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仙人-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德三年,贵州大疫,死者十二三,白幡蔽日,家家哭声震天。整个城内哀鸿遍野,一片凄凉。而且人群纷纷恐慌外逃。大有可能将瘟疫向四周散播开来。
连王守仁都病了,不知道是气病的,还是被传染了。龙场偏僻,除了偶尔路过的铃医,附近没有医生地存在。周围的苗民生病了更多地是去找寨子里的巫医,而不是去找大夫。但你让王守仁去找巫医不如去找现成地了尘仙师。那可是公认地神仙人物。于是原本应该还在龙场书院读书的徒弟就由几个驿站的小吏陪着把王守仁抬进了玄光观。
道家“五术”:山、医、命、相、卜。山术最难。医,命,相,卜皆是济世渡人,成就三千功行,乃至传道弘法所必需。了尘只是粗粗地喵了正晕迷不醒地王守仁一眼。便将众弟子招来,让他们一一断诊。然后写在白纸之上。了尘一一过目。看完之后。悠悠地叹了口气。再不作指望了。时间到底太短,想要学成谈何容易。
既然医术指望不上,也就只能靠山术了。符水治病也是山术的一种。了尘掏出一张符纸来道:“昔日我道门仙师,以符水救治天下百姓无数,始有我今日道教大兴。凡人间瘴痢,邪气入侵,阴阳失和,正气不足可以以符水救治。但除此之外,不得以符水胡乱治病。否则必耽误病人救治,徒惹是非,切记切记!”说完,了尘符纸晃了晃,符纸果然无风自燃。了尘再凭空摄来清水一碗,将符纸放进了水里。
“法何灵验将何灵,不离身中神炁精,精炁住时神必住,千妖万怪化为尘。”了尘念完咒语,就将炮制好的符水给王守仁灌了下去。不过半刻。王守仁突然一阵急咳传来,人却悠悠转醒了过来,眯着眼睛看了看了尘道:”我怎么会在这里?“
”是你的手下和我的徒弟们把你带我这里来的。要再不来,可就真的危险了。说不定贫道要再见你,就要去阴司招魂了。“了尘呵呵开起玩笑来。用手摸了摸王守仁的额头,接着又切了切脉象才道:”总算好了。不知道王大人究竟何时,竟然弄得郁气于心,以致内气外感,邪气入体。整个人都晕迷不醒了?”
“哎~~到了今日,始知读圣贤书,却不一定能做好官,做好人啊!”王守仁长长叹了一口气道。原来,贵州城内突发瘟疫,死者十有二三,几乎家家戴孝,白旗遮天蔽日。可当地官府不仅仅没有加以控制,反而为瘟疫之威所摄,加之远在边地,本来就是不是很愿意在这汉苗杂处之地当这穷地方的官。所以竟然有好些官员危难关头弃官而逃。有了官员当榜样,城中无论贫富纷纷逃离。当地官兵不能阻。如此一来,岂不更将瘟疫扩大,贻害无穷。王守仁为宜小小驿站之官。承接往来公文和官员来去接待。见得众官丑态,让一直以为读书人熟读圣贤书,当明是非,知廉耻地王守仁如何不大受打击,以致郁结于心。一时病倒。
“呵呵,圣贤书和人品有关系吗?”了尘笑道。对王守仁身上那股读书人骄傲不屑一故。古往今来,**************,负心总是读书人。虽然不尽然,但也至少说明读书真的和人品没什么关系。
“哎~~~”王守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不再继续这个掰扯不清地话题道:”了尘仙师,既然为我大明护国仙师,道法通玄,为何不广开济世之门,下山为这贵州百姓祛除瘟疫?也算三千功行有成啊!”
