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闲王-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曹颖震惊的样子,冰雪聪明的颜玉如也立刻猜到了她的想法,当下微笑着解释道:“王妃勿慌,这些是我自己咬的!”

“什么?你……你自己咬的?”曹颖听到这里再次震惊的大叫一声道,脸上也再次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我与郡王从地宫逃出来后,误入到一条地下河的支流之中……”

颜玉如说着就把当初她与赵颜的经历讲了一遍,而当曹颖听到赵颜生病昏迷不醒时,心中也不由得一痛,恨不得自己当时能够陪着他身边,不过后来当她听到颜玉如为了救赵颜,竟然咬破自己的手腕,以自己的鲜血换来赵颜的一条命时,一时间也更加的震惊,不过她很快又骄傲的想到,若是自己处在颜玉如当时的处境是,肯定也会做出同样的事。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后来我也和郡王一起昏迷过去,本以为自己死定了,不过能够和郡王死在一起,我倒也没有任何的恐惧,但是没想到我们后来竟然获救了,只是当我刚醒来时,一时谁也不认得,郡王为了隐藏身份,就与我扮做夫妻,当时我真的相信自己是郡王的妻子,可是后来记忆恢复,却发现这仅仅是一场梦。”颜玉如说到这里时,也不禁幽幽的叹息一声,这也是她第一次在赵颜以外的人吐露心声。

“原来如此,玉如妹妹你的心意我已经明白了,这段时间你就安心的住在这里,以后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处理吧!”曹颖听到这里也是叹息一声道,对于颜玉如的所做所为,她也十分的感动,同时也感激她能救赵颜一命,只是在感动与感激之余,她却也不禁有些苦恼,随着赵颜越来越优秀,也吸引很多女子的目光,现在已经有了欧阳婉灵和颜玉如这些女子,万一以后再有一些优秀的女子出现,难不成自己都要帮赵颜收入内宅?

就在曹颖与颜玉如交谈的同时,赵颜也终于赶到了宫里,刚刚接到消息的赵曙也十分的兴奋,扔下正在处理的政务就跑到宫门前迎接,当看到赵颜在黄五德的陪同下走来时,赵曙也不禁激动的上前紧走几步道:“颜儿你总算是安全回来了,这段时间担心死为父了!”

“都是儿臣太过大意,让贼人一时得手,惹得爹爹担心了。”赵颜这时也急忙开口道。

“说起绑架你的贼人,皇城司到现在却还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颜儿你从他们手中逃出来,有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消息?”赵曙听到赵颜的话也不禁恨恨的道,对于那个屡次三番跳出来搅局的神秘组织,他也是恨之入骨,可惜对方却太狡猾了,皇城司完全被压制在下风,为此他没少把黄五德叫去痛骂一顿。

“嘿嘿,儿臣倒是知道对方的不少事情,不过事关机密,爹爹是不是找个说话的地方再谈?”赵颜也觉得把阴冥司留下简直就像是给自己身边埋了个不定时炸弹,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彻底拔掉。

赵曙听到赵颜真的知道一些消息,当下也不禁眼睛一亮,立刻带着赵颜来到自己的御书房,然后让外面的守卫散开戒备,他则只带了赵颜和黄五德一同进去。

“颜儿,你快告诉我那个神秘组织的所有消息!”刚一进到书房,赵曙就急不可耐的追问道,由此可知他对对方是多么的痛恨。

“嘿嘿,启禀爹爹,对方可不叫神秘组织,而是名叫阴冥司,他们的来历十分复杂,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不过现在有一件十分紧要的事,那就是希望爹爹能够下令追捕太后身边的徐得祖!”赵颜这时冷笑一声道,在他想来,徐得祖知道自己逃离后,肯定会第一时间逃跑,所以赵颜才会如此要求。

“追捕徐得祖?这不可能!”让赵颜万万没想到的是,赵曙却是想也没想就拒绝道。

第四百一十章徐得祖死了?

