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面图案一切为二,侧面小图分别还有宣德门、御街、相国寺、铁塔与东水门五张小图,上面是币额。

这样彼岸就不易伪造了……

实际就是不变动,彼岸也不易伪造的,因为想伪造,只有伪造五十文以上这三种大钞,那么必须进口大量蜀丝、朔丝,然而彼岸虽然也开始发行交子,用的全是广丝与浙丝。

如果伪造得少没意思,伪造得多,仅从这一点,就能被宋朝察觉了。不过王巨补充了一句,在下面另设十六位数数字代码,但不一定从0000000000000001到9999999999999999排列,前面加上年号,如今年则是元丰六年,那么就可以挪出九九九以上的代码出来,这些挪出的代码只有银行司的主管官员与各城市的行务官员知道,其他人皆不得过问。

王巨话外之音,那就是彼岸如果大规模伪造,因为不知道这些代码,必然出现许多挪出来的代码伪交,只要回归到各行务手中,行务官员看到了,也就察觉到彼岸或者其他人伪造了,那么立即禀报朝廷,想出针对办法。

虽未说,大伙也听出来了,有的大臣老脸一红。

但为了防止万一,还是坚持着改造交子,那就改造吧。

因此现在正在调试新交子,样品还没有拿出来,于是先行放了工笔画,再用王巨献上来的交子做实际的样品先行展示。

“怎么样?”王巨向两名堂吏问道。

张商英同样很紧张。

正是王巨提议,朝廷下诏,以张商英为未来银行司使。

这可能是未来宋朝一个无比重要的官职,关系到朝廷两千万贯以上的收益,甚至关健到许多百姓的产业安危。

一旦张商英做好了,那么从此以后在仕途上就会鲤鱼跃龙门了。

但做不好,说不定就会成为千古罪人。特别是它是千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产物,从任何史册里都找不到半点借鉴的经验。

而今天百姓对新交的认可,乃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王巨也知道,所以派堂吏刻意去相国寺观察了一会。

一名堂吏禀报道:“太保,张公,百姓一起被新交惊呆了,几乎所有人都惊叹万分。”

另一名堂吏说道:“许多百姓几乎都不相信这是交子,有人用手摸过后,不顾样品以后不能使用,居然要求用同样的铜钱将这些样品换回去。”

他感到好笑,这些样品换回去有什么用?

王巨也是一笑:“他们虽然好奇,但做得不傻,某带来的样品并不多,以后就是绝版了,颇有收藏价值。”

宋朝发展到今天,相对环境比较和平,因此开始出现了一些收藏,特别到了宋徽宗之时,甚至出现了“考古学”。

“不过无论他们出多少钱,也不会卖给他们的。”王巨又说道,这些样品会陈放很长时间,直到新交样品出来,才会用新交代替其展示,新交正式发行了,展示结束。

两名堂吏傻笑了一下,其中一人又说道:“还有的百姓发出疑问,认为朝廷如果发行十文二十文交子,会不会亏空。”

“不会亏空,但私人想伪造,必然亏空。”王巨道。

张商英一颗心也定了下来。

实际这才勉强算是第一步。

后面的事儿还有很多,如一些高利贷商人的反抗,还有便卖一些亏损商贾抵押宅地等固定资产所产生的争议,但也不是这些,同样不是丝料,今年只是将框架搭起来,即便丝料不足问题也不大,除非一点丝料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同样非是金银价格的变动,有了王巨那些文字的洗脑,在这几年内,只要王巨小心谨慎,金银是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其实最大的问题,是大家包括张商英在内根本想不到的,那就是百姓对它的真正认可。

非是原来的旧交,它的数额终是不大的,而现在一旦正式发行,最少就是几千万贯!

必须让这几千万贯庞大的交子,都得到认可。

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前提所在。

第757章低税的宋朝

“子安妙计在手,大局可定矣,”王珪道。

“王公何来此言?”

