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巨立即将信烧掉。

李万元与朱俊都等于是自己人,看看没关系,但这封信就不能再让别人看到了。

天气渐渐高阔起来。

后面厨房里却飘着一股清香。

今天是胡全的生日,也不是胡全一个人,反正王巨家的孩子,包括二妞在内,只要过生日,家中便会刻意做一个四不象的生日蛋糕。

用鸡子与面搅和起来,再上一些熬化的果糖与麦芽糖,糖霜太贵了,舍不得用,然后再放在平锅上烤,一个大蛋糕就出来了。

要么就是偶尔奢侈地在上面涂上一层蜂蜜,插上蜡烛,就成了王巨式的生日蛋糕。

野龙咩胜的婆娘一会将蛋糕端上来。

胡全感动得眼泪汪汪,说:“叔叔,要是我弟弟也能吃上就好了。”

这个王巨还真没办法,难不成刻意派人送一个蛋糕到庆州?他想了想说:“王婶,你再做一个大一点的,送到原村,分给原村的那些孩子们。”

原村就是溪对面的小村庄,三十几户人家。

“好来,”王婶又进去做蛋糕了。

其实王巨搬到松溪来,就是恶心人,在这里除了他的屋顶飘着茅草,其他的一个样。

不算奢侈,但也不算艰苦。

一家人分食蛋糕。

“大哥,杭州是什么样子?”

“杭州嘛,我读一首小令给你听。”

“好啊。”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好美的地方。”

“怎么啦,想三弟啦。”

“有点想。”

“如果想,到了秋后,你随着朱李两家的人去杭州走一走。”

“那不行,我更舍不得离开大哥。”

“你们以后长大了,都要学会单独飞翔,怎么老赖在我身边呢。”王巨说道。特别这时代的女子,一旦嫁人了,虽然女子不会象明清时那样悲催,但总体趋势还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丈夫去哪里,妻子只好去哪里,甚至丈夫能去哪里,妻子都没资格去。

“我才不想飞呢。”

“去看看吧,我若不是做着官,也想去江南看一看,哪里似乎是现在大宋京城外最好的地方。”

“我听说有一个西湖?”

“西湖也美啊,这里有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不过读出来后,王巨猛然醒悟,不好,苏东坡还没有去杭州呢,这万一流传出去,那可大大的不美。

这一说二妞真动心了。

事实王巨是想趁着二妞这年龄,也开始记事了,让她出去走一走,也能开阔眼界,至少将来会有一个美好的记忆。

“可我……”

“去吧,秋后走,能看看断桥残雪。”

“什么断桥残雪。”

“这样啊,我再讲一个故事给你听。”

“真的假的,那个白娘子好可怜哦。”

“怎么会是真的,故事嘛,然后春看白堤,夏看西湖十里莲花,秋看钱塘江海潮,与那些勇敢的弄潮儿,若是想我了,你再回来。”

“这不是一年时间嘛,我不去了。”

“怎么又反悔了?”

兄妹俩正说着话,赵员外从远处走了过来。

“见过明公。”

“快,里面请。”

王巨将赵员外请进去。

赵员外喝了一口茶说道:“明公,城中一些乡绅,再三央请我,想让明公回到城中住。”

韩琦与司马光那段对话,下面人是不知道了。

然而这些人当真不知道王巨这个草屋子,传出去后,会产生什么影响?实际附近不相干的各州县已经有了一些传闻,说泾阳县豪绅厉害,居然将朝廷命官逼住了草屋,甚至这个草屋还不得不盖在工地上。

赵员外串通了不少乡绅,既然他们低头,那么大家互让一步,这导致许多圈田逐步消失。

朝廷又陆续挤来十八营官兵,还是保捷军,并且有的保捷军是从后方调过来的。他们在这里做工时间不长,秋后过去,还会回去,但抢在秋后前,尽量将各个支渠竣工,以便抢出更多的灌溉耕地。

这些军士到来,正好将劳力不足弥补上。

施工速度开始变快,

所以各个乡绅都急了。

“赵员外,是所有乡绅,还是一部分乡绅。”

“明公,不可能会是所有乡绅。”

“那你回去带一句话,说送神容易请神难。”

