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窃隋好驸马-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黎阳仓过了十几天才被朝廷二次派遣的军队收复,损失的粮食超过五十万石。杨广也是因为段达的残败,才深感用人为将还是要看将才为主,不能光看忠诚可靠度。于是又一次矫枉过正,把段达一撸到底之后,改让宿将杨玄感担任黎阳仓守将,并督办整个黄河以北的军粮漕运事务。至于张金称和腊月间才新兴起的河北贼寇高士达,杨广则另外派兵将剿灭,可见他还是不敢过分信任杨玄感,给杨玄感的军事权限仅限于守好黎阳仓、确保永济渠运河沿线的安全。
如今试图来劫掠武士彟押运漕粮的贼寇,经过对侥幸抓获的那几个贼头的刑询,倒也能问出他们自是被张须陀打散的一些王薄、孟让残部,因为辗转逃亡没粮食,一时急了眼想搏一把在运河上讨一口饭吃,结果就踢到了周法明的铁板上了。
周法明如今还是一心效忠朝廷的武将,面对如此情景唯有叹息不已。而武士彟却是胆大包天的投机分子,对比了主公萧铣治下之地的俨然乐土,和山东河北的民不聊生,一个邪恶的种子已经在武士彟的心中种下。
……
武士彟在北方督办漕粮的同时,在钱塘县,做了三年县尉的沈法兴也被任满提携,改任为钱塘县令,而掌管军事的县尉则被萧铣塞给了如今也已经被腐化拉拢的周绍范。如此,政权和军权都得到了高度统一,在钱塘县南阳公主的封地上,沈法兴也就大模大样动用民夫修建坞堡,囤积粮食。
这些做法和乱世中豪族世家的做法并无什么区别,所以也算不上遭忌讳,只要豢养的私兵家奴不过千,也没朝廷关注。所不同的是,在南阳公主的封地坞堡中,也开建了一些规模不俗的大粮仓,虽然和朝廷的兴洛仓、黎阳仓相比还差得远,最多只有前者两三成的规模,但是对于私人所有的来说,已经不可小觑。
头一年,这里就会积贮大约两百万石的米粮。因为萧铣最终定下的对江南各郡的漕运损耗是加收三成,而他给武士彟留下的实际损耗管理限额是一成半。所以,其余各郡的一成多加收损耗,足以把吴郡应当纳粮的部分填补上去,而吴郡本地的粮税,则在偷天换日之后都没有装船,或是只有小部分装船摆出漕运的样子掩人耳目,实际绝大部分都进了萧铣在钱塘县封地的私库,为将来应急做准备。
第二十九章花开两头
沈法兴为萧铣在南阳公主封地坞堡中囤积的两百多万石粮食里面,来自挪用的吴郡粮税的部分,只是其中大约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则是大业五年萧铣自己封地上全面推广占城稻后,带来的额外一季收成。
整个大业五年,因为此前从林邑弄回来的种粮只有一万多石,所以只够种植四五十万亩水稻田——根据《齐民要术》,这年头的农业技术,种稻子的话一亩地大约需要种粮三四升。而种收比大约在一比五六十,也就是春播三升种、夏末可以收成一石五斗。一石稻谷大概可以种三十亩地——因此,大业五年时只在萧铣夫妻的封地范围内推广,并未对外。
事实上萧铣的封地收成还远不止单季一石五斗——因为前一年他还派船队去了福建近海澎湖列岛上的猫屿等处开采了鸟粪石来试点。在农作物对高磷、钾肥料耐受性还没体现出来的如今,一亩地仅仅多下十几斤泡碎了的鸟粪石,居然就可以让亩产再额外提升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十几斤肥料可以换来多七八十斤的亩产收益。所以萧铣封地上的占城稻在大业五年的平均亩产都普遍超过了两石。占城稻了鸟粪石肥料的双重使用,让田亩的年产量提升了一半多。这才做到了让萧铣仅仅依靠自己的封地,就一年囤积下五六十万石的存粮,不贪不抢,就靠自己的封邑民户实打实种出来富余的。
年关转眼而过,便是大业六年春播的季节了。因为占城稻种子经过一年的膨胀,如今已经有六七十万石了,萧铣自忖以吴郡全境也才十二三万顷的水田,如果这些粮食拿出绝大部分来作为种子的话,估计也够整个吴郡范围内推广了,如此,不出意外的话,到今年秋收的时候,整个吴郡的粮食产量可以提升至少三成——之所以没敢按照五成算,那是因为占城稻种子好保障,但是鸟粪石肥料却不好保障,在靠海船近海往返福建近海挖鸟粪石的情况下,开采速度肯定是满足不了吴郡所有县城的,能满足三五个县就不错了,再要扩大规模的话,又容易被潜在的竞争对手发现福建沿海的一些利益。
