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暗黑大宋-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也只是一个大约的方案。
这就象王全彬与刘光义进攻蜀国一样,临行前赵匡胤给了刘光义监军曹彬一个锦囊,让他到临近夔州时拆开。刘光义逼近了夔州,曹彬拆开锦囊,上面赵匡胤吩咐他们立即上岸。那么就上岸吧,一路西冲。蜀军还以为宋军继续从水路西上,在夔州江面上布了一道浮桥,还加重了三道栅栏,同时夹江列炮,就是列布了大量的投石机。谁知道宋军几乎都没有派斥候打探,便迅速泊船上岸冲过来了,结果蜀国这道布置根本不管用,防线失守。
所以后人反复用这件事来说事,说赵匡义不干掉了赵匡胤,也许北宋就不会那么软弱了。
也许吧。
不过当真赵匡胤看看地图,就能决胜千里之外?若那样,为什么没有看看地图,就将南唐拿下?那一仗打得好险,差一点就打算退军了。还有太原,赵匡胤亲自攻打,也没有拿下。
因此即便章王二全结合,同样也不可能那么夸张。不过两人头脑都很清醒,也没有打算就这样能决胜千里之外。只能说将大约的方案制订出来。
同时王巨又派了大量斥候,暗中前去前线打探,也包括环州,环州的慕容。当时也没有想到其他,打探的主要是慕容对宋朝的态度,毕竟若是慕容支持,无疑会增加许多实力,他们在环州影响力太大了。既然盯住了慕容,那么肯定盯着慕容的一些刺头儿。这个原来王巨与章楶都在庆州,虽然对环州没有对庆州那样熟悉,但了解一些。
并且刘昌祚对斥候同样重视,也刻意地训练了很长时间。结果在这些斥候无孔不入的打探下,打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
但这个斥候也没有确认。
后来交接前王巨在那山谷里露面。
但只能说各营指使知道王巨交接了,并且必须向他们手下隐瞒。至于具体的计划,他们不大清楚,包括各个旅将在内也不大清楚。王巨只说了一部分,然后听他们的意见,决策者依然是王巨与章楶。但也很正常,不然何来区别帅将?更不要说还没有确认的慕容了,说出来只能让大家空增烦恼,于事无益。
所以在前天邸报上,王巨标出的敌人行军路线,从淮安镇到雪泥堡的路线仍是虚线。
如果没有部分慕容背叛侧应,即便仁多零丁手中兵强马壮,也未必能拿下环州,反而与整个主力部队脱节。
因此当时的估计,仁多零丁必然对美利堡发起进攻的,雪泥堡还是一个未知数。
打通了美利堡,就能与柔远寨下的梁乙埋主力军队联系在一起。不过那样,美利堡面对的压力更沉重,并且他们要坚持到高敏行动的一天后,现在还是两天。但仁多零丁若早来一天,那么就要坚持三天,早来两天,那么可能要坚持四天。
当然,美利堡布置更完善一点,但那无妨,这是西夏人必然的进攻重心,无论宋朝再布防,仁多零丁不会奇怪。
其实东谷砦这一劫同样躲不过,那就是明天……
然而还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斥候打探的消息是正确的,那么仁多零丁必然进攻雪泥堡。这个后果就是只有种古来营救,就是种古不营救,西夏兵临西谷砦下,种古还必须要派出援兵来救援。
环州本来兵力空虚,只要抽出几营官兵来援助,那么会更加空虚。
那时候慕容就能发作了,别忘了,雪泥堡还有一条崎岖的小道直通环州,正常情况下,西夏人不会走这条小道的。然而后面有慕容背叛,两军夹进,环州必失。
“那为什么我们不能提前布防?”一个都头问。
“怎么布防?即便仁多零丁是偏军,他们也有七八万大军,纵然兵分两路,也远胜于环州的兵力。只要我们在雪泥堡布防,西夏人便会得知,况且仁多零丁非是梁乙埋之流的将领。只要他们分兵归德川路,到时候这些布防又起什么作用?解决方法不是布防,也无法布防,真正的祸根乃是这一部分慕容。”
“我明白了,明天种知军率军来营救,后方兵力空虚,那么……”
“这就对了,所以章通判让你们无论如何,要坚持两天。先将后方的祸根问题解决,你们就不退守西谷砦,后天听到消息后,他也不会强攻雪泥堡了。”
但这是不可能的,等到仁多零丁听到消息再确认消息,那也到了后天下午,明天都坚持不下来了,况且论后天。
“可若是这样,明天他们的进攻会更猛烈……”魏庆宗担忧地说。
“这也是必然,不过我来就是为了这件事。请大家立即将重伤兵组织起来,到三更后我将真相揭开。”
第491章这个夜晚不平静(下)
“郭钤辖,说说吧。”江颛央求道。
“你们知道我是怎么进入雪泥堡的吗?”郭庆问。
此时雪泥堡几乎团团被西夏人围困,只有后面临着延庆水畔的一座山没有困死,雪泥堡便是倚据这座山修建起来的,西夏人也没办法将兵力困到山顶上。
不过山的背后比较陡峭,西夏人也不怕宋军从这个山后逃跑。再说,就是用放下绳子,又能跑到哪儿?但江颛还是猜了出来:“从山后上来的?”
