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诺邢槐呦虼笥畲β浠亩印
夏侯惇可没有兴趣去追那几只虾兵蟹将,他带着亲卫队直奔徐挡的中军大帐,准备趁其不备,将其一举成擒。来到中军大帐之内,夏侯惇一刀斩向了徐挡的床榻,却立刻感到了不对劲,因为他感到自己刀锋所及之处,丝毫没有切断身体的入肉之感。夏侯惇连忙掀开被子一看,发现床榻之上根本就不是徐挡,而是一个草人,心中一惊,夏侯惇知道中计了,连忙向大帐外退走,同时高喊道:“全军集结,向营外突击,敌军有埋伏!”
本已四散分开冲杀的宇宫军。听到夏侯惇的高呼,不由的一愣,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燕军的营地中忽然传来了一阵激昂的战鼓声,无数的燕军从藏身之处现出身来,手中拿着已被点燃的火矢,向着营中的宇宫军乱箭攒射了过去。宇宫军是袭营而来,自然不会有太多沉重的护具,只有一部分人随身带了一面圆盾而已。在乱箭的攒射之下,立刻便出现了伤亡,不少宇宫军被火矢射中,哀嚎着倒在了地上,一些没有被射中要害的宇宫军,身上的衣甲却被火焰点燃,痛苦不堪的在火焰的灼烧下挣扎,只是挣扎的声音,却是越来越弱,但又不得立刻便死,凄惨非常,令人不忍直视。
火光之中,徐挡身着明光铠,手提天罡斧,拍马冲杀出来,三十六路天罡斧全力使出,如同砍瓜切菜般席卷向了夏侯惇的部下将士,徐挡之后,两万燕军结成战阵,挥起战刀,无情的砍向面前的宇宫军,将宇宫军冲击的七零八落,被切成了数十个方块,再也无法形成统一的战线了。
同一时间,在史甲镇守的左路大营中,同样的一幕也在上演着,史甲拿着大刀,骑在战马上,穿梭在战场之间,指挥着部下的燕军对宇宫军形成围剿之势,眼看宇宫军就要抵挡不住的时候,一员宇宫军大将忽然虎吼一声,冒着箭矢的袭扰,拍马向史甲冲杀了过去,此人,正是宇宫照烈麾下勇不可挡的大将李进。
或许是命中注定,李进生来就是为了和齐天一战一样,因而他的武器也是戟,但却并不是齐天惯用的齐天戟,而是一杆双刃戟,此戟名为探云,戟刃上有两道月牙刃,而他的戟法也颇有几分拨云探月的气魄在内,神妙非常。
因此,在李进的探云戟之下,史甲勉力支撑了三招,便再也挡不住李进戟刃的攻击了,毕竟史甲的武功,勉强只能算作二流的水准,绝然不是李进的对手。李进抖擞神威,怒吼一声,将探云戟奋力向史甲的头顶斩落,史甲的双臂早已被震得用不出丝毫力气了,面对李进的斩落,他毫无遮挡之力,眼睁睁的看着探云戟将自己斩为两片。
斩杀了史甲之后,李进扬戟大呼:“敌军主将已死,将士们,杀啊!”越兮挥动三尖两刃刀,指挥部队与李进汇合一处,对失去了统一指挥的燕军,进行了绝地大反击,这一战,李进和越兮凭着自己的武勇,硬生生的以两万之众,击溃了驻守在营中的五万燕军,打通了左翼的道路,为宇宫照烈率领的大军挺进冀州腹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天亮的时候,徐挡营中的战斗也已经结束,夏侯惇在付出近万宇宫军性命的代价后,成功的突出重围,来到左翼和李进、越兮汇合,之后立刻布置防线,死死的守卫着这条通往冀州腹地的道路,而徐挡在得知史甲被李进斩杀、左路已经失守的消息之后,忍不住仰天长叹了一声,人算不如天算,尽管他击杀了近万宇宫军,但却失去了左翼的屏障,这一仗,严格来说,算是燕军输了。
………………………………
第四百零九章 关威增援
防线失利的消息,很快被送到了燕京。留守在燕京的张龙等人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对策。
李进和越兮的武勇,实在是超出了众人的预料,谁也没想到宇宫照烈会找来这么两员武力超群的大将,致使众人对宇宫军的战斗力预估明显出现了偏差,这两个人,硬生生的把宇宫军的战斗力拔升了一节!
