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确实有许多交趾百姓逃到了大理,可是大理表示很无辜,于是派来了一个使者。

不过王巨看着拜贴上的名字,惊讶万分,因为来的人,可是一个与洪七公平起平坐的武功高手……

他轻笑起来:“南帝啊。”

第673章恶婚(上)

“世子,请坐,”王巨伸出手说道。

“谢过王相公,”段正明客气地说道,一边坐下。

段正明是大理前任皇帝段思廉的孙子,所以王巨称呼段正明为世子。

但他只是一个世子,王巨的态度不算倨傲。

琼娘沏上茶。

王巨说道:“世子,请用茶。”

“谢过王相公。”

“勿用客气,”王巨说,但心中在想,这个世子的汉语说得倒也“字正腔圆”,不象占城那些人的汉语,几乎都听不懂。

段正明呷了一口茶,放下茶盏,刚要开口,王巨说道:“世子,你前来为使,是替你们段氏出使,还是替高家出使?”

段正明色变!

这就是大理的历史与现在状况。

别相信《天龙八部》里写的东西,那太过美化大理了,实际大理一直很乱。先是段氏内部自相残杀,后是君臣争权。

大理前身是南诏蒙氏,后唐年间,权臣郑买嗣篡蒙自立,但与中原很相似,往往第一个造反起义的皆不会笑到最后,仅仅二十几年,南诏剑川节度使杨干贞借故入朝,杀郑买嗣之子郑隆亶,郑氏的“长和国”灭国。

不过杨干贞恐郑氏旧臣不服,于是推举素有声望的赵善政即位,赵善政即位后,反而排挤杨干贞,凡干贞有所请乞,辄不许。傻逼一个!不足十月,杨干贞忍无可忍,将赵善政罢废自立。

但杨干贞能力不足,治国无方。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络了大理高家、董家等权贵与三十七部滇东乌蛮部,约兵石城西进。杨干贞派杨诏率兵迎战,结果杨诏大败,自缢而死,杨干贞准备弃城而逃,为段思平所擒。后晋时,大理段家立国。不过段思平没有大兴杀戳,“虽尽逐杨氏邪臣”,但仅逼杨干贞为僧,并没有将他处死。杨家势力得以保留了……

同时大封功臣,董伽罗为相国,赐其兰州之地,高方为岳候,赐成纪、巨桥等地,爨判为巴甸候……这样一来,国家立即迅速由乱入治,而且也没有造“杀业”,但其弊病呢,且看晋文公……

段思平死,临终前立其子段思英,不过段思平还有一个弟弟叫段思良,段思平能上位,背后是有许多人帮助的,这个就象赵匡胤一样,当真是万军所向,皇袍加身那么简单?背后还不知有多少阴谋阳谋。这个弟弟段思良可能在背后立下了许多功劳。

大哥一死,他有想法了,便与相国董伽罗勾结起来,以段思英“性暴戾,居丧淫戏无度,多变易文德年制度”为名,将段思英废掉,自己取代之。这个祸根也就布下了。

仅是几十年过后,到了段素廉之手,大理国实权又被其侄段素隆所掌控,在段素隆父子相逼下,段素廉只好说自己儿子阿统“性顽劣,不知理义,饮博好色,宣淫于国中”,传位于段素隆。然而段素隆即位后,大理各个权贵不服气,只好传位于阿统之子段素真。

段素真即位后,在一群权臣相逼下,这个皇帝做得很不开心,于是出家为僧。大臣们扶持他的孙子段素兴为君。

戏肉又来了,段思良一脉的后代这样搞来搞去,搞得人心不安。段思平一脉却在暗中茁壮成长,段思平的玄孙段思廉与高家勾结,给年幼的段素兴戴了许多顶不好的大帽子后,将其罢掉,自立为君。这时候杨家势力经过蔓长的发展后,也恢复过来了。看到段家政权一直不稳定,于是起兵叛乱,被高智升镇压。段思廉于是立高智升为太保,加封德候。

高家从这时候正式发展起来,几年前段思廉可能也因为被高家架空怏怏不乐,也出家为僧,传位于子段廉义,也就是现在这个大理国君。不过段廉义已经彻底成了高家扶持下的傀儡皇帝。

所以不要相信《天龙八部》,那个当小说看可以,若当成历史,太扯,比如段誉,确实有这个人,也是段正淳之子,不过还有三四年时间才出生呢。

至于眼前这个大大的高手,也不过是一个看上去比较温文尔雅的青年,估计王巨一拳就能将他打得爬不起来。

当然,正是因为大理非是象《天龙八部》里所写的那样和谐,所以王巨才敢打他们的主意。

王巨又说道:“世子,你什么也不说,先看看这段内容,看上两遍后,我们再谈谈好吗?”

