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义贞怎会是这样?”段正淳睁大眼睛,不解不服地问。

大理历史不是这样书写的,因为信仰佛教,所以段思平只是让杨干贞出家为僧,而不是杀死。后来段氏内部多次争斗,失败者同样是逼其出家为僧,就象段思英。或如杨允贤谋反,段氏照样用了这个反贼杨义贞。

“二弟,我们快走吧。”段正明说道,他终是看了一些汉家的史书,知道汉人改朝换代时的残忍。汉人能这样,杨义贞为何不能这样?

“出来了,出来了。”另一边有人说道。

“这个段府还有懂事的人,不笨。”

他们就是王巨安排来捞人的。

在这个动荡时候,想捞人是何其困难?并且等了很久,才等到段府将段正明兄弟送出来。

段正明带着弟弟段正淳往外面逃。

几个穿着象乞丐一样的人迎了过来,问道:“世子,哪里逃。”

段正明吓坏了,不过迅速反应过来,这个人是用汉家语问的,不是大理的方言,于是不由自主地答道:“去押赤城(鄯阐府都城,今昆明)。”

“久闻世子饱读诗书,难道不知道汉献帝下场吗?”

“我们能去哪儿?”

“现在城门一起关上了,哪儿你们都去不了。”

“那怎么办?”段正淳颤着声问。

“二世子,你们也不要问了,时间紧急,立即换衣服。”另一人说道。

穿仆役的衣服都不行,得换上乞丐的衣服。

“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少保派来营救你的人。”

“少保?”

“少保与你有一面之缘,对你颇有好感,他估计大理要变天了,于是安排我等在城中准备接应你。”

“能不能将我娘娘救出来。”段正淳问。

“少保原来准备救的只是你大哥,现在搭上你,已经很不容易了。人多目标就大,你让我们用什么救你们的母亲?”

“二世子,一会你家就要被攻破了,一下子少了两个重要的世子,杨义贞会不会全城搜索?”另一个站在高处放风的乞丐说道。

“不要哭了,快换衣服逃命吧。”

在大伙催促下,这对兄弟换好了衣服,一人说道:“快走吧。”

不是出城,而是找地方躲藏起来。接下来才是最困难的,城中要想办法躲藏起来,躲过杨义贞的搜捕。风声平息下去,还要想办法一步步逃到石城郡,这不是一步两步路。相信还有其他段氏子弟逃了出去,那么这一路上避免不了,会有森严的盘查。

第685章打开天窗说亮话

“报!”一名探子飞马过来,向王巨送来消息。

不是杨义贞动手的消息,也不是高家起兵的消息,乃是姚麟送来的战报。王巨拆开看了看,略有些皱眉。

“难道姚将军失利?”黄骅问。

“也不算失利,醇之兄,你看。”王巨将战报递到黄骅手中。

“还是轻敌了。”黄骅看后说。

但也不算是姚麟轻敌,包括王巨这一回都有些轻敌了。

其实之前的战役,王巨都是很慎重的,比如自杞,先用修路为名,再故意怯敌地将各部主要力量吸引到那个草甸子上,一举而歼之。再逼迫各蛮酋交出寨中子弟,将广南西路那套做法搬了出来,进行第二波打土豪,分田地。这样自杞州就顺利拿到手中了。

乌蛮还是如此,几乎将乌蛮主要兵力一起吸引到了自杞州边境,又再次将乌蛮兵力吸引到地势较为平坦的温水河畔,一举逼降。有的部族各个大大小小头领都被全部活捉了,所以接下来也顺利过渡到治理阶段。

即便乌蒙那边,也派人了解详细的情报后,燕达大军才北上的。

可只有罗殿蛮那边动手有些匆忙。

开始姚麟过去比较顺利,大军一路深入,继续打土豪分田地,但深到普宁府,也就是汉朝夜郎国时,遭到了罗殿蛮的顽强反击,这一战双方损失惨重,虽然将罗殿蛮击败,姚麟部下也折了近三千人,可以说大军西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

损失必然会有的,但这就非是王巨本义了,至少他不想将大军陷在西南夷这块苦逼的地方。

而且时间也拖不起了。

王巨想了想说:“紫山,立即回后方,从后方调一万大军自观山北上,前去支援姚麟将军。”

