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暗黑大宋-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梁乙埋带着大军大摇大摆地扑向大顺城。
也不能怪他嚣张,虽然兵马还没有来齐,他帐下的兵力也达到了近九万兵马。
整个环庆路,包括王巨的那八十六营保捷,以及所有的强人壮马,合在一起,也没有他手下兵力多,至少能听从指挥的兵力,没有他手下兵力多。
为何,比如现在慕容族的强人壮马,能听从朝廷命令,参与这场大战吗?
或者一些上有老,下有小,又是家中独子者,又如一些老弱病残者,能忍心让他们上战场吗?
或者一些离主战场偏远的部族,比如环州的大后方,特别是宋夏交界之处的部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愿意配合宋军大战吗?
因此那个庞大的三万多壮马强人,顶多只能抽出一半人来。
所以这近九万兵马合在一起,在整个庆州几乎是一个无敌的存在。
大军迤逦向东而行,战鼓震天,旌旗蔽日。
眼看就要到大顺城的时候,前方斥候过来禀报:“大将军,大顺城前面出现了一些古怪的事物。”
来的时候,西夏还不知道宋朝有备,继续打着兵向保安军、延州的旗号,在金汤城集结,试图继续迷惑宋军。
但第一战必然是在大顺城。
上次大顺城之战后,蔡挺迫于大顺城前面的水濠浅,人几乎都能淌着过去,因此在前方置了水坝,又于水坝上建水寨,保护着这个水坝。
然而在这时间段里,这个水濠不起作用了,什么水濠也结上了厚厚的冰冻,足以跑马了。
但梁乙埋对能否拿下大顺城,信心还不是很大,至少想在第一战便拿下大顺城,他几乎没有任何信心。
因此计划是对大顺城发起几次试探性的进攻,看看能否围点打援。如果宋军不派援兵相救,先行将大顺城围困起来,再趁乱分兵去大顺城后方,使庆州境内更加混乱,再看那一堡砦虚弱,拿下此堡砦。
然后再静候另外两路发起进攻,或者配合着将安疆堡拿下,那么三路庞大的兵马,就会形成一个整体。
总之,这个后勤还是让梁乙埋头痛。
“什么古怪的事物?”
“一些古怪的墙。”那名斥候还没有说清楚,后面斥候又过来禀报:“大将军,前方开战了。”
如今大顺城兵力仍然很厚,两个旅将两个旅,二十二营兵力,此外还有从后方抽调过来的两千余人强人壮马,四百余名自愿参战的百姓。高敏那六营官兵不能算,有另外的安排,现在必须养精蓄锐。
窦舜卿盯着城外,城外西夏的前锋已经抵达,正在构建营寨。
“林广,能不能将他们击败?”
这不是王巨的计划安排,不过眼下确实是一个战机……
林广看着城外的敌人,兵力不少,即便是前行军,也有一万余人。要命的是后方敌人大部队随时能赶过来。想要出城迎战,必须在一个时辰里结束整个战斗。不过确实是一个机会,西夏人抑仗兵力优势,太嚣张大意了,又是跋涉而来,不算是长途,但在这个冰天雪地里行军,三军上下肯定很劳累的。
他想了想说:“窦公,行,不过我有一个要求,我率八旅将士出城痛击,随后请窦公在关健时候派兵支援。”
“好。”
两人简短对话后,林广迅速集结军队。
当真西夏九万兵马全部是吃素的?所以必须得快,那怕一分钟都是好的。
第472章迷宫(中)
西夏这支前行军,主要就是开路,兼扫除一些“障碍”,这也说明了宋夏两国将士的心态,自蔡挺王巨大顺城之战过后,两国军队的战斗力在渐渐转移。
但这支军队与中军离得不是很远,一路上风平浪静,就顺利来到大顺城下。因此这一万多前行军队根本就未想到宋军会出城袭击。
大顺城兵力似乎不少,可自己兵力也不差,并且浩浩荡荡的中军即将到来,宋军敢出城作战吗?
所以前行军主将都哆腊讹正在看那些奇怪的墙。
昨天还没有出现,一夜成墙?
