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暗黑大宋-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深,填塞它比较容易。
但第二个杀着出来。
看到夏军大部杀到了眼下,有一部分人开始填壕沟了,郭景修下令,三军于城头上放箭。
非是普通的桑木弓,而是清一色的神臂弓,经过再三改进,射程略略缩短了一些,不过对臂力要求已经下降到了一石五,只要稍壮的士兵基本都可以拉开它。实际这时的神臂弓已经接近了宋末时的麻黄弓,虽然射程略略缩短,但臂力要求下降,并且速度更快。
就是它射程变短了,一般射程也达到了两百步,有效杀伤的射程超过了一百五十步,远远胜过了黑漆弓等原来的复合弓。
壕沟对城墙不是很远,壕沟对面的敌人正好位于神臂弓的射程之内,数千官兵一气乱射,立即又有数百名夏兵倒在血泊中。
“上盾牌。”梁乙逋急切地吼道。
上盾牌也不行,寨中还有一些虎踞炮呢,反正也不远了,将一个个特大的火药包放在虎踞炮上掷于城外,要命的是这些火药包里面还有许多铁蒺藜与铁钉子。
一时间城外惨叫声不断。
结果一天攻下来,平西砦的城墙毛都没有动一下,反而西夏人丢掉了近两千官兵的性命。
傍晚来临,梁乙甫垂头丧气地下令收兵。
到了三更时分,忽然大营外传来一片喊杀声,梁乙逋被这喊杀声惊醒,匆匆忙忙披衣钻出帐篷,看到一支宋朝骑兵将外营冲得七零八落后,已经大大咧咧返回平西砦了。
其实王巨调来这几将皆是万里挑一的虎将,不过郭景修年龄最长,富有经验,特别是随种谔于米脂寨一战,那一战他表现十分亮眼,仅次于折可适,因此王巨让郭景修顶在最前面了。
其实这次夜袭,西夏人的伤亡并不大,但将梁乙逋吓坏掉了,这使得他想到了庆州战役王巨指使的几场夜袭战,于是立即下令,三军夜里也要警戒,防止宋军再次袭营。
而且他第二天也改变了计划,暗中派了使者前去定西城,联络禹藏花麻,里应外合,才能得逞。
同时广派斥候,于四下打探,攻城不是西夏所长,但出了城,宋军不是西夏对手了吧。实际他真想错了,西夏动不动就是出动十万以上的兵力,以多打少。实际在兵力相齐的情况下,现在也不是宋军对手了,那怕宋军步兵多。
不过现在宋朝虽然步兵仍是占据多数,可骑兵也不少了,王巨弄来的马,从腾冲府以及熙河吐蕃人手中,又陆续置办了大量战马,去年又从西夏人手中缴获了许多战马,使得骑兵数量又恢复到伐夏之前甚至还超过了伐夏之前的数量,不要问时间短,这些战马多由王巨交给了蕃落军,只要他们手有了马,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骑兵,况且去年冬天还做了一些配合性的集训。
但现在宋朝的重心仍在鸣沙城那边,至于这里,暂且先拖着吧……
当然,这一切梁乙逋不知道了。
将这两条命令下完,梁乙逋想了想,又派使去青唐传话,我们已向宋朝动手了,冒着箭林弹雨,血战了一天,牺牲了近两千将士,你那边有没有动手?
到了这里,离青唐城更近了。
麻烦的就是隔着一个兰州,好在宋朝提前放出会宁关,虽然是山路,绕得不太远,即可到达河西(黄河西边)。
然后梁乙逋就开始做样子了。
但不久他就接到了两条很不好的消息,首先是吐蕃,鬼章之所以用兵洮州,还有一个原因,他早先就与洮州一些蕃部暗中往来,此次用兵,派人用印信对这些蕃部下令,里应外合,迅速攻破洮州。
速度快的怕人,连在附近的岷州知州种谊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洮州就被阿里骨拿下,并且生擒了赵醇忠。
赵醇忠不是洮州官员,洮州的一些汉官见吐蕃来势不对,全部逃走了。
至于这个赵醇忠则是一个大有来头的人物,他名字叫巴毡角,也就是木征的弟弟。
其实宋朝拿下木征后,对木征一直很不错,一度官拜太尉,木征有三字,长子陇拶,汉名赵怀德。次子邦辟勿丁,汉名赵怀义,三子盖咓,汉名赵秉义,木征死后,以陇拶世袭太尉,又用赵秉义留守洮河二州。
木征的几个弟弟或被宋军抓获,或被劝降,包括这个巴毡角,赵顼亲自赐名为赵继忠、赵济忠、赵绍忠、赵醇忠、赵存忠,俱有官职,并且官职不小。
而且也到了这份上,因此后来这几个兄弟们,虽没有替宋朝出过大力,但也算安份守己,至少因为他们,宋朝治理熙河没有出现太大的困难。
甚至宋朝大大方方地让一些人,继续统治着他们的地盘,只要不称王称霸就行了。
这一条比王巨对大理段氏兄弟做得还要仁厚,当然,段氏兄弟那种辰光,也不能与木征兄弟好相比的。
但这一回巴毡角成了阿里骨的俘虏,他是不好杀的,不过对于忠于宋朝的当地吐蕃与羌人大首领就不客气,经斡穆等数千首领或部下,全部被阿里骨杀死。
随后又让鬼章驻兵洮州城外的常家山,阿里骨自己则派人将情况立即快马通知了梁乙逋,我们也动手了,而且已经拿下洮州,不久我们合兵一处,攻打河州吧。
梁乙逋气结,原来是这样约定的吗?
