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闲王-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点苦头?”王师约这时再次不甘心的道,自己的亲弟弟受了委屈,他这个做兄长的却不能为他讨回公道,这让他也很是自责。

“没问题了,攻打辽国因吕惠卿而起,这次战事失利,我估计他肯定会把罪责往杨怀玉这些将领身上推,不过我可不会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所以这次他肯定是罪责难逃!”赵颜当即一脸坚定的开口道,其实就算王师约不说,赵颜也不想再让吕惠卿呆在朝中。

寝宫之中,赵顼一脸病容的躺在床上,前段时间他被摩尼教造反的事气的吐血,之后又被朝中群臣只顾着争吵,却没有一个能够为自己解忧而再次生气,结果导致身体是上伤上加伤,后来连曹佾都惊动了,亲自跑来给他诊治了一下,结果最后曹佾十分郑重的告诫他,这段时间一定要静心休养,另外他开的药方也要坚持吃,否则会给身体留下极大的隐患。

对于别人来说,静心休养好像亲不是特别难的事,可是对于一国之君的赵顼来说,却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因为他心中装着太多的事需要他处理,其它的政务先不提,光是杨怀玉被困,以及摩尼教造反的事就足够让他夜不能寐了,更别说静心休养了,估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他一连喝了几天曹佾开的药,身体也仅仅只是有一丝的起色,病情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好转。

现在已经快要二更天了,向皇后亲自给赵顼熬好了药喂他服下,说起来当初赵顼娶向皇后时并没有太深的感情,只是看她性情温和能够与华芷相处,所以才立她为后,不过经过这些年的相处,赵顼对性情温和善良的向皇后感情日深,反倒是与华芷之间的感情有些淡了,不过华芷也为他生下一女两子,反而是向皇后却一无所出。

向皇后喂赵顼喝下药后,这才再次柔声开口道:“陛下,曹老神仙叮嘱您静心休养,朝堂上的那些事就暂时交给几位相公处理吧,另外这服药喝下去会发汗,所以您睡觉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被子踢开,否则药效就发挥不出来了。”

听到向皇后有些唠叨的叮嘱,赵顼也感觉心中暖暖的,因为他可以感觉出向皇后是真的关心自己的身体,而不是什么刻意的讨好,身为一个皇帝身边能够有这样一个真心关心自己的人,也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

不过也就在他们夫妻正在说话之时,忽然只见黄五德小跑着进来,刚想开口说什么,但是看到向皇后时,却是立刻闭嘴退到一边。向皇后看到黄五德进来,娇俏的脸上也露出几分苦笑,不过她也知道朝廷的事耽误不得,因此刚想站起来离开,但这时赵顼却是拉住她的手让她坐下,然后这才对黄五德道:“什么事情这么晚了还让你跑一趟?”

“启禀陛下,是一件大喜事,越王殿下写信来为陛下解忧了!”黄五德这时喜形于色的道。

第六百九十九章多灾多难的大宋

黄五德身为皇城司的大头领,一向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但是现在他提到赵颜的来信时,竟然高兴的满脸皱都化开了,这让赵顼也不禁一愣,随即从床上坐了起来道:“把信拿来!”

旁边的向皇后看到赵顼坐起来,刚才自己给他盖好的被子也随之滑落,这让她不禁无奈的叹息一声,同时对赵颜也有些怪罪,不过她的性子温柔,倒也没说什么,只是上前伸手把被子围在赵顼身上,免得发汗时受了凉。

黄五德立刻把赵颜的信呈上,赵顼接过来急忙打开观看。赵颜信上刚开始并没有说救援杨怀玉的事,而是向赵顼禀报一下自从上次他同意扩张水师后,沿海水师的扩张情况,另外还有相应的陆军增加的数量,介绍完这些之后,赵颜这才向赵顼提出,以水师和南方陆军的实力,完全可以解开杨怀玉他们大军所受的围困。

看到赵颜的这封来信,特别是看到赵颜在最后保证只靠南方水师和陆军就可以为杨怀玉解困,这让赵顼一时间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因为他一直觉得赵颜去南方发展海贸虽然很有成果,为朝廷挣到不少的钱,但是对于水师他却一直不怎么重视,至于依附于水师的陆师在他眼中更是不值一提,甚至可以和厢军相提并论。

也正是赵顼心中对水师的偏见和不重视,所以若是别人说可以用水师把杨怀玉的大军救出来,恐怕他只会把写信的人大骂一顿,但是现在写信的人却是他的弟弟赵颜,对于赵颜的话,赵顼一向都十分的信服,毕竟赵颜可从来没有骗过他,所以他在沉思了片刻之后,终于抬头向黄五德道:“五德,你的消息最为灵通,你觉得三弟训练的水师可堪大用吗?”