“正是。”郭庆道。
这也不容易的,一不能惊动西夏人,二必须爬上这个山,即便准备了一些工具,山后也有一些可支撑的树木,但在这个寒冷多冰的时季,想爬上来依然很困难。
“这次我带来了一百名悍卒,他们就在河对岸。到了四更时分,悄悄潜入到峰下登山入堡,再用绳子将伤员放下,随后派人将他们护送到后方疗伤。”
“为何不多派出一点人手?”
“多派出一点人手?怎么派啊?现在野外到处是游荡的斥候,大量援兵到来,当真他们不会注意?再说,明天堡中突然增加了近千官兵,夏人会不会察觉?那么他们会产生什么反映?我们要誓死守雪泥堡了,可誓死守住这个残堡为什么?仁多零丁大军未至,便收买了一些慕容酋长,一叶知秋,此人用兵如何当知之也。那么整个计划就打乱了。并且我们派的兵再多,有仁多零丁手中的兵力多吗?今天攻城是一万敌军,明天再加一万敌军呢?”
“但这点兵力,明天真守不住哪。”胡开道。
“明公知道,因此带来了一样物事,会给你们明天的守城增加条件。”
“什么物事?”
“四更后你们便知,大家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惨战呢。”郭庆说道。
雪泥堡这一天打得很辛苦,郭庆同样很辛苦。白天随章楶回到庆州,立即挑选一百名剽悍的强人,兵不多那就要精,并且也说了其难度,不过章楶当场拿出大量钱帛,奖励其家属。战后还要论赏,又承诺若是牺牲必有厚重的抚恤。不过来的不只是一百名强人,还有护送伤员回去的兵士,以及他的亲卫。
小息了一会,郭庆就带着他们赶路了,天黑时赶到五交镇,然后自河对岸小心地来到雪泥堡对面潜伏下来,郭庆立即入堡。但四更后安排妥当了,郭庆还要带着亲卫,立即赶到环州。
“只是这一战下来,还不知会剩下多少将士。”胡开道。
“是,明公也不忍。不过有明公主持,大家不用害怕以后的抚恤。并且早在几年前明公就向官家献策,让朝廷增置屯田式的边军,以减少国家支出。这一战过后,若能大捷,同样证明了明公之策是正确的。朝廷可能就会正式广置边军。到时候朝廷必缺少许多指使、都头。这些军职不仅要有武艺,还要有一定的实战经验。你们也打了一天,当明白训练与实战是有所不同的。只要你们明天能坚持下来,后面就会有许多升官的机会。但能不能升,升成什么官职,那就要看你们与你们手下各自战功了。”郭庆道。
王巨也不是画饼充饥式的安慰,而是事实。
不过若那样,这些人不一定能呆在陕西了,有的可能去了河东,有的可能去了河北,甚至少数还安排到了南方。
但那样也是值得的。
宋朝收入高哪,唐朝后期,经过杨炎的改革,国家一年纳钱只有九百二十五万缗,到宋太宗时纳钱是一千六百万缗,赵顼朝时纳钱是六千多万缗。
这是钱的比较,其他的收入如粮、草、帛、矿产等等,宋朝也是唐朝的数倍。但这个收入三分之二就用在军费上了,军费的三分之二便是用在兵饷上了。
普通士兵收入仍然不高,可是一个都头收入能达到普通士兵的五倍,一个指使能达到其十倍。就算在京城,也能过上小康生活了。所以那怕调到河北,能混成都头级别的中层武将,那也会让大伙开心万分的。
这条消息放出去,会激励士气的。
它也是郭庆向这些人泄露真相的用意,打得这么惨,相信三军士气都有些低落。若是连这些中层武将都失去了士气,明天也不用打了。
魏庆宗又道:“你们苦,还有人比你们更苦。”
“谁……我知道了。”魏庆宗忽然想到了某支军队。
四更眨眼来到。
雪泥堡不象庆州其他很多堡砦那样削山为城,它太小了,当时又根本未考虑到会有今天这一战,只能说它背靠着山。
魏宗庆先来到城头,得看敌人的动态。
这不是郭庆一人入城,而是一百人入城,并且还带来了一些物事,同时还要将大量的重伤员送出去。
一旦让敌人发现,就连郭庆都休想去环州了。
敌人大营静悄悄,只有一些少量的哨兵无精打采地靠山篝火上放哨。
白天这一战,宋军打惨了,但作为攻城的一方,西夏人损失更大,只不过他们是十倍的兵力,依然保持着更多的优势,甚至随着伤亡扩大,他们优势更多。
