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暗黑大宋-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上次大顺城之战后,蔡公任是边州知州,姚兕继续呆在荔原堡,张玉到了河北仍是副总管,就算微臣年龄小,资历浅吧,章楶年龄小吗?陛下还真厚待功臣哪。”
虽然赵顼忙着变法,但确实是赵顼的失误。
然而王巨还给了赵顼面子,与皇帝无关,而是或多或少存在着的那份友情,不然王巨就要责问了,失败了必罚,打胜了还会有人找麻烦,又不赏赐,谁愿意替你上沙场奋战哪?
“这是朕的失误。”
有几人还是不满意的,不过大敌当前,也不敢触王巨眉头。
“那么微臣恳请陛下将章楶调到庆州担任签判。”
“这没问题。”
王巨心中更喜,有了章楶,这一战几乎就没任何问题了。
但还没有完,王巨扭头看着诸臣问:“诸公,下官有一件事不大明白,薛仁贵于天山坑杀了十万铁勒降俘,年老之时,薛仁贵仅是摘下面甲,就让突厥人狼狈逃跑。但在天山杀俘之后,薛仁贵遭到大臣们弹劾,因此去了大非川,施以仁政,结果吐谷浑不但不感恩,相反的与吐蕃联手,将薛仁贵大败。这是何故?”
“王巨,你休得胡说,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乃是与郭待封不和之故也。”司马光道。
王巨不会与司马光谈历史的,那是纯找抽的,再说他也不是非得要学习薛仁贵坑杀降俘,王巨也不会那么残忍的,只是克押战俘,让他们做矿奴罢了,因此王巨转换话题道:“司马公,那么下官如果再抓获了战俘,应当如何处理,或者说再将他们释放回去,让他们继续入侵我朝?”
“西夏入侵,乃是边境将、臣生事也。”
“仁宗末年,先帝之时,我朝边境大臣将士有谁生事?”
这个问题得谈好,现在王巨手中有兵在将,底气更足,万一在守住大顺城与庆州的情况下,还能取得胜利,这个降俘立即就成了问题。
而且往后看,这个以德报怨,成了何等的错误,就象倭国,大清支持了大量银两去救灾,倭国灾情缓过来了,立即入侵大清。
就象黑缅,一带一路,替他们国家致富,可人家回报的却是一发发炮弹。
或如那个南方的交趾,东北的金三。
这些个傻事做得太多太多。就算是下大棋吧,但被这些小国家一次次地虐,让老百姓怎么想?
相反的,刘仁轨那一战,将倭人杀得丢盔卸甲,倭人反而连派使者前来大唐,将唐朝当成了亲爹。
所以对这些异族不凶狠是不行的。
“王巨,你想要杀俘,可知白起的下场?”
白起之死与杀俘有什么关系?但王巨也有话回:“司马光,白起下场很惨是事实,然而薛仁贵呢?多子多孙,后代多成了唐朝重臣,又得到了什么不好的报应?”
文彦博立即替司马光打圆场,道:“王巨,杀俘终是不详。”
“文公,我说过我要杀俘吗?只是让他们去坑矿做苦力,偿还屡屡侵犯之债,偿还我朝边民的血债!”
俺这个战俘卖定了!
赵顼想摇头,你就是想处理战俘,也不能在延和殿公开吼出来吧,他说道:“王卿,此事勿要再议。”
“陛下,有的话必须先说开,如果臣将庆州守住,也不要陛下论功请赏,只要诸公不要对微臣吹毛求疵就行了。那不是伤害微臣,而是伤害所有替大宋浴血奋战的将士之心。”
“朕非是昏君。”
“陛下非是昏君,可满朝堂的君子,微臣这个小人真害怕啊。”
吴充道:“王巨,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请别要再三侮辱君子这个词眼。”
“吴公,我侮辱了吗?我别的不说,只说教育,夫子说有教无类,这是何等的胸怀。我拜恩师为师之前,程勘曾写信给恩师,对我评价很是恶劣,这一度让恩师差一点拒绝了我,最后恩师知道我做不到温良谦让,仍将我收为门生,这又是何等的包容胸怀?民间谚语,家和万事兴,家如此,国亦如此,国家大臣不和,如何兴盛?”