张龙皱着眉头先开口说道:“诸位,徐挡和纵虽勇,但双拳难敌四手,不要说宇宫照烈麾下其他的大将,单是李进和越兮这两个人,就足以牵绊住他们了,燕王临出征前把留守重任交给了某,某绝不能让冀州有失,因此,某想亲自去一趟前线,帮助徐挡他们抵御宇宫军。”
听到张龙要亲临战场,田丰立刻站出来说道:“不妥!将军的职责,是留守燕京,而并非是战场厮杀,燕京是我国之根本,绝对不容有失,因此丰不建议将军轻易出动。不过正如将军适才所言,前线战事吃紧,燕王那边路途遥远,就算是回军援救,也是鞭长莫及,所以,我们应该在现有的留守人员中,选出一员大将,率领援军前往支援前线。”
钟繇也开口说道:“不错,元皓之言甚是。老夫也认为,张龙将军不宜轻动,我们应该在其他的战将中,另选他人前往支援徐挡将军。”
张龙环视了众人一圈,叹息着说道:“史甲将军的武艺,大家都是清楚地。他连李进的三招都未能挡住,可见李进之勇。何况还有一个和他不相伯仲的越兮,再加上夏侯兄弟、颜良、文丑等人,都是世之名将,因此咱们前往支援的主将,不但要战略成熟,更要勇冠三军才行,眼下,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大将啊?”
张龙的话。让在座的数十位文武官员同时沉默了下来,是啊,元起出征益州带走了朝中大部分的文臣武将,其他的名将又都镇守在各地,临时征调显然是来不及了,可是在燕京城中,又有谁同时具备张龙所说的战略思维和武勇呢?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张龙自己可以胜任了。
看到大家的沉默,张龙站起身来说道:“此事,就这样定了,某今日便率军出征,燕京,就交托给诸位了!”
“且慢!张龙将军且慢!老夫倒是想起一个人来。他的威名震慑九州,若是由他率兵前往,定能战胜宇宫照烈!”就在张龙要盖棺定论的时候,老将皇甫初忽然站起来说道。
皇甫初的话,把大家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过去。适才大家都仔细的想过了,在留守燕京的武将中。也只有张龙又这个能力了,却不知皇甫初说的这个人,究竟是谁?
看到大家的目光全部汇集到了自己的身上,皇甫初笑着说道:“大家难道都忘记了么?半个月之前,有一位大将乘快船来到了燕京,为的就是感谢燕王的不杀之恩,此人,难道不足以抵挡李进、越兮吗?”
是关威!汉寿亭侯关威!经过皇甫初的提醒,众人立刻醒悟了过来,没错,关威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早已是名扬四海,他的武艺可不在五虎上将任何一个人之下,而且他的战术素养也不差,当初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经过吕蒙白衣渡江,导致关威大意失荆州的事件之后,关威的傲气也收敛了很多,变得更加冷静,更加沉稳了,如果由他率兵前往支援徐挡的话,一定是万无一失的。
杜畿有些犹豫的说道:“皇甫老将军,关威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的是,他肯为我所用,率兵去抵挡宇宫照烈吗?”
皇甫初笑道:“关威素来看重情义,义薄云天,他此次前来,就是为了当面感谢燕王的不杀之恩,这是一个报恩的好机会,他又怎么会不同意呢?再说,他可不是傻子,现在益州的战事危急,泰山处境堪忧,关威心心念念牵挂泰山,但却苦于无法返回益州,不能在正面战场上帮助泰山,若是此次能解除冀州的危险,说不定还能因此从侧面给泰山带来一些益处,让燕王做出让步,两全其美之事,他又何乐而不为之呢?”
张龙闻言大喜道:“这样吧,稍后皇甫老将军与钟老大人随某一起去见见关威,问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如果他同意的话,这次就由他带兵出征!”