“启禀陛下,越王殿下这几年靠着水师在海外打下不小的领土,虽然这些土地在咱们宋人眼中都是些荒蛮之地,但是这些领土加在一起却比以前的西夏还要大,由此可知水师的战力,另外陛下可别忘了,军校也是越王殿下提意兴办的!”黄五德笑眯眯的开口道。

“军校!”赵顼听到这里也是眼睛一亮,之前黄五德提到水师的战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提到军校,赵顼立刻想到军校培养出的那些学员,这些年军校毕业的学员已经遍布整个军队,使得大宋军队的战力大增,军中的不少积弊也消除了,由此可知军校的重要性,而赵颜能够一手创建军校,那么由他训练出的水师肯定也不是普通的军队。

“哈哈哈哈~,朕明白了!”一想到上面这些,赵顼当即大笑起来,同时感觉全身一轻,也顾不得什么生病,一把掀起被子站了起来,这下把向皇后吓了一跳,急忙抱起被子想给赵顼披上,不过赵顼却是笑着拒绝了。

只见赵顼在寝宫中来回走动几趟,最后终于再次大笑一声道:“都说打仗亲兄弟,看来在这种关键时刻,还是自家兄弟靠得住,朝堂上的那帮大臣吵来吵去,吵的朕心烦气躁,却拿不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每次都要三弟替他们收拾残局,真是一帮废物!”

“朝堂上的大臣无能,但是陛下您也不能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还是快快躺下盖好,否则陛下的病何时才会好啊?”向皇后这时依然抱着厚厚被子道,她的身材娇小,抱着厚厚的被子也有些吃力,不过现在却盯着赵顼不肯放下。

看到向皇后如此倔强,赵顼也不由得苦笑一声,当下老实的回到床上躺着,然后向皇后细心的给他盖上被子,不过赵顼这时却十分激动的拉着向皇后的手道:“皇后,幸亏朕有一个好弟弟,每次在关键时刻他都能帮我,可惜朕的满朝文武,却是没有一个能够像三弟这样处处都能为朕解忧之人,皇后你说朕该如何赏赐三弟?”

“陛下有越王这样的弟弟,自然也是陛下之福,不过越王是陛下的弟弟,也就是有一家人,至于什么赏赐只需要陛下心意到了就行,毕竟越王之所以如此帮助陛下,肯定也只是因为陛下是他的兄长,而不是为了陛下的赏赐!”向皇后也是笑着开口道,对于赵颜,她也很有好感,当初若不是赵颜劝说赵顼,恐怕皇后之位就是华芷的了,另外向皇后与赵颜身边的欧阳婉灵是闺中最好的姐妹,所以无论是从哪一方面,向皇后都会为赵颜说话。

“哈哈哈哈~,还是朕的皇后会说话,三弟帮我这个大哥的确不是为了要赏赐,不过我也不能太小气,之前已经将濮王立为嗣王,我看不如也把三弟的越王立为嗣王好了!”赵顼十分高兴的道。

旁边的向皇后和黄五德听到赵顼对赵颜的赏赐,两人也全都是吓了一跳,要知道大宋的爵位可没有世袭不变的,哪怕你是亲王,但是到了下一代时,就只能变成郡王,然后一代降一级,也许几代之后就变得和普通人一样了,但是嗣王却不同,爵位的传承是不变的,父亲是亲王,儿子和孙子继承的爵位也都是亲王,可以一代代的传下去,整个大宋自从立国以来,也只有濮王的爵位被立为嗣王,这还是因为先皇赵曙是濮王之子,所以赵顼才特意把濮王的王爵设为嗣王,这也是大宋唯一的嗣王,不过现在看来恐怕要多一位了。

赵顼决定了对赵颜的赏赐,不过却不能马上就把赏赐给赵颜,因为杨怀玉还被困在古北口呢,所以就算是想赏赐,也要等到赵颜把杨怀玉救回来,这样才能名正言顺的把赵颜的王爵变成嗣王,并且还不会有人反对,毕竟赵颜的功劳足以当得起这样的赏赐。

第二天早朝,已经因病而几天没有上朝的赵顼却忽然强撑着身子召集众臣,然后把赵颜信中的内容公布出来,本来赵顼以为可以听到众臣对赵颜的赞美之辞,却没想到在一阵沉默之后,竟然有人站出来说赵颜手中的实力太强,应该削减水师的兵力,甚至还有人直言不讳的说赵颜有不臣之心,否则怎么会暗中积蓄这么雄厚的兵力?