“飞钱司刚才来禀报,说许多人去飞钱司兑换飞钱,打算离开京城,收购丝料。”

不但王巨关注,老王也关注了。

而且老王越回味,越觉得王巨安排无比的妥当,就说这五路丝料吧,王巨将宋朝丝料切成五个大地区,广丝,浙丝,蜀丝,胶丝,朔丝。这就方便了商贾以最快速度收购。可能浙丝、蜀丝与广丝来得较晚一点,但所谓的胶丝,不仅是山东半岛,它包括了京城以东,黄河以北,淮河以南这一大片地区的丝料,最少这一片地区的丝料,很快就能收购上来了。

各地官府所做的仅仅是配合,比如以最快速度提供相关的钱帛,或者提供便利的运输条件,维护其安全,但不得干涉商贾的收购,如果商贾出价出得低,百姓不愿意出售,商贾就不得强行收购了。当然,如果不顾亏本地收购,那不是危害百姓,而是造福了百姓。事实轰动起来以后,有的商贾还真出了高价,让他们产生了一些小亏空。

并且连续两年的大规模丝料收购,让绢价略略有些上扬,甚至在几年内,改善了绢帛不受欢迎的局面。这个没有多大危害的。

“王公,还早着呢,想一想那些高利贷商人的反应吧。”王巨说道。

银行司出现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请看清朝吧。

清朝所谓的康熙盛世,也不是后人所想像的那么好,百姓生活还远不及明朝呢。

而且后人往往疏忽了清朝晚期的经济繁荣,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变化,二就是低估了晋商票号在光绪三十三年前对清朝经济的推动作用。

但无论经济如何繁荣,也不够慈禧糟蹋的,仅是一个马关条约,就赔偿给倭国数亿两银子。

想一想现在,王巨费了九龙二虎之力,还有宋朝的配合,另外还想从私人手中敛出大量金银,在未来六年内,也未必能凑满一亿两银子,况且是2亿3千150万两白银!

当然,与现在这个银行司相比,晋商的票号因为是私人或小集体经营,眼光狭隘,没有大局观,资本有限。

但也不能说它没有优点。

因为它是私人或小集体经营,所以更灵活,经营也更小心,不会产生严重的贪墨。

虽然王巨让出两成契股让私人加入,允许他们参与经营,以及监督,能让银行司在未来稍稍灵活一些,腐败也会减少一部分,但总体而言,即便私人进入,它还是大集体。

不过只要出现了,就会对宋朝的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一件事开头总是很困难的,首先齐商税,就会遭到很多人排斥了。

还有高利贷商人的反对声音,未来这是两亿多贯交子的放贷,甚至还可以拨出铜钱、布帛、粮食用来放贷,那么最少会伤害到六成以上的高利贷商人的利益。

可现在宋朝放高利贷商人却是不计其数的,不仅各城市中有许多高利贷商人,农村同样有许多主户在放高利贷谋利。说不定老王家的亲戚,就有人在放高利贷!

但这一条,还没有让百姓全部认可重要。

所有百姓都认可才是最最重要的前提。

如何认可,马上就能看到。

特别是京城,它是宋朝商货最大的集散地,东南输入,北方与西北输出,如果是原来,有的东南商人稍稍带一些商货回去,然而能带多少呢。余下的没有办法了,只好带钱帛回去,钱最好不过了,可是帛带回去……东南也是绢帛重要产地。那么无形中利润就会减少。或者交子,对原来的交子,大家真的信心不足啊。

因此朝廷有时候无奈之下,只好用茶引盐钞代替货币,然后京城出现了原始的“股票”,大伙炒茶引与盐钞。

其实这些商贾痛恨布帛,但朝廷需要布帛啊。

看看官员的薪酬,士兵的兵饷里面,除了铜钱外,余下的就是粮,就是帛了。

然而因为货币的不足,这个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但是新交出来之时,正好是东南货物运到京城的高峰期。

那么就可以鼓励商人用布帛去银行司换回新交。

或者朝廷用新交向商贾采购。

这些商贾认可,那么就可以安排第二步,诸商人将丝料收购上来,银行司不支付相关的钱帛,而是直接支付绢交,那么这些商贾就会将绢交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

如果百姓继续认可,直接让商贾带着这些容易携带的绢交在各地收购丝料,到了这一步,绢交就可以普及了。

然而开始就不认可,后面就难办了。

不过王巨不敢说,否则传出去,有人弄一点手脚,放出一些谣传,很有可能开始就难以让商贾认可。只要大多数商贾不认可,再加上有些大臣的反对,群起攻讦,王巨到时候真的就会头痛了。

但现在还是罕有人想到此节的。

这个时间也很急,必须快快快!

