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穿之朱明绣锦-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事,其中被记载最多的便是秦王朱樉。而燕王纳妾之事由于做的隐秘,且林氏早已有伪造的假户籍,则并未记录在此书中,可见燕王行事一向缜密,若不是魏国公徐辉祖与林氏是旧识,进而才发现了林氏的身份,被徐妙锦偷听到,否则恐怕其他人不会有机会知晓此事。
  朱元璋下令众皇子传阅《纪非录》,并以此教育警示,希望儿子们能好好阅读,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然而此举收获甚微,就好比面前这个二儿子,屡教不改。
  此刻洪武皇帝坐在龙案前,疾言怒色,他历数了秦王朱樉自就藩以来的几项罪证,其中包括:不修国政;凌辱王府长史;亲信小人,轻信前元朝宫人王婆子教唆,召使各种男女出入宫内,留其住宿胡为,其中包括医人儿女,画师,寡妇,尼姑等;于外县取到娼妓,在宫中歌唱荒淫;嫌弃西安女子脚大,喜欢杭州女子,差人往苏杭照画像中人往买,买不到者就被处以极刑;差人到城县各地向民间强买金子,银子,以致于令民人无处买办者自缢,或将儿女房舍典卖;叫王府护卫军人采取石头提炼银子,以致冻伤军人;差王婆子到处收罗宝石玉器,却不付钱;宠爱侧妃邓氏而冷落软禁正妃王氏,为了取悦邓氏差护卫去广东买珍珠。如此种种劣迹斑斑的恶行,已经让洪武皇帝难以忍受。
  秦王朱樉此刻跪在朱元璋面前,已是吓的说不出话来,浑身直打颤,其他皇子也有自己心中的小九九,不敢再多言语。比如说三皇子晋王朱棡,生性暴虐,曾经因为自己不喜欢一个厨子就对其施以暴行;再比如说四皇子燕王朱棣,虽然没有什么把柄在父皇手上,可是他娶的小妾就像是一块□□,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再比如五皇子周王朱橚,擅自强娶生员已订婚女子,擅自不闻命率妃嫔等人弃本国而居凤阳,责令其迁去云南却百般耍赖,所以这些心虚的人也知道父皇是借斥责秦王之意而警告自己,都不敢做声。
  “你还有什么话可说!”朱元璋此时已怒不可遏,要不是念在秦王是马皇后所出,也许此刻早就严惩不贷了。
  “儿臣知错了,儿臣知错了!”秦王朱樉忙磕头赔罪,边磕头边哽咽道。
  “屡教不改!让朕如何相信你所说!”朱元璋双目圆瞪,疾言怒色道。
  “父皇,念在母后的情面上,您这次就饶恕二弟吧!”太子朱标劝慰道。
  “哼!饶恕!朕不是没给过他机会,可是你看看他的样子……”朱元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父皇,莫不如先将二弟扣留在京中,交与儿臣教导可好?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好好教导二弟从善。”太子朱标为了化解此刻尴尬的气氛,便心生一计道。
  “哼!孺子不可教也!你学学你大哥!你这个败家子,烂性子,朕怎么放心把北边边防军务交给你这么个不孝子!老三老四,老二在京反省,不在藩国的日子,北方的军务你们俩还得多担着些!”朱元璋此刻已经被秦王朱樉气的发怒穿冠,不想再与朱樉多废话半句。
  “儿臣遵旨。”晋王与燕王此刻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磕头领旨。
  此时徐妙锦正在乾清宫殿外候着,她是特意进宫来向洪武皇帝赔罪的,自那一晚偷偷溜出宫去看花灯,虽然洪武皇帝没有怪罪她,但她还是觉得应该来向洪武皇帝赔罪。
  只见秦王,晋王和周王一个个哭丧着脸从乾清宫内出来,徐妙锦就觉得此时时机不对,心想着要不改日再来吧,可是无奈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李福已经进去传报了,这会她刚好撞见了从乾清宫内走出来的朱棣。
  徐妙锦怯怯地走到燕王面前,抬头见他脸色也不是很好,朱棣看了看她,摇了摇头道:“此刻父皇正在气头上,要不你改日再来吧。”
  徐妙锦刚想回答,此刻已见李福从殿内出来,对她道:“郡主,皇上在里面等你进去呢!”