听到这些臣子们的诛心之言,赵顼气的是暴跳如雷,怒吼着把所有人都赶了出去,自己也被气的差点再次吐血,不过在生过气后,他却只能强制着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把吕惠卿等几个相公召集而来,刚才那些吵的最凶的都是些臭脾气的谏官,自己实在没必要和他们生气,而且他记得吕惠卿等人刚才并没有开口。

果然,等到吕惠卿等人来到之后,并没有像那些谏官那些向赵颜身上泼脏水,而是认真的分析起赵颜手中的力量,以及水师救援杨怀玉的可能性,最后他们发现以赵颜手中的兵力,虽然不能与辽国大军硬拼,但却可以凭借着水师的战船投放到辽国后方的关键之处,到时逼得辽国不得不退兵。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顼很快就给赵颜写了封信,让他做好出兵的准备,同时派人通知析津府的王韶,让他听从赵颜的命令,协助他把杨怀玉的大军救回来。

赵顼才刚刚把给赵颜的信送出动,终于接到一个让他比较开心的消息,那就是郭逵率领的大军在与摩尼教叛军接触之后,立刻展开了大战,结果初战靠捷,一连击溃叛军三次,杀死上万叛军,另外还有不少被挟裹的百姓被救出来,现在郭逵正在追赶叛军的核心大军,想要生擒石佛子,这让赵顼总算是松了口气。

不过正所谓祸不单行,从赵顼决定派兵攻打辽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今年的大宋是一个多事之秋,就在摩尼教的叛乱稍稍有些眉目之时,耶律浚却出人意料的动用西北边境的辽军,对大宋占据了几年的西夏故地发动进攻,虽然很快被驻守的西军打退,但是却也造成西夏故地政局不稳,暗中活动的西夏作孽四处挑拨,时不时就会有人跳出来闹事,甚至还有些小范围的造反,虽然无法动摇大宋在当地的统治,但也足够让人焦头烂额,一封封急报飞速的送往京城,赵顼也被这些急报搞的整晚整晚睡不着,本来恢复一些的身体再次变得十分糟糕。

半个月后,广州的赵颜终于接到了赵顼的书信,这也让他立刻行动起来,五万水师和三万陆师全都上船,各种武器、物资也准备完毕,随时都可以准备开拔。对于这次救援杨怀玉的行动,赵颜有着十足的偏心,因为他和赵顼想的一样,根本没有打算用自己的水师去和耶律仁先的大军硬拼,而是准备借助海船之利,直接把大军投放到辽国的中京或上京附近,到时耶律仁先想不退兵也不行了。

就在赵颜准备完毕,马上就要亲自率领着大军前去辽国之时,却忽然又接到一个十分不妙的消息,同时这也让赵颜不禁叹息一声,心想今年的大宋还真是多灾多难啊!

第七百章奇怪的进攻

时间已经进入到十一月了,天地间一片萧索,北边吹来的狂风一连刮了三天三夜,天地间全都是昏黄一片,哪怕是白天也看不到远处的景色,同时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冷,洗脸的时候都得快点,否则盆里的水就会被冻成冰渣子,一不小心就可能把脸划破。

呼延庆半夜里被冻醒,当他睁开眼睛时,却现身上的被子已经被旁边的赵宗武抢走了,这小子现在抱着被子缩成一团睡的正香,一边睡还一边磨牙,和他当时在军校时一模一样,这让呼延庆气得想踹他几脚,伸手拉了几下被子却没能拉过来,刚好这时又有一股尿意,于是就从床上站起来外出撒尿。

他们已经被辽军围困在古北口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而且耶律仁先明显不打算和他们硬拼,所以在带领着大军来到古北口附近后,立刻扎下大营,每天早上只是派人来到古北口向宋军挑衅,想要让呼延床他们主动出来与他们决战,对此杨怀玉自然不会上当,于是两军就这么僵持下来。

