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慕南枝-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氏红着脸点了点头,声音压得更低了,道:“阿骥还说,大伯之前有查到闽南那边的粮食因为运不出去,便宜得很。有人就想从湖广经江西把粮食运到京城去。可半道上却遇到了劫匪。因粮食不好运,那些劫匪就把那些粮食就那样给就地焚烧了。”
    她说到这里,面露不忍之色。
    就算是粮食再便宜,这几年到处都是灾情,粮食也是珍贵之物,就那样烧了,听着就让人觉得心疼。
    李谦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雷霆震怒,差点把桌子给掀了。
    “我也听说了!”姜宪叹气道,“王爷还专程派人去查这件事了。”
    康氏听着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小声地道:“那大伯一定要争赢了,到时候把那个靖海侯给换了。君子爱财尚且取之有道。他这么做,实在太过份了!如今朝廷已经决定南迁了,他还使出这样的手段来,难道要饿死京城里的人吗?”
    当初姜宪直觉地不喜欢赵啸,就是因为感觉赵啸功利的有些凉薄,太过狠毒,就连被刺伤了都不忘在太皇太后面前给自己争取利益。
    还好没有嫁给他。
    不然她可能会和蔡如意一样。
    也不知道她当时脑子怎么就像糊了浆糊似的,居然同意嫁给赵啸。
    就是金宵,也比赵啸强啊!
    这些念头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姜宪笑道:“若是王爷能镇守京城,你就和我一起去京城吧!就可以把大妞儿带在身边养了。”
    康氏想了半天,歉意地道:“我还是留在阿骥身边吧!他也需要人照顾!何况大妞儿给白姐姐带着,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那就让阿骥努力一点。”姜宪笑道,“快点培养出能够独当一面的小将军,这样他就能调任京城了。”
    康氏抿了嘴点头笑。
    晚上李谦回来,她把这件事讲给李谦听,并和他开玩笑地道:“……你看你弟弟和弟媳多恩爱,你怎就没有这样的时候呢?你哪天也在家里陪着我不去什么校场就好了!”
    李谦笑着拧了拧她的面颊。
    姜宪忙闪身躲开,道:“郑先生应该已经安顿下来了吧!知道姜家派了谁在京城活动吗?”
    李谦回道:“是姜纵!”
    姜宪愕然。
    在她的印象里,姜纵并不是个有才能的人。前世,他的大伯甚至还为是否推荐姜纵入朝为官而犹豫了很长的时间。
    她大伯父怎么会让姜纵来负责这件事呢?
    是因为身边没有更好的人选?还是像前世似的,她心里惦记的人太多,忽略了姜纵?
    她问李谦:“你觉得他怎么样?能胜任吗?”
    李谦有些迟疑,委婉地道:“我看最好还是派个更老成的人过去才好!”
    难道大伯父是在让着她?
    大伯父本意根本就不想争夺京城守备的位子?
    姜宪有些拿不准。
    她写了封信给房夫人,派了刚刚从西域走了一圈,皮肤晒得黑黑的刘冬月去了辽东。
    正好给刚刚生了姜梅的吴兆带点东西过去。
    等刘冬月到达盛京,已经是二月二龙抬头了。
    房夫人当着刘冬月的面就把姜宪狠狠地责怪了一番:“来人就来人,就不能等把年过完了再过来?瞧瞧,估计这年都是在外面过的!”
    刘冬月只是憨憨地笑。
    房夫人忙让姜镇元的随从陪刘冬月下去休息用饭,让吴兆指使丫鬟把姜宪送过来的东西装进库房,自己则歪在临窗的大炕上看起姜宪的书信来。
    姜宪知道姜镇元并不是那种事事都喜欢和房夫人说的人,主要还是姜镇元怕房夫人担惊受怕。她在信中也就没有明确提及具体的事件,只是把李谦派了郑缄进京,建议姜镇元最好也能换个老成的人出面的话提了一提。
    房夫人看得一头雾水,最后按照姜宪信中的交待,让人把信给姜镇元送了过去。
    正巧姜律有事来找姜镇元,姜镇元把信递给了姜律。
    姜律匆匆看一眼,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姜律道:“这封信您准备怎么回?”