“我不说君子温润,温润似玉吧,只说这个包容二字,试问有几个以君子自居的做到了。为何刚才听到陛下授命时,下官明知道此去风险多多,最终没有拒绝。因为下官很想离开京城!为何?不支持变法,介甫公未必会喜之。不支持反对变法,文公不喜之。二公还算不错的,虽不喜,但不会刻意打压下官。然而陈襄等人呢?大家都想国家好,为何不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却偏偏一昧攻击,甚至造谣诬蔑,煽风点火,使国家骚动不休?”
反正王巨死活将君子这个词往死里踩了。
但是王巨说这番话还是有用意的,至少赢得许多不那么太腹黑的大臣欣赏,这会为将来打下一个好底子。虽然文彦博与王安石会不喜,可等到自己真正上位之时,这两人还能混京城吗?
吴充也不好说了,王珪道:“说得好啊说得好。”
赵顼眼看王巨越扯越远,尽管刚才这番话也是好心,于是打断了王巨的话,问:“王卿,你还有什么请求?”
“没了。”王巨道。
要么就是武器,要么就是粮草物资,武器,现在王巨就在军器监,比任何人都请楚,能用的器甲无疑会全部拨出来。
至于钱帛粮草物资,只要自己要求不过份,这时候,谁敢为难?
王巨虽然拿捏了一把,但也不过请求了两员大将,一个签判,然后打了一个预防针,即便那个差官,也说好是临时授命。
在三十万庞大的敌寇面前,自己又时间仓促,兵力有限,这些个要求真的不过份。
王安石道:“那就写诏书吧。”
得快点将授命下达到王巨手中,王巨接受了授令,那么想推也推不了了。
军事上王安石同样不善长,但这一战如果大败,丢失了庆州,整个变法将会被打断。所以此事早做决定早好。
王巨接受了任命,但真的将赵顼好心提升的职官阶官一起拒绝了。
随后王巨去了枢密院,他领手庆州战事,得要了解更多的情报,这必须去西府。然后还要去三司,后勤。
许久,王巨从三司走了出来,看着阴沉的天空,心中想:李复圭啊李复圭,不好意思了,俺要抢走你功劳了。
这是王巨的想法,实际李复圭得知到情况后,听闻王巨将他换掉,差一点乐得在梦中大笑。
第458章胃口好
不过王巨还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时间。
西夏扬言集兵三十万,可能会多,可能会少,越多王巨压力越大,但西夏集结的兵力越多,时间就越慢,这么多兵力的调动,吃的喝的住的,特别是在这个天寒地冻之时,后勤调动格外困难。
这个困难宋朝同样有之,并且更严重,原因很简单,若是从后方调兵,宋军行军速度比较慢,距离上也更远,后勤更是如此。
自己还必须要在会战之前数天内赶到庆州交接。这个时间还不能早,梁氏这时进攻大顺城还有一个原因王巨未说,那就是李复圭看上去,几乎是一个对军事完全不懂的主。可西夏对自己很忌惮的,不然都不会派人刺杀自己,梁氏若是听到自己替代了李复圭,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转攻其他地区,但这个可能不大,因为一旦准备妥当,不仅是军队,还有大量的后勤物资,这是几十万军队的物资,如何转移?所以只有第二种可能,加强力量。
这个可能王巨也不想要的,当真兵力多了,反而好对付了?
也不能晚,晚了交接后,自己来不及布置。
然而天知道西夏人什么时候发起总攻呢?
如果时间来得及,王巨还有一个办法,他在后方谋划准备,筹备物资,然后与李复圭用快信沟通,遥控李复圭将庆州的兵力布置下去。
但那来的时间。
西夏在这个天气下运输物资是很慢,不过消息传到韩韫,再传到王巨手中,可能早过去一个月了。在这里,王巨也有一句话没有说,为何得到这则消息,那是王巨刻意的嘱咐,自从李复圭让李信出兵闹讹堡后,王巨便写信,让韩韫收买那边的私商,正好庆州现在成了私酒重要的流通渠道,所以韩韫才得到这则消息。但就是如此,也过去很长时间了。
况且在朝堂又耽搁了十来天。
说不定王巨还未到庆州,大战便已爆发。
“效率啊,”王巨悲叹。
但不因为这一番磨蹭,导致火烧眉毛,怎么可能让他去庆州?
