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庆宗又说道:“无妨,明公承诺过,无论伤亡,都会有优厚的抚恤,至于其他人,就等着升官发财吧。”

这一句话,才让大家脸上绽放出笑容。

实际魏庆宗心中依然有些不快,就算郭庆解释了,但多少提前通知一声吧,难道我会泄密不成?

所以小小地坑了王巨一下,你说过了,就得要做到。做不到,你以后还能不能在军中树立威信?至少环庆路的官兵会不会对你象以前那样折服?

…………

“这些小兔崽们还真争气啊。”王君万说。

一百六十多里地,走了二十七个多小时,并且是轻装上阵的,除了必备的铠甲武器外,余下的只带了路上所吃的干粮,以及火把,其他什么都没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小时只走六里地,其实不算快。

然而考虑到实际情况,这次行军同样创下了一个奇迹。

一是连续性的赶路,这时代,一天步行六七十里地,一般成年人都能轻松地做到。但连续性行军上百里之后,两腿就吃不消了。所以为什么王巨再三说高继勋以每日一百五十里的速度,行军到麟州,成了宋朝行军最快的一次,也是宋朝行军史上的一个奇迹。

况且这其中一半以上是山道,山道上还有冰雪,一走一滑。又是日夜不停地行军。

这说明苗授、刘昌祚、王君万与姚麟四人带领下,这支保捷军练了出来。现在就差的是实战,经过这次实战,这支保捷军能算是一支强军了,至少在宋军当中,他们都能拿得出手了。

但实际这也说明了王君万的性格问题,自大与自私……

现在每一步都很关健,就象昨天晚上,魏庆宗那边不重要?如果魏庆宗守不住雪泥堡,或者昨天夜里被敌人发现,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又会让王巨头痛。

只能说种谊那边要稍稍好一点,因为他们是在滑冰前进的,速度快,又是下半夜,即便有百姓看到了,说不定不相信自己眼睛,传出来的,多半是妖异的传言,未必会让前面的一些慕容相信。

高敏昨天夜里做得也不错,但高敏那边是最没有问题的,即便高敏有了问题,还有姚麟补救呢。关中二姚,那一个姚都不简单,只是姚麟暂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被所有人低估了。

但高敏同样被王巨低估了。

高敏难就难在下面……

那才是高敏最大的考验,也是王巨决定胜负的最重要一步棋。

今天晚上还有几个难关要过。

刘昌祚去了凤川砦,这必然会引起敌人注意。而后方并非象都哆腊讹所想的那样,前线一带夏人斥候是难以过去。不过过去了就过去了。原因简单,环庆路不是所有人都听从命令,撤了出来。只能说庆州境内前线留下的百姓很少,环州那边没有撤退的百姓却占据了一半以上。至于庆州境内,自凤川砦龙蟠县起,同样大多数百姓没有撤退。然后敌人真来了,还不知来了多少,动辄就是几万人,百姓怕了,今天撤退的百姓数量反而在激增。

只要敌人斥候摸过了前线,到了后方,便可以混水摸鱼,成功到达宁州境内,到了宁州,真相大白。马上就能破坏王巨的计划。

不过王巨运气真的很好,他不知道因为宋吉的一句话,梁乙埋让都哆腊讹立即攻打荔原堡,于是都哆腊讹便没有多想这件事……这个时间又让他赢回来。再过两三天,即便敌人知道了,那也无所谓。

这是今天第一关。

第二关雪泥堡里面副都头以上的将领,都知道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撤退时,必须他们全部撤走,要么战死,但不能因为重伤而让敌人抓去,否则敌人又会得到实际真相。这一关同样很难。

第三关,高敏那边会不会再做到象上次那样,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地摸过去……

第四关,种谊与郭庆能不能顺利将环州那边的问题迅速解决。

只有这四关全部通过,战斗才能顺利地向自己计划中的下一步发展。

不过暂时运气真的很好,特别是刘昌祚那支军队,如果昨天在他抵达之前,敌人的大部队就来到凤川砦下,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王君万又问:“明公,这个仁多零丁有没有怀疑环州那边……”

“不知道,恐怕他觉得有些不妙,但还没有那能力想明白,之所以派兵去美利堡,这是担心姚麟与高敏的军队抵达东谷砦后,分兵驻守美利堡,使得美利堡实力加强,不易攻破,那么两支军队就被我军隔阻。”

“如果不是美利堡太小了,还真能隔一隔……”