    姜镇元没有吭声。
    正如姜律所言,他们现在根本没有那个能力顾及京城。贸贸然地进京争夺京城的镇守权,还不如好好地呆在辽东发展。只是这样一来,姜家就会失去一个很重要的机遇,他又有些不甘心。这才派了姜纵过去。
    他的这点小心思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他也就没有表现出来。此时被姜律挑破,他反倒是透了口长气,道:“你帮我回吧!就说我们这边缺人手,没有比姜纵更适合的人选了。让她不用担心。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
    姜律用一种“你怎么又改变了主意”的目光望着姜镇元,抓狂地道:“您这样是不行的?一面要和李谦争,一面又给自己留后路……狭路相逢勇者胜!你这样,肯定得输!”
    姜镇元奇道:“你不是反对我和你妹妹争吗?怎么,你也改变主意了?”
    姜律无语。
    姜镇元不虞道:“就只准你们小辈糊弄我,就不行我糊弄糊弄你们啊!”

☆、第九百一十八章 假意

    也就是说,自己的父亲并没有真正的准备和妹妹家去争这个守备的位置!
    姜律眼睛一亮,立刻对他爹换上了一副殷勤的面孔,道:“爹,我给您沏杯茶吧!七叔前几天送来的岩茶。虽然不如龙井和碧螺春,好歹是新茶,您尝个鲜好了。”
    姜镇元拿起手边的镇纸就要招呼姜律,并喝斥道:“臭小子,看见我不和你妹妹争就高兴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我抱养的。”
    姜律嘻嘻笑,道:“我这不是怕大家亲戚间打起来了,让别人看笑话吗?不过,您放心,您的意思我一定帮您转达给妹妹。不就是想让我跟妹妹说一声,您这是在做样子吗?!”
    他以为父亲听了会装作没有听到,谁知道姜镇元闻言却长长地叹了口气,情绪低落地道:“你也不用给我往脸上贴金了,我哪里是不想争,只是争不过而已。怕到时候输了,像你说的,大家连亲戚都没得做了。姜家的人丁又不旺,以后你若有什么事需要人帮衬一下时,连个得力的臂膀都没有。”
    “爹!”姜律微愣。
    姜镇元已道:“好了,好了!你也不用可怜我,英雄迟暮,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我要做的,就是体面的退出。至于你妹妹那里,她比你聪明,又最擅长借势和借力打力,你只要把我的意思转达给她,她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姜律还在震惊自己父亲的言辞,闻言傻傻地道:“此话怎么说?”
    姜镇元暗自摇头。
    姜家在几个国公府之中人丁不是最兴旺的,战功不是最显赫的,能走到今天,全靠历代国公爷懂得察言观色,审时度势,苦心筹谋,用心经营,简单点说,就是用谋略的时候多过用兵的时候。可不曾想到了姜律这一代,却一改从前,姜律是个用兵的天才,却在朝政上懵懵懂懂,你不把话说明白,他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不然当初也不会被姜宪那么一怂恿,就拍着脑袋决定帮姜宪杀了辽王了。
    还好有他在后面兜着。
    不然被人卖了恐怕还会给人数钱。
    姜镇元再次叹了口气,索性道:“保宁这几年处境艰难。汪几道等人几乎是秉承着‘只要是嘉南反对的他们都赞成,只要是嘉南赞成的他们全都反对’的态度处置朝政事务,而且在朝堂上矢口不提保宁,就是想让大家尽快地忘记保宁。
    “朝廷南迁,京城要任命一个镇守的大臣,这正是一个好机会——若是我们两家相争,不管是谁赢谁输,我们两家都会反目成仇,到时候北边就不是李家一家说了算了。至少还有个姜家能和李家一争高下。这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到时候我们再使点手段,就可以让朝廷对保宁不那么戒备了。这对保宁来说,是个好事!”
    姜律听了,立刻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他觉是这样非常的好。
    既能摆了汪几道等人一道,又可以继续和保宁守望互助了。
    汪几道等人如果知道了真相,肯定要急得跳起来吧!
    姜律想想那个场景就忍俊不禁,跃跃欲试。
    他道:“爹,我知道该怎么说了!我这就去给保宁回信去!”