  徐妙锦抬头看了看朱棣,示意他没事,便要起身随李福进去,朱棣叫住了她,叮嘱道:“锦丫头,我在西华门外等你一道回中山王府。”
  “嗯!”徐妙锦点了点头,冲朱棣轻轻一笑,那笑容好似春日里绽放的桃花。
  徐妙锦走进乾清宫大殿,定了定神,淡定自若地跪拜道:“臣女妙锦拜见皇上!”
  “哼!你这小丫头,也知道讲规矩懂礼数了?”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章,瞥了徐妙锦一眼,没好气地道。
  “妙锦来给皇伯伯赔罪了,请皇伯伯不要生妙锦不陪您赏灯的气。”徐妙锦悄悄低下头,撇撇小嘴道。
  “你们这帮孩子都不让朕省心!老二老五不让朕省心,你也是!”朱元璋面带怒气地斥责道。
  “皇伯伯这可就是错怪妙锦了!”徐妙锦娇声答道,其实心里的小算盘正算着,怎么能让朱元璋解气。
  “哦?那朕今日就是要听听你这小丫头怎么辩解!”朱元璋瞪了一眼徐妙锦,说道。
  徐妙锦努了努小嘴,委屈地答道:“回皇伯伯的话,妙锦自知理亏,所以不敢自讨没趣,然而妙锦这趟出宫,在民间看到了百姓真实的生活,自我大明建国以来,皇伯伯勤政爱民,休养生息,秦淮江南一带又恢复了繁荣的景象!妙锦此番在民间,只看到了百姓们过节的时候脸上都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秦淮江南一带经济繁荣,民心所向我大明,在百姓脸上是看不出假的!”
  “就你这小丫头会巧言令色!”朱元璋此刻面色已不再阴沉,微有温和地斜了徐妙锦一眼道:“别以为你说两句好听的,朕就被你唬住了!”
  徐妙锦见朱元璋面色已经稍微缓和,便定下心来,拿出准备已久的杀手锏道:“皇伯伯,妙锦知道错了,上次皇伯伯罚妙锦去栖霞山礼佛,妙锦可是诚心为孝慈高皇后祈福的。”说罢便拿出了三本精致的手抄本经折装金刚经,献与朱元璋。
  李福接过那三本金刚经,在朱元璋面前展开看了看,朱元璋脸上逐渐露出了笑容,满意地点点头道:“你这丫头,字写的大有长进吗!这经书写的甚是精妙!”
  徐妙锦笑盈盈地道:“皇伯伯喜欢就好,至于妙锦的书法为何进步如此之快吗!这是妙锦与燕王殿下的一个小秘密!”
  “哦?与老四有关?你这丫头倒是会卖起关子来了!快说与朕听听!”朱元璋好奇地问道。
  “陛下问起,妙锦自然是不敢不说。妙锦在北平时,曾与燕王殿下去北平的庆寿寺礼佛,庆寿寺的住持大师见妙锦颇具慧根,与妙锦甚是投缘,便赠与妙锦一本前朝书画大师赵孟钗湍詈T拼笫μ苄吹慕鸶站罱踝缘昧四潜揪橹螅闳杖昭罢悦项大师的笔迹,这才进步如此之快。”徐妙锦微微一笑,略带得意地答道。
  “竟有此事!”朱元璋想到那庆寿寺的住持,原是因为马皇后去世那年,他亲赐给各位藩王为马皇后祈福的高僧,一想到当年马皇后在世的时候,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儿子们的,他的心情就愈发的感慨,若马皇后如今还在世,自己的儿子们断然是不会惹出今日这些祸端来,朱元璋看了看那三本精致的金刚经,脸上渐显温情,眼中已微有老泪。
  待徐妙锦出了乾清宫,便直奔西华门而且了,此时已是夕阳西照,朱棣高大的身影就在西华门外静静地矗立着,看的徐妙锦心中一阵悸动。
  “大姐夫!让你久等了!”徐妙锦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轻轻拭了拭额头的微汗。
  朱棣转过身来,见小姑娘笑容满面,便微笑问道:“怎么,看你这样子父皇并没有责罚你?”