第三三〇章馊主意

赵员外要动身,王巨又说道:“对了,务必记住,继续区别对待,对有些人再传一句,有人说本官好的,那不要当真,有人说本官坏的,也不要当真。不过有一条,本官会信守承诺。只要他们要求不过份,不闹事,再做一些退让,本官马上就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待。”

“那就好,那就好。”

“这样吧,我等会秘密送一个账薄给你。”说着,王巨从里面拿出一本厚厚的账册。

实际这么多天下来了,王巨基本摸清楚周边各大主户的田产情况。

虽然这个数据也不大标准,但误差不会超过一成。

王巨也做了账册,记了下来,也就是王巨手中这本厚账册。并且继续又派了一些人手,暗中再复核一遍。

“上面标注了我可能会是我最终给的各户田亩数量,但它也是我的底线。”

这也要区别对待的,对王巨表示献忠的各户,那会以补偿的名义,最后会多得田。一些没有表态支持,也没有表态反对的,这些人往往多是乡下的中小地主,他们也急,可力量小,只能干着急,不过王巨也会给一些补偿,不会让他们太吃亏。实际这些人也隐田,不隐田的地主现在几乎根本找不到。但他们纵然隐,也隐得不多,同时手中的耕地也有限。

还在继续嘀嘀咕咕,心存不满的,王巨那也不会客气。马上到来的“大会战”,便是王巨与这些人的战斗。

赵员外说道:“我能翻翻吗?”

“翻吧,就是给你看的。”

赵员外翻了翻,看了几个熟悉主户的田亩,这些人有多少隐田,他是比较知根底的,看了看,经过“补偿”后,基本补回来十之八九了,有的人可能王巨没有查好,几乎全部补齐了。

不过就是补不齐,差的也不会多,基本能交待过去。

他合上账薄,说道:“那我就放心了。”

毕竟王巨态度很强硬,即便赵员外,心中都没有底。

“但这本账薄,你心中清楚就行,且莫给其他人看。即便代替本官做出承诺时,也要模棱两可,否则传将出去,少的会闹,甚至多的也会跟在后面吵闹不休。”

“这个轻重我知道的。”

“那就这样吧。”

“不过明公不进城中住,大家还是不放心。”

“我住不住城都一样个,住在这里,就近能处理渠工,本官反而感到方便。况且有了这个账薄上承诺的亩数,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好来。”

赵员外离去,王巨又去了渠工。

主渠只有一里地了,两边施工的人群能遥遥相望。

经过一天多劳动后,终于两边主渠联在一起。

刹那间,几乎所有军士与民夫发出欢呼,有的人高兴地翻起了跟斗。

王巨也高兴地握住了杨蟠的手,尽管杨蟠不知道握手动作的含义。

当然,还没有引水进来。

这必须等一些相关的支渠全部修好后,才能将渠首打通,再放水进来。但到了那时,真正的战斗也将要开始了。

王巨说道:“杨勾使,这样,你再将大伙带到小郑泉。”

杨蟠点了点头。

这一段主渠是修好了。这次朝廷支持的力度很大,前前后后仅是军士就派来了三万多人,赵顼内库揭不开锅了,也没有短了渠工的粮草与物资,还有火药……加上王巨的带头,大家干劲足,所以渠工修建的速度比他们预算的要快。

可它只是第一段,还有第二段,第三段。

第一段主渠修好,那就要转移到第二段战场上了。

最后支渠修好后,那些劳力再转移到渠首,第一段渠工告捷。

“对了,杨勾使,在那边顺便替我再盖几间茅屋。”

“子安,难道这余下两年多时间,你真全部呆在这个茅屋里?”

“为什么不能呆?”

那就呆吧,杨蟠也不再劝。

侯可说道:“这一回朝廷应当能满意了吧?”