    一副片刻也等不得了的样子。
    姜镇元觉得眼睛都要瞎了。
    他喝斥姜律:“你现在是统领一方的大将军了,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怎么行事还像小孩子似的。给我站好了!等会儿去见了你母亲,再回去写信也不迟。”
    姜律规规矩矩地应“是”。
    姜镇元只好再次提醒姜律:“保宁让那个刘冬月带了很多的东西过来,你母亲肯定是要回礼的。你到时候也要在信里写一笔,感谢一下保宁。”
    “好的!”姜律应诺,再次提出给姜镇元沏杯茶。
    或者是因为一直以来的犹豫有了最终的决定,这次姜镇元没有推辞。
    而姜律不仅给父亲沏了茶,还陪着姜镇元说了大半个时辰的话,直到房夫人给姜镇元端了汤药过来,他这才回到自己的屋里。
    杏哥儿被吴氏抱在怀里讲着彩衣娱亲的故事,梅哥儿则在旁边的小被褥上睡得两颊红扑扑的。
    见丈夫回来,吴氏一面笑着招呼姜律“回来了”,一面准备把杏哥儿放在炕上,起身迎接姜律。
    “你别管我!”姜律一把将吴氏按坐在了炕上,和杏哥儿打着招呼,“今天都干了些什么?有没有想爹啊?”
    杏哥儿长得像姜律,笑起来的时候却有个小小的梨涡,比姜律小时候还要可爱。
    见父亲和他说话,他歪着脑袋直笑,一看就是个机灵的孩子,可答起话来却十分的规矩,道:“我早上陪着母亲读了佛经,之后我一直领着弟弟玩。我和弟弟都很想念父亲。”
    实际上姜律在家的日子并不多,但吴氏每天都会跟他们讲姜律,好像姜律只是刚刚出了门似的,大一点的杏哥儿对父亲倒一点也不觉得陌生。
    他不由笑着摸了摸长子乌黑的头发。
    之后他又逗了半天的孩子。
    小儿子梅哥儿呼呼睡着没有一点睡来的迹象。
    姜律失笑,又摸了摸次子的头,这才去书房给姜宪回信。
    吴氏给他端了茶进来,轻声道:“郡主送了我一套红宝石的头面首饰……”
    言下之意是颇为贵重,不知道怎么还礼好。
    姜律不以为意,挥着手道:“她多的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你你就收下。不用和她客气!”
    话虽如此,吴氏还是有点不安。
    从前只听人家说姜家富贵,可自姜家迁居辽东之后,几辈人积攒的金银都花在打仗上面了。她娘家又只是个普通人家,她的陪嫁也没有什么稀罕的东西。她就是想拿自己的陪嫁还礼都没有合适的。
    姜律就把她抱坐在了膝头,笑道:“实在是可惜,你嫁进来的时候保宁已经出阁了。不然你们肯定会相处得很好的。她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陪嫁用不完。你不用在这点上和她计较。何况以后的日子还长着,我们寻个机会还她就是。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
    吴氏倒不是为这件事才来的书房。
    她想了想,道:“我爹写信来问我,京城的事,要不要他帮忙?”
    姜律愕然。
    吴氏抿了嘴笑,道:“你虽没有跟我说,可我也看出来了,你这些日子不太高兴。我爹说,是因为朝廷南迁,姜家和李家都想争镇守京城的差事,只是这话他不好跟公公说,就让我来问你一声。”

☆、第九百一十九章 真情

    姜律的岳父吴辅成当然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至少他比郑缄在士林中更有名望。而且他现在还在翰林院里供职,行事也比郑缄更方便。若是有他出面帮忙,汪几道等人又为了能够压制李家,让姜家镇守京城的可能性很大。
    姜律额头冒出冷汗来。
    他从前觉得他这个岳父好像并不是十分满意他这个女婿——姜镇元和吴辅成在成为亲家之前就已经认识了,而且关系还不错。可朋友是朋友,若是要做亲家,不免就有更多的考虑。所以姜镇元和吴辅成虽然时常小聚,却没有想过要做亲家。
    让人意外的是姜家遇到这样的事,吴辅成一改不问政事的性子,居然主动提出来要为姜家奔走。
    说到底,还是心疼女儿在辽东受累受苦,想要姜家回到京城吧!
