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仙人-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等等。好嘛!正德八虎算都到齐了。然现在朱厚照还没登基。所以八虎还名声不显。了尘倒不是很忌讳。清了清嗓子道;“但凡修真,必舍人间亲情,权力,财富,生命等等一切。既入此途,人间的一切都不再关联,不知道在座各位可舍得?“
众人不语。朱厚照倒是问道;”敢问为何意入仙门,就要舍弃一切。父母妻儿都不要吗。那忠孝节义怎么办?“
了尘暗道太子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一下子就问到了点子上;“修真无岁月。若能功成,则岁月长久。你之父母妻儿能相伴几年。眼看着他们一个个离你而去,你可能无动于衷。若是牵动道心。便会为心魔所破。不是坠入魔道,就是走火入魔而亡。到头来两两皆空,反不如斩断尘缘。道心唯一了。凡是有权力者。忙忙碌碌,时刻防备权力争夺。哪还有心思静心修道。方外之人,所求唯有道行精进,贪婪财货,有岂是真人?人有欲,则心有遐。瑕留而心魔起。所以才要方外之人少沾因果,莫惹凡尘。”
“原来如此,看来那些要金要银的都是骗子了啊!”朱厚照恍然大悟道。
了尘笑了笑道“也不尽然,仙途艰难,望之无终。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道心坚定,始终如一。若是仙途无望,自然便会去求人间富贵。但修道之人上提天心。是不会真的沾染权欲,为权为利的。”
“哦,那为何仙师修炼有成,却要入这红尘打滚?”朱厚照不解地问。
“无它,历练,因果,功德,遗愿而已。’了尘道。
”能详细说说么“朱厚照问到。
“静修可以练法力,却不可练心境。心境不到,反而容易受其反噬。所以红尘来去,可以历练。若是道心依旧,自然道心圆满。我来世间,受天地供养,自然要还天地因果。而今灵气稀薄,清修之下,道难再进。唯有希望功德加身,求天道借力修行才可圆满。再有是有先师遗愿,为玄光官发扬光大。所以不得不来。”
“哦”朱厚照了然道;“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帮你向父皇讨封,帮你完成师父的遗愿”。
“福寿无量天尊,贫道多谢太子了”。了尘道。
“我若舍弃一切。能不能修成神仙”。朱厚照问。
了尘却吓了一跳,这拐带太子。还要不要再大明呆了。忙道;“不行”。
“为什么不行?”朱厚照不满意了。
“殿下身负江山社稷,大明传承。有天地大任在身。其间因果非比寻常,若是谁欲引殿下入道,将受天罚。除非骗子。不然谁也不能如此。”了尘想了想措辞又道:“古往今来。殿下可有听闻天子储君修炼有成?”
“是哦,想当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花过好大力气求仙问道,却没一个能成功的”朱厚照明显失望;“出了个要当和尚不当皇帝的梁武帝萧衍,花了那么都钱财,还不是竹篮打水啊!”
“为人君,为天下至尊,已是人道极致。受天下气运当思回报。广济黎民。而不该去修仙问道,失天地人望。失朝廷气运。梁武帝萧衍晚年有侯景之乱,未尝不是人道有怨,天道行罚啊。反不如学三皇五帝。皇帝之身,普及黎民。反而功德在身,于人间有大作为。反而可以得天垂顾。身死之后,上天封神。”了尘说完,朱厚照的眼睛一亮,又明显高兴起来道“多谢仙长,我怎么就会讲道学秦始皇,而没想到三皇五帝呢?”