了尘一拍手,大笑道:“贫道正有此意。我这里有二十位徒弟,也算你半个学生。不知道王大人可否带其下山,广施符水,救治百姓。”
“呃”王守仁一愣,怎么你的徒弟下山行善积德,要我带下山去啊?却也知道了尘修为高深,明悟天道实非自己凡夫俗子可以猜度。只以为了尘有什么不得已之处。便可能看在也算为朝廷分忧,为百姓造福地份上勉强点了点头。
“那好,明日你便可以带我徒弟下山。以后一切拜托了。你好好休息,病虽痊愈,却是要好好安静一二才好。“了尘说完,打了个稽首就带着众位徒弟退出了房门。
玄光观三清大堂之上众徒弟端坐在蒲团之上开始聆听自家老师训话。了尘一脸正色道:”我玄门弟子,度己度人。善心为要,诚心为本。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好善必昌,如若不昌,祖有余殃,殃尽还昌;作恶必灭,如若不灭,祖有余德,徳尽还灭。道门弟子修三清妙法,欲成正果,当行功德三千于世。明日尔等下山,救治百姓,当诚心正性,不贪美食,不欲财货,不恋美色,不攀权势。结缘天下,弘法世间。如若有悖。当明天道之下无所藏,贫道自当清理门户。“最后几句,了尘是以摄心之法,将自己的话一字一句地说了出来,而下面的弟子听来,便犹如耳边雷响。想不记住都不行。
”弟子自当铭记。不敢有违“众弟子立刻应声拜倒。了尘点了点头道:”我有祝由一术可治心。有符水一道可治肺腑。尔等下山弘法济世。当明医者之德,道者之道。“说完掏出一叠符箓和一本书来道:”这些符箓为祛病符水的符箓,你们今日连夜练习此符,我自有三师姐可以监督于尔等。明日不得习成者,不得下山。于山中日颂经文千遍,书画符箓百张。你们自己看着办。祝由之术,易学难精。你们自要熟记,下山之后慢慢各自揣摩吧!“了尘说完,右手一挥。堂下弟子纷纷分到符箓一张。祝由秘术一本。完毕之后,了尘一敲法钟。众弟子才纷纷拜谢离座不提。
第二天,了尘便将王守仁并二十只玄光观”熊猫“送下了山。一个人回到内室开始运起算筹,开始推算起此次瘟疫源头,世事因果来。天道难测,因果难分。饶是了尘道法了得,也整整从早晨一直算到了半夜。直到门外的云灵子都忍不住进来观摩一二之后,才将将有了结果。
”哎!看来又要下山了。终日不得清净,这可怎么了得啊!“了尘长长叹了一口气。回头道:”为师可能出趟远门。你要谨守门户,知道吗?“
第六十三章 传道之初
了尘派了弟子下山,却并不能就此放心地撒手不管,这些弟子是自己苦心培育用来弘扬道法,将与华夏伴生地信仰传诸天下的种子。他们第一次下山历练,行走于尘世中的是是非非,诸般磨砺,诸般诱惑之下,既是一次济世普度地尝试,也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试炼旅程。
了尘在坚决镇压了云灵子一同外出的请求之后,背上桃木剑,依旧一身青袍罩身,木簪婠发地下山了。从玄光观到贵阳并不远,不到百里。了尘一路步行,走过了一家又一家的山寨小村。也许因为山中人员往来不便。瘟疫传播反而比较缓慢,倒是人烟相对稠密的城市,瘟疫便会一发不可收拾。了尘一路一家家村寨地看过去,见得并无瘟疫开始传播地迹象。便立即离开,继续往前。当傍晚时分,贵阳已然不远的时候,了尘到达了瘟疫出现的地方。
这是一个小小山村,百十户人家就坐落在山脚下。因为临近省府所以大多都是汉民们聚族而居形成。一条小溪从村口蜿蜒而过,有了可靠的水源,自然就有了人群地聚集。当了尘走进村口的时候,整个村子里满地白色纸钱。许多户人家门口都挂上了新丧地白幡。显然这里已经有不少人死去了。村子里人员往来绝迹,家家闭门不出。希望能躲过这场瘟疫地灾劫。可惜的是,就在了尘走到第三家的时候,那户人家就传来了一阵撕心裂肺地哭嚎声,能让人汗毛倒竖,心口发凉。
这是又有人病发了。了尘赶忙走了过去,敲响了这户人家的大门,却久久无人回应,显然家人都已经沉浸在了无尽的悲伤与恐惧之中,对于外面的敲门声都很轻易地忽略过去了。亦或者只是纯粹地不想理会外面的世界。
了尘见院门久敲不开,只能小试道法,神识透过院门锁定了门后的木栓,左手在门外轻轻一拨,木栓轻轻“嗒”地一响。了尘再轻轻一推,院门就开了。
“福生无量天尊!”了尘进门先行了一个稽首礼。然后就开始打量起这户人家来。看来汉民到了哪里都不会忘了自己的传统。这是典型的汉家南方庭院,外面有围墙圈出一个大大的院子。里面依旧是木屋青瓦,用青砖条石砌成的地基。与外面苗山寨的吊脚楼决然不同。这家人听见了外面了尘的声音,哭声一止,走出来了一个中年男子模样的人,看见了尘一副道士打扮先是一愣,然后马上走近了拱手还礼。道家是华夏文明地源头,诸子百家无一不以“周易”为经典。所以大凡汉民少有不知道道士的。特别是临近城市的地方。有汉民就有道家信仰。只是有没道士驻留就不一定了。
“道长好,不知道道长所来何事?近来附近疫病流行,道障千万不要再在此地逗留了。”说完又掏出一窜铜钱来道:“道长云游四方,小门小户,无以为敬。这些钱道长别嫌弃。也请道长帮我家人多祈祈福吧。小民在此多谢道长了。”
了尘接过铜钱,却并未就此离开,叹了口气道:“福生无量天尊,贫道此来,一为传道,二位救人。贫道略通山术岐黄。不妨让贫道帮你们去看看病人病况如何?”