“就是不小,也不能隔,哪里地形不险恶,敌人两面都是大军,如果强行攻打,还会被攻破。就是不攻破,后路截断,高敏哪里压力就会激增。”

“是啊,这个宦官,这次要露大脸了。”

“哈哈哈,”王巨大笑:“不要小看了这个宦官,窦舜卿他们一再推荐。”

王巨对宋朝宦官真的不排斥,那怕是童贯。

许多人骂童贯弄了一个海上之盟,但当时谁能料到女真人那么厉害?随后没有攻破幽州,原因很多的,包括河北河东军末落,不能打了,西军到了河北去又不能适应。

包括耶律大石的军事才华,此人乃是一个岳飞级别的大将,甚至现在王巨手下的刘昌祚、苗授等人都不及之。最悲催的是契丹人将耶律大石放在幽州,光对付宋人了,而没有用他来对付女真人。如果说宿命的话,宋朝那是当有此一劫。

所以也不能全怪童贯,要知道当时主帅虽是童贯,副帅却是种师道,并且童贯给了种师道的领兵权与指挥权,并没有掣肘种师道。但种师道虽能打,哪里能及耶律大石。人家那是凭借一群散兵败将跑到西域生生创下一个大西辽的勇将,一般人能做到吗?在两宋风云中,第一能打的当数完颜阿骨打,次之才是岳飞与耶律大石,这两人军事才能相仿佛,但耶律大石绝不在岳飞之下。

当然,这也说明了许多问题,任何一个群体,权利都需要掣肘的,文臣不掣肘,就成了宋朝可恨的士大夫。武将不掣肘,就成了唐朝的藩镇割据。太监不掣肘,就成了明朝的阉党。外戚不掣肘就成了东汉的外戚专政。臭港不掣肘,就成就了一群灿灿……

至于仁多零丁,王巨看法倒也公正。

如果评价史上诸将综合的军事才能,白起、韩信、刘秀、李靖几人是钻石级别的,这一级别不会超过十人,甚至不会超过五人。即便岳飞、完颜阿骨打、耶律大石、刘裕、论钦陵、项羽等人,都不能挤进去。至于光武大帝刘秀,这才是被后人最轻视的军事家!

那么这些将领属于什么级别?黄金级别。

项羽不及韩信吗?真不及之。否则也不会容一个小刘邦在鸿沟僵持了那么多年。同样,若没有韩信参与,即便刘邦有张良萧何曹参樊哙,也未必能取得垓下大捷。

不过黄金级别的主将要稍多一点,包括李世民、乐毅、李牧、李绩、韦睿、班超、吴起、卫青、霍去病、冯异、裴行俭等人,当然,这其中有强有弱,卫青、霍去病、岳飞、论钦陵、吴起等人要靠前,裴行俭、冯异、安禄山等人要略略靠后。但这一级别的大将说多同样也不会有很多,不会超过四十人。

次之白银级别,包括耶律休哥、李继隆、章楶、王韶,这是北宋时的,前代的有薛仁贵、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诸葛亮、曹操、周瑜、周亚夫、田单、王剪等等。这一级别的人同样不多,不会超过一百人。

然后是铜级别的,这个就要多了,包括如今的刘昌祚、苗授,稍前的狄青、张亢、唃厮啰、李元昊、潘美、曹彬、李继迁、赵匡胤、杨业等等,仁多零丁也能勉强算上吧。这一级别的最少能有三百人以上。不过仁多零丁得排在这三百人的后面,实际若是给苗授与刘昌祚足够的权利支持与兵力,他们绝对在仁多零丁之上。就是王巨本人,因为带着一个指头,只要他将这个指头发挥好,同样也在仁多零丁之上。

就不要说章王二人了,仁多零丁哪里能赶得上章楶与王韶?

所以王巨再三提醒魏庆宗与燕达得注意这个仁多零丁,至少他能勉强挤进铜级别了,象王君万、二姚、燕达与种谔等有只能算是铁级别的。也不要小看了铁级别,如果让王巨来排,宋初四大名将当中的曹彬都挤不进去。

但这是重视。然而也不会刻意过份重视,那么就会产生战略误判。况且仁多零丁虽不错,上面还有梁乙埋这个庸帅掣肘呢。就象刘平与郭遵差了吗,在范雍手下只是死路一条。就象王珪差了吗,那也是一名绝世勇将,但在韩琦指挥下,只能是死路一条……还有呢,高仙芝、哥舒翰与封常清那一个差了,但李隆基在后方遥控,哪里能打好哦。

