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眼下暂时是权利过渡,陛下不妨用之。”王巨说道。

例如韩家与吕家这两家的诸多重臣,现在还是赵顼倚靠呢。

这是治平年间王巨与赵顼说的最后一句话,随后王巨就返回陕西。

但陆诜的处理,又引起了争吵。

郭逵交接,中使过来,实际真相比较好查。主要就是李三狗打败了西夏人,准备安置迁徙时,陆诜过来,似乎很不高兴他这次营救似的,问了一句话,你是庆州的蕃骑,为何逾境来到我们延州。这终于使得李三狗愤怒了,连骂了两个狗官。陆诜认为他不尊重长官,目无尊卑,由是带兵准备镇压。好在鱼中使及时规劝,以及王巨傔客赵度的说辞,使得冲突没有恶化。

但这个朝堂,是一个颠倒黑白的朝堂。

经过中书与御史台、刑院审问过后,御史台某些言臣反而弹劾赵度,说他出言恫吓,同样也目无尊卑。

赵顼用瓷镇纸狠狠地敲着龙案,怒声说道:“那么两相打起来,血流成河,才有了尊卑!”

“陆诜是延州长官。”

“有这样的长官吗?滕卿,我看你这个御史中丞也不要做了。朕问你,天下冗官良多,许多官吏不法暴行苛政,卿有何进谏?天下冗兵多多,许多禁兵懦弱不堪重用,还有将领吃空缺,仅是查上来的就是五万余空缺情况,卿有何进谏?”

事实这次查得马虎,吃空饷何止只有五万来人,这个数字恐怕还要再加三万。到了宋徽宗时,得加上二十万!

当然,查了一查,比不查的强。

至少这五万多禁兵以后不需要发兵饷了,甚至也不需要一文钱退伍安置费,仅是这笔安置费就会陆续节约三四百万贯钱。

还有呢,裁掉的士兵,坊场河渡筹来的钱帛,国家财政仍很困难,但经此两项举措,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

这让赵顼如何不感谢王巨?

但王巨捞了什么?

钱帛?钱帛他是倒贴的。

官职,一个七品芝麻官,这才是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甘美的乳汁啊。

所以赵顼越说越激动:“天下财政困难,你们可想过良策?兼并严重,隐田恶化,你们可想过良策?贫困百姓民不聊生,你们可想过良策?天下盗贼四起,你们可想过良策?至于边臣,他们软弱了,你们又说他们贪、懦、不作为。强硬了,又说他们无端挑起边事。你们想让边臣怎么做?或者说对敌寇软弱,对内强硬,视民如猪猡,才是你们想要的!”

这就严重了。

“一个一百来户的小寨子,被杀死了四百多人,你们居然没有一个人当成一回事,这就是你们所说的爱民如子,我看你们是越活越昏头了!”

滕甫被喝得面如土色。

不要小看了现在的赵顼,经过王巨反复洗脑,至少比史上的赵顼要略强那么一点。

你们不是要名声吗,要做好官吗,连百姓都不爱,还是什么好官!

“鞭尸哪,是否没有鞭你们先人的尸!”

“陛下,你不当出此言羞侮大臣哪,”杨绘道。

“那让朕怎么说,关健现在是有人祖先被鞭尸了,而且这个人有大功于朕,有大功于社稷,官职却比你们低了不知多少等级,薪酬比你们少了不知多少倍!”

杨绘心想,这不是冤吗?我们也不是不承认王巨之功,但他资历在哪儿,再说年龄呢。难不成让他还没有行加冠礼,就做两府宰执吧。

但这回赵顼真的怒了,他也不敢过多申辨。

“还有冶钢,我朝养的多是一群贪生怕死的士大夫,所凭借的无非就是城墙之固。一旦让西夏得到治钢技,大批虎踞炮出来,你们还想着和平吧!”

“陛下,不过赵忠确实桀骜不驯。”滕甫说道。

“蕃人向来桀骜不驯,又不是今天才知道的。滕甫,梅山蛮是国中之国,要不要朕派过你去,说服他们规化!”

滕甫吓了一跳,实际赵顼打了一个比喻,但滕甫却以为赵顼想将他贬到荆湖南路去。

然后他与文彦博产生一样的心思,算了,反正陆诜与俺也没有关系,何必为了陆诜而得罪皇上?