对于这种僵持的状况,杨怀玉和呼延庆等人也都早有预料,他们之前攻打古北口时,带着大量的粮食,另外打下古北口后也缴获了不少粮食武器,所以在他们看来,坚持几个月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只不过杨怀玉他们却是百密一疏,谁也没有想到今年冬天气温异常,比往年都要冷的多,他们军中虽然准备了冬衣与厚实的被褥,但依然无法抵挡外面的寒风,比如晚上时若是只盖一条被子,睡到半夜肯定会把人冻死,不过这也不是没办法克服,比如军中的将士就两三个人一起睡,这样几条被子盖在一起,勉强可以御寒,呼延庆和赵宗武当年就是睡一个寝室的兄弟,所以现在也搬到一起住,只不过赵宗武这小子的睡相恶劣,老是抢呼延庆的被子。

呼延庆穿上鞋子打开门,结果外面一股寒风涌进来,让他一下子打个哆嗦,感觉天气好像又变冷了许多,这让呼延庆禁不住暗骂了几句,当初他们攻打西夏时也在冬天,但是西夏那边的冬天可没这么冷。

当下呼延庆匆匆的跑到茅房解决个人问题,然后再快步的跑回来,身上的那点热气全都耗光了,刚才的那点困意也全都冻没了,这时他想睡也睡不着了,这也让呼延庆暗自后悔,早知道如此的话,昨天晚上就不应该喝那么多的水。

呼延庆身为杨怀玉的副手,赵宗武更是三衙派来的参谋,在军中的地位特殊,本来以他们的身份,多要两床被子也是很简单的事,不过身为军校中出来的军员,绝大部分都遵从军校中教导,在军中很少搞特殊,一向都是与士卒同吃同住,特别是在这种大军围城的情况下,更需要将官以身做责稳定军心,所以不但是他们,几乎所有的将官都没有搞特殊。

因为睡意已去,呼延庆干脆把衣服穿好,然后看到炉子里的火快灭了,这才又加了一些木头进去,幸好古北口周围有不少树木,所以他们的燃料暂时倒是不缺,不过就算是这样,呼延庆他们也不敢太过浪费,毕竟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脱困。

看到炉子里的火烧旺了,呼延庆这才再次打开门走到街上,虽然已经是下半夜了,但是街道上依然是戒备森严,不时有巡逻的士卒走过,毕竟城外就是耶律仁先的大军,随时都可能对古北口发动进攻。

呼延庆走到街头,顺便检查一下巡逻的将士是否偷懒,毕竟他们已经被围困一个月了,辽军迟迟没有发动进攻,使得城中的宋军都已经有些懈怠了,再加上晚上又这么冷,对于巡逻的士卒可一个极大的考验,所以有些人晚上偷懒也是很正常的事。

古北口修建在峡谷之中,形状并不规则,内部大概形成一个“井”字形的结构,两横两竖的街道贯穿整个古北口,呼延庆沿着这四条大街转了一圈,结果发现四个巡逻小队不去巡逻,却在街角的背风处烤火偷懒,这让他十分愤怒的上前训斥了一顿,不过他也可以体谅这些将士的辛苦,所以虽然训斥了一顿,但并没有给他们记过,反而在心中盘算着是否应该给巡夜的将士增加一些福利,比如晚上增加一顿饭之类的。

在城中巡视了一遍之后,东方的天际也微微发白,军中的伙夫也都早早的起床,开始为大军准备早饭,很快整个城中都飘荡着一股饭菜的香味,引得正在路上的呼延庆也感觉肚子里空荡荡的,脚下的步子也迈大了许多,准备早点回去吃早饭。

不过也就在他刚走到一个路口之时,却忽然听到背后的城墙上传来一阵刺耳的梆子响,这让他也是吓了一跳,转身就向城墙的方向跑去,因为这种梆子响意味着城墙上的守卫发现城外的辽军有异动,甚至很可能辽军发动进攻,所以他必须快点赶去看一看情况,也好随机做出应变。

梆子声响彻全城,城中的将官都被梆子声惊醒,一个个都是慌忙的穿上铠甲准备去城墙,不过这却需要一段时间,幸好呼延庆半夜睡不着,第一个跑到城头上,结果当他看向城外时,却是一跳,只见本来亮无动静的辽军大营却是沸腾起来,一支支的辽军在城外集结,各种攻城器械也已经准备完毕,看样子随时都可能攻城。

呼延庆看到这里,立刻指挥城头上的士卒做好防御准备,同时派人通知杨怀玉,请他调集城中的士卒上城守卫,就在他刚把一条条命令发布下去,城外的辽军也终于开始发动进攻,一架架高大的攻城车被推向城墙,同时辽军的弓箭手也射出一波波的羽箭,一时间城头上箭如落雨,不少宋军被射杀。