前几天他们派人大约估量了一下,只要马上一放水,就能使一万九千多顷耕地受益。不过这中间还有原来的耕田,特别是南白渠是低灌溉区,朝廷以前又修了几次,因此原耕田比例比较高,大约会有一万两千顷左右。但随着渠工向第二段第三段转移,原耕田比例就开始大幅度下降了。

可这也算是成绩,即便原耕田,同样会分为三六九等,许多耕地因灌溉水不足,产量很低下。这次大修,最少九成变成了真正的良田。

王巨说道:“侯知县,应当能满意了,虽然我在中书说过,可能会使数万顷耕地得到灌溉,但那时心中的想法则是,那怕能得到五千顷耕地,放在关中,其意义也会截然不同。”

意义有多重要,几名负责修渠的官员都知道了,可以说在这里出现五百顷良田,其作用也胜过了万春圩那一千多顷肥沃的圩田。

“不仅是灌溉,这么多水堰,又可以养鱼,载种茭葑,又能使许多百姓受利。”

“茭葑……立即张贴露布,严禁任何人在水堰里载种茭葑。”

“为何?”

“可以在岸种载种树木,也可以在水堰里养鱼,甚至可以养鸭子,但切记,茭葑不能移载,一是会产生许多纠纷,二是会壅塞水堰。我外父家的管事,前段时间路过我这里看望我,说到杭州西湖,便说到现在西湖开始壅塞。我没有去看,但估猜一部分就是因为这个广载茭葑之故。”

这些都是细节问题,但往往会是大问题。

比如春天时王巨让朝廷下令,泾水两岸广载杨柳。

二月末,王巨骑马上去看了看,执行得不严格,因此立即写了私信给各个官员,你们不听诏令,就不要怪我打小报告了。

却没有想到接到蔡挺一封私信,他就说了一件事,本官可以责令下属各个官员配合,但你有没有想过前线泾水各条支流能不能广载树木?

王巨只好做了补充,延庆水自业乐镇上,马岭水自环州城上,蒲川河、大胡河、阳晋水上游地区,不用执行这道命令。

实际这些支流多数上游地区水土已开始了严重恶化,然而为了军事作用,王巨只好作出让步。

程昉怀疑地问:“有这么严重?”

“程都监,比你想的还要严重,而且这些水堰非是象我们刻意所建的蓄沙池,在枯季时先将渠首那五个陡门一起关死,再放掉蓄沙池里的水,派几百名民夫,劳动数天,就可以将淤沙挑走。一旦各个水堰淤塞,到时候清除茭葑在主家反对下会麻烦,清淤更麻烦。”

王巨反对,这也是宁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的,于是几人便不在坚持。

四人又坐下来商议着洪堰制度,用水则例。

不能修好了,就撒手不管了。

以后还有很多事,比如维修,不维修,再好的水利工程,十几年下来也垮了。

再比如各条支流水位高低不同,汛期甚至都不同,水位的调节。

还有枯水时季,对各个灌区水源的分配等等。

要派官吏管理与维修。

还必须有一套成熟的制度,渠工是四人合力主持的,也是最熟悉水渠的人,并且马上就要用到这个制度了,因此几人协商着,顺便将此事解决。

谈了好一会,杨蟠又带着军士与民夫匆匆赶回小郑泉。

…………

若是正常情况,这个消息传到城中,肯定会响起一片鞭炮声。

但现在泾阳城中很古怪,明明许多老百姓脸上浮现出喜悦的神情,城中却是安静一片。

大串连开始。

二十几个员外来到彭员外家。

“诸位,平流陡门前开始刻水尺了。”

原来杨蟠是打算用水龟的,一是喜庆的建筑,象征渠工会象龟的寿命一样长久。二就是用来测量水位,水的流量与深度。文言文说法叫水则。

水到乌龟什么位置,就能看到引水规模。如“水到龟儿嘴,百二十徼水”,一徼水即渠道过水断面为一平方尺的水。

王巨说道:“还是省省钱吧,不就是看一个水流量与水位吗,何用一水尺替代,反而会一目了然。”

杨蟠怀疑用水尺太简陋。

王巨又说道:“你们恐怕还不知道朝廷钱帛有多紧张,看看河北灾民,朝廷拨出多少钱款赈灾?”