“啊!”中年男人显然没料到眼前的道士会这么说。但并不怀疑。道士会医术并不奇怪。药王爷爷不就是道士么?中年连忙将了尘请进了屋内。反正事已至此,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强。
了尘随着中年道人走进了屋内,病人就在偏屋里。是个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在床上不停的打着摆子。床边的爷爷奶奶,母亲和姐姐显然已经哭得双眼通红了。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若是真的就这么去了,显然对这个家无依就是灭顶之灾。众亲人见得进来一个道士,明显有些发愣。中年男子立刻上前解释,还帮忙分开了正围在床边的亲人,让了尘好上前诊治。
了尘看了看小男孩的面色,摸了摸额头。发现小男孩竟然四肢冰凉,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再切了切脉象,典型的寒热之症。
“原来是寒热之症啊!”了尘了然道。却不想把周围滴人吓了一跳,赶忙问道:“可是打摆子病?”
了尘点头。小男孩周围的亲人一下子变得面色苍白,再一次大声痛哭了起来。没见“打摆子”病,也听过这等疫病的传说啊。简直村村死绝地瘟疫之病啊!如何不让家人恐惧万分,心丧若死。
“大家不用如此绝望,贫道可以治得这病。”了尘一见大事不妙。唯恐周围哭声吵得耳朵疼,连忙出声安抚道。
“道长,不,仙长,你可要救我们全家一救啊!”中年男人到底一家的顶梁柱。先就给了尘跪下了。若真是瘟疫,自己一家逃都没用,而且又如何能舍得下自己孩子不管去逃命啊?屋子里众人纷纷跪下,央求不已。了尘赶忙让他们起来,吩咐道:“谁去端一碗清水来。”
小孩母亲听到,立马弹跳似的占了起来连道:“我去,无去”说完就冲进了厨房,很快端了满满一大海碗清水过来,一路小心翼翼的模样。了尘见到几乎绝倒。他要的是一碗水。不是一大海碗水。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能灌得下这么多水?了尘只得勉强接过海碗,却将水出门倒出大半。一家人立马望向了端水的孩子母亲。孩子母亲显然也知道自己心急干了蠢事,顿时一脸涨得通红。
了尘掏出一张符纸,随手一晃,符纸随风自然。了尘符纸化入水中,递给了小孩母亲道:“喂你孩子喝下去吧!半柱香以后,看看病情能不能好转。”
治病不用药,在古代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道士治病一般用药一半用符水并不少见。小孩子子家人也不怀疑。立马小心扶起了孩子,强行将符水灌进了小孩子的嘴里。
其实不用半刻钟。了尘恐小孩身体孱弱,阳气不足,特意注入了一股纯阳之气。有了这个纯阳之气护住小孩脏腑。加上符箓本身的正气驱赶。符水入肚之后,小孩的脸色立马一片潮红,身上开始出现密密麻麻的汗珠。这时他体内正气驱逐入体阴邪所致。而且打摆子的幅度也明显弱了下来。渐渐地就安稳了下来。
了尘再次将手搭在了小孩手腕之上。仔细观察脉象。半响之后,了尘自己都长舒了一口气道:“疫病已消,当无大碍。等会孩子就会醒来,你们去煮点稀粥,给小孩子养养肠胃,不可多沾油荤。过两天就能蹦能跳了。”
