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之开荒者-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守城仰面朝天冷笑道:“我无死罪,何惧之有?有死罪的人是你,别人好瞒,你却是瞒不过我,我认得你,你不是什么秀士,乃是行云布雨的泾河龙王。”
  “你违了玉帝敕旨,改了时辰,克了点数,犯了天规,那剐龙台你恐怕得走上一遭了,还敢在此骂我?”
  龙王闻言大惊,这才反应过来,心下大呼鲥军师误我,当下心惊胆战,毛骨悚然,急忙整衣伏礼,对袁守城跪下道:“先生休怪,前番不过意气之争,岂知弄假成真,果然犯下天规,望先生救我一救。”
  袁守城摇了摇头,道:“我救你不得,只能指条生路与你,你明日午时三刻,当被押赴人曹官魏征处听斩。”
  “你若想活命,须当去求当今唐皇陛下才是,那魏征是唐皇驾下丞相,若是讨他个人情,方保无事。”
  泾河龙王闻言,拜辞含泪而去。
  待得泾河龙王离开,袁守城遂收了摊子,返回面街的屋中,微微一笑,自语道:“这开启佛法东传序幕的功德当不会比紫薇那家伙少了吧!呵呵,是时候回去了,还得赶下一场呢!”
  袁守城说完,关上房门,下一刻,一道凡人看不见的遁光冲天而起,直直没入云端,在云端上化作了一个身穿蓝色帝袍,头戴帝冠的威严男子,却是四御之一西极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真身。
  到了云端,勾陈大帝眉头微蹙,自语道:“怎么回事?五极战神与八大元帅为何没来迎接朕?”
  “哈哈哈哈……他们倒是来了,可惜,你是见不到他们了,动手。”
  勾陈大帝瞳孔猛缩,此时周身天地灵气突然剧烈涌动,在他周身形成了一座大阵,他竟然,已经陷入了不知名的阵法之中。

  ☆、第十一卷 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量劫天地大劫与无量量劫 勾陈陨落

  
  云端之上,勾陈大帝面色阴沉到了极致,他想不到,三界之中竟然有人敢对自己出手,为什么?为什么天庭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勾陈大帝浑身缠绕着雷霆,宛若远古雷神,手中一柄由无数雷霆凝聚而成的蓝色大剑,不断劈出一道道粗大的雷柱,将从虚空中不断冒出,冲向自己的妖魔鬼怪,刀枪剑戟劈散。
  冷汗自额间滴落,他试过爆发,想要打破这明显是妖魔布下的阵法,可惜他失败了,勾陈深感不妙,不知道对方什么来头,布下的阵法以自己大罗巅峰的实力,竟然打不破。
  若他知道,这阵法是由一个大罗后期,三个大罗中期,五个大罗初期所布下,恐怕他就不会这么诧异了。
  阵外,金翅大鹏领着三十个大罗大妖,两千金仙妖王,将这片空间完全封锁,外界察觉不到这里的动静,里面的人也无法传递消息出去,勾陈已是在劫难逃。
  “果然不愧是统御万雷的勾陈大帝,这雷霆可真够劲的,比妖族的化形天雷劫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五级战神身上那点雷霆,只能算一点电火花。”
  金翅大鹏身边,一个顶着大象脑袋的大妖,长长的象鼻卷了卷,赞叹道,不是那西天佛门普贤菩萨坐骑白象王又是谁?