王巨西上,带的兵力并不多,主要是供给困难。包括交趾那边,也只有和斌的一万名手下。余下的一起放在桂州或邑州就食了。

调的就是这部分军队。

王巨写完调令,王紫山带着几名侍卫冲回广南西路。王巨又进屋拿来地图观看,

但地图上标注的山川河流有限,不是没有,而是没有相关的情报。

其实自汉朝起,就开始逐步经营这片地区,到了宋朝,反而放任自流了,翻开整个北宋历史,夔峡路发生的战斗,不过是长江以南地区,多是因为生蛮时常入侵,不得已才无奈的开边。可这种放任自流,反而使得这片地区更加封闭与落后,越落后越野蛮。这才是历史的真相。于是王巨在地图上什么也看不出来。

也不是不可以经营,如果宋朝让王巨坐拥广南两路与未来大理路的大权,徐徐经营十年,这一地区问早晚还是能得到解决的。

但这是不可能的。

王巨无奈放下地图,又传令给姚麟,后方分了土地的就算了,但前面就不要再分土地了,继续保留土司制度,以便不要激起这些蛮首们顽强的抵抗。以拉拢为主,这个拉拢不是拉拢普通蛮民,而是真正的蛮酋了,震慑为辅。最好经过一场漂亮的大捷后,派使通报各族蛮酋,逼他们诚服,那怕做一个样子就可以了。然后迅速将这场征战结束。

两道命令下达后,琼娘走了进来,说道:“官人,小黄有了。”

“哦,去看看。”

这是王巨收养的两匹矮马。

大理四种马,乌蒙马,大理马,腾冲马与吐蕃高原马。

乌蒙马与大理马都很矮小,但它们还能勉强做战马。王巨组建的骑马三分之一就是这两种马,另外还有广南西路本土马,至于吐蕃高原马与腾冲马则是很少了。

还有两种马,就是来自邕州南部地区与大理的两种矮马。

这两种矮马可以骑,但不可以做战马了。

可它们也有它们的优点,吃苦耐劳,并且对饲料也不挑剔,比较容易养活。做战骑不可能,可做拉货的牲畜却是一流的。

王巨还鼓励着当地百姓饲养,最少比毛驴子强吧。

然后各个管事前去大理购马,顺便打听情报,以及其他的一些布置安排,比如郑宣和前去谋统府钓鱼,比如蒋清等人前去大理府捞人,不过有的管事对马不大清楚,反正大多数马都不高大,于是将一些大理矮马也买了回来。

也不是说它们没有作用,但不能当成战骑了,王巨只好将它们售给百姓商贾用来拉货。不过这样一来,肯定很亏的,一是战骑,价格高一点无所谓,一是驮骑,价格高了就不划算了。

有一天琼娘也过去看,看到一匹金黄色的矮马,大大的眼睛,长长的鬃毛,很是萌哒哒,于要收留。

那就收留吧。

结果这个小黄马又勾搭了一匹小花马,于是王巨家中便养了这两个宠物。

是宠物,非是座骑,王巨另外还有其他的座骑,从西北带过来的,有的不适应南方天气死了,于是王巨又补充了几匹较为高大的腾冲马。

在王巨眼中这些马才是真正有作用的马,甚至王巨还打算引起大食马,当然,不是引进到宋朝来,没有很好的饲养场地,即便引进到纯血马,也不能很好的杂交。

这是打算引进到大洋彼岸那个大洲上,与原先引进的女真马杂交,看看能不能产生一个更优良的马种。

实际目标一样,就是想办法使马变得更加高大,更加能吃苦,那么在战场上威力才会更大。

可实际是这两个小萌哒哒到了王家后,比其他的战马更受欢迎。

王巨走到马厮去看,那个黑白相间象奶牛一般的小花马亲热地用舌头舔了舔琼娘的手,不过却用傲骄的眼神看着王巨。

琼娘咯咯地乐。

“这不是马,是牛,还是那种最没用的牛。”王巨很不满地说。

在家中仆役饲养下,这匹小花矮马长得太肥了,肥得完全象一头肥胖的奶牛。

倒是那头黄雌马稍好一点,王巨摸了摸小黄的肚子。

果然象是怀孕的样子。

“喜欢就再养几匹马。”王巨说道。

“带回京城?”琼娘问。

“嗯。”

“那太好了。”琼娘高兴地说,她明白丈夫的用心,带到京城,是给几个孩子做宠物。

小黄不知道哪里好,只是看到女主人高兴,也高兴地踩着蹄子,就象在跳舞。

王巨抱头脑袋说:“卖萌的孩子,不对,是卖萌的少妇最无敌。”