墙不高,只有一丈有余,厚度嘛,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不过两尺。
正因为速度,决定了厚度,厚高又决定了高度。但这个原理,腊讹暂时还未想到了。
然而这些墙面积太广大了,整整将大顺城前面全部遮蔽住。
墙的前面又露出六十多道门。
“这会很麻烦,不知道撞木能不能将它们撞倒。”腊讹心想道。
因此腊讹又仔细地盯着这面巨大的墙看着,墙体还是褐色的泥土,非是那种粘合性很好的粘土,但除了泥土外,还有大量闪着晶莹剔透般光泽的冰晶。
“这真是奇思妙想。”腊讹终于看出一夜成墙的奥秘了。
那就是用普通的泥土和着水,再放在版具里,现在气温依然很低,只要经过一夜冻结,第二天拿掉版具,一面面坚固光滑的墙体便出现了。
当然,它不常见,顶多再过一个月,江河融化,这一面面光滑的墙体不用撞木去撞,便自己塌陷了。
但西夏大军能拖上一个月时间吗?
其实这个办法,也不是王巨首倡。
咸平二年冬天,契丹南侵,当时杨六郎在遂城,契丹攻之甚急,许多城墙摇摇欲坠,于是杨六郎召集城中所有丁壮,打来井水,又用井水
浇在城墙上。因为当时天气冷,水还没有滑下城墙,便结成了冰冻,辽人无法攀登,围困数日,被迫退去。杨六郎也因此功,迁任保州知州,并且在萧燕燕南下时,又建奇功。
两者性质是一样的,只因为形式不一样,所以方法略有区别,这种墙必须有几个时辰的冻结时间,开始还需要版具塑形固定。
至于是那种泥,重要吗?
甚至若有密封性好的版具,不用泥,全部用水都成。
这个墙就是西夏人马上要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脂讹只好继续看着里面弯弯扭扭的通道,墙重要,这些个通道更重要,似乎让他嗅到了隐隐杀机。
看到这里,他说道:“准备塔楼。”
得登上木塔,才能看到它的全部面目。
就在这时,大顺城的城门打开了,一队队宋朝官兵从里面涌出来。先是步兵,后是骑兵。
腊讹大叫道:“立即集结,准备防御。”
窦舜卿也站在城头上观看,略略皱了一下眉头。
他听从王巨建议,在大顺城下用冰墙做了一个大迷宫。这能很好保护大顺城的安全。
其实王巨还有其用意的,首先大顺城绝对绝对的不能失,一失,西夏主力军队连同供给便能扬长直入了。此外,它能很好地消耗一部分敌人。虽在京城里王巨说能守住诸堡砦不失便是大功,然而王巨内心可不想仅是保住诸堡砦的。
但开始时是不能爆发大会战的,敌人兵力多,势大,士气旺盛,若是这时便大会战,可能输得连裤子都没得穿。
所以开始主要任务是兵力的布置,消耗敌人的粮草与士气。
以拖为主,以打为辅。
那么这个拖的第一步主战场,也是重要的主战场就在大顺城。
因此有了一些特殊的安排。
然而正是因为这个迷宫,虽说宋军有专人带领着,不会在这里面迷失方向,但拖累了速度。
窦舜卿在城头上做着判断,一是耗,等敌人松懈,再扑出去,二是继续冲。不过敌人渐渐成形,宋军还在迷宫里钻。
他思来想去,喊来了几名指使,低声吩咐后说:“击鼓吹号。”
林广带着手下扑了出来。
他也感到了不妥的地方,因为敌人已经粗粗集结成型了。不过听到城头上的鼓号声,依然低喝道:“冲。”
几千宋军冲过水濠,脂讹忽然大喝:“盾牌,盾牌!”
他看到神臂弓了,可是宋军也扑过来了。
隔了两百步,随着林广用旗子挥舞了一下,宋军就停下冲刺,但也没有停下,只是从冲刺变成了小步向前。
只有少量盾牌,还没有放在前面,前面是两营神臂弓手,开始踩弓放箭。
窦舜卿做了一个手势,他也看到了在两营弓手的射击下,西夏人出现了伤亡。不过在主将指挥下,一些盾牌手开始列阵。
造成这原因有三,一是在迷宫里耽搁了一些时间。二是西夏主将能算上指挥有方。三就是士气。
总的现在来看,西夏士气不弱,毕竟人数太多了。这也恰如王巨所说。
随着一万多保捷加入前线各营,已经有了更多的将士知道王巨可能也来到了庆州,但为了保密,即便这些保捷军普通将士,也不知道王巨会担任什么官职,甚至大家还看到了王巨返回了宁州,以为王巨可能担任宁州知州或通判呢。至于李复圭,有几个将士相信李复圭能做到百战百胜?
