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赶不及了,更何况要召集起能抵抗二十万大军的部队,业并非是一时半刻就能做到的事情,最少也要两天的时间,相信等泰山召集起足够的军队时,燕军已经达到汉中城下,开始攻城了。而益州军从成都出剑阁,奔葭萌关,达到汉中,一路之上崎岖难行,大军通过至少也要三五天的时间,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镇守汉中的黄权三人。能够挡住燕军的猛攻,等待援军的到来了。
泰山阴沉着脸。向四周的众位大臣们环视了一眼,这才开口说道:“事态不用孤王多说,诸位心中也都清楚。汉中是益州的门户,若是让元起夺走了汉中,则整个益州将失去屏障,这是我们不能承受的损失。生死存亡之秋,方显诸位的本事,这一仗要依赖诸位各展才华,助我益州度过这次难关。”
法正站起身来,急促的说道:“大王,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我们不能再拖了。应该立刻召集军队,前往驰援汉中。同时也应该先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先行一步赶到汉中,帮助公衡(黄权的字)他们抵挡……呃,抵挡元起!”法正一时着急,差点说错了话。
无心纠正法正的语病,泰山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孝直,你认为派谁为先锋前去救援汉中为宜?”
法正叹息了一声,低沉的说道:“大王,诸位,并非是法正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元起麾下的四支精锐此战悉数登场,他们的战斗力,绝不是一般军队可以抵抗的,派普通的将士前去,恐怕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因此,臣建议,请叔至将军带领白毦精兵前往,眼下,也只有白毦精兵,或许可以挡得住元起麾下的精锐了。大王再尽快征召部队,火速赶往汉中,或许,还能救得回汉中。”
白毦精兵可是泰山穷数十年之功,费尽心血建立起来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经过十多年的成长,历经无数次的残酷考验,才从战火中逐渐发展壮大,到现在为止,也只有七千多人,尚不足万人的编制,这可是泰山的心头肉,还是泰山的贴身亲卫队,要把这支部队派出去当先锋,泰山心中着实有些舍不得,因为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泰山很清楚,先锋往往就意味着炮灰,他已经失去了一支精锐荆襄军团,再也不能失去白毦精兵了。
可是目前的形势确实很危急,稍有迟疑就会失去汉中这扇门户,让元起此后可以长驱直入,随意进入益州境内,这样惨痛的结果,是泰山所不能承受的。低头思量了片刻,泰山知道现在不是优柔寡断的时候,越是危急的时候,作为君主,就越要有取舍,难道自己连元协那个毛头小子都不如吗?元协都能舍身成仁,自己派出白毦精兵,又有什么好犹豫的?思量一定,泰山豁然抬头看向陈到,沉声说道:“叔至,立刻带上白毦精兵,先行一步赶往汉中驰援,务必要协同公衡他们挡住元起所部的攻击,不出五日,孤王便率大军来援!”
陈到踏前一步,右拳重重拍在自己的左胸之上,朗声答道:“大王放心,陈到在,汉中便在!想要攻破汉中,除非踏过陈到的尸体!”
听到陈到这样说,泰山心中先有三分不喜,还未出征就说这样的话,实在是有些不吉利,可是白毦精兵是陈到一手带出来的,也只有他才能发挥出白毦精兵全部的战斗力,若是换了他人指挥,心气极高的白毦精兵们,恐怕也不会服气。
再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泰山作为一国之君,自然是要一言九鼎的,朝令夕改可是会有损汉中王威仪的。泰山缓缓站起身来,目视着陈到说道:“此战,一定要挡住元起五日的时间,为大军赶到争取时间,叔至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有失!”
陈到大声答道:“臣遵命!”
就在泰山十万火急的调兵遣将之时,元起已经率领着二十万大军,经过一路疾行来到了汉中城外五十里的地方扎下了营寨,比泰山预想的还要快了整整两天!
刚刚安顿好部下士卒,元起就召开了临时的军事会议。作为先锋的齐天和赵虎,分别率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齐天率先开口说道:“汉中城易守难攻,不适合重骑兵作战,如果要发动攻坚战的话,飞龙军将损失惨重,因此,某建议飞龙军不参与此次的攻坚战,而是快马奔驰到汉中城背后,去伏击准备前来救援的敌军。”
齐天发表了意见之后,赵虎补充道:“齐将军说的没错,这一战,以某看,应当以步军为主战力,辅以红衣弩炮等大型杀伤性武器,压制住城头的益州军弓弩手,让步军强行登城。”
在听过了齐天和赵虎的意见之后,元起转头看向两位绝世智囊,问道:“孔明,士元,你们怎么看?”