原来的约定,是吐蕃出兵河州,西夏出兵定西城,再由禹藏花麻里应外合,那么宋朝四面楚歌,就能迅速将河州兰州定西城拿下了。但敢情现在我在这边用兵,你们已经捞到好处了。
难怪平西砦宋朝官兵稳如泰山呢,吐蕃在洮州用兵,如何能威胁到这一带的安危?
然而他也找不到什么把柄,虽然有盟誓,但规订双方是如何用兵的吗?
而且他自己同样动机不纯,大家都在玩心眼,就看谁玩得高明了。
第二条消息,就是宋朝泾原路官兵忽然出兵鸣沙城,因为梁乙逋抽调大量官兵走了,鸣沙城中的兵力不足,加上城墙又不象灵州那么高大坚固,仅仅坚持了不到两天,就被宋军攻入城中,鸣沙城失守。
按照道理,梁乙逋要救鸣沙城的,而且鸣沙城四周很快就到了夏麦收获时季。
但他让吐蕃人坑了,现在抽兵回去,毫无疑问,吐蕃不会用兵河州了,那么自己整成了一个小丑,为吐蕃人做嫁衣。
不过他心中也在庆幸,不是庆幸将吐蕃终于拖下水,而是庆幸除了第一天外,余下这十余天,整是在做样子,没有付出多大的牺牲。
他想了想,鸣沙城就鸣沙城吧,那是孤城在外,又位于平坦地带,无险可守,他不相信宋朝能拿下但还能占领住。
于是下了一道命令,进一步剿灭亲近宋朝的蕃民,实际就是分出军队四下抄掠,不然每耽搁一天,则会消耗大量粮草。
平西城继续在僵持着……
…………
王巨哈哈大笑。
韩缜与许将皆莫明其妙。
说老实话,鬼章这么做,确实出忽了王巨意料之外。在他预想当中,要么吐蕃与西夏联手对兰州与定西城夹击,因此提前让五位勇将率领五将官兵前往最重要的五个堡砦。到关健时候,无论从熙河路,或者从秦凤路,甚至从德顺军皆能抽出一些兵力支援。
只要挺过去就行了,关健的大戏还在鸣沙城那边。
要么西夏用兵定西城,吐蕃用兵河州,那样河州兵力终是弱了一点,毕竟以防御为主,精锐的军队又在西夏前线,因此到处都是漏洞,并且德顺军的兵力也无法支援了,不过还能从秦凤路抽调一些兵力,同样,只要挺过去就行了,关健还是在鸣沙城那边。
但就没有想到阿里骨用兵洮州。
然而就是想到了也没有多大作用,兵力就那么多,又是以防御为主,哪里够用,除非能断定吐蕃一定用兵洮州,但那有这么灵通的消息与高超的智慧?
不过阿里骨与鬼章这么干,看似得了便宜,实际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韩缜问王巨笑什么。
王巨说道:“自古以来,数国联手,最难的就是信任与配合,不要说国与国之间了,就是本国若是出动数路人马,配合都十分地困难,比如我朝曹彬北伐,或者前几年的五路伐夏。真正成功的很少很少,本国之内的则是李靖等人灭吐谷浑,但李靖是何人?还有孙刘与曹孟德的赤壁之战。”
孙权与刘备于赤壁之战时,那个配合确实是交心了,也不得不如此,生死存亡之战了。
但随后呢,特别是吕蒙破荆州,以王巨眼光来看,吕蒙根本不是名将,而是一个傻鳖!