不过在大家七劝八劝之下,原来赵顼将陆诜贬于崖州的,现在重改贬到了昭州,还是回岭南去吧。

正好韩琦在长安又上了一奏,既然大家想议和,不如俺也退让一步,先让绥州备几月粮草,反正有商贾捐献,用粮草换牲畜,自河东募集了许多粮草过去,亦不用朝廷花费多少钱帛,不如先守上几月,看形势再做弃守之议。先行让郭逵照管,如不利于和利,才直行毁弃不迟。

朝廷又派了吕公孺亲自察看,吕公孺与郭逵意合。

绥州太关健了,得到了绥州,直接逼近西夏的北横山地区,一下子将青涧城等地变成了大后方。

吕公孺在家是老四,但是兄弟,老四发话,老二吕公弼与老三吕公著总得要给一些面子吧。二吕一闭嘴,再加上陆诜丑闻发生,议和的人一起暂时闭上了嘴巴。

于是诏书准韩琦之奏。

事情未必就结束了,但能算是暂时有了定夺。

…………

“王巨这是什么意思,将一个美人送到殿下这里来。”姘儿不乐意地说。

王巨用马瑶瑶钓鱼。

那个松平道长一天不抓,王巨也难受啊。沙宁说只要马瑶瑶将真相泄露了,松平道长便会来报复。因此王巨又让马瑶瑶回到养父母身边了。实际在暗中派了一些精悍的士兵保护着。一旦那个松平道长现身,也不管是不是这个松平道长了,只要是可嫌的人现身,立即上前抓捕。

他倒不相信这个牛鼻子有丘处机那样的武功。

但这一钓就是两个多月时光了。

而且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为了钓鱼,派出了几十名士兵轮流值戍,但天一冷,隐藏就很困难,士兵本身也吃了许多辛苦。这是王巨有着巨大的威信,否则怨言都会有了。

于是王巨在临行前,派人通知云阳方向,让他们保护着马瑶瑶来京城,又让黄良去赵念奴府上,说了事情经过,望赵念奴收留马瑶瑶。

经过岁月的沉淀,以及当初婚姻的磨难,赵念奴隐然有赵祯的遗风。而且府上人手也不多,收留一个婢女无关紧要。

赵念奴也答应下来。

结果人带来了,姘儿一看是一个娇滴滴的美人,便产生了误会。

“姘儿,王郎不是一个好色的人。”

“难说,那个琼娘,还不是带到李家,说什么陪嫁。”

“那也与王郎无关,是李家抹不过大家难听的说法,迫不得己才这样做的。事实外面传得太邪乎了,王郎似乎只过去坐了两回,两者之间十分清白。”

“殿下。”

“姘儿,想事情不要想得那么复杂,若是王郎有意,以瑶瑶的家世,直接派人上门说一说,公开将她纳入妾室,难道她养父母不愿意?又何必送到我府上。她也是苦命人,以后你也不准刁难她。”

“我也不是刁难,只是替殿下打抱不平。”

“那又如何?难道让王郎退了李家的亲事?”

“为什么不能退。”

“你又在说浑话了,王郎就是不顾士大夫议论,将李家婚事退了,一旦娶了我,他以后只不过是一个驸马都尉。”

“那不是很好吗。”

“你以为是汉朝哪,一旦他娶了我,这辈子仕途到头了,即便官家,也不会同意他这么做的。”

“姑姑,什么朕不会同意?”正说着,赵顼就到了,他脱下锦氅,递给太监,太监拍打着锦氅上的雪花,赵顼自顾自坐下。

“陛下,今天怎么有空出宫了?”

“朕终于辨赢了这群士大夫们,将陆诜贬到了郴州。”赵顼高兴地说。

“祖宗家法,乃是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辨胜了士大夫,陛下你也切莫高兴。”

“这是谁说的?就是有这回事,那也要就事论事吧。”

“不过陆诜这一回做得是不大好,我在京城也听到一些民间的传闻,老百姓都说,他这样做,丢了官家的脸面。”

“关心则乱啊。”

“什么关心则乱,你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可不能乱讲话。”赵念奴说道。

“朕只是奇怪,难道你就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你啊,又乱说了,本公主才不想害了一个良臣。”赵念奴道。

“朕怎么闻到一股酸味。”

赵念奴羞恼发打了他一下,然后说道:“前几个月,他来到京城。我替他租赁了一栋房子,就在那边,但他拒绝了,说是在京城呆的时间不会很长,于是住进了客栈。随后不久我做了一个恶梦,梦中我做了对不起他的事,然后他将我杀了。”

