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仙人-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瑾刘公公也听到了风声,而且很详细。作为内廷里权势最大地大太监,自然内廷之中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
刘瑾很激动,比言官们更激动。大笑了三声“咱家这才叫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哇!”。立马召集心腹谋士,准备大干一场了。
主辱臣死!最为皇帝陛下最亲信地内臣,能不为皇帝陛下出口气?
刘瑾已经磨刀霍霍向朝臣了,就等着看谁先跳出来。阁老们现在还不好动,倒不妨先拿几个小虾米开刀。锦衣卫昭狱十八般酷刑之下,什么口供拿不到?官场上它就是一张网,拔出萝卜带出泥,谁也没得跑。
不能不说,刘瑾当了两年司礼监掌印,这政治斗争地智慧成长了不少哇!
张太后如今已经是个虔诚道教徒了,有云华在身边想不信道都不可能啊!如今的云华每日里就是陪着皇太后早晚功课,种种花,养养草,教训教训最近老和后宫里太妃们,养的小猫小狗们打架地云狐子。日子倒是过得不赖。
但朝堂上如此大的风波,怎么会不传到张太后的耳朵里?
张太后在为自己儿子担心不已,如今可不是太祖太宗的时候,当年先帝还在的时候,李东阳就敢拿着殿上武士的金瓜满大殿追杀自己弟弟鹤宁候。
如今皇帝可还年轻,威望不足,朝堂上可以想见,又是一场大风波了。
张太后找来了自己两个兄弟,最为皇帝陛下的亲舅舅,正好可以去探听下风声。也算帮了皇帝陛下的忙了。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朝堂上风波将起,各路豪雄整军备战,连着普通的老百姓中都已经传言四起。
锦衣卫,东西厂,还有刘瑾亲自掌握地内厂,各路缇骑番子,人马出入,空前活跃。各部官员,各道言官,乃至部堂大员也开始纷纷四处走动串联,国子监,各个赶考的举人士子们更是群情激愤,就准备拼死一搏,以正朝纲了。连一直不掺和朝政地勋贵们之间也吵成了一团。
无它,各个勋贵们虽然都烂成了一滩泥,但手上都还是有兵的。这次可是要给武人立祠,勋贵们总要表态的。不然手下会怎么看他们?
但支持谁?
是皇帝?还是满朝文官?
一帮从祖上赫赫武功,沦落现在混吃等死勋贵们,自己先内部打起来了。
对这帮勋贵,正德皇帝是实在指望不上了。
其夜已深,豹房内却灯火通明。朱厚照也察觉风声不对了。
第八十五章 风满楼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随着文官各位大佬们打响了行动的”发令枪“。十三道监察御史,各科道给事中的弹劾奏章便如雪花般飞进了豹房。
一本两本,数十本,正德皇帝都未必会大动肝火。但这如山似海地,指着皇帝鼻子骂人的奏章是怎么回事,正德再蠢也知道,这是文官们对着你自己发难了。
一个上午,正德已经砸了十几个茶盏了,折子扔得满地都死。
”高凤,去帮我把刘瑾,谷大用,马永成,石文义都叫来“正德阴沉着脸,对旁边大气都不敢喘的八虎之一高凤吩咐到。
”啊~“高凤有点傻眼,这刘瑾管内厂,马永成领东厂,谷大用领西厂,石文义是锦衣卫指挥使,皇帝这时要大动干戈的节奏啊!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这折子可要你们八位的项上人头的。“正德大喝一声,可怕高凤给吓醒了。摸了摸头上汗水,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心中大念着”祸事了,祸事了!“去找主心骨刘瑾他们去了。
如今的刘瑾刘公公可谓权势滔天,一手掌管司礼监,一手提督内厂。锦衣卫指挥使是自己下属,东西二厂见了自己,哪个敢不低头。外廷有焦芳等引为奥援,内廷里有皇帝对自己信任有加。朝堂上什么蛛丝马迹能瞒得过他?就在昨天文官们彼此串联的时候,刘瑾就已经收到了风声,言官们弹劾的内容,刘瑾都一清二楚。
”请诛八虎,这是又要咱家的命了啊!“高凤来找刘瑾的时候,刘瑾也正在司礼监处理公文了。说真的,那些弹劾奏章刘瑾完全可以压下,但刘瑾偏偏就不压下。不让陛下看清那些官儿是些什么货色,刘瑾刘公公怎么敢对着满朝文武动手呢?所以一听见属下小太监禀报:”高公公来了“。就知道自己苦等的机会终于来了。
等刘瑾来到豹房的时候,好嘛!正德八虎除了出外差的张永不在都到齐了,东西二厂,加内厂,锦衣卫,所有的厂卫头目也济济一堂。
”陛下,是老奴们的错,才使得百官跟皇上为难,请皇上千万保重龙体,就斩了我们几个吧!老奴几个只是几个家奴,犯不着为了这个跟列位大臣过不去啊!“刘瑾一见到正德皇帝,立刻就大哭着跑到正德面前跪了下来。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啊!