  玉帝与四御皆可用一句话概括,统御万天玉皇大帝,统御万雷勾陈大帝,统御万星紫微大帝,统御万类青华大帝,统御万灵长生大帝。
  勾陈大帝统御万雷,凭的就是他的天赋神通,九霄神雷,这九霄神雷乃是与九天玄火同一级别的雷霆,而他自己,也正是从九霄神雷之中孕育而出。
  换言之,九霄神雷的等级仅次于混沌神雷,也是由混沌神雷分化而成的四大神雷之一。
  可惜,他没有肖鹏那样的条件,四大神雷分散在诸天万界,这个世界便只存在九霄神雷而已。
  若他能集齐其他三大神雷,同样能返本还源,重新进化为混沌神雷,而混沌神雷,也就是天罚之眼发出的天罚神雷,便连三清如来之流,都不敢直撄其锋。
  “温候,有句话,属下不知当问不当问。”金翅大鹏另一边的青狮王目光闪了闪,如是说道。
  金翅大鹏紧紧盯着阵中的勾陈,随口回道:“青狮兄弟有话不妨直言。”
  “不知温候为何一定要杀这勾陈大帝,勾陈大帝乃天庭四御之一,直接受元始天尊符召,便连玉帝都节制不了,杀了他,会不会惹怒元始天尊?”青狮王小心翼翼的问道。
  金翅大鹏嘴角勾起一抹莫名的笑意,道:“放心,这件事元始天尊不会管,也管不了,至于其他的,现在还不到你知道的时机,日后你自会明白。”
  “五极战神与八大元帅身死如此之久,天庭却毫无动静,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总之,跟着本座,日后定会给你一条通天大道。”
  青狮王与白象王对视一眼,眼中齐齐闪过一抹精芒,但金翅大鹏的话,亦让他们不明觉厉,嗯,这件事有必要通知菩萨。
  “好了,时间拖太久恐生变故,为免夜长梦多,大家一起出手,早点送他上路。”
  “是。”
  金翅大鹏一声令下,三十名大妖,两千妖王齐齐出手,将法力输入大阵,阵中凭空浮现妖魔鬼怪与刀枪剑戟的速度顿时暴涨,勾陈大帝杀不胜杀,很快就被淹没在其中。
  天外天第三重玉清清微天。
  元始天尊双眼突然睁开,目光微微闪烁,口中发出了命运的声音,“四御只是你当初为了分散玉帝权势所做的布局而已,因为你那时候只是三清之一。”
  “可你如今已经身合天道,成为这方世界的主宰,便连玉帝的生死都掌握在你的手中,四御对你而言已是可有可无,何须太过在意其生死?”
  “况且你不觉得,以如今的局势,铁板一块的天庭,对我们来说更加有利吗?”
  命运说完,元始天尊轻轻一叹,重新阖上了眼睛,而口中依然还在说着:“嗯,看来我们有必要助玉帝一臂之力,虽然逍遥剑仙现在还算不上我们的敌人,可也得防范于未然。”
  命运此念一出,除四御外所有仙籍簿上有名有姓的神仙脑海中同时有一个充满威严,毫无感情色彩的声音响起:“天地大劫将至,若想平安度过劫难,天庭需众志成城,上下一心。”
  “所有在籍仙神,自此需无条件服从玉帝敕令,不得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违者,天罚临身,万劫不复。”
  整个天庭一片哗然,所有仙神皆愕然无语,而有识之士纷纷抬头望天,长叹道:“要变天了,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活过天地大劫啊!”
  关系到整个三界的劫难有三种,一为小量劫,二为天地大劫,三为无量量劫。
  小量劫多因凡间天下大乱,改朝换代而起,与三界相关的,就是天庭地府又会大量增兵,然后各方仙妖转世历劫,赚取功德。
  比如最近的这场小量劫,从汉末三国到大唐立国,战死的军士不下于两千万,而其中的精锐老卒也有三百多万,故而天庭天兵增加了三百万。
  地府阴兵的要求要稍微次一点,增加了阴兵五百万,剩下的则是与死亡的百姓一样,投胎转世去了。
  只是战死的军士皆算是小量劫的应劫之人,就算没有大功德,也通常能投个好胎,特别是那些为保家卫国而死的军士,来生基本都能过上好日子,平安一生。
  天地大劫则是波及到三界神佛仙妖的劫难,通常要么是因绝世大魔头而起,亦或是因某方大势力有天道降下的旨意要完成而起。
  比如另一个被称为洪荒世界的封神,便是因为天庭空虚,天道降下旨意,三教签押封神榜,为天庭补充正神。
  亦或如这个世界的西游,便是因天道那一道佛门当大兴,佛法将东传的旨意。
  至于无量量劫,则是整个大千世界的大劫,只能由天道发起,其造成的后果是毁灭性的,便连道尊大能都无法幸免,通常的结果都是世界毁灭,重归混沌,一切又重新开始。
  开天辟地,是每一劫的开始,无量量劫,则是每一劫的终结,便如亿万劫后的僵约世界,由命运一手安排操控的瑶池圣母与人王之战,便是这一劫的无量量劫。
  只不过因为肖鹏的原因,使得这一劫的无量量劫成了一个笑话,命运消失,从此这个世界的无量量劫何时来临,再不由天道所定,而是由那个世界的生灵自己决定,众生的命运,真正掌握在了众生自己手中。
  虽说僵约世界就算没有肖鹏的存在,命运最终也会被消灭,但是要知道,那是牺牲了瑶池圣母以及地藏王这个活过了亿万劫的老牌大能,加上盘古弓的威力才做到的。
  那时的地藏王因为经过亿万劫的转世,每一次都以大耗法力修为为代价,借人书暂时遁出三界避过无量量劫,而世界的法则与力量体系每一劫都不同,故而地藏王始终不能恢复到巅峰。
  所以僵约世界的地藏王实力算不上强,可即便是这么弱的地藏王,也能干掉与瑶池圣母合体的命运,化解无量量劫,可见僵约世界的世界法则与力量体系,比这个西游世界要低得多。
  但是要知道,西游神话世界,可以说是世界等级中仅次于洪荒世界的高等世界,而命运选择合体的对象又是本世界最强大的元始天尊。
  那么当命运以这样的状态发动无量量劫,试问谁能在大劫中存活?