“太子慧根深重,若得勤勉,必成一代明君。”了尘捧趣到。
“哈哈哈哈”朱厚照竟然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地大笑起来。
了尘想不到的是和太子朱厚照一番对话,竟然会被起居注记录在案,随着了尘修行有成,名气越来越大。这番对答出现在了人前。算是作为玄门和君王关系的一种解答。被无数臣子用来堵皇帝崇佛兴道的有力武器。
了尘一番话语当天就被送到了弘治皇帝跟前。皇帝看了长舒了口气欣慰道“大善,果然不愧得道真修。这番道理为什么以前就没人想到呢?“虽然大臣们没能阻止皇帝召见了尘。但满朝大臣的话未必没有让弘治皇帝担了一份心。怕了尘心怀不轨。如今算放下心来。请了尘设法为自己延寿了。
而此时,云华却是在皇后哪里乐不思师父了。了尘和太子到了坤宁宫的时候,云华和童心大发皇后正拼命用果脯逗狐狸转圈呢。皇后也似乎暂时忘却了皇帝病重的忧思。好久没见到笑容再次回到了脸上。
太子见了。颇为欣慰道”母后还久没这么开心过了“。
了尘点头,外面都传言太子和皇后关系淡薄。看来真的是传言了。毕竟是亲生母子。外面传言无非是想先否认皇后和太子的关系,然后用这个关系佐证朱厚照是弘治皇帝的儿子。其目的如何。一看便知了。
”皇儿和仙长来了啊,宫女也不通报下“。皇后道。
”是儿臣不让他们打扰母后的。“朱厚照忙解释到。
”仙长你这徒儿着实可爱,还有这小狐狸,白狐在古代可是祥瑞啊。不知道仙长怎么得到的“皇后问了尘。
了尘大汗。这皇后不会也想要一只吧?只能把这小狐狸的故事讲给了皇后听。皇后听了竟然落下泪来,”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的白狐,可怜的小狐狸。“说完竟然一把犹在桌子上傻傻转圈的小狐狸抱在了怀里。小狐狸不知道是和皇后混熟了,还是真那么有眼色。竟然没挣扎,就静静地躺在了皇后怀里。平日里除了了尘和云华不让旁人碰的,见谁咬谁。
”本宫一直以来都想要个女儿,却一直没有达成心愿。如今我和云华倒是挺有缘的。我想收云华当干女儿,以后在京城的时候也好来陪陪我。仙长以为如何?“皇后问道。
皇后要收云华做干女儿。那云华岂不是就成了公主了。皇后此意应该是在拉拢了尘。希望了尘真心为皇帝延寿尽力。二来也是真心喜欢云华了。
了尘思付了一下稽首道”贫道代徒儿谢过皇后娘娘“说完望了云华一眼道”还不谢过皇后娘娘。“云华忙站起来恭恭敬敬地磕头谢到”谢皇后娘娘“。皇后一笑到”还谢皇后娘娘,你该谢谁啊“。云华果然机灵,当即改口道”谢过娘“。一句话甜甜糯糯的。可把皇后逗笑了。连忙拉了起来,放在自己身边了。
家常谈完,皇后换下了愁容道;”江山社稷,是祖宗留下来了的。皇上绝对不会拿来交换的。而皇帝也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不知道仙长可有别的办法?“
了尘为难地想了想道”还有一法。不过条件苛刻罢了。而且效果未知“。
皇后和太子大喜道”还有什么办法?“
了尘一字一句地说到”积善之家可以增寿“》
第三十章 天子宏愿,向天借寿
举凡祈福,无不是向某位神明祈祷。但祈寿则需要北斗应答。不然你找阎王爷没用。
北斗司生司司,司成败祸福。所以在会有禳七星延寿。但天子之寿关乎天下运转。所以没有偌大助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了尘向弘治皇帝提起的几个延寿延命之法不过等价交换之法,几近魔道。若皇帝当场答应,天道感应,或许弘治皇帝真的可能多活几年。但大明能不能活到崇祯吊死煤山的那一刻就不知道了。
弘治皇帝的疑虑至少证明他绝不会是一个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涛天的无德之辈。千古艰难唯一死,皇帝能疑虑就够了。因此了尘才会想皇后坦言功德借寿之法。
不一会,弘治身边的首领太监就过来了坤宁宫请了尘道长过乾清宫一行。
