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暗黑大宋-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如果赵顼还能活上十几年,那时候赵佣年青益壮,又是另外一种心情了。
“佣儿,当认真的听认真的想,王太保是用了心侍讲的,”赵顼又转向边上服侍的太监说道:“将刚才太保所说的全部记录下来。”
连自己都觉得受益非浅,况且是儿子。
王巨所讲的必须记录下来,以后便于时常翻阅。
几天后,王巨又讲了七王之乱。
赵顼越听越觉得神奇,因此到了第三讲时,赵顼将一些重臣也请到迩英阁。
王巨表示头痛。
实际他讲这些,不仅是以古喻今,其实所讲的,就是如何做到一个杰出的人君。是君王之道,不是大臣之道,你将这些大佬们请来做什么?
王巨无奈,只好向大家拱了拱手。
然后找来一枝毛笔,写了几行古怪的文字,这不是当年刻意培养小苏书法时,王巨写下的古怪字体,以开阔小苏或者未来大苏的思路。
它们确实是古怪的文字,然后王巨放下笔说道:“为何中华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百姓勤劳智慧,还有就是祖宗留下的遗产,这个遗产不仅是开拓出来的道路水利,还有其他的,如文字。大家再看这几种文字,它们就是外夷的文字,又叫字母文。这种文字有何智慧?”
后世天朝比较落后,世界又对其封闭,甚至宁愿工厂破产,也不会对天朝出口高科技产品。
因此产生了一大群公知精英,以及崇洋媚外的人。
只要是外国的就是好的,那怕是月亮也是外国的圆,甚至连祖宗文化都讥诮之。
学习先进的知识是应当的,可陷入到这个误区,不仅关系到民族气节,而且也是大错特错了。
比如中国画,意境是何其优美,或者缺少写实,写实,去摄影吧!
再如插花,西洋插花就是一大堆花拼凑,但中国式的插花,一花一叶往来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
还有这个文字,有一个冷笑话,外国研究生还在继续背单词,不背不行哪,但中国人只要记得常见的四五千个汉字,就可以打遍天下了。
汉字不仅方便高效,而且本身就可以称为一种极具智慧的文字,比如草,金字草就是一个狗尾巴草的图案,比如枯,看到这个字,便知道草木枯黄了,换成其他文字,有没有这个效果?
以及其他的一大堆优点。
王巨举了一些例子后说道:“所以我们要尊重祖先,不过何谓尊重,不是烧香供拜,如果那样,祖宗在九泉之下会气得闭不上眼睛的。想要尊重祖先,最好的办法,就是敢于超越,不择手段地让这个国家与这个民族越来越富强,百姓生活越来越安定,那才是对祖宗的尊重。好了,我替诸位说一说三国。”
“不是说汉武帝吗?”赵顼奇怪地问。
“陛下,诸公不嫌弃来旁听,臣就要更有选择性的开讲了。”王巨说道。
要说汉武帝,避免不了的,第一要讲到开边,但在王巨心中,当时汉武帝为了开边,可能是让百姓吃了很多的苦,但却是值得的,所以整个民族以汉为号,能以汉为号,不可能与汉高祖、文景二帝相连吧,实际就是汉武帝培养出来的民族自信心。但这一条,放在软弱的宋朝朝堂上说出来,反而会有争议。
其次是罢废百家,独尊儒学,不是儒学不好,相反的,墨家迂阔,法家苛刻,道家不作为,作为治理国家选择儒学,也是最好的选择。
关健是董仲舒等儒生为了诱惑汉武帝尊儒学,刻意着重地讲了儒家中的尊卑有序,反而将儒学带到不好的彼岸。
这一讲,必然又会产生一些争议。
最后就是桑弘羊,并不是司马迁司马光哥俩所说的那样,桑弘羊的理财,在汉武帝时很重要,甚至若没有桑弘羊的理财,可能汉朝因为汉武帝的穷兵黜武,就会出现一些揭竿而起的起义事件了。
然而王巨说出来,大伙能不争议吗?