  “没有!我给陛下献上了在栖霞山礼佛时为孝慈高皇后抄写的金刚经,陛下就不生气了!”徐妙锦轻轻扬起秀眉,对朱棣嫣然一笑道。
  “就你这丫头有办法!走吧,咱们回家去吧。”朱棣浅浅一笑,目光温柔似水。
  说罢两人便跨上马,一路有说有笑地朝中山王府去了。

  ☆、第30章 牛首山狩猎

  第三十章牛首山狩猎
  自从燕王朱棣住进中山王府之后,每天便有络绎不绝的文武大臣登门拜访,应酬话无数,无非就是因为他在漠北的大捷,使得他在众皇子之中的威望渐长,在朝中的影响,恐怕只在太子朱标之下了。然而越是这样的情况,更需小心谨慎行事,更何况人人都知道洪武朝吏治严酷,这会锦衣卫的眼线亦是无处不在,而凉国公蓝玉因为跟太子朱标的姻亲关系,一向过从甚密。自那次燕王拒绝了他的汗血宝马之后,凉国公蓝玉便不断在太子面前挑唆太子与燕王之间的兄弟情谊,有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被人抓到把柄,所以燕王在京只能是低调,再低调行事。
  燕王二子朱高煦则是在京城玩的不亦乐乎,因为有徐增寿这个小舅舅颇为投缘,又有三舅舅徐膺绪家的景珩,景璜两个弟弟,几人每日不是玩蹴鞠,耍剑,骑射,就是去秦淮河畔赏花灯,有时徐增寿还会叫上曹国公李景隆,十七皇子朱权,带着朱高煦一起去牛首山狩猎,朱高煦有这么多人陪着玩,自然是已经玩到乐不思蜀。
  牛首山山岭险峻,怪石嶙峋,自然景色极佳,每临春季,这里便是茂林修竹,漫山滴翠,景色甚美。
  谢依琳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并没有去过牛首山,但她在网上看过照片。二十一世纪的牛首山以玄幻风格被称为大榴莲的佛顶宫而著称,与大报恩寺并称为现代迪斯科风格的佛教胜地,这二十一世纪不知道怎么突然就流行起来的迪斯科舞厅风格,声光电俱绚的佛寺,还真是让谢依琳有点接受不了。不过这会吗,燕王朱棣还没靖难,还没称帝,所以大报恩寺的琉璃塔还没建起来。谢依琳表示很遗憾,她还蛮想看看那个被西方传教士称为世界十大奇观,被安徒生写进《天国花园》里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有多壮观,不过那得等到她此时此刻的姐夫登基之后了,这古代的女人,命都不长啊,谢依琳心中暗想到,还不知道这徐四小姐能不能活到大报恩寺琉璃塔建成的那天呢。
  徐妙锦最是爱凑热闹的人,她也叫嚷着让四哥带她去牛首山狩猎,徐增寿禁不住她的软磨硬泡,便答应了她,而这会呢,她又跟朱高煦两人抢上了赤风。
  “小姨,你不能不讲道理吧,这几日都是我带赤风出去溜,怎么你一要打猎,便要夺了去!”朱高煦撅撅小嘴,双手叉腰,一副不满状。
  “怎么叫我夺了去!赤风在北平的时候除了大姐夫,就是最听我的话,你问它愿意跟着谁!”徐妙锦咄咄逼人道。
  “小姨好不讲理!一匹马怎么能开口说话!还要我去问马!”朱高煦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皆是笑的前仰后合。
  “我……我哪有不讲理!你每天都霸占着,也该轮到让我骑了吧!”徐妙锦鼓了鼓气的通红的小脸,转过身来问燕王朱棣:“大姐夫说呢?”