  故而小量劫是机遇,好处比危险大,天地大劫是劫难,好处与危险并存,无量量劫就是毁灭,毫无生机。
  好在肖鹏的作为,让命运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希望,故而并未急着发动无量量劫,可怜的元始天尊,终究还是被命运欺骗了。
  他根本不知道,与他合体的这个,被他视为世界最高主宰的天道,只是在利用他而已,他随时可能会成为命运灭世的武器。
  之所以现在他还能有自主能力,只不过是因为时机未到,一旦等时机到了,那么他的肉身,他的法力修为,他的神通法宝,都将成为命运的“刀”。
  他就只能跟僵约世界的何有求一样,做一个悲哀的看客,连自己的身体与命运都无法掌控。
  有人说不成大罗终为蝼蚁,也有人说不成玄仙终为蝼蚁,洪荒世界的人则说,不证混元,不成圣人,终为蝼蚁。
  其实他们都错了,最正确的话是,不掌大道,终为蝼蚁。
  可惜,能掌控大道的,注定只有那么一个人。
  ……
  南瞻部洲上空,勾陈大帝终于在大阵的消磨下,最后爆发出一团狂暴的雷霆,在将阵内所有妖魔鬼怪震散,将主持大阵的九名大妖震伤的同时,自己也彻底湮灭掉,化为了劫灰。
  贪图天地大劫中的大功德,结果却送出了自己的性命,从此天庭之中少了一个分薄玉帝权力的四御大帝,凡界少了一个算无不中的神算。
  金翅大鹏将目光投向了长安城皇宫方向,嘴角勾起一抹邪气凛然的微笑,“勾陈已死,紫薇,下一个就是你了,希望你不要让我等太久。”

  ☆、第十一卷 第一百八十三章 已是孤家寡人 玄奘西行 大徒弟孙行者

  
  天庭,当玉帝脑海中响起天道之音,听清天道旨意时,差点没忍住狂喜仰天长笑出来,强忍喜意,独自进了静室之中手舞足蹈,尽情发泄了一番,这才稍稍平复下来。
  可平复下来后,他突然发现,如今的自己,连个可以分享喜悦的人都没有了,脸色又不由沉了下去,有些意兴阑珊。
  “王母,王母,你就真的忍心这样弃朕而去?你可知道,朕彻底掌控天庭的日子,就要到了,天道站在朕这边,朕……就要成为真正的三界共主了,你知道吗?”
  重重的叹了口气,玉帝走出通明殿,命人前去请太白金星与托塔天王及王灵官等心腹仙卿前来饮宴,如今,能说得上几句话的,也就这几个心腹了。
  南瞻部洲,东土大唐。
  长安城皇宫中的李世民突然莫名的有些坐立不安,他总感觉会有什么事要发生,是与自己休戚相关的事,甚至……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却始终想不出来能发生什么事。
  便在当天晚上,泾河龙王进入了他的梦境,李世民答应了龙王救他一命,次日便将丞相魏征请来闲谈,后来还下起了棋。
  这个过程没有人来插手,自然与原著没什么不同,魏征梦中斩龙,导致泾河龙王梦中怨魂索命,李世民夜不得寝,惊惧交加,身体渐垮,药石无效。
  秦琼尉迟恭二人听李世民说是鬼祟作乱,遂披坚执锐,侍立门前守卫,成就了其门神之名,流传千古。
  虽然有了门神守卫,再无鬼祟之扰,但李世民日渐病重,眼见不活,遂召集群臣,交代后事。
  此时魏征却给了李世民一封书信,告诉李世民,酆都冥府崔判官与他乃是八拜之交,时常在梦中相会,李世民下到冥府,只需将信与他,其必定送李世民还阳,李世民将信收入袖中,瞑目而亡。
  地府一日游后,李世民果然还阳,接下来就是请玄奘,做水陆大会,观音携惠岸行者于水陆大会之时卖锦斓袈裟与锡杖,说出西行取经之事。
  李世民遂敕封玄奘为大唐御弟法师,请其西天取经,其过程与原著一般无二,便不一一赘言。
  却说玄奘带着两个随从与一应用具上路,在双叉岭遇到了那虎精寅将军,玄奘与随从皆被捉拿,随从二人尽被吃掉。
  又准备吃玄奘时,那原著中的熊山君与特处士没有出现,却见一个身穿明黄僧衣,头戴佛毛,手持一根铁棒的猿猴从天而降,口中大呼:“师父莫慌,徒儿来也。”
  只见那猿猴抡动铁棒,将那寅将军与一干小妖尽数打死,这才解开玄奘,跪拜在地,口称拜见师父。
  玄奘惊魂未定,连退数步,颤声问道:“不知长老何方神圣?为何称我师父?”