隋唐时候的百姓显然不太适合接受新事物,要让占城稻在没有强制力量的情况下被不读书的百姓自然接受,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本历史上最早的占城稻推广记录,要直到北宋苏轼担任杭州刺史的时候才发生,萧铣足足把这个过程提早了四百年,而且是科举萌芽期的四百年,民智之低下自然有天壤之别。
好在世家当政、百姓愚昧的年代自也有更简单粗暴的管理办法——老百姓民智未开,不懂好坏,那就不懂好了。萧铣只管抓大放小,把境内各县的头面人物、豪族世家领袖召集过来,当场亲自为他们讲解说明占城稻的好处、亩产的提升、由此带来的在江南一年二种稻米的可能性……
最后萧铣还拍胸脯地签了担保文书:引入占城稻稻种之后,但凡单季产量比去年提升不足两成的,则朝廷愿意免去当年税赋。至于是否超过,自然不能由世家豪族说了算,而要以统一管理认捐的试验田说了算。但是若是单季产量增产超过两成,可就不再是按照朝廷原定的亩产来十五税一了,而要按照试验田的最高亩产作为单产,十稅一收取粮税,算是额外的种粮钱。
若是不想签订文书担保、自负盈亏的,萧铣也任由他们只是从官府那里采购占城稻稻种的时候,要按照一比二十的比价购买种子:用寻常粳米晚稻二十石,才能换取一石占城稻种,但是考虑到占城稻并非杂交稻,来年种出来的粮食可以再次作为种子,所以有见识的世家宁可如今接受一次性的盘剥,为了长远利益也是愿意接受这个二十倍的价钱的。
如此一来,萧铣也算是把这个时代开拓发现者维护自己“知识产权”的努力尽到了极致,再想多捞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也不可能,毕竟这可是个印书都不用给版税的年代,秘法和海外异种都只有世家豪门珍藏起来不为外人所知一个运作方法,被人窥伺了就只有公开的份儿。萧铣能够用先手之利占三年优势就不错了,更长远的方面,他还是只能指望随着江南双季稻的推广,让这块地方粮价低迷一些,百姓躁动少一些,给他在乱世中筹措一份根基提供保障。
……
占城稻和鸟粪石的利益要想多占,另一手准备自然是要推掉那些阻挠者。
在江东忙于大业六年春播的同时,在东海上,走山东-新罗-州夷(济州岛)-筑紫(日本的对马岛、壹歧岛、筑前国)路线出访倭国的裴世清、来整等人,也在两个月的辗转之后,探寻出了一条依靠借用沿海侧风航行去往日本的航路——就经济性来说,这条路在海上航行时的成本足足是季风顺风季节直航的五六倍。但是至少实现了从中国到倭国在非季风季节往来的从无到有突破。
裴世清的船队随着小野妹子的引航,从关门海峡穿过九州岛、进入濑户内海,直趋淡路岛附近登陆,随后走淀川和伊贺山道去往奈良京回访倭国大王。
也就是到了海上的时候,小野妹子知道有些事情肯定是瞒不住的,提前和裴世清打了招呼:倭国给中原皇帝的朝贺表章里头,是经过阴阳合同翻译的,中日文字对不上。请裴世清多多遮掩,到时候一应言语都由他小野妹子一力翻译,不要多嘴。
为了这个,小野妹子私下塞了一百两黄金给裴世清,算是封口费。考虑到不要在这个当口破坏两国邦交,而且这桩事情并无其他随行副使,将来回国了倭人说了什么,还不是他裴世清一人一张嘴两层皮说的事情?就算略有纰漏,还能推脱到自己不懂倭人言语方面,把责任推到小野妹子的蒙蔽之上。于是,裴世清就如同他那个没原则的天才外交家亲戚裴矩一样,很心安理得的收下了小野妹子的贿路。
唯一的条件是,小野妹子要在倭国国主面前为劝说倭国暂且与新罗和睦数年一事帮衬说话,帮助大隋实现为新罗消弭南方威胁的外交目的。小野妹子为了不让天皇丢脸,这些外邦邻国的利益自然是愿意牺牲了。
终于,裴世清在奈良京(注:指京师位置在奈良,但是实际上当时倭国京师的正式名称是藤原京)的斑鸠宫见到了如今四旬年纪的推古女天皇,还有她那个三十出头的侄儿、摄政圣德太子。随后在奈良住了半个多月,进行各种国事访问,把倭国与高句丽之间的亲密关系给条分缕析弄了清楚。