加上敌人太多了,士气不是太旺盛。
因此这些弓手在射击时,心情紧张,心情紧张便会导致瞄不准,或者弓蹬不满便放了出去。
如果能个个瞄准,就会产生极大的杀伤力,几波射击下来,敌人士气立即会变得沮丧,后面普通弓弩手与其他兵种一涌而上,夹以骑兵冲刺。敌人就会慌乱,自己再让城中余下军队扑出去,一场大捷就有了。
但现在看起来,不大可能了。
不过打也打了,只好做出补救措施。
这时他又想到了燕达,燕达如何做到仅是五百骑兵,便能在三万西夏大军中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一般?
于是他又想到了王巨的旅将排名。
这个排名不仅是先后关系,还有兵力多少的问题,它代表着王巨对诸将能力的认可。甚至可能在战后瓜分功劳时,也能造成影响。
因此有人对这个排名略有不服,凭什么刘昌祚、王君万在前面,甚至种谊那个黄毛小子也排在了前面。
难道王巨真排错了吗?
林广则有些急,他又用旗子指挥着,三军往前逼。
毕竟神臂弓并没有全部装备,大多数士兵还是以以前的弓弩为主,只不过王巨所带来的大量弓弩,比以前的质量更合格,罕有劣制产品。但它们射程却是有限的。
既然两营神臂弓手不能杀退敌人,那么只好让普通的弓弩手顶上了。
但那样也意味着陷入僵持战,自己手下会出现大量伤亡。
然而这还不是致命的,随着起初的一些慌乱后,西夏人渐渐将盾牌手推到了最前面,后方的骑兵也在集结。
这个也不怕,就怕的是后面几万敌军即将到来。
似乎西夏人正是一个意图,仅是用盾牌紧逼,并没有想付出一些牺牲冲过来,短刃交接,立决胜负。
林广也想到了燕达的那次冲陷。
实际上那次冲陷,还远远不及燕达后来率领几千手下从罗兀城撤回绥德军城更可贵。那可是陷在茫茫数万敌军中,进行了长达近百里的撤退,想一想三川口与好水川是怎么失败的吧。就是这样,燕达还将一半以下的手下平安带回了绥德军城。这个难度可不要太高。
不过林广想一想也放弃了,他才没有这把握呢。
林广头痛,腊讹现在更加头痛,因为自大顺城中又冲出来数千宋军,而且他又看到了有近千人手持着那种犀利的新式弓弩。
宋朝器甲装备不足,西夏人器甲装备更不足,包括盾牌。
似乎城中的宋朝主将也察觉到自己军中这一弊病,将近千持着神臂弓的宋军分成了一左一右两路。
腊讹心中犹豫不决,眼看城中的那些宋朝将士又钻到了那些个冰墙里面,他终于下了一个狠心说道:“撤退。”
虽说不久中军就会来到,但大顺城中的宋军兵力也不少,如果自己大败,连带着冲散了中军,说不定宋军就能完成一次成功的逆杀。西夏这次举国之力来攻庆州,能允许失败吗?
所以都哆腊讹做了一个稳妥的决定。
“怎么就撤退了?”林广有些茫然,这时他就听到城头用号角发布的命令,稍做追击,立即打扫战场撤回来。
那就听从命令吧。
于是大顺城第一战草草结束,西夏人虽有伤亡,但不多,不足两百人。损失也不大,仅损失了少许粮草物资辎重。宋朝伤亡更小,仅是数十人。
窦舜卿与高敏、林广眼中都出现了一丝慎重,这一战伤亡皆不大,但通过这一战能看出许多问题,如果小视西夏人,说不定这次浩大的战役,会出现大麻烦。
但另一边都哆腊讹比窦林高三人更慎重。
他撤了回来,虽没有大败,可是梁乙埋不喜。都哆腊讹也知道梁乙埋肯定不高兴,但他尽忠尽职地说了经过,又道:“看来宋朝那种强弩开始大横模装备了,大将军,不可不防哪。”
“那么都哆将军,宋军已经全部装备了吗?”宋吉在边上问。
“没有,仅少数人装备了。”
“知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
“它对臂力要求很强,而且造价昂贵。并且到了近身之时,它是神臂弓好,还是普通民弓好,有区别吗?”