  朱棣坐在一旁,正与徐增寿谈论着最新的兵马政策,刚刚被两个小孩子一吵,也不由觉得他二人对话太过好笑,此刻他定了定神,一本正经道:“你们俩都别争了,明日我同你们一道去,那马本是我的,你二人争个什么劲!”
  朱高煦向徐妙锦吐了吐舌头,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便大摇大摆地走出厅堂去了,留徐妙锦一人在这里生闷气。燕王朱棣笑了笑,安慰徐妙锦道:“锦丫头别生气了,明日等到了牛首山,我便把赤风让给你骑。”
  “那怎生是好!妙锦不要!妙锦只是看不过煦儿的嚣张气!”徐妙锦撇撇小嘴说道。
  “大姐夫莫要太骄纵这丫头了。”徐增寿在一旁笑着说道。
  “哎,无妨,无妨,她要是愿意骑,便去骑好了,一匹马而已。”朱棣放下手中茶盏,微微一笑道。
  “听闻大姐夫的马可是陛下御赐的汗血宝马呢!锦丫头连这烈性子的马都能驾驭的了?真是让四哥刮目相看了!”徐增寿瞥了一眼徐妙锦,脸上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哼!四哥也太小瞧人了!我与四哥一血同胞,怎四哥能做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你妹妹我就连一匹马都驾驭不了?”徐妙锦双手掐腰,傲娇地回道。
  “哟!瞧这丫头,行行行,四哥这大都督不做了,给你做行不行?”徐增寿拿起桌上的茶盏,大声笑道。
  “哼!如今有陛下疼我,妙锦才不稀罕呢!”徐妙锦嘟嘟小嘴不屑道,表情甚是娇俏可爱。
  次日清晨,便是朱棣与徐膺绪,徐增寿,徐妙锦,带着小辈朱高煦,徐景珩,徐景璜一同从中山王府出发,待到了牛首山,便见到曹国公李景隆与十七皇子朱权早已在那里等候了。今日这配置,可谓是集齐了洪武年间京城的高富帅了。
  曹国公李景隆向来玩世不恭,这会只见他哈哈大笑道:“你们徐家今天可是下了大手笔了!誓要赢我们是吗?”
  “只是让孩子们出来散散心而已,何必计较输赢!”徐增寿微微一笑道。
  “哎!本国公爷可事先说好了,今日谁要是输了,便去一品居请客,爷我可是想吃那红烧狮子头了!”曹国公李景隆大笑道。
  “不就是红烧狮子头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徐妙锦瞥了李景隆一眼,不屑道。
  “哎,小丫头,大话可别说的太早!你可别给你家人拖后腿啊!”李景隆可是还记着上次徐妙锦用一片叶子,就骗去了他一锭银子的事,便没好气道。
  “九江哥哥自可放心!妙锦反正不会拖你的后腿就是了!”徐妙锦白了李景隆一眼,说道。
  “行行行,那咱们就赶紧出发吧!未时三刻在这里回见啊!本国公爷可要先行一步了!”李景隆说罢便策马扬鞭而去了。
  十七皇子朱权刚要问徐妙锦愿不愿意跟自己一起,还为等他开口,徐妙锦便侧着头,对燕王朱棣浅浅一笑道:“大姐夫可愿带妙锦这个拖油瓶?”