因此直接跃过了两汉历史,开讲三国。
三国对于后人来说,都十分熟悉了,三国演义嘛。
确实,三国出了许多英雄人物,而且因为三国僵持不下,无论是曹魏或者刘蜀,对民生极其重视,也出现了一些先进的农具。
但实际除了这一点外,三国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伤害,想一想三国时有多少人口吧,但为了争霸业,往往一场战争就达到了几十万兵力,就象著名京剧《定军山》,多厉害啊,刘备将曹操打败了,得到了汉中,实际呢,为了这一战,巴蜀连妇女都强行征来,押运粮草物资,如果在宋朝出现这局面,恐怕王巨能让文臣活活撕吃了。所以打到西晋统一天下时,没有多少人口了。
更悲催的,统一者是司马炎,纯粹沾了老子的便宜,本身却是一个很没有能力的人,看看西晋富豪们的斗富,在这个斗富的背景后面,则意味着上层人物为富不仁,因此虽然西晋统一了一段时间,百姓却没有很好的恢复过来。
随后傻瓜晋惠帝上位,八王之乱,进一步削弱了汉人的人口,汉人没有多少百姓了,所以十六国迅速一个个来了。
王巨并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么光明磊落,但对百姓的爱护,却是无人能及的。
而且更是一个民族的愤青。
因此讲到深处,王巨一边讲一边不停地叹息。
但古今往来,多会出现过这样的观点。
并且也没有人这样从各个方面地剖析历史。
不能一味地贬值赵顼,虽然他是一个缩小版的汉武帝,不及汉武帝,但在诸多皇帝当中,也能算是中等偏上的。
连他都听入了迷,况且是这些大臣们。
甚至有的大臣随着王巨喜而喜,随着王巨悲而悲。
似乎两个多时辰就在眨眼之间过去了,王巨说道:“陛下,殿下,诸公,献丑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吧。”
几十名大臣还意犹未尽呢。
不过确实讲了很长时间了,大伙只好走出来。
小苏说道:“太保,君之才情,天下无双。”
但确实王巨的思路,现在罕有能及之了,不仅是前世知识大爆炸年代,所给他的手指头,还有这么多年位居上位,所带来的反思,两者结合,所以今天一段三国开讲,才出现了那么多深刻的思想与见识,才给几十名重臣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子由,夸奖了,”王巨淡然说道。
…………
“小小,你为何要逃?”王震很不悦地说。
小小从远处看着王巨进宫,知道自己闹了乌龙,她心中气啊。
精明了一辈子,却犯了关健的错误,被人莫明其妙地插了,插就插吧,反正自己是浊倌人,只要给钱,东也可以插,西也可以插,顶多白白让人插了几回……可要命地自己还状告了当朝宰相。
于是暗中请了大夫,打掉了胎儿。
也不敢再拖了,现在的打胎技术,如果再拖下去,那不叫打胎,而叫要命。
就是这样,也吃了很大的苦头,但也不顾得休养了,仅是休养了几天,便立即收拾行李,准备逃向南方。
然而人前面还没有上船呢,后面就被衙门抓到开封府。
上哪儿逃去,但王震也不是派人监视她,而是要通过她,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个假冒王巨的人。
“民女,民女……”这一回小小可不象上回那样理直气壮了。
“小小,你艳羡太保家的小妾,但你可知道,那小妾之纯良,不仅接人待物,端庄大方,而且随太保从南到北,出生入死。”
“她能做到,奴家也能做到。”
小小换成了奴家,为什么前面是民女,因为沾到了王巨腥气。现在沾不到王巨腥气了,只好再次自称为奴家了。
王震更厌恶。
且不说其他吧,琼娘以前虽是妓子,那也是一个高冷的清倌人,象你这个市侩的浊倌人,如何能入太保之法眼。
不过为了抓住那个假王巨,他还是徐徐说道:“小小,太保之操守,天下无双。”
“太保之操守?”小小傻眼了。
王巨在普通百姓心中印象很好,否则王巨也不会刚一回京城,整个京城的百姓都在轰动,感到那一天晚上的月亮特别明亮一般。而且现在王巨在普通百姓心中印象是越来越好。
然而就连普通的百姓也不以为王巨操守好,只能说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大臣,文武双全,大宋之栋梁。特别是那些丈夫在西北戍边的禁军家属,有王巨在,他们都感到可以放心地睡安稳觉了。
但王巨有什么操守?