宋吉说对了一半,虽然经过改造,现在的神臂弓仍不是所有士兵都能拉起来的。而且与真正的弓相比,它必须用脚蹬满,所以速度上要略慢一点。并且对材料要求很挑剔,加上造价贵,这注定了永远不可能替换宋军所有的弓箭。
所以后世有人用神臂弓鄙夷欧洲长弓,这也是不对的,两者各有其优点,也各有其缺点。至少神臂弓只能成为战场上的一大杀器,但不能真正决定整个战场的胜败。
不过这一战,西夏人可不是仅面临着神臂弓。
当然,现在谁也不能猜出最后的结果,毕竟西夏军队数量太庞大了,以至于死了一百来人,就象死了一百来只蚂蚁一般。
都哆腊讹不好再说什么了,再说下去就是替自己撤退的狡辨,他又说道:“大将军,另外还要注意的是那个墙。”
第473章迷宫(下)
“高都监,你明天一定要小心。”窦舜卿说道。
黄畈心中冷哼,明公让你出击了吗,现在出击了,前倨后恭了,打击士气了,开心了。
这里便是真正嫡系了,黄畈他们都是来自郑白渠的保捷军。所以对王巨忠心,但对窦舜卿等将,也就那么一回事了。
其实王巨与章楶虽合谋良久,制订的也是一个大约的方案,并没有制止各旅将的临时授命调动与作战,更不要说窦舜卿乃是环庆路的三号长官。
打一打,还是有好处的,最少能提前预热。至于会不会影响到士气,马上下面一战开始,士气也自动就涨了上来。除非方才那一战大败,那才会影响到王巨制订的计划。
窦高二人都没有注意,高敏郑重地点点头。
西夏主力部队到了大顺城外。
梁乙埋也正看着这一面面巨大的冰墙。
他问了一句:“如果将这些墙推倒,对我们会不会有利?”
都哆腊讹道:“若能做到,肯定会有利。想攻大顺城,最大的困难便是大顺城倚山修建,居高临下,滚石檑木一放,就立即给我军带来严重的伤亡。”
会带来多少伤亡,梁乙埋是知道的,上次大顺城那一战被宋人打惨了。
“不过若能全部推倒,虽然攻城时会成为我军的绊脚石,不过也能有效地阻挡敌人的滚石檑木。甚至可以让士兵将它堆积起来,搭成一个个小土坡,与宋军齐射。”
“那么就发起进攻。”梁乙埋道。
这次他可是信心满满,即便他这一支军队,还没有来齐呢,现在手中的兵力就达到了八九万人,尽管有许多人是半役半兵、专门用来押运后勤的民兵,但那也是一支庞大的军队了。况且这支军队才是一个开始。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
天色临近黄昏,必须要建起营帐了,但那也没有关系,梁乙埋手中有足够的兵力可用,一部分后勤兵搭建营帐,埋锅做饭,又抽出近万人,准备发起进攻。
林广看了看昏暗的暮色,道:“好时机。”
随着窦舜卿便下令,又有无数宋兵从城中涌出,涌到冰墙里面。
接着窦舜卿站在城头上发笑,西夏人出军了,西夏人出动攻城器械了,有撞木,有撞车。但看着这些简陋的撞木撞车,让窦舜卿不由得不笑。
当然,这不大好说的,以西夏人攻城的本领,只要大顺城的守将不是太昏庸,他们是拿大顺城无能为力的,但庆州境内各个堡砦坚固性各不相同,西夏人拿不下大顺城,但只要将大顺城后方的近半堡砦拿下,又夺得旷野上的优势,余下各个堡砦再坚固,却困在西夏茫茫军海里,并且又让西夏人得到大量物资与粮草,那么最后庆州都能丢失。
不过现在窦舜卿不是很担心,因为王巨来了,顶多担心能不能真正打败敌人,或者得付出多大的伤亡。
西夏人推着撞车,抬着撞木,逼向这个冰墙,准确地说是逼向这个超级大迷宫。
六十四个冰门闪出大批宋军。
梁乙埋亲自坐镇指挥,随着旗帜舞动,盾牌手上前掩护。
窦舜卿也随之下令。
千箭齐发。
如宋吉所说的,宋朝神臂弓数量太少了。就是数量多,因为它的种种挑剔,也无法全部装备。而且到了野外,依然是骑兵的天下。甚至就是王巨的推动,未来几百年里,一支灵活迅速强大的弯弓精骑,仍然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兵种。