不过此刻一起进入了梦乡,大约估计堡中这点宋军是不敢袭营了。
魏宗庆又用望远镜看着远处,远处夏人置了哨所,但主要就监控西谷砦方向的道路。魏庆宗退下城,挥手道:“准备。”
大伙小心地将重伤员放下城,甚至用布将伤员的嘴巴堵住,这个挪动时,必然会牵动伤势的。随后余下的官兵一个个抬着伤员来到山顶,又小心地用绳子将伤员放下去。
魏宗庆不停地用望远镜盯着那几个哨所观看着敌人。这时,他与郭庆手心都涔出冷汗,省怕让敌人发现。
但还好,那几个哨所的哨兵始终没有注意到这一侧。可更危险的在后面。
郭庆从怀中措着了一面旗子,挥舞了几下。河对岸立即窜出近两百人。这也无奈,虽然章楶未到雪泥堡观战,但也料到了重伤员不会少,这些重伤员既然失去了战斗力,走路也不会很方便了,得抬着回去。所以除了送一百名勇士入城支援外,又派了近百人护送伤员回去。另外,他们还要携带“物事。”
近两百号人歪歪扭扭的从冰面上走过来,立即隐到山峰的背影处,一部分人将背包放下,又扶着那些重伤员回去。但这些仅是一部分伤员,完全失去战斗力的,才享受到这个待遇,象李平那样的伤势,都没有换下来,当然也没有办法换,那样换的话,最少得换走一半人了。山顶上的官兵继续用一道道绳子将这些生力军拉上来,还有那些背包。
魏宗庆打开背包,里面是许多小陶瓷瓶,一个瓷瓶不足两斤重,但数量不少,有三四千个。
郭庆又说明了它们的用法。
魏宗庆眼中有些狐疑,郭庆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
“原来是它……”
有了它们,再加上一百生力军,无疑是如虎添翼。可城中的兵力仍少得可怜,依然只有六百余人,明天继续会象恶梦一样。
然而后方的支持只能如此了。
郭庆未多说,继续看着那些人扶着重伤员离开,又看着这些人入堡,又时不时看着夜空那轮明月。月始缺,可这是下半弦的月亮,月光正是明亮的时刻。因此郭庆的一颗心始终也在悬着。
直到所有人一起撤走,他才长松了一口气说道:“老魏,我也走了。”
“一路保重。”
“你更要保重。”郭庆拉着魏宗庆的手说道,顺着绳子滑了下去,小心地走到对岸,然后从林中牵过他的战马,翻身上马,自小道向环州驰去。
这时他又幸庆今天的月光了,否则这条小道真难走啊,特别是在这黎明时分。这时,庆州战役也进入了黎明时刻,接下来的局面看上去会越来越糟糕。挺过去了,天就亮了,挺不过去,天就会漆黑一团。
另一边,有人对这个月亮恨之,有人则爱之。
“前面就是龙蟠镇,要不要息一会。”一名指使气喘吁吁地说。
“赵进,不能息,还有好几十里地要走呢。”刘昌祚道。
“可刘将军,你看看哪。”
这么远的道路,并且进入庆州地界后,八成是冰雪的崎岖山道,赶到这里,个个都人困马乏了。
刘昌祚扭头看了看大伙,说道:“集结。”
三军在这个土塬子上开始集结。
刘昌祚说:“各位,某知道你们很累,我同样也很累。”
传令兵一字一句传达下去。大家静静听着,为什么王巨将他与王君万两旅留在后方,那是最后的底牌,用来一决胜负的。各营的兵乃是表现最好的兵,并且王刘二人一直是他们的长官教官,相互熟悉了解,两人在军中也有着威望。但现在迫于无奈,只好让刘昌祚的旅调到凤川寨。
刘昌祚又说:“各位,我们此去,是因为西夏分出四万多兵力,进驻于荔原堡。明公害怕凤川寨有失,才将我们调往凤川寨。但据下午章通判送来的消息,夏寇早上就调出大量游骑,前去华池城与凤川寨打探,想来西夏人也得知了凤川寨兵力空虚的情况。而荔原堡到凤川寨不足五十里。敌人又有许多骑兵,如果他们明天早上分兵凤川寨,甚至中午就有先行军赶到凤川寨下。”
“也就是我们如果不抢在日午之前,抵达凤川寨下,到时候必与夏人在野外相遇。那时我们更加劳累,又是在野外,我们手中又只有简单的兵器,那怕敌寇派出数千骑兵向我们发起进攻,我们必会三军溃败。并且老天也给了我们帮助,让月色如此明亮,所以我们不能休息,必须还要以更快的速度赶路。当然,你们宁肯大败,被夏人屠杀,也要休息,那我就什么也不说了。”