“为什么不能追捕?”赵颜听到这里奇怪的问道,徐得祖身为阴冥司的头领,同时也是宫中最大的内奸,这样的人若是不快点抓住的话,恐怕会让整个大宋都寝食难安。

“郡王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何要追捕徐得祖?”这时黄五德一脸疑惑的开口问道,这也是赵曙想要问的,之前赵颜虽然派人回京报信,但是对于阴冥司和徐得祖的情况却没有告诉任何人,毕竟这件事关系重大,所以他要亲自和赵曙谈。

“徐得祖就是阴冥司的大头领,他本是南唐李煜的后人,阴冥司就是他复国的工具,所以只要抓住他,整个阴冥司也就不攻自破,只是我猜想徐得祖恐怕已经逃出宫去了,不过趁着他现在还没能逃出去多远,我们可以尽力试一试看能否抓住他。”赵颜当下焦急的开口道。

“什么?这……这怎么可能?”赵曙和黄五德听到这里全都是震惊的目瞪口呆,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第一他们没想到阴冥司的头领竟然是个太监,而且在宫里还拥有如此高的地位,第二也没想到徐得祖的来头这么大,竟然还与早已经灭亡的南唐扯上关系。

“现在不是惊讶的时候,老黄你还是快点派人去抓捕吧,虽然不一定能抓到,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赵颜这时再次开口道,只是现在他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之前赵曙不同意派人抓捕徐得祖?

看到赵颜焦急的样子,赵曙与黄五德却是相视苦笑,最后由赵曙开口道:“颜儿,不是我不愿意抓捕徐得祖,而是因为他已经死了,对于一个死人,我们要怎么抓?”

“什么?死了?这……这……”赵颜这时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不过很快就醒悟过来,当下一脸坚定的道,“这绝对不可能,徐得祖在知道我逃出来后,肯定会猜到我会把他的消息暴露出来,对于他来说,这时立刻逃跑肯定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诈死逃跑无疑也更高明一点!”

让赵颜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话音刚落,就见黄五德开口反驳道:“诈死?这不可能,宫里的许多人都见过徐得祖的尸体,而且都确定死的人就是徐得祖!”

“连尸体也有,他到底是怎么死的?”赵颜听到这里也是惊讶的问道。

“启禀郡王,徐得祖是因为年纪太大,不小心掉到宫里的水井里淹死的,据了解他的人都说,每天早上他都会亲自去水井边打水洗脸,这一习惯他已经坚持了好多年了,从来不让别人服侍,但就在几天之前,他忽然失踪了,最后花费了一天多的时间,宫里的人才从井里找到他的尸体,虽然当时尸体已经被水泡的有些发肿,但仍然能一眼看出他就是徐得祖!”黄五德这时再次开口道,宫里虽然不属于皇城司的监视范围,但他身为宫里有名的大太监,宫里但凡有点什么风吹草动的,都瞒不过他的耳目。

“仅仅只是有点肿吗?”赵颜听到这里却有些不敢相信的道,若他是徐得祖的话,恐怕会把尸体泡烂了再让人发现,可是现在仅仅是把尸体泡肿了一点,并不妨碍别人辨认,这可就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的确只是有些肿,而且不但宫里的很多人看到过他的尸体,甚至连太后也亲自去看了一下,结果回来后哭了一整天,赶到后来寿康公主去劝说了一下,才让太后没有再哭,不过听说到现在太后也没再笑过,一直对别人说当初徐得祖在乱军之中救下她的事。”黄五德这时再次开口道。

“我不相信,他的尸体在哪,我要亲自去看一看!”赵颜这时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道,在他看来,像徐得祖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那么轻易的死掉。

“这个……”黄五德这时却有些为难的看向赵曙,因为徐得祖已经被安葬了,这时想要看他的尸体,那就只能开棺验尸了,不过徐得祖虽然是个太监,但在宫里却很有地位,再加上太后又是个念旧情的人,所以黄五德也不敢擅自作主。

赵曙从刚才一直没有开口说话,似乎是在考虑着什么事情,现在看到黄五德和赵颜看向自己,他却没有说答应或是不答应,反而淡笑着向赵颜问道:“颜儿,徐得祖是太后的人,却又是阴冥司的头领,你觉得太后对这件事知道吗?”

