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暗黑大宋-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很强悍吗?
王巨微微一笑,两人服气了对方,接下来就好办了。
…………
“胡大哥,这个新知县好小。”向革说。
“不要看他小,此人不简单,虽然岁数小,到了堡中,面色自如,常人难以做到。”胡谦说道。
“他是知县。”
“知县也是人,”秦三德子说。
说军中有杀气,那个太玄乎,况且是宋军之中。不过军营里也有一些肃穆气氛,况且是数千身着铠甲的将士。
“不知道他来荔原堡要做什么?”
“他是华池知县,总得过来看一看。”胡谦说道。
“胡大哥,未必,不仅是看,而且看得很细,我总觉得此人不简单。”秦三德子说。
但就是秦三德子机智,也猜不出王巨的用意。
“我也听说过一些传闻,说是这个小知县在十四岁时,就带着一百余村民,击败了六百多名西夏前来抄掠的官兵。”
“如此生猛?”武魁道。
“恩,不但武的生猛,文的也生猛,他前去云岩拜师,那个张载不愿意收下,于是强闯县衙,说了好多大道理,张载听后,立即就收为门生。只随张载后面学了两年来时间,一考成了解元,二考成了省试第三名,三考成了二甲,名次还很高,第八。”
秦三德子与向革、武魁同时咂舌,大半天后秦三德子才说:“岂不是文武双全?”
“能这么说了。不过朝廷这次总算用对了人。”
“若是他能将刘指使拿下就好了。”向革道。
“拿下刘指使恐怕不易,他终是一个知县。就看他能不能看出刘指使的能力平庸,贪得无厌,然后向孙公反馈。但我倒有些担心,若是这个知县真如传闻中的那么惊艳,我们那件事……”
其他的不怕,就怕那两桩凶案泄露,胡谦又看着武魁问:“前几天你回家去了一趟,官府有没有查问张偕?”
“林知县问过了,不过张偕应对自如,林知县也没有太怀疑,问得少,随后让张偕回去。”
“还要得亏三德子,那天晚上若不是三德子坚持,将赵家的贵重细软卷走,赵母手中有了钱,还能收买官吏查下去。”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不是查不出来,而是官府想不想查出来。如果不想,那怕皇宫中闹出刺客案也会不了了之,如果想,即便他们做下的这个案子,照样也能查出来。
胡谦说完又伏在堡墙上朝外看。
姚兕与李三狗比了一下手腕,英雄惜英雄,相谈甚欢。李三狗说道:“你是一条汉子,有些埋没了。”
“你也是一条汉子。”
“我老了,混光阴罢了,若非王知县一再相请,我也不会出来。不过姚巡检,你机会来了。莫要小视了王知县,在他身上没有办不到的,你会看到一个又一个奇迹。”
“你们不要相互夸,又夸我,我们还是说一说正事吧。”王巨道。
胡谦自然听不到他们说什么,但知道姚兕平时人很傲气的,没承想只一会儿,便让这个小知县拢住了心,一边在说话一边还不停地大笑。有一个好官大家喜欢,可是胡谦却略带忧色地说:“就希望这个小知县千万不要多事吧。”
PS:说一下物价,治平时朝廷也因广锐与蕃落缺马而给钱买马,一匹马给三十贯,因为钱给得少,买不来,于是升为三等马即给钱三十五贯,钱增加了,马档次下降了,还是买不来马。医工李生花了一百五十贯才买回来匹良驹。但劣马价格便宜,日本僧人成寻在开封花了十九贯,加八百十五文钱的税,买了两匹马,那是差马,与战马无关。元丰时本应得到熙河马价会便宜,可王安石悲催的保马法来了。本来北方契丹马便宜,只有二十贯,结果涨到了一百贯。朝廷多次出手强行用低价打压,始终压不下来。后面可能会写到,可能不会写到。
牛的价格也在上扬,开始是三贯,这时在五贯,北宋末年涨到七贯,甚至十贯。这是非正常价格,如果杀牛取肉,那得好几十贯。
驴比牛还贵,十贯左右,骡子更贵。
羊在京城三贯一头,于西北官买羊价给钱五百文,但这是官价,市价一贯左右。
猪最贱,北宋初一头猪只值一贯钱,不过治平时物价上涨了,后来一头养了几个月的小猪便要一贯多钱,因此大约在两贯多,西北要稍便宜一点,不到两贯。
第一六二章立威(下)
张玉匆匆赶到华池镇,王巨已去了荔原堡。荔原堡乃是华池县重兵之地,并且还有两营振武军卒。同是振武军,但不是一营之军,可是王巨与振武军有过过节,这让张玉更担心了。
于是他匆匆骑马又冲向荔原堡。
到了荔原堡看到堡外人山人海,聚集着无数兵卒以及强人、壮马。
张玉脑袋一下炸开,连忙挤了进去问。
一个老兵告诉他:“张总管,王知县与姚巡检正在阅兵。”
“阅兵?”
