让GCD的决策变得更加民主,党内斗争的方式也更加温和一点罢了。此外,根据陈独秀、李大钊两位的设计,眼下的这个中G将会是一个公开活动的政党,将会同国民党组成竞选联盟参加未来的“联省议会”选举!

而为了更好的备战大选,中G将在上海设立一个以陈独秀同志为书记的中央局作为中G的最高领导机关。此外还有赤色工会的领导人王亚樵;常瑞青的弟弟常瑞元代表他哥哥入选,负责财务;还有负责宣传的邵飘萍,以及负责组织的毛泽东等五人将组成中央局委员会。

中G还将在中央局之下设立北方局、南方局和欧洲局三个分局。分别负责中国北方、南方和旅欧GCD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其中北方局书记由李大钊出任,南方局书记由常瑞青出任,欧洲局书记则由张国焘出任,在巴黎领导学生运动的周E来副之。

说实在的,陈独秀和李大钊的确不是什么搞权力斗争的高手。以为将中G总部迁到上海,公开活动,也不设立什么军事委员会,走政党政治和工人运动的路线就可以限制住自己这个大军阀了……殊不知,他们在限制自己控制党务的时候,也让党少了一个控制军队的机会了!

至于那个“联省议会”选举的计划,他们倒是做得颇有见地。从候选人的挑选,竞选的造势和宣传,对地方势力的拉拢和控制,以及如何同国民党分配政治版图,都做了详尽的安排。如果那个什么“联省议会”真的要选,中G完全有把握混个议会第二或是第三大党的,虽然比不过孙中山的国民党,但是和北方的安福俱乐部和梁启超、汤化龙的那些什么研究会、同志会(都是从进步党分裂出来的)比起来可就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了。

“陈先生、李先生,这些计划做得很好!看来两位真是搞政党政治的大才啊!”常瑞青笑呵呵地合上了文件,又扭头对毛泽东道:“润之同志,等一大开完以后,你可就是我党的中央领导喽,我这个南方局书记还要拜托你多多关照啊!有了这个名分应该足够主持驱张运动了吧?”

毛泽东淡淡一笑,他当然知道自己这个中央大员是奈何不了常瑞青的,他可是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的!无奈陈独秀、李大钊两人现在还醉心于政党政治,不愿意走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路线……只是不知道那位左民同志的大名为什么也没有出现在中G领袖的名单里呢?其实他才是中G中央局书记的不二人选啊!!!!

第一百七十九章民主的最后机会

在1918年的春季,孙中山的“联省自治、和平统一”通电发出没多久的三月五日,在上海公共租界内,中国GCD召开了她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章,选举出了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央委员会,还组成了中央局、南方局、北方局和欧洲局,并且正式宣布同刚刚完成改组的中国国民党组成政党联盟,参加未来有可能举行的联省议会选举!

和历史上开个会还要东躲西藏不同,这个时空的中G一大可是光明正大地召开!会址就选在刚刚被中国银行买下来的,位于外滩的德国总会里面。王亚樵调动了中华劳工总会的工人第179民主的最后机会武装斧头帮兄弟负责内外警戒,常瑞元也请黄金荣出面给公共租界的工部局打了招呼。而公共租界方面,这回也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只当没有看到中国GCD在开大会。

谁不知道他们背后有无法无天的赤色旅,有动辄就玩总罢工的赤色工会,还有连英帝国主义都拿他没办法的福建军阀常瑞青,而且还和孙中山的国民党组成的竞选联盟,没准过不了几天就是中国的执政党之一了。对于这样的势力,拉拢还拉拢不过来,怎么能往死里得罪?就算工部局里面的英国董事瞧中G不顺眼,那些美国、日本还有华人董事们可不愿意再惹出些是非来了。

至于全国各地的割据军阀和知名人士,也大都在第一时间给中国GCD一大发来了贺电。毕竟眼下的中G只是在京津沪等大城市搞搞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和他们没有多少利益冲突。而且前一段时间的“反帝斗争”又给中G赢得了不小的名望,此外中G目前也附和孙中山,高举起“联第179民主的最后机会省自治、和平统一”的旗帜,也正好合了这些割据势力的口味,他们当然愿意结交这样的势力,甚至还有几个赶时髦的军阀提出要加入中国GCD来着!

一时间,我们伟大的中国GCD的风头很有些要盖过老牌子的国民党的意思了。看来还真是人心所向啊!

现下中国的合法政府北京的北洋政府,面对这个风头正劲的赤色政党,却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应付了。一方面自由组党本是民国约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眼下的北洋政府当然也不能名正言顺的阻止。一方面中G和赤色旅也都公开发表声明,宣称双方并没有直接隶属关系,而且赤色旅领袖左民的名字也没有出现在中G中央委员的名单之中……像这样一个看上去完全合乎民国法律。又有诺大背景的政党,北洋政府又如何敢公开禁止呢?