“你不懂,”王震喃喃道,他忽然想到了大前天王巨的开讲,讲到激动处,王巨说道,诸公,看看三国,诸位也许就能理解我的心情与一些做法。如今太平时光来之不易,然而创业难守成更难,治家难治国更难,治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不留心,大宋就会出现危机。可能我有些做法确实激进,但那又如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了大宋富强,虽千万人,吾愿往矣。
听到这里,当时王震心中如同波涛在澎湃,激动地差一点抓裂了衣服。
这才是大忠,大善,大操守。
不过这种大胸怀,岂是一个市侩的妓子所能理解的,只是王震心中讥讽,你现在还想与太保家那个小妾作比较呢,就是那样的小妾,进了王家后许久,才被太保所纳,凭借你的德性,即便进了王家的门,也会被撵出来。
但对她说这些是没用了,因此王震直接说道:“小小,且不管太保之操守如何,你是诬蔑了太保。”
“府尹,奴家也是被人利用。”
“故意杀人者当死,但失误杀人者就没有罪吗?”
这一说,小小吓得身体发抖了。
“某给你一个赎罪的机会。”
“请府尹吩咐。”
“你放出风声,将真相传播出去。”
“会不会有人对奴家不利啊,”小小担心地问。这说明她还是很精明的,一下子就想到了关健。
“你不担心诬蔑宰执之罪,却担心这个……真是笑话。”
“可,可……”小小在心中说,就算是诬蔑了太保,他还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但这些个宵小,看来是无所不用其极了,自己主动传播真相,丢脸就丢脸吧,反正这个脸在京城是保不住了,但激怒了这些人,会有什么下场?可她能想到,却说不出口。
第807章肺腑之言
王巨看了一眼大伙,心中想,我这是给皇子上课哪,还是给大臣们上课哪。
也不能怪大臣,规矩早给司马光等人破坏了。
或者这时王巨多少能理解吕惠卿当时的无奈,但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
王巨开讲,大臣们乃是真的来听讲。
吕惠卿当时给赵顼开讲,司马光等人以吕惠卿资历浅,不足以担任帝师为名,于边上听讲,实际是准备随时挑刺儿,实际也真的发难了。
但今天来听讲的大臣更多。
不是没有人恨王巨,恨的人还是恨之。
最大的原因还是那个山陵滩涂湖泽承包制度,其实所谓的无主之地,除了三千一百万大基建开发出来的外,余下的,能开发的早就开发了,不能开发的还是不会有人去开发,那来的无主之地?
不过许多中立的大臣却渐渐倒向了王巨一方。
一是虽有人弹劾王巨这么做是无事生非,王巨却利用手中权利,严格的监督着各州县官员的执行力度。
比如两浙路某知县反映一个问题,许多百姓虽募来做役,但因为一天五十文薪酬太低,动力不足,并且对官府的强行摊派募役产生了严重排斥。
王巨立即用邸报方式通报全国各州县,这个薪酬,对于贫困州县来说也算不低了,但对于富裕的州县,确实很低,不过问题是它们不是全国性的大型水利道路,而是关系到各乡村本身的各个中小型水利道路,那么为何不将每一个水利道路的募役放在受益的各乡村贫困百姓身上?
只要这些水利道路一修好,这些百姓就会立即受益。
而且又是秋后了,明为摊派募役,实际募的是赤贫百姓,也等于是送一些钱帛给他们。因此不是害民之举,而是益民之举。
为何还能出现排斥的情况,乃是这个知县没有做好之缘故,当然,随后这个知县免职了。
这是最简单的做官能力要求,都做不好了,你还做个鬼的父母官。
还有一个例子,两淮路一县百姓产生了抗议,是谓何故呢,其实五十文日薪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两淮路百姓来说,真的不多了。
然而就是这五十文,还让胥吏扣掉了一大半,变成了真正的强行摊派力役,不是募役了。
王巨大怒,派中使下去查问。
那知县说我不知道,是胥吏弄的事。
同样也被免职了,又用邸报通知全国,连胥吏都无法控制,你还做鬼的官!
甚至因为此案,连两淮路提举司的官员都一一受到了处分。某让你们监督执行的,但为何还会发生这样的事?