如果不是孙吴抽后梯子,两国继续配合,那么一鼓作气,说不定刘蜀就以秦岭、桐柏山,孙吴以淮河与曹魏划分疆界了。结果暂时得了便宜,但两国交恨,加上西陵之战,两国再无真正北伐的实力了。虽然说灭掉两国的是******,但实际上根源还是在吕蒙破掉荆州就种下了。其实吕蒙这么干,与宋朝联金抗辽联元抗金一样愚蠢。
现在道理一个样,看似阿里骨与鬼章占了便宜,实际上更加严重地破坏了他们两国之间盟约的信任。
如果两国能团结一致,王巨还真有点头痛。
但现在两国各怀鬼胎,王巨也不惧了。
“这样啊……”韩缜不知说什么好了。
“如果我没有猜错,阿里骨一定以为我朝为了救援定西城,说不定同样也得知了我朝泾原路的兵力反攻鸣沙城,那么必从秦凤路或者熙河路抽调官兵支援定西城,本来两路兵力就不多了,现在抽调了一部分兵力,兵力会更加空虚,所以他们多半又想捡便宜,出兵攻打河州,顺便正好给梁乙逋一个交待。”
不过王巨这一回思考得更加小心。
一个判断失误,弄不好就导致战争走向彻底改变。
“还有一个证明,梁乙逋现在多半也得知我们拿下鸣沙城的消息,但他一直没有撤兵,只是在平西砦前故做佯攻。这分明是等吐蕃大军到来。”
“那河州?”
“韩公,勿要担心,河州兵力虽不多,但有刘昌祚坐镇,不会出现大的失误。继续将他们拖着,真不行,我立即下令,从秦州调拨一批兵马赶赴河州。”
要调现在就要调,这不是消息相互传递,用特脚递的方式,换人换马,一日能行七八百里,甚至近千里,大军出发,又有不少山路,一天能达到两程就不错了。不过吐蕃将兵力从洮州抽回来,也要一段时间。时间上还来得及。
“河州仍继续拖着,功夫不在河州,也不在平西砦,而是在洮州与鸣沙城。”
“洮州?”鸣沙城知道的,但洮州又让韩缜不解了。
“种家八子,个个是豪杰,但最骏者非是种谔,而是种谊。阿里骨手下得力大将者则正是留在洮州的阿里骨,并且只有两万兵马。如果将此人拿下,则是等于断掉了阿里骨一条胳膊。我想让种谊试一试……”
岷州官兵同样不是很多,但有一些诚服于宋朝的蕃部与羌部,本来这些蕃部羌部也未必管用,不过阿里骨为了立威,杀掉了数千人,无疑会激怒了这些部族酋领,为了自保,他们也会主动配合种谊了。
但为了支援种谊,王巨也从秦州拨出两将官兵前往岷州。
至于鸣沙城那边,王巨也就没有下令了,现在梁乙逋以为鸣沙城孤城难守,不管不问,但当真能坐得住?
不怕敌人阴谋诡计,就怕计不知从何而出。
如今两个敌人的军事行动基本明了化,王巨反而不担心了。
一道道命令下达。
但就在这时,司马光忽然上书。
书中说,自元丰三年起,西夏已经化干戈为玉帛,是有这么一回事,但背景是打了那么多年,西夏一直没有取得重大胜利,相反国家疲惫,正好王巨挟南方大胜之威,返回京城,两者结合,西夏不敢用兵了。
但司马光只捡一面说,然后说谁知道朝廷穷兵黜武,五路大军伐夏,结果导致六十万军民牺牲,如今朝廷不知悔改,仍在不断地用兵,结果只得些许之地,却让会州与洮州无数生灵涂炭。
洮州勉强算是王巨失误,至少军事决策是由他一手承负的。
可会州管王巨屁的事。
要么李宪圈了几个堡砦,但别当真,西夏在这里统治了许久,使得王文郁与李宪都不敢执行朝廷的税赋政策了,无论是什一税,或者出助强人与壮马免赋役,即便修建几个中小堡砦关卡,还出了钱帛,雇募当地百姓与士兵共同兴建的。
梁乙逋杀害的就是参与修建这些堡砦的各部族百姓,不过到后来性质演变了,为了供给,甚至都不甄别,就派大军过去烧杀掳掠。
可能是有一些部族向往宋朝,但宋朝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这些百姓负责吗?
而且何谓慈不掌兵?