王巨持着西府的命令,再度来到军器监。
“恭贺恭贺,”张若水道。
“你消息倒也灵通。”
张若水嘿嘿一笑。
“张都知,你我不是外人,恭贺的啥就不要说了,难道你真以为我去庆州是好差事?”王巨故意愁眉苦脸地说:“这是西府的敕令,立即派人将库存的器甲调出来,日夜不停,运向三原。”
走水路那是不可能了,江河全部冰封了。
运到庆州那也不可能了,太远,时间来不及。
所以必须先运到三原,装备给那几万保捷军,余下的,再配合着,陆续运到庆州,投放战场。
这个时间必须快,前线反馈过来的消息,说梁氏派兵于各小路边境耀武扬威,故张声势,也就是这些兵力暂时还不能赶到白豹城。不过一月之内,西夏就可以完成所有兵力调动了,那时候正好在过元宵节,正是发起进攻的好时间。并且有前例,李元昊就是正月拿下金明寨,又于三川口发起会战的。
所以王巨用了一个日夜不停。
除了器甲,还有药材帐蓬辎车,御寒用的褥被石炭木炭,虽然这些与军器监无关,但同样得迅速筹集起来。
以及最重要的粮草。
当年修建郑白渠,发生了许多故事,但这一年,大家都看到了郑白渠的作用。
不仅郑白渠,王韶蔡挺以及郭逵种谔各自的屯田,都开始出产大量粮食,所以这一年战事不休,却没有从中原调运一两粮食,相反的,陕西各地依然有大量的储粮。王巨到三司看到账目后,心感幸运。但它们在陕西,却不在庆州,必须要运到庆州,而且以最快的速度运到庆州。要命的现在是腊月,江河冰封,陆路也不大好走,向阳的地方太阳一出来,道路泥泞不堪,向阴的地方,道路结了冰冻,人车上去,都会打滑。
而且这快要大过年了,想一想,随着一道道命令下到各州县,下面百姓的折腾。
但并没有结束,陕西虽储备了大量粮草,鄜延路的那边不能动,它们只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葫芦川与渭源地区无法动,太远,况且王韶也准备用兵熙河地区了。
因此真正能动的只有郑白渠,如果战事持续的时间长,郑白渠的储粮肯定不够,况且战后,庆州必然有大片地区重修,还得要从后方调运粮草。
只要从中原调运粮草,那个钱花得会比水淌得还要快。总之这一战结束后,会用掉无数钱帛。
张若水传下令去。
王巨写了一篇疏奏,推荐张若水接替自己职务。
他在军器监呆了十四个多月,花了无数心血,不能自己一走,又还了原。况且还有烟花呢。
“烟花……”王巨忽然将张若水喊过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这样就不怕有人说闲话了,”张若水顿了顿说:“子安,此去庆州,以你智慧,必能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那是三十万哪。”王巨又立即吊丧着脸。
“是啊,那是三十万敌寇啊。”张若水也喃喃道。不要打了,想一想就让人觉得可怕。
“张都知,军器监时至今天,是你我心血的结晶,今天就将它交给你了。”
这个也很不容易的,如今军器监的效率整整是原来的两倍。效率不提,如果制造出来的器甲全是豆腐渣,这个效率不要也罢。关健是质量,原先器甲质量合格的,几乎不足一半。但现在只要通过进库审核的,合格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
“放心吧。”
但王巨觉得还有事没有安排。
回到家,看到妻子女儿,忽然才想到那件事没有安排。
“妃儿,朝廷让我去庆州担任知州。”
“庆州知州?”妃儿不大相信地问。以王巨现在担任一个知州是不存在问题的,可得看什么州。比如开封府尹,王巨有资格担任么?再比如杭州,并州,或者延州庆州渭州。
“西夏人要入侵庆州,朝廷才有了这个授令。”王巨淡淡说道。但他没有说多少人入侵,然而瞒也瞒不住,早晚妻子必然知道夏军的数量,不过那时候自己早离开京城了。
“原来如此,妾身还以为官家是好心呢。”琼娘在边上道。
“官家有官家的难处,切莫以为是官家了,就可以任意妄为。不过有件事我要说一下,妃儿,正是天寒之时,加上我去庆州要备战,你暂时留在京城,等到战事结束,我派人接你与婵儿。”
婵儿就是王巨的女儿。
“官人,妾身就呆在庆州城带女儿,岂不是一样?也做了一个表率。”
“不一样,这次朝廷将郑白渠那几万保捷军也交给我了。”
“这几万保捷军置了就是打仗的,有什么不对?”