不过神臂弓的犀利仍让许多西夏人咂舌。有的箭矢居然生生洞穿了盾牌,继续冲向西夏人的身体里。这让西夏进攻的将士出现了一些伤亡,但因为数量少,仍不能阻止西夏人向冰墙逼近。
眼看有许多人进入了水濠,离冰墙仅是一步之遥,窦舜卿这才下令。随着令下,冰墙里的士兵将准备好的木架搁在冰墙下,一个个爬上木架。眨眼之间,几百步冰墙后面出现了无数的弓弩手。
号角吹响,万箭齐发。
要命的因为蔡挺建了水寨,使得这道水濠变得既深又广,西夏人在上面行走,不时地打滑,走都走不稳了,哪里能快得起来。
现在万箭齐发,全方位的发射,尽管非是神臂弓,但也是优良的黑漆弓,真正质量合格的复合弓,杀伤的射程也几达近百步了。
西夏人哪里有这么多盾牌可供掩护,就在梁乙埋发呆时,在宋军两波射击下,无数夏兵倒在血泊中,倒在水濠的冰块上,又有一些人见势不妙,匆匆忙忙地向回逃。
“撤,撤。”梁乙埋狼狈地叫喊着。
听到撤退的号令声,这些夏兵都不顾撞车撞木了,扭头就往回跑。
而宋军则是从容地从冰墙后面钻出来,抬起濠边的撞木,推着撞车,又回到了那个冰墙后面。甚至有人在从容打扫战场,从牺牲的西夏兵士身上扒下铠甲,拿走武器。
接着又有一个大嗓门的兵士从后面闪出来,大声喊道:“梁乙埋,你这个手下败将,快回家吃你姐的奶水吧。”
他的姐姐就是梁太后。
西夏有让人悲催的收继婚,也就是象原来匈奴人那种传统的恶俗,父亲死了,继母能成为儿子的妻子,哥哥死了,嫂子则是弟弟的妻子。但也排斥同姓族婚。
梁乙埋只比梁太后小一岁,当然他不可能去吃梁太后的奶水,这是耻笑梁氏的淫乱。
但这种事情……比如萧燕燕,比如武则天……真有点不大好说。
不过放在这里,则是很管用了。
梁乙埋气得哇哇直叫。
“大将军,不能急啊。”宋吉连忙劝道。
“难道让宋人羞侮于我?”
另一员偏将骨勒逋则说道:“大将军,宋学士之言极是,这时更要冷静,想要威胁大顺城,虽必须拆掉这些冰墙,但要有拆的方法。”
“什么方法?”
“必须派上更多的军队,进入冰墙中,里应外合,将这些冰墙才能拆掉,否则宋军站在冰墙后面,我军在冰河上又站不稳,无法拆掉这些冰墙的。”
他的言外之意,那就得付出更多的牺牲。
都哆腊讹感到不妥,但除了这个计策外,他也想不出好计策。如果这么多军队到来,都不能对大顺城产生一丝威胁,那确实是太打击士气了。
梁乙埋没有想很多,说道:“就如此吧,下令进攻。”
这一回西夏派上三万大军发起了进攻,前面更是排起了一排盾墙。
黑压压的军队又再度涌了过来。
冰墙后面的弓箭不停地放,不停地有西夏兵士倒下。终于有人到了冰墙的门口之处。
后面的西夏三军看到那队人马,在门口处与宋军交战,传出了一片欢呼声。梁乙埋也紧紧握了一下拳头。这就是兵力优势的好处!
面对着西夏人的压迫,窦舜卿不得不吹响号角。
宋军开始向回撤,但没有撤出这个迷宫,只是撤到了迷宫的后面。
这一撤,终于让越来越多的夏兵成功涌入到冰墙里。但他们钻进去,也傻眼了,哪里才是出口啊?但也没有关系,一力降十会。管它里面的通道有多复杂,一律拆掉就是。
后面的撞车撞木再度涌来。
就在这时,窦舜卿忽然挥舞了一面旗帜,旗子上画着一团火。
接着大顺城的北面偏离于战场的角落里涌出几百名兵士,他们抬着一个个大罐子。来到水濠边,将这些大罐子一个个扔到濠面上。跟着,一团团褐色的液体在冰面上迅速扩散。
“宋人在做什么?”梁乙埋问。
不但他感到古怪,连前线的夏兵同样也感到古怪,只不过他们鼻子里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但这些液体是做什么的,还真不知道,居然有士兵好奇地用手沾了沾,试图分辨出它究竟是什么。
大顺城建设了水坝,抬高水位,理论上正面的水濠水位线是持平,但实际它还在流动,并且是北高南低,只不过因为差距不大,肉眼难以察觉。而且此时又吹着西北风,这些油渍迅速向南边的濠面扩散。
梁乙埋隐隐感到不妙,宋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