诸葛亮和庞统对视了一眼,两人会心一笑,诸葛亮先说到:“两位将军的观点十分可行,这一仗利在速战,泰山班师回成都之后,汉中只有八万军守御,除去分散在各县的守军,汉中城内最多也只有五万人驻守,我军想要强行攻克汉中并不难,难的是要如何做到将战损减到最低,毕竟,在汉中之后,还有很多场硬仗要打,剑阁、葭萌关等险要,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另外,泰山是绝不会坐视汉中落入我们手中的,因此一定会派部队来救援,在泰山手下,现在唯一能和我军四支精锐一较长短的,只能是他那支亲卫军——白毦精兵了,这支部队人数在七千左右,我们可以按照齐将军的想法,提前绕道汉中城后的必经之路上,设伏一举击溃白毦精兵,也算是给泰山一个教训。不过,齐将军此去只能限定在两日之内,无论有没有收获,两日之后一定要赶回来,否则的话,恐怕会落入泰山大军的包围之中。”
庞统补充到:“白毦精兵的统领乃是陈到,此人武力不俗,做事沉稳,将军此去也要小心一些,以将军之能,击溃白毦精兵不难,但一定要注意,不要放走一个活口,尤其是陈到,绝不能让他回到泰山身边,这样就能让泰山彻底摸不清汉中这边的情况,任凭我们摆布了。至于攻打汉中城,统认为已经无需多做安排,益州军一定想不到我们来的这样急,既然此战利在速战,那我们就连夜发起攻城,速战速决。”
诸葛亮和庞统的话,都本着同一个观点,速战速决!这也是针对这次攻打汉中,所必须的战斗方针。时间不等人,虽然大军一路疾行,硬生生多赶出来两天的攻城时间,但谁也不能保证敌军一定会在七天之内打下汉中,期间不会发生意外的变化,所以,一定要加快进攻的速度,提高进攻的强度,一定要在泰山赶来之前,占领汉中,否则,等泰山赶来之后,这场战斗就不好说了,先前在情报上积攒下来的优势,也会荡然无存。两个时辰之后,在黄昏时分,发起对汉中城的强攻!”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围点打援
无烟灶,是元起根据后世的野战部队在野外生存时的必要技能演化而来的,说白了就是挖两个相连的土坑,深一些的土坑用来生火,细小且曲折一些的土坑,可以起到挥发烟雾的作用,后世的特种部队在野外经常采用这样的手段,以防止暴露自己的位置。前世元起是个十足的探险迷,当然懂很多野外生存的技能了。而元起把这些后世的技能传授给的将士们,就是希望他们在战场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这也就可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将战损降到最低了,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个道理。
从挖掘无烟灶到二十万大军全部进餐完毕,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用半个时辰的时间吃一顿饭,对普通人来说,实在是在从容不过的了,可是放在二十万人聚集的大军中,这个速度,简直是奇迹了。
两只面饼、一碗肉汤下肚,将士们收拾好刀枪,躺进营帐中养精蓄锐起来,等待着一个多时辰之后的大战。这也是元起特意灌输到军中的一种做法,让将士们在大战之前得到充分的放松,稍后便可以活力四射的投入到战斗中,来个大杀四方。
在其他将士们都准备休息的时候,两支人马却显得异常忙碌,一支就是赵虎统领的天归军。他们要负责对大营的警戒工作,本来是不需要天归军精锐来担任警戒的,可元起在的地方,天归军精锐们就会主动承担起这份工作,因为他们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证元起的绝对安全,清除掉任何可能对元起构成威胁的因素。
另一支人马,是同为精锐部队的飞龙军,两万重装精骑。在齐天的带领下,携带了三天的淡水和口粮,然后悄然间策马离开大营,准备绕路到汉中城的背后,去截杀可能前来救援的白毦精兵。夕阳,无力的垂在山边。似乎随时都可能落到山的背面,带走最后一丝光明。忽然,正在下坠中挣扎的落日,似乎是被什么给惊吓到了。连忙收起余晖,一头扎到了山后。
在燕军大营中,将士们已经集结完毕,排列好了整齐的队形。杀气,从每一名将士的身上散发而出,汇聚成一股无可匹敌的力量。有如实质般直冲天际,难怪连夕阳都被惊落下了山。
环视着眼前的将士们,元起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是他一直致力于打造的军队,一只有军魂支撑的军队,这样的军队,将战无不胜!没有多余的话,元起只是简单但却十分坚定的大声下达着命令:“出发!”