不过自己“胃口好”,想要以蛇吞象,所以必须兵行险着。

因此每一步走下去,都会面临着一道道关卡。今晚,又得要迈出几道艰难的关卡……

第497章二十五里

“都哆将军,荔原堡内兵力可能有六千人。”一名副将说道。

下午迫于梁乙埋之命,都哆腊讹只好发起了进攻,不过在进攻时,刻意派人于高处,观看了荔原堡中的兵力。这个六千余人不仅是官兵,还包括强人壮马。当然,他们也要算是兵力的,拿起弓箭,并且姚兕向他们发放了部分的复合弓,至少在守城时,他们比禁兵还要生猛。

这些兵力,如果出城作战,那几乎等于找死了。

尽管不能小视他们的战斗力,但不可能做到以一敌七。不过放在守城上,就是这点兵力,也让都哆腊讹头痛万分。

一将又说道:“不好攻啊。”

就算不怕牺牲惨重,不要攻到最后,荔原堡兵力拼完了,他们兵力同样也拼完了。

雪泥堡惨战还没有传过来呢,否则他们会更胆寒。

“但是梁相国军令所压,谁敢不听?”都哆腊讹苦笑。

“若此,我倒有一策,不如将军中分成几军,日夜不停地轮流进攻。”另一将又说道。

如果非要强攻,只有这个办法了。

然而就是这样,牺牲也会同样惨重。

就在大家一愁莫展时,外面斥候进来禀报:“都哆将军,延州一支军队刚刚抵达华池镇。”

这支宋军并不多,只有三营杂牌军。

就是这样,郭逵与韩绛还商议了许久。

韩绛默许,郭逵不同意,认为延州本身就需要一些兵力驻守,还有下面承诺的分兵,抽不出来兵力了。况且又不是王巨的请求,姚兕算什么!实际这是两人在撕逼。

韩绛也不大愿意,不过郭逵反对,他就同意,面对郭逵的责难,韩绛说,还有一支兵力,那就是归娘族。如今归娘族的族长就是当初的归娘浪埋,因为夺安疆堡之功,他成了宋朝的军头,尽管这个军头乃是虚职,不过手下族帐一起划成了宋朝的熟户。并且归娘族在周边诸族当中颇有威信。

如果打得好,这一役下来,长城岭都能收回来,这对这些部族很有利,以后可能再也不受西夏骚扰抄掠。因此这些部族若是集结起来,同样能集结出一支可观的兵力。

郭逵无语,王家寨虽搬走了,但他们原来的根就在保安军北部,某种意义上来说,王巨在这些部族中还有些威望。两人纠缠了一会儿,抽出三支杂牌军。

为何是杂牌军,因为一支是保捷军,两支是从延州西南方向抽出的强人,虽然战斗力不好说,不过近哪。再说姚兕也说明了,不用战斗力,只要他们大张旗鼓来,做一个样子。

因此三营兵士,一千两百余人,兵力不多,不过大张旗鼓,旌旗无数,似乎是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从王巨以前翻修的那条道迅速到了华池镇。

这样一来,西夏斥候肯定打探到了。

只是他们从华池镇后面来的,斥候没有打探到具体的数字。

讹一罔玉惊叫道:“这些宋军乃是对我图谋不诡啊。”

他去凤川砦,一是夺砦,二是钓鱼。诱惑华池镇的兵力去救援,好在野外围点打援。但根据现在的宋军兵力分布与调动,若是当初自己真冒然去了凤川砦,还真危险了。只要华池镇的宋军将自己主力部队拖一拖,这是肯定能拖住了,虽然主力军队兵力多,可荔原堡中还有一支宋军呢。那么能派多少兵力过去,顶多一万人。

但华池镇的兵力,平戎镇的兵力,以及西华池砦的少量兵力,加上今天晚上来的援兵,兵力早就超过了一万人。

那么他们必然能将分过去的合围兵力拖住,甚至还能分出兵力向自己的后方进攻,再加上凤川砦一万多宋军,自己一万兵马那就凶多吉少了。最后的结果,安疆堡下昨夜一幕又将上演。

想到这里,他先是一阵胆寒,又是大笑:“幸好我下令军队停下,都哆将军你又将我的军马调回来。”

都哆腊讹勉强地笑了笑。

似乎讹一罔玉说得有理,宋军兵力总的来说,远不及这次的夏军。那么在恰当的时机里,形成优势兵力,一口一个一万,不要多,只要来上八九口,十来口,不用再打了,三军士气低落,自己儿就退回去,并且是损失惨重地退回去。

但真是这样?