事实证明,皇甫初的推断十分准确。关威在见到张龙三人,得知他们的来意之后,稍作考虑便答应了下来。正如皇甫初所说,关威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在荆州战败,本来是难逃一死的,可是孙策却没有杀他,因为这是元起的吩咐,让孙策放任其自去。孙策按照元起的吩咐去做了,没有为难关威,但是关威何等人也?岂是那知恩不报之人?在关威的心中,情义大于天,他必须要亲面向元起谢过不杀之恩,今后才能坦荡的做人,也只有这样做了,他日后才能没有愧疚的重回泰山的阵营,与元起为敌。如果他不向元起道这一声谢,悄然回到泰山身边,那么在关威的心中,这就是恩将仇报之举,是关威所不齿的。
换个角度来说,关威现在虽然来去自如,但是在他心中,他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了元起的俘虏,没有元起的首肯,他是不会轻易离开燕京的,这是一个武将应有的尊严,更是关威的尊严。所以他才没有回到泰山的身边去,帮助泰山抵抗元起的攻击。就像当初的张武一样,关威现在也很矛盾,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泰山和元起两个人之间作何选择,一个是自己二十年来荣辱与共的大哥,但却屡屡让自己失望,尤其是先后抛弃庞统和张武的做法,让关威愤恨难平;另一个则是对自己有种种恩情的兄弟,自从十年前相识至今,尽管身处不同的阵营,但是却有求必应,一旦得知自己三兄弟有了难处,他总是会慷慨的出手相助,更是对自己有着不杀之恩,而且他的为人和气度,也让关威倍加敬重。
对自己未来的路,关威是迷茫的,但是对眼下的选择,他却很清楚。现在益州战事危急,成都随时有可能被攻陷,泰山随时可能身首异处,如果能在这样的时刻,解除冀州的危机,至少也能像张武那样,请求元起再次饶过泰山,那样的话,也算是关威了全了对泰山的承诺,今后再做选择的时候,也就无愧于心了,因此,关威答应了张龙的请求,带着部下的廖化和周仓二将,以及张龙调配给他的五万大军,加快速度赶往冀州战场。
在行军的路上,关威的感慨从未停息过,一方面,他在感叹着张龙对他的信任,关威并未表明态度要投效元起,但张龙还是拿出五万大军来,交给了关威,丝毫不担心关威会带着这五万大军临阵反戈,去给益州战场的元起捣乱,这份信任,让关威感到了久违的温暖,这样的温暖,以前经常在泰山的身上感受到,但是自从占据了荆州之后,他便再也不能从泰山身上,感受到这样的温暖了。
另一方面,关威感叹于敌军的精锐程度和装备的精良,早在十年前,在肥如城墙上,关威亲眼目睹了甘静率领麒麟军在叛军阵中来去自如的时候,就曾经感叹,能指挥这样的精锐作战,是每一名武将毕生的心愿。现在,他终于如愿以偿,能够亲自指挥这样一支精锐的部队了,虽然这五万大军不可能比得上甘静统率的麒麟军,但是比起往常关威统辖的荆州军,他们无论是斗志还是兵员素质,都要高出不止两个层次,关威为能和他们并肩作战,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在关威率军赶路的同时,宇宫照烈也在加快着行军的速度,他要在燕京方面的援军到来之前,争取扩大战果,最好是能把其他两路的敌军也击溃,把魏郡通往冀州腹地的道路全部打开,那样的话,对他后面的兵力部署和排兵布阵,将会有这巨大的好处。
在失去左翼防线之后,徐挡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他在李儒的建议下,和徐庶收缩兵力,退军三十里,依靠着背后的高山,结成了两个守护相望、攻防一体的两个大阵,准备在这里和宇宫军一决死战。徐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继续封锁大部分通往冀州腹地的道路,将宇宫军死死的挡在冀州之外,但是这样做也有着巨大的风险性,因为背靠大山,燕军已经失去了退路,一旦不能坚守下去,他们就将陷入死地,再也没有了退走的可能,现在全军上下十多万将士,都已经做好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准备,这一战,不成功,便成仁!
当宇宫照烈赶到魏郡前线,远远地观看了徐挡的布阵之后,皱着眉头低声说道:“这是一块硬骨头,不好啃啊。”
宇宫照烈的话,激起了他身边两员虎将的求战欲望,颜良和文丑同时踏前一步,大声说道:“请大王应允,某二人愿率军马踏连营,斩下徐挡的首级送于大王!”李进和越兮这两员新近投靠宇宫照烈的大将都已经斩将立功了,颜良和文丑看在眼里,心中又怎么能不着急?