汉中城头上,益州军一个个惊慌失措的嘶喊着:“燕军!那是燕军,天啊,燕军准备发起进攻了!”镇守汉中的主将黄权第一时间来到了城头,当他举目望去,看到城下朦胧的夜色中,至少阵列着十万敌军的时候,一向震惊的黄权忍不住以手加额,不可置信的惊叫了出来:“这些燕军是从哪里来的?难道他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感情,这位擅于治理内政的人才,甚至比泰山还要晚一些才得到消息,或者说,直到敌军兵临城下,黄权才醒悟过来,敌军要对益州发起总攻了,而汉中,就是他们的第一战!
汉中城的两位副将泠苞和雷铜,也先后来到了城墙上,他们毕竟是武将出身,虽然心中的惊讶不亚于黄权,但却显得比黄权冷静了许多,泠苞急促的说道:“公衡,现在情况危急,你作为主将,千万不能自己乱了阵脚。某率城上的将士先抵挡燕军,雷将军速去调集城内兵马前来守城,公衡,你速速派人向邻近的县城以及成都求援,请大王和各县的县令火速率军来援!”
被泠苞这么一说,黄权立刻醒悟了过来,连忙收起失态的神情,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对雷铜说道:“泠将军言之有理,就这样办,雷将军速去调集人马,来人,准备笔墨,某就在城头上写求援信!”
泠苞和雷铜双双向黄权一拱手,然后各自转身去准备了。雷铜快步走下城墙,翻身上马向城中军营跑去,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需尽快把大营中的益州军都调集过来,才能挡住十万燕军的猛攻。而泠苞则是抽出佩剑,向城墙上巡值的益州军们喊道:“大家不要慌!我们有汉中城作为依托,燕军想要破城也没那么容易,大家相信本将,只要我们坚守五日,大王必定会派援军过来!”
在泠苞的呼喊下,城头上的军士们勉强压下了惊恐,开始在泠苞的带领下,准备守城的器械军备。泠苞的呼喊让他们看到了一线生机。五日!只需要坚守五日,成都方面一定会派援军过来的,为了生存,所有的军士都咬紧牙关,鼓起勇气,准备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敌军面前,坚守上五日的时间!
城下,看着城上的人头攒动,元起可不准备留出富裕的时间给敌人做应对,当机立断的喝道:“攻城!”
十万燕军立刻运转了起来。两万天归军精锐在赵虎和姜维的统领下,分成四个方阵,分别守护在元起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断绝了一切可能威胁到元起的因素,赵虎和姜维则是分别策马守卫在元起的左右两翼,对元起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可以根据战场上的形势,随时率领两翼的天归军精锐进行突袭。许褚和典韦这两个金牌打手,则是紧紧挨着元起。尽职尽责的做着贴身保护的任务。
前方,大将张冲和左慈各自带着两万人的方阵,一前一后向汉中城发起了第一波攻击,左慈在前。率部搭设云梯、冲击城门,而张冲的位置稍稍靠后,随时准备率部攀登云梯强行攻城。
在张冲和左慈身后五十步远,老将黄勇率领两万人压住了阵脚。在黄勇指挥的将士中,有一万名是军中射术比较好的军士,他们大多来自光、明、通三州内善于骑射的少数民族。这一万弓箭手,已经半拉开了弓弦,并在弓弦上搭上了箭矢,只是弓箭却是斜斜指着地面,他们这样做,是保存体力的一种手段,毕竟长时间的拉满弦是很耗费体力的,在战场上,每节省一分力气,说不定就会多秒杀一个敌人。另外的一万人,有五千人负责箭塔的覆盖攻击,他们分工合作,两千人推动箭塔移动,三千人跟在箭塔的旁边,只等进入射程之内,便爬上箭塔居高临下对汉中城头进行扫射,还有最后的五千人,是黄勇这支部队的精华所在,那就是五千名弩炮手,他们将操作着五百架红衣弩炮,择机对汉中城头,进行毁灭式的打击。锋芒毕露的红衣弩炮,已经被揭开了覆盖在表面的红布,弩床上一大四小五根劲弩,闪烁着慑人的寒光,对准了汉中的城头。