所以说,所有能玩政治的都是能拿奥斯卡的。没那演技就根本混不开。
刘瑾这一哭,其余六”虎“也跟着大哭起来。说真的,明朝太监在外面,不管如何权势熏天,到了皇帝面前都不过生死一念之间。所有的权柄都来自皇帝,都不过借着皇权狐假虎威罢了。比起汉唐两朝的权宦差远了。而今天下官员都在”请诛八虎“的当口,也只有正德皇帝能救得了他们了。
”老奴们卑贱,死则死尔,不值一提。只是天下官员物议汹汹,都在骂陛下昏庸无道,堪比桀纣。要杀的可不都是我们这些奴婢啊!他们分明是要陛下做个傀儡,听他们摆布啊!“刘瑾显然出门之前就跟自己心腹幕僚们想好了怎么打动正德皇帝了。如今的哭诉字字句句都是在提醒正德皇帝——外面的官员动机不纯,明为八虎乱政,实在是暗藏剑锋,直指正德皇帝自己。
”是啊!是啊!这些官儿不知道怎么地,就看奴才们不顺眼,打从东宫那会儿就对着我们几个喊打喊杀的。我们怎么就招他们,惹他们了啊?“罗祥算是八虎里面最没出息的一个,平日里对着其余众人各种眼红,但如今外臣相逼,也只能一致对外,哭嚎着翻起了往年旧账来。
”是啊!就算我们平日里媚惑君上,可人家云华公主,平日里陪着太后打醮念经的,逗太后开心,怎么也惹到他们了。了尘仙师京城都没呆几天,什么时候干预过朝政了。况且仙师那是真仙人。陕北求雨,西南救人。更是为先帝祈福延寿,弄得自己都口吐鲜血,晕迷不醒。就为了先帝和太后,陛下也不能听他们的啊!他们分明就是要逼陛下做个忘恩负义之人啊!“谷大用神补刀。显然也是看过奏折了。
正德原本很为难,一方面他的确跟自己八个奴才感情深厚,也一直信任有加,那可是陪着自己一起长大的贴心太监,就跟自己家人一样。但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弹劾奏章,谁都知道这只是前面的开胃菜,凶猛的在还在后面呢!正德皇帝也不敢真正地跟自己臣子闹翻啊!
没有那个皇帝是想做昏君的,哪怕他本来就是个昏君。正德也不例外。
可一说到了尘仙师为先帝祈福延寿的事情,正德眼睛都红了,正德一直和太后关系都不怎么亲近,但对自己父皇却是真正的敬爱有加。本来自己父皇都已经大行在即了,是了尘仙师生生拉了回来,为父皇生生延寿三载。如此大恩,整能丢开?
”刘瑾,你掌者内厂,这次群臣弹劾究竟都是些什么人在串联?“正德终于发话了。奏章来得这么整齐,要没人串下跳才有鬼呢?要拿人,自然先拿跳得欢的。
”回禀陛下,老奴。。。。“刘瑾早就罗列好了名单,正准备报告呢?忽然外面一阵鼓响,顿时脸都白了。
”登闻鼓“响,天下震动。
“启禀陛下,宫门外有各道官员数百,前来京师应试举人,以及国子监生员千余人,正聚集宫门之外。说要向陛下请愿,请陛下诛杀奸佞,以正朝纲!”侍卫首领门外匆匆来报。
“勋贵们也站在文官那一边啦?”正德皇帝脸色一阵刷白,气得浑身发抖。
登闻鼓前可是有军兵守卫的,能让一种文官,士子轻易敲响,没有五军都督府配合,怎么可能办得到?