说完王巨拿出一部《史记》,刻意在《晋世家》中间一段内容两边插上书签,让他看的就是晋文公大封功臣,一直到魏韩赵瓜分晋国的这段历史。

王巨开始来广南,大理并不大注意的。

而且他们也不大想与宋朝打交道,宋朝为了笼络这个南方国家,刻意在大渡河上设了华丽的渡船,以便让大理使者顺利来到宋境,出使宋朝。但也未看到大理派出几次使者来过。

说他们对宋朝有敌意,肯定会有的,毕竟这么大国家在边上,岂能不怕,但并没有多少恶意。

说他们对宋朝有多亲切,那就是瞎扯了。

直到段誉时,才正式改变对宋朝的态度,也想亲近,但那时北宋灭亡,草木皆兵,南宋对大理也防范了。这就是两国关系最真实的写照。

大理对宋朝没有多少恶意,但对交趾却一直有想法,几十年前大理让段敬芝与杨长惠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但被李公蕴大败之,于是变得老实了。但在史上,几十年后大理又扶持李乾德庶出之子翁申利出兵交趾,又被交趾击败。大理这才改变对交趾的态度,于是两国渐渐和好。

因此大理在交趾境内也布置了一些斥候。

实际不用斥候,大量难民到来,也必然惊动大理。

于是大理这才注意到王巨,而且打听到王巨以往的战功。

面对这个强势而又心狠手辣的主,又派使来威迫,大理不得不派使前来乞情,而且让段廉义的亲侄子段正明亲自前来。为何是这个人,一是段廉义侄子多,死一个不碍事,一是段正明饱读诗书,容易与宋朝大臣沟通,一是段廉义侄子虽多,终是大理的宗室子弟,况且又是前任皇帝段思廉的亲孙子,以这个身份来出使,以表示大理对王巨的敬重。

段正明看完,放下书说:“高家对皇室忠心耿耿,万万不会做出叛逆之事。”

“高智升不会,你能保证他的儿子高升泰不会?世子当读过《三国志》吧,曹操一生有没有称君?司马懿一生有没有称君?这个且不说,世子来到广南,应当听到我出兵占城之事吧。”

段正明额首。

这才是他忧虑的地方,此人不但将交趾催毁得一干二净,然后在短短数天内便将占城国拿下。下一步会不会是大理?

“可能你产生误会了,”王巨看着他的脸色说:“我将事情经过说一遍吧。”

于是他将平灭占城,以及如何安置诃黎跋摩的经过讲了一遍,当然,王巨想做占城做长城,防止真腊以后威胁新交趾路,他是不会讲的。

段正明不大相信。

“快了,顶多两三个月后,诃黎跋摩便会回来,若世子不相信,可以派斥候打探,我是不是象承诺那样做的,宋军是不是全部撤军返回。”

“但是王相公……”

“我不是相公,呼我少保。”王巨说道。

实际呼王巨相公也无妨,他毕竟还缀着一个知枢密院事之职,尽管这非是差官,而是职官,但难道不是西府宰相吗?

“少保,那么少保为何这样做呢?”

“世子还不明白吗?我要的不是疆土,难道我们大宋疆土不够大吗?但不要疆土,可我要的是善邻,而非是恶邻。因为前两年在你们大理买马,我也派人打听了一下。你们段氏对我们大宋不恶,可是不能做主,明白我意思吧?”

段正明当然明白了。

也就是你们段氏现在很危险,高智升父子把持着国政,万一那天他们不满足,想做皇帝呢?那么你们段氏一门就会下地狱了。

高家即位,就会更改大理对宋朝政策。

于其这样,不如我们两相联手,我替宋朝将这个可能扼杀在萌芽中,你们大理铲除了高家,段氏可以名正言顺做皇帝了,对宋朝政策也可以延续下去了。

其实高升泰还真这么做了,取代段家做了皇帝,国号大中,可这个大中国很不得大理人心,因此在临死前嘱咐后人将政权还给段家,于是高泰明立段正淳为国君。但经过高家的折腾,并且高家依然把持着国政,大理国各部族不服,四分五裂,正式衰落,所以史称后理。

不过还好的是,高家同样没有制造大规模的杀戳。

这段历史王巨不清楚了,不过段氏同样也不清楚!