“妃儿,你想一想,这几万保捷军与我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
“我能不能让他们折服?”
这是毫无疑问了,不过妃儿与琼娘还不明白。
“我在庆州威望如何?”
“那又怎么样?”
“此外,我还向官家讨要了两个官职,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陕西路安抚使。”
有了这个差官,那么王巨最少有权处理环庆路数州所有民事、政事、经济、军事之权。但妃儿与琼娘还是不懂。
“如果再加上八万悍兵猛将呢?”
“官家不相信你吗?”
“不是官家不相信我,很多事,即便是官家,他也无能为力的。”
王巨不担心战前战中,在这个关健时候,那怕就是司马光,也不敢说什么。主要就在战后,不能前面结束战争,后面就将所有军队遣散吧,万一西夏反扑呢。或者说万一大败西夏军队,要不要扩大战果?
在那时候就有人做文章了。
所以妻子女儿妹妹弟弟一起留在京城做“人质”,就能堵住某些人的嘴巴。
关于这个人质,还有一段著名的对话,岳飞对赵构大吼,俺们家人全部在杭州,难道你不放心吗。
话外之音,就是俺们在前线替你的江山浴血奋战,反过来还要将家人放在杭州做人质,你这个老儿还要不放心,还要裁兵权。
话说得没错,可这是潜规则,你岳飞也不能公开吼出来哉。
所以王巨做了这个决定。
但也是临时的,这么多军队惨战,宋朝耗不起,西夏也耗不起。战争结束,宋朝必然会花掉海量的钱帛,西夏必然元气大伤。那么宋夏边境会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
那时候再将保捷军送回去,再说说不定王韶开边也会用到这支军队。
自己再辞去陕西安抚使之职,环庆路进入恢复期,那时再将妻儿接到庆州,则没人做文章了。
妃儿久久无言。
她心性单纯,但这一年来发生了那么多丑陋的朝争,也知道丈夫说的是可能会发生的事,许久她才说道:“官人,那你小心。”
还能说什么呢。
妃儿的话刚说完,吕惠卿、章惇与曾布联手来到王家。
“吉甫兄、子厚兄、子由兄,请坐,请坐。”王巨让他们坐下来,又让琼娘沏茶。
吕惠卿忽然说道:“子安,方才我们想到了一件事,如果子安此行顺利,大败夏军,会是如何?”
“你指的大败是什么大败?”
“将那三十万兵马全部吃掉。”吕惠卿狠狠地说。
“三十万?”琼娘惊得手中的茶壶都掉在地上。
“西夏扬言三十万,实际未必有三十万,况且他们陈边西陲,也不仅仅是针对庆州,”王巨平淡地说了一句,不能让家人担心的。
吕惠卿知道自己说漏了嘴,尴尬地喝茶。
“你们怎么产生这个想法?”
“子安,你是一个会创造奇迹的人。”章惇道。
王巨苦笑:“敢情你们一个个比我胃口还要好。”
第459章空谈吗?
吕惠卿道:“万一呢。”
章惇与曾布眼睛里都闪烁着异彩。
不要说西夏了,就如宋朝的承受能力,高梁河与岐沟关兵败后,也如天塌了一般。西夏用兵军费比宋朝少,但莫要忘了,西夏有多少人口,财政几何。
如果三十万兵马全部丢在庆州境内,西夏将面临空前危机。
王巨被这三个正在梦想的货,弄得啼笑皆非。
能不能将这三十万兵马全部坑掉了呢?