在进攻序列的最后,则是甘静统领的两万麒麟军精锐,只是元起绝不想再让麒麟军充当攻坚战的先锋了,他可没有忘记在上次的攻坚战中,麒麟军奋勇当先,虽然最后拿下了目标,却也丧失了近半的人手。用麒麟军这样的精锐去打攻坚战,元起绝不会让同样的事情发生两次。所以,这一次麒麟军的战斗方式有了调整,他们在进攻序列的最后,控制着六百架霹雳车,以远程打击的方式,完成他们的任务。让麒麟军操作霹雳车,元起也是有考量的,在的新式战船上,每艘战船都配备着一定数量的红衣弩炮和霹雳车,麒麟军们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都能准确的利用这两样大杀器对敌人造成有效杀伤,现在脚踏实地,那就更加没有问题了。
前后四部攻城的敌军,最先发起攻击的,却是处于最后位置上的甘静。甘静举起擎天双戟,冷酷的喝道:“天色有些暗了,咱们先给他们来点亮的!”
麒麟军精锐们齐声应诺,然后相互配合着,拉开了霹雳车的炮梢,在一阵吱嘎作响的拉动声中,霹雳车的拉杆很快便被拉到了最大的弯曲度,一坛坛烧刀子酒和火油,被装到了霹雳车的炮梢里,在甘静的命令下,每间隔十架霹雳车,麒麟精锐们都会在炮梢里附带放上一枚小型的天女散花,这些小型的天女散花,不为杀敌,只为能引起烧刀子酒和火油的充分燃烧!
………………………………
第三百八十六章 猛攻
嘭嘭嘭——
在一阵轰然作响的巨震声中,霹雳车被引动了,弯曲到极致的炮梢猛然弹起,带起一声声巨震,将炮梢中的烧刀子酒和火油罐向着汉中的城头抛了过去。
一时之间,天空上遍布了两排错落有致的坛坛罐罐,因为重量和密度的关系,火油罐和酒坛子在空中拉开了距离,先后向着城头抛落。
泠苞眼见空中飞来许多不明物体,连忙向城头的益州军大声喝道:“快,举盾!赶快举盾!”泠苞并没有看清夜色中那些呼啸而来的物体到底是什么东西,还以为是元起又新研制出来的稀奇古怪的武器呢,心中不敢怠慢,连忙让益州军们举起盾牌做好防守。
啪啪啪——
益州军们刚刚举起盾牌,那些被抛射出来的坛坛罐罐就砸落到了他们的盾牌上,整个汉中城头,到处都是一阵阵破裂的脆响声。大部分益州军都只是感到头上一湿,一股美酒的浓香混合着火油刺鼻的味道,飘进了他们的鼻子中,只有极为少数的一些益州军,实在是太不走运,被从高空落下的酒坛或是油罐砸中了脑袋,立刻被砸了个头破血流,脑浆迸裂而死。
泠苞闻着身上的混合味道,看着淋漓到四处的酒液和火油,立刻意识到了不妙,刚要提醒将士们注意,可是还没等他他把心中的话喊出来,夹杂在酒坛和油罐群中的小型天女散花便落到了汉中的城头上,在剧烈的碰撞之后,拳头大小的小型天女散花立刻发生了爆裂,五十多颗天女散花爆裂成数百片向四周激射而出的弹片,划破坚固的铁甲,无情的刺进了他们的身体之中,带起数百声令人不忍直视的惨叫,这还不是让泠苞最担心的。让他最担心的事情是,在天女散花爆破开来的一瞬间,那微弱的火星竟然引燃了那些烈酒和火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被麒麟军抛射上汉中城头的近千坛烈酒和火油,立刻熊熊燃烧了起来,不少军士的身上都立刻燃起了火焰,瞬间便变成了火人,在烈焰中痛苦的哀嚎着、挣扎着,对死亡的恐惧。迫使他们向周围的同袍伸出了求援之手,希望同袍们可以灭掉自己身上的火焰,将自己从火海中解救出来。一时之间。汉中的城头上混乱成了一片,到处都是燃烧的火焰和军士们痛苦的哀嚎和求救之声。