………………………………
第四百一十章 斩颜良、诛文丑
宇宫照烈面带微笑,看向颜良文丑二人,笑道:“你们二人是孤的虎卫双雄,若是一同上阵,谁来负责孤的安危呢?”对于颜良、文丑的心思,宇宫照烈自然是明白的,他也乐于看到部下之间的这种良性竞争,李进和越兮的斩将立功,激发出了颜良和文丑的斗志,这对宇宫照烈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颜良和文丑对视了一眼,文丑退后了一步,留下颜良一个人站在宇宫照烈面前,开口说道:“那这一战便先由大哥打头阵吧,下一战,在让某去冲阵。”
颜良拍了拍文丑的肩膀,朗声说道:“你我兄弟不分彼此,某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
宇宫照烈感受着颜良和文丑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发出。部下的团结,是安定的基础,同时也是打胜仗的先决条件,对这一战,宇宫照烈的信心变得更足了。
正午时分,宇宫军在距离徐挡、徐庶的大阵正前方两里处,摆开了阵型,宇宫照烈被一众文武供卫在中间,身边环绕着文丑统率的精锐步军虎卫军,两侧则是宇宫纯统率的精锐骑兵虎豹骑,其余将士依次按照顺序排列开来,层层叠叠的呈半月的形状,守护在宇宫照烈的身周。
三通战鼓响罢,颜良从宇宫军阵中突出,率领着一万铁骑,率先向徐挡的大阵发起了攻击。在距离徐挡大阵仅有两百步之遥的时候,颜良这才勒住战马,扬声大吼道:“徐挡!可敢出阵与某一战?!”
徐挡还没有答话。一名副将就策马冲了出去,大喝道:“杀鸡焉用牛刀?某来战你!”
见到有人出战。但却不是八部良将之一的徐挡,颜良撇了撇嘴,冷喝道:“不自量力!”言罢,颜良催动战马,挥刀向徐挡副将杀了过去,手起刀落,一刀便将徐挡的副将斩为了两段。
兜转回战马,颜良把沾血的大刀举到嘴边。伸出舌头舔了舔刀上的血迹,随即大笑着说道:“无人矣,这样的草包也敢来阵前迎敌吗?笑煞人也!徐挡,你到底敢不敢与某一战?不敢的话,大叫三声爷爷,某便放你一马!”
一向沉稳的徐挡丝毫不为颜良的张狂所激怒,依旧平心静气的指挥着部下的战阵。时刻保持着对宇宫军将士的严密防守,以防止颜良身后的宇宫军发起突然袭击。徐挡的动作,看在颜良的眼里,被自动认为成了是胆小懦弱的表现,笑声变得更加张狂了:“哈哈哈,什么八部良将。什么五虎上将,原来全是一群鼠辈,没胆的鼠辈!”
忽然,一道紫红色的闪电冲进了战场,借着颜良张狂的笑声。快速向着颜良靠近,等到颜良发现这道紫色闪电的时候。这道闪电已经逼近到颜良身前两丈的范围之内了。这不是闪电,而是一匹快速奔跑的战马,因为战马的速度太快,它的皮毛又是罕见的紫红色,因此远远看去,才像是紫红色的闪电一样。这是紫骍!是宇宫照烈重金购买准备顶替爪黄飞电,但却被关威半路劫走的紫骍!
见到紫骍,颜良立刻醒悟了过来,马背上绿袍金甲,面如朱砂的大将,一定便是关威!但是颜良却搞不明白,泰山麾下的头号大将关威,怎么会出现在冀州的战场上呢?出于疑问,颜良开口喝道:“来者何人?”
来者正是关威,他率领五万敌军星夜来援,刚刚赶到战场的边缘,就听到了颜良的叫嚣,本来关威在历经吕蒙白衣渡江事件后,心中的傲气已经消磨掉了很多,但偏偏颜良却口出狂言,把元起麾下的五虎大将、八部良将都给辱骂了一遍,须知,张武虽然并非是五虎上将,但地位却和五虎上将相同,被元起封为斗杀天将,颜良如此的辱骂,就等于是把张武也给骂了进去,对此,关威自然是不能容忍的,当先便脱离大部队,借着紫骍的速度,闪电般向颜良杀来。
听到颜良的问话,关威没有报上姓名,而是大喝道:“土鸡瓦狗之辈,插标卖首之徒,也敢张狂?!看刀!”