老王微微叹口气。

王巨又说道:“我向官家提出三年时间,最难的就是第一年,若不是制造绢交能产生一些额外的收益,朝廷在第一年里还是看不到有多少收益的,再加上对高利贷的打压,齐商税所引起的反对声音,说不定银行司就会半途而废。第二年依然有反对声音,不过到了第三年,看到巨大的收益,熙宁变法中一些不好的新法罢废,或者得以纠正,即便还有反对声音,也不会强烈了。”

张璪忽然问:“子安,你以为朝廷得需要多少新交,才能满足大宋的流通?”

张商英神色有些古怪,心想,这个天知道啊。

但王巨却在心中认真地盘算着。

其实还能估计出来的。

就以2015年天朝的财政税务总收入,GDP总值与人民币流通作参照吧。

那时天朝的财政税务总收入与GDP总值相比,大约在1:6。2左右。

宋朝有多少GDP呢,以现在宋朝的能力,还真没办法统计。不过后世有人说宋朝人均GDP达到两千五百美元,这还是2005年以前的说法,以物价上涨的因素到2015年可能就是三千美元与四千美元之间了。

但王巨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将宋朝的穷人富人一起均拉起来,再对照他前世2015年的物价,宋朝人均GDP大约在两千美元之间,可能不足,但相差不会太大。不要怀疑,宋朝能达到了2015年天朝百姓人均GDP的五分之一有余。试问一下,除了生活电器化外现代化外,其他的生活指数呢,比如房价吧……

也就是说宋朝的GDP总量大约在两千亿美元,以熙宁变法后宋朝最高的财政总收入与GDP之比,不过是一比二十左右。

宋朝财政税务总收入整比天朝轻了三倍以上!

但能说天朝财政税务是万恶的吗?

那么再看美帝吧,财政税务与GDP总量比是,1:5。4!

这样美帝的财政税赋岂不是更万恶?明朝百姓岂不是生活在天堂中?

因此一个国家税赋重不重,不仅是看这两者的比例,还要看税赋是否公平,是否合理。一个国家百姓生活好不好,不仅看人均GDP,还要看贫富悬差大不大,律法税赋等各方面是否公平公正。

王巨推出银行司,除了推动经济发展外,也是对这种税赋不合理进行着调节。

但这个与货币有何关系呢?

有!

以2015年天朝货币总量比对照,是GDP总量的两倍左右,是全国财政总收入的十一倍以上。

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货币而言,这说明货币发行量已经有些多了,因此一旦正式于国际流通,立即被打回原形,开始严重贬值!不过若是经济继续发展,控制货币发行,这个问题也能解决。

宋朝也不能参照天朝,毕竟相比于天朝,宋朝经济流通更加封闭。

因此合理的货币与财政税务相比,只能维持在五比一到六比一之间。

那么就可以换算出来了。

王巨说道:“一旦银行司推广后,经济流通更繁荣,那么不计作为本金的金银,七亿贯到九亿贯之间,是一个安全合理的货币流通总数量。”

也就是安全货币流通数量是在五千五百亿文到七千亿文之间。

其实这真是一个安全的数字,仅仅相当于宋朝GDP总量的四分之一,而非是两倍,不过老王几个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张商英道:“太保,你意思是说,就算以后银行司发行了两亿多贯,或者三亿贯绢交,搭配铜币,货币仍然不足。”

“中的也,即便发行了这么多新交,民间仍继续有许多地区用布帛,或者以货易货方式进行交易。所以在十几年后,随着金银数量的增加,银行司必然还会进一步扩大新交数额。”

在史上南宋宋理宗时,两界交子数额就达到了三亿多贯。

但引起楮币严重贬值,非是宋朝经济总量跟不上来,而是没有足够的本金担保,更没有充足的铜币兑现,因此只好不停地用新交冲抵旧交,信用丧失,导致百姓印象中,它就是一张纸。