再次来到乾清宫,弘治皇帝的颜色更差了,看来如是借寿不成,弘治皇帝在人世间的时间就不多了。皇帝显然刚刚用过了药,乾清宫一股浓浓的药味,
行礼过后,皇帝便直接开口问道;”你说的方法,我也考虑过,但实在有干天和。所以绝不可为。不知可有替代之法“。
了尘道:“替代之法确实有,但从来没有人试过,究竟不知道能成功。而且此法虽可延寿,却需要皇家百年如一日,归还天道赐予。”
皇帝听了尘说可以不再行那损人损江山社稷之法,明显感兴趣起来。微微坐起来了一点道;“给仙长赐座”。皇帝令下,几个小太监搬来了一把凳子,了尘稽首算是谢过圣上。想了想道:“凡祈天之法,无非顺天应人。陛下欲延福添寿,顺天自是所无。现在要求的是应人之法。“
”但请仙长明言,有何应人之法?“皇帝急问。
”应人之法,无非行善。功德积累,可以一球天恩“了尘道。
”那朕这就下令减免天下赋税,大赦天下,仙长以为如何。“弘治皇帝问道。
了尘摇头道;”陛下见面赋税,虽然好意,却难恩惠天下。牢狱之中,虽有善良,却亦有大恶之徒。大赦天下,功过各半,难以为凭“。
皇帝尴尬了。了尘这几乎是明说了陛下你减免赋税,只是亏了国家,肥了官吏,老百姓该交还得交。你大赦天下,牢狱里好坏各半,岂不是冤狱成堆。好在弘治皇帝涵养甚好。不然非得叫人把了尘拖往菜市口了。
”那朕大修宫观可得天道怜悯?“皇帝底气不足了,弱弱地问到。
”陛下大修宫观大可不必。道家无有三宝,清静自修,不用浮屠七级。陛下若要功德,可于各地成立皇家直属孤寡收容之所。大庇天下。孤儿当善给衣事,教起谋生之能,并择起优秀者习气文武,此些孤儿受皇家恩养,受天子之教,当全心忠诚于陛下,也可谓陛下增其人望。而失孤老人若朝廷善养终老,可为陛下得善心之实。可谓陛下增添冥福。有此二者。则可祈天一行。“了尘说到。
弘治皇帝没说话,很仔细地想了想其中的内容,良久才叹息了一口气:”道长所言甚是。但大明已有救济之所,再添何益?“
了尘笑了笑地望着皇帝。皇帝开始莫名奇妙,但转眼就反应过来。以官员操守。所谓救济之所恐怕早就名存实亡了吧。而后又问”焉知,此救济之院不为污吏所坏?“
了尘叹气道:”陛下,此功德之所,到皇家救济之行是皇帝陛下私人所赠,不是官衙,也无需官员。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当为天下小儿之母,陛下当为天下小儿之父。“
”但总要人管理啊。“皇帝知道这是个好办法,但总觉得不妥。
“陛下可遣宫中无靠宫女宦官出任救济院。并招收平民杂工以为所需。一应开支,可有陛下私人出。也可多向权贵之家募捐。但善事之款。当往来清明。不使陛下徒背怨果。而宫中所出,当陛下皇后亲自委派。贫道可行文地府,请为善事者福,恶事者惩。敢坏陛下功德者,地狱之内当还因果。”了尘说出这话时,整个人阴恻恻地。让一旁侍立的太监宫女打了个冷战。
“甚妙”皇帝听罢赞同了,世人也许不谓王法,但阴司地府总有敬畏之心。而宫中多有年迈之人于宫中素斋礼佛,求来生福报。与其青灯古佛,不如去抚孤赡老,积取阴德,日后好有来生福报。
”仙长。朕还有一事,这济孤之法确是善事,却是细水长流之事,缓不济急。朕恐怕等不到那时候了吧?“皇帝问道。
”陛下。如此功德积累的确缓慢,但贫道却可以以此事为凭向天祈福,陛下也需明发天下,并于贫道祈福之前,发下誓愿,愿意还此心愿。上天有感,自然可以先为陛下延寿,日后陛下还愿就是“。
”哦,“皇帝大松口气。暗道”原来天道功德也是可以借贷偿还的啊!“
“那还烦请仙长准备禳星祈天之事,若有所需,直报与朕知晓便可,宫中人员物资尽可调动。我让太子协助于你。“皇帝给了了尘一个便宜行事的旨意。了尘心中了然。当即告退。回到东宫与太子商量要准备之事了。