原来,倭国在外交态度上之所以亲善高句丽,其实倒也不全是因为远交近攻,更主要的一点原因是,推古天皇三年,也就是中原的隋开皇十五年的时候,有一个高句丽国的高僧慧慈来到倭国,首次为倭国带来了佛教,并且成为了圣德太子之师。这一先入为主,极大地导致了倭国在隋朝时候外交向高句丽的倾斜。
弄清楚了这个问题之后,裴世清当然知道如何对症下药了,一来他此次回来,带了更多的《妙法莲华经》等雕版印刷的书籍,这些还是远在东北蛮夷之地的高句丽所没有的,而且还提前得萧铣提点,带了几个国清寺内当年智顗大师的高足弟子随行,东渡到日本传教——原本汉僧东渡要到唐朝时候鉴真才开始,现在被萧铣和裴世清合谋提前了一百多年,自然是很容易把才刚刚佛教起步了十几年的倭国扭转过来。
高句丽那些得自北魏的佛教北禅宗,在倭国很快被斥为异端,只留下萧铣控制和出身的天台宗。而当年高句丽来的慧慈法师,如今已经年迈老死了,而历史上高句丽派出的下一任访日僧正会灌禅师理论上要到推古三十三年才会来倭国——而现在才推古十七年,距离高句丽再次影响倭国信仰足有十四年的空窗期。相信这般提前运作之下,将来高句丽僧人还想来,都不会有机会了——当前前提是这个时空的高句丽国政权也要能够活到推古三十三年。
智顗大师的弟子们以几乎血洗的速度把高句丽佛教在倭国的影响连根拔除,其中国清寺的吉藏法师很快就取代了当年高句丽派来国师的地位。随后倭国在外交态度上很快向隋朝靠拢,担保近年内不再对新罗国土有所觊觎。同时如果新罗以南诸多其他小岛国有勾连高句丽的,倭国也愿意出兵帮助隋朝讨平——只是讨伐后得到的国土自然是归属于倭国的了。
裴世清不置可否地接受了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的好意,至于是否需要倭人出兵这不是他说了算的,回去后朝廷中枢自有公论。
到了二月间,裴世清也就告辞离开了倭国,随使团而来的商人们也出完了丝绸茶叶瓷器等在倭国十分走俏的汉货,带了一堆金银原矿和其他漆器纸扇古剑之类的倭国土特产,满载而归踏上了返程。
经过筑紫、壹歧之后,回程到达州夷海域时,一贯风平浪静的行程总算是遇到了一些波澜,让来整、秦琼颇为跃跃欲试。
第三十章途遇海寇
“啧啧,这贼船,还真是够招摇的,倒是和某读《三国志》时读到的‘锦帆贼’甘宁相若了——来校尉,秦旅帅,可有把握击退这些不开眼的贼人?”
裴世清站在一艘两千料的最大号沙船望楼上,看了一阵子远处扯满风帆张牙舞爪扑过来的一群海贼小船,露出一股轻蔑的微笑,转头对着同船的来整和秦琼问道。
虽然看人数,这些逼近过来的海贼总人数可能是使团护送兵力的数倍,但是裴世清一直坚信,海战也是要看船大船小才好打的,大船楼橹舷樯更高,在这个时代的交战环境下,便可以让士卒获得如同守城一样的优势,而且这些日子,他对萧铣派给他保镖的来整和秦琼二人的武力值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才敢如此托大。
“锦帆贼?还真是贴切。”
来整也看了一会儿,对裴世清的概括很是赞同。他是一个武夫,读书不多,没看过《三国志》,虽然知道甘宁这个古之名将,却不知道对方有锦帆贼这个绰号。如今见到了对面围拢追击上来的敌船之后,才很形象地理解了什么是锦帆贼。
许多人觉得,西式帆船就是软帆船,用棉麻混纺布料做帆;中式帆船就是硬帆船,用草席竹席作帆;这其实是个误解。中国古代很少见软帆船,主要是因为中国掌握棉布织造技术的历史,原本要推迟到南宋末年,在棉布出现之前,中式麻布太过稀疏兜不住风,自然不好做帆,这才逼得中国的古文明都用硬帆船。
但是,这不代表软帆船就绝对没有,只是软帆的成本太大。在没有棉布的文明,用丝绸一样可以做船帆,三国的锦帆贼甘宁,就是用西川蜀锦为帆。甘宁在投靠刘表之前,纵横长江十余年来去如飞的水贼生涯,也证明了软帆着实有其技术优势,尤其是在张挂表面积远大于同级别硬帆船的时候。
对面冲上来的海贼,最快的那些船,就是锦帆船,横桁两侧延伸出去张挂的,是货真价实的丝绸帆。
相比于来整的小觑,心思稍微缜密一些、阅历较多的秦琼,则是心下暗暗赞叹:这伙海贼,如此豪奢,只怕不是为了钱财来劫道的了。咱出航时,萧郡守反复告诫咱隐秘身份,别让人知道是国使出访,只作平素那般商队出行之状,莫非便是算好了引这些人来踢到铁板上?