正德皇帝眼前一阵发黑,文官再闹也成不了大事,可一帮勋贵们可是手上有兵的。
“谷大用,张永不在,你立刻带着朕的令牌,调御马监入卫。高凤,你立刻去英国公,成国公,平阳侯府上,宣他们立刻来见朕!还有,关闭各处宫门,勿要惊扰到太后。锦衣卫,内厂,东西厂,立刻派人给我把那群聚闹宫门的贼子围起来,一个不许放走。“正德咬着牙吩咐身边道。
外面压力越是浩大,越是会激起正德皇帝的逆反心理。如此局面,就怪不得正德下狠手了。尤其是涉及兵权,从来都是君王们宁可杀错,都不能轻易为外人碰触的东西。
”吱呀“声响起,无论紫禁城还是豹房,宫门纷纷大门关闭,大批御马监军兵全副武装地开进宫城,刀出鞘,弓上弦。杀气腾腾。更有大批锦衣卫,东西厂和内厂番子在登闻鼓前将一众官员士子围在中间,眼见就要血流成河。
第八十六章 闯宫
三厂一卫兵围长安右门登闻鼓楼,将一众言官士子围在了中央,气势汹汹刀剑出鞘。一众士子文官也顿时群情激昂,高呼口号,推推嚷嚷地浑不将厂卫放在眼里的样子。
因为他们是士子,是读书人,是清流言官,是天下“正气”所在。
更因为他们压根不觉得厂卫们敢拿他们这么多人怎么样。若能挨上几下“登仙杖”(廷杖)立刻就能声名远播地,把名字传进各位朝堂大佬,以及天下士绅地耳朵里,有了“清正”之名,是一辈子的“显赫履历”。
可当内城宫门开始缓缓关闭,一队队御马监官兵开始全副武装地出现在宫门四周的时候,士子们开始发现不妙了。
这哪里是对待士子言官谏言的态度?这是要平叛的节奏啊!
一众清流官员和士子顿时都傻了,一个个脸色惨白。朝廷现在的确是厚待士子言官,谏言无罪。顶多进几天昭狱,挨顿板子,反而可以博一个“不畏权势,以身卫道”地名声,但涉及谋反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啊!
若不是还有内阁以及朝堂上众大佬相救的指望,说不定此时人群,就已经开始崩溃了。
士子闹事,内阁诸位阁老以及各位大臣不是不知道,这毕竟都是他们默许甚至鼓动的,无非是希望替他们冲锋陷阵,制造些压力舆论,好迫使皇帝更弦易辙,重新回来”明君“的正路上来。可从来都没想过要谋反啊!
可这架势哪里像处理普通士子闹事的样子?士子文官请愿需要调动御马监吗?需要封锁九门吗?
就在这时,关于长安右门外,清流言官以及一些士子敲响登闻鼓,却被大批厂卫围在中间的消息传到了内阁。内阁诸位阁老顿时傻眼——这是闹哪般啊?
”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误会?“内阁新近阁老王鏊小心地问到。
”可现在内外关闭,消息不通,就不知道我们那位皇帝陛下到底是怎么了啊?“杨廷和没好气地道。
”的确不正常,说起来,就算士子们敲了登闻鼓,怎么也不会让内廷如此紧张啊!“杨廷和想了想道:”莫非,又是那八虎在皇上身边说了什么谗言不成?“
”那现在怎么办?“梁储最是心急,本来这事情就是他提议的,如今出了这么大篓子,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他如何向朝野交代啊?
梁储话音一落,所有阁老都把眼睛转向了李东阳。谁叫他是首辅,是三朝老臣呢?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先见到皇上再说,其余的都可以拖,但误会一定要先弄清楚。否则会夜长梦多,误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李东阳说完,把目光看向了内阁的其余几位阁老。
”是得先见到皇上。“杨廷和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可劝谏怎么办?我们这一去,不就表示认输了吗?“王鏊可是当过都御史的,是个一向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
“该劝谏还是怎么劝谏,但却不能让皇上误会,以至让那几个奸佞有机可趁。而且那些官员士子要救的。”杨廷和挥了挥手道。
李东阳正准备说话,却被杨廷和抢了先。嘴巴动了动,微微叹了口气就没说话了。唯有焦芳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说。
“那走吧!”杨廷和说完,就先行一步走出了内阁。其余各位阁老紧跟其上。唯有李东阳和焦芳落在了后面。
“首辅大人,真的要去闯宫?”焦芳故意跟在李东阳身后,小心问道。
“自然!”李东阳答道。焦芳叹了口气,张了张嘴却没说话,也只能跟着内阁诸位同僚一起往豹房而去。
此时宫门已闭,本来是禁止任何人进出的。但列位阁老却是例外,他们有御赐令牌,出入无碍。守门太监一见令牌,不敢阻拦,稍稍地开了一道门缝,就放列位阁老出了宫门。
等李东阳他们走到宫门外面的时候,才发现六部九卿,乃至各部衙门官员竟然都来了,站在紫禁城外,黑压压一片。
李东阳等各位阁老哪个不是久经风雨的政坛老人。如今一见这阵势脸色都变了。如果,带了这么多官员一起去豹房,那可就不是入宫,而是逼宫了啊!
