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田妇贵-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过主子……”贞娘在边上,夏老二严格按照自己老爹的要求,对着夏晴按主子的规矩行礼问安。

  “好了,贞娘,你下去吧。。”虽说贞娘如今是被空间里的灵液改造过了,忠诚度比较高的,夏晴还是有所回避。等她退了出去,才对着夏老二说道:

  “爹,你这是做什么,折我寿啊!”

  “爷爷交待了,不许不遵的!”

  “那就这么严重了,没事了的,以后我们见面,都按以前的规矩来,哪有爹爹跟女儿请安的!”

  “你爷爷知道了,爹爹我可受不了!”

  “好啦,我不会叫爷爷知道的……”父女两人套好口供,这才专心说正事。   ?·?

  “爹,今天叫你来,是听昨天送野味来的张纲说了,你满城的收粮食,如今粮食限量买卖,你这样做太辛苦了,女儿既然知道有灾,不会没有准备的,你放心。我有存粮,不单是这城里的穆府,六位叔叔的府里,还有庄子里所有的人吃都管够。你回庄去,好好的养着,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操心粮食的事情。”

  “这粮要老多了,你存在哪里啊?”

  “放心吧。自然是有地存的,那六位叔叔的能耐你还不相信,我先指个地,你去看看就明白了,庄子里,我住的那个小楼,二楼上全是堆着的大米,这只是其中的一点点,爹爹在庄里面只管放心的吃用,不必省着。  ·不过,爹爹,不可跟奶奶同娘交底,他们的心可软了,对了,还有爷爷也不能说,女儿这存粮虽多,可也不够开仓放粮的程度。过一久,流民多了,怕她们两位去做善事。反而惹祸。”

  “爹爹省得,回去也只一袋袋的搬出来用,吃光一袋才去搬下一袋。”对爹娘的心慈面软,他更有体会。

  夏晴再三对原身的爹交待了。又把张纲叫来,亲自再三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

  “庄子必须护住了,流民太多,肚子饿了的情况下,会变成暴民。红了眼的暴民,咱们几个人是抵不住的。最好庄子的外围要减少人活动的痕迹。引得他人窥探。”

  张纲同夏晴爹爹这才结伴回了庄子,夏老二也结束了在城里各粮店转圈买粮的行为。

  张纲按着夏晴的吩咐,要减少梨花坞的存在感,不再沿着梨河的河岸上巡查,只是用小船在清晨或深夜在河面上巡查。吊桥直接给撒了。入口处铺上细沙,拿水浇透,跟两边的河堤也差不多形状。人员进出直接用船。进出点就在龚老大家门口的河面,但却在靠近山里的人烟罕至的河北岸,搭了个浮桥墩,把吊桥安那块去了,由那边拉着野物什么的进庄子,比较不显眼。不过半个多月的功夫,由外间看起来,梨花坞竟然如同之前一样,是个荒河坝子。

  眨眼,就入了腊月,狗剩娘开始过梨花坞来熬腊八粥。由腊月起,四家的集体食堂就已经成了一日三餐都是一起吃了,冯村长更是简单明了,直接跟夏奶奶说明了,搭伙成了常态,自己的口粮什么的,全都带着龚老大搬到了梨花坞来。他自己住的那个小院子,已经不开伙了。灶上的铁锅都生锈了。

  冯村长很忙,村里不再有空屋子,新进的人口已经不算少了,地也卖了不少,可,越想着夏东家的老道长说的话,心里就越不淡定,这天,真的太不像话了,入了腊月,还一阵雪都没有下,三年旱灾已经如同一个魔咒般不时在他的心里叫嚣!

  来村里寻食要饭的闲杂人等渐渐由一天一两群,开始升至一天三四群,村民们晒在院墙的菜干什么的,都生了丢失的情况。而且经查明不是龚老太一家所为,因为被盗的就是龚老太家!冯村长排除了他家报假案的嫌疑。对村子里的治安情况就提起了心来!进村讨食的人口越来越多,冯村长也进城看过,外城更是挑儿卖女的灾民。村长不信的灾难来了!

  腊月的田地里,其实往年能长点白菜,虽说冻得差不多了,可毕竟扒光冻坏的外皮也能吃到新鲜菜,可是,今年却不一样,除了勤劳的几家,挑河水浇菜地的还有鲜菜吃,其他看天吃饭的,菜地里都只有干草了。大旱说来就来了!