“少将军,不可小觑了敌人,还记得萧郡守在咱出航之前交代的话了么?估摸着这些人许是萧郡守早就算好了要引诱出来了的。咱出海的时候,可没有泄露咱的身份,在苏州,也没人知道倭国使团已经走了。”
来整再没觉悟,此前帮着萧铣开拓海商航路历练的时候,萧铣遇到的那些冤家对头他还是有所耳闻的,当下一拍脑门,对秦琼确认道:“秦大哥,你是说,这伙人是张仲坚的?把咱当成了萧郡守派来开拓倭国上路的了?”
“**不离十,萧郡守可是说过,这个张仲坚在扶余海上颇有势力,这些年也在经营狡兔三窟。若是咱帮着萧郡守捞到了他的地界,他想做掉我们,在伪作海难,也不是不可能。”
来整一拍大腿,就去抽出横刀:“那还有啥好说的?干他娘的。”
裴世清没有靠近偷听来整和秦琼的窃窃私语,但是阅历已经让他看出,那两名萧驸马派来的武官,只怕是猜到了这伙海贼的来路,既然如此,他就只要看着就是了,最好等到收拾掉之后,再帮着萧驸马作证,定那些袭击者一个“劫杀国使未遂”的罪名报上去。
……
张仲坚亲自押着一艘八百料的锦帆船,远远望着南边一里地外的大船,心中有些发苦,但是他也知道,今日一战不得不为,否则,萧铣的势力就会更快渗透进这一区域。
他自从和萧铣在商路上有了些摩擦之后,也不是坐以待毙,而是眼看隋朝天下不稳,自己也在海外寻求狡兔三窟之法。
历史上,他见李世民大势已成,不能再在中土争天下,便退往海外,寻扶余岛国做个国主、这扶余海按照记载,便是朝鲜半岛南部的海域。所以张仲坚这个岛主,历史上便该是在朝鲜半岛和日本之间,寻了小岛自立。
所以,扶余海便是张仲坚寻获的一块根据地,他如今也寻了几处岛子小规模移民屯垦、蓄养了两千私兵家奴,把原本在扬州的产业,部分可以转移地也都转移过来,至今这块根据地已经着力建设了第二年了。而几个月前王薄、张金称这两路山东、河北的变民出现,更是让张仲坚在两淮收拢到了不少齐地难逃的流民,从中阴选精壮编为私兵。
两个月前,对于萧铣突然派出商船队深入这片海域,张仲坚感受到了无比的紧张,尤其是船队成功开拓出了去倭国的商路之后,让张仲坚觉得如果此次船队安全返航,将来萧铣说不定会把与倭国之间的贸易商路也提到他的经营范围中来,那样他张仲坚的势力迟早会被发现,说不定还会招来朝廷的剿灭。
既然如此,不如赌一把。反正这支去倭国的船队是走了一条原本没什么人走过的航线,要是遇到了海难,消失在了海上,相信萧铣也会掂量掂量继续试探这条航线的风险吧。张仲坚也不求能够永远瞒住萧铣,但是只要一两年,等到朝廷在高句丽碰了一鼻子灰,国内又民变汹汹,到时候自己就熬出头了。
“四艘船,一艘都不许走了!兄弟们并肩子上啊!”张仲坚独立船头大喝一声,他的副手也猛挥旗帜打出信号,围裹上去的战船终于与大船上的敌人展开了交换弓箭的对射。一时之间,矢如雨下,小船上的士卒因为高度劣势,很快被压到船舱里,只能靠射孔对外放箭。但是进攻的节奏并没有丝毫放缓。
为了今日这一战,张仲坚也是集中了两千水手和战兵,算是他在扶余岛上能够调动的水上主力了。对面只是一个校尉领兵,不会超过几百人的规模,而且朝廷士兵听说此前都没有正式下本钱合练过海战,只能靠吴地府兵天然的水性撑持场面,应该还是可以拿得下的。
付出了两百来条人命的代价,也射死射伤了对面数十号人,最大的那艘巨型沙船型战船终于被缠住了——虽然缠住之前,也撞翻了张仲坚麾下两条小船。张仲坚露出一丝狞笑,知道今日他成功了。
“咱也靠上去!兄弟们都准备跳帮!”