杨廷和走在前面,此时已经脸色铁青地站在了几位部堂尚书前面小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难道你们连这个都不懂吗?”声音虽小,却满含怒气。
几位部堂尚书岂会不懂?
礼部尚书张华苦笑地道:“非我等所愿,实在是逼不得已啊!”其余大臣皆是点头。
“谁逼的?”杨廷和话里都带了杀气了。
几位尚书苦笑,回头望了望跟在后面的大批官员。
“你们。。。?”杨廷和肺都快气炸了。
但无论是阁老们,还是各部大员们,他们都不能阻止,无论各人带着什么样的心思来到了这里,都至少有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致君尧舜,义理也!”
偏偏这个盖子不能揭开,无论阁老,部堂,还是各衙文官,清流御史,乃至皇帝都不能揭开。无论里面是多少阴私,谁揭开了,谁就触犯了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利益,那是他们的皮。没了这层皮,他们凭什么去争?凭什么对别人指手画脚?。。,
就在内阁各位阁老刚刚准备出宫的时候,成国公朱仪,英国公张懋,以及永城侯薛以海已然满头大汗地跪在了正德面前。
”你们想造反吗?“正德皇帝坐在议政殿的龙椅上,冷冷地看着下面三位执掌五军都督府,以及京营要害的勋贵轻声问道。
声音很轻,听到三位与国同休的勋贵大臣耳朵里,却不亚于晴天霹雳!一下子就把三位位列超品,世代富贵荣华的勋贵重臣给震得头皮发麻。
”臣等不敢!“三位勋贵语众一同地磕头否认到,头上的汗水已然滚滚而下。
正德这会儿也相信他们不是要造反了,若起反心,这会又岂敢入宫。那不是送羊入虎口吗?
”那你们为什么要和文臣勾结,结党营私。你们想做什么?“正德满腹怒气地喝问到。
”臣等冤枉,望皇上明察!“三位勋贵这会汗水都湿透了锦衣。这个罪名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背的。背上了重的就是身死爵除,轻一点也会丢掉所有的职衔,被皇帝猜忌一辈子。
”登闻鼓哪里是怎么回事,竟然让一帮子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士子闯了过去,敲响登闻鼓,是想逼朕就范吗?
“臣等岂敢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臣等定当详查,给陛下一个交代!”几个勋贵说的斩钉截铁。自己有没做过,自己还不清楚吗?所以根本不怕追查。
第八十七章 天子一怒
正德是比较贪玩,不喜拘束,但不代表他傻。
作为被自己父皇弘治皇帝悉心教导,也算受过传统太子教育的皇帝来说,文官怎么跳都是渣渣,只要军队牢牢抓在手里,一群文官士子反不了天。
只要确定了勋贵没有和文官们勾结在一起,正德就大可不必这么紧张了。
冷静下来的正德,也觉得自己反应过度了,挥挥手,让三位勋贵离开后,刘瑾立马凑到了正德身边小心的问到:“那些敲登闻鼓的士子们怎么办?”
正德很头疼,这些士子实在是块滚刀肉,杀不得,现在就已经被黑成这样了,杀了那些士子文官,还不被黑成千古第一暴君啊!而无论是打一顿,还是关起来,都不过给他们增加“清名”罢了,反而会让他们更加嚣张得不可一世,可以相见以后一定会变本加利的。
“皇上,您不能认错的。那些官员士子都是些蹬鼻子上脸的货,你一认输,他们肯定没完没了的。”刘瑾见得正德皇帝又有些动摇了,赶忙分析开了,坚定正德的决心。
这个正德自然清楚,当了三年皇帝,看着父皇处理朝政这么多年,耳闻目睹,亲身经历,哪有不明白的?