下一刻,青龙偃月刀带起漫天刀影,无可阻挡的斩向了颜良的头顶。关威一出手,就是最为犀利的春秋刀法,道道刀影看似毫无规律,彼此之间杂乱无序,可随着刀锋向颜良头顶的逼近,漫天刀影开始循着某种特定的规律汇聚起来,在达到关威这一刀所能达到的巅峰之后,一只威风凛凛的青龙已然汇聚成型,奋力向颜良的头顶扑落。
眼前风云突变,颜良心中一惊,连忙运刀如飞,在头顶上划出一片刀幕,试图阻挡住关威这威猛无匹的一刀。只是,结局已经早已注定了,关威有备而来,春秋刀法又是以前三招的威力最大,而颜良先前一直在张狂的大笑,根本就没有留心关威的到来,直到被关威逼近身周这才有所警觉,在以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再加上关威的对武道的感悟和自身的爆发力都远远超颜良,颜良要临时出招挡住关威这一刀,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当啷——
关威刀影幻化出的青龙强行突破了颜良的刀幕,随后关威手腕一抖,青龙幻影在关威的控制下,伸出一双龙爪左右一划,便在颜良的两条手臂上留下了两道深可及骨的刀痕,颜良遭受重创,双臂顿时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双手一松,大刀便掉在了地上。
在击破了颜良所有的防卫之后,关威刀随身动,双手一前一后握在刀柄上,抡起青龙偃月刀,一个横抡便照着颜良的腰间斩去。
噗嗤——
手起刀落,血光乍现!空中,顿时被一片血雾所笼罩,方圆数尺之内,外人的视线尽皆被这片血雾所阻挡。
这片血雾并没能维持太长的时间,很快,一个马头便从血雾中穿出,是紫骍!紫骍载着关威,在血雾中奔跑了出来,受到紫骍的撞击,血雾很快散去,两边的军士都清楚的看到,颜良已经被关威斩为了两段,下半身依然跨坐在马背上,上半身却是无力的倒在地上,双眼犹然带着不可置信的惊恐!
策马向前奔跑了十几步,关威一抖缰绳,让紫骍在原地站定,然后右手一摆青龙偃月刀,将青龙偃月刀倒提在身后,左手在自己的长须上拂过,一双丹凤眼中爆射出两道精光,对着宇宫军阵营说出了三个字:“还有谁?”
面对关威的挑衅,宇宫军阵中立刻炸了营,一众武将个个愤怒难平,他这是明显看不起宇宫军众将,简直就没把宇宫军上下看在眼中啊!不等宇宫照烈说话,文丑怒喝一声,挥刀跃马奔出了战阵,径直向关威冲杀了过去,口中怒喝道:“红脸贼,还我兄长命来!”
在文丑看来,关威不过是仗着偷袭得手,这才在两招之间便将颜良斩于马下,如果摆开架势实打实的较量一番,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其实不但是文丑这样想,宇宫军中的大多数武将都是这样想的,只有李进和越兮这两员虎将,脸上隐隐露出了忌惮之色,目不转睛的盯着关威,想要看清楚关威刀法的奥义。直觉告诉他们,关威很危险,他的武艺绝不在自己二人之下!
关威微眯着丹凤眼,看着策马狂奔而来的文丑,心中默默地计算着距离,一百步……五十步……等到文丑接近关威身边十步距离的时候,关威忽然调转马头,右手反握的青龙偃月刀一头提在手中,刀锋的一头则是拖在地上,望着徐挡的战阵便做出一副要遁走的架势,飞奔而来的文丑看的真切,以为关威自知不敌,怕死在自己的刀下,这才准备逃走,连忙大声喝道:“红脸贼休走!”
大喝之后,文丑单手持刀,另一只手没命的抽打着坐下的战马,试图让战马加快速度,将关威拦截下来,以便自己手刃关威,为惨死的颜良报仇雪恨。
看到文丑的这个动作,李进和越兮同时惊呼道:“不好!是拖刀计!”两人的话音未落,听到背后马蹄声急速赶上来的关威,忽然一个拧身,左手抓在刀柄末端的位置,右手顺着刀杆下滑,来到刀柄的中断握定,爆喝一声,拖在地上的青龙偃月刀刀锋逆向击出,犹如落地彩虹般绽放出了惊鸿一刀!只是,这令人炫目的彩虹,并非是自天空落向地面,而是自地面弹起,直冲天际!
文丑甚至都没看清关威的动作,他只感到眼前一阵流光闪过,然后,就再也没有了任何的知觉,陷入了一片永恒的黑暗之中。关威挥出的惊鸿一刀,自下而上逆起,利用自身的爆发力以及文丑战马奔跑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先是冲中间剖开了文丑的战马,然后将文丑顺势剖成了两片,让文丑瞬间毙命,他感觉不到疼痛,也就不稀奇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