看到将士们混乱不堪,泠苞立刻高声喊道:“不要慌!速速取水灭火!快!”在城头之上,存放着大量的滚木等防守军资。若是让这些军资被点燃,那就真的完蛋了,守城的一方没了防守军资,还怎么守城?所以泠苞很是着急。现在最便捷的灭火手段,就是用水灭火了,在此前。黄权为了解决守城将士们的后顾之忧,命人运来了数十缸清水,以便将士们在城头就可以饮水,黄权这样做,也是为了做好打高强度的持久战的准备,现在在泠苞看来,黄权的这个做法简直是太明智了。
慌乱中的益州军们立刻遵照泠苞的命令,一边小心的躲避着火焰,一边用水桶取水,向那些身上着火的战友们泼去。不料,不泼水还好,这一泼,反倒让那些战友们身上的火势变的更加旺盛了起来,似乎他们泼出去根本就不是水,而是火油一样。随着数十缸清水在瞬间被泼撒出去,城头上的火焰非但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反而烧的更加旺盛了起来,将整个城头都照耀的如同白昼。在清水作用下,火焰就像是随波逐流的海浪,已经开始向堆积在城头上靠近内墙的守城军资烧了过去。
泠苞见到这一状况,立刻傻了眼,他完全不明白,为何水灭不了火,眼前的这一切,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随同城内将士一起坚守在城头上的黄权,在最初的震惊之后,立刻醒悟了过来,用水灭火油,就等于是在火上浇油,不但不会遏制火势,反而还会起到助涨火焰的作用。不管怎么说,黄权是文官,知识面肯定要比泠苞宽阔许多,在醒悟过来之后,黄权立刻大声吼叫着:“不要用水灭火!用沙土!快用沙土灭火!”
黄权是有见识的,可是他忘记了,现在是在城头之上,并非是在野外战斗,匆忙之中,到哪里去寻找沙土来灭火?因此,益州军们虽然听到了黄权的吼叫,但也仅仅是丢掉了手中的水桶,不再继续泼水而已,他们完全想不出,在这用坚固石块堆砌成的城头上,要到哪里去找沙土来灭火。
黄权自己很快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脑中灵光一现,又大声喊道:“用湿牛皮灭火!快!快!!”汉中作为益州的门户,城内可不缺乏各种军备物资,而牛皮,作为抵挡攻城箭雨的常规军备,自然是有储备的,在黄权的再次大喝之下,益州军们就像是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疯狂的涌向军备堆放处,从已经燃烧起来的军备中,奋力抢出近百张完整的牛皮,泼上清水弄湿之后,向附近身上着火的队友们包裹了过去。可惜的是,身上着火的益州军太多,而牛皮的数量又太少,颇有些杯水车薪的意味在内。
泠苞看到黄权这一招有效,立刻高呼道:“快!后军分作两队,一队去城内挖掘沙土,另一队去抢救军备物资,快快快!”城头上原本的预备队,立刻分散成两队,按照泠苞的命令去各自行事,恰好此时雷铜召集起了城内军营的兵马赶了过来,和准备下城挖掘沙土的益州军碰撞到了一起,两边人马拥堵在了狭窄的阶梯上,纷纷大吼着让对方先让路。场面显得混乱不堪。
城头上混乱,城下准备攻城的燕军却是井然有序,趁着甘静烧起的这把火,张冲已经率领两万攻城部队冲到了汉中的城下,面如紫玉的张冲脸上带着坚定的神色,大声喝道:“竖云梯,冲城!”
张冲所部的军士们立刻合力举起带有倒刺的特制云梯,在怒吼声中将云梯搭到了汉中的城头,并用摇杆调整着云梯前端的倒刺,使得云梯稳稳的抓牢城墙。固定在了城墙之上;同时,另一部分身强力壮的,合百人之力,合抱着冲城锤,对汉中的城门发起了猛击,一下又一下奋力的撞击着城门,震动的城门附近的城墙都在轻微晃动着,不时有石屑被撞击的从城墙上掉落下来。
固定好了云梯之后,张冲又是一声怒吼:“刀盾手。举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