“这都是什么呀。”赵顼绫乱了。

“好真的,然后衙役过来将他处死。我想这是一个不好的征兆,毕竟我身份是虚贵,沾上了总有点说不清楚。因此打那以后,我也没有与他联系了。只有那次看木棉子,我们一道去看了看。就那样,我也没有说什么。”

“一个梦罢了。”

不过说到这里,赵顼也停了下来。恰恰时间,王巨婚期就快到了。自己再开玩笑,姑姑也不会高兴。

于是姑侄俩看着外面,外面正下着雪,纷纷扬扬,无比的干净,也无比的寒冷……

第三七〇章杨家将

赵顼继位一年多了,看样子不象赵曙那样胡干,而且韩琦也下去了,有一个人坐不住,富弼。

他要出来,会有多少徒子徒孙做说客?

赵顼立判汝州,就在洛阳的南边,当然这是一个过渡,开玩笑,富弼想出山做官了,怎可能是一个小小的汝州知州?

临任前,赵顼将富弼先召到京城。

王巨说了一个文韩富,但中间涉及的太多了,王巨没敢深说,起的作用小坑文彦博一下,顺便给赵顼提一个醒。

因此在赵顼心中,富弼还是一个谦谦君子的。

富弼的腿不大好,赵顼让富弼的小轿子一直抬到大殿殿门口,再让其子富绍庭扶着参进,并且下令勿用参拜,就这样坐着说话吧。

赵顼问治国之道。

富弼答道:“人君之好恶,最好不让人窥测到,可窥测则奸人会以傅会其意。陛下当如天之鉴人,善恶皆所自取,陛下再根据其表现诛赏随之,则功罪无得不其实。”

“咦,富公,你说的,与另一个说得真的很象。”

“另一人?”

“另一人也说过,上有所爱,下有所喜,故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许多隋朝大臣事隋炀帝谄媚,事唐太宗却以耿直著称。国家现在最困难的就是财政,但他劝朕莫要急躁,喜怒哀乐更莫摆在脸上,否则下面官吏为了迎合朕,会敛苛百姓,以得财为政绩,会害了许多百姓。”

“此人是谁,天见可怜,我大宋岂能缺少人才,”老富同志一下子激动地站起来。

“他在主持郑白渠,正在渠工上。”

富弼又坐了下去。

那小子啊……

他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赵顼又问边事,富弼答道:“陛下临御未久,当先布德泽,原二十年口不言兵,更不宜重赏边功,干戈一起,所系祸福不明。”

赵顼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于是又问:“治国何为先?”

“国家内部安宁为先。”

富弼的意思,皇上,你想治好国家,不能打仗,最少二十年不能打仗,没有军事上的浪费,国家财政就会好转了。

如果王巨推动不起来历史,这段对话就会很有名气。

不打仗,国家敛财就不会那么急迫,王安石就不会“祸害”国家。因此治国之道,必须以和为贵。

很熟悉的一段对话,正是司马光那个意思。臣不是反对用兵,但想要用兵,国家必须实现四个现代化,那时才能用兵。

关健问题一,能不能实现这四化现代化,实际史上文景之治,汉宣之治,开元盛世,还有宋真宗的咸平之治,几乎是封建时代内治的巅峰。然而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文景之治,若是没有问题,那来的七王之乱?

生产力决定的结果!

实际这些小载面的内治,凭良心说,它们已经胜过了后来的所谓美帝治理,或者其他的什么小康社会。与什么封建主义无关,它们高度就是那么高!

然而得要想一想一亩地产量只有两石,一斗粮食运到陕西前线,得要四百文的运费,如何能实现司马光的那个大治大同?

因此只有一个结论,一辈子苟和吧!

还有一个例证,宋仁宗倒是四十二年不用兵,当然用了兵,不过与辽国没有用兵,庆历宋夏战争后,除了侬智高之乱后,几乎就没有大的用兵了。结果呢?国家有没有真正富强起来。确实是富了,但有没有强?

问题二,就算宋朝想和平了,比如宋英宗,虽然他严格说是好战派,但最终选择的是苟和,开放互市,重新给岁赐,然而换来了什么结果?这是边城争气的,否则庆州都危险了。

就这样,古渭城北面的那个西使城,宋朝不难受?