“恩,是说让我们练一练,让这个新知县过目一下。”
“那就好,”张玉松了一口气,在人群中找到了王巨与姚兕。
王巨正在与姚兕观看,一看官兵,包括那营蕃落军,二看强人,然后看他们的箭术,棍棒刀枪技艺。
“蕃落军马也这么少?”
“庆州多是梁峁地带,缺少平坦的大谷土塬,养马不易,所以蕃人的马数量也不多,即便有了,也有许多蕃人谋利,用它来换回部族中需要的物事。”姚兕答道。
不仅庆州蕃人,就是西夏那边马的数量也不多。
多,可西夏几乎全民皆兵,手中也不能缺少战马。而且河套虽平坦,但从唐末后水土进一步恶化,不利于牛马的放牧了。若是西夏不立国,不设置那么多军队,那么战马是足够了,甚至还会多余,就象五代那样,年年向中原献战马,讨赏赐,一度让中原王朝禁止这种献马。然而立国了,马匹数量也紧张起来。庆历战争爆发,元昊为了支持更多的骑兵,再加上与宋朝私商换来紧缺的物资,不得不用青盐向辽国夹山哪里的各部族交易大量马匹过来。一是“出口”,二就是自己备用。
王巨皱了皱眉。
他不是盲目来的,在临来之前,便想好了一系列计划,包括马。
可庆州蕃人缺马,那就有点不大好办。
不过王巨表面不动声色,继续观看。
应当来说姚兕驻镇荔原堡,单论练兵,他做得是比较好的。后方的张玉同样不简单,再加上种诊到来,还有范仲淹在蕃人中间打下的好底子,这才是未来大顺城一战胜利的原因。
但这些将士仍不能让王巨满意。
最差的就是两营禁军,真的很差,几乎让人惨不忍睹,有很多弓弩手连箭与弩都拉不满,蹬不满,更不用说准头了。次之保捷军,然而保捷军表现要比禁军好一点。表现最好的就是蕃落,只是让王巨感到可惜的是他们中间骑兵数量太少,一营蕃落,大约不到四百人。有没有吃空饷,王巨不大想过问了,至少现在不能过问,但这支蕃落军中,只有两百余人有马。
然后他又想到狄青昆仑关大捷中那支蕃军的雄姿,也许是狄青刻意挑选出来的吧。平常蕃落军不会有那么强大。
看到王巨不满地看着两支禁军,姚兕又解释道:“这两营禁军,我刻意让他们练了一练,其他地方的禁军会更差。”
王巨点头。
就象黑岙岭那一战,财帛动人心,可被自己埋伏狙击了,黑蜂盗很快就溃不成军。
他又继续看着蕃落军与强人的表现。
个体还是不错的,有人的骑术也不错,箭术卓越。不过整体缺少了配合。
王巨感到好笑,宋辽夏这三个国家比着败啊,就是这样的一群乌合之众,居然将李谅祚十万大军击退。当然,宋辽军队也好不起来。难怪金人前面一崛起,后面便迅速将辽国歼灭,让北宋灭亡。
这时张玉也挤过来。
“张总管,你怎么也来了。”
“王知县,你在做什么?”
“检阅一下华池境内各支军队,心中好有一个底。”
“大热天的,你不怕他们会有反感?”
“若是聚集检阅一下都能有反感,朝廷养这么多军队是干什么的?他们是军人,不是相公,得哄着捧着。”
“边静以清静为主。”
“张总管心中当真这么想?”王巨笑盈盈问了一句,孙长卿能这么想,你不能这么想的。
张玉只好说道:“你莫要激起什么不好的事。”
“张总管,我是向孙公讨要了练兵权,但我做事自有分寸,”王巨心中感到好笑,心想,我将来的对手可是司马光、王安石、蔡京之流,若是眼下这一关都过不去,乘早于杭州准备退路吧。
他又说道:“治国治军之道一样,恩威并用,以威振军纪,以恩收军心。张总管,有没有看到曾相公的《武经总要》?”