  “不愿意也得愿意!谁让本王答应你把赤风让给你骑了呢!”朱棣轻轻一笑道。
  “那妙锦可就不客气了!”说罢两人便换了马。朱权见此状,虽心中有些嫉妒,但也只能无奈扬长而去了。
  早春的牛首山,乍暖还寒,但地处南方的应天已经有春的迹象,万物也已经开始复苏,山间的梅花已经盛开,暗香疏影,冰肌玉骨,在春风中摇曳着。
  两人在山间走走停停,一边赏梅一边说笑,人间最惬意亦不过如此,赤风的鬃毛在微风中轻轻飘扬,与红艳满天的梅花遥相辉映着。
  “照我们俩这个样子,我看今日是的射猎是必输了。”朱棣笑道。
  “大姐夫那么在乎输赢吗?”徐妙锦歪着头看他,明眸中尽是清澈。
  “此等小事的输赢何足挂齿。”朱棣脸上掠过一丝风轻云淡之意。
  “即是如此,那何不珍惜眼前美景呢!大姐夫自回京,便忙于各种应酬中,宫中的繁复礼节甚是无趣,可又不能不拜君,不拜相。好不容易皇伯伯和太子殿下不找你了,那些文武大臣们却也不放过你,妙锦是见大姐夫今日难得的清闲,何不索性寄情于这山水之间,暂时忘掉尘世间那些琐事呢!”徐妙锦眨了眨大眼睛,星眸微转。
  “原来你这丫头打的是这个主意!昨日你故意跟煦儿争赤风,就是为了让我能跟你们一同出来?”朱棣侧过脸,轻轻笑道。
  “什么都瞒不过大姐夫!”徐妙锦微微泛红的脸颊,此刻却显娇羞无限。
  “如此也好,算你这丫头有心了。那本王就索性趁此机会,好好赏赏这景致!”朱棣说罢便跳下马,走到徐妙锦面前,伸出双臂道:“下来吧!”
  徐妙锦扶着他的双臂,也跳下马来,她害羞地转过头去,轻轻抚着赤风的鬃毛。
  “说陪本王赏这山中景致,这会又去抚马,真不知道你这丫头的脑袋里一天都装着多少鬼主意,你要是不理睬我,本王可就走了!”朱棣看着徐妙锦瘦小的背影,微风轻轻吹扬起的发丝,格外的动人。
  “大姐夫可是生我的气了?”徐妙锦转过头来,略带歉意地问道。
  “本王哪里有那么小气,不过是一顿饭而已,本王从未把那纨绔子弟李景隆看在眼里。”朱棣此刻凝视着她,目光温柔似水。
  “那莫愁湖都是我徐家的,一品居老板借居莫愁湖畔,也要敬畏我徐家三分,别说是一顿饭,那李景隆要多少顿饭我都请得起!”徐妙锦扬起小脸,两人目光正是交错,便是一瞬间的电光火石。
  朱棣轻轻一笑道:“没想到我们徐小郡主是应天府一霸,那商贾自是要对徐小郡主俯首听臣!”
  “大姐夫取笑我!”徐妙锦嘴角一撇,只觉得自己脸颊发烫,便牵着赤风径直向前走去,那模样甚是娇俏可爱。
  待到未时三刻,众人都陆陆续续地回来了,只见朱棣与徐妙锦二人两手空空,李景隆觉得甚是奇怪,便问道:“小郡主这是怎么了?就这么轻易认输了?”
  “九江哥哥可能没有听说过,佛法有云,空即是无穷,所以这漫山的猎物尽在我手,只是我没有去取来罢了!”徐妙锦灵机一动,便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起来。忽悠李景隆这种智商的人,她还是有把握的。
  “这是什么佛法,什么谬论,本国公爷闻所未闻!”李景隆被她说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在旁的众人皆掩面悄声笑着,不敢大声地笑出来。朱高煦终于憋不住了,忍不住大笑了起来,道:“我这小姨,总是得理不饶人,没理的时候更不饶人!”
  众人一听此话,便都忍不住大笑了起来,李景隆觉得自己又被耍了一次,心中便觉不快起来。
  徐妙锦见李景隆面露不悦之色,便转换话题安慰道:“九江哥哥,今日这晚膳,妙锦请大家在一品居大吃一顿可好?既然众位都收获颇丰,我们何不把这些猎物交与一品居的老板,让他们多做几道美味来!妙锦管各位吃好喝好!不醉不归!”