这一说,大家全部醒悟。

不看朝廷一批批钱粮物资拨过来,那是咬紧牙关拨过来的。

于是听从王巨意见,改用水尺替代了水龟。

这也意味着马上就要打开渠首了。

二十几人面面相觑。

赵员外带着一大批豪绅在向王巨表示献忠,他们是清楚的。

可这些人势力比较强,特别是彭员外曾员外他们,有的被王巨毒打过,有的狠狠地敲走了一笔钱帛,因此不甘心屈服。

然而王巨这一手很厉害,这一分化,他们的力量立即变弱。

现在两条道路,一条立即改变主意,向王巨献忠,不过这时候献忠,大约也来不及了,即便所谓的“补偿”也不会很多。况且还有的人不信邪。

第二条道路对抗倒底,王巨一直没有出手。杖打了李员外他们,也不过是他们蛊惑几名胥吏家属到京城告御状,勒索,那是九户人家派了下人攻击王巨,特别是曾员外的妻子,拦着大街,公开对王巨指槐骂桑。

至于其他的,王巨还真没什么动静,甚至默视了他们继续圈田。

不过这些人心中都清楚,王巨不出手则己,一出手那将是无比凶狠的一击。

“李员外,你说怎么办?”曾员外道。

“这小子心狠手辣,不得不防哪。”

二十几个人脸色都有点不大好看,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屈服,也立即将那些圈田的标志拿走,不是他们自觉,而是真怕,害怕王巨到时候施出什么凶狠手段,甚至连人都敢继续卡嚓了。

“这小子一定会有狠手,否则赵员外请他回城,他都不回城,还说什么送神容易请神难,他以为他是什么,神!神个鬼啊!”

“李员外,你都是说一句话,当初让李群撵他出城的,可不是你的主意?”

“我当时只是想逼他一逼,那曾想他立即出城,反弄巧成拙了。不过就不逼他出城,他能屈服吗?”

这句话听起来很奇怪,一群地主商人居然逼迫堂堂的官员屈服,但别说,还真有,包括泾阳知县,有好几个知县“屈服”过。

“我倒是向我侄儿打听过,他说这个郑白渠朝廷很慎重,官家与韩公对其十分重视。”彭员外说道。

“他还说了什么?”

“他不在朝堂上,哪里知道那么多。”

“那还不等于没说,”几人抱怨道,关中这么大的水利工程,边境有西夏之压,朝廷能不重视吗?

李员外走了几步,说道:“我倒是有一个主意。”

“这回不是馊主意吧?”

“不馊,但各位保证不能对外泄露,参与时大家一起参与。”

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才能保密!

“我们发誓。”

“这个主意分为两个策略,一个是公开去做,我们联合起来,去问侯知县,问他如何处理诸位的耕田。侯知县肯定支吾不说,我们再带着下人,重新去县衙询问,然后一股作气,闯入账房,将那小子收集上来的田册一起烧掉。”

现在王巨图穷匕现了,为什么到现在稳如泰山,就是手中有那些田册。

我只认田册说话,不认实际耕田说话。

惨就惨在这个田册上,田册一烧,王巨没有凭证,只有翻白眼的份。

“不妥,为什么他能猖獗,修水利的是以保捷军为主,他打了一场胜仗,保捷军军士对他崇拜,水利分田,他们也会得到实际好处,因此听从他指挥,一旦我们这样做,保不准各位的项上人头会掉下一半。”

“那我们就采用第二策,明处烧不成,暗处烧,我们各家派出机灵的人手,下半夜潜入到县衙账房处,一把火将这些账册全部烧光。”

其实古代还真有官员将豪强激怒了,豪强烧县衙的故事。

并且古代与后世不同,各个官员为了表示清廉,多不喜修县衙,往往县衙都能因年久不修,破烂不堪,包括泾阳县衙,以及旁边贮放账册的账房。

大家细细一想,不一会儿,一个个面露喜色,干这活不需要太多人,一家派出一个人,就能做得漂漂亮亮了。那一家找不到一个可靠的人?