    姜律十分感激,忙拿出给姜宪的回信给吴氏看,并歉意地轻声道:“岳父的好意我们全家都心领了。只是姜家现在才刚刚勉强在盛京落了脚,还没有能力与李家争夺京城的守备。与其到时候和李家有了罅隙,让保宁为难,不如助李家上位。”
    吴氏非常的意外,但不可否认,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松了一口气的。
    姜家到了这一辈一共才三个男子一个女子,若是兄妹之间还为了名利而争夺,那就太没有意思了。
    “你不必觉得愧疚。”她忙安慰姜律,“我爹是好意,不过他并不知道姜家现在的实情,这才会生出帮忙的念头。我去跟父亲解释一番就是了。”
    姜律欲言又止。
    吴氏笑道:“你放心,这些事我不会告诉我爹的。”
    谁都有能相托的三五知己。她爹若是知道了,万一和谁说了出来,最后传了出去,姜李两家的这场戏就白演了。
    “多谢!”面对自己这个蕙质兰心的夫人,姜律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谢意和感激。
    吴氏微微地笑,给他留出适当的空间来处理这件事,道:“我去看看婆婆那边的回礼准备的怎样了?看有没有需要增减的。”
    姜律忙不迭地点头,起身送吴氏出门。
    吴氏也没有和丈夫客气,两人笑着在屋檐下分了手。
    姜律立刻去了姜镇元那里。
    房夫人已经走了,姜镇元正歪在醉翁椅上看书。见姜律去而复返,又冒冒失失地闯了进来,不禁皱着眉道:“你这又是怎么了?”
    姜律将吴氏的话转告给了姜镇元。
    姜镇元摇头叹气。
    这个傻小子!
    他好不容易克服了心中的欲|望,儿子又给他挑了起来。
    可既然已经放弃了,就彻底地放弃吧!
    姜镇元亲自给吴辅成写了封感谢信,并委婉地告诉吴辅成他已托付了内阁中的一位相帮,接下来该怎么办,只能听对方的安排了。
    吴辅成接到信之后,想着姜镇元老谋深算,又已有了安排,也就把这件事给抛到了脑后,倒没有责怪姜镇元不识好歹的意思。
    姜宪接到信则是满脸的震惊。
    她忙让人叫了李谦回来,把书信递给了李谦,让他瞧瞧。
    李谦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书信,表情也有些复杂。
    他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个样子。
    原本以为的一场龙争虎斗以这种方式提前落幕了。
    他激动的一把抱了姜宪,道:“大伯父,他人真好!”
    也值得尊重。
    从未曾被虚荣蒙蔽双眼。
    冷静自持,审时度势。
    “我也得跟大伯父学习才是。”李谦喃喃地道,“我希望我像大伯父这个年纪的时候依旧有他这个魄力,该争取的时候争取,该放弃的时候放弃,有了机会一定要抓住。”
    姜宪由他抱着,依在了他的怀里,心情前所未有的轻松。
    重生的路走到了今天,她终于把姜家摘了出去。
    她的伯父、伯母、阿律堂兄,还有吴兆和孩子们,都能安稳顺遂地在辽东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这比什么都好。
    接下的几个月里,京城的人看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大戏。一会儿是郑缄代表李家宴请朝中官吏赏花喝酒;一会儿是姜纵代表姜家去给汪几道的夫人拜寿;一会儿是郑缄承诺翰林院的学士给他们刊发个人志;一会儿是姜纵经国子临捐了一千册书;一会儿是郑缄邀请径阳书院的士子游览京城;一会儿是姜纵请了京都功勋世家的子弟在西效赛马。
    热热闹闹的,这件事一直闹到了七月底,乾清宫和坤宁宫的东西都已经打包好了,只等到了吉日就从京城启程,太皇太后却领着太皇太妃去了孝宗皇帝的皇陵哭陵。
    这件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
    若是狠心点儿,不用管老人家,把消息封锁了,让两位老人家只管哭去,谁也不知道。
    坏在坏在宫里没能及时得到消息,等两位老人家在孝宗皇帝陵寝前哭陵的事传得满京皆知,沸沸扬扬的了,简王和汪几道才得到消息。
    简王气得脑门青筋直冒,骂韩同心:“你在宫里是干什么的?摆设吗?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出门了你都不知道?你还能干什么?你还想摄政!就你这样子,是摄政的料吗?还不得把自个儿都给卖了!这世上最不怕有人蠢,怕就怕有人蠢得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蠢的,被人利用完还对人感恩戴德。”
    韩同心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
    她好歹也是当朝的太后,她外祖父训起她来却像训家里的丫鬟婆子一般,让她就算是想遮羞都没有办法。
    旁边的蔡如意听着半天都没有合拢嘴。
    虽然机敏地在第一时间就悄悄避开了,可简王的语气和神态还是深深地刺激了她。
    难怪韩同心总想离开紫禁城,一刻也不想在京城里呆下去。
    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原来韩同心在简王等人的心目中如此的没有地位。
    她还能继续依靠韩同心吗?