…………

“去,去,”食肆店走出一个凶狠的大婶,将段正明兄弟往远处赶。

段正明心里说,我们不是乞丐啊,更不是向你讨要食物的。

但闻着糌粑的香味,段正明不由地咽了咽口水。蒋清将他拽到边上,低声说道:“大世子,随我来。”

他将段正明兄弟带到一处清澈的水塘边说:“你们看看。”

段正明与段正淳埋头看着水面,水面上浮出这对难兄难弟的身影,衣衫褴褛,面黄饥瘦,几乎都不成人形。

“世子,不是我有意折磨你们,只有这样,才能带你们逃出城。今天我们就出城。”

几个乞丐慢慢向城门口走去。

大理城中有许多百姓,杨义贞不可能将城门一直封锁的,十几天后,城门又打开了,放百姓进出,只是盘查十分森严。

段正明忽然低下头,说道:“不能出城。”

“为何?”

“城门口有一个人是我家的下人。”段正明低声说道。

这些天,他问了好几次家人的情况,蒋清皆说不晓得,最后段正明没有再问了,但心中也知道了结果。这让他很悲伤。

然而杨义贞杀的只是段氏的直系亲属,至于仆役不会杀的。城门口有一个正是段正明家的一个仆人,配合着大理官兵观注着行人。

不用多解释,蒋清也判断出杨义贞手下攻破段正明家后,发现这对兄弟不见了,毕竟他们乃是段廉义的亲侄子,而段廉义一直无子,因此段正明兄弟理论上也是大理未来的接班人之一。杨义贞必然对这对兄弟很重视。

大约搜查全城无果后,让段正明家的下人站在城门口,防止段氏兄弟逃跑。

这有点难办了。

“回去。”蒋清说道。

几人退回一个破庙,庙前是一个鱼肆,边上是一个大拉圾推,臭气冲天。正是这种恶劣的环境,他们才逃过杨义贞的搜捕。

天色渐渐临近黄昏,几只野狗在拉圾堆上翻找着食物,有一只狗找出一个大骨头,其他野狗便上去争抢,然后打了起来,那只狗不敌,丢下骨头一边逃跑一边发出不满地呜咽声。

段正淳感到自己就象这只野狗一样。

实际还好啦,如果王巨不是受某人影响,何必捞他们兄弟,段氏宗室子弟不要太多。

若那样,他们现在早就被杨义贞手下给干掉了。

段正淳说道:“我想娘娘。”

段正明闭起嘴巴,他不仅想父母,还有他订亲的董家小娘子,也不知董家怎么样了,这些天他都不敢再问下去。

段正淳又问蒋清:“没有人反抗那个乱臣贼子?”

“二世子,你说谁反抗?除了鄯阐府高家,谁有力量反抗杨家?”

“百姓呢?”

“我们大宋十税一,你们大理十税三五,指望那个百姓支持你们段氏?”

“不会那么重。”段正明睁大眼睛说。

“大世子,你锦衣玉食,当然不知道了,可你们大理税赋就是那么重。”

“那么重的税赋用到哪儿去了?”

“我怎么知道?”蒋清一摊手说。

也不是这么多税赋全进了国库,而是大多数落到各个豪强手中,原来南诏保持着原生态,但南诏从巴蜀掳来大批工匠后,带来了先进的工艺,也带来奢华的生活,就象大理的策筇竹杖,又名金藤杖,一根普通的拐杖,却在拐杖外面镶金,工艺无比的复杂,所以到了宋朝后,都成了价格无比昂贵的超级奢侈品。

各个贵族想要维持这样的奢侈生活,岂能不苛剥百姓?

当然,也不是宋朝就是天堂了,宋朝有许多厉害的主户,他们收的租子,同样达到了百姓收入的近半,这与大理十税三五一个性质。

但比起占城,两者还远远不如,占城与天竺的首陀罗更惨。

也就是大理百姓能勉强活着,但活得很卑微,所以史上元明进入大理后,罕遇到强烈的反抗。

这个道理蒋清一时半会讲不清楚,于是他又说道:“大世子,这回你明白我们家少保能迅速安定乌蛮的原因吧。”

“那么他那个十税一能维持支出吗?”

“你能问出这个问题很是不错,十税一确实很难维持支出,不过还有其他的税赋,比如商税。”

“那还不是敛民?”