一根根飞爪挠钩钩住船舷,或借助舷梯、绳网、甚至是用破甲锥在船板光滑之处凿击进去寸许,形成受力点让人可以爬行上去。张仲坚的人马用了一切手段,分摊敌人的火力,第一时间往上猛冲。不断有人被大船上的府兵用长枪捅下船舷,但是也不断有阻挠登船的府兵被小船上狙击的弓弩手射杀。
……
“裴大人,你还是回舱里躲避一下吧,这里交给来某和秦大哥处置便好。”来整招呼了两个水兵,把裴世清请走了。回头才对秦琼说道:“船舷上头没有做防箭的盖板和射孔,还真是失败。看来这一战还是要躲到舱门口列阵反冲了。在船舷外头换命太不划算。”
言语内容看似郑重,语气却听不出丝毫紧张,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颇有即将建功立业的跃跃欲试。秦琼苦笑,对于少将军的雀跃也是无可奈何,他杀的人起码有来整的三倍,但是这只是让他面对作战更加谨慎,不愿冒险。
第一批成功翻越船舷的死士刚刚站稳脚跟,等待他们的是在内侧舱廊底下列阵的枪林,以及当先手持双刀砍杀不休的来整。两把都是包锻上好钢料的横刀,在来整手中舞出水泼不进的缭乱,砍瓜切菜一样把立足不稳的几名悍匪砍杀当场。
无奈双拳难敌四手,来整顾得了一边船舷,却没法及时阻止四面靠上来的贼船上都有人攀登,居高临下以先手优势杀了十几人之后,背后和船尾方向便陆续有更多的人翻了上来。其中还有两个小头目见官兵凶猛,便要招呼暂且在甲板上结阵再行冲杀。然而,便在这个当口,两根连珠利箭在短短二十步的距离内飞射而来,那试图组织贼人的小头目都是咽喉中箭当场毙命。贼人轰乱的瞬间,秦琼便挺枪杀了上来。
相比于杀人求快改用横刀的来整,秦琼依然保持着冷静,虽然船上不能马战,他依然使用了自己趁手的长枪,大不了让左右结阵的士卒护住自己两翼侧后,免得被短兵的敌人近身、施展不开。没了后顾之忧的秦琼,一杆长枪毫无花哨,但是就如灵蛇毒信一样,出枪必然见血,一下便是一条人命,手下竟无一合之敌。
来整这个校尉,带来给裴世清护航的人马,总计有三个团,五六百人(团的军官是旅帅),分乘了四条大沙船,这条两千料的最大沙船上,好歹也塞了三百战兵。一开始因为被四面敌船从舷窗里逼近了放箭压住后带来的颓势,随着登船贼人被来整秦琼杀退了一波后,俨然已经扳了回来。
“点子扎手!没想到萧铣那种懦夫,手下居然还颇能募到勇士!来人,取某的软甲、宝刀来!”张仲坚开始沉不住气了,喝令手下取来兵器披挂,一副准备亲自上阵督战的样子。
第三十一章泼天大祸
张仲坚排开面前为他清出路来、好让他安全登船的手下喽啰,终于可以看清眼前的形势。他面前的甲板上是百来具双方的尸首,而穿着官兵那边衣甲的,居然只有二十几个,剩下的都是自己人。
投靠萧铣后的半年里,萧铣都雪藏了来整和秦琼的实力,尤其是这些精锐官兵结阵而战、远近结合时发挥出来的强横战力,让他手下没有配合可言的私兵显得如此无力。现在他看到的敌人,便是一团据守在船楼周围结成刺猬阵形状的敌人,内中还依托板屋射孔和女墙垛堞往外放箭,船舱内则显然有无数的弓弩箭矢储备,完全不必和冲上船的贼人那般省着用。
张仲坚不敢托大,抄了一块铁牌在手,另一只手则拎着一柄三十斤重的九尺陌刀——寻常军中的陌刀手,使用的制式陌刀轻的只有十七八斤,最重的二十二斤,就那都必须是双手握持了。张仲坚居然可以单手握住三十斤的陌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