这么庞大的兵力调动,西夏斥候当真是吃醋的?

通过这一系列战役打下来,似乎宋人并没有这么傻。

但若不是这样,这个兵力分布就十分不合理了。毕竟华池县并不是这次西夏真正主攻方向。主攻方向是庆州。

他想到这里,拿来地图。

先是看华池镇、平戎镇、荔原堡与凤川砦。这四处兵力合在一起,非同小可,估计有三万宋军。

难道是想吃下自己这四万兵马,就象当初大顺城之战那样?

但这又不大可能,毕竟柔远寨下西夏的兵力更多,两相离得不太远。只要自己不深入,就在荔原堡下,那怕宋军有五万兵马,也不足以惧。

所以他想来想去,写了一封信给梁乙埋,将这个情况说了说,又说,我可以在这里佯攻荔原堡,将这么多宋军拖住,那么淮安镇后的宋军兵力空虚。只要夏军将美利堡拿下,三路大军会合,就可以从柔远寨分兵,直接向庆州城发起进攻。

怎么办呢?

若是强攻,且不说未必能攻下来,就是攻下来,自己损失过重的话,梁乙埋也会找自己的麻烦。

信很快到了梁乙埋的手上。

梁乙埋同样也在讨论着刘昌祚这一万多名兵士的由来。

宋吉说道:“大将军,这支宋军必是长安来的援兵。”

“这么说,他们早就知道了我们想要进攻庆州?”

“未必,若那样,不可能缘边三路都将兵力,以及粮草物资向前线推移。”

要知道这一推,就堆走了无数金山银山,并且让缘边三路百姓都苦逼了。

“那为何冒出来一万多宋军?”

“可能是这样,我们夏国大军最先调动的是河西兵力(指河西走廊的兵力,因为离得远,所以调动时间最早),然后被董毡得知。此人最仇视我们大夏。所以又派人通知了宋人,不过宋人也没有确定。因此先行在长安将一万余宋军集结,若是延州有危,可以赶至延州。若是渭州有危,可以赶至渭州。若是庆州有危,可以赶至庆州。这是集结好的军队,因此我们大军兵临大顺城,这支宋军立即出发,抢到了凤川砦。但他们本来目标不是凤川砦,而是庆州城。只是因为大将军派了重兵去荔原堡,凤川砦又没有驻兵,因此在半途改了方向,去了凤川砦。以后他们必然还会分兵,自龙蟠县去庆州。”

“这么说,只有这一万余援兵?”

“差不多吧,毕竟三军集结,就需要粮草,宋军战斗力弱,但是军费却十分高昂。况且永兴军路本身兵力也不多。如果大将军不放心,可以派斥候去庆州打听一下。”

这个解释似乎是吧……梁乙埋额首同意,又问:“那么荔原堡方向怎么办?”

“必须让都哆将军拿下,不拿下荔原堡,大顺城就不能拿下。只有拿下大顺城,后路通畅,才能真正谋划整个环庆地区。”

没办法了,不将都哆腊讹往火坑里推,自己日子不好过哪。

梁乙埋听从了,又让快马向都哆腊讹下令,必须用最短时间攻下荔原堡。

都哆腊讹气得要喷血,能攻下荔原堡就不错了,还来个最短时间!不过暂时战场重心不在荔原堡,而是在柔远寨、环州,以及一个更远的地方……

…………

宋夏疆界犬牙交错,特别是在环庆路这边。

这片区域就是后来的定边县、吴旗县、华池县与环县。不过后来的华池县城不在现在的华池镇,而是在柔远寨。

其中定边县与吴旗县大部分地区属于西夏,华池县与环县大部分属于宋朝。然而西夏也控制了一部分华池县与环县,宋朝后来修建的木瓜堡又在定边县张崾崄乡冯阳庄村西侧。

木瓜堡的西侧就是车厢峡路,但木瓜堡的建立并不是为了威胁车厢峡路,也威胁不了车厢峡路。它主要还是为了拱卫后方安全,正好后方有惠丁堡与西谷砦,成了一个铁三角。还有木瓜堡这里有一个平川,宋朝不要,就要被西夏人侵耕了。想要不被西夏人侵耕,那么只好筑堡砦屯兵了。

但总的来说,宋朝以守为主,因此不敢在归德川路与车厢峡路上建立任何一个堡砦……怕西夏人生气啊!