然而段正明哪里敢回答,万一引狼入室呢,他嚅嚅道:“少保,此事我不能做主。”

“行,回去对你叔父禀报一声,至少我们宋军不可能在大理久驻。我们说说正事吧,高家让你来,想说什么?”

不是大理国让你出使的,而是高家让你出使的。

段正明粉嫩的小白天脸又是一红,说道:“接到少保的书信后,我国派人于流民中仔细盘查,皆没有看到少保所说之人。”

实际王巨也知道,别以为就这一句话,实际执行难度很大的,大理面积大,不过实际控制区域并不象地图上所标的那么大,包括段家兴起的重要借助力量东方黑爨三十七部,也就是三十七部乌蛮,还有么些蛮、裸形蛮、和蛮、望蛮、僚蛮、扑子蛮、施蛮、顺蛮……以及滇越交界处的金齿百夷蛮,大理对他们控制能力很弱。

交趾百姓逃离卷席,有的逃向哀牢,有的逃向牛吼,有的还逃向真腊,极少数又逃向占城,但也有不少人逃向大理,大多数就逃向了这个金齿百夷蛮地区。

但金齿百夷蛮有一些丑陋的族习,比如各部互不相率,战争频繁,因此其俗男子皆武士,除战争、游猎、养鸟、哺养小孩外,不作他事,一切工作皆由妇女为之,那怕妇人刚刚产子,立即将刚生下来了婴儿放在江水中清洗一下,归付其夫,就立即下田做事了。

想想中原百姓对坐月子的慎重吧。

以至琼娘听后,气得银牙直咬。

这样一来,人口必然稀少,男子因为时常打仗,活不长,妇女因为产子又不能得到好好休息,得了许多妇科病,也活不长。

因此其族又有一个传统,便是在战争中喜欢抓获战俘为奴隶,不论男女,增加部族的人丁。

交趾百姓逃到了这里,九成百姓成了奴隶。

但大理管控能力又差,想要在这一个个奴隶里找出王巨所要的人,何其困难。

不过王巨虽知道,但一直不作声。段正明继续说道:“然始终没有找到少保所要的人,相反,倒是听了一些交趾升龙城中的百姓说,当天中国大军将升龙城紧闭,所有大臣宗室一起处死……”

“不是中国大军,是流民。”

“就算是……流民吧,不过交趾的宗室贵族一起处死了,少保,是不是你听到的消息有误?”

“你说的是不错,但我要的这批人与城破前升龙城中的交趾贵族无关。交趾在流民未至升龙城之前,交趾已经秘密转移了大批财富,以及少量宗室子弟与重臣,去了你们大理,他们岂会随流民一道逃跑?”

段正明心想,这不是扯皮吗?

大理那么大,许多地区山高林茂,上哪儿找这几十个人?

但他联想到王巨之前所说的话,终于明白了,此人必对大理用兵!

如果段氏配合,让他顺利灭掉大理,那么会给段氏一个好下场,如果段氏不配合,那就要强行用这几十个不知道真有还是假有的交趾宗室子弟大臣们为借口,强行出兵大理。

想到这里,他神情有些茫然。

如果段家真的有实力控制了大理,那么段正明此时的心情必然会是义愤填膺。

关健一上场王巨就点破了,现在大理还是你们段家的大理吗?

“世子,来了,就好好休息一下,具体的情况,我明天让我门下的傔客黄骅、赵井出使你们大理,将情况再次说明。”

段正明无奈地点点头。

这事儿不是他能做主的,得回去禀报他的叔父。

王巨派人安排这个段皇爷去休息。

然后对黄骅说道:“你去将俪儿请来。”

“喏。”黄骅下去,一会儿带来一个清秀美丽的少女,她盈盈施了一礼说道:“奴婢拜见少保。”

“勿用多礼,坐吧。”

“奴婢不敢坐。”

“当坐之。”

俪儿才徐徐坐下。

“俪儿,本官明天就要你西行了。”

“奴婢一定不负少保所托。”

黄骅在边上说道:“俪儿,我只有一子,别无其他子女,未来,我必将你当成真正的亲生女儿。”