了尘话音一落,全家人立马跪在了地上,磕头不已。了尘只得又一一扶起道:“贫道既然收了你家布施,自算结缘于此。因果已了,不用如此。”可在这家人眼里,了尘就是在世仙人活菩萨。这岂是哪区区一串铜钱能比的?全家留下小孩爷奶照看,母亲带着姐姐去厨房熬粥。男主人却是提把菜刀,冲进了鸡圈。要杀鸡来招待贵客仙长了。
了尘笑了笑,并不拒绝。人家善意邀请,若是拒绝反而不美。这村里有病患的不少。等小孩醒来,自然就可以开始广施符水,祛病救人了。
“当厨房里传来阵阵清粥的香气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小孩子饿急了,竟然悠悠转醒了过来,睁开双眼,就看见了自己爷爷奶奶小声道:”爷奶,我好饿!“这声音对于俩老人来说不亚于如聆仙音,爷爷奶奶当场涕泪横流,大叫起来道:”伢子醒了,伢子醒了。知道喊饿了。粥煮好了没?“
小孩子醒了,一家人再也掩饰不住了内心的无限欣喜,小孩子奶奶排开了众人,端起了碗来小心翼翼地喂自己大难不死,捡回了条命地宝贝孙子喝粥。而了尘却带着中年男子离开了屋子,来到院子中问道:”这附近,有多少感染瘟疫之人?死的人很多吗?“
男子听见了尘的问题长叹了口气道:”从瘟疫到来,不过四五天,光村子里就死了十多个了。附近不知道。但听说,现在连棺材都很难买到了。到处都是病死的人。我们连家都敢出。有点钱的早就跑了。留下我们这些没钱的,只能守在家里,希望瘟神早点离开吧!“
了尘点了点头,要出一张护身符来道:“贫道与你一张护身符,可以百邪不侵。你带着他,去通知村里和附近乡民,把病人都抬到村口来吧!贫道下山只为救人而来。但附近并不熟悉。只能劳烦你了。”
男子小心翼翼地双手接过护身符箓,犹如珍宝一般地捧在了手心里道:“仙长慈悲,我代乡亲们谢谢仙长了。”说完,磕了三个响头之后,只在院子里喊了一声算打过招呼。就匆匆出门去了。
第六十四张 济世之心
待厨房饭熟的时候,男子才气喘嘘嘘地大汗淋漓跑回来跟了尘回报道:“我跟附近的村民都说了,哎~现在几乎家家都有病人,有的就剩一口气了。今天一天又死了好几个,都在家里哭呢!我上门的时候,一说,都哭了。这年头就怕天灾人祸的。老百姓总是不得安生。他们说准备准备就会把病人带过来。族长也说要来拜见仙长。于是我就先回来通知了”男子擦了擦汗,眼见得村子里到处一片白幡,心里也很不好受。
了尘稽首行礼表示感谢道:“善福信,心有慈悲,功德无量。”
男子立马跳开,他可不敢受仙长的谢礼,忙道:“仙长才是真正的大慈悲,活神仙。小的哪里敢受仙长大礼。您久了我儿子,我都还不知道如何报答仙长呢?而且都是乡里乡亲的,我这不过是应该的。”
了尘微微一笑曰:“大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福信会有好报的。”了尘说完。男子脸上面相就开始微微转变,一道为不可察的红光流过天庭。了尘也不说破,含笑不语。就在这时,男子的浑家在厨房里喊了起来道:“仙长,饭都熟了了,可以开饭了。”
饭桌上,一派农家风味,鸡鸭都有。显然这户人家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招待了尘了。要不是没喂猪,了尘都怀疑,会不会杀猪来招待他。除了已经酣睡地小儿子,这家人都坐在了饭桌前。难得荤腥的饭菜比的上过年了。男子延请了尘入席道:“可惜,家中已经没酒了,这个时候,也没得地方打酒。道长不要嫌弃怠慢才好。”
了尘却是一笑道:“正巧,贫道带酒了”,说完就不知道从哪摸出了一个酒壶来,把这家人吓了一跳。这酒壶刚刚仙长藏哪的,怎么一点都看不出来啊?