第三三一章宽厚

王巨也在做着最后的准备。

他先将几十名指使一起喊来,即便保捷军,也有贪墨克扣现象,不过这次渠工中,这些指使表现得都还不错。

当然,那也要看什么人带头了。

王巨吩咐军士宰杀了几只肥羊,然后抱来烧酒,说道:“它就是烧酒,但不是擦伤口的那种烧酒,那个要特制,也不能喝。不要小看了它哦,据说在阻卜那边,一头肥羊只有换来两三斤烧酒。”

“这么贵啊?”有的指使说道。

实际就象侯可喝真正的炒茶一样,有的人习惯,有的人不习惯。

然而王巨这么一说,都觉得是好东西了。

大家喝着烧酒,吃着烤羊肉,不过王巨换成了小杯,也限制各人喝多。

喝酒吃肉是聚会,但这个聚会上要有重要的事交待。

那就是量田分田。

如果只是量田分田那么简单,又容易了,但接下来的麻烦会有很多。所以王巨这次出动了大手笔,由他与程昉各带二十营官兵,分成二十大队,每一大队又以都为单位,分成五个小队,然后再次那一营专门看押战俘与学习丈量田亩的官兵打散,每一营分配四五个人手。

王巨教了他们阿拉伯数字,可能对于读书识字的人,一时半会难以接受,但对于这些不识字的大兵来说,反而更容易学习。即便计算时也不会太难,不过是简单的加减乘,除都罕用到。

其实主要的就是各种形状的面积公式计算,但也是简单的面积公式。真有一些犬牙交错奇形怪状的田,那就折叠吧。

实际若不是纠纷,虽然田很多,王巨实际等于是派出了四十一营官兵丈量,有点牛刀宰鸡了。

但现实就是这么多人去丈量,可能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所以王巨必须提前交待。

这么广大的一片地区,必须要分配好各个大队丈量的区域,就着他们原来修渠附近分配,以便他们熟悉。

还有王巨的那个补偿,这个也得要说清楚,头痛的就是有人地很多,不在一块,不过与各大队无关,王巨带着黄良、陶青誊抄好了,按照王巨所吩咐去补偿就可以了。

另外就是各个修渠民夫,这才是真正的补偿,用劳力换耕地,那必须要写得更清楚。

为了将各个指使手中的小账册写得清楚,王巨还刻意从各营军中挑选出几十个会识字算账的军士,过来协助。

别看这一本本小册子,同样将王巨坑苦了,这半年多来,他那个中等数学书一个字没有写,每天晚上就捣鼓它了。

还要尽量挪出一片片集中的区域,做为军士未来的永业田,这些军士厢兵很少,主要是保捷军,战时调动,闲时训练,因此每一营都不能打散,也要建设一些仓库与训练的校场,这一条现在不处理好了,以后弄不好就会出现能耕到几十里外的地方,也不要训练了。

最后就是丈量分配时遇到一些突发情况的处理。

侯可喝着酒,喃喃道:“两万人分田哪。”

实际普通百姓的田都好分,军士内部的同样好分,毕竟他们还有朝廷缗钱的补贴。

一些中小主户未隐田的,那更没问题了,即便隐田的,只要隐得不过份,这一回王巨也没有真正打算在他们头上扣克多少,估计会有些麻烦,但问题不大。

那些内定好的各大主户,同样问题不大。

难就难在少数人身上,几个县,多者如泾阳,今年泾阳受益最多,当然也最多,大约可能会有八九十户,其中特难缠的有二十几户,少者只有二十来户,不过加起来不过两百余户左右,但他们手中的地不少,能达到两千多顷,而且隐田隐得很厉害。

但就是到现在,王巨仍没有泄露如何出手对付这些难缠户。

王巨交待完了,让诸指使吃酒聊天,然后将侯可喊到一边,两人联名写了一道奏子。

那就是灌溉区域内,一旦耕田分配好了,一律不准买卖。

为什么呢,且看韩琦的三丁刺一,针对的对象就是主户,许多劳役也是主户,而且赋税也是按家中的耕地数量来征的。

所以许多贫困户带田入佃,也就是私下与主户谈判好,一年给主户少量租子,然后将田亩划在主户的名下,至于主户隐田好,还是漏税好,与他们不相干了。

因此朝廷最后无法完成抓差抓丁,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是丁就抓,导致一些八九等赤贫户也被抓去做义勇,或者当差。

还有的主户贪婪,直接将这些带佃的耕地吃掉,惹起官司。

实际宋朝隐田再不整顿的话,也有很大危机了,不是两百多万顷耕地,这些在册的耕地当中,还包括学田屯田职田这些官田,此外女户(家无男丁)、烈士、寺观、官户的耕地也不用纳赋税,将这些耕地除去,还有多少纳税的耕地在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