“那怎么办?”正德没好气的反问到。
“呃!”刘瑾卡壳了,虽然他很想说:“都抓起来,严刑之下,还怕问不出主谋?”但话到嘴边,立刻止住。刘瑾在这事情上也不是很干净,至少在后面阴谋推风助浪,也少不了他的功劳。
“皇上,依奴婢看,还是看看列位阁老们怎么说吧!”谷大用就一直站在身后,此时突然插嘴道。
刘瑾狠狠地瞪了谷大用一眼,这个时候还来拖后腿,真是不知道死活。
谷大用立刻噤声,泱泱地退了下去。
“就按大用说的办,看几位阁老们怎么说吧!”正德叹了口气道。
,正德一脸惆怅,举棋不定地不知道如何是好,刘瑾则站在身后,一脸紧张,等待赌局的底牌揭开。
“报~!”一个小黄门远远地一路向着正德皇帝所在的地方疾奔而来,见到皇帝和列位内廷大佬都在,立马跪在了地上禀告到:“禀皇上,内阁几位阁老还有六部尚书等人求见陛下。”
“哦,到底还是来了啊!”正德长舒了一口气道:“快宣!”
小黄门却没动,跪在地上犹豫不安地样子。
“怎么回事,不是叫你去宣见了吗?”正德见得小黄门一脸为难地样子,问道。
“回禀皇上,来的不光是内阁阁老和六部九卿。差不多各衙门官员都来了,都围在宫门前面等宣见呢!”小黄门满头冷汗地回到。
“什么?”朱厚照眼前一黑差点晕倒,幸好刘瑾眼疾手快才把皇帝陛下扶住,不然事情就真不可收拾了。
“陛下,千万保重龙体啊!”这下,围在正德皇帝朱厚照身边的几只“虎”,是真的吓麻了爪了。一个个全都跪在了地上,大哭起来。
正德只觉得万分委屈,不过就是和几位阁老意见不一,有必要满朝官员来逼宫么?
“他们想干什么?”委屈之后,正德只觉得心中一股怒火冲天而起,眼睛都红了,咬着牙道:“陪朕去宫门看看,我倒要看看这帮子大臣要如何逼迫于朕?”
皇帝发话了,自然有小黄门带路,一大堆太监宫女跟在身后,浩浩荡荡就就往“豹房”前门走去。
此时,内阁几位大佬并六部九卿,已然急得满头大汗。几次强令众下属官员退散,都被顶了回来,一个个都仿佛“大义临身”似的谁都不肯先行退去。更有官员大喊着:“道义所在,何能惜身?”地口号,反而让原本有了退意的官员立刻打消了念头。
谁都知道,这样是逼宫。要劝谏皇帝,并不是声势越大越好。当今陛下吃软不吃硬,这是在把皇帝往反方向推。到时候,皇上大怒,谁都要吃挂落。
但谁都不愿先退,谁都不敢先退。无它,清名尔。若是自己先退,岂不落下个“贪生怕死”的名声,以后还怎么在士林中立足啊?
阁老们也不能强逼,他们是群臣的领袖,一身“清名”是万万不能丢开的,没了“大义”在外,如何能令百官听命,如何还能让士林服从?他们也只能被推着走在了前面。“大义”所在,谁敢逆行?
一大群文官鼓噪着,就到了“豹房”宫门外,直到被一大堆御马监士兵拦住。于是群臣鼓噪声更大了,特别是一些有心博取“清名”的年青官员,更是嚷嚷的厉害,就在门口大骂“皇帝昏庸”“权阉当道”。
正德带着众太监还没走到宫门口,就听见了宫门外无比巨大的鼓噪声。仔细聆听下内容,正德顿时气的面色铁青,身体发抖。立刻对着刘瑾道:“除了各位阁老还有三品以上重臣,凡有鼓噪者,都给我抓了关锦衣卫昭狱,敢有不服者,杖之。还有那群敲登闻鼓的,革去功名,一体拿问。如此无君无父,也配读圣贤书?”
正德再也无心去宫门外观察事态了,当场下令以后,气冲冲地往回走了。
刘瑾接到旨意,心中一阵痛快。冷冷一笑,对着自己身边的亲信小太监道:“别愣着啦,打开宫门。咱家奉皇上旨意,当然要会一会这帮官儿啊!”
宫门徐徐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