听到赵曙好似轻描淡写的问出这个问题,赵颜却是吓的差点转身就逃,人老成精的黄五德更是低下头一言不发,好像在瞬间就变成了木头人。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因为赵曙的这个问题实在太过敏感,搞不好就会造成大宋宫廷的一场剧变,再加上赵曙之前一直被曹太后压着,为此没少受气,后来还是靠着韩琦与欧阳修的劝说,才让曹太后放下了手中的大权,所以赵曙完全有报复太后的理由。

“这个……”赵颜这时也有种进退两难的感觉,不过最后他终于还是一咬牙道,“启禀爹爹,儿臣在地宫里曾经与徐得祖有过交谈,他说当年为了在宫中爬上高位,当年仁宗时的那场政变正是他一手策划的,也正是靠着这场政变,才让他在巧合之下救了太后,从而在宫中有了依靠,从这里可以看出,太后也对徐得祖的身份一无所知,只是被他蒙蔽了而已。”

赵颜虽然没有明说,但他话中的意思却很明白,那就是不希望借着徐得祖的事牵扯到太后。于公来说,无论是后世的评价还是赵颜自己的感观,都认为曹太后并不是一个坏人,反而还会稳定大宋的朝局做出过不小的贡献,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都是十分不易的。于私来说,曹太后是曹颖的亲姑母,当初也正是她点头,才让曹颖嫁给了他,所以从这两方面来讲,赵颜都不希望曹太后被牵连到这件事中。

听到赵颜如此说,赵曙则是用一种意味不明的目光看了他许久,这让赵颜心中也十分的紧张,不过很快就见赵曙忽然大笑道:“若是太后之前没有放权时,徐得祖的事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个天大的好机会,可惜现在太后已经放权,所以无论这件事是否与太后有牵连,也都只能就此作罢了!”

“呃?”赵颜刚开始并没有听懂赵曙话中的意思,不过很快他就明白过来,曹太后与赵曙之前的两宫失和闹的天下皆知,不过后来曹太后却在韩琦等人的劝说下放权,若是这时得到大权的赵曙去动曹太后,无论是因为什么理由,无论这个理由是多么的充分,最后都会被天下人误以为赵曙气量狭小,在事后报复曹太后,所以对于赵曙来说,用徐得祖的事牵扯到太后实在有些不明智。

“陛下英明!徐得祖乃是前朝余孽,以太后的身份,若是知道徐得祖的身份,恐怕会第一个杀掉他,所以老奴也觉得太后只是被徐得祖那个贼子给蒙蔽了。”这时已经明白了赵曙态度的徐得祖也笑着开口道,不过他这种马后炮的做法却让赵颜鄙视的白了他一眼,对此黄五德也只是嘿嘿一笑,毕竟他不比赵颜,对于这种事可不敢轻易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父皇,儿臣请求开棺验尸,不亲眼见到徐得祖的尸体,我绝对不相信他会这么轻易的死掉!”赵颜这时也是松了口气,不过很快又向赵曙央求道。

听到赵颜的请求,赵曙在考虑片刻之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开棺验尸可以,我也有些怀疑徐得祖是不是真的死了,颜儿你就帮我把这件事给查清楚!”

“儿臣遵命!”赵颜听到这里也是精神一振道,说完就想马上告辞去开棺验尸,不过却被赵曙苦笑着叫住,又问了他许多被绑架后的遭遇,赵颜对大部分事情都是如实说出,只是隐去了颜玉如和了空是徐得祖儿女的事,至于了空被绑架的原因,则被他编造了一个了空无意中探听到一些阴冥司的事,所以才被绑架,至于颜玉如则只是被自己牵连,对此赵曙也没太在意,毕竟只要赵颜平安归来,其它的都不是很重要。

好不容易陪着赵曙聊完,赵颜这才起身告辞,然后与黄五德一起赶往徐得祖的蓦地,不过在路上时赵颜却疑惑的问道:“老黄,我被绑架的消息虽然被封锁了,但大哥应该知道才是,今天怎么没见到他?”

“哎呦~,您瞧老奴的记性,若是郡王不提的话,老奴差点把这个消息给忘了。”黄五德这时一拍脑门道,“颍王殿下并不在京城,就在郡王出事的第二天,西夏与辽国那边的战局出现变化,甚至影响到我们大宋对西夏的计划,所以陛下派颍王殿下前去西夏边疆坐镇,不过在颍王离开的时候,特意叮嘱我一定要把郡王安全的找回来!”

第四百一十一章大宋是羔羊

赵顼竟然去了西部的边疆,赵颜也不禁关心的问道:“怎么回事,西夏与辽国又发生了什么事,竟然可以影响到我们对西夏的计划?”