“大世子,那天你逃出来,虽然穿着仆役衣服,可里衣却是刺绣,你认为普通百姓能穿得起刺绣吗?那么这种商税等于从谁身上征得的税赋?我朝税赋也重,但这个税赋征得均匀,穷人征得少,富人征得多。所以百姓支持,可你们大理这种税赋,普通百姓如何支持你们段氏?”

蒋清美化了宋朝税务制度。

从赵匡胤立国时,他提出了齐人,理论上是想这样征税的,可实际执行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即便王巨在广南西路进一步地“齐人齐税”,也没有真正做到穷人少征税或不征税,富人多征税,必要的牵就在所难避的。

“高家把持朝政……”段正明辨解道。

“那是你们段氏没有能力,不然如何让一个大臣把持朝政。就象我们家少保,这么大才能,但一直对官家忠心耿耿。”

“如果不是你们家少保用兵乌蛮,杨家岂敢这么做?”

没有王巨这次用兵,杨义贞也敢这么做,只不过时间稍稍晚一点。

蒋清不知道了,但他还是讥讽道:“自身没有本事,何必怪罪别人?就象郭公南下,没有歼灭交趾,难道要怪占城国与真腊国违约没有发兵配合吗?”

段正明哑然。

“大世子,你信佛,佛的宗旨是什么?拯救百姓,众生平等。少保这次就是拯救你们大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望大世子配合。”

段正明还是不说话。

蒋清又说道:“并且你们段氏能不能保全,全在大世子一念之间。”

直接就说出来了,我们冒死捞人,就是指望你们兄弟俩在未来会发挥作用,协助王巨将大理迅速安定的。不过王巨对他们兄弟真的没有恶意,而且在他未来规划中,替兄弟俩安排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蒋清说完没有再说话了,那群野狗仍为那根骨头在打架,蒋清也无聊地看着它们打架,忽然他眼睛一亮……

天色渐渐黑下来。

兄弟俩不顾得周围的臭味薰天,又累又饿又担忧地进入梦乡。

第二天刚亮,他们就被蒋清叫了起来,再次来到城门口,城门口一群乞丐正在打架,将城门口堵住。其中一方三名乞丐正是蒋清的手下,对方乞丐人数更多,可是蒋清三名手下打得很顽强,被揍得鼻青脸肿的,还继续在撕打着。

段正明不明所以然,蒋清却低声说道:“你们兄弟分开,一前一后出城。”

不能呆在一起,那么就容易被段正明家的那个仆役认出来了。

“二弟,你先走。”段正明说道。

段正淳要推让,蒋清却催促道:“快走。”

蒋清的另一名手下强行带着段正淳来到城门口,另一边还在撕打,段正明家的那个仆役也好笑地看着这群乞丐在打架。

“二世子,走。”蒋清手下低声喝道。

两个乞丐,一身臭味,余下士兵皆没有太注意,让两人成功逃了出去。不过这些士兵不能允许这两群乞丐再打下去了,一个个上来吆喝着,将他们趋散。

“快走。”蒋清又说道。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说着,拉着段正明的手冲向城门口。这时,正好那个仆役也看了过来,段正明连忙低下头,一颗心卟通卟通地跳。

那仆役没有看到段正明的面部,只看到一个额头,觉得眼熟,不过随即被段正明身上一股臭味吓得退开。

两人成功逃出城。

蒋清带着他们继续逃,逃到洱水边上的一个山上。山上有两个牵马的文士,看到他们来了,欣喜地说:“宗正兄,终于逃出来了?”

蒋清点了点头。

很不容易的,如果不是昨天晚上看到那群野狗在打架,他还想不出今天的计策,正是因为看到那群野狗在打架,他才想出一个办法。早上让三名手下在城门口找到另一群乞丐,刻意发生冲突,然后撕打起来,一边打一边就引到了城门口。不然还是没办法逃出来的。

“良平,你有没有带食物过来?”

“有,”那个字良平的文士从马背上取出一块牛肉。

“两位世子,请用。”蒋清说道。

段正明兄弟俩狼吞虎咽吃了起来,快吃完了,段正明说:“你们不吃吗?”