从了尘符水救人,中年男子就知道了尘不是普通人了,对于了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拿出酒来一点都不奇怪。有法力在身的道士和普通人当然不一样。了尘拿起酒壶给出了小女孩子外所有人都倒了一碗道:”这时山中的果酒,喝一点无妨。“说完,和男主人碰了一杯之后,各自一饮而尽。
”好酒!“中年男人放下酒碗,犹自不舍地道:”如此好酒,真不知道哪儿的酒能比的上了。仙长,这不会是天上的仙酒吧?“
了尘闻言一笑倒:”不是不是,不过自家山上产的平常果酒罢了。“心中却暗道,”为了这酒,我都快把青城山的猴子得罪光了啊!怎么能不是好酒?“
一壶酒,两人干碗一碗又一碗,直到中年男人都快趴桌子底下去了才算完。这时,院子外面的门终于被敲响了。了尘神识扫过,轻轻一拍那位已然醉得不行地仁兄肩膀,仁兄立马酒劲全无。睁开眼来,第一反应就是还要再喝。了尘则微微一笑道:”有人来了,酒不可再饮了“说完,酒壶入手,转眼消失不见了。中年男子恍然若失地道:”能喝上这么一会,就算死也无憾了啊!“不过感叹一句,立马引来父母妻女地怒目而视。只能怏怏地跑去开门。
院门大开了,门外站了好些人,为首的是个老头,白发白眉的,显然很有些年纪了。拄着根拐杖,却身体硬朗得很,走路虎虎生风。而且颇为威信地站在了第一个。
”福生无量天尊“了尘行了个稽首礼。都不用问,前面的肯定就是族长了。说不定他儿子就是村长或者里长。这在这个年代太普遍了。
”仙长安好。不知道仙长何处修行?”老族长人老成精,做事之前还要先盘盘道。看是不是骗子或者邪教什么的。
“贫道来自青城山。云游到此。“了尘稽首道。
”青城山可是道家名山啊,失敬失敬。“老族长神色一震。了尘却暗暗苦笑道:”自己的师门不过青城山挨点边。可是和老族长说的青城山福地扯不上关系“。
”,仙长慈悲为怀,济世救人。老朽在此感激不尽。“老族长带着众人救给了尘行了一个大礼。又道:”不知道道长需要些什么准备?老朽也好马上派人去办。“老族长见多识广。主动问了出来。了尘也不由大声为这个族长点了几个赞,到底人老成精。办起事情绝对想得周全。
”那就劳烦族长帮安排个僻静点的屋子,还有一些清香火柱什么的就好。需要治病的自己带个碗来。“了尘想了想道。
族长闻言,竟然就把了尘带到了村子中央的一座青砖大瓦房里道:”这里原本是我二儿子的房子,不过他现在常年在外地谋生,平时也没什么人住。不过我那老婆子还是经常来打扫打扫的。希望道长不要嫌弃,暂当药庐可好?“
族长都把自己儿子的家贡献出来了,了尘当然满意道:”福生无量天尊,族长仁心一片,贫道在此谢过。“了尘说完,就和族长一起走进了这家暂时的”药庐“。
族长让几个族中后生帮忙简单收拾了一下,又搬来了神案,香炉,之类的东西。待得稍稍有了点样子之后,了尘便开始了诊治病人。族长就坐在一边。他还只是听过自己族侄一个人说得神乎其神而已,自然还有些不放心。所以一定要坐在旁边,确定了了尘真有本事了才会离开。
第一个进来的确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整个人都已经烧的迷迷糊糊了,被自己老爹老妈背着进来的。其实也就自己父母才会不怕连累地背着重病的儿子来死里求活了。就是一般亲兄弟也不一定有这个胆量了。
了尘仔细地瞧了瞧小伙子的症状,脉都没切。就开口道”碗拿来“小伙子母亲立刻掏出了一个青色瓷碗来。了尘点了点头。把碗放到了桌子上,掏出一张符箓照旧晃了晃,符纸燃起。了尘轻轻地在碗沿边上一敲,碗里立刻出现了一满碗清水来,了尘不等族长和小伙子父母回神,就把符纸化入了水中道:”给这位小伙子喝下去吧!“
“啊!啊!。。。族长和小伙子父母半响才回过神来,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了尘笑了笑不以为意。把符水端起,送到了小伙子父亲面前道:“这是你儿子吧!发病应该也有几天了,赶快喂他喝了吧。然后带回家好好睡一觉就好。”
第六十五章 弘法之念
了尘广施符水,救治苍生的念头很快被现实送击破。无它!人力有时穷。符箓不是随便可以得来,需要静心存思,观想如仪,而后以自身修为加持其上的符箓才会有用,其余的都不过是张涂过朱砂的黄纸罢了。
三天一过,了尘便有了离去之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