所谓的车厢峡路就是从盐州到车厢峡、香柏寨、静边寨、大明泊、通塞川,抵达淮安镇。按照后世的地理位置就是从定边县到纪畔乡、白湾子乡、樊学乡、张崾崄乡,再到环县东北角元城川河谷,华池县西北角的乔川,抵达怀安乡,也就是现在的淮安镇。

另外两条道路便是归德川路,可通达灵州,可通达盐州,它更重要。不过西夏这次来是攻打庆州的,所以未从这条道路行军。

另一条便是从盐州东南,经吴旗县铁边城、楼房坪再达白豹镇,也就是白豹城路。这便是环庆路与西夏沟通的三条主道。另外就是大顺城路,但那得要从金汤城下来了。或者从金汤城又能通达保安军城,或者从长城岭也能到保安军城。

其他的道路,不是王巨注意的。主要就是车厢峡路。

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这条道上有那么多川、峡、泊。川不仅是指河,也指狭小的平原地带。峡不仅是指狭窄的河面,也指狭窄的山沟。泊就是湖。

其实就是到后世,这条路上还有一些小湖泊。

因此这条道路大多数地区比较平坦。

但两边则不同了,毕竟它是穿过了横山。

夜渐黑,战斗不会息……

美利堡下,两万夏军进入梦乡,在他们大营中间也有一个水池子,妹轻咩罗及时将情报反馈给了仁多零丁,仁多零丁又及时地将消息传给了罔藏逋。

于是罔藏逋便让手下挖了一个大池子,再将木盾一起放在水池里浸泡。

然后就下令三军休息,准备明天的攻城战。

雪泥堡都攻得如此之难,就不要说略修葺过的美利堡。

但好在梁永能与梁乙埋两军会师,明天会分出一拨兵马,两面夹攻。

可不管怎么说,明天这一战伤亡会非常地惨重,谁让攻城乃是西夏军队之所短。

在美利堡的更远处则是东谷砦。

夜幕降临,一队队斥候回来禀报,白天还有敌人游骑活动的,但到了傍晚时分,敌人的游骑一起回去了。虽然因为高姚二人的军队到了东谷砦,但现在的东谷砦马上就要成为一座孤城,所以西夏人并没有太在意。

“一个不错的消息。”姚麟道。

“就是天气晴朗啊。”高敏看着东方天际的亮光叹息道。两个晚上的好天气,无疑都给他行军带来了麻烦。

“要么再拖一拖吧。”

“不能再拖了,这段路太难走。”

姚麟无言,毕竟他来庆州时间比较短,地形方面远不及高敏熟悉。

“这些是仁多零丁设置的哨所。”姚麟打开地图,指着上面说道。为了打探这条情报,牺牲了二十多名斥候。然后又说:“不过今天晚上你们将创造一个奇迹。”

“明公有神出鬼没之能。”高敏哭笑不得地说。

“恩,至少能增加士气。”

两人说完,高敏悄悄带着他的手下六营官兵,再次离开东谷砦,顺着崎岖艰难的山路向西北方向插去。

齐忠惊讶地问:“我们这是向车厢峡去啊?”

“不是车厢峡,去哪里干嘛,找死啊。不过这次我们将创造一个大大的奇迹。”高敏尖着嗓子说。

“那是去哪里?”

“萌门三岔!”

“滋。”齐忠倒吸了一口冷气。

萌门三岔在大明泊的后方,西夏静边寨的前方,西边二十五里地便是木瓜堡。但不要指望木瓜堡的兵力来支援,这里乃是西夏腹心地带,中间又隔了无数重山。只要派一部轻轻一隔,便将木瓜堡的援兵隔阻了。但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在它的前方便是西沟河与北沟河、东沟河,西沟河与北沟河两河交汇处有一个三角向阳山坡,哪里就是萌门三岔。

齐忠又道:“我们是截……”

“勿用说,你也勿用担心,到时候会有泾原路那边的援兵。”

“乖乖冬冬。”齐忠忽然明白这样做的用意了。

“所以这次我们打得好,会立下大功。”

“那可不是。”

“不过大家这一路必须要小心,那个仁多零丁几乎在所有路口都设置了戍所。”

“那怎么过去?”

“东岭峰!”

“东岭峰?”齐忠惊疑地问,哪里根本就没有道路,有的只是山,山连着山,这不要紧,大不了就慢慢爬吧,可除了山,哪里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