张玉摇了摇头。
“改天你当看一看,里面就写了一些奖罚行军约束之法。”
这本书有一些借鉴意义,但不能全部信。例如在军行这一卷,记录了一些在恶劣环境下解渴去饥的办法,有的还是不错的。
但有的莫明其妙,将米淘去尘,再蒸再曝,这个也能理解,后世的炒米,然而必须要经过十次蒸曝,王巨就想不懂了。还有,在极度缺粮的情况下,用粗布一尺,放在一升酽醋里浸泡,曝干,用方寸再煮,醮醋食之,一尺粗布可食五十日。王巨雷了,有这种情况发生,例如长征时,吃草根树皮,皮带,但到了这种地步,宋军还能成编吗,早就投降了。敢情曾公亮以为宋军是红军。
再者,说一升米能吃一天,一头牛或马,能供五十人吃一天。首先这一升米,不是粟,粟更轻,那么它有多重呢?这又涉及到宋朝另一个让人糊涂的计量单位,斛与石。一石不是十斗,它是重量,若是米计算,只有七石多,不足八石。一斛才是十斗,一斗十升,一升米不足一斤三两。
宋军伙食比较差的,缺少荤油,饭量大,特别是曾公亮所说的行军当中,体力消耗大,饭量更大。那么能不能够食一天?错了,其实标准答案是两升。
然后到了这个牛与马,一天一斤多米就够了,肉比米管饱吧。一头牛或马,那怕再小,取三百来斤肉还可以的。一斤米管饱了,但用到肉,却是七八斤肉才能管饱,这都是什么理儿?
不过也能看一看,甚至王巨打算自己看完了,将这本书也给姚兕看一看。但要适度地涂墨了,比如这个米与肉……
张玉不知道啊,原来是曾相公写的书,那大约不会错的。
一组组亮相完毕,包括指使都上去亮相了,也有不错的,王巨一一记在心中,表面不动声色,走到前面,看着黑压压的人群,不少人,一千多名禁军,两千多名强人、壮马,还有少数强人没有到,不过大多数到了。
王巨说道:“朝廷为了养活你们,拿出三分之二的收入,多少贫困人家为了你们,倾家破产,但本官看到养的乃是一群什么样的乌合之众。”
本来大热天的集结在一起,大家就不开心,这一责问,下面立即闹将起来,特别是那些强人,俺可没有靠你们朝廷养活,至于赋税,你们敢征吗?
王巨摆了一下手,说道:“你们不要不服气,我推出一个人,就是他,李三狗,乃是本官故乡所在的小寨子的一个普通村民,让他亮给你们看,看看你们与一个普通村民差距有多大。”
姚兕要捂脸,好一个普通村民,这不是在欺负人吗?
张玉也想捂脸了。
但大伙儿不知道啊,好,就让我们看一看你们那个小寨子普通村民有多牛。
王巨拿来一把弓,递到李三狗手中。
李三狗用力拉开,叭叽,弓拉断了。
这下子一起哗然了,李三狗拉断的可不是老百姓手中的桑木弓,乃是制式弓,这得多大力气?
王巨问身后的一名十将:“堡中可有强弓。”
“有,姚巡检手中那把弓就是强弓,据说得用近三石力气才能拉满。”
“那就是它了,”王巨向姚兕要弓。
有人很担心的,都知道姚兕那把大弓,寨中除了姚兕,几乎没有第二人能拉开,蕃落兵也拉不满。
姚兕心中有数,拉不开才怪呢,让士兵进堡将那把特制的黑漆弓拿来,交到李三狗手中,李三狗弯弓搭箭,连射十箭。不看准头了,就是以这么快的速度用这把大弓连射十箭,那也不是人干的活。
而且箭箭正中靶心。
几千人一起瞠目结舌,那来的如此之牛的村民?
李三狗又向一名蕃子讨来战马,骑上马,一边奔驰一边射箭,这一回略略有些偏了,但还有五支箭射中了靶心。
他下了马,来到王巨身边惭愧地说道:“好多年没有骑马,准头下降了。”
但大家一起鸦雀无声,离得近的人听到这句话,更是泪流满面,好多年未骑马,还有这个骑术与这个准头,那么以前会有什么准头?