  龚老大家是勤劳的人家之一,田地里还有种着的白菜,可天气加上最近丢吃食的事情多了,龚老大到菜地里准备把菜收了,不管大小窑了再说时,可到了地头一看,田地里啥都没有了,隔壁田里正在浇水的王老三,看着他时,表情有点躲闪,龚老大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人偷了自家的菜,可一看田地里散乱的几个脚印,龚老大把差点儿问出来的话,吞了回去。

  “老大,来了……”王老三有点讪讪地跟龚老大打招呼。

  “忙着啊,你几时来地头的?”龚老大问道。

  “我闪了腰后,一直不敢用劲,最近村里人杂,我总在这里守着,虽说不值几文,可指着这菜地吃到开春呢!”

  “我的菜……你看到了吧?”

  “看到了,可不好说,一家人嘛,我们外人在里面过话,有点不对头!”

  “一家人?”龚老大看着他,明白地点了点头,捡起菜地里一点菜叶子,向着自己的娘家走去。王老三吐了吐舌头。这家人的老婆子不好惹,做这家人的儿子也累人。

第147节 气氛不对

  龚老大走回自己爹娘的院子,一推开门,就见在院子的角落里堆着一堆已经白菜,不大也不小的一堆,外面的被冻坏的边叶扔成一堆子龚自成同自立看着突然间闯进来的兄弟,有点讪讪地:“来了啊!”

  “来了啊,”这句话,龚老大常听见,夏庄头还有夏老二,对他的出现已经习惯了,见面了也都只说一句:“来了啊!”

  可这时候,怎么听着,怎么刺耳朵!去夏家,再怎么熟,再怎么一天呆上十时辰,也都明白,这是夏家的庄子,可是,这是自己的家啊,什么叫来了啊?或许,这并不是自己的家……

  “大哥、二哥,没啥事,我就来看看我家的菜,它们好好的就行了!”龚老大扭头就走了。

  看看我家的菜,菜有什么好看的,再说什么叫好好的就行了?两个哥哥愣是没想过味来,可……管他的吧,只要没人把菜抢回去就托福了。这个冬天可就指着这点儿菜过日子了呢,一大家子二十多口子人!

  龚老大回了屋,汪芳见他空手回来,有点奇了,收菜怎么能这么快呢。

  “是不是天太冷了,冻空了?”

  “都被我娘收光了!”

  “你娘!”就说嘛……汪芳瘪了瘪嘴,没再说什么。只把手里的活计停了下来。张了张嘴,下定决心说道:

  “老大,屋里还有些存粮。我寻思着,咱们也跟村长一样,把粮都送到夏东家的院里放着怎么样?”

  “你是怕我娘……”

  “不单是这个。一来咱们在夏东家屋里吃的粮也太多了点,不拿粮去,夏爷爷也不好跟东家交帐,再说了,放在梨花坞也省心不是!”

  两人商量了一会儿,汪芳过梨花坞去找夏奶奶商量了,要借屋子存粮的意思……把自己家的粮堆到别人家里去。这算是奇闻吧?

  夏奶奶同小于氏一听,都没寻思几下,当时就同意了龚家搬粮来藏在自己家的打算。心里明白,这两人是怕了,那有这样的,招呼都不打一个。把儿子地里的菜收光了。要知道,这汪氏肚子里有娃呢,没有菜吃,大解不好,可伤身子了!

  龚老大两口感恩戴德的谢了,粮食自然堆去边院里,那边原是住下人的,打着好些格格子的床。没这么多的下人,自然先把粮袋放上去。比粮仓还好使。龚老大自去寻了周林两家来帮着搬粮,两个狗娃娘听说了,赶到他家院里去收拾,不敢要汪芳动手,她都二十三了才生第一胎,高龄产妇太吓人了!