所以王巨给了一个合理的答案。

首先就是积欠的问题,地方欠积分为三种,一种向富人的借款,这个很早就有了,如大儒王禹偁担任长洲知县时,宋朝第二次北伐开始,为了筹集军费,横征暴敛。王禹偁便向富人借钱,替百姓熬过这一难关。类似的事例很多,例如赵祯向长安李员外借钱二十万贯。有的还就还,没的还,以后赐一个阶官,算是还了。

范仲淹也不想卖官啦,逼的。

特别是治平元年与二年,全国大水灾,朝廷又没有钱帛赈灾,各地官员只好大量借债。要命的是这些债务不规范,反正是空头支票,以后还不还还要看情况,因此往往借一贯钱,能开出三贯四贯的空头支票,无疑加重了积欠的数量。

第二种是和买和籴变相造成的积欠。

第二种是提前征收税赋。

因此整顿财政是当务之急,不能说这个积欠不还,要还,先从这个提前征收税赋开始,这些人多是可怜的百姓,多一升米就会得活,少一升米就会饿死人的贫困阶层。换作官府,若是百姓积税,还抓到牢房里逼税呢。

其次才是和买和籴造成的积欠,因为这些人当中有许多中小商人,实际他们家境也不大好。

至于后面的那个群体,就要看情况了,最少他们不会向朝廷要利息吧。

这是未来若是财政盈余所做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适度的用兵。

何谓适度用兵,比如去年就不当用兵。虽然王巨赞成收下绥州,这也是西夏那边更困窘的,否则也不能收。因为大战兴起,以去年宋朝的可怜财政,以及大量的灾民,那会很危险的。

但以后财政缓过来,可以适度地用兵,至少能在边境做一些自卫反击战。否则宋朝就会滑向另一个可怕的边缘,积弱!

这才是最理性的答案。

富弼这个答案算什么?连立功将士都不赏,也不言兵,坐等着挨打啊?若那样,也不用二十年了,恐怕十年之后,陕西再也不是宋朝的陕西!

所以这次会面赵顼不是很满意,于是略留了留,便让富弼去汝州了。

因此赵顼又找到他的新老师王安石。

富弼答案不满意,看看王安石有没有好答案,又问治术。

王安石答道:“择术为先。”

这个能懂一点,也就是少讲大道理,得有具体的方法。

赵顼沉思了一下又问:“唐太宗何如?”

“陛下当法尧舜,何必以唐太宗为榜样。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只是未世学者都不知道,以为高不可及耳。”赵顼有点雷,大半天才说道:“卿可谓责难于君哉。”

咱们来点实际的吧,能做一个唐太宗就很满意了,唐太宗还不行,非要什么尧舜。你不是为难朕吗?又过了大半天问:“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

这一回王安石终于答了一些。

但没有答多。为何?他也才来京城,有点搞不清楚情况,并且正在与韩维、韩绛、吕公著交好,希望他们捧自己上位呢。

因此第二天赵顼又对王安石说道:“昨天阅卿奏书,所条众失,卿必已一一经画,试为朕详言施设之方案。”

王安石说道:“仓促列数则不可尽善,臣还是希望陛下以讲学为事,讲学既明,则施设之方不言而自喻。”

好吧,那你就慢慢想吧。

实际赵顼还真想错了,王安石不是慢慢想,他还在继续等待着时机。现在不是到说的时候!他的资历官职也不够!

但在赵顼心中,反而王巨益重。

比如西夏。

大家担心得不得了,这肯定激怒了西夏,大战一起,宋朝现在的财政如何了得。事实结果呢?郭逵去了延州,一改陆诜的做法,直接追查是西夏何人杀害杨定的,查了出来,李崇贵,韩道喜。然后移文到西夏,不行,你们西夏这两人杀害了我大宋官员,一定要交出来。

结果西夏派薛宗道将这两人带到京城,然后请宋朝册封李秉常。不是要人吗,我们交人。但有一条,我们杀杨定是有原因的,薛宗道便将杨定出使的丑态说了出来。

没有这个把柄,我们如何能胁迫他到边境商议?他收了我们西夏大批的钱帛,然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不当杀。

赵顼抱脑袋了,这就是朕赏识的勇敢大臣杨定?