“我可以担保之。”王巨说道。

“以义父与少保的大恩大德,奴婢不敢奢求。”

王巨满意地说:“真不错,琼娘,你带她下去梳妆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喏。”琼娘将俪儿带到闺房去重新换装。

“醇之,你再去将刘胜之请来。”

黄骅到隔壁房中将刘开召来。

一会儿琼娘将俪儿重新打扮一番,走了出来。

这才是王巨原先的计划,大理必然派使前来,这是料到的。至于段正明前来,那则出忽王巨意料之外了。段氏能配合,那无疑是最好不过。不配合问题也不要紧。但也不是段正明所想的那样,王巨一定会用兵。用不用兵,还要看下面的一步步发展。

第一步便是从俪儿开始。

换装出来,俪儿仿佛象是重新变了一个人。宋朝女子喜欢用各种髻式,但现在的俪儿松开了发髻,将一头乌发披于两肩上,又剪了一个齐眉的刘海,耳朵上系着一对大耳环,然后换了一条仅及膝的超短裙,又赤着小脚,脚面如玉,火辣得不行。

不过这样的打扮太前卫了,俪儿害羞地躲在琼娘的背后。

“胜之,你看这样行不行?”

“还有点不妥……”刘开看着俪儿说道。

“哪里不妥,难道也要手面涂上污垢吗?”

“这个倒也不至于,那只是普通的蛮人女子,上层的蛮人女子也开始爱洁了。”刘开道。

“那么哪里不对?”

刘开盯着俪儿一边看着一边想着,最后道:“动作不对,忸怩了。”

王巨会意了,道:“你是说那边的女子热情奔放,然而俪儿却沾染了我朝女子的气质,婉约害羞。”

“正是。”

“难怪哪里风气这么不好,”琼娘叹道。

热情豪放就未必代表着各种丑陋的恶俗,不过王巨没有反驳,只是看着俪儿,想了想说:“俪儿,可能你不大习惯,不过在大理使者面前,还有到了那边后,努力热情奔放一点,至少做一个样子……”

这是一个精心谋划的布置,然后根据这个布置,以及那边的审美观,刘开在桂州于各个妓院里寻找了很久,这才从千百个妓子中挑出了俪儿。

一个清倌人。

清倌人与浊倌人其实都无所谓,相反的黄骅听说清倌人反而很喜欢。当真没有区别?毕竟要将这个妓子收养成自己义女的。

然而清倌人了,相对作风肯定要保守一点。

因此眼下反而成了一个小问题。

俪儿也在努力想像,什么样的神情动作才叫热情奔放呢?

第674章恶婚(下)

王巨说道:“你听说过苏子瞻的《水调歌头》吧?”

俪儿摇了摇头。

这个也让王巨很无语的。

苏东坡在后世名气很大,一李一苏,二人几乎站在了整个华夏文学的巅峰。然而在宋朝,苏词却一直得不到公正的待遇,相反的,后来反将周邦彦的词推为宋词第一。如果对宋朝历史不大清楚,或者对宋词不深入了解,都未必知道周邦彦与他的词。

王巨说的就是苏东坡在密州作的词,那个“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苏在密州还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另一首更优秀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有人将它列于苏东坡的《念娇奴。赤壁怀古》之上。

直到这时,苏东坡才开始渐渐脱变。

但这是对于后人而言的,在北宋时,这几首词的地位,甚至还不如晏殊的几首小令地位……

原因很简单,苏词不易唱,非是关西大鼓来伴奏,而是现在词的地位仅是业余附和之作,甚至多在大家请几个**喝着花酒聊着天时,兴趣来了,作一首小令,再让**们唱一唱吧。因此它地位不高,其次它着重的不是文字意境,而是能不能唱,唱在文字意境之前,因此词必须押长短押韵还要押律。加上过于奔放的风格,对于性格相对内向的宋人来说也不喜,因此苏词在宋朝一直不被人视为正统。

不过也不要紧,王巨想了想说:“王介甫公的《桂枝香。登临送目》听说过吧?”

“少保,奴婢听说过,听说过,也会唱。”

这个太有名气了,在古代,很长时间内,有人将它列为两宋第一词。

当然,这首词与奔放无关,但主要就是大气,不忸怩。

王巨又说道:“热情奔放是一种性格,未必它就是坏的,更不是代表着下流,不知羞耻,这个区别你得把握好。”

但这个说起来很复杂,难道浊倌人就一定是下流的?或者说清倌人一定就是高尚的?