  夏家两婆媳没操这些心,两人对这些人来屋里吃饭一直是没有什么怨言的,热情好客是这两婆媳的共同点,虽说开初时还是担心粮食不够,好在这几家都是知道生计艰难的,粮啊什么的,也尽都是自带,自己家里就算是柴也不算贴,这三家送来的柴火都堆成山了放在林子里,吃得亏打得堆,龚老大为首的三家真算是明白人,真心不愿意多占了夏家的便宜。可夏家的人也不是那小气的主,大家都有这心思,三家在夏家一起吃饭真的舒心!也就处得长久了。

  再说了,夏家林子里的各处空地里,还有秋时种的好些菜呢,汪芳这身子光吃菜干可不成。这可是夏东家说的,汪芳吃的饭菜必须新鲜。而且每天吃什么都有定例,还列了一张单子出来,每天肉菜粮各种必吃多少,龚老大一人可顾不到,看着夏家有两位女姓长辈可以帮手,所以,沾着夏家不愿意离开,打伙吃饭成了惯例。

  今天,腊月初七日,村子里空前的安静,平时总有狗叫声预报陌生人进了村子,可今儿个居然没有,非常让人奇怪,但是梨花坞在河坝里头,真心离得远些村里的响动一般不会传到屋子里来,再说了,夏家本来就要减少存在感,怎么会张扬呢?各自闷头过日子就是了,奇怪的人自然是村长大人,他正在自己的书屋前写着字,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居然听不到狗叫?

  梨花坞里,小于氏正在煮腊八这天吃的粥,吃饭的人多,煮粥也就更讲究了,今年备的料就齐整,还想着煮好了,叫张纲送点进城去,女儿一人在城里,不知道吃不吃得到呢!把筛子里捡好的红小豆子放进锅里,打了水来泡好!煮粥就是要洁净,这些大米、黄小米、粘黄米、糯米、粘高粱米都有砂石,少不得要捡筛一番,莲子、桂圆、是贵物,价格摆在那里,没有什么杂物,到是只用水冲了灰,泡着就好了,花生米、栗子,也剥好放着,如今吃饭的人多,一人一碗也得不少料,

  这龚家竟然说干就干,这头小于氏刚把做腊八粥的豆料什么的泡发着,还没把所有材料里的砂石捡干净,去搬粮的几个人就赶着国车把粮送进来了,人多力量大,手脚就是快,龚老大很快就把自己家里搬得干干净净,耗子洞里都没一粒粮,他这发了狠心,能吃的东西全送进梨花坞去了。

  龚家的粮食都堆在了边上小院,那个给下人们住的院子里,专腾了一间屋子给他家用,夏奶奶拿了把锁给汪芳,自己就提着约有五斤小红枣转到这主院来了:

  “老二家的,今儿这枣啊,多放些,补血!”

  “哎,晓得了,娘……”夏奶奶翻看了一遍备好的料,

  “老二家的,我洗锅去了,咱们今年的粥多熬些时辰,我看着,村长就是个嘴刁的,少了火候,怕会嫌弃。”夏奶奶如今比较重视村长的口味,做饭做菜尽量都选着村长喜欢的菜式多做。

  “哎,娘,你歇着,我这里马上就好了,我来洗,你老且别动……看闪了腰……”

  两婆媳正说着话呢。张纲过来了:“夏奶奶,庄头在不?……”

  “在后山看梨林子去了!”

  “那我去寻庄头去了,夏奶奶、二嫂子,今儿个感觉有点不对,就别出这林子了!”

  这活动范围居然一下子划定了在林子里,确切说也就是少去外围转悠,让陌生人看到。

第148节 史大堆有问题

  两婆媳只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几步路的事情,差不了多少也就听了就算,自去烧火熬粥去了。呆会儿还有中饭要做,事情多着呢。

  辛勤劳动还有两狗娃,二狗子同狗剩一大早进来就在鸡圈同猪圈边忙着起粪,两只大鹅摇摆着跟在两人身后。两人管着的鸭子如今有二十多只,平时也不敢放下河去,没人守着被人捉走了两只后,怕再给外人捉了去,只有两小子有空才带着去河里下下水!圈里的粪便是三天就起一回,所以量也不多,很快就处理了,两人见没什么事情,打开圈,赶着鸭子就泡水去了,鸭子不下水,身上的毛脏得要死!带去洗洗澡也是好的。再说,两人把这些事情做完后,还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两人坐在小船里,鸭子在水面上戏水,两只大鹅在外围游弋,尽职尽责的样子。二狗子掏出备好的竹筒,上面拴着鱼线,利索的绑好钩子,安上蚯蚓,认真地钓起鱼来,最喜欢吃龚大嫂做的鱼,炸、同红烧都是美味……相对起来,还是喜欢油炸的,脆脆的,一咬就是满嘴的油……

  狗剩没有动手,只拿眼看着河对岸:“狗子,我们平时下河来,对岸张大爷家的狗就老叫老叫,今儿怎么这么安静呢?”