然后又说,朝廷兵戈四起,先与西夏树敌,再与吐蕃交战,接下来辽国南下,以宋朝的兵力,如何抵挡?那时国家危矣。因此望朝廷不要听信竖子挑唆,立派使者,与吐蕃西夏议和,这才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如果辽国与吐蕃西夏联起手,并且团结一致,宋朝很可能会危险了,即便最后胜利,也会是惨胜。
因此这份奏章似是非是的,也能蛊惑一部分软弱大臣的心。
王巨看到这份奏章后,气得无语了。
你个老小子,都跑到涑水去了,还继续使阴招哪!
王巨气极,正好第二是朝会,王巨索性将这篇奏章带到朝会上,当着文武群臣的面大声读了一遍,然后说道:“好一篇仁义道德的文章。”
“仁宗之时,司马光巡查丰州,挑起忽里堆之战,结果郭恩惨败牺牲,司马光归罪于郭恩黄道元,甚至他的恩公庞公,没想到西夏将黄道元释放回来,好一个仁义道德!”
“先帝之时,德顺军之西同家堡蕃人意欲附我朝,我朝为了和平,没有同意,结果让西夏人将数千户向往我朝的蕃户全部杀害,司马光一声不吭,这就是仁义道德。”
“陛下即位之初,河北大旱,正是司马光的建议,朝廷不顾饥肠辘辘的灾民生死,强行遣返各自州县,好一个仁义道德!”
“熙年七年,国家遭遇前所未有的特大旱灾,全国上下在救灾,司马光不顾灾民死活,却乘机攻击新法,好一个仁义道德!”
“董毡去逝,阿里骨接位,吐蕃有许多部族不服,我朝却一直耐心等待,他前面报丧,朝廷后面便赐予他太保之职,以便给他正名,巩固其统治权。然而现在西夏出动大军侵犯我朝,阿里骨却乘机攻占洮州。前线将士为了保卫大宋,浴血奋战,司马光却提议前线将士放弃武器,派使议和。难道在我朝领土上作战,是错了吗?”
“熙宁之时,西夏举国来犯,臣立即去了庆州,侥幸击败西夏,谁知不但无功,反而有过,以致臣逃离北方,去了泉州。又于南方侥幸建功,陛下赐我为参知政事,本想回京替大宋效劳,但半途之上,先是极个别官员与一群无耻的说唱先生联手将我抹黑。去了成都府,没有一个官员迎接,相反的却被王安礼恫吓了一番。再到洛阳,立即遇刺。这番回来,先是带着一群高利贷商贾诬蔑我,后是小小案,又有程熙遇刺案。这等手段,即便晚唐时,也未曾有过。”
“作为国家,最好是以和为贵,做为小家,隆重款待宾客,也是当嘉奖之举。但一个家长不顾一家老小温饱,将家中的钱粮赠送给当地的地痞无赖,难道也是对的吗?”
王巨又举起了这篇奏章说:“为了打压异己,不顾国,不顾民,正是这道奏章也!”
“诸位,朝廷待大臣之厚,特别是高级官员之厚,自古未曾有过。祖宗之意,本是想善养士大夫,望士大夫加倍替朝廷效力。但这是养士呢,还是养蛊呢?就是养几个条犬吧,看到主人也会摇摇尾巴表示一下亲热吧。一群连犬都不如的人!”
第815章温馨
王巨这一回真气急了。
现在他的时间无比的宝贵,不是赵顼不相信他,是赵顼说倒就倒下去了。
王巨说三年将西夏搞掂,鸣沙城之战过后,再来一个贺兰石,章楶调到河东后,再于银州战上一合,三年之内,足以将西夏摆平,这个摆平,不仅是拿下西夏,还包括将后面的叛乱都镇压掉了。
但这还有一个首要的前提,那就是赵顼还能活着……
然而现在又加上一个吐蕃,即便三年时间,都有些吃紧了,在这个关健时候,司马光又使阴招,拖后腿,让王巨如何忍受。
但有的人,如李清臣,心中则想到,说得太粗鄙了,这终是在朝会上,当真是菜市场哉?
可后面王巨一番话,立即让李清臣闭上张口的嘴巴。
“陛下,还记得轻泥怀侧乎?”