于是王巨又说道:“这样,胜之,一路西行时,你带着俪儿去几个蛮寨转一转,让她看一看那些寨中女子的举止。”

王巨又嘱咐了很多。

一夜便过去。

第二天王巨让段正明回去,段正明也不好说什么,而且王巨说的事关重大,他更不敢做主,也不能做出一个选择。正好王巨派了使者,那么他将王巨所说的情况一起通知伯父,由他的伯父来决定。

王巨送到城门外,然后说道:“醇之兄,一路保重。”

又对段正明说:“世子,这位虽是我聘请的傔人,但随我西上庆州,东下泉州,南征北战,吾视之为兄,为友,为师,望贵国善待之。”

“那是,”段正明道。他心想,即便你不说,现在大理谁愿意招惹你派过去的使者?

但也看到王巨对黄骅态度的尊重,并且听到一口一声醇之兄,想来这人在王巨心中地位确实不低。

正要离去,一个亮丽的少女从边上窜出来,说道:“爹爹,我也要去。”

黄骅喝道:“胡闹。”

“爹爹,我要去嘛,”少女拽着黄骅的衣角撒着娇。

黄骅更加生气,王巨走过来说道:“醇之兄,你此去,俪儿只好一人在家中了,不如将她一道带上,大理非是中国,没有那么多规矩。”

段正明无语,心想,谁说大理没有规矩!

这就涉及到大理主体百姓的种族问题,或者又有一个名词,汉人蛮化。

大理的主体就是白蛮,唐朝《蛮书》记载,西爨,白蛮也,东璺,乌蛮也。汉武帝开僰道,通西南夷道,今叙州(四川宜宾)属县是也。故中庆(滇中地区)、威楚(云南省楚雄)、大理、永昌(云南省保山)皆僰人。

再到西晋动乱,胡人乱华,河东路安邑人爨氏带着大群河东汉人逃避战乱,不远万里,来到云南,然后与夷帅们兼并斗争中,压倒了雍辏А⒚匣窦易澹闪说嵬酢

隋末动乱时,又有一批汉人南下,接着便是南诏臭名昭著的侵略巴蜀事件,掳走了大量巴蜀百姓,这些汉人全部融合到白蛮这个群体当中。因此白蛮这个群体就是汉人与当地蛮人的结合体,并且汉人占据着主要的血脉。

至少现在白蛮与汉人生活很接近。

这也是王巨用兵的一个原因,否则全部是生蛮,就象占城,或者蒲甘那样,以后想治理,会很头痛的。

王巨发话,黄骅无奈,只好带着这个“女儿”上路。

走在路上,黄骅又解释道:“世子,我就这一个女儿,让我惯得不成样子。”

“黄使者,无妨,令女天真可爱,反而让这一行凭添了一道春色。”段正明不以为意地说道。

一行人向西越行越远。

王巨站在邕州城边久久的凝视,陶弼说道:“少保,决定好了吗?”

对于王巨想经营大理,陶弼态度也不是很坚决。

道理简单,现在大理对宋朝虽不是那么友好,但也没有太多敌意,危害不大。然而经营大理,则就有很多问题了。

第一个就是用兵。

在朝廷支持力度不大的情况下,以王巨手中的力量用兵大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个难度还不及后面的难度,那就是管理。

王巨既然用兵大理,那肯定不会完全的羁縻,因此打算适度的管理。管理就要派驻官员,官兵。其实自杞州的设立,就是未来大理的一个模式之一。

可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成本。

即便是自杞州,朝廷也不指望获利,只能说略征一点税务,保障官员胥吏的支出,都不能保障官员的薪酬支出,况且大理。

不是大理没物产,是这些物产如何运到京城?

这与交趾不同的,交趾因为有了海船,即便将交趾所出,用海船源源不断送到京城,虽然成本高一点,但不会比从荆湖南路运输物资到京城成本高,虽然有风险,可从湘水、赣水再运到大江之上,难道没有风险。巴蜀的布帛运到京城,自三峡而航行,风险岂不是更高?

加上交趾人对广南的伤害,两相结合,朝廷虽有人反对,不过也等于是默认了王巨的做法。

然而大理物产又用什么方法运到京城?

因此只能征一些比较昂贵的物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