不过城头上的宋军也不是吃素的,立刻在呼延庆的指挥下对辽军进行更加猛烈的还击,一时间各种弩箭齐飞,另外还有威力巨大的弩炮和火炮,这些火器无论是攻城还是守城都是难得的利器,之前攻打燕云十六州时虽然消耗了不少,但剩下的也足够他们守城之用了,这也是杨怀玉他们的底气之一。

遭受到宋军的猛烈还击,特别是弩炮和火炮的巨大打击下,进攻的辽军终于出现不小的骚乱,不过辽军显然对宋军的火器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之后,很快就在军官的指挥下再交对城墙发动猛烈的进攻,不过这时宋军也已经做好了准备杨怀玉甚至已经亲自带领着军队赶到,有了这些援军的加入,城头上宋军的反击更加猛烈,一时间攻守双方谁都没有占到便宜。

“怎么回事,辽军为什么忽然发动进攻?”直到这时,杨怀玉才找到机会向呼延庆询问,毕竟呼延庆是第一个赶到这里的将领。

“启禀总管,末将也不是清楚,本来我因为睡不着于是就了来转转,却没想到忽然听到城头上的梆子响,赶来时却发现辽军已经集结好队伍准备攻城了。”呼延庆如实禀报道。

“这可就奇了,耶律仁先把我们围困之后,将近一月都是按兵不如,看样子是忌惮咱们的实力,所以才不想与咱们硬拼,可是现在却忽然攻城,这可与耶律仁先这个老狐狸的行事风格不一样。”杨怀玉听到这里也不禁自言自语道,同时心中猜测着耶律仁先此举的用意,只是想来想去却都没有任何头绪。

刚一开始时,辽军的攻势十分猛烈,甚至有些士卒几乎爬上了城墙,不过很快就被打了下去,这让辽军的攻势受挫,接下来的攻势也缓了下来,看样子辽军似乎不打算再与宋军硬拼,所以接下来的进攻主要是以试探为主。

本来按照杨怀玉等人的经验,只要辽军发动进攻,那么接下来最少也要持续几天,所以在第一天的攻防战结束之后,杨怀玉立刻趁着夜晚休息的时候重新布置了一遍城防,并且对今天的伤亡做了统计和安排,同时为明天的战争做准备。

但是让杨怀玉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宋军这边都做好准备了,但是辽军大营却是没有任何动静,等到天亮之后,只有一些辽军士卒出来接着叫骂,但却不像昨天那样直接进攻,这让杨怀玉他们也都摸不到头脑,若非他们可以借助望远镜看到辽军营中的军队并没有减少,他们几乎都认为辽军是打算退兵了。

相比杨怀玉这边的疑惑不解,辽军大营中的耶律仁先和耶律智先这对老兄弟却是愁眉不展,最后只见耶律智先终于忍不住道:“三哥,咱们昨天只是做了个样子,只怕那个使者也能看出来,咱们这么糊弄他,恐怕他回去后在陛下那里搬弄是非啊!”

“无妨,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陛下远在千里之外,肯定不了解军中的情况,所以才下达如此命令,我这就给他写奏折解释一番!”耶律仁先一脸沉稳的道,只是他的眼中却闪过一道忧虑之色。

第七百零一章坏消息

上京城皇宫之中,耶律浚坐在花园边的一座暖阁中品着美酒,欣赏着面前的雪景,旁边还有张孝杰坐陪。本来按照辽国皇帝的习惯,耶律浚应该呆在自己的行宫之中,按照四季不同随时迁移,不过自从他父亲耶律洪基在行宫被耶律重元行刺之后,再加上他本人也觉得呆在行宫中不如上京的皇宫中舒服,所以这才一改以前的规矩,现在他也像大宋的皇帝那样固定的呆在上京,很少会外出。

“陛下,派往宋王大军中的使者传来消息,宋王接到陛下催他出兵的圣旨后,虽然出兵攻打了宋军,但仅仅攻打了一天就停了下来,接下来就是按兵不动,看来他也只是想应付一下差事,实在是没把陛下的旨意放在眼里!”这时只见张孝杰缓缓的开口道,眼中也带着几分兴奋之色,因为他知道耶律仁先终于要倒霉了。

听到张孝杰的禀报,耶律浚端起酒杯慢慢的品了一口,眼中也闪过一丝莫名的神色,随后这才开口道:“看来尚父已经决定要困死宋军,只是这样一来,显得我辽国大军竟然像是怕了宋军一般,实在是大失锐气!”

“陛下,宋王这明明是不把陛下的旨意放在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