  众人一听,便来了兴致,齐声表示赞同,说罢便各自跨上马,兴冲冲地朝一品居而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几章都偏甜哈哈~男女主角感情将会持续升温

  ☆、第31章 画舫谈心

  第三十一章画舫谈心
  应天府城西的莫愁湖,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御赐给徐达的汤沐邑。所以莫愁湖湖产虽然归徐家所有,但庶民百姓亦可以在此游玩,附近商户也需向徐家纳税。
  莫愁湖中最传奇的传说便为胜棋楼,相传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与魏国公徐达在此处弈棋,徐达因为棋艺超群,却不敢轻易赢棋,怕得罪了皇上。久而久之,被朱元璋看破,一次洪武皇帝朱元璋对徐达说:“你每次下棋都故意输给朕,朕赢了也不光彩,你这样做是犯了欺君之罪!”吓得徐达连连叩首。朱元璋又说道:“今日你要使出真本事与朕分个高下,无论输赢朕都高兴。”结果徐达果然赢了。朱元璋道:“卿弈棋如用兵,确实高明,朕不得不服。”徐达却说:“臣用兵、弈棋所以取胜,全仗万岁神威,非臣之力也。”朱元璋好奇地问道:“此话怎讲?”徐达恭谨地回道:“请陛下细看臣满盘棋子的布局。”原来从徐达这边看,棋子布局巧现“万岁”二字,朱元璋龙颜大悦,即将此楼连同整个莫愁湖赐予了徐达。
  徐妙锦此刻正与大姐徐仪华,二姐徐妙清,三姐徐妙月一起在莫愁湖乘画舫游玩,阳春三月春风拂面,花红柳绿,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莫愁湖中亦是游人渐至,除了徐家的画舫,亦有各式各样的游船泛舟在莫愁湖上,此刻离洪武二十四年的科举会试越来越近了,不少学子已经汇集到了京城,他们亦相邀来莫愁湖边游玩,文人雅士们一边作诗,一边宴饮,一片快活景象。
  “大姐,父亲与陛下在胜棋楼对弈的故事是不是真的啊?”徐妙锦歪着头问徐仪华。
  “父亲倒是常与陛下在此下棋,至于父亲把棋子布局成万岁二字吗,那只是民间传说罢了。”徐仪华摸了摸小妹妹的头,微笑道。
  徐妙锦打开窗子,从画舫二层伸出头向外望出去,胜棋楼建在水上的一面,此刻刚好就在眼前,楼内已有不少桌正在酣战的围棋爱好者,靠窗的一桌围了好多人,都是安静的只观不语,有道是观棋不语真君子吗!徐妙锦笑了笑,她不知道原来的徐四小姐棋艺如何,不过她谢依琳吗!完全是个围棋白痴,要是让她斗地主,打麻将的话她还可以,围棋吗,她是一窍不通。
  徐妙锦望了望那下棋正酣的两人,由于画舫和胜棋楼中间还有一段距离,她也只是大略地看了一下,一位书生模样打扮的公子,和一位瘦弱的白面小生,那白面小生看起来面容娇俏,莫非是位女子?
  “四妹妹在看什么呢?”三姐徐妙月温柔地问道。
  “三姐,我在看那窗边下棋的二人,其中一位好似扮男装的女子。”徐妙锦回过头来,嫣然一笑道。
  “哦?是吗!你怎知她就是女子?当世男子也有长相清秀,容貌酷似女子的啊!”二姐徐妙清好奇地问道。
  “我猜的!”徐妙锦扭过头去,微微害羞,不再看她们。其实女扮男装这件事,她自己最有经验了,在北平三番五次地女扮男装,她又怎么会看不出那人到底是女子还是男子呢!
  “又故弄玄虚!”徐妙清撇撇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