  那猿猴恭敬答道:“我本灵山一通臂猿猴,受佛祖点化,开了灵智,由于我乃猢狲,被佛祖赐姓为孙,号行者,于灵山之中修行近千载,习得一身降妖伏魔的本领。”
  “日前闻观音菩萨言,有大唐高僧将赴西天求取真经,但这一路上多有妖魔鬼怪,恐高僧遭难,便遣弟子前来护持,做个徒弟,护送师父西行,送到之日,也好得个正果。”
  玄奘闻言大喜,终于不再惊惧,上前扶起孙行者,连道:“既是菩萨法旨,玄奘自当从命,感谢菩萨相护之情,日后便累徒儿多多护持了。”
  “好说好说,师父且请上马启程,早到灵山,师父好得真经,徒儿也能早成正果。”孙行者与原著中的孙悟空完全是两个极端,孙悟空是被逼无奈,孙行者却是趋之若鹜。
  一个暴躁凶残,性格偏激,一个温顺有礼,身具佛性,这一路,想必玄奘会少很多遭心事。
  不过这也十分正常,原著中孙悟空与玄奘的诸多冲突,本就是玄奘八十一难中的一环,但如今的西行路上,不知道聚集了多少要吃唐僧肉的妖怪。
  到时候打妖怪都要打到手软,若是取经队伍再不和,这经也不用取了,玄奘分分钟得进了妖怪肚子,所以如来自然不会再多此一举。
  孙行者护着玄奘一路前行,过了双叉岭,却又遇到猛虎长蛇毒虫拦路,那孙行者正要随手解决这些个不长眼的孽畜,却见那猛虎长蛇毒虫突然便像是遇到天敌一般,纷纷奔走飞逃。
  正是镇山太保刘伯钦到了,孙行者开了慧眼一看,却原来是惠岸行者所化,那惠岸行者给孙行者暗使眼色,示意他不可泄底。
  孙行者心下了然,这定然又是菩萨安排的一个考验,当下也不多言,任玄奘与那刘伯钦交谈,此处本是荒郊野林,不见人烟村舍,玄奘腹中饥饿,便受了刘伯钦相邀,去了他的住处。
  结果到了住处后,刘伯钦教妻子炖了一盆虎肉与玄奘吃,玄奘却是不吃,言道:“善哉,贫僧不瞒太保说,自出娘胎,就做和尚,更不晓得吃荤。”
  孙行者从灵智初开起便在灵山修行(自认为的),从来只是咬松嚼果,更是不曾吃荤,自然也是推脱不吃,且他自言修行有成,早已可以辟谷。
  刘伯钦再三劝说,玄奘却是宁愿饿死也不吃荤,这让观音化成的刘伯钦母亲暗暗点头,十分满意,当下亲自倒腾了一桌素斋请玄奘受用。
  玄奘见桌上都是一些竹笋、木耳、干菜、豆腐之类,这才欣然动箸。
  次日刘伯钦亲自送着玄奘与孙行者过了大唐国边界,只是这里少了一座五行山,也没有神猴被压在山下。
  拜别了刘伯钦,玄奘与孙行者继续赶路,此地还是南瞻部洲地界,倒还没有多少妖怪,师徒俩连日前行,如原著一般遇到了那六个山贼。
  这是一片树林之中,师徒俩正行间,忽闻路旁唿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大喝道:“那和尚,哪里走?赶早留下马匹,放下行李,饶你性命过去。”
  唬得那玄奘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孙行者见状忙上前扶住,温声安慰道:“师父莫慌,几个剪径蟊贼罢了,待徒儿打发去来。”
  玄奘这才反应过来,如今自己已不是独身一人,还有个本领高强的徒儿在侧,当下还不忘提醒一句,“徒儿打发了他们便是,切莫伤害性命。”
  “师父放心,徒儿省得。”
  孙行者踏步上前,笑道:“列位有什么缘故,阻我贫僧的去路?”