王巨又说道:“或者你们会想他是一个例外,但本官呢,本官以前是一个措大(穷酸末落书生),就是今年也不过十八岁,更是一个文官,更没有参加过什么军中训练。然而你们,连我都不如!”
王巨说着,让兵士也拿来一张黑漆弓,当然不是姚兕那把大弓,那不是立威,是自找没趣的。
挟着弓箭,王巨来到中间场地上,大家心中一起很紧张,若是让一个书生文人再比下去,那更无地自容了,况且王巨一张秀气的脸,也使大家忽视他比较强壮的身体。
张玉有点明白了,但还有许多没有明白。
PS:感谢霞飞双颊大神的588,OctopusToT的100,十分钟的等待的100起点币打赏。再吐槽一句,为什么加更一点效果也没有?两更与多更,甚至连点击与推荐都一个样?
第一六三章蕃骑(上)
王巨弯弓搭箭,嗖嗖,连射十箭。不要说准头了,就是这个一口气连射十箭,许多禁兵都做不到。而且箭箭不脱靶,其中五箭中了靶心。
禁兵沉默不言,打脸了。
那些蕃兵与强人忽然一起喝起彩来。
这也是民族的特性,蕃人当中以党项人为主,素贵种,尚武。
如果王巨真是一个穷措大,大热天地将他们喊来集结,又喝斥了一顿,还真不少人不服气。但人家行啊,仅是这个臂力与箭法,已经有资格呵责他们了。
王巨摆了摆手,这一回终于管用,一起安静下来,王巨说道:“刚才本官训斥你们,也许有人不高兴。我只说一件事,从去年秋闱开始,我连考了三次,秋闱由各州府主考,有的士子平时不用功,试图靠运气与侥幸得中。还真有人中了。然而到了省试会不会有侥幸,到了殿试会不会有侥幸?”
“练兵与读书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想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得必须平时认真训练。也许有人怕麻烦,然而你们有没有想过,西夏李谅祚会不会停下抄掠?去年有,今年说不定还有,到明年也会有,去年规模还不算大,如果规模大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官兵不训练,没有战斗力,到时候必然寨破堡亡,一起全军覆没,你们牺牲了,还是战败牺牲的,朝廷会不会发放抚恤?你们在后方的家人怎么办?还有诸位强人壮马,也许你们心中在想,我们乃是乡兵,又未拿朝廷薪酬。不错,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一旦你们战斗力低下,让西夏人攻破你们寨子会有什么结果?你们身亡事小,你们的妻儿将会被掳到西夏,生不如死,你们的财产会被抢之一空,你们的家园会被焚荡成灰烬。但是你们强大了,会有什么结果?立下战功,朝廷赏赐,打败敌人,缴获大量辎重,又会获得一笔财富。请你们三思。”
但训了一顿,王巨还没有说如何训练,而是说道:“劳烦大家,各位请散吧。”
还是很有礼貌的,一部分人心中想道。
张玉走过来道:“不错,王知县,将士战斗力如何,你也看到了,威也立了。”
“恩威兼用才是王道,因此易经从乾坤阴阳开始讲起,孟子怒骂墨子的那种妇人之仁。”
不过王巨却走到了保捷军前,冲一名大汉招了招手说:“你过来。”
胡谦心中咯登一下,怯怯走过来。
“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叫胡谦,字少保。”
“字少保啊?”
“家父在的时候胡乱取的。”
“没事,少保就少保吧,努力立功,争取能做成真正的少保。”
“小的没这个奢心想法。”
“那可未必,狄将军以前还是一个充军的罪犯,最后还不是名扬天下,位于宰辅?本官问你,你是羌人吗?”
“小的是。”
“那为何编入了保捷军?”
“小的家在庆州城中,可能有人不高兴,授使官府将我抓到军中,充入保捷军,与蕃落军不同。”
“原来如此,本官再问你,本官经孙公准许,打算再建一营蕃落骑兵,你愿不愿意参加?”
胡谦想了想,刚才王巨连射十箭,箭箭中的,还有五箭中了靶心,说老实话,给许多混饭吃的禁兵沉重压力,这才是真正的文武双全。文能唱名东华门,武也不简单,箭艺高超,似乎还有一定的军事谋术。
胡谦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了,可他做了亏心事,让他跟在王巨身后,心中同样有压力的。
“你现在是一名十将吧。”
“是。”
“会不会骑马?”