就是那样,它的贬值度也远不及民国货币危机之时,与铜钱的比例还维持在十一比一左右。

无论如何,以偏居一隅的南宋,经济总量肯定不及现在的宋朝,况且是银行司推广后的宋朝。

“这就好,这就好,”老王说道。

货币不足问题不大,就怕货币太多了,然后绢交严重贬值。那么不仅危害到银行司的信誉,朝廷也会因为绢交贬值而产生亏损。

实际这也是王巨所需要的。

如果不是这个巨大的成本,说不定未来宋朝就会胡滥发行绢交。

货币不足问题不大,反正几千年来,一直这么过着了。一旦货币多余,那形成的危害太大。

“去银行司去看一看。”老王说道。

银行司不在皇城周边,而是在开封城的东南角,也就是宋朝京城的仓储区。

虽然离皇城有些远,设在这里是有原因的。

一是这里的治安比较好,非是居民区与商业区,一到夜晚,就停止百姓在这附近往来了,利于安全。

二是临近东水门,运输条件比较好。

三就是在这一带汴水的北侧,则是居民区与手工业区,可以招聘到大量工人与织女。

四是在它的西北处,就是京城最大的客栈区域,利于商贾往来休息。

因此朝廷在这里将几个仓储改成了未来绢交的生产基地,在边上又置立了银行司衙门。

未来得招募近千工人与织女的,然后签订保密协议,再用流水线方式生产,提高效率,也利于保密。

而且王巨从彼岸带来了十来台专门为新交制造的蒸汽机以及其他的一些排版印染机械,另外就是在正研发的近千套相关模具。王巨在彼岸就断定朝廷会对新交进行改造,因此这个就没有带过来了。

其实对这种机械再稍做一下改造,就可以放在印刷书籍上。

不过眼下谁也不会去关心印刷书籍。

印染好后,再运到银行司,盖上印章,就可以推到市场。

但现在还没有开始,颜料的搭配,模具的调试,还没有完成呢。但也不用那么急,因为房屋改造也要一段时间。

不仅京城这个银行司,首批推广的是一百个州,二百六十八个县,这些行务也要建设新的房舍。

然后开张磨合,磨合指相关的人才,虽然王巨从彼岸带回来一百多个经济人指导,以前飞钱司与邮驿司也培养了一些人才。

但银行司的业务显然复杂得多了。

并且开始时,王巨也要小心地从中调度,以便最后能推出更完美的制度。

那么一两年后,就可以将银行司的业务推广到全国八成以上的州军,七成以上的诸县了。

几个人来到施工现场。

才开始建设,但在未来,这里将建设几道高达两人多的围墙,用于防盗,并且房屋完全用砖石结构取代木材结构,用于防火,同时又掘起几个深达一丈多的大型水池,用来紧急灭火。

这个火将宋朝烧怕了。

不仅宋真宗那次,前些年那把大火,同样让宋朝损失惨重。

因此看到这些措施,张璪很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说道:“一定要成功啊。”

银行司就银行司吧,不一定非得抱着王安石变法不放手。

然而还没有开始呢,青苗贷没有了。

不仅如此,屋舍税也没有了。而且屋舍不计户等不征税,必然会有更多百姓主动建设房屋,那么各地官府的屋租收入必然会严重下降。

况且还有一个更大的损失呢。

大牲畜与屋宅都不计入财产算等,大半百姓的户等必然会下降,这也意味着朝廷会严重减少两税与免役钱的收入。

但得怎么看了。

虽然房舍不计户等,可是朝廷即将下诏,所有租赁的百姓必须前去各城场务或相关衙门,交纳相当于租赁总费用百分之五的税赋。不交也可以,但产生纠纷朝廷一律不会过问,用此强逼房主房客双方去交纳这个税赋。

因为这也是交易,属于商业税范畴。

同时各个邸店仍属于财产计入户等,屋舍买卖,同样必须交纳相关的税赋,否则产生纠纷,朝廷仍不会过问。

至于张璪所担心的收入减少,其实这岂不等于宽赋于民吗?

而且未来宽剩钱也会罢免的,至于免役钱不足,正好张方平反映巴蜀许多贫困地区因为免役法产生了困扰,这不仅是货币不足导致的,同时也因为当地贫困,然而差役与衙役却不能减少很多,因此摊派下来,百姓吃不消了。那么正好用银行司所带来的利润,对这些贫困地区进行补贴,富足的州县自保,贫困的州县稍许补贴。

免役法所带来的弊病同样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这得一步步来了。

王巨说道:“能否成功,就看一些人能翻起多大的风浪。”

浪来了!