  为首的大汉手中大刀一挥,喝道:“我等是剪径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东西,放你过去,若道半个不字,教你碎尸粉骨。”
  孙行者闻言失笑的摇了摇头,道:“我也不欺尔等凡夫俗子,便与你打个赌赛,我站在原地不动,任你砍杀,若能教我粉身碎骨,便请我师父留下东西与你,若是不能,尔等还需放我师徒过去,如何?”
  山贼们闻言面面相觑,那为首大汉目光一狠,上前几步恶狠狠的道:“你唬我怎的?看刀。”
  说完便一刀砍向孙行者脑门,玄奘见此情形,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那孙行者虽未如孙悟空一般练成金刚不坏之躯,但也习有佛门护体神通,哪里是这些个凡人能伤的?当下不但不闪不避,反而脱下僧帽主动将头送了过去。
  “噹”
  只听得一声金铁交鸣之声传出,孙行者头上连一根猴毛都没掉,那山贼自己却被反震之力震得连退三步,抬手看刀,竟然已经卷刃豁口。
  “脑袋这么硬,你全身都这么硬吗?唬我啊?”那大汉不死心的又跨步上前,他倒也有些门道,一柄大砍刀舞将开来,颇有章法,向着孙行者脖子、面孔、胸膛、腰肋一一砍将下去。
  “噹噹噹噹……”
  一连串的金铁交鸣之声不断响起,玄奘看得心花怒放,而山贼们却看得胆战心惊,知道这次是真的遇到硬点子了。
  那为首的大汉一连砍了数十刀,累得两臂发软,虎口都几乎被震裂,却见这浑身是毛,长得跟猴子似的和尚果然浑身宛若精钢,根本没一处能砍进去的。
  而手中钢刀却早已面目全非,几成铁条,大汉拄刀在地,大口喘气,摇着手道:“行,在下服了,和尚你果然好本事。”
  “呵呵,这算什么本事,贫僧便再给你露一手,教你知道这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孙行者微微一笑,伸手抄过那山贼首领手中钢刀,轻轻一掰便是两截。
  随即将掰成两截的钢刀伸到口边,嘎嘣一声便是一口咬了下去,孙行者便在玄奘与山贼们目瞪口呆的注视中,生生将那柄钢刀给嚼吃了,吃完还打了个饱嗝。
  六个山贼终于怕了,齐齐跪倒在地,叩首不止,为首那山贼叫道:“长老有如此神通本事,要打杀我等不过举手之劳,却不以神通欺我等,足见长老心怀慈悲。”
  “我等多谢长老不杀之恩,从今往后愿弃恶从善,再不做这拦路剪径之事。”
  玄奘见状大喜,上前几步,对六人笑道:“善哉善哉,六位施主能幡然悔悟,实乃可喜可贺,徒儿亦是功德一件。”
  便如此,原著中被孙悟空随手打杀的六名山贼活了下来,遂请玄奘师徒到山寨中盘桓歇息一晚,奉上素斋一桌。
  次日收拾行装,送了玄奘师徒一程,便径往东土大唐而去,他们昨晚议定,要去少林寺出家。
  经此一事,玄奘与行者之间的关系越见融洽,两人一路上亦师亦友,互相探讨佛法经文,其乐融融。
  过了此地,下一个目的地便是蛇盘山鹰愁涧,无惊无险的收了白龙马,继续前行,便到了西番哈密国,入住了金池长老的观音禅院,而在这里,玄奘即将收得自己第二个徒弟。

  ☆、第十一卷 第一百八十四章 观音禅院丢袈裟 与孙悟空完全不同的待遇

  
  到得观音禅院,师徒两人说明身份来历,便被禅院知客僧迎入院中,在大殿中的观音像前烧香礼佛后,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僧被两个小和尚搀扶出来。
  接下来的剧情和原著没什么两样,依旧是金池长老拿出了他为僧两百多年积攒的老本,七八百件各式袈裟,要在唐僧这个天朝上国来的和尚面前秀一番。
  虽然孙行者与孙悟空不同,并非是那等张扬之辈,可见那老和尚满脸得色,一副压了师父一头的模样,心下亦感不忿。
  于是将玄奘的宝贝锦斓袈裟亮了出来,结果这一亮就让老和尚离不开眼珠子了,直呼两百多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