“会。”
“新蕃骑建成后,本官会拨你为都头。”王巨说道。实际刚才有六七人表现出色,不过王巨不大好动,孙长卿是给了一些拣兵权,但这个拣兵是从强人、壮马与义勇中拣的,若拣到正规官兵当中,孙长卿也会急了。因此他一边看,一边与姚兕悄声说话,这几个人已上位了的就算了,没有上位的,自己不好调动,但姚兕好调动,拨成都头,或者副都头。这个将职不需要多少谋略,主要就是要有一定武艺,一能服众,二能带着大家训练,三能带头杀敌,激励士气。
只有这个胡谦是例外,明明是一个蕃人,却跑到保捷军中,并且表现十分亮眼,若是组织蕃骑营,这个人便能做李三狗的得力手下。
然后王巨又将这个想法告诉李三狗,李三狗也看着胡谦在场中的表现,看了一会,立即说好。
他同样也看好了这个大汉。
“都头啊,”胡谦喃喃道,难道报了仇后,时来运转了?以至他都疏忽了王巨那个骑,蕃落骑兵,新蕃骑。
就在这时,刘指使走过来说道:“王知县,这不合制度吧。”
“我已经得到孙公准许,不会不合制度。”王巨说到这里,忽然停下,因为他看到胡谦眼中有些愤恨,而这个保捷军指使眼中却有些闪烁。有鬼!
但他眼下还不大好深入进去的。
这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真想将官兵逼得起兵变哪?
因此直接挑开说:“我不管你们过去有什么恩怨,孰错孰对,本官来了,一律得放下,既往不咎。若有谁还用过去的事挑起事端,莫要怪本官不客气。”
可能王巨不好直接处罚一名指使,但想处罚一名指使,手段不要太多,况且只是保捷军的指使。
随后又拍了拍刘指使的肩膀说道:“是人,都有些恩怨是非,但这是荔原堡啊,大宋的最前线,西夏说不定随时过来抄掠,甚至大规模的侵犯,大家还是要放下恩怨的,是不是?”
张玉在后面看着,心想,得,不用担心了,这小子捧一下,打一下的技巧玩得比我还要熟。
刘指使也无语了,还能说什么呢。
“胡谦,你将行李收拾一下,这就跟我走。”
“那个蕃落军呢?”
“还没有组建,指使就是李三狗。三狗叔,取一名好听名字吧。”这回轮到王巨也无语了。
“三狗好,我原来排行老三,狗命虽贱,但狗命才大。”
“指使是三叔?”胡谦也想喊一声三狗叔,但那个犯忌的,不过他十分高兴,不要多,就是凭借他刚才亮的一手,武艺也非凡了。
“就是他,不过组建时会很麻烦的,我打算建一支精骑,不但军纪森严,训练也严格,人手也是宁缺勿滥,所以你先跟我们一道,以后好做三狗叔的帮手。”
“好,遵令,”胡谦不知用什么词了,急匆匆退下,就到了这时候,他依然疏忽了骑字。
也难怪,都知道骑兵厉害,但缺马哪。
“以后打算怎么办?”张玉问。
“我想将姚巡使带上,再到平戎镇检阅,然后到华池镇,凤川镇。”
主要就是荔原堡,次之是平戎镇,华池镇也有一营驻兵,但凤川镇同样要检阅,虽无驻兵,但有许多强人与壮马,而且自凤川镇开始,也有了一部分义勇。
“张总管既然下来,要不要一道,不会耽搁多少天,数天就看完了。”
张玉想了想说道:“也好。”
环庆路五州,庆州、环州、邠州、宁州、乾州,主要是庆州与环州,而庆州四县,防御重心则是庆州本州的县安化,次之便是华池县了。
张玉是环庆路副总管,在孙长卿不得力的情况下,实际就是他来负责军事了。
看一看也好。
正准备一道进堡,一名强人指使走了过来,盯着李三狗看。
“你这个小子看什么看。”李三狗不悦地说,那人是蕃人,李三狗也是蕃人,当年他的手下全是蕃人,哪里会畏惧他。
“请问你可是阁迤将军?”那人迟疑地问,不过用党项语问的,还好,王巨略懂那么一点,能听明白。
李三狗愣住了,盯着那人问:“你是……”
“阁迤将军,你不认识我哪?”
“我干嘛要认识你。”
李三狗很不满地说,但他越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