谁不怕死?
别看好水川的宋军表现得那么壮烈,但如果有可能,他们同样也不想死。
这比什么激励都管用,三军都强忍着两腿的酸痛,继续上路。
“不过今天晚上的月色真好啊,”副将杨俊说道。
若不是这个月色,那么行军速度会更慢,时间同样变得更紧张。
另一边,则有人看着这月色,眉毛都拧成了一团。
九营官兵顺着河冰上飞快地前进着。
不过有的人悟性差,没有学好,所以时不时摔倒在地,然后发出一些响声。
种谊不停地低声说:“要小心,要小心。”
特别临近府城寨,这里离环州境内很近了,而顺着河流两边,陆续地都有一些村寨。只要有人看到了,指不准消息就传出去。
特别是这个月色,四千多人哪,在河中滑冰,多显眼哪。
“娘娘的,月色怎么这么亮?”种谊轻声骂了一句。
而且随着黎明到来,月色越来越亮,明亮的月光几乎都将星光隐了下去,四周的崇山群岭清晰可见。
但他还不是最苦恼的,最苦恼的是在安疆堡东边的那群人。
高敏看着头顶的夜空,都想扯一块布将这个亮饼子遮住……
第492章夜袭
高敏伏在山头上看着前面。
他心中最好的天气,那就是月黑风高,加上天气寒冷,又是四更时分,那么一下子冲入不防备的敌营,这近两万夏军便完全成了最美味的点心。
但现在不大可能了。
毕竟是在这个正月,草木萧凋之时,无法藏身,只要六营兵马临近,就能被敌人发现。
可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敌人一起睡醒了,那么三路兵马都危矣。
他潜行回来,低声对身后将士说道:“敌人睡得正香,不过月光好,可能我们接近时,随时能被发现。但这个无妨,就是他们发现了,到清醒、起来、披甲、找武器,还有一会儿,最少他们不可能做到保持阵型。”
主要是西夏人根本想不到后方会有一支消失的军队。
甚至在这一边他们都没有扎上一个哨所。
加上这个寒夜,还是一个好机会的。
“马上我们就要发起进攻,切记,不要弄出声响。等我号令下达,立即冲锋,但不管如何,保持住阵型,不能让敌人冲垮,那么我们就会取得一场辉煌的大捷。”
“喏。”六营官兵齐声答道。
“这一场自我朝立国以来罕有的大捷,就从我们手中开始吧。”
“喏。”
高敏带着六营官兵悄无声息地接近。
安疆堡城中的三军将士也在悄悄集结,只不过他们比城外这六营官兵心中更紧张。即便是后面这支夏军,兵力上也胜过了他们的总兵力。况且城外还有那么多的敌人,几乎都望不到尽头,大帐绵延数里,似乎要从安疆堡延伸到白豹城。
姚麟持着望远镜在城头观看。
高敏一行人已经被他发觉了,其实他也在蹙眉头,心想着这个月色真的很不好啊。然后他又看着敌人的哨兵,略略有些庆幸,离得有些远,并且高敏选择进攻方向的前面有一个矮峁,能遮挡一部分视线,也不知是不是高敏明智地选择的进攻地形。
越来越接。
那几个哨兵在说着话,说什么,姚麟肯定听不到的了。就是听到了,姚麟也未必能听懂,都是党项人,多半说的是党项语。
高敏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被姚麟发现,他已经潜行到峁顶上。这是一个小土峁,高不过数丈,好在安疆堡位于两条小河中间,堡前便是五条山溪对冲之所,因此树木茂盛,虽然叶子落光了,但枝干还在,能有一些阴影遮挡。他又扭过头,挥了挥手。
身后的士兵迅速向靠近,高敏说了一句:“准备冲锋,不过在他们未发现之前,步子轻一点。一旦发现,便立即大步冲陷。”
“喏。”六营官兵轻声答道。
“举起武器,随我来。”高敏猫着腰,冲向那个敞开的栅栏门。
姚麟也在下令:“准备打开城门。”
然后又用望远镜看着那几个哨兵,不知道他们正在谈论着什么,其中有几人脸上露出猥琐的笑容。
好!