赵顼点点头。
轻泥怀侧是西夏大将,又是横山一个大部族的酋长,手下掌控着一万多名番兵,主要他离宋朝近哪,就在延州长城岭那边,一旦投奔宋朝,不管如何利用,对西夏来说,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可能有人泄密了,程勘前面禀报朝廷,后面西夏就派人安抚,就没有然后了……如果真是有人泄密了,司马光就是第一个怀疑对象。不仅他排斥战争,而且与程勘同样有着私仇。(具体原因,参见前文)
还有呢,诅咒皇子不得好死案,也查到了司马光头上,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同样不了了之。
“陛下,臣不是很明白,吐蕃攻破洮州,西夏入侵定西城,这个消息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了,但阿里骨擅杀经斡穆等数千熟蕃,梁乙逋在南会州大肆烧杀掳掠,知道的大臣并不多。”
这句话可能后人不大明白,但经常看史书,会看到这一句:某大臣“私泄禁中语……”然后被贬官。
如果不经常看史书者,那就是林冲误闯白虎堂。
也就是大臣在各部司处理公务可以,但不要将这些公务到处宣传,当然了,你可以将这些公务对比较可靠的门客说出来,让他们做一个参谋,但这些门客如果嘴巴不紧,传扬出去,同样会悲催了。
只要传扬出去,立即贬官。这就是所谓的私泄禁中语……
白虎堂便是帅府,林冲被高俅陷害,来到帅府前,帅府里有许多机密情报公文,因此被充军。当然,这一段是虚构的了,实际所谓的宋徽宗六贼当中,高俅还算不错的,许多得力大将,包括韩世忠,都在他手中得以成长,至少这种事高俅是不会做出来的。即便海上之盟失误,但当时谁会想到一群生女真那么强悍?原先一直默默无闻的耶律大石是那么牛逼?甚至不亚于岳飞!现在王巨还不同样用生女真在牵制辽国?
不过这些小说嘛,就不能当真了,比如三国演义里的蒋干,唐朝演义中的反面角色苏定方,那得多冤哪。或者杨家将中的反面角色,潘仁美的原形潘美,狄青,庞太师的原形庞籍,都比高俅更冤。
但不管是虚构的小说,还是史书,道理都是一样。
那么国家事务,各地官员就没有权利知道了?还是有权利知道的,那就是邸报,它相当于后世的人民日报,能公开的重大事务,会用邸报发放到各地官员手中,不能公开的无论是邸报或人民日报,都看不到了。
然而问题来了,知道这条消息的,不过二三十重要的大臣,又是“禁中语”,是不准泄露的,但现在远在涑水的司马光是如何知道的?
李清臣忽然一惊,他是不会象司马光泄露了,但他于前天家宴时,与几个交好的官员说过这件事。
他是旧党大臣,这几个交好的官员同样是旧党大臣,他没有泄露,但这几个官员会不会泄露?
这样一想,李清臣吓得不敢作声。
王巨又说道:“陛下,臣一直想不明白,不管朝堂发生了什么事,可能连首相都不知道,但洛阳那边马上就知道了,究竟三省是在京城呢,还有洛阳呢,或者现在政事堂搬到了涑水?”
章惇说道:“将此贼贬到彼岸吧。”
凭借司马光这种种作为,贬到彼岸呆上两三年并不过份的。
王巨却摇了摇头:“他终是老了,他们能刺杀我,但我不能弄出人命,这是底限所在。”
如果不是害怕这个,王巨早就将司马光弄到彼岸了。
“之所以我说出来,是担心他似是非是的言论,能蛊惑一些大臣的心,前线将士在浴血奋战,努力一把,就会连连大捷,松懈一下,则会连连惨败。诸位,你们想一想,如果李靖李绩用兵胡虏,朝堂上却在抽后梯子,他们能不能击败强敌?为什么我不担心辽国,辽国也与我朝差不多了……”
辽国会不会用兵,真的不清楚。
不过辽国的种种王巨以前也做了详细的分析,辽国皇帝亲近汉家文化,对宋朝不是很恶,虽然勒索了一回,但自从萧峰这个好玩的结拜大哥登基后,包括边境打草谷的现象都渐渐少了,这也是一个证明。
辽国贵族安于享乐,因此“和平派”也渐渐占据上风。
还有五十万岁纳,它不是五十万贯钱,是银子是绢,只要运到辽国,即便是新贯,也相当于一百余万贯了,这笔收入对于辽国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而且两国商贸往来,涉及到诸多的利益,对宋朝还好一点,特别对辽国,这些商贸利益更加重要,因此会有许多贵族自发地反对对宋朝用兵。
以及辽国君臣越来越不作为。
这几个原因注定了辽国即便出兵,反应也很缓慢。
况且王巨还做了三步安排,杂粮的诱惑,边境的布防,以及女真那边的叛乱。
再说,想对宋朝产生危害,它必须有一个首要的前提,那就是三国齐心协力,一起向宋朝发难。
然而现在吐蕃与西夏才开始联手呢,就各怀鬼胎了,岂能指望三国齐心协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