此次祈福事关重大,却不是草草能了事的了。首先是禳星法坛。北京之地没有比天坛更好的祈天禳星之地了。只是禳星祈福最忌打扰。到时候需要外围禁军封锁,严禁出入。只是天坛乃天子为社稷祈福之所,到时候又免不了文官们唧唧歪歪了。天坛四周需布下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一百零八星旗。旗帜需要按周天星斗分野布阵,最好以枣木为杆,丝绸为旗。天坛中央立下北斗七星星君神位,另要紫金为盏,十年以上灯芯草为灯芯,七星灯七盏。按北斗方位布于天坛之中。另外需要紫檀木香五百根,香油十斤。另童男女各八人,最好是道童子,。。
了尘向朱厚照将所需事物一一交代之后,便回了自己站住的地方开始准备祈福要用的符箓,法器,文纸,章裱等物。而朱厚照将了尘交代的物品一一记载了纸上火速差八虎去办差了。
第二天,创办各地皇家济孤院的圣旨在皇帝强硬的态度下强行通过,明发天下。而且旨意上有强令各地官府配合,但不得丝毫干涉其中事物的说法,让天下官员大为气愤,这不是摆明了不信任官员”操守“吗?于是各地奏章雪花般地涌向了皇帝带病理政的案头。皇帝看了几份后冷冷一笑。令太监将所有反对的奏章找出,厚厚上百本,让太监送往内阁道:“朕自信天下官员都是饱读圣贤书之人。当安贫守道,廉洁如水。朕意交出济孤院。但天下官府难免有害群之马。所以请内阁作保,保济养孤儿老者的钱绝无半点贪墨。如若不然,愿同领其罪。”内阁各位大学士听完,一顿心塞。天下官员德行如何,作为大佬岂会不知。自然不敢作保。只得言;'皇家恩惠,官府不宜插手“并严厉斥责各级官员,不得胡言乱语云云。
十天之后,了尘沐浴更衣,静心养气准备完毕,前往乾清宫恭请皇帝驾临天坛,开始禳星祈福。
第三十一章 天子禳星,百姓祈福
禳星祈命,却是要本人亲至的,若连这点诚心都没有,大司命为何要帮你延寿?所以皇帝病情再重,也必须亲自前往天坛。
了尘当天早早换上七星法衣,头戴七星道冠,身背桃木法剑。打扮利索,和太子一起到了乾清宫。而皇后和云华早早就到了乾清宫内了。云华见到了尘眼睛一亮,小狐狸却不管什么礼仪,急忙从云华怀里跳出来,一下子飞扑到了了尘身上。弄得了尘尴尬不已。小狐狸的意思很明显;”几天没见,想你了“。弄得了尘丢也不是。抱也不是。太子和皇后见了,都不由捂嘴一笑。连皇帝也露出好久不见得一丝笑容。
”陛下,禳星七天。陛下必须亲自坐在法台上。所以贫道有丹丸七颗,可为陛下七日所需“。了尘知道皇帝的身体绝对撑不住七天的法事。所以早早准备了七颗丹药。虽然无法治愈皇帝的病情,但七天之内却可不让皇帝疾病发作。而且坐卧起行,与常人无异。了尘拿出一个玉瓶。首领太监见到突然脸色大变,正待呵斥了尘无状,陛下所有入口之物皆须太医院认可内务府办理。这等来历不明的丹药岂可给陛下胡乱服用。可皇帝却先开口了道:”哦,仙长有如此神丹,怎么不早拿出来,也免我这些日子的病痛之苦。。‘了尘愕然,过了一会儿才答道;“陛下,丹药之物不宜多用。若草木之丹尚是药性平和服之无碍。但五金之药,却不可草率入口。我的这七颗丹药是这几日聚灵所化。不过一团灵气聚集成丹而已。可以养身,但恐怕不能治病。”了尘说完,将玉瓶交给了首领太监。太监无法可想,只能硬着头皮将玉瓶呈给了皇帝。弘治皇帝急不可耐地拿起玉瓶,倒出丹丸,一颗颗不过小拇指大小,却隐现五彩光华,却是五行灵气的光芒聚集而成。皇帝将其中一颗拣起含进口中,丹药入口即化随津内腹,片刻腹中便涌起一团热气,瞬间游走全身各处,身上顿时出了一声细汗。身上顿感轻松不少。待细汗出完,皇帝惊喜地发现自己身上已然病痛全无,竟然一口气坐了起来。把身边的皇后,太子还有太监吓了一跳。
“哈哈,了尘仙长的丹药果然神奇。朕好久没有这么全身轻松过了。”皇帝病痛一无,顿时心情就好起来了,对这次禳星之行,更是信心十足。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皇后和太子领衔。满屋子太监宫女立刻跟着跪下贺喜。皇帝好心情地摆了摆手道;”现在贺喜太早了,留待七天之后吧。“说完,自己从榻上爬了起来。把身边人吓得脸都白了。”皇上。您得小心点啊。“皇后忙过去搀服自己丈夫。”没事没事。我现在感觉好极了。“说完将头转向了尘道;“了尘仙长若然高明,待事毕,朕一定重谢。”