再说了,就算北洋政府下令禁止,上海护军使卢永祥也肯定不会理睬的。倒不是因为他女婿是中G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而是因为北洋政府想染指上海的商业税一事,已经严重触犯到了他这个上海王的利益,他眼下正和北洋三杰他们在闹矛盾,也再高呼要联省自治呢!

而北京政府的那几位实权人物,现在最痛恨的字眼恰恰就是“联省自治”了!

原来在历史上成为第二次府院之争题目的“和战问题”。在这个时空已经不存在了。“反帝运动”之后,就算是段祺瑞和徐树铮也已经知道他们北洋暂时无力南征,统一中国了。所以冯国璋的和平统一就成了北洋政府的“国策”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又一次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本来在他们的盘算里面“和平统一”无非就是恢复临时约法。恢复原先那个国会而已。冯国璋的大总统位子是黎元洪通电让给他的,来得是合理合法,应该不用交出去。顶多就是再重组一下内阁,拿出几个部长、次长的位子来收买国民党籍的国会议员就万事大吉了。其实那些国民党籍的国会议员们,对这前段时间孙中山在广州发动的政变(革命)都是大有怨言的,真要是来了北京。他们也未必会听孙中山的话。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位正在广东建立“军政统治”的孙中山,居然唱起了“联省自治”的高调来了!还赢得了一大批地方割据势力的拥护,一下子就打乱了北京政府原本的步调,让他们陷入进退两难之中了。就连原本早就准备派出去上海和南方谈判的和谈代表团,也迟迟没有启程。

……

啪的一声。王士珍将刚刚收到的电报抄件扔到了桌子上面。这是早就已经到达上海的陈炯明发出的又一封催促北方和谈代表南下的通电。这样的通电几乎是每天一封,都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大文章,都是鼓吹联省自治种种好处的,催促北方代表南下却是一笔带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陈炯明这是在利用这些通电宣传他联省自治的主张,应该是想利用舆论来给北洋政府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同意在中国推行联省自治吧?

而回答这一封封通电的,也只是北洋大佬们的沉默了。

“这个陈竞存也真是的,被孙中山当枪使了还不知道……一个劲儿在鼓吹什么联省自治,也不看看孙中山这段时间在广东做什么?这个陈炯明也是沉浮江湖多少年的,怎么会这么糊涂呢?”

说这个话的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皮肤白皙,五官棱角分明,又十分端正,显得英气十足。他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西服,和北洋三杰坐在同一张桌子旁边,一下子就把那三位长相怎么看都有些猥琐的人物给比了下去。而那三位,在和此人说话的时候,也是一脸的恭谨,看来对方也是和他们一个级别的大人物了。

段祺瑞的鼻子早就歪了过去,看来气得不轻。他指着那份通电,强压着火气道:“这个陈炯明糊涂什么啊?他分明就是和孙中山一伙的,孙中山在广东搞军政,积攒实力准备北伐,他就跳出来高唱什么联省自治来分化咱们北洋!这段时间各地的督军大多都通电支持,咱们中国眼见就是个藩镇割据的局面……恐怕亡国之祸也不遥远了吧?”说着他扭头瞧着那中年人:“任公,我们想来想去。咱们北洋这头能和他们国民党、GCD玩主义,玩政党政治的也只有你了。我看你还是出山来重整进步党,出任我们北方和谈代表团的团长吧。一定要揭穿他们假自治,真独裁的面目。”

梁启超苦笑道:“虽然咱们都知道孙中山是居心叵测,没按什么好心。可是全国的老百姓不知道,各地的豪强也不知道……这个‘联省自治’的主张本来就符合那些实力派的利益,而‘和平统一’又让老百姓看到了结束战乱的希望。说实在的,这是民心所向,我现在就算跳出来大声疾呼,揭穿孙中山的假面具,恐怕也是枉费一番口舌吧?”