  “你是欠咬吧?一时听不见狗咬,那皮子都痒痒的,是么?那大黑讨厌死了,咱们又不是外人。天天见天天咬,不知道是太巴家了,还是太笨了!”

  “我痒你不痒?说了给谁听呢?大黑肯定是太巴家了。谁家的笨狗能把院子看得,什么都没掉过……”

  “村子本来就不会掉东西,除了龚老婆子老盯着夏东家的东西外。”

  “龚老婆子家的东西你说谁会偷?”两人也知道,龚老太家丢了东西的事情。谁叫这冯村长天天在梨花坞里吃饭来着,论消息灵通,除了村长外就是梨花坞的各位了。

  “这可说不好!”二狗子其实打心里就怀疑是龚叔干的,可太熟了。也不好说不是!吃了龚叔太多的好东西,二狗子很有良心地觉得不好说!

  狗剩不像二狗子,心里没事。他是个心里有事的娃,这不,看着对岸的院子,那眼睛始终如一的盯着。并不关心二狗子的鱼飘……

  也就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二狗子才提出一条不足二寸的小鱼,就见史家的管事,带着几个人,沿河堤而来。这几人,看着都眼生,衣衫的式样也差着村里常穿的不少,衣袖更小更紧。

  史管事见到这两小子,脸色自然紧了紧。不过想着,毕竟是两毛都不曾长齐的小娃子。懂个屁!

  “二狗子,钓了多少条鱼了?”

  “史大爷,别提了,这河里的鱼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半天了得了一指这么大小的一条,猫鱼都比它大呢!”

  “耐烦着些吧,钓鱼可不是一般的事,且熬性子呢!怎么,夏东家的鸭子还有这么多啊?”

  “那可不是夏东家一家的,这是替了五六家喂的呢!”狗剩按着自己老子交待的‘人不露富,银不露白’的说道,替夏东家瞒报。

  “有你家的几只啊!”

  “我家,就这两只鹅!”狗剩笑着指着河里的两只白鹅。

  “吹牛不上税的,这是夏东家守河坝的鹅吧!”

  “夏东家走了时,拿了抵工钱给我的……”

  “夏东家几时回来啊?”

  “最近不来了!”

  “那你家整天跟人家这里跑什么?”

  “我爹跟他们合伙上山,挣了银子也不好分,不如大家一起吃了!”

  “这是吃大户啊!”

  “我爹说了,这是搭伙过日子!”

  “吃得饱呗?”

  “差着些……也将就着了。”

  “将就什么啊,若是吃得饱,我何苦来这里钓鱼呢?”二狗子冷不丁在边上,说了这么一句。

  “这还亏待你们两小了!”史管事说着,还拿眼示意身边的人。那人就拿眼睛盯着林子里看。

  “史叔可不敢这么说,我爹说了,得亏这么搭着吃,不然啊,咱家一天三顿得吊两顿的锅!”

  “山上打的东西不多了么?”

  “越来越少了,有时候,一天四人就打两只野鸡回来,这么多张嘴!”二狗子同狗剩一边对这位史管事说着,一边看着鱼飘,看着史管家身边的陌生人。

  “史叔,你家来客了?”

  “不是,路过,问路的,我给送出村口去,指个道。”

  “去哪,我闲着不好我替史叔跑一趟呗!”狗剩一脸的想帮忙。

  “不用了、不用了,你们忙着!”史管事匆匆忙忙带着这三个人走了。

  两小两眼珠转个不停,坐在小船上,远远看着四人走远。

  “史大堆有问题。”

  “就是,几时见他那么勤快!”

  “回去,记得跟张叔说一说!”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等着史管事回来!可接下来,却发现,一个陌生人扛着装得鼓鼓的麻袋子走了!

  “村里,如今陌生人也太多了!”

  “我爹说了,要我们小心!”

  许久,也没见史管事回来,而看到了张大爷出来寻狗,自然见到了河里飘着的两小。

  “喂,两小狗子,可见到大黑了?”

  “张大爷,我们在这里好久了,没见!”

  “没见啊?那见到我家大黑,跟我说一说往哪里跑了啊!”

  “哎!”