还有山陵滩涂湖泽承包,王巨一再强调,百姓如果向里正耆长提出请求,知县必须派人执行处理,如果不提出,知县也不必多事。
前者是为了能顺利地将此法案执行,后者是最大可能的减少纠纷。
总之,在他的强力调控下,各州县的官员都开始变得有作为了,因此宋朝的情况在迅速转好。
不止是王巨功利,功利的大臣有很多,变好了,无疑就会支持,没有变好,反对声音强烈,那便会反对之。
以及春天来的变化。
去年三千万下去了,有一些人心中还是战战兢兢的,但到了春天,彼岸商贾终于从倭国那边带回大量金银。
借条一一收回来了,并且还是用金银收回来的。
只有一部分流回银行司,余下的则全部流向民间。
但这些金银,却是很关健的。
宋朝变得越富裕,金银用量就越大,最简单的吧,民间婚嫁,最少得有一些金银首饰。
然而现在金银产量又很低,虽然西夏那边的不会给了,辽国那边却一两也不敢少,银行司又存放了那么多金银为本金,因此民间金银价格实际在渐渐上涨,尽管张商英不断调节,都控制不了这个涨势。
眼下问题还不大,但涨到一定地步,尽管绢交与金银挂钩,最终避免不了会出现反复兑现,银行司危矣。
那么从今年到明年,随着一百多万两甚至两百多万两黄金,近千万两白银的到来,正好满足了民间的金银需求。所以这批金银来得很及时……
最关健的因素,还是悲情因素。
史上两宋之际,不仅是岳飞,吴氏兄弟,韩世忠与刘锜作用也非同小可,但为何后人全记住了岳飞,正是岳飞被冤杀了。
小小被王震恫吓后,主动将真相向百姓宣传。
不过王巨对此女也感到无奈,此女简直是一个奇葩,她说就说吧,还将那首小令传唱着。
其实这首小令也算是气势磅礴,但最后却来了一个谁最媚,残雪伊人,陌上小小,简直成了一个虎身狗尾巴,好吧,它确实就是一个狗尾巴,但前面的虎身,却成全了这支狗尾巴,反正也豁了出去,这个妓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俺就是那个最媚的人……
确实她姿色不凡,都成了这个样子,又钩上了一个凯子。
据手下禀报,仅是几天内,在她的撒娇泼媚下,就让那人在小小身上花掉了上千贯钱。
简单是无药可医了。
不过一个妓子的命运,没有多少大臣关心的,大臣关心的只是真相,在这场闹剧中,王巨是一个受害者,而且是一个屈辱的受害者,因此王巨赢得了大量的同情分。
但来的大臣多,主要还是前次开讲的轰动,以及赵顼的支持。
大家脑袋瓜子一起僵化了,让太保给你们上上课。
可问题是王巨是给赵佣开讲的,而不是给大臣开讲的。
但王巨也不好说什么,那就随便说一说吧,反正自己在京城的时日也不多了。
于是他有选择的说了一段历史,直接跳到了唐朝。
开讲李世民安置胡人政策的失误。
李世民一生有两个最致命的失误,一是就是嫁文成公主,但这个文成公主不是他的亲生女儿,而是李道宗的女儿。
卖别人的崽子不心疼……
并且还让李道宗亲自将文成公主送到了青海的乌海。
因此让王巨时常地浮想,那时乌海边看着李世民假女儿,自己真女儿远去的李道宗心情会是什么样子?
其实和亲政策也不一定就是失误的,比如汉朝的和亲政策,相对来说,功就大于过。关健是唐朝两次对吐蕃的和亲,不仅送过去女子,还送去了大量工匠,这岂不是要命么?
为什么李世民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其实与安置胡人一模一样。
当真李世民不知道五胡乱华的由来?
王巨说道:“陛下,殿下,诸公,其实真正的原因乃是唐太宗有一半胡人血脉,世人称之为天可汗,实际他内心中同样以天可汗自居,不仅是汉人的天子,也以胡人的可汗自居。因此才用胡人掣肘李靖等名将,甚至用胡人担任宿卫重将。”
“当时唐朝也似乎好象做到了胡汉一家,民族迅速在融合,万族来朝,唐太宗驾崩时,胡人比汉人更伤心。但事实给后人留下了最大的隐患……”
这个隐患就是安史之乱了,如果不是河北河东陕西边缘安置了那么多胡人,还是让他们扎窝在一起安置的,而全部是汉人,安禄山来那的谋反勇气?