第758章大家都动手吧

如今宋朝商业最发达的地区除了京城外,那么就是应天府宋州,大名府,洛阳,京兆府长安,太原,成都,江宁府,杭州,鄂州。次之就是楚州、扬州、越州、苏州、宣州、福州、泉州、潭州、江州、洪州、江陵府、广州、桂州、襄州、梓州、兴元府、凤翔府、秦州、河中府、真定府、青州、齐州。后者也是宋朝的特大城市。

其中青州在后者这些城市中最少能排到中间位置。

所以王巨明知道安焘会麻烦,但不得不将青州选为宣传的中心城市之一。

但王巨也有了准备,为了防止万一,刻意派堂官宋林亲自前去青州监促宣传。

宋林来到青州,小心地将来意对安焘说了一遍。

不小心不行哪。

安焘虽在宋朝不是文彦博这样的巨挚,但也算得上大佬,非是他这个小堂官能惹得起的。

安焘听完,也没有说什么,挥了挥手道:“某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

宋林来到驿站休息。

第二天他又来到青州州衙,然后求见安焘,见到后问:“安公,为何不见露布?”

何为宣传,一就是张贴露布,二就是让安焘替他找一个闹市所在的广场,向百姓展示新交子。

但这个露布于何处张贴,无疑只有两处,一是闹市中心,二就是州衙。

展示的场所也许还要考虑一下,张贴露布能费多大力气,一点米糊,再加上两三个衙役,一个梯子就完成了。

然而现在州衙门口什么都没有,也不是什么都没有,有一张缉拿一个凶犯的海捕文告。

“某知道了。”安焘不耐烦地说。

宋林不敢催他,只好又问道:“安公,展示新交的场地在哪儿?”

安焘终于大怒起来,喝道:“青州鲁国旧地,自古以来民风淳朴,王子安以利诱民,斯文扫地,陛下为之蒙蔽,但某不会为之蒙蔽,更不会让他将青州百姓民风带坏。”

宋林知道事不可为,匆匆返回京城禀报。

王巨听后,说道:“你去尚书省,将蒲左丞、范右丞以及户部侍郎谢侍郎与李侍郎请到中书来议事。”

“喏。”

一会蒲宗孟、范纯仁、谢景温与李定被带了进来。

王巨将事情经过略略一说。

严不严重呢,别当真,宋朝有很多士大夫无法无天,就象富弼在亳州,王安石让他执行青苗法,富弼偏偏就不执行,而且还蛊惑百姓闹事抗议。

俺就这么做了,你王安石还能怎么着!

实际王巨在地方上也多次对朝廷诏令阳奉阴违。

况且这仅是宣传,并没有到执行之时。

问题是不仅是安焘一个知州,赵顼去年外放的十几个王巨政敌,八成都担任着知州之职,贾易去了饶州,王岩叟去了沂州,梁焘去了处州,刘挚去了澧州……还有大大佬文彦博在杭州。

这是去年朝堂外放的王巨政敌,原先各州还有许多对王巨仇视或者抱着敌视的知州知府,比如京兆府尹刘庠!

如果这些知州一个个学习安焘,这个银行司就没有办法落实下去了。

王巨看着范纯仁道:“范公,你以前一直反对变法,无非就是变法当中确实有一些弊病,也扰了百姓。但现在银行司呢?不错,齐商税确实让一些权贵巨贾排斥了,但这个市场会因为银行司出现,能做大的,就象我在泉州那样,也就是这些人虽付出一些商税,但会得到更多。实际真正打击的是高利贷。范公,难道打击高利贷是错了吗?”

不要与我说什么爱民,难道高利贷也是爱民?

“你与安焘关系很好,安焘这么做,让我如何处执?”

王巨有没有处执之权,还真有,未改制之前,中书就有处罚官员的权利,改制后顶多交给门下省审议罢了,但原来中书调迁或处罚官员,同样需要皇帝与两制准许的。

况且赵顼准许给王巨更多的便宜之权,门下省两个大佬还都是新党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