算了,杀了就杀了吧,而且西夏也不索要绥州了,于是这才行册礼。

毕竟这时候宋朝仍没有充足财政与西夏交恶。

实际这就暴露了一个问题,西夏现在情况也不好,因此宋朝一断岁赐,一关互市,西夏人傻眼了。这才不甘心的默认了宋朝侵占了绥州。

果如王巨所料!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在秦州的西侧就是熙河地区,实际就是唐朝的渭州地区。后来吐蕃扩张,渭州沦陷,于是唐朝将平谅改名为渭州,这个后来的渭州才是宋朝的渭州。原来的的那个渭州则成了古渭州。

宋朝是受虐型的,自两次北伐失败后,宋朝政策转向了内敛,对开边也不感兴趣。

吐蕃开始也不大老实,但被曹玮打寒了心,加上西夏扩张,迫于西夏之逼,宋朝与吐蕃形成了一个松散性质的联盟。因此对秦州西界的划分十分模糊。向宋朝表示诚服的美其名曰熟蕃,不诚服的美其名曰生蕃,但对生蕃也不强迫。只要大家不闹事就行了。

因此庆历战争时,秦凤路影响不大。

然而角厮啰年老,将国事交给董征处理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先是禹藏花麻投靠西夏。于是李谅祚举兵攻击董征,屯于古渭州城。其熟户向张方平求救。张方平饰楼橹为守城之备,尽籍诸县马,悉发下兵,以为防备。司马光上谏说张方平怯懦轻举,请加窜谪。所以赵顼受王巨影响,在大殿上才说出那番话,不打不好,打了也不好,你们让边臣如何做事!反正横也能挑出刺,竖也能挑出刺!

后来董征将李谅祚击败,古渭城又重回吐蕃人手中,不过董征大本营在湟州,无意经营这里,宋朝迫不得己,吐蕃人不要了,我们宋朝再不要,西夏人将古渭城占据了,接着南下,那就是洮州、岷州,那很不好……仗打到四川了,南丝绸之路也中断了,于是只好派兵防御。也就是说现在的古渭城又重新回到宋朝怀抱。

然而宋朝得到的只是古渭城,但北面全部成为禹藏花麻的地盘。

西夏人又与禹藏花麻联手,生生将秦州西北数百里之地的熟蕃掳走,掳成了空地。

宋朝询问,西夏人答道,与我们西夏无关,有本事你们打去。

当真无关?

因此迫于这种情况,以及西夏国力正是虚弱的时候,知秦州马仲甫看到这种情况,便写信给韩琦,于古渭城北面的散渡河畔筑一险堡,取名为筚篥城,与古渭堡形成联防作用。那么以后西夏就不易深入到秦州地界大肆掳掠。并且可以保护耕地,充军实而省粮运。

韩琦又派人仔细观察,认为是良策。

但他考虑到朝廷苟和的情况,于是先让在秦州的内官李立之上书说,秦凤路沿边累为西人侵掠,西蕃熟户日失藩篱之固。昔日郭逵在德顺军已筑治平、鹅川二寨,包入熟户疆土不少,若更修筚篥城一两处,则与古渭城相联,则成防御之势。

枢密院回话道,筚篥城是秦州熟户地土,将来与置一两处,连接古渭,又须添屯军马,计置粮草,则又成古渭城之患,增加无辜支出。况且西蕃本要为汉藩篱,若与筑城,令熟户自守,必知熟户不能自守,须籍汉兵。当有贼至,则汉兵当锋,熟户受庇。汉有余力则可,但虚内而事外,非今天之良计。前后有臣僚奏请,正是因为未施行,请细细商议以闻。

说白了,受害的只是蕃人,不值得筑城防卫。

韩琦只好亲自出马,写了一封长奏,一千多言,说汉兴图制匈奴,患其西兼诸羌,故表河列郡,谓之断匈奴右臂。我朝昔取一时之计,弃废兰州,因失断臂之势,故德明、元昊得以吞噬西蕃以至甘、凉、瓜、肃诸郡。至宝元初,终至僭号,一向攻胁秦渭诸蕃。近日夏人复将西市城修葺,建为保泰军,只与渭砦一百二十里——去汉界之近如此,前所未有。是以久在西垂谙边事者,皆谓城筚篥则与成鸡川、古渭通成御外之势,隔绝夏人吞噬秦渭诸蕃及瞎药、木征、青唐诸族之患。小可以北逼榆中,大可以向洮湟。

等等。

若是角厮啰在,那就算了。关健老角死了,熙河整乱了套,木征与西夏人眉来眼去,不置堡不行了。

吵了许久,文彦博怂了,别看韩琦下了,他坚持的事,自己敢不答应吗?

于是同意。

而且秦凤路有人,千古杨家将,秦凤路副总管,杨六郎的第三子杨文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