皇帝说完,带着一众人等走出了乾清宫。此时乾清宫外早站满了朝臣。见到皇帝竟然自己走了出来,不由大为惊异,不是说皇帝已经病得起不了床了吗?莫非传言有误?呆了半响,才反应过来,纷纷跪拜行礼。
皇帝笑着站在那里。看见大臣们的惊讶反应,心中大为满意。跟身边的太监道“宣旨吧”。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前往天坛祈福,不为外事相扰。闭关期间,皇后与太子监国。内阁诸卿及各部官员,当悉心国事,照章办理。若无法绝断,叫内阁及皇后太子商议处理。钦此”太监念完。众臣拜受领旨。皇帝抓住皇后及太子的手道“朕不在的日子,就要辛苦你们了。”
“臣妾,儿臣不敢”。皇后太子忙应到。
“摆驾启程”。皇帝坐上了自己的御辇,了尘等跟随其后,加上随侍太监宫女,护卫锦衣亲军,大内侍卫,护卫禁军。浩浩荡荡几千人,想天坛开拔而去。
皇家摆出如此仪仗,哪还有人不知道皇帝陛下出宫了。纷纷涌到道路两侧想要一睹天颜。了尘见到街道两边挤满的人群突然福临心至。快走几步,在皇帝随身太监耳边说了几句话。太监赶忙小跑几步,将了尘的话禀告了皇帝。皇帝自无不允道“准了”。太监领完旨。马上离开队伍,向顺天府衙而去。
当天顺天府就出了公告——圣上天坛祈福其间。凡每日早晚颂道经三篇者,给钱百文。
也没说怎么才算颂经三篇,百姓一见有钱可以白领,也没见官府要什么证据,谁知道自己诵经了没有。这简直就是全京城的福利太派送了。京城百姓奔走相告。倒是有不少人开始真心祈求皇帝陛下身体安康,万寿无疆了。
到达天坛时。天坛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完毕。皇帝先到了祈年殿,拜祭了皇天上帝之后,便由了尘带着给七位星君神位恭敬地点起清香三柱。祈求星君保佑。一切事毕,了尘将云华留在了哪里。云华和另两名道童要负责燃香,日夜不停,不得让香火熄灭。走完祈年殿,便道了圆丘。七星灯就摆在了这里。周围围起了布幔。布幔旁边还有大捆雨布。防止夜风将星灯吹灭。也防止天气变化。而七星灯前,有一个蒲团。那是皇帝静坐的地方。七天之内。每个夜晚,皇帝都要坐在上面,静坐养神,只有等七星隐没,日之将出之时,才能离开去休息。
了尘一路上将禳星仪轨向皇帝一一道明之后告退而出。一个人到了七星石旁边。摄出一个蒲团,就在七星石边上闭目静坐起来。等待日落星出。七星闪耀北方天空之时。
第三十二章 七星耀明,北斗司命
星空如洗,星空闪耀。北斗七星坐镇天北,俯瞰人间。
弘治皇帝端坐七星灯前,静息摒气。看着了尘在七星灯前颂念经文。
“照耀开明炬,氤氲导惠香,经尘归紫极,元气合元皇”了尘经文念毕。一声轻喝到。脚踩七星步,将桃木法剑向下斜指,仰头北望星空片刻。心中默祷。
“台座辉三级,罡光射七芒,归真知命处,福寿自然长”七星第二韵开启。了尘唱到。
北斗照耀镇中天,斗转璇玑福寿篇。
本命星官来下降,命由天府消灾愆。
生天生地更生仙,延福延寿更延年,
真文本是皇人篆,经号金口字字宣。
香供养,长生保命天尊。
了尘念完北斗禳星经文。又将桃木法剑斜指向天。脚踩天罡步。向七星灯走来。每走到一盏灯前,停留一刻。星灯变无火自燃。七星灯亮。了尘回到了自己法坛后面。从法坛上用木剑挑起符裱三道。清叱出声“敕令”。符裱无风飞起。竟然直上云天。半空中燃烧起来。化为一团火光。继续向天空飞去。直到消失在天际之外。火光似乎还在燃烧的样子。
“恭闻,上帝垂科,至真阐教,皇老宣玉局之旨,北斗降玄灵之书。玄妙难言,圣功莫测。今有信士弟子,建生于○年○月○日时,行年○○岁,命系○○宫○○星君属下,染患痼疾,医药罔效,虑为流年不顺,运限迟留。切念弟子等,身属
北斗,命由天府,凡有厄难,投告北斗,即获康泰,是故虔礼四十九回本命星君之号,冀消百千万种故违误犯之愆,羽众慈悲,礼斗如法”了尘法事不断,继续念起经文。手上木剑不停,一道道符箓飞起,投向圆丘之台外面的天罡地煞星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