    蔡如意在那里咬着牙算计着。
    骂完了韩同心的简王已大声喝斥着让韩同心亲自去接了两位老太太回宫,并道:“若是太皇太后说你不孝,皇上又不愿意为你做主,你就等着被废吧!”

☆、第九百二十章 势小

    赵玺躺在由香草编织而成的凉席上,得意地想着。
    汪几道以为他年纪小,就什么也不懂。
    迁都金陵。
    那是把他的命交到了那些他素昧平生的臣子手中。谁知道那些人都是怎么想的?打的是些什么主意?
    这都七月底了,他们看着姜李两家鹬蚌相争却迟迟不公布镇守京城之人的名单,实际上他们早就商定好由简王世子留在京城,由高岭为辅,负责京城的守备。
    他们也不想想那个简王世子是个什么东西,怎么有能力镇守京城?
    说来说去,不过是一场权力的交换罢了。
    他现在无力和韩同心争夺,并不代表他以后也没有能力和韩同心、和内阁的那些阁老争夺。
    就像阿福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他更知道,他仅有这个雄心是不够的。他必须找到强有力的支持者,特别是那种手握重兵的支持者。
    他当时就想到了娶了姜宪的李谦。
    如果没有这个姑母,他不可能登基,甚至都不可能活下来。
    要说这世上他最相信的人,姜宪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姜宪还是他父亲留给他的人。
    是没有辜负他父亲所托之人。
    他也仔细想过,让姜宪直接回到京城来,的确是很为难她。
    主要还是他如今还没有亲政,没有办法直接下旨。
    但他相信姜宪,要是他能直接下旨,她肯定会来京城庇护他的。
    所以他想让姜宪帮着他守着京城。
    只有京城在姜宪的手里,他才有可能重回紫禁城。
    怎样才能让姜宪回来呢?
    直接去说肯定是不行的。
    不仅韩同心会反对,简王会反对,就是六部三院的那些官员,也不希望姜宪回来。
    他最好的办法就是拜托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果然和他想的一样。
    他们都觉得,京城只有在姜宪的手里,他们才有后路。他们出事的时候,李谦才能及时地搭救他们。
    所以,镇守京城的人,一定得是李谦。
    赵玺和太皇太后私底下联系了好几次,太皇太后最后决定去孝宗皇帝的陵寝哭陵,用孝道压制韩同心和简王,让李谦镇守京城。赵玺就可以趁机打着为嫡母排忧解难的旗号下圣旨强行要求李谦进京了。
    他甚至已经打定了主意。
    要是简王和韩同心不同意,他就不去金陵。
    让他们自己去金陵好了。
    反正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他还不如就死在京城,还可以给简王和韩同心扣上谋害君王的帽子。
    见坤宁宫乱了起来,赵玺只当不知道,安安静静地呆在他自己的书房里描红。
    韩同心被简王狗血淋头一顿骂之后,还得换身素净的衣服去孝宗的陵寝请罪,劝太皇太后回宫。
    她恨得把牙齿咬得吱吱直响。
    蔡如意只好劝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如今后宫就只有你一个人呢!你不去劝,还有谁能去劝!”
    韩同心气愤地道:“不是还有亲恩伯王廷吗?让他去劝啊!太皇太后可是他的亲姑母!他们不敢惹他,就拿我来出气。不就是看我好欺负吗?”她说着,紧紧抓住了蔡如意的手,道,“如意,等去了江南,我要做摄政的太后。我再也不要受这样的窝囊气了。”
    蔡如意的脑子飞快地转着,觉得若是韩同心真做了摄政的太后,只会对赵家有百利而无一害,想必她能说服赵啸支持韩同心垂帘听政。
    “你放心!”她紧紧回握住了韩同心的手,道,“我到时候一定让靖海侯上书,公然的支持你。”
    “多谢!”韩同心眼睛一红,感受到了蔡如意雪中送炭般的心意和带给她的温暖。
    她让蔡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