最好你们都不要抬头。
但这是不可能的,几个人正在说着黄色笑话,其中有一人说道:“似乎有声音。”
“什么声音哪,疑神疑鬼的。”
相对于其他方向,也就是他们这一方向最安全了,后面是大顺城,可大顺城被团团围住,白天时游骑四面八方地搜山,不要说伏军了,就是一个宋朝斥候的影子都看不到。
“真有声音。”那个哨兵抬起头,忽然大叫道:“敌人。”
不过这时候他叫得太迟了,高敏同样在庆幸,因此直到现在才让他们发现,可自己已经离他们不足一百步了。
“冲。”高敏欣喜地说。
一百步,不足一百五十米,如果跑得快,只要十几秒钟就冲刺到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一宋军不是跑步选手,二是地上有冰雪,三是宋军全副披挂。不过一百步,也是一个很短的距离了,不管有多少外在原因,那也能很快地就冲到眼前了。虽然最好是月黑风高之夜,那样说不定派几十名身手好的悍卒能悄无声息地将这几句斥候干掉,再悄无声息地摸到敌营里。不过现在也给他们创造了有利的战机。
高敏身先士卒,第一个站起来冲。
一百步,那名哨兵在叫。
九十步,几个哨兵一起抬起头。
高敏借着篝火的火明,能看到他们脸上的惊愕害怕,甚至看到两个胆小的敌人吓得直哆嗦。
高敏却跑得更快,似乎这时他不是一名宦官,而是一名武艺高强的侠客,一名行动迅速的猿猴。
七十步,那几名士兵摸起武器,一名士兵摸着号角。
高敏挥手,两都士兵手中的弓箭立即飞射。
六十步,两百支箭齐齐落下,那名士兵刚刚将号角放在嘴边,身上就连续地中了四五箭,身边的箭支更多,箭多冲着他射的。不过有一名敌兵侥幸没有被射中。
五十步,那名士兵吓得往栅门里跑。
四十步,那名士兵已经跑到栅门里,就不知道刚才那几声惨叫,有没有惊醒里面的敌人。
“冲。”高敏低喝一声。
同时安疆堡的城门正在缓缓打开。
二十步,那名士兵已经跑到栅门后面,开始大叫起来:“有敌袭,有敌袭。”
他不停地在喊着,可喊了好几声,又立即向敌营里面跑去,因为高敏已经率领着六营宋军陆续闯到栅门里了。
“杀。”
有的敌人也被惊醒,可他们半睡半醒之时,宋军已经杀到了他们身前。
六营宋军,相比于如定哥的手下来说,并不多。但这种情况下,已经可能形成逆杀,况且还有堡中的更多宋军呢。
城门开始打开。
不过此时夏军的东营已经整个大乱,一个个营帐蓬被挑开,然后传出刀光剑影以及惨叫,有的帐蓬有火把,又让宋军顺势用火把将帐蓬点燃。
就在夏军错愕时,姚麟又带着手下从安疆堡杀出。
这种情形,不要说是如定哥,就是耶律休哥来了,也无法挽回败局。如定哥已经起来了,可他两眼茫然。
“撞。”
姚麟大喝一声。相比于高敏的顺利,他这边略略遇到了一些麻烦,看到他们出城,几十名哨兵立即跑到栅栏内将门关上。
也有许多夏军武装起来,不停地隔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