  张大爷家的大黑自然再也没有动静,一直就没寻到,村子里丢鸡、丢鸭、丢晒在院墙上的菜干、豆角什么的,搞得现在院墙上什么都没有了,院门插着,串个门都得在院子外扯着嗓子喊个半天才串得成。那像以前,一推门也就进了。

  张纲不理这闲事,不过听二小回来,把史管事拉着两人聊家常这事,细细理了理,两小得到重视,几乎是原音重现一样,一个扮一个,把那天的事学了一遍。张纲觉得有问题,蹲在史家院子外的大树上,守了几天,也没见史管家有什么异动,但确实是如二小说的,根本不会跟二小说什么,为何那天这么反常,还提到了自己的东家。

  三人分析来分析去,决定把史管家列上危险分子的名单上去。以观后效!

  

第149节 风声渐紧

  张大爷家的大黑终于寻到了,但已经是分不清是不是它,不过,黑色的狗毛一堆,还有  ·**不离十了,也没法子验证,可是,也只能是它了,毕竟生不见狗,死已见毛骨。二狗子这才想起,那个背着麻袋离开村子的陌生人!这话没跟自己的老爹说,却跟张纲说了,如今两小娃最崇拜的,就是护院头张纲了。

  这话记在了张纲的心里,果然不多两天,吴正亲手就捉住了来村子里偷狗的小偷。冯村长这才正视了村子里已经成了流民惦记的大粮仓。

  怎么办呢,失踪的狗已经有了下落,都进了五脏庙,用来看家恐怕是不成了,于是,家家都必须出一名壮丁,成立了护村队!夏家也不例外,不过出来的却是夏老二,张纲同吴正他们,自然是忙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不用参加到村里来。但却答应了冯村长,可以抽时间,三人轮流出来教一教护村队里这些生手们,一点点基本常识之类的。

  护院队一共有近百人,按花名册编成甲乙丙三个队,各有队长一名,三人分别任了总教头,然后一队值守四个时辰,不分日夜的轮流巡逻!

  村口的三棵大槐树下,那几位经常坐着聊天吹牛下象棋的老人也有了任务,凡是外村陌生人进来,都要问一声!注意看着,去谁家要说个清楚,说不出来的,就不准进,护院队对村口也是重点防守着的。? 要·如此,也有成效,果然没有再丢失东西的情况生了,不过张纲却对夏老二说了:“这也就是混个心安的事,如今还有什么东西可丢的?”

  跑马庄的人,日子过得比周围的人都略强些,可这时候家家都改了只吃两餐了,还有困难些的,只吃一餐吊着。冯村长频繁进城。官道上的大集小集也渐渐没有什么人来了,道路边上,都是难民搭的棚子,还怎么做生意?

  冯村长往城里跑了十几天。最终也没有为村子里跑下什么效益来,只不过探回了好多消息。敲锣在晒场上开了两次村民大会。

  外间,好几个府都大旱了,颗粒无收的秋季,大家手里有存粮的。省着些吃,藏得紧密些!有银子的,别闲粮价贵,能买的还是买点吧,这可不一定是开春就能改善的情况!

  夏爷爷庆幸自己家里,没有买田地,这要买了,拿什么交皇粮?虽说最终也许会减免,可没减免前呢?

  跑马庄人人自危,可也没顶住涌来的难民。??? ? ?·渐渐地,村口的槐树下都有难民搭了棚子住了进来……

  各家各户,关门闭户,院墙矮的,被人趁夜翻了进去,这可不同以往,只要吃食了,如今是见啥偷啥,就是晒在外面的衣衫都有会被拿走。

  也有的人家,投奔了人来。原来的乡亲故旧,或者是远亲近戚,不能不留下来,冯村长也闭嘴没有再强调他的规矩。不过,来的只是客,到时间了该走还得走。村子里渐渐的,人员就杂了起来。院子宽大的人家,心里都在羡慕,真不如只同三间院一样。只得三间房看能怎么挤。

  后来,村子里,只有冯村长的小院没人敢去住了,三间院都住了李家的一户亲戚。人员杂得,天天鸡飞狗跳的,吵不清楚。

  龚老大自然是最倒霉的,龚家村来了龚家的近支,龚老娘还有饶过他的?自然要这些近支去住自己三儿子家。带着人就来龚老大家说事。

  龚老大庆幸自己早把粮食搬空了。这时候,留下来,自然要管饭,可龚老大不愿意,因为这近支跟他原来在龚家村里时,处得并不近!可老娘把人领来了,也真是没办法。龚老大低头只说自己如今可不当家,要晚上同汪芳商量商量,不过,保证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