“吃完了才想到我们?”蒋清乐了,又说:“无妨,这几天我们并不饿,之所以一直让你们挨饿,正是让你们饿瘦了,加上又脏又臭,才不易让人辨认出来。大世子,二世子,吃苦了,莫怪罪哈。”

“不会,我还要谢过你们救命之恩。”

“这个不能谢我们,要谢谢我们家少保,”蒋清说完,与那两个文士到另边低语了一番,重新走回来说道:“两位世子,高家起兵了。”

“高家起兵?”

“这个皇位,杨家想坐,高家同样很早就想做了。少保托我们问你一句话,有两种选择。现在你们兄弟是奇货,奇货可居也。高家后发制人,如果得到你们兄弟俩,那就更占据了大义,杨家也就危矣了。少保想拯救大理一方百姓,同样想得到你们兄弟俩人,那么就能迅速将大理叛乱平息,还这一方百姓一个真正幸福的生活。所以现在给你们一个选择,如果你们想做皇帝,只能到高家,高家想争取更多大义,说不定就会扶持你们兄弟中的一个做大理傀儡式的人君。但大理安定下来后,你们兄弟性命就危险了。毕竟高家隐忍了这么多年,高智升也老了,他们等不起了。不过你们若不相信少保,虽然沿途有许多关卡盘查,但我们还会保护你们兄弟向东南方向下去,前去鄯阐府。第二个选择,就是投奔我们家少保,少保不会扶持你们继续做大理人君,但会给你们兄弟一个承诺,他向官家替你们兄弟讨要一个异姓郡王,并且是可以世袭的异姓郡王,还有适当的封地薪酬,只要你们子孙以后不谋反,子子孙孙就可以与我们大宋共享富贵。那么我们就撤向东北方向,先去东川郡,这一带关卡不多,盘查也不严密。”

毕竟是蛮人,性格直爽,王巨也不隐瞒,让手下人直接将利害关系说了,任由段氏兄弟选择。不过段氏兄弟若不识大体,选择了高家,王巨真会让这几名手下掩护段氏兄弟去高家。

那么以后王巨就会大力扶持杨家,直到将高家打败,至于高家败后,段氏兄弟什么下场,王巨就不管了,然后再兵向杨家。

那样更复杂一点,也更彻底一点。

反正不会强迫段正明,强扭的瓜不甜……

蒋清看到段正明嘴张了张又说:“不急着回答,我那三名手下还没有出来,要等他们,你们可以慢慢想。”

段正明想了许久问:“少保不是说对我们大理没有企图吗?”

这是一个大问题,王巨的做法看似很漂亮,不但派人捞了他们兄弟出来,也打开天窗说亮话,由他们兄弟选择,似乎选择也不错。现在段正明只想活命了,那会想什么人君皇帝的啥。不过王巨不守信诺在前,让段正明如何相信?

第686章山林

蒋清心中好笑,心想,你还真将自己当成了皇储?不过王巨吩咐过,得开诚布公,不然就会为将来留下不好的尾巴,蒋清还是耐心地解释着:“大世子,当初少保未必会图谋你们大理,即便有这个想法,也未必会执行。这两者区别,你明白吗?我再打一个比喻,当你们大理强大到一定地步,想不想用兵交趾?想不想用兵中原?就象我朝,想不想收复燕云十六州?想是一回事,执行却是另外一回事。”

蒋清这样说,确实很迷惑人。

不过若是大理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轻徭薄敛,就象金大大笔下所书写的大理,仿佛一个世外桃源,那么百姓必然会支持,王巨岂会用兵大理?

“所以开始时少保的底线,便是让你们大理向我朝称臣,确立主次关系,以便让边区诸蛮安定,这也是黄醇之与你一道去大理城,并且最终同意与夜苴部联亲的原因。不过那个丑陋的洞房之夜,这个机会就失去了……为何?不仅仅是一个女子悲惨下场,少保也不可能真为一个女子,冲动的用兵。它意味着的是你们大理人的态度,是高高在上的,倨傲的,桀骜不驯的,即便你们段氏会称臣,这些部族仍会轻视我朝。”

“不是这样……”

“你是想说入乡随俗?我不说别的,假如你们段氏宗室有公主郡主下嫁给一个普通百姓,会不会入乡随俗?所以少保兵伐乌蛮,但没有想到你们大理所谓最强的乌蛮军队,不过如此,试问,让少保为何不产生既得陇,复望蜀的念头?知道这个典故吗?”

“知道。”

这不是指曹操的得陇望蜀,而是指光武大帝刘秀的得陇望蜀。

蒋清心中忽然产生一个荒唐的想法,不知道少保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