黄五德听到赵颜问起西夏与辽国的变局,当下也不禁叹了口气,然后用一种低沉的语气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结果赵颜听完之后也不禁怒发冲冠。

上次耶律重元败于耶律浚之手,军队损失惨重,后来耶律浚指挥着大军步步进逼,眼看着就要把耶律重元逼到绝境上,不过也就在这时,早就与耶律重元有所勾结的西夏国主李谅祚终于出兵,一举击败了辽国在边境上的冠军,横穿整个西京府,气势汹汹的向辽国腹心的中京扑去。

本来一直隔岸观火的大宋希望可以看到一出鹬蚌相争的好戏,但却没想到李谅祚远比他们想像的要狡猾,他带领着大军到达辽国中京边境后,竟然按兵不动,耶律浚看到这种情况,也只能撤回攻打耶律重元的大军,回头与李谅祚对峙,大战迟迟没有爆发,这让大宋也十分的失望。

不过就在赵颜被绑架之前,西夏与辽国的大军对峙终于结束,率先动手的并不是做为进攻方的西夏,反而是做为防守方的辽国大军,这主要是因为耶律浚发现自己与西夏对峙时,本来已经被自己打的奄奄一息的耶律重元竟然在慢慢的恢复实力,甚至耶律重元竟然还准备与李谅祚前后夹击他,这让耶律浚再也等不下去了,于是先发制人发动了攻击。

耶律浚打的是速战速决的念头,所以在战争刚一开始,他就几乎倾尽全力,派出耶律仁先等心腹将领带领着数支大军冲击李谅祚的军营,对此李谅祚却早有准备,竟然一直坚守不出,借助坚固的营盘与耶律浚死嗑,反正做为守方,他每天的伤亡远比辽军要小的多。

李谅祚从西夏远征而来,国为补给的问题,自然不可能带领太多的军队,事实上他仅仅带领了五万西夏精锐,不过千万不要小看这五万人,他们绝对是西夏军中精锐的精锐,几乎可以抵得上十五万的普通军队。

不过李谅祚这五万精锐虽然战斗力极强,但耶律浚却看出对方人数太少的缺点,所以他倾尽手中所有的兵力,不分昼夜的进攻西夏军营,为的就是以伤亡换伤亡,等到李谅祚手中的伤亡超过他的承受能力时,到时西夏军队自然会退去。

不过耶律浚的计划虽好,但西夏军队的顽强却远超他的预料,在接连进攻了半个月后,辽国军队的伤亡早就已经超过了万人,西夏方面的伤亡虽然比辽军少,但至少也有几千人,而且这些可都是西夏的精锐力量,每损失一人都会让李谅祚感到心疼,可就算是这样,李谅祚依然没有任何撤退的迹象,这也让耶律浚焦急无比,因为他已经快要支撑不住如此大的伤亡了。

耶律浚的计划本来就有很大的冒险性,在消耗西夏军队数量的同时,也在消耗着他手中的力量,只是他认为自己是本土作战,承受能力远比西夏人要强,可惜这次他却算错了,在这种消耗战中,率先支持不住的竟然是他。

当然耶律浚也想过停下进攻,但若是如此的话,他之前付出那么大的伤亡就算是白费了,这让他十分的不甘心。另外若是他停止进攻,就会让李谅祚知道他坚持不下去了,恐怕接下来就会是西夏人的拼死进攻,而且是他也坚信西夏人不可能一直这么坚持下去,所以最后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命令军队继续进攻。

有时候真的不能不相信天命这种说法,比如像耶律浚现在这种情况,眼看着他就要支撑不下去了,但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却让耶律浚摆脱了不利的局势,同时也拯救了辽国的国运。

耶律浚与李谅祚对峙的地点刚才位于滦河上流的一条支流附近,而且李谅祚的西夏军刚巧驻扎在河边不远,营地的地势也比较低,本来平时还看不出什么,但是随着一场倾盆大雨,却让滦河支流的水势暴涨,西夏军营中积了不少的水。

耶律浚看到西夏军营中全是水,立刻想到一条破敌之策,当天晚上他亲自带领着一支两千的军队,冒着大雨赶到滦河支流的上游,然后掘开了一条通向西夏人军营的沟渠,结果暴涨的河水冲进西夏军营,整个军营变成了一片泽国。

李谅祚也是个十分果断的人,当看到大水冲进军营时,立刻意识到这场战争他输在天时和地利上,于是立刻命令大军撤退,可惜耶律浚却不会让他这么轻易的离开,当下命令大军冒着大雨围杀西夏人,结果双方在雨中展开血战。