而且这个隐患还留到了宋朝,西夏!其实党项人在唐朝就不那么老实了。
王巨为什么今天开讲这个课题,其实他要说的就是未来的民族融合政策。
很快就要到来了,一旦平灭西夏,灵夏平原有大量的党项羌人,兰州等地有许多吐蕃人,甘州肃州等地则有着大量的回鹘人。
如果这个民族融合政策做得不好,未来还会有危机。但是王巨平灭西夏后,顶多一年来时光,就走了,所以这个民族融合现在也要讲清楚的。
那么如何融合,李世民这种融合,肯定要不得了。但不是没有成功的例子,比如北周的融合,就是极成功的。
但还不及章惇在梅山蛮那边执行的融合政策好。
王巨在南方也执行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民族融合政策,特别是广南西路,还有不少蛮部保留着原来的民族传统,不过在王巨派人教导下,许多部族开始向汉人学习先进的耕作方法,同时也让子女进入私塾学汉字,读汉书。这么多年下来,许多蛮部已经与汉人很相近了。
那各部百姓是否会排斥呢?
非也,比如普安州,正是因为互市以及各政策,造成普安州百姓富裕,引起周边各蛮部贪婪,这才入侵普安州。
但为何苗履能立即平叛,并且拿下了数州?
主要还是这个民族政策,让普安州百姓迅速受益,其他各羁縻州百姓也亲眼看到了这种变化,甚至渴望着这种变化,一是会用兵,二是当地普通百姓的支持,这才使得南方那次用兵那么顺利。
否则想拿下那些羁縻州,难度会增加数倍甚至十倍!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余下各羁縻州蛮酋因为害怕,纷纷派使进京表示诚服时,王巨让他们配合着,打通矩州到夔峡渝州,到辰州潭州,到戎州,到石城昆明这四条商道。
原来这个国中国是一个不规则接乎于椭圆形的五边形,贫困封闭落后野蛮,地形复杂,但将矩州等拿下后,变成了一个长虫形,厚度变薄了,王巨肯定会利用好这个积极的变化。
四条商道打通,各部就能渐渐从封闭状态走出来,说不定以后不用朝廷用兵,这个国中国也会渐渐被拿下。当然,这个首要前提,一是宋朝不能再由赵佶担任皇帝了,二是完颜阿骨打是否还能再次崛起,并且对宋朝是否还能形成威胁。
那么放在西夏,是如何融合?
商贸肯定要打通的,但没必要买安,无他,西夏穷兵黜武,税赋一直很沉重,只要执行宋朝现在的税赋,对于西夏百姓来说,就已经是天堂了。
推广教育,汉人能蛮化胡化,蛮人与胡人也能汉化。
尽量的推广定牧。
这也是王巨带来的一个变化。
如今许多地区在执行着定牧政策。
虽然有点苦,可收获更高,牛羊更肥。
但王巨不知道的是,游牧在美国淘汰不仅是因为收益,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定牧的牛肉羊肉更肥更鲜美。
有大农场主用直升飞机放牧,牛羊能跑了,也壮了,可肉质下降了。
因此牛肉出栏前,西方各农场主会刻意圈养起来育肥。
王巨开始不知道了,不过这么多年下来,也隐约地发现了这一点,因此在彼岸就推出了类似的育肥政策。
这些牲畜不是战马,能不能跑无所谓,要的是肉!
定牧与保护水土无关,但会使百姓收益更多,其次就是容易管理。
一旦“定”起来,无论是牧还是耕,有何区别?
这样,就能慢慢大规模的象北周那样,全部汉化。
王巨在这里刻意讲了一个融合汉化,一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因为在他脑海里有两个极好的例子。
首先是种族问题,他穿越前,欧洲面临着绿教的威胁,美帝有种族岐视之危机,天朝同样也有一些民族问题,那怕是比较团结的棒子还被一道三八线一切为二。
再看倭国呢,实际倭国人种构成同样复杂,但只有一个大和民族了,基本上也就没有民族问题了。
其次是制宜。
天朝在386手中外交开始变软,宋化,官员腐败严重。到了486,又有了房地产经济。
但也不能说两个大长老不好,人无完人,谁能做到完美呢?再说,虽然形成了一些弊病,太穷了,迫不得己,虽屈辱了一点,却赢来了发展的空间与时间,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