他再看看眼前的三个北洋大佬,淡淡一笑:“现在放在咱们中央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坚决推行武力统一消灭孙中山和常瑞青这两个居心叵测之人!只要这两个人的势力被消灭了,其他那些瞎起哄的地方势力自然不敢再对中央不敬了。第二嘛……就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了,现在‘联省自治’的风潮已经起来了,中央如果一味地反对,恐怕会使地方上的实力派同中央更加离心,而孙中山和常瑞青他们照样可以从容推行军事独裁。”

梁启超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目光炯炯地看着眼前的北洋三杰。

段祺瑞却叹了口气道:“原来任公你也是赞成联省自治的!”他说得不错,联省自治在历史上就是由梁启超首倡的,虽然在这个时空被孙中山和陈炯明抢了先,不过他的确也是醉心于地方自治的。

听了段祺瑞的话,梁启超笑了笑道:“这联省自治中央不同意。地方上就不搞了吗?诸位算一算,现在全国有多少个省已经通电拥护联省自治了?又有几个省明确表示反对联省自治呢?这个风潮靠堵是堵不住的……虽然孙中山只是那这个联省自治当成分化北洋的计策,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将计就计,真的把联省自治给办起来呢?我看现在的北京中央政府,比起陈竞存鼓吹的什么限权中央的权威还要小上那么几分吧。”

大总统冯国璋只是摇头:“不成,不成,现在中央的权威虽小,可毕竟还在咱们手中。如果真的按照陈炯明的呼吁选举什么‘联省议会”中央的名分恐怕也会被国民党、GCD夺了去吧?到时候咱们北洋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段祺瑞一听到这话也连连点头:“民国2年的时候咱们就选不过国民党,现在又多了个比国民党还会来事的GCD,这要选举起来……任公,你的进步党是人家的对手吗?”

梁启超微微一笑:“选举的事情并不是一点把握都没有的!华甫,芝泉,你们二位有所不知,咱们中国是没有条件搞全民普选的,只能是少数符合一定条件的人来参加投票,比如有一定的财产限制,或是要求投票人有一定的学识文化,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工农是不可能参加选举的,GCD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优势。而孙中山和常瑞青现在又一心要打压地方士绅,以确立他们的军事独裁,只要咱们大力宣传他们在打压士绅方面的劣迹,就一定能把全国大部分的士绅争取到咱们一边,这样就能在联省议会选举中稳操胜券了!

此外,我们也不要低估掌握各省政权的督军、省长们在这次‘联省议会’选举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他们毕竟都是北洋的人。民国2年的时候,国民党所能掌握的省份和咱北洋是大致相当,而现在他们只控制了广东、四川两省,算上常瑞青的福建,也只有区区三个省。如果真的举行选举,启超至少有七成把握可以掌握联省议会。”

说完这番话,梁启超又加重了语气,大声地道:“诸位不要再犹豫了。这是我们北洋,也是咱们中国最后的机会了!”

三个北洋的大佬你看看我,我瞧瞧你一时都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王士珍长叹了一声,对冯国璋、段祺瑞道:“华甫、聘卿,要不然还是让梁任公去和南方先谈一谈,这个联省自治的风潮既然已经起来了,咱们也只能顺应一下了。”

冯国璋长叹了一声:“也只好如此了。但愿咱们北洋真能过了联省自治这一关!”

段祺瑞则站了起来,在室内走来走去,一眼又看到陈炯明发来的通电。突然连声的冷笑起来:“什么联省自治,什么和平统一……我看都是拿来蒙人的,拿来整人的。在咱们中国,真正管用的还是枪杆子!咱们就且看着吧,这场和平统一的戏码唱到最后,还是一个兵吞六国!”说着他跺了跺脚,就摇头走了。

梁启超望着屋子里面剩下的两个北洋大佬:“华甫、聘卿,你们的意思是……”

冯国璋和王士珍两个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冯国璋道:“且谈着吧,他们的调子一天比一天高,咱们总要做做姿态。对了,任公啊。你也找找他们的毛病,比如要孙中山和常瑞青在广东、福建先推行地方自治什么的,大家就慢慢扯皮吧。”

在1918年的三月中旬,北军的总统府和国务院终于正式发布命令,委任梁启超为北方和谈代表团的团长。朱启钤为副团长南下上海同南方代表团讨论“联省自治、和平统一”事宜。

……

“各位同仁,同胞们,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就在刚才北京政府的首席谈判代表梁启超先生已经发表了南下通电,表示将要代表北京政府来和咱们谈判联省自治、和平统一的事情了!”

在上海的张园,这个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公共空间的地方,今天正在举行一场为联省自治、和平统一造势的演说。护法军政府的首席和谈代表陈炯明更是亲自登台做了长篇演说。就在他的这篇竭力鼓吹地方自治的演说刚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梁启超南下通电的抄件就送到了他的手中。

陈炯明接过抄件只扫了两眼,就扔掉演讲稿,兴奋地向下面的听众大声报告了这个喜讯。底下民众的欢呼声掌声顿时就响成了一片……当然,这些吃饱了饭没事做跑了听陈炯明用广东官话演说的民众,除了少部分是在上海经商谋生的广东籍人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