李谅祚的大军虽然精锐,但之前被洪水冲击之后,已经损失了相当一部分兵力,剩下的士卒也都是人心惶惶,根本无心恋战,结果被耶律浚的大军杀的大败,光是战死的就有上万人,再加上死于洪水之中的士卒,最后几乎是损失了一多半的兵力,这才好不容易从耶律浚的追杀中逃回西夏。

李谅祚大败,做为盟友的耶律重元立刻接到消息,这让他也是大惊失色,不过耶律重元也是个老狐狸,一看风头不对,立刻带着刚刚聚集而来的两万军队向西狂奔,一路逃窜到辽国的西北路招讨司与乌古敌烈统军司的交界处,其实也就是后世的蒙古一带,那里虽然也属于辽国的上京道,但辽国对那里的统治十分薄弱,依然还处于部落混战的时代,这点倒是和辽国北方的女真人十分相似,以耶律重元的实力,在那里倒是可以占据一块地盘做个土皇帝,说不定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随着李谅祚的战败以及耶律重元的逃窜,耶律浚总算是暂时平定了国内的战乱,不过辽国经过这两年的叛乱,国内也遭受到极大的破坏,特别是位于腹心的中京一带,更是交战的主战场,这使得那里几乎是战火处处,上百年的积累一朝散尽,可以说辽国因此而元气大伤,估计最少也需要十几年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这也使得耶律浚不但无力报复西夏,甚至连灭掉耶律重元都办不到。

相比辽国的元气大作,西夏虽然损失了数万精锐之师,战败后也丢失了大批的军资与粮草,但至少国内没有被战火涉及,所以这种损失对于西夏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只需要休养两三年,就可以完全的恢复过来,只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李谅祚在战败之后却做出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决定。

李谅祚竟然开始向大宋边境增兵,当赵颜听到这个消息时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事实就是如此,而且据黄五德得到的情报,西夏的这次增兵并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真的准备对大宋动手。

对于西夏如此反常的举动,刚开始有些不明白的赵颜也很快就想通了,其实西夏对大宋用兵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在辽国那里遭受到巨大的损失,为了弥补这个损失,于是他们就想通过战争向大宋劫掠一番,也就是以战养战,这也是西夏人的老习惯了,甚至每次西夏国内发生天灾或人祸时,都会对大宋发动战争,一方面抢劫所需要的物资,二来也可以转移国内的注意力。

想到上面这些,早已经将自己视为一个宋人的赵颜也是倍感屈辱,西夏败于辽国之手,但却敢用战败的残兵向大宋发起战争,这种做法简直视大宋的军队于无物,同时也说明在西夏人眼中,大宋就是一只肥美的羔羊,他们随时都可以上去割一块肉。

“郡王,西夏人一直在边境增兵,随时都有可能攻入我们大宋,但我们进攻西夏的准备计划却还有一部分没有完成,而且西夏又布置大军在边境,若是我们提前发动进攻,恐怕根本无法一战而定西夏,所以陛下才把颍王派去,一方面稳定军心,二来也可以临时做出决断。”黄五德最后总结道。

“原来如此,难怪大哥走的这么匆忙,不过西夏人也太嚣张了,希望大哥可以给他们一点教训,等到我们准备充足之时,就是西夏灭亡之日!”赵颜这时也咬着牙恨声道,虽然大宋的军队有许多问题,军校的学员也没有正式进入军队,但装备了他发明的各式武器后,大宋的军队也是战力大增,若是西夏人敢来,到时大宋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就在赵颜和黄五德一边讨论着宋辽夏三国之间的形势,一边沿着皇宫向北走,最后他们穿过皇宫最北边的后苑出了宫,并且坐上马车从景龙门出了城,马车向东北方向行驶大约十里左右,出现一座低矮的小山,这时只见黄五德指着那座小山声音低沉的道:“郡王,这里就是徐得祖的安葬之地,同时也是宫里大部分太监的安葬之地,日后若是我死了,恐怕也会被埋到这里!”

第四百一十二章开棺验尸

黄五德所指的小山本来并没有名字,不过因为大宋立国以来,宫中去世的太监都会被安葬在这里,中原向来都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所以太监无论生前在宫里有多么的风光,但是死后却是不能入祖坟的,甚至太监们自己也不愿意把残缺的身体埋到自家的祖坟里,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无颜去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