这要看双方力量的对比,不仅是兵力,如果那样,王巨也不用去庆州了,或者说西夏人也不用蹦达了,反正用人堆。
兵力只能说是决定胜负中最重要的一环,除了兵力,双方士兵的士气、军纪、对弓马的熟悉、战斗力、实战经验,主将的谋划、知人识人、调度指挥能力以及能否赏罚公正,天气、地形、后勤,以及后方的财政状况、君臣百姓支持与否,城防,器甲,皆能影响到战争的胜负。
这样看,那么这次会战差距在缩小。
然而不管如何,从牌面上还是西夏人占据优势的。
当然,如果主帅能力出众,那么就能将这个优势渐渐抹平。如果特别出众,比如让卫青、霍去病、韩信、李靖这些人来指挥,那么就能将这三十万敌人坑掉了。
毕竟除了兵力外,其他方面,宋军一方基本都占据优势的,是主场作战,地形熟悉,器甲精良,后勤充足,又是守城一方,兵力虽少,论个体战斗力也差了一些,但军纪上比西夏人更好。
但双方差距就是差距,就是换成长起来的章楶与秦州那个猛人前来,也做不到完全将这三十万兵马坑掉。
王巨自己同样做不到。
所以他头脑冷静地说:“吉甫兄,你别诱惑我,此次去西北,我还是抱着延和殿所说的那个宗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竭力保住庆州各堡砦不失,能保住就是胜利了。”
“但不妨可以假想一下。”曾布道。
王巨无语:“好,我们就来假想一下,以五万计算,如果我能守住庆州不失,又坑掉了西夏五万兵马,那等于是大捷了,这也是我最想要得到的结果。”
章惇额首,别看种谔在罗兀城打得威风,前前后后数场战役下来,也不过坑掉了西夏一万来兵马。不过他觉得王巨用了一个坑掉的词,很有意思,想了一想,不由一乐。
“这个结果,还不能让西夏人伤筋动骨,面对余下的二十五万大军,我更不能主动反击。然后再做一个打算,就是坑掉西夏人五万到十万兵马,我还是不能出击,这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了,想当初,我与蔡公那次大顺城会战,精心布划了那么久,付出了无比惨烈的牺牲,也不过坑掉了西夏五六万兵马。但如果真能坑掉西夏十万兵马,西夏人将会哀鸿遍野,宋夏边境也会换来漫长的和平。”
有了这个结果,对宋朝会很有利的,几个人都成了国家重臣,即便章惇现在的官职也比王巨略高,他们同样听到了一些内幕,朝廷准备开边河湟。
不能到时候两面作战吧,那得花多少钱帛,国家还有一个大坑未填起来呢。
“第三个结果便是我能坑掉西夏人十万到十五万兵马,这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至于坑掉十五万以上的敌人,你们想也不要想,除非李靖重生,吴起再世。不过就是这个结果,那也非同小可。西夏人等于折了近半兵马,到时候士气沮丧,我就可以带着将士主动反击了。这也就是你们所说的万一。”
“对啊,若是这种结果呢?”
“子厚兄,如果是这种结果,我们再往下推,我带领着大军追击,扩大战果。那么最理智的做法是什么?顺势与延州官兵联手将金汤城与白豹城拿下,然后兵进横山。到那时几乎也到了正月末,虽然江河还没有真正融化,但也可以筑城堡了。那么趁西夏疮痍满目之时,在横山连筑数堡,生生将横山切断,在横山插进一个钉子,以后可进可退,再也不象现在这样侷促。”
横山,几乎也成了所有宋人眼中的梦魇。
如果王巨能实现,这个意义非同小可,不仅大涨宋人士气,取得战略上的优势,而且将保安军与庆州联成一线,甚至大顺城都成了后方。
不过这只是一种假设罢了,虽然王巨暂时还没有具体的计划,但在他心中只是想利用地形之利,极大规模地杀伤敌人,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最好能坑掉五万夏兵。
“至于能不能兵进西夏,我可以继续做假设,打到那份上了,庆州八万兵马还剩下几何?”
“可以与延州渭州联手用兵。”
“好吧,那又以谁为首?”
渭州是蔡挺,王巨的老上司,不能让王巨位于蔡挺之上吧。那么以蔡挺为首,但延州呢,有韩绛与郭逵,韩绛是陕西宣抚使,又是平章事,别忘了郭逵,他也是西府副相。他们甘不甘心位于蔡挺之下。还有呢,长安的曾公亮,面对这样的大功,老曾若是红眼也来抢,到时候怎么办?
不用打,自己儿就乱掉了。
“即便几路能团结默契的联手,亡国在即,西夏人必然会疯狂的反扑,那样我朝大军损失会更惨重。试问国家财政如何?”
王巨从张若水哪里得知,今年国家尝还了三千万积欠。
赵顼即位第一年情况最恶劣的,大行得花钱,河北又大旱。前年情况也不大好,黄河河决。所以去年春节边上,赵顼打开内库,诸位,你们看,内库的钱帛也用没了。
不过从去年渐渐转好了,虽然黄河再次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